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語文教案(必備6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一、導入
同學們,大家都知道我們實驗小學建立了一個網校。學校專門為我們同學開設了一個“習作天地”,只要你愿意都可以投稿。學校還想培養(yǎng)一批網絡管理員來管理這“習作天地”。剛才我們薛教導說要從我們五(3)中挑選一些同學作為重點培養(yǎng)對象。大家有信心當選嗎?
不過光有信心還不行,因為我們同學的習作優(yōu)劣參差不齊,要當網絡管理員首先要學會會修改文章。今天,張老師想先來試試大家有沒有能力當一名網絡管理員。Are you ready?
二、明確目的,學習方法
現在,張老師手中正好有一篇學生來稿,請大家一起來看看這篇文章能刊登嗎?(出示《“書大夫”》原文)
1、學生自由朗讀。
2、交流:不能。
3、為什么?
4、交流:作者寫得太簡單了,不夠具體。
5、那你覺得哪里需要進行補充的?
6、交流:*為什么給他起外號叫“書大夫”。
*書破損的程度。
*謝大成怎樣精心修補書的。
……
7、師小結:大家太了不起了,第一次修改文章就這么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文章的問題所在?磥砭W絡管理員的位子非你們莫屬了。
8、昨天,有一位同學已經給這篇文章進行了修改,觀點和大家基本一致。請大家把這位同學對“為什么給他起外號叫‘書大夫’;書破損的程度;謝大成怎樣精心修補書的”等地方用不同的符號標出。然后再讀一讀,想一想這位同學通過什么描寫把這些給寫具體的?(請一個學生在教案紙上畫)
9、朗讀并交流對什么進行補充的。
10、這位同學通過什么描寫把這些給寫具體的?(板書:語言動作)
11、那平時我們除了語言、動作描寫外,還有什么描寫也可以把任務寫生動,寫具體?(交流板書:心理、神態(tài))
12、這樣一修改,有什么好處?(使文章生動、中心更明確等)
13、是啊,將一個故事的`梗概擴展開來,能使內容充實、豐滿,使文章有血有肉。(出示擴寫的定義),這就叫 板書:擴寫
14、擴寫是修改文章的一種本領,今天,張老師先考大家的擴寫本領。
15、那擴寫到底有哪些具體的要求呢?請大家結合剛才的例文,并讀一讀閱讀提示第三小節(jié)。
16、交流并板書圍繞中心
把握重點
展開想象
進行擴展
三、學生練習擴寫
剛才有現成的修改的文章給大家參考,現在可要來真格的,有沒有哪位同學不敢嘗試,想退出?沒有,好的。不過也不用太緊張,俗話說得好“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我們可以找自己的好朋友一起來修改。
現在,張老師手里有兩篇學生來稿,你可以選定一篇,然后你去找你的伙伴一起修改。(先統計選《風雨中》的人數,先找伙伴,在讓選《老鼠吱吱》的同學自由結合)
1、小組討論,解決哪里需要進行擴寫
2、交流
*《風雨中》:苗小剛心里怎樣著急的
劉老師送小剛時的語言、動作、神情等
苗小剛的爸爸媽媽怎樣感激劉老師的……
*《老鼠吱吱》:吱吱如何風光的?
吱吱如何故伎重演的
3、請每一組選擇一部分進行擴寫(一人執(zhí)筆,其余同學講述)
4、交流展示并請學生點評
四、師總結
同學們,你們都寫得很不錯,不過到底誰能最終當上網絡管理員,還得看下節(jié)課的表現,繼續(xù)努力,你會如愿以償的。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
1、認識12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0個生詞。
2、朗讀課文,背誦第2至第4自然段。
過程、方法
用讀讀畫畫說說的方法,了解爬山虎的特點。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理解重點詞句了解爬山虎的特點,學習作者抓住特點進行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把爬山虎的腳的特點說明白的.
