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班健康教案:比高矮教案及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健康教案:比高矮教案及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教會幼兒區(qū)別高矮,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對關系。
2、教幼兒一些簡單的比較方法,發(fā)展幼兒觀察、比較、判斷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重難點:
重點:區(qū)別高矮和一樣高及學習比較高矮的方法。
難點:理解高矮的相對關系。
活動準備:
課件三副、布一塊、日常生活中能比較高矮的實物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教幼兒區(qū)別高矮和一樣高
1、出示課件一,圖為由于生活習慣不同,健康情況不同,長得高矮不同的兩個孌生姐妹,讓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找出她們的不同點(結合衛(wèi)生習慣教育引入高和矮)。
2、逐一出示實物,讓幼兒比一比,誰高誰矮,還是一樣高。
3、請兩個小朋友上來比比誰高誰矮,還是一樣高,再請全體幼兒互相比比,誰高誰矮,還是一樣高。
4、請幼兒說說自己熟悉的東西中什么是可以比較高矮的。
二、教幼兒一些比較高矮的方法
1、請一高一矮兩個小朋友,矮的站在凳子上,前面用一塊布遮住,讓幼兒判斷,誰高誰矮。當幼兒發(fā)生錯覺時,揭開謎底,并告訴幼兒比較高矮時要把物體放在同一高度。
2、出示課件二,圖上有一棵樹距離近,一棵樹距離遠,讓幼兒判斷樹的高矮,當幼兒發(fā)生爭論時,拉回較遠的那棵樹,讓幼兒再次進行比較,然后告訴幼兒比較高矮時,要把物體放在相近的地方,否則不確。
3、出示課件三,一只長頸鹿在地上,一只猴子爬到樹頂,猴子低下頭對長頸鹿說:瞧!我長得比你高。提問:猴子的話對嗎?為什么?
三、告訴幼兒簡單的高矮的相對關系
1、請一高一矮兩個小朋友比較,再讓高的小朋友跟老師比較或讓矮的跟更矮的小朋友比較,使幼兒知道:高的小朋友跟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跟老師比是矮的,矮的小朋友跟高的小朋友比是矮的,但跟更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告訴幼兒單獨的某樣東西是不能定高矮的,要看它跟什么比較。
2、請三個小朋友上來,再請一個幼兒為他們從高到矮排隊,并說出誰高誰矮,誰比誰高,誰比誰矮。
3、發(fā)給每個幼兒紙和筆,請每個幼兒依次畫高矮不同的三棵樹。
活動反思:
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使幼兒“無心”的好奇轉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動力,促使幼兒對活動的探索欲望。
【小班健康教案:比高矮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班數(shù)學比高矮教案及反思09-27
小班比高矮教案09-16
小班健康教案:咚咚的假牙教案及教學反思03-06
小班健康教案:我會洗手教案及教學反思03-16
小班健康教案:曬太陽教案及教學反思03-16
小班健康教案:愛護牙寶寶教案及教學反思03-06
小班健康教案:認識蔬菜香菜教案及教學反思03-06
小班健康教案:我愛喝水教案及教學反思03-06
小班健康教案:小鴨捉魚教案及教學反思03-16
小班健康教案:學會正確漱口教案及教學反思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