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級《比多少》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一年級《比多少》教案15篇(薦)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比多少》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比多少》教案1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6~7頁內(nèi)容及第8頁“做一做”,練習一中第1~4題。
課型:
新授課(多媒體教師)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一一對應,知道“同樣多”的含義;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義。
2.通過聽童話故事,培養(yǎng)學生團結友愛、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熱情待人的良好品德。
3.使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初步體驗數(shù)感,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
教具準備:
錄音機、磁帶,實物投影儀,小兔頭圖片,小豬頭圖片,磚頭圖片,木頭圖片。
學具準備:
鉛筆、橡皮、梨片圖、蘋果圖、三角形、圓片、花朵片各若干個。
教學過程:
聽故事,提問題
故事:三只小豬長大了,要離開爸爸、媽媽自己生活了。他們各自蓋了一間小房子。大哥蓋了一間草房子,二哥蓋了一間木頭房子,小弟蓋了一間磚頭房子。房子蓋好了,他們高高興興搬進了自己的小屋。可是有一天,來了一只又餓又渴的大灰狼,他先來到大哥的房子前,使勁一吹,大哥的草房子給吹倒了,大哥逃到了二哥家里。可大灰狼又使勁一吹,結果二哥的木頭房子也給吹垮了。沒辦法,哥倆趕緊逃到小弟家里。這次不管大灰狼怎么吹,磚頭房子一動也不動。后來,三只小豬一起動腦筋趕走了那只壞透了的大灰狼。三兄弟都豎起大拇指說:“還是磚頭房子最堅固!
這一天,天氣可好了,河里的小魚高興地在水里游來游去,咦!為什么那邊的草地上那么熱鬧?小魚“嘩啦”跳出水去一瞧,哦,原來三只熱心的小豬在幫他們的鄰居小兔蓋最堅固的'新房子呢!他們你搬木頭我搬磚,干得可歡呢!小房子很快就蓋好啦。那邊的石桌上放著許多好吃的,肯定是熱情好客的小兔招待小豬的。
一年級《比多少》教案2
第二課時:比多少
教學內(nèi)容:p6-p7、練習一 1-4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知道“同樣多”、“多些”、“少些”的含義,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滲透“對應”思想。
3.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大膽探索的良好品質(zhì)。
教具、學具準備:
圓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學生準備5個圓形、5個三角形、5個正方形。
教學過程:
一、復習:從1數(shù)到10
二、導入: 昨天我們學習了數(shù)一數(shù),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比多少。
(板書: )
三、新課
。ㄒ唬┩瑯佣
1、看圖說話:教師貼出4個圓紙片,學生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再貼出4個三角形紙片,學生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看著這圖,你能說一句話嗎? 那你是怎么知道它們同樣多的呢?
一個圓紙片對著一個三角形紙片,所以我們就說,圓紙片和三角形紙片同樣多。
2、手比一比:在請伸出你的雙手,我們用一個指頭對著一個指頭的方法來比較一下兩只手上的手指頭是否同樣多“
(師生一起做,然后同桌互相做)。
3、動動手:教師在黑板上貼3個○(學生跟著在臺下擺),要求對著○擺□,□要和○同樣多。
指名一人在黑板上擺,其余同學在下面擺,擺完后說說擺的方法。
4、同桌左邊的同學擺任意個□,右邊的同學擺△,使得□和△同樣多。說說擺的.方法。
5、找一找:在p6、p7的圖中找出同樣多的東西。
。ǘ┒嘈⑸傩
1、教師貼出4個三角形,學生說是幾個,再貼出3個正方形,學生說有幾個。問:三角形和正方形同樣多嗎?你怎么看出來的?(教師伺機連線) 教師引導學生:三角形有剩余,正方形沒有剩余,我們就說正方形少些,三角形多些,也就是說三角形比正方形多。(板書:多些、少些)
2、教師在黑板上貼2個○和3個△。提問:怎樣比較○和△誰多誰少?(同桌同學商量。)指名說。
3、找一找:在p6、p7的圖中找出什么東西比什么東西多或少的。
4、學生動手操作:
①第一行擺3個○,在○下面擺△, △要比○多1個。
②第一行擺4個□,在□下面擺△, △要比□少2個。
、垡瓜聢D中第一排比第二排多2個圓,應該怎么辦?
四、小結:
一年級《比多少》教案3
教學目標
1、通過數(shù)數(shù)活動,初步了解學生的數(shù)數(shù)情況,使學生初步學會數(shù)數(shù)的方法。
2、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3、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具準備
1、掛圖或幻燈片,內(nèi)容是課本第2~3頁學校開學圖。
2、小黑板一塊,內(nèi)容是課本第4頁1~10的各數(shù)實物圖。
3、1~l0各數(shù)的數(shù)字卡片l0張。
教學過程:
一、引入談話
師:小朋友,你們已是一年級學生了。這一節(jié),我們上的是數(shù)學課,師:數(shù)學課要學什么本領呢?它要學的知識可多呢!
二、新授
。、教學“學校開學圖”。
出示放大圖。(指著掛圖向?qū)W生講解)
大家仔細觀察,這幅圖里都畫了些什么?
(1)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
(2)指明學生說一說。
(3)問:圖上有幾座房子?有幾面紅旗?
師:一座房子,一面紅旗都是1件東西。
問:找一找還有什么的數(shù)量是1的?
(板書“l(fā)”,全班同學讀兩遍。)
(4)問:有幾個同學向老師行禮?(2個同學)有幾個同學跳繩?(2個同學)
問:圖里還有什么數(shù)量是2?
小結:2個同學向老師行禮,2個同學在跳繩,2個同學進學!,它們的數(shù)量
都是2。
(板書“2”,全班跟讀兩遍。)
(5)問:誰能說一說有幾個小朋友踢足球?
問:圖中還有哪些數(shù)量是3的?
小結:3個同學踢足球,3朵紅花,3朵黃花,它們的數(shù)量都是3。請注意“3”的
樣子。
(板書“3”,全班讀兩遍)
(6)問:誰能說一說用哪個數(shù)字來表示垃圾桶有幾個?
(7)問:誰知道4數(shù)完以后該數(shù)幾?(老師板書“5”)
問:圖上還有什么數(shù)量是5的?
(8)問:誰能說出數(shù)5以后是數(shù)幾呢?
(9)師:空中有7只飛鳥,就用7表示。
(板書“7”,跟讀兩遍)
(10)問:7是在什么數(shù)的后面?(在6的后面)數(shù)完7以后數(shù)幾呢?(板書“8”)
(11)師:數(shù)完8后數(shù)什么數(shù)呢?