教學準備
教師 多媒體課件
學生 準備爬山虎圖片
教學設計
一、 創(chuàng)設條件 激發(fā)興趣師:
同學們拿出準備的爬山虎實物,進行觀察,說說你都看到了什么?你對爬山虎了解多少?可以給大家深入介紹一下。(教師指出什么是爬山虎的腳)著名作家葉圣陶先生經過仔細觀察發(fā)現了爬山虎的腳的秘密。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學習第六課《爬山虎的腳》(板書課題)
二、師生合作,探究新知
。ㄒ唬┱w感知
1首先請同學們打開課本,各自放開聲音讀一遍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愿意站起來朗讀嗎?用比一比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站起來分段朗讀課文。
3還想讀嗎?這次我們拿起筆來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每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試著自己概括一下寫在旁邊。
4交流:誰來告訴大家,通過默讀課文,你又了解了哪些內容?板書:葉子腳的位置、樣子怎樣爬觸墻生存
。ǘ┘氉x感悟
1、同學們通過默讀課文,已經初步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想不想去看看那些可愛的爬山虎?來我們一起欣賞。(放錄像)。
2、喜歡爬山虎嗎?你最喜歡它的什么?
3、下面我們就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深入學習,看誰收獲最大。(學生分組活動,喜歡相同部分的在一起學習)
。1)喜歡爬山虎的葉子的同學可以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把葉子的美展示出來。
。2)想研究爬山虎的腳的同學可以畫一畫的學習方法。
。3)想研究爬山虎會爬墻的秘密的同學可以采用讀一讀、想一想、演一演的學習方法。
4、剛才,同學們學習很投入,愿意把你的收獲與大家分享嗎?
。1)當學生交流葉子部分時:
a請他給同學們讀一遍。(課件出示葉子畫面)學生評價。
b交流:爬山虎的葉子有什么特點?你是從哪些語句體會出來的?
c指導朗讀:爬山虎的葉子綠得如此新鮮,排列如此均勻,不僅靜止的時候很美,動起來就更美了。請看(課件演示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的畫面)讓你想到了什么?你想用怎樣的感情朗讀這段?指名讀。評價。
。2)哪位同學畫出了爬山虎的腳?愿意展示一下嗎?
a一生展示自己的畫。
b請同學們讀一遍第三自然段,對照課文的描寫評一評他畫得怎么樣。
c還有哪位同學愿意展示自己的畫?能指著圖給大家介紹介紹爬山虎的腳長在哪兒是什么樣的嗎?
。3)爬山虎的腳是怎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呢?誰來為大家揭開這個秘密?
a一生讀第四自然段
b哪位同學能夠一邊介紹一邊用手代替爬山虎的腳表演一下?
c自讀第四自然段,用筆全圈出作者用了哪幾個表示動作的詞?
d邊讀課文,邊用手在桌子上做做這幾個動作,體會體會。
。ㄈ⿲W生質疑課件演示爬山虎的'腳是怎能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三、實踐應用,鞏固新知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交流收獲,課堂評價:這節(jié)課我們共同學習了爬山虎的腳。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會讓你有無窮無盡的收獲。希望同學們都能成為善于觀察的孩子。
1、積累文章中你最喜歡的句段.
2、選擇一種植物,仔細觀察它最有特點的的部分,再把觀察到的寫下來。
鞏固練習
1、自學生字詞。
2、指導背誦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3、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
教學反思
1、本課教學以自讀自悟為主,并體現綜合學習的特點,如讀讀、畫畫、說說、寫寫等。拓展練習 仔細觀察一種植物,抓住它的特點寫一寫。
2、在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討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合理安排時間,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否則會流于形式,學無所獲。
語文教案 篇3
習作:大樹和小鳥(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豐富的想像,把想像到的寫下來。
2、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能力、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將“大樹”和“小鳥”聯系起來想像,編出有簡單情節(jié)的故事。
教學難點:將“大樹”和“小鳥”聯系起來想像,編出有簡單情節(jié)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明確題目要求,啟發(fā)想像:
1、分別出示“大樹”和“小鳥”兩個詞語,請學生說一說:大樹什么樣?什么樣的小鳥?
