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匯編10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學習5的減法,學會正確計算5的四組減法。
2、幼兒通過操作,理解加法的計算過程,體會用“數(shù)的組成”來計算5的`減法是最簡單的方法。
3、培養(yǎng)幼兒積極主動參與數(shù)學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
活動重點:學習5的減法。
難點:在操作中掌握5的減法運算。
反思:幼兒知道1個實物和4個實物合起是5個實物,從5個實物中拿走1個大家也知道剩下4個,但幼兒比較難理解“5-1=4”因此本次活動的重點是通過操作幼兒能掌握5的減法。
活動準備: 5的組成列式若干,5以內的運算列式若干,背景圖一幅,1—5數(shù)字操作卡片若干、操作卡片(、松鼠五只、蝴蝶五只、小鳥五只、小鴨五只)
反思:幼兒對抽象的減法運算如“5-2=3”不能理解,也不感興趣。但如果借助一些實物,并放入常情中,幼兒能運用表象進行減法運算,因此準備了以上教具。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奧爾夫音樂《火車快飛》幼兒“開火車”進場。
反思:用歌曲與數(shù)、形知識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律動進來,提高幼兒興趣。
二、基本部分
1、游戲“開火車”復習5的組成。
現(xiàn)在老師要請小朋友們一起玩“開火車”的游戲,游戲中答對的小朋友可以跟老師一起開動火車。
“開火車”游戲——老師“嘿嘿,我們的火車幾點開”(出示5的組成列式);幼兒“嘿嘿,我們的火車××點開”
請部分積極發(fā)言幼兒上來玩“開火車”(配合音樂)教師:火車要開,請你上來。
游戲重復玩兩次,讓每位幼兒都參與。
反思:著名教育家克魯斯卡婭說過:“游戲對兒童是學習,是勞動,是重要的教育形式!苯Y合游戲進行數(shù)學教育可使兒童擺脫枯燥抽象數(shù)概念,從而提高對5組成的復習的興趣。在玩開火車游戲中,幼兒積極參與回答問題,通過幼兒自己努力終于坐上長長的火車。
2、出示背景圖
1、老師:我們開火車來到一片草地,草地上有樹有花好漂亮,小朋友們看看,大樹上來了幾只小松鼠?(五只)五只小松鼠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5)這時走了幾只小松鼠?(一只)一只小松鼠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1)5只小松鼠走了1只小松鼠還剩下幾只松鼠?(4只)用什么符號來表示(一號)我們用算式來表示:5—1=4
2、草地上的熱鬧聲吸引了漂亮的花仙子,你們看誰來了?(教師表演蝴蝶)我們數(shù)一數(shù)有幾只蝴蝶飛來了采花?那里也有花,有兩只蝴蝶飛走了,(以下過程同上)
3、過了一會,小鳥也飛來玩游戲,小朋友看有幾只小鳥飛來了?又飛走了幾只小鳥?(以下過程同上)
4、小朋友猜猜誰來了,(教師表演鴨子)有幾只小鴨來游泳?過了一會,又有幾只小鴨游走了?(以下過程同上下文)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蝸牛的基本外形特征。
2.引導幼兒學會利用廢舊物品制作蝸牛。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廢舊光盤若干
2.水彩筆
3.膠水
卡紙
活動過程:
一、唱兒歌《蝸牛和黃鸝鳥》,引發(fā)幼兒興趣。
1.小朋友們好!老師好久都沒有聽到小朋友唱歌了,現(xiàn)在你們能用最好聽的聲音來唱《蝸牛和黃鸝鳥》給老師聽嗎?(幼兒齊唱兒歌)哇,小朋友們唱的真棒!
