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語文教案9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單元安排了一神話故事,寫了九色鹿冒著生命危險搶救一個落水者,卻被落水者出賣,最后忘恩負義受到懲罰的故事,贊揚了九色鹿救助別人不求回報的優(yōu)秀品質(zhì),譴責了落水者忘恩負義的可恥行徑。
語文天地中圍繞著真誠設計了測測你的真誠度和寫一文章贊美別人或感激別人或勸告別人等。
教學目標
1.了解神話故事的內(nèi)容,通過讀懂課文,體會其中人物的不同品質(zhì),并明白其中的道理。
2.懂得真誠這一品質(zhì)對人對社會的重要性。
3.能通過具體的事情來贊美別人或感激勸告他人。
課前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
課時
2課時
教學活動設計
第一課時
一、談話
同學們,本單元我們學習有關真誠的課文,真誠是人類最美好的品質(zhì)。我們生活的周圍處處都能發(fā)生著真誠或不真誠的事情。今天,我們在來學習一神話故事,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故事雖然淺顯易懂,但包含著深刻的道理。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思考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指名回答。
3.檢查生字詞。
三、細讀課文,明白道理
1.小組討論,談己的'觀點:你認為文中的主人公分別代表哪一類人?你怎樣他們的行為?
2.小組答案。進行集體交流。
3.集體交流:
分別對九色鹿和落水者進行,并從課文中找出相應的語句來說明。
4.寫一寫:這騙課文讓我們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四、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測測自己的真誠度
1.招待客人時真誠敷衍虛假
承認錯誤時真誠敷衍虛假
贊美別人時真誠敷衍虛假
感謝別人時真誠敷衍虛假
勸告別人時真誠敷衍虛假
2.懷著真誠的態(tài)度來填寫。
3.思考:真誠對于生活的影響。
4.討論并交流。
5.辯論:做什么事情都應該真誠嗎?
談己的觀點,有根據(jù),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6.教師發(fā)言。
第二課時
一、談話:
同學們,生活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的人和事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哪些人我們要真誠地贊美他們,有哪些人我們要真誠地感激他們,有哪些人,我們要真誠的勸告他們?請回憶一下,選擇自己想寫的一個方面構思。
二、指導:
如果選擇的是要真誠地贊美一個人。
1.要想一想你要贊美他的哪一個或哪幾個方面。
2.選擇怎樣的事例去贊美他?
3.這件事情如何寫具體、寫感人呢?
這是的重點,在敘述事情的時候一定要抓住事情當中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來進行細致的刻畫。
對話描寫要注意不同的語言形式,避免重復單調(diào)。
4.注意開頭和結(jié)尾的寫法,力求體現(xiàn)簡潔明了,采用別具心裁的開頭和結(jié)尾形式,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5.注意起一個合適的題目。
起題目的方法多種多樣:點明中心式以事件為題
以一件特殊的事物為題含蓄式等等
三、構思自己的,小組討論交流
四、開始,教師巡視指導
五、修改,謄抄
從的教學重點出發(fā),從內(nèi)容到,滲透優(yōu)秀的品質(zhì)教育。領悟做人的道理。
引導學生圍繞中心去選材,要注意引導學生將事情寫具體,這是教學的重點。
作業(yè)設計
1.繼續(xù)完成本次的大。
2.完成《九色鹿》的部分練習題。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九色鹿 真誠
舍身救人 不求回報 是人最可貴的品質(zhì)
落水者:恩將仇報 忘恩負義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積累文中出現(xiàn)生字和新詞。
2、揣摩關鍵詞語和關鍵句子深層含義、表達作用。
3、體會詠物記敘文特點。
教學重難點:
1、通過課文中描寫石榴枝干、葉片、花、果實和子粒特征句子來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2、正確領悟文章主題,理解作者執(zhí)著堅定信念和熱切追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情景導入,指導初讀
1、帶領學生認識石榴,觀察講臺上一盆石榴。
2、引導學生描述自己觀察到石榴。
3、帶領學生總結(jié)石榴特點。
4、指導學生分析描寫石榴枝干、葉片、花、果實和子粒特征句子,
二、抓住特征,分析課文
1、帶領學生品味描寫石榴句子。
2、帶領學生閱讀全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3、帶領學生重點討論作者為什么將石榴比喻成是“夏天心臟”。
三、深入探究,體會感情
1、給學生發(fā)放文章背景材料。
2、結(jié)合背景組織學生討論:在石榴眾多特點中,作者為什么偏偏選它在五月開花這一特點來寫?
