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語文教案8篇[通用]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會認“征、啟”等12個生字。會寫“言、著”等7個生字。學習新部首弓字旁、走之兒和戈字旁。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讓學生知道小牛的兩張啟事的不同和引發(fā)的不同結(jié)果。
4、懂得與人交往時,既要考慮自己的需要,也要考慮別人的實際情況。
過程與方法:
啟發(fā)式、商討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反復(fù)誦讀課文,使學生學會如何交友、懂得與同學友好相處的重要。
教學難點及突破:讓學生領(lǐng)悟“征友啟事”內(nèi)容的不同,會引起不同的結(jié)果。
教學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小動物頭飾、寫有兩張啟事內(nèi)容的文字片。
學生預(yù)習課文。學生每人一套生字卡片、一人一個小動物頭飾。
教學設(shè)計: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直接導入
師:通過預(yù)習誰能告訴我小牛是用什么辦法找朋友的?(板書課題:《征友啟事》)
2、質(zhì)疑
師:通過預(yù)習,把你懂得的問題提出來考考大家。(讓學生自由說)
教師把有價值的問題特別強調(diào),如:征友是什么意思?啟事是什么意思?它想征什么樣的朋友?……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自由讀
師:剛才同學們提出那么多有意思的問題,看誰通過讀書能解決?讀書要注意讀準字音,不掉字、不添字,邊讀邊想。
2、小組合作讀書。
小伙伴互相幫助把句子讀通。都覺得難讀的句子教師幫助、指導。
3、讀后釋疑。
師;初讀課文你懂了什么?(圍繞質(zhì)疑中的問題)
4、示范讀
評一評老師讀得怎么樣?
教師范讀時,提醒學生認真傾聽。
三、再讀課文識生字
1、學生小聲讀課文,邊讀邊記生字。
2、分小組合作識字,互相說說怎樣記住這些字。然后指名在全班交流識字方法。(加一加、減一減、熟字加偏旁、猜謎語等)
3、分小組讀生字卡片,豐富詞匯。(卡片上拼音帶字,組多個詞)
4、請小老師教讀生字、詞。
5、抽讀、齊讀、開火車讀生字、詞。
四、指導書寫
1、出示要寫的三個字“張、迎、或”,分別說說它們是什么結(jié)構(gòu)?部首是什么?特別注意戈字旁的講解。
2、讓學生觀察這三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互相說說怎樣寫才好看。如:哪一畫應(yīng)該寫長點,哪一畫應(yīng)該舒展些,哪一畫靠近豎中線等。
3、描紅。
4、示范寫。
5、臨寫。
6、練習、評價。
第二課時
一、復(fù)習生字,激情導入
1、教師出示一張卡片,學生出示相應(yīng)的卡片,看誰出得又快又準。然后再請一個孩子教讀。
2、教師提問:我們知道,小牛想找
朋友,它貼出了征友啟事。(引出課題)那它貼出了幾張征友啟事?(兩張)教師出示小牛的'兩張啟事。
二、品讀感悟
1、請孩子們先自己小聲讀一讀這兩張啟事,然后指名讀。請其他孩子評一評。
2、在書上用波浪線畫出兩張啟事的不同之處,請人到黑板演示。同桌互相說說不同之處的意思。然后請人在全班交流。(教師重點指導孩子理解“誰能做到”和“誰能做到其中一點”,體會“或者”的意思。)再分男女生讀這兩張啟事。
3、請孩子們在課文中找一找,第一張征友啟事貼出過后出現(xiàn)了怎樣的結(jié)果?請人讀一讀答案(第三段),再請人來評一評。小組表演讀。孩子帶著頭飾表演讀,讓每個孩子都參與讀書、表演,在具體的情景中感悟小動物們渴望交到朋友的興奮心情,及交不到朋友的失望,理解“興奮的跑過去,又搖著頭走了”。請小組在全班表演讀。指名說說,如果你是這些小動物,當你搖著頭離開時,你會說些什么?
4、師:小牛沒找到朋友就去找老牛,它對老牛說了些什么呢?它當時的心情怎樣?指名說說。討論:你在什么時候會對別人訴苦?引導孩子體會小牛一個朋友也沒找到時的傷心、失望、難過心情。(4、5自然段的學習)
(1)同桌互讀,體會小牛心情。
(2)師生齊讀。
5、師:于是小牛又貼出了第二張啟事。這次它找到朋友了嗎?小牛和小動物們的心情怎樣?(8—13自然段的學習)
(1)讓孩子們說一說在平時生活中遇到過哪些高興事,演一演當時的表情和動作。引導孩子們體會小動物們看到啟事和交到朋友后高興的心情。
(2)小組內(nèi)分角色讀。
(3)指名分角色讀。學生評價。
(4)戴著頭飾表演讀。
5、感悟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
教師引導:為什么小牛開始一個朋友也沒找到,后來就有了許多朋友?(小組討論后指名回答)
教師小結(jié):如果你能既想到自己的需要,又能考慮到別人的愛好,那么一定能交到許多好朋友。
6、師生一起戴上頭飾分角色表演讀整篇課文,再整體感悟。
三、拓展延伸
你也來寫一張征友啟事。(先分小組討論,再全班交流,最后動筆寫)教師指導一下格式。
四、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組詞。
教學反思
本冊閱讀教學的重點是朗讀訓練。因而在本課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孩子們的朗讀訓練,我將教學中的朗讀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感受、思考,去領(lǐng)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比如在指導孩子們讀小牛向老牛訴苦這一段的時候,開始他們總是讀不好,后來我問:“你一般在什么時候會去找別人訴苦?”他們有的說:“在遇到難題時會抱怨訴苦。”有的說:“別人欺負我時我會訴苦!庇械恼f:“我受委屈時想訴苦!闭f出了各種各樣的情況,全是他們親身經(jīng)歷,切身感受過的事情。這時我再讓他們讀,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都是皺著眉頭讀的,他們自然而然的就讀出了小牛那種傷心、失望的心情。在后來小動物們看到啟事后高興地和小牛交朋友時有許多對話,需要帶著高興的感情來讀。我也用了同樣的方法,我告訴他們:“上次詩歌朗誦比賽我們得了第一名!保ㄟ@之前他們不知道)他們聽了后立刻歡呼、跳躍起來。這時我引導他們讀這一部分時,他們個個都是滿臉微笑,神采飛揚的。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設(shè)計:
創(chuàng)意說明:以合作的形式,層層深入地探究,是本設(shè)計的特點。這篇自瀆課文看似淺顯,不過是寫了童年時期一個有趣的游戲,其實作者在這個游戲的回憶中,有兩個發(fā)人深思的問題:藝術(shù)與游戲的關(guān)系;家長對孩子游戲的引導。
教學步驟 :
一、 導入 。
簡介豐子愷。
二、 小組探究
1、用一句話概括本文主要內(nèi)容。
2、你認為作者主要是為了寫游戲,還是寫游戲與藝術(shù)的關(guān)系的?或者還有別的目的?