二.提出問題:
。1).教師:小朋友們,剛才你們唱了《蝸牛和黃鸝鳥》里面都有誰?那么請小朋友告訴老師是誰背著重重的殼一步一步往上爬呢?(蝸牛)你們有沒有見過小蝸牛呀?你們見過的小蝸牛是什么樣子?(請幼兒回答)
。2).教師將蝸牛手偶藏身后。
今天,老師請了一位客人來我們班做客,你們猜一猜他會是誰呢?讓我們說goodmorning把客人請出來吧!(goodmorning)
。3).教師出示蝸牛手偶,扮小蝸牛的聲音:
小朋友們好!我是小蝸牛。
教師:你們就安國的小蝸牛和這位客人有什么不同?你們瞧,這位蝸?腿碎L的是什么樣子的。浚▋蓚觸角)
三、討論、學習、觀察、想像、創(chuàng)作
1.今天啊,老師還把小牛的妹妹請來了你們想不想認識她?請小朋友想象一下,小蝸牛的妹妹長什么樣子呢?(請幼兒回答)
2.教師出示光盤蝸牛向小朋友問好,同時介紹制作蝸牛的材料。
小朋友們好!我是蝸牛妹妹。你們看,我漂亮嗎?你們看看我的衣服,好看嗎?你們知道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嗎?(蝸牛的殼是用光盤制作的。)我長了一雙漂亮的小眼睛哦!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漂亮的眼睛下面還有一張可愛的小嘴哦!你們知道是用什么畫的口紅嗎?(水彩筆)哇,你們真聰明!
3.教師示范制作蝸牛的方法:
。1)首先我們要選擇一張你喜歡的顏色的卡紙,在卡紙上把蝸牛的'頭部和身體畫出來。剛才蝸牛妹妹說她長了一雙漂亮的(眼睛)和一張漂亮的(嘴巴),所以我們還要用水彩筆畫上眼睛、嘴巴。
。2)然后,用剪刀把小蝸牛的頭部和身體剪下來,告訴幼兒這只是作為蝸牛的身體部分。
。3)將準備好的光盤做蝸牛的殼。
教師拿著小蝸牛的身體問幼兒: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一下,它還缺少了什么?那我們可以用什么來做它的殼呢?(請幼兒回答)你們認為用卡紙做蝸牛的衣服漂亮呢?還是用光盤做的漂亮呢?為什么?(請幼兒回答)光盤不僅閃閃發(fā)光,而且還能讓我們把它變廢為寶。我們應將光盤貼在畫有眼睛,嘴巴的這一面。
。4)在蝸牛的殼上(光盤)加以裝飾。
小蝸牛有點不高興了,讓老師來問一下他到底怎么啦?小蝸牛說:我覺得我的衣服還不夠漂亮!你們能給我打扮一下嗎?(請幼兒裝飾蝸牛的殼)謝謝你們把我裝飾的這么漂亮!我要去參加舞會了。再見!
4.請幼兒制作小蝸牛,教師在一旁巡視,給幼兒給予指導和幫助,對制作得好的幼兒給予鼓勵。
教師總結并告訴幼兒在生活中要保護我們身邊的小動物,別傷害它們!
四、分享、交流
請小朋友帶上自己制作的小蝸牛去參加舞會,和小朋友們分享交流:自己是如何制作蝸牛。
五、延伸活動:
語言智能:根據幼兒已有的經驗,說出蝸牛的特征。自然智能:去戶外散步,觀察蝸牛。
人際智能:(重點指導)帶幼兒進行《烏龜和蝸!返谋硌荨
空間智能:用橡皮泥制作蝸牛。
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江南》是一首漢代的樂府詩,是一首采蓮歌。歌曲曲風活潑,意境歡快,歌曲內容表現(xiàn)了魚在蓮葉間穿梭往來的輕靈的樣子,也形象地體現(xiàn)了魚兒逗戲蓮葉的情景,易于幼兒理解。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江南》描寫的情景,能大膽地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歌曲活潑快樂的意境。
2.區(qū)分并交換角色,通過捉小魚的游戲,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樂趣。
3.熟悉《江南》歌曲的旋律,學唱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
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江南》的情景。
活動難點:
區(qū)分并換角色,連貫游戲。
活動準備:
音樂《江南》,黃、綠、藍三色標記;幼兒學過古詩《江南》。
活動過程:
一、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江南》景象
1.回顧古詩《江南》。
提問:古詩里寫了誰?他們在干嘛?
2.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小魚和蓮葉嬉戲的情景。
3.嘗試在身體的不同方位表現(xiàn)蓮葉。
二、魚戲蓮葉
1.教師示范魚戲蓮葉的動作。
提問:魚兒做了哪些動作來逗戲蓮葉的`?
2.幼兒當小魚,教師當蓮葉嘗試表演魚兒逗蓮葉的動作。
提問:蓮葉做什么動作的時候小魚來逗蓮葉?蓮葉睜開眼睛的時候小魚怎么樣了?
3.教師扮蓮葉,幼兒當小魚完整表演一遍。
4.師幼換角色,表演一遍。
三、游戲:魚戲蓮葉
1.小黃魚逗戲蓮葉。
提問:哪一句的時候找到朋友的,哪一句的時候擺出蓮葉造型的?