3、帶領學生閱讀全文,整體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四、本課小結(jié)
《石榴》一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懷,通過對石榴具體生動描繪,歌頌真善美,贊揚不怕威壓、堅貞剛勇、奮發(fā)向上精神品格:向時也含蓄地抒發(fā)自己執(zhí)著堅定信念和熱切追求。
第二課時
一、 輻射閱讀,體會寄情于景寫法
1、帶領學生閱讀《白楊禮贊》片段。
2、帶領學生閱讀《荔枝蜜》片段。
二、寫作練習
指導學生觀察大干世界里事物,描寫其特征,同時練習“托物言志”或“借物
抒情”寫法。
三、本課小結(jié)
要寫好物托言志或借物抒情文章,首先要有情,學會觀察,做生活有情人;學會思考,做生活有心人。
語文教案 篇3
知識與能力:
1、朗讀、背誦全文。
2、學習文章把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的寫法。
3、理解作者所闡述的主要觀點。
4、學習和積累文言詞匯。
過程與方法:
1、熟讀背誦全文并能翻譯。
2、學習文章把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的寫法。
3、學習精煉、生動的語言,賞析精彩語段。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深刻理解和正確評價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
1、疏通文意, 理解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思想境界。
2、學習文章敘事、寫景、議論、抒情相結(jié)合的寫法,體會文章駢散結(jié)合的句法形式。
3、掌握文中常見實詞的意義和虛詞的用法。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1、學習文章把敘事、寫景、抒情和議論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的寫法。
2、理解作者所闡述的主要觀點。課時安排:二課時課文導讀: 《岳陽樓記》是范仲淹應好友滕子京之請,為新翻修的岳陽樓寫的記文。 作者用簡潔凝練的語言,敘說了事情本末,描述了洞庭湖的大觀勝概,渲染了一悲一喜的情境,提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崇高思想,在記山記水的背后,寓含著作者在政治改革失敗后,憂國憂民之心不改的癡情。
一、檢查預習:
1、查字典,讀準下列加點字的拼音: 謫守 朝暉 夕陰 遷客騷人 霪雨 霏霏 薄暮冥冥 潛形 岸芷汀蘭 皓月 心曠神恰 寵辱偕志 浩浩湯湯
2、朗讀全文,做到基本成誦。
3、查字典,對照注釋,試翻譯課文。
二、導入新課:
1、作家簡介。《岳陽樓記》選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蘇州吳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他出身貧寒,幼年喪父,對下層人民的痛苦感受深。26歲登進士第,因敢于直言強諫,屢遭貶斥,久不被重用。宋仁宗天圣年間任西溪鹽官,建議在泰州修捍海堰。 寶元三年,任陜西經(jīng)略安撫招討副使,加強對西夏的防御,屢立戰(zhàn)功。慶歷三年,西夏請和,范仲淹還朝,任參知政事。曾提出十條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蔭”為官,選用干練的人員、嚴格執(zhí)行政令導項,又主張興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對罷政,于慶歷五年貶放鄧州,以后還做過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穎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謚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 他以六十四歲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張,深受當世和后人稱道。文章和詩詞俱脫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集》傳世。
2、背景資料!对狸枠怯洝肥欠吨傺捅涣T去參知政事而貶官河南鄧州時,應好友滕子京之請而寫的。膝子京請范仲淹為重修岳陽樓寫記,并送去一幅《洞庭晚秋圖》。范仲淹依據(jù)此圖,憑著豐富的想象,寫下了千古名篇《岳陽樓記》。滕子京與范仲淹同年舉進士,因才華出眾但豪邁自負,被權貴所嫉,貶謫到岳州做太守。范仲淹熟知他的思想和性格,經(jīng)常想勸慰他,卻一直無機會。適逢滕子京重修岳陽樓,請范仲淹代筆記勝,這就給了范仲淹一個規(guī)箴知己的好機會,因自己在貶中,亦有抒發(fā)自己理想的需要,于是范仲淹就寫下了這篇抒發(fā)自己胸襟、規(guī)勸朋友的千古名篇。
3、岳陽樓。岳陽樓在湖南省岳陽市巴丘山下,原來是三國時期吳國都督魯肅的閱兵臺。唐朝張說在閱兵臺舊址建造樓閣,取名“岳陽樓”,常與文人雅客登樓賦詩。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劉禹錫、孟浩然等詩人相繼登樓吟詠,岳陽樓聲名益大。
三、整體感知課文: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朗讀時應注意節(jié)奏。本文駢散結(jié)合。讀駢句,節(jié)奏必須整齊劃一,凡四字句皆兩字一頓,如陰風/怒號,濁浪/排空;其余按意義劃分,不要讀破句。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相鄰的兩組驕句之間,要有稍長的停頓。如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提問:“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怎么停頓。討論并歸納:學生甲: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學生已: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學生丙: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學生甲與丙的節(jié)奏停頓都沒有錯,沒有讀破句,只是粗細的區(qū)別。學生己的節(jié)奏停頓明顯錯誤。“刻……詩賦”而不是“刻唐賢”意義不清。“于其上”是介賓短語,不可拆開。節(jié)奏錯誤說明學生己對文意不夠理解,應通過多讀、多思,瑯瑯上口。“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就是這個道理。