。ㄖθ~茂盛的大樹;瀕臨滅絕的大樹;很神奇的大樹;有了病蟲害的大樹……)
。利惖男▲B;稀有的小鳥;會捉蟲的小鳥;暫時棲息準備遷徙的小鳥……)
2、要求學生把大樹和小鳥聯系起來進行想像,編一個完整的故事。
3、你還可以把什么聯系起來想像編故事,試著說說。
。ù蠛:托◆~;莊稼和土地等;小河與麥苗……)
二、口語表達:
1、學生用語言表達想象內容
2、教師聽取學生匯報,規(guī)范學生語言,鼓勵大膽想像,提倡與眾不同。
重點指導:把故事情節(jié)說具體。
3、可采取追問
三、指導書寫:
1、提出書寫要求:把自己想到的.寫下來,不寫錯別字。
2、學生進行。
四、修改習作:
1、寫完后讀一讀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主要看語句是否通順,有沒有錯別字。
2、請一人讀習作,然后全班進行點評。
3、同桌互相讀習作,互相修改。
五、課堂:表揚想像豐富的同學,提倡與眾不同,鼓勵創(chuàng)新思維。
六、作業(yè):進一步想像,使自己編的故事情節(jié)更合理,想像更豐富。
習作:大樹和小鳥(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對習作進行點評,讓學生對習作進行修改。
2、培養(yǎng)學生修改習作的習慣和能力。
教學重點:通過講評,使學生找出不足,學會修改,形成能力。
教學難點:通過講評,使學生找出不足,學會修改,形成能力。
教學過程:
一、點評習作:
1、習作整體情況。
2、表揚優(yōu)點,指出不足(舉例子)。
3、學生討論修改意見。
二、修改習作:
1、學生對習作進行修改
2、教師巡視,重點指導寫話困難的學生。
三、作業(yè):發(fā)散思維,進一步想想,你還能編出誰和誰的故事,試著寫一寫。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學習,懂得要善于動腦,運用積累的知識解決生活中、學習中的難題。
2、學會認讀生字33個,會寫生字32個。
3、同音字組詞,以區(qū)別字的音、形、義,做到正確使用。
4、進行詞語積累,能運用其他詞語進行替換。
5、運用以掌握的閱讀方法,默讀短文,言簡意賅地回答課后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認讀生字33個,會寫生字32個。
2、自覺積累詞語,使語句更形象、生動。
教具:
投影儀
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讀一讀,比一比(投影)
1、寫下面加點字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2、在練習本上抄寫,并組詞。
二、比一比,組成詞語(投影)
場、廠、威、危、修、休、拖、脫
1、引導學生比較字的音、形、義的異同。
2、口頭組詞,在本子上進行書寫練習。
三、抄一抄(投影)
疑惑、輕蔑、胸有成竹、轉敗為勝
淤泥、笨重、沉沒、繃緊、出色
徘徊、驅散、跳躍、恢復、束手無策
1、讀一讀,哪些字比較容易讀錯?
2、哪些字容易寫錯?
3、你都明白這些詞的意思嗎?選一個你最喜歡的詞造句。
4、第五單元的課文中,你還有要積累的詞語嗎?寫在書上。
5、在抄寫的過程中,是否發(fā)現有提醒大家的地方?
四、閱讀課文片段
1、朗讀的時候,注意文中的句號和嘆號。
2、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試著用別的詞語替換。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開卷有益
1、運用掌握的學習方法閱讀短文《發(fā)明大王的秘訣》。
2、默讀短文,查字典或與他人交流解決其中的生字。
3、劃出你感興趣的詞語。
4、短文有幾個自然段?
5、逐段指名讀課文,思考每段主要說的是什么?對較難歸納的自然段,教師加以指導。
6、愛迪生成功的“秘訣”是什么?
7、背誦課文最后一段中愛迪生說的話。
二、初顯身手
課前搜集民間傳說,生動、流利地講述富于智慧的人的故事。例如曹沖稱象、用冰取火、阿凡提智斗國王等。
三、暢所欲言
回憶剛才所聽的故事,說一說怎樣才能成為有智慧的人?
