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小學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水小學教案大全(7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水小學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水小學教案1
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觀察、比較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xiàn)象。
2、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大膽操作和用語言較完整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3、引導幼兒嘗試用簡單的圖畫記錄觀察和探索的結果。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小泡沫板、石頭、玻璃珠、雪花片、小球、塑料瓶、操作盤放在桌子的中間。
2、記錄表、筆、水盆。
活動過程:
1、教學活動的導入
幼兒進入課室室后,坐在座位上。
老師:小朋友,我們來看看托盤中都放著哪些東西?
2、猜測物體沉浮狀態(tài)并記錄
老師:小朋友,請你們猜一猜,這些東西放入水中后,有哪些東西會沉到水底,有哪些東西會浮在水面上?
老師:請你把猜想的寫到記錄表上,記錄表已將托盤中的材料畫好,表示下沉,表示上浮。
請你在相應的位置上畫上勾,等會我們再來比比,你猜的和操作結果到底是不是一樣的。
3、實際操作物體,并記錄沉浮狀現(xiàn)象。教師給予指導。
老師:小朋友剛才都將自己的猜測記在了記錄表上,那小朋友的`猜得到底對不對呢?請小朋友對照記錄將材料一個一個地放入水中,并將這個材料是沉還是浮記錄在記錄表相應的位置上。
4、幼兒對自己的實驗總結及與小朋友分享自己的實驗過程、實驗結果。教師給以鼓勵。
活動反思:
本次科學活動《水的沉與浮》,小朋友在操作中感受,并觀察不同物體在水中的狀態(tài),幼兒興趣濃厚,喜歡動手操作,大膽的講述自己的想法,我在上課時思路清晰,活動中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小結,小結語言還是很精準有效,幫助孩子理解沉與浮的秘密。
但是作為一個科學活動,需要老師的提問時語言簡練,在這方面我還需要不斷地學習。在小朋友猜想記錄時,可以記錄小朋友的猜想時的個數(shù),并現(xiàn)場做實習,科學活動并不是一定要讓所有的小朋友都要動手,還可以結合已有的經(jīng)驗,切記不誤導孩子。
總之,每次活動都有不同的收獲,希望下次活動會更好。
水小學教案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1—3頁和練習的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jīng)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知道長度單位的作用。
2、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厘米的實際長度,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體的長度。
3、培養(yǎng)學生估量長度的.意識。
4、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1厘米的長度單位,用厘米尺測量物體長度
教學難點
體會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正確使用厘米尺測量長度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學生尺彩帶學具盒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二、體會建立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1、“買賣”彩帶
(1)國慶節(jié)快到了,老師想買一些彩帶回家做裝飾品,我發(fā)現(xiàn)你們手上就有一些漂亮彩帶,愿意賣給我嗎?不過,我要按它的長度付錢。
。2)學生用學具袋里的物品量彩帶的長
。3)激發(fā)矛盾:同樣長的彩帶賣的價錢不同,這樣公平嗎?
。4)小結:用相同的物品去量,就不會出現(xiàn)剛才不統(tǒng)一的現(xiàn)象了。
2、買賀卡
(1)老師在買節(jié)日賀卡時遇到一個難題,同學們愿意幫幫我嗎?
。2)賀卡問題
。3)小結:用相同的物品去量,更容易比較出物體的長短。
3、練習(課件顯示)
三、認識厘米
1、認識直尺
介紹直尺上的刻度、刻度線、長度單位厘米、大格、小格等。
2、認識1厘米
課件演示直尺上的1厘米
學生比一比1厘米的長
找一找生活中的1厘米
3、認識幾厘米
指出尺子上的3厘米、5厘米、7厘米
四、用厘米量
1、例2:
課件演示不同量法
學生判斷:誰的量法正確?為什么?
2、正確量法:電腦老師是怎么說的?
五、鞏固實踐
1、正確讀出各物品的長度。
2、量彩帶。
3、量數(shù)學書的短邊。
4、估計獎品的長,再量一量。
六、資料介紹
七、總結評價
這節(jié)課你嘗到了哪些知識?你對自己的表現(xiàn)滿意嗎?