。ò鍟9”,跟讀兩遍)
請找出表示9的物體來。(圖上有9個女同學)
(12)問:請數(shù)一數(shù)圖中有多少個男同學?
(板書“10”,讀兩遍,齊讀從1數(shù)到10。)
小結:這幅圖幫助我們認識了1—10的各個數(shù)。這幅圖我們書上也有,就在課本的第2、3頁上,(打開書)找一找課本的“2”,“3”在哪里?
2、數(shù)一數(shù)、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實物的個數(shù)可以用我們剛才所學的1—10來表示。
3、10個數(shù)字與圖形搭配。
(4)用同樣的方法認識7、8、9、10及圖形。
(5)小結:這10個數(shù),我們幾乎天天都要用到它,大家一定要記牢。
(6)鞏固認數(shù)
看圖找數(shù)交朋友游戲。
三、課堂總結
今天是小朋友們第一天上數(shù)學課,大家都很認真聽講,值得表揚。希望下節(jié)數(shù)學課的時候,大家勇敢一點,舉起你們的小手,回答問題好嗎?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比多少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知道“同樣多”“多”“少”的含義,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互相合作精神以及用數(shù)學的意識。
教具準備
主題圖、小白兔圖、磚圖、小豬圖和木頭圖。
學具準備
三角形、圓片、小花等學具。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三只小豬》
二、新授
1、出示主題圖。讓學生仔細觀察:圖上畫的是什么?
2、師:這一天,河里的小魚在水里游來游去。咦,那邊為什么這么熱鬧?原來是熱心的小豬們正在幫小白兔蓋房子。房子旁邊的桌子上擺滿了好吃的東西,這肯定是熱情好客的`小兔子們用來招待小豬們的。
3、教學“同樣多”。
(1)有幾只小豬?幾只小兔?
小兔子們正在干什么?
1只小兔搬了幾塊磚?(出示兔子和磚一一對應圖)
那4只兔子共搬了幾塊磚?
有多余的兔子嗎?
有多余的磚嗎?
師:沒有多余的兔子,也沒有多余的磚,那我們就說兔子的只數(shù)和磚的塊數(shù)同樣多。(板書:同樣多)
(2)找一找,圖上還有什么和什么同樣多?
(3)小組交流,指名反饋。
4、教學“多”“少”。
(1)找一找,圖上有不一樣多的兩樣東西嗎?
學生說,教師現(xiàn)場板書,并適機提問:誰多?誰少?
5、剛才我們知道了“同樣多”“多”“少”,那你們知道圖上還有什么東西可以比嗎?課間活動
三、動手擺一擺
(1)教師擺橡皮圖片和鉛筆圖片,學生模仿。(教師強調(diào)一個對著一個擺。)
學生同桌互相說:橡皮和鉛筆同樣多
(2)學生隨意擺學具個數(shù)。
數(shù)一數(shù)自己的學具,再和同桌比一比,看看誰多?誰少?
在小組內(nèi)比一比。
四、練習
完成練習一的第3題、第4題。
五、發(fā)散練習
利用今天學習的知識,看一看,比一比教室里的物體,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板書設計:
一年級《比多少》教案4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知道“同樣多”、“多些”、“少些”的含義,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滲透“對應”思想。
3.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大膽探索的良好品質(zhì)。
教具、學具準備:
圓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學生準備5個圓形、5個三角形、5個正方形。
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從1數(shù)到10
二、導入:
昨天我們學習了數(shù)一數(shù),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比一比。
。ò鍟罕纫槐龋
三、新課
1.同樣多
a.看圖說話:教師貼出4個圓紙片,學生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再貼出4個三角形紙片,學生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粗@圖,你能說一句話嗎?那你是怎么知道它們同樣多的呢?一個圓紙片對著一個三角形紙片,所以我們就說,圓紙片和三角形紙片同樣多。
b.手比一比:在請伸出你的雙手,我們用一個指頭對著一個指頭的方法來比較一下兩只手上的手指頭是否同樣多”(師生一起做,然后同桌互相做)。
c.動動手:教師在黑板上貼3個○(學生跟著在臺下擺),要求對著○擺□,□要和○同樣多。指名一人在黑板上擺,其余同學在下面擺,擺完后說說擺的方法。
d.同桌左邊的同學擺任意個□,右邊的同學擺△,使得□和△同樣多。說說擺的方法。
e.找一找:在p6、p7的圖中找出同樣多的東西。
2.多些、少些:
a.教師貼出4個三角形,學生說是幾個,再貼出3個正方形,學生說有幾個。問:三角形和正方形同樣多嗎?你怎么看出來的'?(教師伺機連線)
教師引導學生:三角形有剩余,正方形沒有剩余,我們就說正方形少些,三角形多些,也就是說三角形比正方形多。(板書:多些、少些)
b.教師在黑板上貼2個○和3個△。提問:怎樣比較○和△誰多誰少?(同桌同學商量。)指名說。
c.找一找:在p6、p7的圖中找出什么東西比什么東西多或少的。
d.學生動手操作:
、俚谝恍袛[3個○,在○下面擺△, △要比○多1個。
、诘谝恍袛[4個□,在□下面擺△, △要比□少2個。
③要使下圖中第一排比第二排多2個圓,應該怎么辦?
四、練習
1、p11、12 練習一 1-4題
2、找一找我們教室里有什么東西是同樣多的,什么東西是多些,什么東西是少些的?
五、小結:
今天我們學會比較多少,明天我們要學習比較長短,請同學們每人準備一把尺子,一支用過的鉛筆。
一年級《比多少》教案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同樣多”、“多些”、“少些”的含義,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滲透“對應”思想。
3、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培養(yǎng)學生積極思考、大膽探索的良好品質(zhì)。
重點難點
會正確地進行“多”“少”的比較。
教學準備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卡片若干
授課時數(shù)
1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請小朋友看一看,在我們班中,是男同學多,還是女同學多。還是一樣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比較多少。
板書課題:比多少
二、主動探討,獲得新知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出示小免、小豬的卡片各一張并板書在黑板上,
問:瞧,這是誰?他們倆準備去干什么?誰來猜一猜?
2、引導觀察,初步感知
A:觀察書中第6頁的圖畫:
問:小朋友們,你們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
。▽W生數(shù)一數(shù))
B:問:小免去搬磚,有幾只小免,有幾塊磚,小免和磚誰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嗎?
師:這樣一個對著一個,都沒有多余的,我們就說小免和磚的塊數(shù)怎么樣?(一樣多)
3、動手操作,理解新知
A:問:小免和小豬比,誰多,誰少呢?