3、你認為文中“父親”這一角色可有可無嗎?
4、你有過夾雜這藝術(shù)因素的童年游戲嗎?與作者相比,你的遭遇如何?
三、 課堂交流
1、概括本文內(nèi)容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寫了一則童年游戲,它還包括在游戲中萌生藝術(shù)的興趣,以及大人對這種興趣的'呵護。
2、本文在寫游戲與藝術(shù)的關(guān)系時,處理得十分自然,這也正是作者的高明之處,因為藝術(shù)的游戲的關(guān)系確實很微妙,若刻意為之,便會弄巧成拙,索然寡味。(這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補充一點中國畫理方面的知識。)
3、“父親”這個角色不可忽視,這是一個很高明的父親,能給我們很多啟示。
4、第4個問題,學生一定有許多感慨,不要扯得太遠,要緊扣課文。
四、 語言品析
讓學生找文中寫得最生動的句段,并談?wù)勛约旱睦斫狻?/p>
語文教案 篇3
一、復(fù)習生字詞
蘆葦白鵝珍珠一只姐姐水波吹氣鮮紅
指名讀詞。
師問:大自然的事物中哪些可以用上“一只”來形容?
生:一只羊兒
生:一只鳥兒
生:一只鮮紅的氣球
生:一只彎彎的小船
生:一只牛兒
師:有哪些東西是鮮紅的呢?
生:鮮紅的國旗
生:鮮紅的紅領(lǐng)巾
生:鮮紅的花兒
生:鮮紅的氣球
生:鮮紅的血液
【低年級語文課的第二課時開始后,復(fù)習上一節(jié)課學過的詞語,是老師們使用的常規(guī)武器。然而,詞語的復(fù)習方法確實很多的。張華老師的詞語復(fù)習頗具特色,主要體現(xiàn)在:一是詞語的選擇上。哪些詞要重點強調(diào),哪些詞只一帶而過,課前總是要斟酌一番的;二是學生讀詞語,老師的傾聽,及時點評,諸如:你讀得真好聽;聽著你讀“珍珠”這個詞,我們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顆善良的珍珠;三是適度拓展,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jié)合,伺機增加學生的詞語積累……,凡此種種,恕不贅述!
二、學習課文
1、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
師:春天到了,細心的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呢?
生:春天到了,可愛的小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
生:春天到了,藍藍的天上飄著幾朵白云。
生:春天到了,雪白的梨花開了。
生:春天到了,粉紅的桃花開了。
生:春天到了,柳樹綠了,小草也綠了。
生:春天到了,春筍從泥土里鉆出來了。
師:小朋友們的眼睛是明亮的,是啊,春天多美呀,讓我們一起去郊外找春天吧,想去嗎?
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不少語文老師上語文課時,為了烘托氣氛,把音樂帶進課堂。至于何時播放音樂,也是有考究的。一般地說,有人喜歡先播放音樂在引領(lǐng)學生想象,也有人認為先交流再播放音樂,讓學生回味。不管怎樣,恰當?shù)倪x擇播放一段輕快活潑的樂曲,很容易把學生帶到大自然那精彩的世界里,學生邊欣賞樂曲邊展開想象,很快就會“入境”!
(2)師:伴隨著歌聲,我們來到了郊外,小朋友們快快看,你看到了什么呢?
多媒體出示:平靜的小池塘
師:你看到的小池塘是怎樣的呢?
生:我看到的小池塘是圓圓的。
生:我看到的小池塘是靜靜的。
生:我看到的小池塘是清澈見底的。
(3)師:平靜的小池塘似乎還在睡覺呢,誰會來喊醒它呢?怎么喊呢?
生:一聲春雷“轟隆隆”喊醒了小池塘。
生:“嘩啦啦”的春雨喊醒了小池塘。
生:春風姐姐輕輕吹了一口氣,小池塘就醒來了。
【好一個“誰來喊醒它呢”這富有童趣的兒童化的語言,恰似“轟隆隆”的春雷、“嘩啦啦”的春雨、柔美的春風姐姐,不僅喊醒了平靜的小池塘,更喊醒了可愛的孩子們!
師:誰來讀讀書上第一句是怎么寫的呢?
師:你為什么讀得這么輕呢?這是一位怎樣的春風姐姐呢?