四、金鑰匙
引導學生介紹、交流自己的閱讀方法,掌握一些效率高、簡潔明了的.學習方式。
教學后記:
學生對本單元的字詞掌握的字詞通過聽寫掌握的較好,但在仿照課文寫一寫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掌握的不好,通過老師的反復舉例講解,學生漸漸明白,這也折射出學生的生活能力和語言表達的欠缺。閱讀部分領悟的不錯,作文從草稿來還存在很多問題。
語文教案 篇5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都寫過作文,每當老師講評作文時,你的心情怎樣?
2、是的,在老師講評作文時,同學們有的喜、有的憂。今天,我們就和小作者一起來學習略讀課文——《老師讀作文的時候》。
3、讀題質疑。
1)、讀了這個課題,你的心里產生了什么疑問?
2)、想要解決這些疑問,讓我們一起打開書,到課文中尋找答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己試讀課文,提出要求:
畫出生字詞。
讀順句子。比較難讀的長句了反復讀幾遍。
讀通全文。標出自然段序號,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出示本課的生字及詞語認讀。
出示詞語:
圖釘橡皮筋揣著驕傲賭氣飄飄裊裊戰(zhàn)戰(zhàn)兢兢
蘊藏范文
開火車讀——齊讀——再試著寫幾個。
平平淡淡認認真真戰(zhàn)戰(zhàn)兢兢飄飄裊裊
指名學生讀以上詞語,教師注意及時正音。
體會:平淡——平平淡淡,哪個詞語的語氣更強烈?
是的,我們在以后的說話和寫作中,恰當地使用這類疊詞,可以使我們的語言更豐富,更有感染力。
誰能再試著說幾個?
教師隨機板書。然后全班齊讀,積累。
三、細讀課文,交流體會
1、指名逐段朗讀課文。
大家讀得很好,課文的內容,仿佛寫的就是我們身邊的事情,所以,老師想請大家把自己當成是課文中的某個人物,走進文章,細細體會。
2、理清課文的思路。
以三條線來理解課文內容:
這篇課文人物比較多,我們可以按照人物來理清課文的主要內容。
。1)從老師這條線看,老師前后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從課文中找出相關段落讀一讀。
。2)從“我”這條線看,“我”的心情發(fā)生了怎樣的彎化?“我”又是怎樣做的?誰來讀讀這些句子?
。3)從“同學”的表現來看,他們前后又有什么變化?
3、引起這一切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是“我”向老師提出了一個小小的要求,念作文的時候不念“我”的'名字。
4、閱讀感悟,指導朗讀。
仔細品讀“我”與老師的一段對話。
“我有一個小小的請求……”我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說。
小作者為什么會“戰(zhàn)戰(zhàn)兢兢”?我們怎樣讀出這種語氣?
“我想……您念我的作文的時候……是不是可以……不念我的名字……”
為什么這一句話用上這么省略號?我們應該怎樣讀?
四、角色互換,情感體驗
小練笑:“我想對說……”
同學們,相信通過剛才的學習,你一定有許多話想說,你覺得課文中的“我”是個怎樣的學生?“老師”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對課文中同學的做法你又有何看法?
五、介紹作者,激發(fā)寫作
1、簡介作者。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文中這個會寫文章的小女孩,后來成為我國著名的散文家。(簡介作者)
2、交流
同學們,故事里的人物,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我們可以通過這個故事找到自己的影子。希望你們能像文中的小作者一樣,每個人都能寫一手好文章,讓老師念每個人的文章,念出每一個人的名字!
六、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將本課積累的好詞抄在摘抄本上。
語文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第二段景物描寫的精妙之處:抓特征、有順序,調動多種感官對景物進行多角度的描寫。
2.仿照課文第二段,描寫一處景物。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學習課文第二段景物描寫的精妙之處:抓特征、有順序,調動多種感官對景物進行多角度的描寫。
教學難點:
注意合理安排描寫的順序,調動多種感官,運用多種描寫方法來描寫一處景物。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主要采用朗讀法充分熟悉課文第二段,通過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簡要分析這一段的景物描寫方法,教師在討論的基礎上總結本文寫法,讓學生覺得寫作不難,發(fā)現身邊的美景,展現對生活的熱愛。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這篇課文有一段精彩的景物描寫,你能找到嗎?對,是第二段,請大家用心朗讀這一段。
(二)寫法探究
1.關鍵詞語──景物描寫有順序。
(1)圈出這個語段中結構上的關鍵詞語:“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
(2)這組關鍵詞語,哪個是內容強調的重點?