2.分別請帶綠色標簽和藍色標簽的幼兒當小魚各游戲一次。
四、游戲:捉小魚
1.討論捉小魚的玩法。
2.嘗試張網、收網游戲環(huán)節(jié)。
3.完整游戲一次,提問:老師在游戲結束時說了一句什么話?
4.通過教師:“小黃魚回去,小綠魚出來”等指令交換游戲角色分別請小綠魚和小藍魚完整游戲1次。
延伸活動:
思考:還有什么好辦法可以用來交換角色?
小百科:《江南》是一首漢代樂府詩。這是一首歌唱江南勞動人民采蓮時愉快情景的民歌。前三句點明采蓮季節(jié)、場合,地點;后四句描述魚兒嬉戲的場景。全詩使用比喻和反復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江南采蓮時的優(yōu)美意境。
大班教案 篇4
前一階段,我對廣西貧困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幼兒園、學前班的保教工作進行了調查研究,深感有必要對 農村幼兒園、學前班的健康教育進行一些指導,因此撰寫了。,可供農村幼兒園大班、學前班進行健康 教育時參考使用,以求對農村幼兒良好衛(wèi)生行為的形成有一定促進作用。
一、教育目標:
初步認識人體主要器官的生理功能;懂得愛護眼睛、耳朵、皮膚、牙齒等;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二、教育內容:
(一)了解眼睛,愛護眼睛
1.講解眼睛的功用。
2.我們應怎樣愛護眼睛?不用手揉眼睛;不在光線很暗的地方看圖書;使用剪刀等銳器時要小心;不放鞭 炮,不圍觀別人放鞭炮。
(二)了解耳朵,愛護耳朵
1.講解耳朵的功用。
2.我們應怎樣愛護耳朵?不用手挖耳象;不把小東西放進耳朵里。
(三)了解牙齒,愛護牙齒
1.讓小朋友對著鏡子數(shù)數(shù)自己有幾顆牙,看看它們白不白,整齊不整齊?講解牙齒的功用。
2.我們應怎樣愛護牙齒?飯后漱漱口;早晨、晚上要刷牙,刷牙應順著牙縫豎著刷,上牙從上往下刷,下 牙從下往上刷,里里外外都要刷到;換牙時別咬硬東西,別用舌頭舔牙;不吮吸手指,不咬鉛筆;多吃青菜少 吃糖,牙齒結實又漂亮。
(四)了解鼻子,愛護鼻子
1.講解鼻子的功用。
2.我們應怎樣愛護鼻子?不用手挖鼻孔;不把小東西放進鼻孔;擤鼻涕不要太用力,不要同時按著兩個鼻 孔擤。
(五)了解皮膚,愛護皮膚
1.講解皮膚的功用。
2.我們應怎樣愛護皮膚?勤洗澡、勤理發(fā)、勤剪指甲;活動或勞動時要小心,不要碰破、刺破、劃破皮膚 ;皮膚長瘡要及時上藥。
(六)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吃飯:飯前洗手;不邊吃邊玩;不挑食;不吃不潔的食品,瓜果要洗干凈后再吃,不撿掉在地上的東西 吃;剛吃完飯,不要馬上跑著玩。
2.睡覺:按時睡覺;不蒙頭睡覺。
3.排便:每天定時排大便;不憋尿;便后洗手。
(七)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適應能力(參考有關“社會適應能力培養(yǎng)”內容的'書刊)
三、教育的方法和特點:
(一)結合其它內容的教育(如語言、音樂、美術、常識教育等),有機地融入健康教育的有關內容。
(二)家庭教育及家長的衛(wèi)生行為對兒童衛(wèi)生習慣的養(yǎng)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比如,家長愛挖鼻孔,孩 子就會模仿,家長生吃水果不洗,孩子也會拿來就吃。幼兒了解一些衛(wèi)生知識不等于就能見諸于行動,習慣的 培養(yǎng)是個長期的過程,教師必須向家長宣傳衛(wèi)生知識,使家長了解健康教育的內容和要求,取得家長的配合。
(三)幼兒園、家庭需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具,如專用的毛巾、牙刷、牙缸等。
四、學前班應具備的基本衛(wèi)生條件
(一)教師以身作則,講究個人衛(wèi)生,有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二)有安全、平坦的兒童活動場地。
(三)教室內光線、通風良好。
(四)有條件的地方,用小椅子代替板凳。
(五)為兒童提供清潔的飲水。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學習詩歌活動,感受詩歌所表現(xiàn)出的民族自豪感,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情感。
2、理解詩歌內容,感知祖國地大物博,初步理解祖國“真大”的含義。
3、學習有表情地朗誦詩歌,提高大膽表達、表現(xiàn)的能力。
4、領會詩歌蘊含的哲理。
5、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讓幼兒理解并掌握詩歌的內容;
難點是讓幼兒學習一年四季有哪些季節(jié),進一步理解祖國“真大”的含義。
活動準備
中國地圖,錄音機、磁帶,畫好祖國版圖輪廓線的背景圖,詩歌相應圖片及內容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huán)節(jié)
1、引出課題,引導幼兒感受“祖國真大”。
(1)出示背景圖:這是哪個國家的地圖?