生:這是溫柔的春風姐姐。
生:這是有愛心的春風姐姐,就像我的媽媽一樣,輕輕地喊醒我。
師:說得好!溫柔的'媽媽,溫柔的春風姐姐,誰還能讀出這樣的感覺?
再指名讀
師:我仿佛看到了一位溫柔的春風姐姐。
。4)師:春風姐姐這么輕輕一吹,小池塘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呢?下面請大家讀讀第一自然段中下面的兩句話。
生自由讀接下來的兩句話。
。5)交流、學習。
學生回答,出示多媒體動畫。
師:課前布置小朋友們觀察水波了,能說說你看到的水波是什么樣子嗎?
生:水波是圓圓的。
生:水波是從里向外擴散的。
生:水波是一圈圈的。
生:那圈圈是越來越大的。
生:那圈圈是越來越多的、越來越密的。
【借助多媒體動畫演示“水波”,學生能夠更直接更直觀的感受其形成、變化的過程。因為有了這樣的直感,表述也就顯得真切、自然、豐滿。當然,生活在水邊的孩子如果學習“水波”一詞,恐怕無需這樣去做了。】
師:為什么水波會“一閃一閃的”呢?
生:因為春風姐姐在吹。
生:因為有陽光的照耀。
師:看看,為什么說小池塘像大眼睛呢?
生:因為小池塘圓圓的,大眼睛也是圓圓的。
生:因為小池塘是明亮的,大眼睛也是明亮的。
師:讓我們觀察同桌的眼睛,有什么共同點呢?
生:她的眼睛上長著長長的睫毛。
師:那么,小池塘的眼睫毛長在哪里呢?
生:蘆葦就是小池塘的睫毛。
師:是呀,春風姐姐一吹,池塘邊的蘆葦長起來了,就像給小池塘鑲上了長長的睫毛,真美呀!你能讀出這美嗎?
師評:我看到了一只亮閃閃的大眼睛!
這是一只水汪汪的大眼睛!睫毛可真長!
【對于課文中出現(xiàn)的比喻句,如何讓一年級小朋友理解,張華老師沒有就比喻講比喻,而是從一年級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引導學生想象,在想象中意會!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師:小朋友的眼睛也非常明亮,讓我看看,呀!我在你的眼睛里看見我了。小池塘這只水汪汪的大眼睛,會看到些什么呢?
。2)師:下面自由讀讀第二自然段,找找小池塘這只明亮的大眼睛里看到什么了。
。3)交流。
師:你從文中知道小池塘看到了什么。
、賹W生回答,師板書。并逐句出示動畫。
、诶斫狻暗褂场。
師:昨天你在家照臉盆里的水了嗎?
生:照了,我看見那里面有我自己。
生:我也看見了一個笑嘻嘻的我。
師:小池塘水很清,很靜,就像一面鏡子,很多東西都能映出來,上面有一個,水中就有一個倒過來的,這就是“倒映”。
【對于詞語的解釋,可能會列出許多方法,當然,不同的年級有不同的要求,張華老師課前布置學生進行相關(guān)操作,讓學生在實際動手中理解,這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同時也增加了課堂的情趣!
師:這些事物中,你喜歡誰呢?指導朗讀。
③師:這四種事物能同時出現(xiàn)在小池塘的大眼睛里嗎?
生:不能,白云和太陽是白天出現(xiàn)的,月亮和星星是晚上出現(xiàn)的。
男生讀白天出現(xiàn)的事物,女生讀晚上出現(xiàn)的事物。
、軒煟捍笱劬锞椭坏褂吵鲞@四樣東西嗎?
句式練習:桃花倒映在池塘里,像()。
柳樹倒映在池塘里,像()。
蜻蜓倒映在池塘里,像()。
倒映在池塘里,像()。
【源與課文,高于課文,適度拓展,應(yīng)該是我們語文教學要堅持的。小學語文教材中這一類的例子俯拾即是,作為語文教師,應(yīng)隨著年級的不同,教材的不同,結(jié)合課標要求,深入挖掘教材中這類“因子”著力訓練,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3、指導朗讀第三自然段。
師:是呀,明亮的小池塘,美麗的大眼睛,映出一個五彩的世界。
師:“五彩”是只有五種顏色嗎?
生:不是只有五種顏色,是說顏色很多,很漂亮。
師:哪些成語的意思與五彩的意思一樣呢?
生:五顏六色、五彩繽紛。
三、背誦積累,升華感情
1、看插圖。
師:圖中小魚在池塘里游動,嘴巴也在快樂地一張一合著,它在說些什么呢?
師:池塘邊有兩個小朋友在拍手、歡呼,他們又在說些什么呢?
2、指導背誦課文。
師:小池塘是美的,大自然是美的,它們的美要靠我們明亮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
下面就讓我們把這么美的景、這么美的文字牢牢地記在腦海里吧。
師:先讀讀課文,然后嘗試背誦,可以自由輕聲背,也可以與同桌一起背。
3、指名上臺配樂背誦。
四、指導寫字
播放《寫字操》,師生共同活動關(guān)節(jié),為寫字做好準備。
【自實施小班教育以來,我們要求語文課的寫字指導前,師生共同做一遍寫字操,一是讓學習了一節(jié)課的小朋友活動一下,達到放松的目的;二是活躍一下課堂氣氛;三是提供一個師生再次溝通的平臺,進一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當然,也是盡力體現(xiàn)對學生的人文關(guān)懷!