2、請學生翻譯第1段,注意以下詞語的解釋。胖子京謫守巴陵郡:滴,古時官吏降職或遠調(diào)。守,指做州郡的長官。越明年:到了第二年。政通人和:通,順利。和,和樂。百廢具興:具,同“俱”,全,都。增其舊制:制,規(guī)模。屬予作文以記之:屬,同“囑”,囑咐。
3、請學生翻譯第2段,注意以下詞語的解釋。于觀夫巴陵郡勝狀:勝狀,勝景,好景色。浩浩場湯:浩浩蕩蕩。橫無際涯:寬闊無邊。涯,邊。朝暉夕陰:或朝或晚(一天里)陰晴變化。暉,日光。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大觀,雄偉景象。”前人之述備矣:述,論述。備,詳盡。然則北通巫峽:然則,(既然)這樣,那么……南極瀟湘:極,盡。瀟湘,瀟水湘水。遷客騷人:遷客,謫遷的,指降職遠調(diào)的人。騷人:詩人,戰(zhàn)國時屈原作(離騷),因此后人也稱詩人為騷人。得無異乎:得無,表猜度,怎能不會。
4、請學生翻譯第3段,注意以下詞語的解釋。若夫霪雨霏霏:若夫,用在一段話的開頭,表示另提一事,近似“像那”。霏霏:連綿的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樣子。連月不開:開,放晴。濁浪排空:排空,沖向天空。日星隱耀:隱耀,隱沒了光輝。山岳潛形:潛形,隱藏了形跡。墻傾楫摧:墻,桅桿。楫,船槳。薄暮冥冥:薄(比),迫近。冥冥,天色昏暗。去國懷鄉(xiāng):去國,離開國都。憂讒畏譏:讒,讒言,誹謗性話語。譏:譏笑,譏諷,挖苦。滿目蕭然。蕭然,蕭條冷落的`景象。感極而悲者矣:感,感慨。
5、請學生翻譯第4段,注意以下詞語的解釋。至若春和景明:至若,用在又一段話的開頭引起另一層描述,近似“至于”“又如”。波瀾不驚:驚,這里有“起”“動”的意思。上下天光:天光,天色,湖光。一碧萬頃:萬頃,極言其廣。沙鷗翔集:翔集,時而飛翔,時而停頓。集,棲止,鳥停息在樹上。錦鱗游泳:錦鱗,指美麗的魚兒。岸立汀蘭:藍,香草。汀,水中的小洲。郁郁青青:郁郁,形容香氣很濃。而或長煙一空:而或,有時。長煙,大片煙霧。一空,完全消散。一,全。浮光躍金:躍金,金色的月光閃耀跳動。靜影沉璧:壁,圓形的玉。此樂何極:何極,哪有窮盡。寵辱偕忘:寵,榮耀。辱,屈辱。偕,一起。把酒臨風:把,持,執(zhí)。臨風,迎著清風。
6、請學生翻譯第5段,注意以下詞語的解釋。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古仁人,古時品德高尚的人。或異二者之為:或,近于或許,也許的意思,表委婉口氣。為,這里指心理活動(即兩種心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為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在高高的廟堂上,意思是在朝廷上做官。廟,宗廟。堂,殿堂。廟堂,指朝廷。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處在僻遠的江湖間,意思是不在朝廷上做官。是進亦憂,退亦憂:是,這樣。進,指在朝廷上做官。退,指不在朝廷上做官。其必曰‘優(yōu)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呼: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憂之前無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吧。先,在……之前。后,在…··之后。微斯人,吾誰與歸:沒有這種人,我同誰在一道嗎?微,無、沒有。誰與歸,就是“與誰歸”。歸,歸依。
四、積累文言現(xiàn)象:
1、一詞多義。⑴和: 政通人和(和樂) 至若春和景明(和煦)⑵通: 政通人和(順利) 北通巫峽(通向)⑶觀: 予觀夫巴陵勝狀(看)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景象)⑷空: 濁浪排空(天空) 長煙一空(消散)⑸一: 一碧萬頃(一) 長煙一空(全)⑹極: 南極瀟湘(盡,直通) 感極而悲者矣(極點) 此樂何極(窮盡)⑺以: 屬予作文以記之(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為)⑻或: 而或長煙一空(有時候) 或異二者之為(或許,也許)
2、通假字。 ⑴百廢具興(“具”通“俱”,全,都。) ⑵屬予作文以記之(“屬”通“囑”,囑咐,囑托。)
3、詞類活用。⑴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守”:名詞作動詞,“做……太守”。) ⑵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先”:形容詞作狀語“在……之前”!昂蟆保盒稳菰~作狀語“在……之后”。)
4、古今異義。 ⑴ 氣象萬千(氣象 古義:景象。今義:大氣的狀態(tài)和現(xiàn)象。) ⑵ 微斯人(微 古義:沒有。今義:細小。)
5、特殊句式。⑴銜遠山,吞長江……(省略句) ⑵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狀語后置) ⑶遷客騷人,多會于此。(狀語后置)⑷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定語后置) ⑸吾誰與歸?(賓語前置)
6、流傳至今的成語。⑴氣象萬千 ⑵心曠神怡 ⑶政通人和
五、布置作業(yè):
1.完成課后練習三。
2、背誦課文。
語文教案 篇4
自讀要求
1.反復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文句,讀出感情。
2.查詞典,理解“自讀提示”所列詞語含義,對生字生詞注音、釋義。
3.用橫線畫出文中的四字成語,著重領會關鍵詞語的作用。
4.揣摩作者以深沉的筆觸,明朗而優(yōu)美的語言,細膩而生動地記敘了動物之間為生存而抗爭的曲折故事,從中引發(fā)思索和聯(lián)想,體會人生應如何正確對待生與死的內(nèi)涵。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弄清作者的選材角度,理清文章的脈絡,品味目睹斑羚飛渡那驚心動魄場面之時作者蘊涵的感悟。
學習側(cè)重點
1.學會朗讀,從課文的意境中剖析動物世界,體會作家的思想境界。注意朗讀重音的確定。朗讀語速方面注重緩急,朗讀速度的快慢應與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相適應。
2.閱讀理解動物世界別具一格的情趣,著重領會本文借物喻人的寫法。
3.積累一批字詞、警句,學用課文中的句式。
4.精讀一兩個美段,為生動復述故事打基礎。
