- 相關推薦
貼樹葉小班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貼樹葉小班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貼樹葉小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能愉快地學習詩歌《蝴蝶樹葉》,并樂意跟隨詩歌做動作。
2、能初步嘗試替換詩歌中的個別詞語,體驗創(chuàng)編詩歌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到戶外撿過落葉
活動過程:
欣賞戶外撿樹葉照片
——共同回憶、討論撿落葉和落葉飄情景。
師:寶寶們你們看這些是什么啊“(照片)照片上有誰在干什么呢
——出示樹葉
——師:你們看我們撿的小樹葉也來啦
——說說樹葉的顏色、形狀,感受詩歌意境
——師:每一片樹葉都是一首好聽的`詩歌
——幼兒完整欣賞詩歌
提問:
你聽到了什么
小樹葉像什么
小樹葉為什么會飛
——跟著老師邊念詩歌邊做動作。
嘗試仿編詩歌
——編新的詩歌,集體朗誦
游戲
——播放歌曲落葉
老師做大風幼兒手拿樹葉扮小樹葉!
小樹葉隨風的方向做下蹲、搖晃……動作!
附兒歌:蝴蝶樹葉
秋風秋風吹吹,樹葉樹葉飛飛,好象一群蝴蝶,張開翅膀追追!
貼樹葉小班教案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練習走、跑交替,并能聽信號做動作。
2、培養(yǎng)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及遵守紀律的品質。
活動準備:
大風頭飾一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生共同進行準備活動。
二、學習游戲。
1、教師講述游戲玩法、規(guī)則。
2、學習游戲。
教師做大風,幼兒做樹葉蹲在地上,教師說:起風了,幼兒站起來。教師說:風大了,幼兒快快地跑。教師說:風小了,幼兒慢滿走。教師說:風停了,幼兒蹲下不動。
3、請一組幼兒示范一次,強調要聽信號做動作。
4、幼兒游戲多次。
三、結束。
幼兒回教室休息。
貼樹葉小班教案3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樹葉》,嘗試仿編散文中內容。
2、觀察樹葉變化,感知秋天特征。
活動準備:
?樹葉》課件;樹葉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秋天到了,樹葉有什么變化?(ppt2)
小結:秋天有的樹葉黃了,有的樹葉變紅了,有的樹葉還是綠綠的,有的樹葉開始飄落了。
二、理解詩歌
一陣秋風吹來,樹葉飄落下來,好美。“研游镂齺砹,它們會是誰呢?我們去看看吧。╬pt3)
1、完整欣賞詩歌(ppt4—7)
有哪些小動物來撿樹葉了?它們把樹葉當成什么?它們是怎樣說的?
小結:用散文詩中的句子進行小結。
為什么樹葉是小螞蟻的渡船?是小老鼠的雨傘?是小刺猬的花帽?是梅花鹿的餅干?(形狀、大小比例、生理需求等方面引導)
小結:小動物根據(jù)自己愛好、把小樹葉做成有用的東西。
2、再次欣賞詩歌(ppt8)
這首散文詩真美,看看還有誰會來撿樹葉,它們會把樹葉當成什么呢?
三、發(fā)揮想象,仿編句式(ppt9—10)
1、樹葉還能當成什么?
2、幼兒嘗試仿編單句?
用詩歌中的話,用好聽的詞,編出好聽的桔子。
誰撿起一片樹葉,“這是我的什么。”
活動延伸:
到戶外撿樹葉,你會把樹葉當成什么?
活動反思:
活動中通過游戲化的`情境,操作活動、引導幼兒動腦、動手。同時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通過教師和幼兒互動,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與孩子一同發(fā)現(xiàn)觀察、經驗交流,讓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教學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貼樹葉小班教案4
活動目標:
1.學習按大小標記將物體樹葉分類擺放。
2.能用身體動作表示大小,初步體驗大小符號特征的意義。
活動準備:
1.大小標記卡、
2.大樹和小樹各一棵學具準備:哭臉和笑臉各二份,大小樹葉若干。
活動過程:
(一)比樹葉,說樹葉大小。
1.比較樹葉大小出示一片大樹葉。
師:瞧,今天我們班里誰來了?
再出示一片小樹葉
師:又來了誰?
師:我給樹葉送標記,給大樹葉送大標記,給小樹葉送小標記。
2.認識大小標記出示大標記
師:有一個大大的人,而且兩臂張開,兩腳分開。我們一起來學學它的樣子。(幼兒按照標記上大人的樣子做動作)。再出示小標記。
師:小標記上人的樣子,兩手向下伸出,兩腳并攏。(幼兒按照小標記上人的樣子做動作)。
(二)找樹媽媽"分樹葉"
1.游戲"分樹葉"
師:樹葉怎么到我們教室里來的呢? (讓幼兒自由回答)
師:噢!原來呀秋天到了,樹葉慢慢得變黃了,從樹上一片片掉落下來,小朋友們利用星期天去撿的,然后把它帶到了教室里。但這些樹葉寶寶感到高興嗎?瞧:(教師反過來出示哭的大樹葉和小樹葉)樹葉寶寶怎么啦?