B:學生操作:用圓片代表小免,用正方形代表小豬在桌子上擺一擺。
C:學生匯報結果老師演示
師:小免比小豬多。
三、鞏固運用
(1)同桌合作,擺學具卡片,邊擺邊說
。ǎ玻┱f說生活中“同樣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ǎ常┱n堂演練。
(1)完成第7頁的”做一做“。
。2)練習一的`第1、2題。
板書設計:
比多少
同樣多多少
教后隨筆:
這節(jié)課主要讓學生在數(shù)一數(shù)、比一比、擺一擺的活動中,體驗一些比較的方法,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和主動參與學習和精神。從而得出誰比誰多,誰比誰少及誰和誰同樣多,并會用數(shù)學語言表達出來,從上課的情況看,學生的積極性較高,知識點掌握也不錯。但語言表達能力欠缺,以后在這方面還要加強與訓練。且學生的常規(guī)還沒養(yǎng)成,在以后的教學中還需加強學生的常規(guī)教育。
一年級《比多少》教案6
教學目標:
1、讓同學在數(shù)一數(shù)、比一比、擺一擺的活動中,體驗一些比較的方法。
2、使同學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同學數(shù)學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3、 培養(yǎng)同學初步的觀察能力和主動參與學習和精神。
教學重、難點:
掌握自身認為適用的好的比較方法。
教學準備:
師:數(shù)字卡片一套(1―――10),小豬、小免卡片各一張,錄音機
生:學具盒一個,數(shù)字卡片一套(1-10)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請小朋友看一看,在俺們班中,是男同學多,還是女同學多。還是一樣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俺們就來一起學習比較多少。
板書課題:比多少
二、主動研討,獲得新知
1、 創(chuàng)設情境 ,激發(fā)興趣
出示小免、小豬的卡片各一張并板書在黑板上,
問:瞧,這是誰?他們倆準備去干什么?誰來猜一猜?
師:那么俺們一起來聽一聽小豬怎么說?(放錄音:小朋友,俺和小免正準備去參與義務勞動呢。┬∨笥眩銈兿胍黄鹑タ纯磫?
2、 引導觀察,初步感知
A:出示書中第6面的圖畫:
問:小朋友們,你們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
。ㄍ瑢W數(shù)一數(shù))
B:問:小免去搬磚,有幾只小免,有幾塊磚,小免和磚誰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嗎?
師:這樣一個對著一個,都沒有多余的,俺們就說小免和磚的塊數(shù)怎么樣?(一樣多)用一個算式表示是:
板書: 4=4 同學書空并齊讀
老師介紹等號
3、 動手操作,理解新知
A:問:小免和小豬比,誰多,誰少呢?
B:同學操作:用圓片代表小免,用正方形代表小豬在桌子上擺一擺。
C:同學匯報結果老師演示
師:小免比小豬多。也就是幾比幾多?用一個算式表示是:板書:4>3 老師介紹大于號,同學書空
問:你能讀這個算式嗎?
師:小免比小豬多還可以怎么說?
板書:3<5 介紹小于號
同學書空,再齊讀,
4、 小于號與大于號有什么不同?
。ㄍ瑢W回答,老師小結)
5、 現(xiàn)在,你能用大于號、小于號、等號說一個算式嗎?
三、鞏固
1、 說一說
問:請你再仔細看一看圖,你還能用多或少說一句話嗎?(4人小組討論后匯報,可以不舉手,誰先站起來誰就先說)
2、 猜一猜
A:老師從1―――10的卡片中任選一張,請同學猜卡片上的數(shù)是幾,根據(jù)同學的回答,老師作出“大了”或“小了”的提示,直到猜對為止。
B:指名一同學拿卡片,老師猜,方法同上。
C:同桌互猜,看誰猜得對
3、填一填:
A:7○3 4○9 3○3 5○8 10○1
B:2>□ 6>□ 6=□ □=8 □<9
。ㄍ瑢W搶答)
4、試一試
模擬活動:把4塊同樣的糖放入相應的4杯水中,讓糖溶化。請你猜一猜,哪杯水最甜。你是怎么知道的,請你說給大家聽。
5、同學完成第11頁的1――――4題。
一年級《比多少》教案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操作,初步知道“同樣多”“多”“少”的含義,會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2、通過觀察、操作,初步體驗數(shù)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
3、通過聽童話故事,培養(yǎng)學生助人為樂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掌握比較多少的方法,會正確地進行“多、少”的比較。
教學用具:
將第6頁的主題圖做成動畫課件;學生準備學具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師:小朋友們喜歡聽故事嗎?出示主題圖,你們能根據(jù)這幅圖講一個故事嗎?(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
2、講故事。(在講故事的過程中,注意多讓幾個學生加以補充,這樣可以使故事更加完整。在說到小豬幫小兔蓋房子的時候,要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探究新知
1、教學“同樣多”。
師:圖上有幾只小兔?每只小兔搬多少塊磚?
生:3只小兔,一只小兔搬一塊磚。
師:說得很好,兔子和磚都沒有多余的,這時我們可以說兔子和磚同樣多。你們記住了嗎?仔細觀察什么和什么也同樣多?(隨意比較)
、磐纼扇私涣。 ⑵指名回答。
2、教學“多”“少”除了發(fā)現(xiàn)什么和什么同樣多之外,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如,我發(fā)現(xiàn)1只小豬扛1根木頭,還剩1根木頭。
師:小豬和木頭誰多誰少?