(解說:提出上述自讀要求和學習側(cè)重點的重要依據(jù)是課文。其特點有:1.通過對動物社會的描寫,揭示了動物之間情感糾葛的內(nèi)心世界。當斑羚們面臨種群滅絕的危難時刻,它們又是如何作出生死抉擇?朗讀時抓住重點詞語,就能進一步挖掘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發(fā)掘愛的主題。2.課文段落多,生字成語豐富,內(nèi)容別具情趣,應緊扣時間順序,圍繞作者的見聞和感受這一線索,理清全文脈絡。3.句式多樣,文中不乏警句,景物描寫有點睛之筆。所以,在設計自讀指導時,突出朗讀訓練,突出朗讀語速(快速、中速、慢速),突出口頭語言表達與積累,顯得十分必要。)
自讀程序
讓學生把握朗讀四要素:朗讀內(nèi)容、朗讀目的、朗讀對象、表達方法。
1.誦讀時試用朗讀符號:“∧”,停頓號;“——”,間歇號;“∨”,連接號;“一”,詞組號;“…”,重音號;“~~~”,重音輕讀號;“⌒”,拖音號;“|”,小停號在課文中勾畫。
2.中速朗讀,要求充分滲透感情,對課文逐句、逐行、逐段乃至進行全文朗讀,并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3.用記敘文的六要素賞讀課文,理清故事發(fā)展情節(jié),質(zhì)疑問難,群言堂,教師適時點撥、總結(jié)。
4.敘事與景交融,“我”的見聞和感覺是全文的線索、敘事展開的過程,伴隨心理活動描寫,也是作者感情深化的過程。
(解說:自讀課文教學就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放手讓學生去讀、去思考、去揣摩、去發(fā)現(xiàn)問題、去分析問題、去解決問題。本課自讀時要抓住兩個過程、四個步驟。兩個過程其一,理解課文思想內(nèi)容完成本課自讀要點“通過重要句段理解內(nèi)容”,也就是“自讀程序”前兩個訓練思考點;其二,如何抓關鍵語言完成本課自讀的第二個要點。四個步驟:教師導入新課并解題,關于作者簡介,明確訓練重點;教師出示自讀題綱,學生自讀篩選有效信息;學生討論,相互溝通,把握自讀要點;師生共同研討,自由即席發(fā)言,完成教學任務。)
自讀點撥
1.解題。斑羚,亦稱“青羊”“山羊”。哺乳綱,偶蹄目,?。體長1~1.2米。形似家養(yǎng)山羊,但頜下無須,雌雄均有角,角小,黑色,角基有輪紋。毛松軟而厚;冬毛灰黑色或深棕色,夏毛色較暗。常棲于山頂巖石間,善跳躍。冬天一般以灌木幼枝和苔蘚、地衣為食。分布于中國河北、內(nèi)蒙古、黑龍江、吉林、福建、湖北、廣東、陜西、云南等地。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請用投影儀顯示)
2.作者簡介。沈石溪,原名沈一鳴,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云南作協(xié)理事。1952年10月生于上海,16歲赴西雙版納傣族村寨插隊落戶。20歲在當?shù)禺斏酱褰處煛?975年應征入伍,1979年開始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其動物小說別具一格,在海內(nèi)外贏得廣泛聲譽。小說《圣火》獲1990年世界兒童文學和平獎。《第七條獵狗》獲中國作協(xié)首屆兒童文學作品獎。《一只獵雕的遭遇》獲中國作協(xié)第二屆全國兒童文學優(yōu)秀作品獎。本文獲人民文學出版社首屆《中華文學選刊》獎,兒童文學學會、《民生報》、《國語日報》、《兒童日報》、《幼師少年月刊》聯(lián)合主辦“好書大家讀”活動推薦書目。文章以明朗而優(yōu)美的語言、深沉的筆觸,通過對動物社會的描寫,揭示了動物之間情感糾葛的內(nèi)心世界,使讀者不僅了解了動物的生活習性,還可以從中引發(fā)聯(lián)想,體會其中的內(nèi)涵,引起人們深沉的思索:動物世界姑且如此,我們?nèi)四?(請用投影儀顯示)
3.重難點分析。自讀教學切忌沿襲傳統(tǒng)的閱讀指導方式,導讀時要把握好切入點,引導學生把注意力放在對課文的敘述角度、細節(jié)描寫和心理活動的表露上,最終讓學生在樂學中初步領略到文章的情感內(nèi)涵即可。
閱讀時應處理好以下的四個點撥點:
1.課文開頭寫斑羚群被逼走投無路奔向傷心崖,面對生死抉擇,雨后天空突然出現(xiàn)一道彩虹,它讓鐮刀頭羊從中得到什么啟示和“頓悟”?促使鐮刀頭羊以它非凡的智慧和勇氣(膽識),臨危不懼,處變不驚,無堅不摧,無往不勝,在千鈞一發(fā)的關鍵時刻想出那么一個挽救種群生存的“飛渡”絕招?
2.閱讀時將會發(fā)現(xiàn),課文中多次出現(xiàn)對雨后彩虹的描寫,是屬一般性的景物描寫嗎?或為作者匠心獨運的點睛之筆?它對烘托環(huán)境,渲染氣氛,表達作者的某種思想和理趣,深化文章的主題,起什么作用?你對此有何理解和看法?
3.課文中6次記敘斑羚的不同叫聲,尤其是鐮刀頭羊那“悲哀地咩了數(shù)聲”,“‘咩——咩’發(fā)出吼叫”,“悲愴地輕咩了一聲”;那只老斑羚“空中哀咩一聲”;公斑羚“示意性地咩了一聲”;半大斑羚落到對面山峰時“興奮地咩叫了一聲”,分別顯示了新老斑羚怎樣的不同心態(tài),寓有什么含義?“悲哀”“吼叫”“悲愴”“哀咩”“示意性”“興奮”等用詞得當與否,能互換嗎?獸猶如此,人何以堪?
4.文章因物記事,緣物生情。故事以“我”的見聞和感受為線索,以斑羚飛渡的驚人之舉為基本內(nèi)容,組織材料,展開情節(jié),揭示了深刻的主題思想,請你予以歸納。
(解說:本文寫作線索清晰、層次分明的篇章結(jié)構(共17個自然段),通過閱讀不難發(fā)現(xiàn):開頭兩個自然段對傷心崖天險及斑羚跳躍極限的`概述,為下文斑羚飛渡情節(jié)的展開埋下伏筆。第3~6自然段寫“飛渡之前”陷入進退維谷絕境的斑羚群面對雨后彩虹的出現(xiàn),讓鐮刀頭羊從中觸景生情,得到啟示,頓悟而產(chǎn)生“飛渡”之靈感。古代神話“雨后彩虹是人間天上的橋”,通過彩虹,就能上天。當彩虹猶如一座美麗的天橋在對峙的兩座山峰飛架時,“天塹變通途”,于是,由形狀、狀態(tài)、性質(zhì)或特點等相類似而引起的聯(lián)想,讓鐮刀頭羊用“那聲吼叫”來表達種群必須“犧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飛渡壯舉。第8~14自然段寫“飛渡之中”情景,是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高潮。寫景狀物,主要是通過對客觀景物的描寫來反映人們對世界的感情認識,景和物,既可成為人們生存發(fā)展的條件,又可成為人們的審美對象。如文中寫道:“我總覺得彩虹那七彩光斑似乎與后來發(fā)生的斑羚群的飛渡有一種美學上的溝通!弊髡叩乃枷牒屠砣ぃ谖闹械7自然段運用委婉、含蓄而曲折的話語,來迂回地表達本意。其模糊揣測的委婉語有“或許”“總覺”等。鐮刀頭羊的“那聲吼叫”頗具號召力,體現(xiàn)了它那泰然自若的領導威嚴、才能和堅定不移的求生決心,“那聲吼叫”猶如春風帶來生機,猶如給死亡帶來福音,猶如號角催發(fā)奮進,從失望變成希望,從絕路求取生路,從黑暗奔向光明,使整個斑羚群體形成一個堅不可摧的群體,為生存共渡難關。如“老斑羚就像燃料已輸送完了的火箭殘殼,自動脫離宇宙飛船……”比喻生動、形象、逼真。本文的結(jié)尾,即收筆,寫那群斑羚“飛渡之后”鐮刀頭羊的壯舉,“它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絢麗的彩虹”是文章的總收束部分。景物描寫恰到好處的再現(xiàn),確實產(chǎn)生了以少勝多的作用。它是文章主體的自然延伸,內(nèi)容發(fā)展的必然結(jié)果,瓜熟蒂落,“止之當止”。本文的結(jié)尾飽含哲理,令人回味無窮,收到了“巧蓄余釀,以味見長”的效果?傊,點撥的目的在于對課文重要內(nèi)容具體落實、訓練、消化。通過朗讀、討論和訓練方式讓學生把握課文重難點。同時,也讓學生從自讀中養(yǎng)成要有目的地讀,防止盲讀;要有思考地讀,防止死讀;要有興趣地讀,防止硬讀;要勤于動手,防止懶讀。)