師:為什么哭呢?
師:對呀!樹葉寶寶離開了家,離開了媽媽,離開了它們的好朋友就要哭了呀!那我們來做個有愛心的人,幫助他們找媽媽好嗎?
(1)看標記:
出示兩棵樹媽媽(一大一小,并且貼有大小標記)。
師:那誰是小樹葉的媽媽呢?他們有標記嗎?
(2)復習大小標記。
(3)送樹葉回家:
a、教師示范送小樹葉到有小標記的樹媽媽那里。
問:大樹葉我送它到哪里呢?
b、師:瞧,樹媽媽還在哭呢?原來它還有許多的孩子沒找到家呢,我們來幫幫忙吧!
音樂播放,幼兒集體活動。(為大小樹葉找媽媽)
2.找出錯的地方:
師:來幫樹媽媽找找看,有沒有孩子找錯了媽媽。
請個別幼兒幫助糾正。同時教師變樹媽媽的臉為變成笑臉。
(三)送圓形寶寶回家教師出示許多大大小小圓形圖片,請幼兒每人拿一個按大小標記將它們送回"家"。
活動延伸:
區(qū)域活動:在區(qū)域中投入各種大小的圖片,請幼兒根據(jù)標記繼續(xù)進行分類活動。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數(shù)學活動相對于其他活動枯燥、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為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未發(fā)展,所以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操作的豐富材料的環(huán)境,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可選擇性、可操作性的空間。使幼兒能獨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幼兒的自主性,選擇性,獨立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通過一系列的游戲活動,達到了主題總目標預設的要求。
貼樹葉小班教案5
設計意圖:
每當我?guī)е∨笥褌兊酵饷嫔⒉綍r候,總是會經過一些大樹,這時小朋友們總是流入出想去抱一抱的愿望,我仿佛看出了孩子們的心事,趁機就讓他們走過去仔細的看一看、摸一摸、抱一抱大樹媽媽,讓孩子們充分體驗到活動的快樂。有一次,我們班的徐亦晨小朋友突然跑到我跟前對我說:“老師,老師你看,地上的樹葉可真多呀!它們怎么會都在地上的呢?為什么都會離開自己的媽媽?那么多的樹葉到底它是誰的寶寶呢?小樹葉離開了媽媽它就不傷心嗎?媽媽也不來找它嗎?”他拿著一片梧桐葉好奇的問我。我一看,真的有許多的樹葉飄落下,我這才意識到秋天已經悄悄的走進了我們的生活,豐收的果實,飄落的樹葉都印在了我們的眼簾。于是我結于孩子的好奇以及結合本月的主題《秋天真美啊》,開展了《小樹葉找媽媽》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感知了解秋天里樹葉的變化,知道有的樹葉會變黃飄落。
2.根椐樹葉的外形特征尋找相應的大樹。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
1.實物:楓葉、銀杏葉、梧桐葉若干。
2.自制楓樹、銀杏樹、梧桐樹各一棵。
3. 《小樹葉》的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自由撿樹葉尋入活動。
1、啊,秋天來了,地上的樹葉可真多呀!小樹葉怎么會都在地上呢?
幼兒一:從樹上掉下不的`。
幼兒二:被風吹下來的。
幼兒三:變黃了,就自己掉下來了。
(評析: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是為了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是讓幼兒初步感受到秋天樹葉會飄落的現(xiàn)象。)
2、教師小結:原來呀秋天到了,小樹葉慢慢變黃了,被秋風一吹就會飄落下。
3、那我們就每人去撿一片樹葉看看它們是什么顏色的?像什么?
幼兒一:我的是紅顏色的,像我的手掌。
師:這紅色的樹葉叫楓葉,還有誰手里也是楓葉的,它還像什么?
幼兒二:它還像小魚的尾巴。
幼兒三:它還像漂亮的小裙子。
4、你手里拿的是什么顏色的?它像什么呢?
幼兒一:我的是黃色的,它像小帽子。
師:這黃色的樹葉叫銀杏葉,還有誰手里拿的也是銀杏葉的,它除了像小帽子,還像什么?
幼兒二:它像掃帚。
幼兒三:它還像兜兜。
5、那你手里的樹葉是什么顏色的?它像什么呢?