水小學教案3
【教材分析】
《春雨的色彩》是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這個單元是圍繞“多彩的春天”這一主題編寫的!洞河甑纳省穼懙氖谴河甑耐捁适隆H耐ㄟ^一群小鳥圍繞“春雨是什么顏色的”這一問題展開的討論,勾畫出一幅春雨滋潤大地,萬物競相生長的美景。語言優(yōu)美,回味無窮。
【教學目標】
1、認識“線、論”等11個生字。會寫“你、們”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激發(fā)小學生對春天的喜愛。
3、有主動積累詞語的意識,逐漸養(yǎng)成積累的習慣。
【教學重點】
識字;朗讀課文,感受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及思想感情,豐富語言,積累語言。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1、導語:春天到了,校園里各種各樣的花開了,小草探出了小腦袋,小樹發(fā)芽了,多美啊!咦,下雨了!聽———(課件展示春雨)
2、揭示課題:有一個童話故事,告訴我們春雨還有顏色呢。它到底是什么顏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二課《春雨的色彩》。
3、板書課題,指導朗讀課題:誰的色彩?春雨的什么?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自由朗讀課文,標出自然段,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出示生字。
。1)小學生自由拼讀。
。2)帶拼音齊讀后去拼音齊讀。
。3)開小火車讀生字,用“歡”“題” “滴”組詞。
3、識記生字
。1)在這些生字寶寶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讓小學生自由說。例:“淋、灑、滴、油”都有三點水;“線、論、顏、淋、灑、滴、油、歡”都是左右結構的字等等。
。2)用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字?
熟字加偏旁:是—題,林—淋,西—灑,換偏旁低—底,砍—軟—歡
游戲猜字:春雨落在樹林前。(淋)
動作表演:滴管滴水(滴);灑水壺澆水(灑)。
。3)課后練習:讀讀說說
三、通讀課文,感知內容
1、分小組讀。
2、指名讀,師生評價。
3、整體感知理清層次。
設問引導
春雨來了,它是什么樣子的?——————(1自然段)
這時,田野里一群小鳥在干什么呢?————(2—5自然段)
聽了大家的爭論,春雨怎樣了?————(6自然段)
四、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小學生認讀。
2、小學生觀察,談發(fā)現(xiàn)。
單人旁:你、們
絞絲旁:紅、綠
草字頭:花、草
3、說說寫好這些字要注意什么?
單人旁:撇要直,不能彎;豎為垂露,要正直。
絞絲旁:第二個撇折的撇不能伸得太長,折要往上挑,整個絞絲應顯得向左靠。
草字頭:橫不宜太長,兩個小豎要上開下收。
綠:右半邊下部不是“水”,豎鉤左邊是兩筆,不要寫成一筆(橫撇)。
4、教師范寫。
5、小學生描紅練寫,教師指導。
6、展評。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導入新課
1、出示生字,認讀。
2、組詞鞏固,看看誰是“組詞大王”。
二、精讀課文,感悟內容
1、請同學們有感情地讀一遍課文,并把自己喜歡的一段多讀幾遍。
2、學習第一自然段:
。1)齊讀。
(2)讀了這段話,你知道春雨是什么樣子的嗎?
“春雨,像……”什么像什么?怎么春雨像線呢?你覺得春雨還像什么?
。3)你聽到春雨的聲音了嗎?模仿聲音:沙沙沙
。4)指導朗讀。
3、學習2—5自然段
過渡:這時,田野里,一群小鳥來了。這群小鳥都是誰,在干什么呢?趕快來看看!
。1)自己讀2—5自然段,想想:這一群小鳥都有誰呢?找到它們,用鉛筆畫出來吧。
。2)小組討論:三種鳥分別認為春雨是什么顏色的?他們的根據(jù)是什么呢?
。3)反饋交流
a、出示重點句子,體會動詞的'不同表達效果。
“你們瞧,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就綠了。春雨淋在柳枝上,柳枝也綠了。”
“你們瞧,春雨灑在桃樹上,桃花紅了。春雨滴在杜鵑叢中,杜鵑花也紅了!
“你們看,春雨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黃了。春雨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花也黃了!
b、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小鳥們在爭論?該怎樣讀出爭論的語氣呢?
指導朗讀:“不對”;“不對,不對”;“你們瞧”;“你們看”。
c、小結:原來春雨來了,大地上有著不同的變化呢,瞧,小草、柳枝變——————;桃花、杜鵑花變——————;油菜花、蒲公英變—————————。
。4)分角色朗讀對話。
。5)自由組合,表演。
4、學習最后一段
。1)教師引讀最后一段
(2)交流:“大家”指的是誰?春雨為什么下得更歡了?