自讀思考
1.請用第一人稱的口吻,生動而逼真地復述這個故事。注意以下要求:①做到語言流暢,聲情并茂。②繪聲繪色地描述,需出現(xiàn)“自讀提示”中要求掌握的詞語。③運用貼切精彩的比喻。④輔以動作、態(tài)勢的形象性。
2.運用積累法歸納四字成語并釋義。
進退維谷 無能為力 一塵不染 迥然不同 堅定不移 如夢初醒 參差不齊 眼花繚亂略勝一籌 粉身碎骨 心甘情愿 目瞪口呆 力不從心
3.仿寫下列句式。
、贈]有……沒有……也沒有……但……。
②在……有……也有;在……有……也有……。
、邸病病苑帧杂小
、墚敗瓌偤谩拖瘛拖瘛拖瘛。
4.試用下列詞語組成一段話,句意銜接、中心正確、文理通順即可。
、賹χ 逞能 湛藍 飄緲 斑斕 嫻熟
、诰 倒騰 跨越 絢麗 凝望 媚態(tài)
5.回答下列問題。
、僬n文中幾次寫彩虹,有什么作用?
、谡n文中斑羚的叫聲,尤其是鐮刀頭羊的叫聲,有什么含義?狩
6、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試給狩獵隊寫封信,談談你的看法。
(解說:設置這幾個練習,有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有基礎知識的考查,有詞語的揣摩,有句式學用,有書面表達能力檢測,由淺入深,但又扣住課文,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讀、聽、說、寫)能力。)
語文教案 篇5
一、設計理念:
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主題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材在編排上強化了導語的導學功能,加強了單元內(nèi)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的整合性,所以,在教學中,我們采取”小學語文單元整組主題教學”的模式,將全組課文放在單元主題的大環(huán)境下去學:先通過導讀課整體感知單元內(nèi)容,再分別從4篇課文中體驗不同角度,不同季節(jié)的自然美景,最后再通過單元總結(jié)課整體感悟,學生學習起來就會有的放矢,省時高效。因為《燕子》是精讀課文,因此教學中,要處處體現(xiàn)出精讀課文的特點,引導學生在分析中品味,在精讀中感悟。
二、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3.學習作者細致地觀察和一些表達方法,積累好詞佳句。
三、教學思路: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自學字詞
1.用充滿激情的語言將學生引入本課的學習情境之中,激起學生自學生字生詞的欲望。
2.板書課題《燕子》,指導書寫“燕”字。
3.自讀課文,勾勾畫畫,自學生字詞。
4.交流匯報學習字詞的情況。
。ㄔO計意圖:三年級學生字詞的學習、掌握還需教師在課堂上進一步引導,要留給學生充足的學習字詞的時間,適時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與興趣,才能讓學生扎扎實實地把字詞學好學會。為理解課文內(nèi)容打基礎。)
(二)設境激趣,讀通課文
設立比賽的機制,鼓勵學生讀通課文。
。ㄔO計意圖:在學會字詞,掃清文字障礙的基礎上,激發(fā)學生讀通讀熟課文很有必要,“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課文,可以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品讀感悟做好準備。)
(三)默讀感悟,小組探究
1.老師引導學生由讀通課文進入到下一個自讀感悟的環(huán)節(jié),提出要求,提示學生拿起筆,邊讀書邊勾畫邊思考。
2.學生讀完,小組交流匯報學習所得,互相啟發(fā),進一步探究。
。ㄔO計意圖:做什么事都要提前做好準備,學習也是一樣。給足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讓他們根據(jù)老師的引導去自讀自悟,充分的思考,到學習課文的時候,他們就有話可說了。這就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理解課文思想內(nèi)容,并且在不斷的自學實踐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
(四)教師小結(jié)學習情況,制造懸念,激發(fā)學生下節(jié)課的學習欲望。
(第二課時)
(一)匯報收獲,研讀課文
1.過渡語引入。
2.學生匯報學習收獲,匯報前教師提示學生要按一定的順序匯報。
3.在學生匯報的同時,研讀課文重點語句。
、叛凶x第一自然段。
A.用課件展示小燕子。
B.用縮句、擴句的方法學習作者抓住特點描寫小燕子的方法。
C.通過設疑促思,來感悟作者突出小燕子特點的寫法。
D.用感悟詞語、體驗朗讀感悟小燕子的活潑可愛。
⑵研讀第二自然段。
A.引導想象春天的景色,課件展示春天的美景。
B.引讀長句“微風吹拂著……柳絲”采取縮句擴句的方式讓同學理解句子意思,并學習把句子寫優(yōu)美寫完整的方法。
C.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學生理解“趕集”的.意思,體會打比方的句子的妙處,感悟春天的生機勃勃,萬物萌生的繁榮景象。
D.課件動畫出示小燕子,引導學生體會小燕子在春天里的作用。
E.指導朗讀。
⑶研讀第三自然段。
A.學生匯報小燕子出現(xiàn)的位置,課件以動畫的形式出現(xiàn)小燕子。
B.賞析“斜”、“掠”、“沾”等詞的妙用。
C.師生扮演小燕子,展示課文中對飛翔的小燕子的描寫,拓展聯(lián)系想象說話。
D.想象畫面,指導朗讀,通過讀引導學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發(fā)對大自然,對春天的喜愛贊美之情。
、妊凶x第四自然段。
A.課件出示五線譜的圖案,引導學生想象燕子停歇圖。
B.賞析“痕”的妙用。
C.引導學生體會打比方的妙用,學習作者表達的方法。
D.啟發(fā)想象,小燕子在電線上說什么了?
