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數(shù)學教案《誰的位置動了》含反思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誰的位置動了》含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設計意圖】
《誰的位置動了》這節(jié)活動課,幼兒比較難理解,為了引導幼兒能夠清楚區(qū)分左和右,發(fā)展幼兒的空間方位知覺和判斷力,把抽象的東西形象化。我將本節(jié)活動課,設計成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在歡愉的氣氛中參與、體驗、感受學習生活中的數(shù)學知識。
【活動目標】
1、區(qū)分左右關系。
2、發(fā)現(xiàn)以自身為中心的左右。
3、發(fā)現(xiàn)以客體為中心的左右。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5、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
1、用海綿紙做紅、綠兩種手鐲。
2、幼兒活動材料第一冊第14頁。
3、水彩筆。
【活動過程】
。ㄒ唬┮哉勗挼男问綄胄抡n小朋友,你用哪只手握鉛筆?你用那只手拿剪刀?你用那只手拿筷子?對了,我們都要用右手。我們的右手很能干,給它戴上紅手鐲,那左手就戴上綠手鐲。今天我們就來區(qū)分左和右。
(二)發(fā)現(xiàn)自身的左右
1、啟發(fā)幼兒發(fā)現(xiàn)自身的左右,說說自己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分左右的。
2、游戲:看誰做得對。
讓幼兒跟教師的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開始速度可以較緩慢,隨后游戲的速度由慢變快。如;舉起你的右手(戴紅手鐲的那只手)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耳朵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肩t;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右腿;。;左手叉腰(戴綠手鐲的那只手)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眼睛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左膝蓋。t;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左肩;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右腿。
3、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左邊有誰,右邊有誰,左邊和右邊各有哪些物體。
。ㄈ﹪L試以客體為中心辨別左右
1、請5-6名幼兒排成一橫排,說說xxx的左邊是誰,右邊有是誰。
2、游戲:幼兒兩兩結伴,面對面站立,聽教師的指令作相應的動作,感知以自身為中心區(qū)分左右和以客體為中心區(qū)分左右的差異。如:;伸出右手拍一拍伸出左腳碰一碰等。
3、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四)操作活動
1、請幼兒翻開活動材料,按要求完成添畫、涂色活動。
2、請幼兒結合活動材料,說說圖上具體的左右關系。
【活動延伸】
讓幼兒區(qū)分左右,加深對左右空間方位的認識,進一步認識左右是一對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換的相對概念。
【活動反思】
一、根據(jù)學生認識空間方位的特點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廣泛的數(shù)學活動經(jīng)驗。
一般學生在6歲時就能完全正確地辨別上下前后;,但以自身為中心的左、右辨別尚未發(fā)展完善。因此,在教學中,對于上、下&;前、后,可以盡量放手讓學生獨立辨別,而對;左、右的辨別,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左右手的功能來幫助學生認識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進而使學生對左右的認識逐步深入。
二、在游戲活動中引導學生辨認位置關系。
新課程提出,學習目標應由關注知識;轉向關注學生&,課堂設計應由uo;給出知識轉向;引起活動uo;得到&經(jīng)歷、體驗&。新課程改革也視學習為;做o;的過程、經(jīng)驗;的過程,凸現(xiàn)學生學習的實踐性特點。在上下、前后、左右的教學中,我組織學生聽口令和聽反口令拍手的游戲活動,當看到自己拍的和別人一致時,他們的笑容是那樣的燦爛,從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并增加成功感。假如發(fā)現(xiàn)自己“上當&o;的同時,他們就會趕緊糾正。如此設計,不僅注重學生認知上的需求,更重視學生學習情感上的滿足,使學生心中充滿激動與挑戰(zhàn),獲得內(nèi)心的充實和滿足。心理學的研究也表明:只有學生的情感體驗是愉悅的學習,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學生無疑會對數(shù)學產(chǎn)生親切感,從而積極投入學習。
小百科:位置是一個漢語詞匯,讀音為wèi zhì,指空間分布,所在或所占的地方,所處的方位。位置的近義詞是地址,位置也有處理、安置等意思。
【大班數(shù)學教案《誰的位置動了》含反思】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煩惱》含反思10-31
大班月光長廊教案含反思10-23
大班社會《愛心樹》教案含反思04-03
大班健康《椅子游戲》教案含反思04-05
位置教學反思05-04
《位置》教學反思04-13
小班社會活動詳案《猜猜你是誰》含反思04-05
幼兒園大班教案《春曉》含反思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