(2)尋找家鄉(xiāng)位置,感受“祖國真大”。
2、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知識經驗大膽表達。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一)通過范誦、欣賞圖片、配動作朗誦等形式,引導幼兒帶著問題多次欣賞詩歌,初步感受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聽聽看詩歌里都說了什么?北方和南方有什么不同?不同地方的孩子們在同一個時候做些什么?)
。ǘ┘w交流,師、幼共同梳理理解詩歌內容。
1、幼兒交流互動學習:你聽到什么?看到什么?(教師重點觀察、了解幼兒對詩歌理解的程度及遇到的困難)
2、教師用圖片梳理的方法有針對性地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北方是誰的家?它是什么樣的?南方是誰的家?它又是什么樣的?
。ㄈ┒嘈问街С钟變簩W習詩歌。(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表現(xiàn)詩歌意境)
1、看圖幼兒自主朗誦詩歌。(教師了解幼兒對詩歌內容的掌握情況)
2、討論:為什么說東西南北中的孩子在同一個時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圍著火爐吃西瓜?(進一步理解祖國“真大”的含義)
。ㄋ模⿲W習有表情地朗誦詩歌(引導幼兒充分地感受表現(xiàn)詩歌意境)
1、學習朗誦詩歌。(初步學習用動作表達詩歌意境)
2、多形式朗誦詩歌(采用相互朗誦、分段朗誦等形式進行,進一步激發(fā)幼兒朗誦詩歌的興趣)
3、配樂朗誦詩歌(引導幼兒大膽表現(xiàn)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
四、結束環(huán)節(jié)
教師提出仿編詩歌的要求,引發(fā)幼兒的想象性思維。
五、延伸環(huán)節(jié)
請幼兒根據所學詩歌的內容,用手中的畫筆畫一幅漂亮的畫,表達自己愛祖國媽媽的情感。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開始的時候,我就帶領大家看了祖國風光的圖片,孩子們都紛紛說出了自己的感受,感受到了“祖國真美”“祖國真漂亮!币哺惺艿搅四媳狈降乃募咎卣鳎私饬四媳狈降臍夂虿町,在整個活動的組織過程中,幼兒初步理解了中國的最南方、最北方的在地圖上的`位置,知道了南、北方的不同氣候情況及人們的活動。兒歌的內容比較簡煉,應該比較容易掌握,但在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幼兒的學習熱情還不夠高漲,可能有的提問設計不是太合理,導致幼兒回答問題出現(xiàn)針對性不夠。有的內容幼兒理解不夠,例如:圍著火爐吃西瓜——可以明確告訴孩子是祖國的哪里?為什么要圍著火爐吃西瓜?在以后的區(qū)角活動中,可以利用“小舞臺”,繼續(xù)鼓勵幼兒朗誦表演兒歌,更好地理解兒歌的意思,達到有表情地朗誦。
小百科:祖國是祖先開辟的生存之地,人們崇拜、愛惜和捍衛(wèi)這片生生不息世代相傳的土地。人們對祖國的感情包括了對國家主權,大好河山,燦爛文化以及骨肉同胞的感情。
大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在開展主題活動“我是中國人”的過程中,幼兒對十二生肖產生了興趣,于是自發(fā)展開了“十二生肖大調查活動”,逐漸了解了十二生肖及其排列順序,對十二生肖的由來及傳說也有了了解的愿望。
該活動是一個創(chuàng)造性表演活動。既有創(chuàng)造想象的空間,又融入了表演的元素。整個活動分三個環(huán)節(jié):一是嘗試表演游戲,體驗表演的樂趣;二是想象有趣情節(jié),在欣賞討論后大膽表現(xiàn)自己的想象;三是結伴表演、相互評價、根據角色特征自主表現(xiàn),為后續(xù)在各類情境中主動展開想象及富有創(chuàng)造性地演繹各類形象積累經驗。