出示生字:姐
1、認讀。
2、觀察結(jié)構(gòu)以及書寫時的注意點。
3、師范寫。
4、生描紅。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熟讀全文,掌握文中出現(xiàn)的重要的實詞、虛詞、古漢語句式、了解文言知識;
。玻b賞本文融情于事的表達和形象精粹的語言;
。常钊塍w會文章凄切婉轉(zhuǎn)的陳情技巧以及文章的藝術(shù)特色。
教學重點: 重要的古漢語語詞知識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當時的處境和李密祖孫間真摯深厚的感情
教學方法:作為教讀課,選擇串講的方式,突出朗讀,以期能做到既落實知識,又能體會文章之美。課時安排為兩課時。要重點做好預(yù)習工作。
教學步驟:
一、以蘇軾的評論導入
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
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
讀《祭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
二、預(yù)習檢測
1、下列紅色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 )
A、臣以險釁(xìn) 夙遭閔(mǐn)兇 終鮮(xiǎn)兄弟 常在床蓐(rù)
B、猥(wěi)以微賤 責臣逋(bǔ)慢 猶蒙衿(jīn)育 寵命優(yōu)渥(wò)
C、豈敢盤桓(huán) 有所希冀(yì) 日薄(bó)西山 除臣洗(xiǎn)馬
D、逮(dǎi)奉圣朝 過蒙拔擢(zhuó) 門衰祚(zuò)薄 更(gēng)相為命
分析:B責臣逋(bū)慢, C有所希冀(jì),D逮(dài)奉圣朝。
聽課文讀音,注意字詞讀音
2、下列說法,不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A、表是一種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陳請謝賀。如:諸葛亮的《出師表》等。
B、在古代,“拜”是授予官職之意,而“除”則是免去官職之意。“東宮”指代太子,因為太子居于東宮,故稱。
C、“孝廉”是指善事父母、品行方正的人。從漢武帝開始,令郡縣每年經(jīng)考察而推舉孝、廉各一人,晉時仍保留。
D、“期功”是古代服喪的名稱。期,服喪一年。功,分大功和小功。大功服喪九個月,小功服喪五個月。服喪的長短可表明親屬關(guān)系的遠近。
分析:“除”也指授予官職之意,或稱“到…當…官職”。
3.理解題目“陳情表”:誰在“陳情”、 向誰“陳情”、 為什么要“陳”、 如何“陳”
三、作者介紹和背景介紹
學生讀以下文字,了解相關(guān)背景,以利于學習。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武陽(今四川省彭山縣東)人,晉初散文家。幼年喪父,母改嫁,由祖母劉氏親自撫養(yǎng),長大后博學善辯。
公元263年,司馬昭子司馬炎(晉武帝)廢魏帝曹奐,建立了西晉王朝。當時東吳尚踞江左。晉武帝為了安撫蜀漢舊臣,同時也為使東吳士臣傾心相就,以減少滅吳的阻力,對蜀漢舊臣采取了懷柔政策授予官職,以示恩寵。
以文學見稱,曾多次出使東吳,歷職郎署的李密當然被列為籠絡(luò)的對象。然而,李密對蜀漢則是念念于懷,更何況司馬氏是以屠殺篡奪取得天下,內(nèi)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國之臣,對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顧慮,而暫存觀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的這種想法,被晉武帝多少察覺到了,因此“詔書切峻,責臣逋慢”。
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聞”時,發(fā)生了困難。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卻又不從大道理講起,而是委婉陳辭,動之以情,恰到好處地解決了“不從皇命”的難題。無怪乎晉武帝看了表章以后說“士之有名,不虛然哉”,終于準如所請。
四、梳理課文
。ㄒ唬┑谝欢危
1、先讀課文,注意不同顏色的字的解釋: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yǎng)。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yīng)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
2、問題串講:學生自由朗讀第一段
。1)哪句話是作者陳述的總提?下面哪些內(nèi)容都屬于“閔兇”?學生討論,明確:夙遭閔兇
父喪母嫁、多病零丁、門衰祚薄、夙嬰疾病,正是基于這四個原因,故不能“廢遠”。(為下文伏筆)
。2)圍繞“閔兇”,作者的敘述角度、層次是怎樣的?語言特點及作用是什么?
縱的方面:(生孩六月——至于成立)
六月:慈父見背 四歲:舅奪母志 少:多疾病 九歲:不行
橫的方面:(外、內(nèi))
既無——伯叔 終鮮——兄弟 晚有——兒息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內(nèi)無——應(yīng)門五尺之僮
3、翻譯下列紅色詞語和句子:
臣以險釁 夙遭閔兇
舅奪母志 憫臣孤弱
九歲不行 零丁孤苦
至于 成立
終鮮兄弟 門衰祚薄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nèi)無應(yīng)門五尺之僮,
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而劉夙嬰疾病
。ǘ┑诙危
1、朗讀課文,注意不同顏色字體的解釋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yǎng)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猥以微賤,當侍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于星火。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2、自由誦讀第2段
A、本段分幾個層次?各自的重點是什么?明確:
二層:敘朝廷征召之殷;寫自己進退兩難的境地。
B、前一層按什么順序來寫的?和時間詞相對應(yīng)的表征召的詞有哪些?由這些詞可見什么?為何官職遞增卻“辭不就職(赴命)”?
明確:
表時間:逮、前、后、尋
表征召:察、舉、拜、除、當;
官名:孝廉、秀才、郎中、洗馬
。ń忉、積累有關(guān)文化常識。“孝廉”“秀才”是薦舉人才的科目,所以用“辭不赴命”;“郎中”“洗馬”是官職,所以用“辭不就職”)
作用:先郡,次州,后朝廷,可見征召級別越來越高,表達作者的感恩戴德之情。
推辭理由:供養(yǎng)無主,劉病日篤(承上文“夙嬰疾病”,張下文“日薄西山”)
C、第二層如何見事態(tài)的嚴重、緊迫和作者處境的狼狽?目的何在?“奉圣朝”“沐浴清化”等句想表明什么?