生:木頭多,小豬少。師:還可以怎樣說?(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仔細觀察,什么和什么比誰多誰少?(隨意比較)
剛才所講的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的知識。揭示課題:比多少
3、動手操作同位兩人合作要求:
一人先擺學具,同位與他擺得同樣多。(讓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上擺一擺)一人先擺學具,同位擺得比他多或少。(讓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上擺一擺)
思考:怎樣才能一眼就看出擺的同樣多,誰擺得多?誰擺得少
、弄毩⑺伎
⑵交流方法
在多種方法中讓學生發(fā)現(xiàn)對齊擺,即一一對應的方法擺,比較容易比較。
4、說出生活中“同樣多”“多”“少”的例子
三、鞏固運用,深化拓展
1、同桌合作,擺學具卡片,邊擺邊說。
①一個同學先擺,同桌需擺得和他同樣多。
、谕篮献鳎粋擺得多,一個擺得少。
同學們合作得真好,想一想,怎樣擺,老師一眼就可以看出誰多,誰少,或者同樣多?(數(shù)一數(shù),寫上數(shù)。對齊擺,長的表示多,短的表示少,一樣長的表示同樣多)
他們的方法都好,你們是怎樣擺的呢?我們應該多動腦,多思考,講究方法。
2、說說生活中1 ‘同樣多“”多些“”少些’‘的例子。誰能用“同樣多”“多些”“少些”說說生活中的.事?(我有兩只手,左手和右手的手指同樣多。我家女的比男的多,男的比女的少……)同學們說了這么多,說得這么好,原來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3、比一比,誰最聰明。
教師拿出一串紅、白相間的珠子,讓學生判斷哪種顏色的珠子多。
、偕诮M內(nèi)說說。
②小組交流匯報。
(用數(shù)的方法比較:數(shù)出紅、白珠子各有幾顆,再比較。用找朋友的方法比較:一顆紅珠子和一顆白珠子是一對朋友,最后剩下哪種顏色的珠子,哪種顏色的珠子就多。還可以這樣比較:因為這串珠子是按一顆紅珠子,一顆白珠子,一顆紅珠子,一顆白珠子的順序串起來的,如果最后一顆是白色的,那就可以說兩種珠子同樣多;反之,就比紅珠子多)
4、課堂演練。
、偻瓿傻7頁的“做一做”。先擺一擺,再說一說。
、诰毩曇坏3、 4題。
第3題:先讓學生仔細觀察圖,判斷兩種動物是不是同樣多,再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檢驗。學生回答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公雞和鴨子雖然擺得一樣長,但疏密不同,進而判斷擺得密的鴨子只數(shù)多些而公雞只數(shù)少些。
第4題: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較。
A、用數(shù)的方法:先數(shù)出紅珠子有幾顆,黃珠子有幾顆,再比較。
B、一顆紅珠子和一顆黃珠子是一對朋友,最后剩下哪種顏色的珠子,哪種顏色的珠子就多。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可真聰明,說得妙極了!這節(jié)課大家學得很好。其實數(shù)學王國里還有許多奧秘呢!只要我們處處留心,好好學習,一定會學到更多的知識。
板書設計
比多少
同樣多多少
一年級《比多少》教案8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6~7頁及練習一的3、4題。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同樣多”“多”“少”的含義,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來比較物體的多少。
2.通過觀察、操作、初步體驗數(shù)感,激發(fā)學習興趣,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
重點:認知“同樣多”“多”“少”的含義,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來比較物體的多少。
難點:培養(yǎng)觀察、操作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圖片。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請小朋友看一看,在我們班中,是男同學多,還是女同學多,還是一樣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比較多少。板書課題:比多少。
二、探究新知
1.多媒體出示小豬、小兔蓋房子的動畫課件。
師:小朋友們愛聽故事嗎?誰能根據(jù)我們看到的動畫課件,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呢?(給學生留出3分鐘的思考時間)
2.講故事。
小兔子的房子被大雨沖倒了,要重新蓋房子,小豬來幫忙,小兔搬磚,小豬扛木頭,他們終于蓋好了新房子!
師:同學們講得真好,小豬、小兔互相幫助,我們應該向它們學習。
3.合作探究。
(1)觀察圖片,組內(nèi)交流。說一說圖片里的物體的個數(shù)。
(2)、小組交流。
(我知道有4個蘿卜,3個蘋果;我知道有3只小豬,4只小兔;有4根木頭,4個小凳;我發(fā)現(xiàn)1只兔子搬1塊、沒有多余的磚或兔子)
同學們說得很好,兔子和磚是一一對應的,這時我們就說兔子和磚同樣多。你們記住了嗎?
。ò鍟和瑯佣啵
圖中還有什么和什么同樣多?誰愿意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誰多誰少嗎?(木頭多,小豬少)(板書:多少)
很好,還可以怎么說?
(木頭比小豬多,小豬比木頭少)
同學們真聰明,剛才同學們講的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的知識。
(板書課題:比多少)
三、應用拓展
1.同位合作,擺學具卡片,邊擺邊說。
(1)一個同學擺,同位擺的和他同樣多。
(2)同位合作,一個擺得多,一個擺得少。
2.說出你生活中同樣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3.比比誰聰明。
(1)教師拿出一串紅、黃相間的珠子,讓學生判斷哪種顏色的.珠子多。先讓學生在組內(nèi)說說。
(2)小組交流。
四、鞏固應用
完成教材練習一的3、4題
五、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對數(shù)的比較,知道有的數(shù)大一些,有的數(shù)小一些,還有的數(shù)同樣多,課后請同學們自己再找一些數(shù)來比一比。
比多少
同樣多多少
作業(yè)設計:
一、找一找,在最多的水果旁邊畫“√”,最少的水果旁邊畫“○”。
二、比一比
1、在多的后面畫√.
三、畫一畫。
四、我會說
一年級《比多少》教案9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6-8頁,書中練習題1—4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在數(shù)一數(shù)、比一比、擺一擺的活動中,體驗一些比較的方法。初步理解“同樣多”、“多”、“少”的含義。
2、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花、○和△等卡片。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1、同學們,伸出我們的左手,再伸出我們的右手,請大家看一看,是左手的手指多,還是右手的手指多?還是一樣多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同學們真聰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邊請看大屏幕,邊聽故事。
看這是誰?這又是誰呢?同學們看一看,他們在做什么呢?
學生可能會說:小兔搬磚、小豬扛木頭,他們在幫小兔蓋房子等。
。B透互相幫助的德育教育)數(shù)一數(shù),有幾只小兔?每只小兔搬了幾塊磚?
二、觀察交流,探究新知
1、理解“同樣多”。
就像一位小朋友說的那樣,有4只小兔,1只小兔搬1塊磚,你能擺出來,讓大家一眼就看清楚嗎?
學生活動。
學生嘗試擺,拿出手中的學具盒,用三角表示小兔,用○表示磚。
對學生擺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選有代表性方法的學生展示。
小朋友們評一評,你認為哪種擺法好?好在哪里?
課件操作(1只小兔搬1塊磚。邊說邊用小圓點把小兔和磚連起來),正好都對上,沒有多余的,我們就說小兔的只數(shù)和磚的塊數(shù)同樣多。(板書:同樣多)學生讀。
你能邊指圖邊用“同樣多”說一說嗎?
同桌互說。
請同學們找一找,在圖中還有同樣多的事物了嗎?
2、認識“多”、“少”。
我們會用一個對一個的方法比較小兔和磚的數(shù)量了。圖中還可以比什么?
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兩種情況:一種是數(shù)量同樣多的物體進行比較,另一種是數(shù)量不一樣多的`物體進行比較。
我們一起來比一比3只小豬和4根木頭,你能用一個對一個的方法擺一擺,比一比嗎?
1只小豬對1根木頭,小豬沒有多余,而木頭有多余,就是木頭多,小豬少,我們就說木頭的根數(shù)比小豬的只數(shù)多,小豬的只數(shù)比木頭的根數(shù)少。(板書“多少)
用不同的形式讓學生說一說。
你能用誰比誰多、誰比誰少來說一說其他物體的比較嗎?