童話劇表演是我園的特色,進入大班后,幼兒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力與想象力有了較大的提高,因此,教師可適時、適度地引導幼兒從模仿表演走向創(chuàng)造。表演活動為幼兒的社會性、創(chuàng)造想象及表達表現(xiàn)能力的發(fā)展提供了一個個性化的空間。幼兒在表演活動中可以自由創(chuàng)作,積極解決問題,整合多種經驗,個性化地進行表達。因此,在活動預設中,我們通過引導幼兒觀看表演視頻,兩兩結伴表演,集體交流討論,幼幼互動評價等,讓幼兒在故事情境中感受表演之美,表達表演之樂。
目標:
1.大膽想象十二生肖故事中小老鼠得第一的情節(jié),能運用肢體動作、語言等表現(xiàn)對角色形象的理解。
2.體驗和同伴共同協(xié)商、表演的樂趣。
準備:
1.幼兒經驗準備:熟悉十二生肖及其排列順序。
2.物質材料準備:視頻、場景設置等。
過程:
一、十二生肖秀
1.導入活動。
師:我們又要來玩快樂的表演游戲嘍。請你聽著音樂和我講的話自由表演。(音樂起,幼兒自由表現(xiàn)十二生肖姿態(tài)。教師旁白:清晨,當?shù)谝皇柟庹者M森林的時候,小豬起床了……小兔蹦蹦跳跳地來到了草地上……小蛇也從洞里游了出來。突然,她看到一棵樹上長滿了她最愛吃的紅果子,于是她努力地繞著樹往上爬,越爬越高,越爬越高。再加把勁,馬上就能吃到了!終于,小蛇“啊嗚”一口吃到了紅果子……)
2.交流感受。
師:看你們演得這么開心,我很好奇。剛才你們在表演什么的時候感到最快樂?
幼:我演小白兔吃蘑菇最快樂。
師:我看到了你吃蘑菇時甜甜的笑容。
幼:我演小蛇扭來扭去的時候最快樂。
師:我看到你扭的樣子真特別。
幼:我剛才演小兔的時候和我的朋友一起在玩游戲。
師:是呀,和朋友在一起是最快樂的。
3.小結。
師:你們演的十二生肖都有各自的樣子。表演真快樂!
(析:幼兒在有趣的情景中自由表現(xiàn)十二生肖的不同姿態(tài),體驗表演的樂趣,為接下來的環(huán)節(jié)做鋪墊。)
二、小老鼠為什么得第一
1.觀看教師表演的“小老鼠得第一”視頻前半段。
師:看到你們演得這么開心,我也要來演一演。你們知道十二生肖里誰是第一?(小老鼠。)今天我就來演一演小老鼠得第一的故事。(幼兒觀看。)
2.分享交流。
師:你看到小老鼠怎么樣了?(走不動了。)明明小老鼠已經走不動了,最后他怎么得到第一名的呢?可能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
幼:請朋友小鳥幫忙。
師:小鳥來了,說:“小老鼠快來請我?guī)兔Π伞!?與個別幼兒互動演一演請朋友幫忙時的對話。)
幼:用工具,滑板車。
師:對呀,我也滑過滑板車的,是很快的。乘著滑板車的小老鼠一定很得意,“哈哈,這下我可要贏過老牛嘍!(引導幼兒集體演一演得意的表情和可能說的話。)
幼:鉆地洞。
師:對哦,小老鼠還有這個本領呢。地洞可不太好鉆哦?囱,地洞里黑黑的,小心點哦,再鉆進去點,再鉆進去點。(引導幼兒集體演一演小老鼠鉆地洞的動作。)
3.小結。
師:我們想出的辦法真多呀!這些辦法也可以用動作、語言、表情表演出來呢。
(析:幼兒在欣賞教師表演的過程中猜測小老鼠得第一的原因,并嘗試用動作、語言、表情表達自己的想象。教師的.作用一方面是通過多樣的互動引導幼兒將自己想的辦法用動作、表情、語言表現(xiàn)出來,另一方面是及時用圖譜梳理幼兒想出的方法,從而為后面環(huán)節(jié)自主開放的兩兩合作表演打基礎。)
三、結伴表演“小老鼠得第一”的故事
1.教師提出要求。
(1)可以找好朋友一起表演,分配好各自的角色。
(2)要想辦法讓別人看明白你演的是誰,小老鼠是怎么得第一的。
2.幼兒自由表演,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3.請兩組幼兒展示,全體幼兒交流分享。
師:你們覺得他們演得怎么樣?