明確:事態(tài)嚴重:詔、責、逼、催等,含蓄地表明了強己所難之窘迫。
處境狼狽:“非臣隕首所能上報”,可是“供養(yǎng)無主”“欲奉詔奔馳”,“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品析:訴說自己辭不就職的矛盾心理(狼狽處境),“臣之進退,實為狼狽”,情辭悲切,動人心肺!胺睢薄般逶 保Q頌朝廷,并表感恩之情,可見語言的得體和機智。
3、翻譯紅色詞語和句子
逮奉圣朝 ,沐浴清化。 察臣孝廉 舉臣秀才
供養(yǎng)無主 除臣洗馬 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臣具以表聞 責臣逋慢 劉病日篤
告訴不許
。ㄈ┑谌危ň唧w研讀):
1、同上: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jié)。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
2、串講
1)本段結(jié)尾落在辭官養(yǎng)親上(“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是從哪幾個角度來展開的?
提示:三層,分別以“伏惟”“且”“但”來轉(zhuǎn)換文意。
A、抓住晉“以孝治天下”的大理,解釋自己應(yīng)得到同情。
B、自陳宦歷,稱頌君恩,表明辭職與“名節(jié)”無關(guān),以求皇帝諒解。
C、正面陳述劉之現(xiàn)狀,是“不能廢遠”的惟一原因。
2)品味第一層,作者為什么扯起“孝”這面大旗?“凡”句有何含義?
A、借孝來掩飾自己的觀望之意,從而解除晉武帝的疑忌之心。
B、“凡”是指一般,“況”是指特殊。孝既已及于一般,對特殊就更應(yīng)如此了。理由充足且冠冕堂皇。“孤苦”一詞承首段,又為下文“臣之辛苦”張本。
3)品味2、3層,看本段的語言特點
A、“至微至陋”“豈敢”等詞委婉動人,至為懇切。
B、“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更相為命,……”,一組四字句,皆出于至孝之心,感人至深。
特點:委婉、流暢。此段中反復(fù)表明心跡,敘說衷曲,解釋不能“廢遠”的原因,情辭懇切。
(四)第四段:
1、同上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報養(yǎng)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愿乞終養(yǎng)。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愿陛下矜憫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幸,保卒余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jié)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2、具體研習第4段
1)本段中哪句話是表文主旨?
“愿乞終養(yǎng)”
2)貫穿全段的是哪兩個詞?
“盡節(jié)”“報養(yǎng)”——忠孝兩全
3)用語有什么特點?
“愿乞”“愿矜憫”“聽臣微志”——無比懇切
4)由本段可見全文感情真摯、悲惻動人,原因是什么?
事之實:是臣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報養(yǎng)劉之日短也。
言之切:愿乞、愿矜憫、聽臣微志、明知、共鑒。
心之誠:生當隕首,死當結(jié)草
五、晉武帝為什么會答應(yīng)李密終養(yǎng)祖母的請求?
1、為李密的言辭和情理所動;
2、彰顯孝治天下的恩德。
六、梳理課文結(jié)構(gòu)
一段:歷述自己的悲慘遭遇。 二段:敘寫進退兩難的處境。 愿乞終養(yǎng)
三段:提出孝之大理。不能就職 四段:提出先盡孝、后盡忠。
七、藝術(shù)特色
1、融情于事。
2、語言形象生動,自然精粹。
八、討論課后練習
九、字詞整理
2 .古今異義:
至于:到 成立:長大成人 辛苦: 辛酸苦楚
告訴:申訴 不行:不能行走
3 .通假現(xiàn)象:
閔:通“憫”,可憂患的事 零。和ā傲尕辍保陋毜臉幼 蓐 :同“褥”,草褥子
4 .成語:孤苦伶仃,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朝不慮夕,皇天后土
5.判斷句:①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诮癯纪鰢v俘
、鄢贾量,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6.被動句:
而劉夙嬰疾病
7.文化知識:孝廉,秀才,拜,除,拔擢,陛下
十、說話訓練:
學生設(shè)置情境,稍微思考后由學生作答。主要考察婉曲的言辭技巧。(例如:一學生家長因家庭經(jīng)濟拮據(jù), 讓成績較好的兒子退學,親人勸說無效。假設(shè)你是班主任,你到家勸說,怎樣說服家長?)