三、鞏固練習,強化認知
1、探索生活。
同學們,表現(xiàn)非常出色,找到了圖中的數(shù)量關系。那在我們的周圍,你還能發(fā)現(xiàn)那些同樣多,還有多出與少出的事物呢?
學生自由觀察、交流、評價。
2、在多的后面打?qū)Α?/p>
3、在少的后面打?qū)Α?/p>
4、動手操作。
老師提要求擺一擺。
a、每一行擺4個圓,在圓的下面擺三角形,三角形比圓多一個。第二行擺幾個三角形?
b、第一行擺五朵花,第二行擺的比第一行少一朵,第二行擺幾朵花?
c、可讓學生自己任意的擺,然后用一句話說一說你是怎么擺的?
5、動腦筋思考
課堂總結,暢談收獲。
這節(jié)課你又有什么收獲?
小結:通過學習和比較,我們知道物體有多、有少、還有同樣多之分,在比較“多少”中我們認識了一一對應,并掌握了比較的方法。
四、課后作業(yè)
1、練習一的第3、4題。
2、《教材全練》第二頁
一年級《比多少》教案10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通過操作,初步知道“同樣多”、“多”、“少”的含義,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習,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在各種有趣的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合作意識和用數(shù)學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會正確地進行“多”、“少”的比較。
難點:會比較幾個物體的多少。
課時:一課時
學情分析
“同樣多”、“多”、“少”兒童一般在入學前對它們都有初步的認識,但是并不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來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而往往是憑直覺,或者用數(shù)一數(shù)的方法來比較多少。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應使學生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書本上的.圖片,請學生講講圖中的故事,引出比較。
二、激趣感知,掌握方法
1、觀察圖片,教師出示第一個問題:比一比,小兔和磚的數(shù)量誰多誰少?說說你的理由。
。1)學生討論交流。
。2)匯報答案。
。3)教師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掌握比較同樣多的方法。
。4)應用學習“同樣多”。
2、觀察圖片,教師出示第二個問題:比一比,小豬和木頭的數(shù)量誰多誰少?說說你的理由。
(1)學生交流問題。
。2)匯報結果。
。3)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掌握比較“多”、“少”的方法。
三、鞏固拓展
1、教師出示問題:仔細看圖,圖中還可以比什么?快和小伙伴們說說吧!
2、學生交流并匯報結果。
四、鞏固練習,拓展提升
1、觀察圖片,學生動手擺一擺。
2、選擇練習“同樣多”、“多”、“少”。
3、畫一畫“同樣多”、“多”、“少”。
五、小結
想一想:這節(jié)課學到了什么?
六、布置作業(yè)
請同學們回家后拿出自己喜歡的物品,再動手擺一擺同樣多或一行多,一行少,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一年級《比多少》教案11
第一課時:同樣多
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6~7頁內(nèi)容及“做一做”,練習一的1~4題。
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認識一一對應,知道“同樣多”的含義;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義。
2.使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初步體驗數(shù)感,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知道“同樣多”的含義,知道多、少的含義。
教學難點: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教具準備:錄音機,磁帶,實物投影儀,小兔頭、小豬頭、磚頭、木頭圖片。
學具準備:鉛筆.橡皮.梨片.蘋果圖.三角形.圓片.花朵片各若干。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聽故事,提問題
故事:三只小豬長大了,要離開爸爸、媽媽自己生活了。他們各自蓋了一間小房子。大哥蓋了一間草房子,二哥蓋了一間木頭房子,小弟蓋了一間磚頭房子。房子蓋好了,他們高高興興搬進了自己的小屋?墒怯幸惶欤瑏砹艘恢挥逐I又渴的大灰狼,他先來到大哥的房子前,使勁一吹,大哥的草房子給吹倒了,大哥逃到了二哥家里?纱蠡依怯质箘乓淮担Y果二哥的木頭房子也給吹垮了。沒辦法,哥倆趕緊逃到小弟家里。這次不管大灰狼怎么吹,磚頭房子一動也不動。后來,三只小豬一起動腦筋趕走了那只壞透了的大灰狼。三兄弟都豎起大拇指說:“還是磚頭房子最堅固。”?這一天,天氣可好了,河里的小魚高興地在水里游來游去,咦!為什么那邊的草地上那么熱鬧!小魚“嘩啦”跳出水面一瞧,哦,原來三只熱心的小豬在幫他們的鄰居小兔蓋最堅固的新房子呢!他們你搬木頭我搬磚,干得可歡呢!小房子很快就蓋好啦!那邊的石桌上放著許多好吃的,肯定是熱情好客的小兔招待小豬的。?
(一)、教學“同樣多”?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講個故事,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三個豬兄弟》。教師放錄音《三個豬兄弟》,請學生聽后回答(一邊看書一邊回答):
1、三個豬兄弟為什么要幫小兔蓋房子?
滲透德育:教育學生團結友愛、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熱情好客。
2、圖上有幾只小兔?每個小兔搬多少磚?
學生一邊回答,教師一邊貼小兔頭圖片、磚頭圖片。
3、一只小兔搬一塊磚,有沒有多余的磚頭?有沒有多余的小兔?
一只小兔對著一塊磚,沒有多余的小兔,也沒有多余的磚頭。我們就說:小兔和磚頭同樣多。(板書: 和 同樣多。)
學生模仿說一遍。不要求學生和老師說得一模一樣,只要能完整說明意思即可。
4、圖上還有哪些物體同樣多呢?(隨意比較)
(二)、操作(教科書第8頁“做一做”第1題)
師引導學生擺“同樣多”。
教師擺六塊橡皮后,要求學生把鉛筆和橡皮擺得同樣多。
指1名學生到投影儀上擺,其他學生在課桌上擺。最后學生看自己擺的和投影儀上擺的是否一樣。
全班學生獨立擺“同樣多”。
在梨片(5個)下面擺蘋果片,擺的梨片要和蘋果片同樣多。
擺好后回答:梨片有幾個?一個蘋果片對著一個梨片……,有沒有多余的?梨片和蘋果片怎樣呢?
(三)、教學“多些、少些”?
1、圖上有幾只小豬?一共有幾根木頭??(學生一邊回答教師一邊貼小豬頭圖片、木頭圖片。)
2、一個小豬頭對著一根木頭比,最后有沒有多余的小豬頭?有沒有多余的木頭?是小豬頭多還是木頭多?誰多誰少??