E.理解最后一句話的含義。
F.美讀感悟。
。ㄔO計意圖:學生自己閱讀、感悟后,就會感覺有好多話要說出來,希望老師和同學分享自己的學習收獲,因此,營造自學思考和平等對話的良好氛圍,給學生機會,讓學生充分地展示自己。教師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并精心組織相關的教學活動,穿插進預設的教學方案,使師與生、生與生融為一體,共創(chuàng)和諧。)
(二)品讀課文,升華情感
創(chuàng)境激情,引導品讀,升華情感。
。ㄔO計意圖:有位名師說過:理解了再讀,就更有味兒了。的確如此,等學生們充分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后,再導讀,學生的情感就會與文本、作者的情感融為一體,就會讀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同時借助朗讀,對課文的理解也會水到渠成。)
(三)賞讀課文,指導背誦
1.配樂朗讀,享受美文的熏陶。
2.激情引讀,指導背誦。
3.集體背誦,抒發(fā)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ㄔO計意圖:課后練習題中有一題,要求學生要把課文背下來,F(xiàn)實教學中,有不少老師把背誦課文的練習留到課下去完成,結(jié)果有的同學根本就不能完成。主要原因是沒有給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沒有教給學生背誦課文的方法,讓學生死記硬背,他們肯定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務。因此,把背誦放到課堂上來完成,讓學生學會背誦的方法很重要。)
(四)搜集資料,課外拓展
1.關于寫燕子的文章,關于燕子的知識還有很多很多,請同學們?nèi)ゲ檎襾砼c大家共享!
2.在生活中注意觀察小燕子,別忘了把看到的和大家說說。
。ㄔO計意圖:語文課就要有大語文的觀念,要把生活情景引入課堂,再把課堂延伸到生活中去,讓學生感覺處處皆語文,語文即生活。)
(五)布置作業(yè),鞏固知識
1.抄寫好詞好句。(必做)
2.以《我是一只小燕子》為題寫一篇小練筆(選做)
3.仿照自己喜歡的段落,寫一段話。(選做)
語文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1、準確認讀課文中的8個認讀生字,掌握寫字表中的11個生字。
2、引導學生根據(jù)人物語言,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感受人物的優(yōu)秀品格。
3、學會抓住重點詞句(忠實、本分、不屈服),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鼓勵學生提出感興趣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抓住要點,繪聲繪色地復述課文。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投影:關于戰(zhàn)國情況的資料。
學生準備:查找關于戰(zhàn)國情況的資料,以及“國君”、“竹簡”、“伯、仲、叔、季”、“相國”、“太史”、“齊莊公”的解釋資料。
教學過程:
一、揭題示標。
1、激趣導入:
歷史是一本充滿智慧的書,了解歷史才能變得更加聰明。喜歡聽歷史故事嗎?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個林漢達先生帶給我們的,描寫戰(zhàn)國時期在齊國發(fā)生的小故事《秉筆直書》。
2、板書:秉筆直書,學生齊讀課題。
3、檢查預習:出示詞語:“國君”、“竹簡”、“伯、仲、叔、季”、“相國”、“太史”、“齊莊公”。
二、自主探究。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秉筆直書》到底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1、生字。(出示生字詞:崔杼獨攬大權伯仲忠貞屈服顛倒黑白)
。ㄖ该麑W生領讀生字。)
。ǔ鍪局攸c、難點字:獨攬顛倒秉筆直書。學生提示加點字的寫法。生齊讀生字詞。)
2、整體感知課文。
。1)學生分段朗讀課文。(檢查生字掌握情況)其他同學認真聽,看一看課文中有幾位主要人物,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指名讀課文。)
。2)課文中有幾位主要人物?他們分別是誰?
。ńY(jié)合學生回答板書:崔杼太史伯、仲、叔、季南史氏)
他們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教師引導學生了解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崔杼殺害了國君“齊莊公”,他想讓太史們歪曲事實記錄歷史,但太史們寧死不屈,崔杼殺害了太史伯、仲、叔,他最后并未殺害太史季,因為他害怕了。南史氏也是一位太史,他本想來接替太史季的位置,當他看到太史季安然無恙后才放心地離開了。(引導學生了解大體內(nèi)容即可)
三、合作提升。
1、出示自學提示。
2、細讀課文,讀后小組交流。
3、討論:
。1)崔杼殺害了國君,卻想讓太史們歪曲事實記錄歷史,太史們并未按照他的話去做。在這個小故事中,你覺得崔杼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教師引導學生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了解崔杼大權獨攬的地位以及殘暴、易怒的個性。)
[設計意圖:先引導學生了解崔杼的殘暴以及位高權重,從而使學生想象人們對于崔杼的態(tài)度:害怕甚至于服從。然后引導學生了解太史們對崔杼不屈服的態(tài)度,在強烈的對比中使學生感受太史的剛正不阿。]
。2)你從課文的哪個段落知道的?(指名朗讀1-2自然段。)其他同學仔細聽,畫出描寫崔杼的句子。
(學生指名朗讀1-2自然段。學生讀畫的句子。)
。3)出示句子:戰(zhàn)國時代,齊國的國王齊莊公(名光),被相國崔杼殺了。
崔杼串通幾個人立齊莊公的兄弟為國君,自己獨攬大權。
從這兩句話中你可以體會到什么?(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殺國君”、“獨攬大權”等詞語體會崔杼有很高的地位但仍舊不滿足,很殘暴。)
四、總結(jié)解惑。
1、謀殺國君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在等級制度森嚴的封建社會,這樣的人會遭到天下人甚至后世幾代人的唾罵的,那么崔杼希望這件事讓后世的人們知道嗎?(不想)
那么崔杼要求記錄歷史的`太史們怎樣寫這段歷史呢?