十一、討論:
談?wù)剬鹘y(tǒng)孝道的看法。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往正確的立場、觀點深入探討。
附: 談?wù)勑⒌?/p>
作者:任繼愈
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兩大基本傳統(tǒng)道德行為準則之一,另一個基本傳統(tǒng)道德行為準則是忠。幾千年來,把忠孝視為天性,甚至作為區(qū)別人與禽獸的標志。忠孝是圣人提出的,卻不是圣人想出來的。它是中國古代長期社會實踐的歷史產(chǎn)物。
從秦漢開始,中國就建立了多民族統(tǒng)一的大國,建成它并維護它要有兩條保證。第一條,要保持對廣土眾民的大國高度集權(quán)的有效統(tǒng)治;第二條,要使生活在最基層的個體農(nóng)民,安居樂業(yè),從事生產(chǎn)。高度集中的政權(quán)與極端分散的農(nóng)民雙方要互相配合,減少對立,在統(tǒng)一的國家協(xié)調(diào)下,才能從事大規(guī)?绲貐^(qū)的.工程建設(shè)、文化建設(shè),防止內(nèi)戰(zhàn),抵御外患,救災(zāi)防災(zāi)。個體農(nóng)民從中受到實惠,則天下太平。
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是中國古代社會根據(jù)自然環(huán)境的合理選擇。家庭是中國古代一家一戶的基層生產(chǎn)組織,從而構(gòu)成社會的基本細胞。小農(nóng)生產(chǎn)的家庭對國家有納稅的義務(wù),國家有保護小農(nóng)的責任。
“國”與“家”的關(guān)系協(xié)調(diào)得好,則天下治,反之則亂。保證實現(xiàn)國家、君主有效統(tǒng)治的最高原則是“忠”;鞏固基層社會秩序,增加鄉(xiāng)黨鄰里和睦,父子孝慈的最高原則是“孝”。相傳古代圣王多是造福氏族的領(lǐng)袖。國家組織被看作氏族組織的擴大。中國古代社會最基本細胞是家庭,因而,忠孝二者相較,孝比忠更基本。
《十三經(jīng)》中的《孝經(jīng)》把孝當作天經(jīng)地義的最高準則。后來北宋的張載作《西銘》,在《孝經(jīng)》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發(fā)揮,融忠、孝為一體,從哲學本體論的高度,把倫理學、政治學、心性論、本體論組成一個完整的孝的思想體系。這種高度抽象概括意義的孝,對中華民族的發(fā)展,增強民族凝聚力,形成民族價值觀的共識,幾千年來起了積極作用,功不可沒。
“五四”以來,有些學者沒有歷史地對待孝這一社會現(xiàn)象和行為,出于反對封建思想的目的,把孝說成罪惡之源,是不對的,因為它不符合歷史實際。
孝道是古代社會歷史的產(chǎn)物,不能看作是古代圣人想出來專門限制家庭子女的桎梏,當然也不是天經(jīng)地義,永恒不變的。
古代農(nóng)業(yè)社會,政府重農(nóng),把農(nóng)民固定在土地上,安土重遷,所以有“父母在不遠游”的古訓;古代職業(yè)世襲,有“三年無改于父之道”的訓條。古人生活于家庭之內(nèi),子女對父母要“晨昏定省”。古代父母與子女不是平等的地位,片面義務(wù),所以“天下無不是父母”。古代婚姻不考慮子女雙方的感情因素,只憑父母之命即可組成婚配。
進入現(xiàn)代社會,中國社會結(jié)構(gòu)正在轉(zhuǎn)型過程中。社會老齡化現(xiàn)象對孝道研究提出了新課題。我國推行計劃生育政策,出現(xiàn)大量獨生子女。子女有贍養(yǎng)父母的義務(wù)。新型家庭一對夫婦要照顧雙方的兩對父母。傳統(tǒng)觀念規(guī)定的某些孝道行為規(guī)范,今天有孝心的子女難以照辦。當前社會保障制度尚不完善,無論父母或子女,家庭仍然起著安全港灣的作用。
今天對孝道的理解和詮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新形勢,把幾千年來以家庭為基地培育起來的、深入到千家萬戶的傳統(tǒng)觀念,從理論到實踐進行再認識。這一課題關(guān)系社會治亂,更關(guān)系到民族興衰。只要群策群力,假以時日,深入研究,必有豐厚的成績。
語文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1、流利誦讀,感知詩詞大意,了解詩詞的有關(guān)知識。
2、精讀,品味詩詞凝練的語言,體會詩詞的意境美和情感美。
3、背誦《春夜喜雨》、《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鷓鴣天 代人賦》
學習方法:精讀感知,品味交流
導學過程:
一、明確目標(齊讀目標,明確方向)
二、齊讀這三首詩詞,并朗讀展示(比一比,看誰讀得最好)
三、熟讀感知,品味詩詞(自主學習這三首詩詞完成后各組展示)
1、學習《春夜喜雨》
⑴《春夜喜雨》的作者是 ,字子美,唐代偉大的 。他的詩反映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歷來被稱為“ ” ,與 齊名并稱“大李杜”。
⑵《春夜喜雨》是一首 言 ,共有 句。律詩共分為 、
、 、 這四聯(lián)。在本詩中,它的頷聯(lián)是 ,
、墙Y(jié)合注釋,口頭翻譯這首詩
、缺驹娭羞\用擬人手法,寫出春雨細而輕柔的句子是 ,現(xiàn)在人們常用它來形容思想工作細致入微,也指對人潛移默化的影響或教育。
⑸“花重錦官城” 的意思是 ,“重”字形象的表現(xiàn)了 。
2、學習《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⑴《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的作者是 ,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請再寫出其他的七位:
⑵本詩是一首 言 。
、潜驹娭校 ” 表現(xiàn)了早春景色之美;“ ,
”運用對比,表現(xiàn)了作者對早春景色的贊美。
3、學習《鷓鴣天 代人賦》
、拧耳p鴣天 代人賦》的作者是 ,字幼安,號 ,
。ǔ⿶蹏~人。
、普J清字形,并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已生些( ) 平岡( ) 黃犢( )
沽( )酒 薺( )菜花
、瞧纷x“陌上柔桑破嫩芽”一句,體會該句中“破”字的妙處:
⑷“ , ”是本詩中的名句,用
“ ”和 “ ”形成對比,一褒一貶,表明詞人對農(nóng)村生活的熱愛,對山村風光的贊美。
4、背誦并默寫《春夜喜雨》
四、拓展提升(檢驗一下自己的能力吧,你會提高的`更快)
1、詩句理解性默寫
、拧对绱撼仕繌埵藛T外》中,描寫在春雨的滋潤下,草色若有若無的句子是 , 。