學生交流后請小組長代表回答。教師板書:多、少。
教師說明:木頭多、小豬頭少,我們還可以說木頭比小豬頭多,小豬頭比木頭少。學生模仿說出誰多誰少,誰比誰多,誰比誰少。
圖上還可以比什么?(隨意比較)
(四)、操作(“做一做”第2題)全班同學動手操作,1名同學到投影儀上操作。
1.第1行擺5個△,在△下面擺○,△要比○多1個。第2行擺幾個○?
2.第1行擺4朵紅花,擺的黃花比紅花少1朵,第2行擺幾朵黃花?
二、運用新知
1、第1題:左圖是猴子多,右圖是骨頭多。(避免學生產(chǎn)生思維定勢)
2、第2題:學生觀察,看到公雞和鴨子雖然擺的一樣長,但疏密不同,進而判斷擺的密的鴨子的只數(shù)多些,而公雞只數(shù)少些。
3、第3題:學生在觀察到第一排蛋糕同樣多的基礎上,只需比較兩盒中的第二排。第二排多的就多些,反之,就少些。
第4題;此題是在同一排中比較多少,當?shù)?次循環(huán)出現(xiàn)珠子時,只出現(xiàn)了一個黃色珠子,所以黃珠多而紅珠少。介紹你的方法。
三、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比一比”,知道在比較時,一定要一個對著一個比,才會得到正確的結果。
一年級《比多少》教案12
一、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使學生認識關系符號“>”“<”“=”并理解其含義,知道讀法、寫法,能用詞語(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nèi)數(shù)的大小。
。ǘ┻^程與方法通過找一找,數(shù)一數(shù),比一比的活動,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符號化思想方法,以及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ㄈ┣楦袘B(tài)度和價值觀通過數(shù)學活動,讓學生體會符號的簡潔、明了的應用功能,感知符號在數(shù)學中的功能及其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符號意識以及創(chuàng)新的數(shù)學思想。
二、目標分析
比較兩個抽象數(shù)的大小,是數(shù)概念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學習這部分知識是有困難的。教學時,引導學生在已有的一一對應比較多少的方法基礎上來學習,鼓勵學生用不同的形式來表征比較的結果,并在此基礎上引入“>”“<”和“=”三種符號及其含義。由于“>”和“<”比較相近,學生難以分辨,教學時,通過學生自己的分辨小方法和教師講授的順口溜以及之后的小游戲來幫助學生熟悉并且能正確使用這三種關系符號。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區(qū)分和記憶“>”和“<”。
教學難點:正確使用“>”“<”和“=”。
四、教學準備
課件,猴子、梨、桃、香蕉圖片,三種符號圖片
五、教學過程
。ㄒ唬⿵土暸f知,引出新知
1、回顧已經(jīng)學習了哪些數(shù)字?(1~5)
2、小猴歡歡今天過生日,它邀請了2位好朋友一起參加生日派對,歡歡的爸爸、媽媽幫它們準備了很多好水果,來看看都有些什么?(出示圖片)(2根香蕉、3個桃子、4個梨)師:怎樣擺就能一眼看出誰多誰少?要求學生用所學的知識一一對應的把所有物品排列起來。發(fā)現(xiàn)猴子數(shù)量和桃子的數(shù)量一樣多,梨的數(shù)量比猴子的數(shù)量多,香蕉的數(shù)量比猴子的數(shù)量少。
設計意圖:一年級學生喜歡聽故事,創(chuàng)設小猴過生日的故事情節(jié)有效地激發(fā)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舊知和新知搭建了橋梁。
。ǘ┘ぐl(fā)興趣,類比遷移
1、認識關系符號
。1)教學“=”讓學生用學過的知識,說一說誰和誰同樣多?師:一只猴子吃一個桃子,桃子夠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要求學生用一一對應的方法加以說明。3只小猴的數(shù)量和3個桃子的數(shù)量同樣多,可以寫成3和3一樣多。師:數(shù)量一樣多的情況用符號怎樣表示?可以讓學生先表達想法,之后教師幫助學生進行梳理,將3和3一樣多寫成3=3,并認識等號。
總結:當小猴和桃子的數(shù)量同樣多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用“=”來表示,讀作“3等于3”。由于等號表示的是兩邊的數(shù)量相等,所以寫的時候要把兩條線畫得均勻而且一樣長。(板書3=3,等號,讀作:3等于3)全班一起讀一讀,然后邊讀邊在本上寫一寫這個新認識的符號朋友。
。2)教學“>”師:一只猴子吃一根香蕉,香蕉夠分嗎?大家想辦法說明。
預設
1、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出猴子多,香蕉少。預設2:剛剛猴子的數(shù)量和桃子的數(shù)量同樣多可以用“=”來表示。這回猴子的數(shù)量比香蕉的數(shù)量多,也就是3比2大,可以用“>”來表示,寫作3>2。總結:猴子的數(shù)量3多于香蕉的數(shù)量
2、我們就用“>”(大于號)來表示,把3寫在前面,然后寫“>”,最后寫2。讀作“3大于2”。全班一起讀一讀,然后邊讀邊在本上寫一寫這第二個符號朋友。
。3)教學“<”師:分完了桃子和香蕉,現(xiàn)在咱們來分一分梨。一只猴子吃一個梨,梨夠分嗎?你是怎么想的?預設1:用一一對應擺圖的'方法比較猴子少,梨多。預設2:剛剛猴子的數(shù)量和香蕉的數(shù)量多可以用“>”來表示。這回猴子的數(shù)量比梨的數(shù)量少,也就是3比4小,可以用“<”來表示,寫作3<4?偨Y:也就是說把3寫在前面然后寫上“<”這個符號,最后再寫4。這個“<”是小于號,表示3比4少,讀作3小于4。全班一起讀一讀,然后邊讀邊在本上寫一寫這第三個符號朋友。要求學生用學具擺出圖,找到兩個數(shù)大小關系,并用所學的符號進行連接。將擺圖的結果寫出來,再與他人說一說。師:剛剛咱們認識了3個很棒的符號朋友,通過讀一讀和寫一寫,你發(fā)現(xiàn)它們身上的優(yōu)點了嗎?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嗎?