。ǔ鍪揪渥樱海┐掼桃
歷史事實……國君光被相國崔杼殺害
(通過兩個句子的對比,引導學生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詞語“顛倒是非”的含義。)
2、如果這個位高權重并且非常殘暴的崔杼對你提出了要求,你會怎樣做呢?
當崔杼要求太史們在史書上寫下“先君是害病死的”時,太史們是怎樣做的呢?
(指名回答。引導學生了解太史們均在竹簡上寫下了“夏五月,崔杼謀殺國君光”)
(1)太史們分別怎樣拒絕了崔杼的不合理要求的?
(學生分角色讀課文24自然段,其余學生注意聽,畫出描寫太史表情和語言的句子。交流描寫太史表情和語言的句子。出示描寫太史語言的句子。)
(2)朗讀指導。太史的職責是什么?(引導學生了解太史的職責是真實的記錄歷史)
面對崔杼這種不合理的要求,太史們心中會怎樣想?(引導學生用“嚴肅、義正詞嚴、臨危不懼”的語氣讀句子。比賽讀。齊讀。)
(3)崔杼是個非常殘暴的人,太史們?yōu)槭裁催要這樣說,這樣做呢?他們不害怕嗎?
。ㄒ龑W生結(jié)合句子體會太史們“忠于職守,恪守本分”的高尚的精神。板書:恪守本分。)
3、當崔杼一次次的要求太史歪曲歷史事實而一次次遭到拒絕之后,他的心理有沒有變化呢?(學生用波浪線畫出描寫崔杼心理變化的詞語。)
。ǔ鍪荆荷鷼獯笈瓪獾谜f不出話來生氣并恐慌長嘆一口氣。)
崔杼的心理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呢?(引導學生體會太史們堅守本分的精神讓殘暴的崔杼也變得無可奈何,真言必將戰(zhàn)勝謊言,正義必將戰(zhàn)勝邪惡。)
教師小結(jié):太史伯、仲、叔、季堅持自己的本分,寧肯舍棄生命也不歪曲歷史事實的剛正不阿的精神征服了崔杼,讓他心存恐懼地放棄了繼續(xù)殺害太史來掩蓋自己罪行的行為。故事到這里似乎應該結(jié)束了,可是課文中還出現(xiàn)了另外一個記錄歷史的人南史氏,他來做什么呢?
4、(指名朗讀課文第6自然段。)其他同愛學考慮南史氏前來做什么呢?作者為什么要寫南史氏呢?(指名回答。引導學生體會“剛正不阿”的精神是太史們都具有的精神,理解“秉筆直書”含義。)
五、鞏固運用。
1、小結(jié):太史們這種不畏強權,不貪生怕死的堅守本分的精神,讓“謊言”灰溜溜地逃走了,讓今天的我們能夠了解更加真實的歷史情況,讓我們堅信邪永不勝正。讓我們向剛正不阿的太史們致敬!
2、太史伯、仲、叔、季和南史氏的故事令人欽佩,你還知道哪一位太史的故事?
3、學習叢書《愛因斯坦》《人民藝術家常香玉》,圈畫好詞佳句,并概況文章主要內(nèi)容。
課后反思:
1、本課字、詞掌握較牢固,能復述課文主要內(nèi)容。
2、學生能提出問題,知道太守們的可貴品質(zhì)。
語文教案 篇7
一、教學要求:
。ㄒ唬┲R與能力:
1、靈活運用本課生字新詞。
2、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討論交流,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兒童們的的美好心愿。
3、學習本課生學詞。
。ǘ┻^程與方法:
學習、討論、交流。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從小維護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并鼓勵學生能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二、教學重點難點:
在朗讀、討論、感悟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從小維護世界和平的美好情感,并鼓勵學生能為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三、教學準備:
查找有關劉玲的資料。
四、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ㄒ唬┮胝n文。
同學們,你們課前查閱了《兒童和平條約》了嗎?(學生互相交流查閱資料的情況。)
教師簡要介紹和兒童和平條約的`內(nèi)容。
。ǘ┏踝x課文、整體感受。
1、學生自讀課文。
2、個別學生讀課文。
3、學生齊讀課文。
(三)討論學習課文內(nèi)容。
1、讀了課文,你覺得宣告是什么意思?
2、全世界兒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未來的世界應該和平,沒有戰(zhàn)爭、破壞、仇恨,人類應共享大自然的恩惠,共創(chuàng)美好的生活。)
3、你從這個條約,想到了什么?
第二課時:
(一)學生交流讀后感。
可指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自己對和平的理解,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學生讀課文,互讀,指名讀,齊讀,自讀。
。ㄈ⿲W生生字詞。
要求學生在預習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運用不同的方法識記。學習中,重點對易讀錯、易寫錯的字多加指導。需要注意字形的字:予(四筆寫成),懼(右邊是八筆)。
。ㄋ模┎贾米鳂I(yè):書寫生字詞。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造詣、私塾、心領神會、銘記”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講述這個故事。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感悟,用心去領會,這樣才能有較快的進步。
過程與方法:學習細致刻畫人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在讀懂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明白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用心去悟,用心去領會。
教學難點:
能用自己的話講這個故事,結(jié)合實際談所受的啟發(fā)。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學生搜集與米芾相關的資料,了解米芾的書法成就。
教學過程:
一、
1檢查準備情況,學生互相交流對米芾的了解。
2老師出示提前準備的米芾作品,請同學們欣賞。
。ㄔ谕瑢W們的一片贊嘆聲中)老師說道:“這就是北宋書法家米芾的作品,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的課文就是米芾小時候?qū)W習書法的故事!卑鍟好总缹W書
二、引導學生從題目質(zhì)疑激發(fā)閱讀興趣
看到題目后,你都想了解哪些內(nèi)容呀?(米芾是怎樣學書法的;他有什么好的方法;他是怎樣練習書法的……)
那就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來讀讀書吧。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初讀課文。
自學提示:
。1)默讀課文,讀完后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把不懂的問題做上記號。一會在小組中解決。
2指名讀課文。目的:檢查自學情況,糾正生字讀音。
3指名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那你們覺得米芾小的時候是個怎樣的孩子呀?(刻苦、認真)
四、默讀課文,深入理解
米芾與秀才學書為什么能找到寫字的竅門?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從文中畫出相關語句,并在旁邊寫己的感受。
1學生自己按要求默讀思考。
2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讀書體會。
3大聲朗讀畫出的語句。
交流時可引導學生抓住以下重點:
、傩悴诺腵智慧和苦心。
米芾與秀才學書學有所獲,但秀才并沒有教米芾怎樣寫字,他的智慧在于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那秀才隨便翻了翻”米芾的字,看似隨便,其實秀才在那一翻一看中就發(fā)現(xiàn)了米芾學字的癥結(jié)所在,同時也感覺到米芾是一個求學上進的人。于是米芾在那一瞬間就想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诿总赖纳线M和勤奮。
交流時引導學生抓住對米芾的語言、動作和神情描寫,重點理解以下幾點:①米芾開始跟私塾先生學書三年沒有長進,但米芾不甘心,還想學寫字;②米芾聽說秀才字寫得很好,就跑去求教;③雖然紙很貴,但米芾為了能寫好字,還是滿口答應,百般央求母親給他買紙;④認真琢磨字帖,把字帖上的字一個一個地都印進了自己的心里;⑤明白了寫字要用心,不但要關其形,還要悟其神。
五、談收獲,全文。
1學習了課文,我們知道了米芾小的時候是個刻苦練字的孩子,所以他長大了才能有這么大的成就。那你們還有哪些收獲嗎?