、啤洞阂瓜灿辍分校 , 這兩句是作者想象出來的景色。 , 運用擬人手法,表現(xiàn)了春雨的善解人意。
⑶《游園不值》的作者是 ,詩中表現(xiàn)出春天景物生機勃勃,具有不可抑制的生命力的句子是 , 。
⑷《玉樓春》一詞的名句是 , 。
⑸《江南春》中的名句是 , 。
2、請寫出課外你所積累的描寫春天的詩句
語文教案 篇6
設(shè)計理念
引導學生自主參與教學活動,弘揚和培植受教育者的主體性,是現(xiàn)代教育追求的目標,也是新《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學習方式,《西湖》教學設(shè)計。本課正是基于這一理念進行教學設(shè)計的。在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然后給學生充分自主學習和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去探索、研究,自己解決問題。最后安排自我評價、調(diào)節(jié)補救環(huán)節(jié)。這樣充分挖掘?qū)W生的主體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能力,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都得到發(fā)展。
教學過程
一、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1揭示課題。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杭”就是杭州,西湖就是杭州的一顆明珠。揭題后讓學生思考:從題目看,本文會寫什么內(nèi)容?(描寫西湖的`美麗景色)讓學生簡單說一說。
2自讀課文。提示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不懂的詞語借助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初步理解。
學生試讀課文,指名學生愿意讀哪一節(jié)就讀哪一節(jié)。
整體感知,讓學生說出文中寫了西湖哪幾處景物。
3認讀生字、生詞。
二、再讀生疑,研讀感悟
1學生讀書,提出問題。如:為什么說西湖是鑲嵌在這“天堂”里的一顆明珠?西湖周圍的遠山景色如何?湖面的景色如何美麗?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對小的問題當時予以解決,歸納出幾個主要問題(如上進問題)讓學生研究解決,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西湖》教學設(shè)計》。
2精讀思考,解決問題。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并可以互相討論。檢查學習效果時,可讓學生不按自然段順序匯報。
各自然段精讀設(shè)計:
第二自然段:你認為寫遠山和湖面景色的句子中,哪些詞很重要?(綠、青、濃、淡、銀鏡、飛、一閃一閃等詞語)能說說理由嗎?你能把這些詞讀好嗎?讓學生反復(fù)品讀。
找出兩個比喻句并口頭造句。
第三自然段:什么叫“心曠神怡”?文中哪些景物讓你心曠神怡,感到特別舒暢?學生自由說。
你能把“心曠神怡”的舒暢心情讀出來嗎?
第五自然段:先讓學生看圖,讀出圖中意境,再配上舒緩優(yōu)雅的音樂范讀課文,反復(fù)體會月光下西湖的美麗景色。
通過二、三、四自然段學習,誰能說一句贊美西湖的話(“西湖真美啊!”等),自然引出:“西湖就是鑲嵌在這‘天堂’里的一顆明珠!
三、學做導游,背誦積累
同學們對西湖的美景都感受到了嗎?現(xiàn)在有一批外國友人來西湖參觀,你們可以給他們當導游嗎?
學生對照課前準備好的西湖圖片(全景、遠山和湖面美麗景色、小洲等主要景點、月光下的西湖風光)當導游講解,部分學生戴上頭飾、面具扮游人。
試背課文。
做“詞語匯展”游戲,積累詞語。老師說意思,學生猜詞語;老師說近義詞,學生猜詞;老師指(或述)圖中景物,學生用一個準確的詞描繪。
四、自我評價,調(diào)節(jié)補救
評價題:1看拼音,寫詞語;2比一比,再組詞;3寫近義詞;4學生打比方(如:中秋節(jié)晚上,一輪明月宛如一個潔白的掛天空);5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具體內(nèi)容略)
學生評價后,根據(jù)自己薄弱環(huán)節(jié)作補償性學習。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從兒子的采訪中了解爸爸的三個愿望,從《我眼中的爸爸》中了解爸爸這個人。
過程與方法目標:
聯(lián)系生活實際,運用采訪的方式了解父母對人生三個愿望的感悟。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了解父母對人生三個愿望的感悟。
【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知道爸爸有哪三個愿望,并根據(jù)三個愿望談自己的感受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暢談理想,埋下伏筆
導入:今天我和大家一起來學習這一課,目的是讓我們觸摸成人的內(nèi)心世界。請各位都敞開自己的心扉,暢所欲言,希望你們能和爸爸媽媽實現(xiàn)心靈的對接。
1. 播放歌曲:《真心英雄》
同學們,伴著這首歌,不知你是否想起了自己童年那美麗的夢想?現(xiàn)在就讓我們談?wù)勛约旱?夢想吧!
學生各抒己見(我夢想當一名音樂家、醫(yī)生、舞蹈家等)
二.閱讀課文,感受父親的三個愿望。
1.我們兒時的夢想都是那么遠大、那么令人神往?稍谖恼隆秲鹤拥牟稍L》中,爸爸的夢想?yún)s是不同尋常的,F(xiàn)在我請同學們在讀一讀這篇文章,再和你的小伙伴商量商量,一會兒,我們把這個小故事表演下來。(開始閱讀,自由結(jié)組表演。)
。ǖ谝唤M學生表演文章第一部分)
師:誰能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容評價一下他們的表演?
預(yù)設(shè)
生:我覺得既然已經(jīng)當了爸爸了就應(yīng)該有成人的感覺,聲音稍粗一點兒就更像了。
生:我覺得兒子演得很天真。
2.師:他們不僅按原文演,還加進了自己的想象,再創(chuàng)作,很好。爸爸的第一個愿望是“吃得下飯”,第二個愿望是什么呢?誰來繼續(xù)表演?
(第二組學生表演第二部分)
師:誰能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容評價一下第二組的表演?
預(yù)設(shè):
生:兒子演得不夠精彩,應(yīng)該對爸爸比較尊重,因為他已是二年級學生,已經(jīng)懂事了。
生:我認為媽媽演得有點漫不經(jīng)心?