幼:我覺得他們演得很好,因為他們的聲音很響亮。
師:聲音響亮很重要,這樣才能讓別人聽清楚。(用表示聲音的符號及時記錄在圖譜中。)
幼:我覺得凡凡演的老牛特別好,因為他走路的時候步子很大而且還用手表示牛角。
師:動作很重要,要演誰像誰。(用表示動作的符號及時記錄在圖譜中。)
幼:我覺得央央演得很好,因為她演小老鼠請小鳥幫忙的時候是笑瞇瞇地說話的。
師:表情能讓我們的表演更生動,所以表情也很重要。(用表示表情的符號及時記錄在圖譜中。)
幼:我覺得他們演得很好,不過我要給他們提個意見,就是表演小老鼠走不動的時候要更像一點。
師:要怎么樣才更像呢?你能來試一試嗎?
(析:此環(huán)節(jié)旨在通過同伴間的互動評價,讓幼兒明白怎樣可以演得更好,為后續(xù)的表演進一步積累經驗。教師的作用是及時梳理、提升幼兒回答的內容,并用圖譜的方式記錄。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引導幼兒在評價時更多地關注同伴的優(yōu)點,發(fā)現(xiàn)同伴的閃光點。)
4.幼兒再次結伴表演,互相學習同伴的優(yōu)點。
5.幼兒觀看教師表演的后半段視頻。
師:今天,我也在你們身上學到了很多。原來要想表演好,要先和朋友商量好角色,還要注意動作、表情、語言。我也要學習你們的好方法,你們看看我演得怎么樣好嗎?(播放視頻后半段。)
(析:在教師的表演中,最后的結局是,老牛被獵人的網罩住了,小老鼠用牙齒把網咬破,幫助了老牛。老牛主動提出背小老鼠一起參加十二生肖的比賽?煲竭_終點時,小老鼠和老牛相互謙讓,最后牛尾巴用力一甩,把小老鼠甩過了終點線,小老鼠得了第一。幼兒觀看該段表演視頻有多方面作用:一是可讓幼兒在欣賞中提高表演水平;二是出乎意料的結局既讓幼兒感到驚喜有趣,又滲透著品德教育;三是能激發(fā)幼兒再次表演的興趣。)
延伸活動:
師:十二生肖有很多有趣的民間傳說。如果有興趣,可以再去找一找、演一演。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印第安人原始的生活氣息,感知印第安人臉部造型和裝飾特點。
2、能大膽想象,嘗試在卡紙上用材料進行制作,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3、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喜歡裝飾。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活動準備:
1、有關印第安人ppt課件。
2、卡紙、紙黏土。
活動過程:
一、預熱階段:
1、老師用自編故事的形式引出神秘的印第安人,講述他們特有的生活方式,引起幼兒興趣。
2、播放印第安人ppt課件,初步了解印第安人的裝束。
二、圖片刺激:
引導幼兒欣賞、感受印第安人臉部造型和裝飾特點。
1、師:你看到的印第安人長得什么樣子?他們是怎樣打扮自己的?
你覺得什么地方最特別?
2、欣賞各種印第安人的造型。
師:印第安人來作客,看看他們是什么樣子的?你最喜歡哪個印第安人?為什么?