2指名再讀秀才說的練字的竅門的一段話。
3談談對秀才說的話的看法和理解。
六、拓展延伸
作業(yè):
1聯(lián)系實際談談自己學完課后的體會,可以寫一寫讀后感。
2運用秀才說的竅門練習寫一寫今天學的這兩個生字。
板書:
BR> 米芾學書
刻苦
不只動筆,還要動心;
不但觀形,而且悟神。
語文教案 篇9
創(chuàng)意說明:本設計為故事穿插法。《論語》涉及的人、事很多,在教讀過程中若盡可能結(jié)合學習的內(nèi)容,穿插有關故事,對初識文言文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激勵,對保護文言文閱讀興趣也會大有作用。
教學步驟:
一、由曲阜朝圣之舉和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一事導入。
二、介紹孔子和《論語》。
三、對照注釋逐則翻譯,理解大意,不好翻譯和理解的地方提出來,共同探究解答。
在解答過程中可補充說話背景,可穿插相關故事,可引用《論語》中相近的觀點,也可要學生結(jié)合親身經(jīng)歷談認識。
四、記誦全文。
【資料整合平臺】
1.課文背景資料
、倏鬃蛹啊墩撜Z》簡介見教師用書。
、凇墩撜Z》的幾個“最”:
《論語》共20篇,492章,是《四書》(包括《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之一。在我國,它最早提出教學要“因材施教”,采用“舉一反三”的啟發(fā)式;是現(xiàn)存的最早全部用語錄體記錄的古籍;書中記錄的孔子對《詩經(jīng)》的評論,是我國最早的文藝批評。
2.課文擴讀材料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衛(wèi)靈公》)
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公冶長》))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子罕》)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學而》)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述而》)
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述而》)
【綜合性學習指導】
漫游語文世界
一、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要求同學們做生活的有心人,能關注生活中的語文現(xiàn)象,對“生活處處有語文”有切己的認識。
2.要能夠具體生動地講述自己的見聞,能根據(jù)搜集來的素材自信、負責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3.能寫出內(nèi)容充實、文從字順的作文。
二、活動策劃
課前明確活動目的、活動安排。完成選題、分組、制定活動計劃、進行搜集和調(diào)查、小組合作編冊等工作。
課中主要用于交流活動感受、活動成果、訓練口語表達能力和作文指導。課后總結(jié)和評價。
三、活動指導
1.明確活動目的、活動整體安排。主題:漫游語文世界/目的:在生活中學語文/整體安排(見策劃)
2.選題。按照教科書提供的材料,或師生共同羅列生活中常見的語文現(xiàn)象若干,請每一位同學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條件和興趣愛好,選擇一題。
3.分組。根據(jù)選題或調(diào)查途徑把學生分成若干組,推選出各小組召集人。以小組為單位制定活動時間表及活動具體方略,小組要進行細分工,成員之間注意聯(lián)絡合作。特殊情況可單獨一人進行調(diào)查。
4.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實踐調(diào)查活動。對搜集的材料做好選材取舍,科學分類,精當說明(點評),整齊謄抄,匯編成冊、冠名,使之成為集體勞動智慧的結(jié)晶。
5.課堂交流:成果展示。各小組召集人向全班口頭匯報活動情況,“推銷”小組成果。
體驗交流。各小組推選一位同學具體生動地口頭陳述活動見聞。
自由發(fā)言,說說自己對生活中語文現(xiàn)象的思考。
6.作文。兩類作文題,任選一題:
、俳Y(jié)合這次語文調(diào)查的經(jīng)歷,以“從生活中學語文”為話題寫一篇記敘文。
②針對這次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的
不純凈的語文現(xiàn)象,發(fā)表自己獨到的見解。題目自擬。
寫法指導:①選準切入點。一般來說,切入點要小一點、新一點,要用別人之所未用的角度和材料,以求文章在“實”和“新”上有過人之處。②充分利用手頭資料。寫記敘文,要側(cè)重于生動描寫生活中豐富多彩的`語文現(xiàn)象;寫議論文,要有理有據(jù)地陳述自己的觀點。③注重語言表達的個性化。可根據(jù)所選語言現(xiàn)象的特點和自己文章的主題來設計作文風格,要善于化用鮮活的生活語言。
四、活動評價;顒釉u價著重于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對學生的積極參與和自主合作要給予充分的肯定;顒釉u價以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為主。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經(jīng)典】語文教案12-10
語文教案05-06
語文教案05-11
語文教案05-11
語文教案05-12
語文教案05-12
語文教案05-12
語文教案05-14
語文教案04-28
語文教案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