。4)辨析:大于號和小于號是一對好兄弟,長得很像,該怎么區(qū)分它倆呢?(張著大大的嘴的一邊就是大數(shù),尖尖的小尾巴的一邊就是小數(shù),大數(shù)在前面就是大于號,小數(shù)在前面就是小于號。)教師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并教順口溜:大數(shù)在前用大于號,小數(shù)在前用小于號。大大嘴巴朝大數(shù),尖尖嘴巴朝小數(shù)。
2、小游戲:
。1)介紹游戲規(guī)則出示兩張數(shù)字卡片,比較兩個數(shù)的大小,并用“>”“<”或“=”連接。教師演示游戲玩法。教師出示5和3,學生選擇“>”擺在兩個數(shù)中間。
。2)同學之間進行游戲,一人出題,其余人擺符號。
設計意圖:通過這個小游戲,讓學生感受到“>”“<”“=”可以表示兩邊的數(shù)的大小,還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逐步建立數(shù)感和符號意識。
一年級《比多少》教案13
一、活動目標
會用對應的方法比較5個以內(nèi)物體的多、少和一樣多。
二、重點和難點
讓幼兒利用一一對應的方法發(fā)現(xiàn)兩個物體集合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
說明
一一對應是比較物休的集合是否相等的最簡便、最直接的方式。通過一一對應,不僅可以比較出兩個集合之間量的大小,更重要的是還可以發(fā)現(xiàn)相等關系,這是幼兒數(shù)概念產(chǎn)生的一個關鍵性步驟。因此,讓幼兒在對材料的操作擺弄中自己“發(fā)明”一一對應的方法,并通過一一對應的方法去發(fā)現(xiàn)兩個物體集合之間多、少和等量關系是至關重要的。
三、材料和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材料:誘發(fā)對應性材料--碗和調(diào)羹、杯子和杯蓋、娃娃和帽子、小兔和青菜、……。自發(fā)對應性材料--雪花片和木珠、紅積木和綠積木、蘋果和香蕉、汽車和飛機等等。以上材料可用實物,也可用圖片。
2.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將以上材料按難易程度編號放暨在數(shù)學活動區(qū)內(nèi)供幼兒操作擺弄。
四、設計思路
一一對應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重疊,另一種是并放。對于幼兒而言,通過重疊的`方法更容易發(fā)現(xiàn)兩個集合之間的對應關系,所以在活動區(qū)內(nèi)應該先投放可供幼兒進行重疊比較的材料,然后再提供并放對應的材料。這樣便于幼兒“發(fā)明”一一對應的方法,并通過這種方法發(fā)現(xiàn)物體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
可供幼兒進行一一對應操作活動的材料有兩種,一種是誘發(fā)對應性材料,即兩種材料之間有內(nèi)在聯(lián)系。另一種是自發(fā)對應性材料,那兩種材料之間沒有內(nèi)在聯(lián)系。很顯然,前一種材料容易引發(fā)幼兒的對應行為,因此,應該先讓幼兒操作誘發(fā)對應性的材料,當幼兒形成了一一對應的意識后,則應多提供自發(fā)對應性的材料,使幼兒能自覺運用一一對應的方法去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從而真正形成通過一一時應確定等量的觀念。
一一對應地比較出兩個集合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是一種不經(jīng)計數(shù)比較的前數(shù)概念,因為它并不依靠對數(shù)的理解,相反,它是這種理解的一個基礎。因此,在活動中
教師不要向幼兒傳授一一時應的方法,而應該讓幼兒自己去發(fā)現(xiàn),這才有利于幼兒認知結構的發(fā)展,有利于他們以后對數(shù)概念的理解。
五、活動流程
操作探索活動->討論歸納活動->鞏固操作活動
1.通過操作探索活動讓幼兒“發(fā)明”一一對應的方法。并發(fā)現(xiàn)兩個物體集合之間的多、少和等量關系。
說明
各種操作材料應按難易編號后放置在數(shù)學活動區(qū)內(nèi)。教師引導幼兒按次序開展操作活動。
2.通過討論歸納活動及幼兒確立通過一一對應確定等量的觀念。
。╨)出示可重疊比較的誘發(fā)對應性材料,如小朋友和椅子,讓幼兒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說明
教師出示教具時,一組物體可排列整齊,另一組物體應放成一堆,然后通過提問,如“怎樣才能知道小朋友多還是椅子多?啟發(fā)幼兒提出對應的方法,并請幼兒操作驗證。
。2)出示可并放比較的自發(fā)對應性材料,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3)出示有一定間隔距離的一排積木,讓幼兒用另一種顏色的積木做一個等量集合,并討論為什么這兩組積木是等量的。
。4)出示兩頭對齊,中間間隔距離有異的兩組物體的圖片,讓幼兒辨別其是否等量。
3.通過鞏固操作活動提高幼兒對應的技能。
說明
教師可在數(shù)學活動區(qū)內(nèi)提供數(shù)目超過5,或各種排列形式的材料,以增加對應.
一年級《比多少》教案14
設計說明
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講,比多少并不難,但不一定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來比較兩組事物的多少。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使學生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來比較事物的多少。
1、故事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新課伊始,我充分給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利用教材提供的資源,采用學生喜歡的故事形式,創(chuàng)設生動的故事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學生的思維。
2、放手讓學生嘗試比較的方法,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多少。我直接提問:“你是怎樣看出來的?”讓學生通過觀察,感悟“多”“少”“同樣多”。放手讓學生去觀察、操作,嘗試各種比較的方法,在活動中調(diào)用已有的“比多少”的經(jīng)驗,通過圖片的幫助和教師的引導,理解“比多少”的道理,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來比較多少,同時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在教完知識點后,讓學生自己找圖中還有哪些是同樣多的,誰多誰少,并讓學生自主操作,加深理解“一一對應”的比較方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課堂活動卡小兔、小豬卡片各一張
學生準備圓片10個小棒10根
教學過程
⊙復習1~10各數(shù),導入新課
1、出示小兔、小豬的卡片各一張貼在黑板上,瞧,這是誰?它們準備去干什么?誰來猜一猜?(生自由發(fā)言)那么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小豬是怎么說的。課件播放“小豬幫小兔蓋房子”的.動畫場景。
(1)請同學們認真觀察主題圖,從圖上你能看出小動物們在干什么嗎?
(2)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學會了數(shù)一數(shù),你們能用昨天學習的本領說一說看到的各種事物的數(shù)量嗎?
(生自由說一說)
2、揭示課題。
你們說得真好,圖上告訴了我們這么多的信息,那么哪些事物數(shù)量多,哪些事物數(shù)量少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比一比。(板書課題:比多少)
設計意圖:一年級學生喜歡聽故事,通過引入童話故事,幫助學生復習舊知識,有效地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讓他們在愉悅的環(huán)境中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理解“同樣多”。
(1)教師引導學生邊觀察主題圖,邊回答問題。
、賵D中有幾只小兔?
、谟袔讐K磚?
、勖恐恍⊥冒釒讐K磚?