三、創(chuàng)造表現(xiàn):
提出要求,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指導。
1、師:讓我們也來制作一個神秘、有特色的印第安人,一起參加舞會。
2、鼓勵幼兒用材料在卡紙上大膽創(chuàng)意裝飾。
四、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活動反思:
我考慮到中班幼兒身心特點和發(fā)展規(guī)律,設計了豐富的內容,強調幼兒參與,重在激發(fā)和培養(yǎng)他們的音樂興趣。
聽,是感知與理解音樂的前提條件,也是音樂藝術時間重要的過程。我認為在課堂中,必須設計“聽”的環(huán)節(jié),分層次、有目的的`讓幼兒聽,讓幼兒充分地感受音樂的美,能有效地反映幼兒的學習興趣,引發(fā)幼兒對音樂的想像和聯(lián)想。還可以培養(yǎng)良好的音樂習慣,使幼兒逐步積累起感受和鑒賞音樂的經驗。我還想通過音樂的“彌散性”讓孩子們學會歌曲,因此,我讓他們聽“歌詞”,學習“英語單詞”,“理解歌詞內容’,聽“情緒”,邊聽邊創(chuàng)編動作。但是有些失敗,因為他們雖然很多都聽過《十個小印第安人》,但歌詞記得并不熟,而且畢竟只是幼兒園的小孩子,他們所能做到的也僅限于對歌曲的初步欣賞,創(chuàng)編一些簡單的動作而已。缺少老師的引導他們很難再有更深一步的進度。因此我覺得在我的思維目標中給他們的定位過高了一點。在今后的教學當中我還應該更多的考慮一下孩子們的實際水平和掌握程度,應先讓孩子們在非常熟悉歌曲后再對他們進行下一步的要求才行。
在教學中,只有不斷地反思、總結、修改,才會不斷地進步。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喜歡自己動手制作番薯造型。
2、能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作出不同的造型。
活動準備:
1、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番薯若干;牙簽、小棒、畫筆若干;裝飾用的各種紙等。
2、范例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范例談話。
小朋友你們看,今天老師為你們帶來了什么?這些有趣的`小動物、小飾物老師是用什么做出來的?
二、啟發(fā)思維。
1、教師隨意地取出一個番薯,引導幼兒觀察這個番薯的外形像什么?可以做成什么?
2、想一想一個或幾個番薯拼起來,可以做成什么?
三、討論交流。
1、請小朋友相互討論交流:我準備用x個番薯做什么?
2、再次引導幼兒觀察老師帶來的作品,說說老師用幾個番薯做成了什么?
四、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1、啟發(fā)幼兒根據番薯的不同外形,大膽想象,創(chuàng)造出與別人不同的作品。
2、教師巡視觀察指導,及時發(fā)現(xiàn)幼兒的需要和特殊的創(chuàng)意,并及時給予幼兒一定的幫助。
五、展示幼兒作品,相互介紹。
1、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說說自己作品的名稱,用了哪些材料制作而成的?
2、師幼一起評出最具形象獎若干個。
大班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大班的幼兒,盡管具有了一定的身體平衡能力和協(xié)調能力,但是仍然需要繼續(xù)鍛煉、繼續(xù)提高。另外,幼兒之間的合作能力也需要不斷的加強,因此,我們設計了戶外游戲活動《兩人三足》,既鍛煉幼兒的體能,又培養(yǎng)了幼兒的合作。
活動目標:
1、鍛煉幼兒身體的平衡能力和協(xié)調能力。
2、培養(yǎng)幼兒之間的合作意識,加強合作能力。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5、培養(yǎng)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活動準備:
平整的場地,繩子若干,書包若干,終點標志五個
活動過程:
一、 活動環(huán)節(jié)設計:
1、整隊,帶幼兒進入活動場地,隨音樂《健康歌》做準備活動。
2、劃好起點線和跑道,放好五個終點標志。把幼兒分成五個小組,幼兒自由選擇一個小伙伴,老師幫忙用繩子把其中一名幼兒的右腿和另一名幼兒的左腿拴在一起,排五列縱隊準備。
3、游戲規(guī)則:五組幼兒同時從起點出發(fā),沿跑道走向終點,繞過終點標志先返回起點的為勝(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4、游戲開始:
玩法一:起點和終點之間不設障礙,聽到口令后,五組幼兒兩人一對手拉手同時從起點出發(fā),沿跑道直接走向終點,繞過終點標志先返回起點的為勝。
玩法二:(增加難度)在起點和終點之間,每一列安排三名幼兒作障礙。參加游戲的幼兒要背上書包,聽到口令后,五組幼兒兩人一對手拉手同時從起點出發(fā),蛇形跑繞過“障礙”沖向終點,繞過終點標志先返回起點的為勝。
玩法三:幼兒自行商量,創(chuàng)編新的玩法,老師鼓勵其大膽創(chuàng)新。
5、游戲結束,帶領幼兒做放松運動,并整理好活動器械。
6、活動延伸:鼓勵幼兒回家后跟家長一起創(chuàng)編出更多更好的玩法。
二、備幼兒:估計幼兒在創(chuàng)編玩法的時候會想到挽著胳膊
玩兩人三足,也可能會摟著肩膀玩兩人三足,還可能會用手或胳膊夾著球玩兩人三足等等。
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感知生活中平均分的現(xiàn)象,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的能力。
設計思路: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在這次活動中利用了動物造型的軟體組合玩具,將要學習的知識點貫穿其中,調動幼兒的活動興致;自制了有立體感的蟈蟈教具及頭飾,更形象具體地體現(xiàn)活動的內容-裝蟈蟈。
但孩子畢竟是孩子,玩起來不由自主,為了達到最佳的活動目的,我又賦予小玩具生命,引入了玩具睡覺的情景,讓幼兒為了照顧小玩具而適當?shù)目刂谱约旱难孕,而之后的游戲又可以讓孩子們盡情地動起來。最后安排了區(qū)角活動,給孩子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發(fā)揮自己的動手操作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活動準備:蟈蟈教具及頭飾各10個籠子圖片5張軟體組合玩具若干活動黑板2個
活動過程:
1.出示玩具,激發(fā)幼兒興趣*教師出示單個玩具介紹并示范玩法,如手拉手,圍一圈,背靠背……*教師出示成品造型,請幼兒說一說它們在干什么?