幼兒一:我拿的是黃色的,它像小金魚的尾巴。
師:這種黃色的樹葉叫梧桐葉,它除了像小金魚的尾巴,它還像什么呢?
幼兒二:它像裙子。
幼兒三:它像頭發(fā)。
(評析:通過觀察、對比的方式,讓幼兒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加強幼兒對樹葉的顏色、外形特征的認識。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再一次強調樹葉的顏色和名稱,為下面小樹葉找媽媽作了輔墊。)
6、教師小結:原來小樹葉它們不僅顏色不同,它們的形狀不同。
(二)出示大樹媽媽,小樹葉找媽媽。
1、小樹葉離開了自己的媽媽,媽媽很傷心,那怎么辦呢?你有什么辦法?
幼兒一:給它畫一些樹葉。
幼兒二:給它貼一些樹葉。
幼兒三:把它送到樹媽媽的身邊。
(評析:通過讓幼兒了解小樹葉離開了自己的媽媽,樹葉寶寶和大樹媽媽都非常的感心,引導幼兒想為小樹葉找媽媽的意愿。)
2、紅色的楓葉寶寶,它的媽媽是誰啊?
幼兒一:紅色的。
幼兒二:像小金魚的。
幼兒三:楓樹媽媽。
3、黃色的梧桐葉寶寶,它的媽媽是誰啊?
幼兒一:黃色的。
幼兒二:像手掌的。
幼兒三:梧桐樹媽媽。
4、那這種黃色的銀杏葉寶寶,它的媽媽又是誰呢?
幼兒一:和這種長得一樣的,就是它媽媽。
幼兒二:像裙子的。
幼兒三:是銀杏樹媽媽。
(評析: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更進一步讓幼兒對樹葉外形特征的認識,并能根據(jù)樹葉的特征進行匹配。)
3、那我們就把小樹葉送到樹媽媽那里去吧。
(評析:通過讓幼兒自由送樹葉寶寶到媽媽身邊,促使讓幼兒更進一步的了解、認識樹葉的外形特征。)
4、我們一起來檢查一下,看看我們小朋友有沒有送對。如有不對的,及時的給予改正。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片樹葉,它是什么樣子的?它的媽媽到底是誰?
幼兒一:不對,它像小金魚的尾巴,應該它和媽媽長的一樣的。
幼兒二:不對,它的媽媽是楓樹媽媽。
(評析:這一環(huán)節(jié)其實是起到更一進步鞏固幼兒對樹葉的認識。)
(三)結束活動:
1、我們小朋友真了不起,幫小樹葉都找到了它們的媽媽,樹媽媽開心得笑了,小樹葉也可高興了,你們聽,它們在唱歌呢。
2、現(xiàn)在老師就是樹媽媽,你們都是我的樹葉寶寶,我們一起跳起來吧。(師幼兒共同表演《小樹葉》)
(評析: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幼兒體驗大樹媽媽與小樹葉的親情。)
2、原來小樹葉在春天的時候就會回到大樹媽媽的身上。
活動反思:
1、這個活動從始至終都緊緊圍繞著目標來進行,整個活動以“找”來貫穿其中,孩子們都非常有興趣地參與,孩子們的情感得到了自然、充分的流露。
2、在制作教具時自己也進行了琢磨,制作了正反面不同表情的樹媽媽,通過讓孩子們觀察樹媽媽的表情來想給樹葉寶寶找媽媽的愿望。當將樹葉寶寶送到媽媽的身邊時,大樹媽媽也會開心的笑起來,以似人的方式,進一步讓孩子們感受活動的樂趣。
3、在分析教案時,我反復的推敲。由于我們幼兒園里沒有楓樹、梧桐樹和銀杏樹,我們附近公園也不能完全找不到楓葉、梧桐葉和銀杏葉,所以我為孩子們準備了與樹葉相匹配的大樹圖片,讓孩子對樹媽媽也有一定的了解。最后再請孩子們帶著樹葉寶寶去找樹媽媽,這樣孩子們既達到了活動的目標,又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對所學的知識加以鞏固。
4、通過這一系列活動,讓孩子們知道秋天有的樹葉會落葉,能觀察落葉的不同特征,激發(fā)孩子們對大自然的特征感興趣。
【貼樹葉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音樂樹葉教案02-28
小班樹葉教案含反思10-26
小班科學樹葉教案05-21
小班秋天撿樹葉教案04-01
小班科學樹葉教案(精華)07-17
幼兒園小班樹葉教案05-17
小班教案《樹葉媽媽和孩子》03-07
小班數(shù)學教案樹葉分類01-09
小班語言教案《小樹葉》反思12-19
【薦】幼兒園小班樹葉教案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