預設:“單是”后邊的內容是強調的重點,突出了兒時百草園的趣味無窮。
(3)景物描寫有順序:先用兩句“不必說……”寫百草園整體,再寫局部的“泥墻根一帶”,這是從整體到局部的順序。
(4)讀讀背背這段景物描寫的文字,關注都寫了什么景物。
(5)你還關注到這段景物描寫中的其他順序了嗎?
【預設】高低相間:第一個“不必說”從低到高寫,第二個“不必說”從高到低寫;
動靜結合:低處寫靜物,高處寫動物;
遠近結合:第一個“不必說”寫近處,第二個“不必說”寫遠處。
【設計意圖】從形式到內容的學習本段描寫,熟悉語言材料,為簡要分析景物描寫的`方法做準備。
2.修飾詞語──景物描寫抓特征。
(1)作者筆下的景物,各自有特征。作者是如何做到的?當然是離不開修飾詞語的運用。找出第二段中的修飾詞,體會景物的特征。
預設:石井欄“光滑”,是經過了長年累月的使用,而且魯迅小時候在百草園玩耍的時候,一定用手觸摸過,才有了這么具體的感受,寫出了石井欄的特征。
叫天子“輕捷”,其實不單是寫這種鳥的輕快敏捷,還寫出了一個孩子輕輕地從背后想去捉到這種鳥,不料這種鳥永遠是那么機靈,很讓孩子羨慕地高飛了。
(2)讀讀背背這段景物描寫的文字:關注景物的特征。
3.色形味聲──景物描寫多角度。
(1)調動起我們的感官──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
(2)用“我看見……”“我聽見……”來梳理本段的景物描寫。
預設:
我看見(顏色)菜畦的碧綠,桑椹的紫紅。
我看見(形狀)皂莢樹的高大,黃蜂的肥胖,何首烏的臃腫,覆盆子的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
我聽見(聲音)鳴蟬的“長吟”、蟋蟀的“彈琴”。
我吃到覆盆子又酸又甜。
我觸摸到石井欄的光滑。
(3)讀讀背背這段景物描寫的文字:關注這是一個有聲有色、有滋有味的百草園。
【設計意圖】在讀讀背背中,逐層深入,引導學生體會景物描寫如何抓住景物特征,如何對景物進行多角度的描寫,為運用此種方法進行仿寫做準備。
(三)仿寫練習
仿照第二段文字,描寫一處景物,用上“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這個句式,并注意合理安排描寫的順序,運用多種描寫方法。二百字左右。
(四)當堂點評
預設:
(1)是否用上了“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用上了是為了突出“單是”后邊的內容,要注意前后語意的重點。
(2)是否調動了多種感官來描寫一處景物?比如,描寫校園的某個角落,看見了什么顏色,聽見了什么聲音等。
(3)有沒有抓住事物的特征?比如寫校園里的樹木,突出其高大、枝繁葉茂等。
(4)在景物的描寫中,表達自己的情感:喜歡、熱愛。
(五)課堂小結
景物描寫要抓特征、有順序,調動多種感官。我們不妨就先仿照名家的作品去寫,寫出我們的精彩作品。
(六)布置作業(yè)
1.修改課堂上仿寫的一段景物描寫。
2.背誦課文第二段。
3.請同學們以《難忘的童年故事》為題,寫一寫自己童年的故事。
【設計意圖】1.注意讀寫結合,關注作文的講評與修改。2.從名家名篇中積累語言素材,養(yǎng)成背誦的好習慣。3.愿意將自己的童年往事與老師同學分享。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教案03-31
語文教案04-01
語文優(yōu)秀教案04-02
語文教案03-08
語文教案03-08
語文教案03-10
語文教案03-15
語文教案02-16
語文教案03-21
語文教案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