讓它們和我們一起玩吧!
2.理解平均分*發(fā)放玩具,教師表現(xiàn):呀,小玩具在路上睡著了,而且是幾個小動物背靠背摞在一起睡著的,那我們先不叫醒它們,老師輕輕地發(fā)給每組小朋友一筐,你們也輕輕地拿,每人拿2組小玩具,再輕輕地放到你的前面,不要拆開,讓他們再睡一會吧。
*引導幼兒:數(shù)一數(shù):你有幾組玩具?每組有幾個?兩組玩具一樣多嗎?向幼兒介紹2組玩具的數(shù)量一樣多就是平均。
拆一拆:請幼兒將玩具輕輕地拆開,把小玩具叫醒,再數(shù)一數(shù)你一共有多少?每個小朋友一樣多嗎?這樣分公平嗎?這樣分分得平均嗎?
* 小結:每個小朋友分到的`玩具一樣多,就是平均分;平均分就是分的一樣多。
3.嘗試平均分分玩具:*引導幼兒將手中的玩具分成2組,看一看每組幾個?每組一樣多嗎?看看誰分的又對又快!說說是怎麼分的?
*引出平均分的方法-一個一個地分。
*請幼兒用一個一個地分的方法,將手中的玩具平均分成5組,看一看每組幾個?一樣多嗎?
*小玩具有些累了,那請小朋友將他們平均分成2組,然后背靠背摞在一起,放回小筐子里,讓它們睡一會吧,裝蟈蟈:* 引出:
現(xiàn)在我們活動室真安靜,小玩具一會就會睡著的,這讓老師想起來,昨天晚上,我家在睡覺的時候特別吵,總是有東西在叫,我找了好久終于找到了,原來是一群小動物,猜猜它是誰?
*出示蟈蟈:原來它們的蟈蟈籠子壞了,沒地方去,于是我就把它們帶來了,*進行活動-裝蟈蟈:
出示籠子:老師還準備了5個籠子,讓它們平均住到 5個籠子里面,幼兒說說該怎么分呢?
請幼兒黑板上示范裝蟈蟈。
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只蟈蟈?平均分到5個籠子里,每個籠子里幾只?
4.鞏固平均分小蟈蟈在籠子里可舒服了,你想變成小蟈蟈,體驗到籠子里玩的感覺嗎?
引出游戲-裝蟈蟈介紹規(guī)則:10個幼兒戴頭飾扮演蟈蟈,呼啦圈代替籠子, 幼兒和老師倒數(shù)10個數(shù)。10個"蟈蟈"同時裝到5 個籠子里。要求每個籠子里的蟈蟈一樣多。
組織幼兒做游戲,并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游戲結束,發(fā)放玩具作為鼓勵5. 活動結束:
帶領幼兒帶好玩具一起去做區(qū)角活動。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幼兒大班教案02-23
(經典)大班教案08-09
大班教案(精選)08-11
大班教案[精選]08-13
大班的教案11-22
大班教案07-20
【經典】大班教案07-23
【精選】大班教案07-26
(經典)大班教案09-11
大班教案[經典]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