師:那你把媽媽的話再說一說。
生:
3.師:他們說得都很誠懇。不過,第二組表演得也很投入。那么,爸爸的第三個愿望是什么呢?
。ǖ谌M同學上臺表演,學生評價)
師:他們演得都很精彩,F(xiàn)在我們了解到爸爸的三個愿望是——
生:一是吃得下飯;二是睡得著覺;三是笑得出來。
3.師:不過看得出孩子并不理解爸爸的三個愿望,于是他在后面附了一篇作文。第二天,孩子把作文交給老師,老師會怎樣評價孩子的作文呢?請同學們接著表演下面的內(nèi)容。(第四組同學上臺表演,師生評價)
三.圍繞爸爸的心愿,從不同角度暢談感受。
1.師:我們的故事就講到這里。爸爸的愿望的確與眾不同,同學們,你能理解嗎?你們生活中有吃不下、睡不著、笑不出來的時候嗎?
。▽W生積極發(fā)言)
2. 師:你認為爸爸的愿望好實現(xiàn)嗎?談?wù)勛约旱睦斫狻?/p>
生:不容易,因為爸爸工作忙。
生:不容易,因為他平時工作非常忙,壓力很大。不過我覺得他很樂觀。
3、師:你們喜歡這位爸爸嗎?
生:我非常喜歡文中的爸爸,他的愿望很真實,并不是為了讓孩子作業(yè)的高分就很虛偽。
生:我喜歡這個爸爸,因為他真心和兒子交談,增進了父子之間的親情。
生:我也喜歡,因為爸爸很樂觀。
生:我喜歡這個爸爸,因為他很風趣,他的話還很有哲理:只有自己不煩惱,才是最好的愿望,也是最難的愿望。
4、教師小結(jié):有位禪者說過:眾生就像牛一樣,被塵世中的種種俗務(wù)束縛著,生生死死不得解脫。這句話聽起來有點悲哀。但不管我們?nèi)松缆肥乔圻是平坦,我都祝福各位“吃得下、睡得著、笑得出來”,平平淡淡才是真。
四、作業(yè)
回家采訪自己的爸爸媽媽,問問他們對這三個愿望的看法。結(jié)合自己的感受把采訪記錄在小本本上。
通過聯(lián)系生活實際,使學生明白,這三個愿望看似簡單,有時還真的難以實現(xiàn)。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 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見的文言詞匯及重要意義。
2. 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討這些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
3. 理解《大學》中的 “三綱”“八目”并了解這些內(nèi)容之間的邏輯聯(lián)系。
重點:借助工具上古疏通文意,掌握常見的文言詞匯及重要意義。
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討這些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
難點: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并探討這些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
一、導入新課
第一屆世界儒學大會于XX年9月27日至29日在孔子的故里曲阜舉辦。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qū)的86個儒學研究機構(gòu)的逾160位專家學者參會。儒學在世界上為什么會有如此大的影響?今天我們就走進儒學經(jīng)典作品《大學》,領(lǐng)略其中的`奧義。
二、知識積累
1.了解文化背景
《大學》原是《禮記》里的一篇。一般認為是曾子所作,也有人認為是秦漢時的儒家作品,在宋代以前,《大學》在儒家思想學術(shù)中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由于它論述了儒家為學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則、方針、步驟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后,逐漸受到儒家學者的重視。唐代韓愈、李翱始把它看做與《孟子》《易經(jīng)》同樣重要的“經(jīng)書”。到北宋得到程顥、程頤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學章句》,《大學》成為了儒家經(jīng)典中重要的篇章。
朱熹為《大學》作成章句,通過注釋闡發(fā)己意,并將它與《中庸》《論語》《孟子》合編成一書,這就是《四書集注》。
《四書集注》刊成于宋光宗紹熙元年,當時沒有被封建統(tǒng)治者重視。元仁宗延祐年間復(fù)科舉,官方規(guī)定以《四書集注》取士,從此《四書集注》奠定了它在封建正統(tǒng)思想文化中的地位。原屬于《禮記》中的《大學》,也從此獲得了官方的正式認可與推崇,對古代教育,甚至整個中國社會、傳統(tǒng)文化都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
2. .課題釋疑
《大學》是體現(xiàn)儒家思想的一篇政論文。
a.大人之學
“大學”是對“小學”而言,是說它不是“詳訓詁,明句讀”的“小學”。古人八歲入小學,學習“灑掃應(yīng)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shù)”等文化基礎(chǔ)知識和禮節(jié)。
b.治國安邦的大學問
古人十五歲入大學,學習倫理、政治、哲學等“修己治人,治國安邦”的大學問。后一種含義其實也和前一種含義有相通的地方,同樣有“博學”的意思。
朱熹把《大學》重新編排整理,分為“經(jīng)”一章,“傳”十章。朱熹認為,“經(jīng)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
《大學》一文不長,僅有短短的兩千余字,但卻是先秦、秦漢儒家學說的總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綱領(lǐng),也是維護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綱領(lǐng)!洞髮W》以相當成熟的理論思維構(gòu)建了一個中國封建社會儒家人生教育的總體框架,構(gòu)建了一個中國封建社會士人人生發(fā)展的宏觀圖式。全篇將道德修養(yǎng)和政治議論結(jié)合在一起,將人生哲學和政治哲學合而為一,是儒家“入世”思想的全面體現(xiàn)。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教案03-31
語文教案04-01
語文優(yōu)秀教案04-02
語文教案【精選】10-22
語文教案[精選]07-26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9-02
[精選]語文教案09-23
語文教案(精選)09-28
語文教案(精選)09-01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