(2)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講解。
我們發(fā)現(xiàn)每只小兔搬1塊磚,正好一一對應,沒有多余的小兔,也沒有多余的磚,這時我們就說小兔和磚的數(shù)量同樣多。(板書:同樣多)
(3)同桌間互相說說小兔和磚是怎樣比的。(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自由發(fā)言)
2、發(fā)現(xiàn)“同樣多”。
(1)在圖上,你還發(fā)現(xiàn)哪些事物的數(shù)量是同樣多的?
(2)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教師進行演示。
1只小豬吃1個蘋果,小豬和蘋果同樣多。1只小兔吃1根胡蘿卜,小兔和胡蘿卜同樣多。(通過演示讓學生理解一一對應的比較方法)
3、動手擺一擺,進一步理解“同樣多”。(出示課堂活動卡)
(1)以同桌為單位,拿出4個圓片擺好,在圓片的下面擺小棒,小棒要和圓片同樣多。(和同桌交流自己是怎樣擺的)
(2)誰能說一說你是怎樣比較的?
(3)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師歸納方法。
、贁(shù)一數(shù):先數(shù)出4個圓片,再數(shù)出4根小棒,圓片和小棒同樣多。
、跀[一擺:1個圓片對著1根小棒,沒有多余的圓片,也沒有多余的小棒,圓片和小棒同樣多。
一年級《比多少》教案1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同樣多的含義。
2.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義。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對學生進行互相幫助、樂于助人等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6~8頁,練習一的第1~4題。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將第6~7頁的主題圖做成動畫課件。
學具:學生準備學具卡片。
教學設計
創(chuàng)設情境
1.多媒體出示小豬、小兔蓋房子的動畫課件。
[通過生動有趣的動畫課件,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愉悅的環(huán)境中展開說,符合了學生的年齡特點。同時,靈活運用畫面引出新知問題,自然有度。]
師:小朋友們愛聽故事嗎?誰能根據(jù)我們看到的動畫課件,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呢?(給學生留出3分鐘的思考時間。)
2.講故事。
生1:小兔子的房子被大雨沖倒了,要重新蓋房子,小豬來幫忙。小兔搬磚,小豬扛木頭,他們終于蓋好了新房子!
師:你怎么知道是小兔在蓋房子?
生1:從房子上面的兔子頭像知道的。
生2:小兔還給小豬準備了好吃的呢!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
生3:水中的小魚也在為他們加油呢!
師:同學們講得真好,小豬、小兔互相幫助,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
師小結:剛才同學們你一句我一句把觀察到的講成了一個有趣的故事。通過這個動畫片你能用學過的數(shù)學知識來說一說嗎?下面我們可以先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
合作探究
[新知過程以學生為主,學生通過觀察去感悟多、少、同樣多。老師的引導與學生合作恰如其分。新思想新觀念有所體現(xiàn),同時評價有度,保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1.小組合作。
觀察動畫片,組內(nèi)交流。
2.小組交流。
生1:我知道有4只兔子,3只小豬。
生2:有3個蘋果,4個蘿卜。
生3:有4個板凳,4根木頭。
生4:我發(fā)現(xiàn)1只兔子搬1塊磚,沒有剩下的磚。
師:說得很好,兔子和磚都沒有多余的.,這時我們可以說兔子和磚同樣多。你們記住了嗎?看看,動畫片中還有什么和什么同樣多?
生1:1只小豬吃1個蘋果,小豬和蘋果同樣多。
生2:1只小兔吃1個蘿卜,小兔和蘿卜同樣多。
生3:老師,我發(fā)
現(xiàn)1只小豬扛1根木頭,還剩1根木頭。
師:你發(fā)現(xiàn)誰多誰少?
生3:木頭多,小豬少。
師:很好,還可以怎么說?
生1:木頭比小豬多。
生2:小豬比木頭少。
師:同學們真聰明,剛才同學們講的,就是這節(jié)課我們要學習的知識。(板書課題:比多少)
3.同位互相說。
動畫片中還有什么和什么同樣多,什么比什么多,什么比什么少。
生:(略)
應用拓展
1.同位合作,擺學具卡片,邊擺邊說。
a。一個同學擺,同位擺的和他同樣多。
b。同位合作,一個擺得多,一個擺得少。
。ń處熝惨,發(fā)現(xiàn)多數(shù)一個擺在上面,一個擺在下面。)
[做到了學中有用,用中促學。解法多樣化落到了實處,突出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體現(xiàn)了學生可用不同方法去學習數(shù)學的道理,符合課程標準的新理念。]
師:同位合作得真好,想一想,怎樣擺,老師一眼就看出誰擺得多,誰擺得少,或同樣多?
生1:數(shù)一數(shù),標上數(shù)。
生2:對齊擺,長的多,短的少,一樣長的同樣多。
師:他們的方法都很好,同學們聽到了嗎?我們應該在學習上善于觀察和動腦,講究方法。
2.說出你生活中同樣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生1:我班男生比女生多。
生2:校園里的楊樹比柳樹少。
生3:我的鉛筆和同位的鉛筆同樣多。
師:同學們說得這么多,這么好,可見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3.比比誰聰明。
a。教師拿出一串紅、黃相間的珠子,讓學生判斷哪種顏色的珠子多。先讓學生在組內(nèi)說說。
b。小組交流。
1組:用數(shù)的方法:數(shù)出紅珠子有幾個,黃珠子有幾個,再比較。
2組:這種方法太麻煩,我們組是找朋友:一個紅珠子和一個黃珠子是一對朋友,最后剩下哪種顏色的珠子,哪種顏色的珠子就多。
3組:我們組還有一種方法:如果開始第一個珠子是紅色,最后一個也是紅色,那就是紅珠子多;如果開始第一個珠子是紅色,最后一個是黃色,那就是兩種珠子同樣多。
師:同學們真聰明,說得妙極了!好了,這節(jié)課你們學得很好,數(shù)學王國里還有許多奧秘呢!只要同學們細心觀察,好好學習,一定會學到更多的知識。
教學設計說明
低年級兒童在入學前,通過對各種物體的感知,已經(jīng)積累了有關比多少的感性經(jīng)驗。教材又為學生提供了生動有趣的情景。本節(jié)課我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放手讓學生去觀察、去操作、嘗試,做他們想做的,在做中學到知識,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語言是思維的基礎,一年級孩子剛?cè)雽W,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很重要。本節(jié)課我重點放在學生說和做,結合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培養(yǎng)數(shù)學興趣,為今后學好數(shù)學打下良好基礎。
【一年級《比多少》教案】相關文章:
一年級《比多少》教案05-21
中班數(shù)學教案《比多少》10-31
一年級數(shù)學《比多少》教學反思05-30
《比多少》教學反思04-14
《比多少》數(shù)學教學反思08-09
一年級音樂教案09-26
一年級上冊教案04-07
一年級美術教案01-14
一年級體育教案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