體會“沙沙沙”的讀法。引導小學生體會,讀“沙沙沙”時,語氣要逐漸加強有力,注意與開頭一段的區(qū)別。
。3)用高興的語氣齊讀最后一段。
三、回歸全文,拓展延伸
1、朗讀全文。
2、啟發(fā)思維:春雨沙沙沙,沙沙沙……田野里,還有誰在說著春雨的顏色呢?它們會說春雨是什么顏色?為什么呢?
出示句式,小學生仿說:春雨是()。你們瞧,春雨()在(),()。
如小熊說:“春雨是白色的。你們瞧,春雨滴在梨樹上,梨花白了。春雨灑在桔花上,桔花白了。”
小猴說:“春雨是咖啡色的。你們瞧,春雨落在土地上,土就成咖啡色了。”
3、思考:你認為春雨到底是什么顏色的呢?
師總結:親愛的小朋友,春雨本身是無色的、透明的,植物的生長與春雨有關,在春雨的滋潤下,樹葉吐綠,花兒盛開,大地呈現(xiàn)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所以,春雨的色彩是美麗的,能給大地帶來萬紫千紅。
四、課外實踐
1、春雨到底是什么顏色的?到外面去看一看,并把看的結果畫出來,跟大家交流。
2、背誦《春夜喜雨》
水小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在師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負數(shù)的意義,初步學會用正、負數(shù)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會正確地讀、寫負數(shù)。
2、使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經(jīng)歷數(shù)學化、符號化的過程,體會負數(shù)產(chǎn)生的必要性。
3、感受正數(shù)、負數(shù)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享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了解正、負數(shù)的意義;引導學生觀察、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如何用正、負數(shù)表示具有相反的量。
教學難點:
。1)“0”的意義。
。2)兩個零下溫度的比較。
教具準備:
課件、溫度計模型(可以手動調節(jié)“水銀柱”的高度)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引入
1、請你說出它的反義詞來:
上—下高—低大—小前—后左—右
師:下面換一種方式,不說詞,說一件事。
飛機起飛—飛機降落飛船升空—飛船著陸(返回)
師:這是我們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詞語或相反意義的事件,實際上在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相反意義的量,如我班一個同學上課表現(xiàn)好,老師給他加了3分,一個同學午休課的時候在大吵大鬧,被扣了3分,你認為這兩個3分一樣嗎?
生:不一樣,一個是加,一個是減。
師:我們可不可以說這兩個量是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ò鍟n題:生活中的負數(shù))
2、活動1:課件出示天氣預報視頻。(結合每個地方的圖片,播音員播報)
廣州:11~23℃杭州:0~10℃
北京:-5~5℃沈陽:-16~-7℃
師:看了這段錄象,你有什么話想說嗎?
指名學生回答。
3、活動2:我當小小播音員,認識溫度的表示方法。
師:剛才,我們看了電視臺的天氣預報節(jié)目,誰愿意來做一次小小播音員,給大家播報一下天氣?
讓學生模仿天氣預報員用自己的語言來播報天氣。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活動1:觀察溫度計,認識正負數(shù)
師:我們已經(jīng)通過天氣預報了解了全國一些城市的天氣情況,那么,我們是用什么來測量溫度呢?(溫度計)。
。◣煶鍪緶囟扔嫞
師:在每個小組的桌面上都有一個這樣的溫度計,請小組內的同學仔細觀察你們小組的溫度計,看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同時出示模型)
學生可能會觀察到的情況:
生A:我看到有很多的線。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指出是刻度線,并說明刻度線與刻度線之間是1度。
生B:我看到溫度計上有2個10,2個20等等。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讓學生找到0℃所在的位置,并請一名同學動手在溫度計模型出撥出0℃,知道0℃以上的溫度是零上溫度,0℃以下的溫度是零下溫度。
師:也就是說,這兩個10表示的意思是相反的,那你們知道零上10度和零下10度是以誰為分界的嗎?0度是表示沒有溫度嗎?
師:科學家們把在自然狀態(tài)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就定為0度。
生C:我看到溫度計有表示溫度的符號℃。
師板書12℃,并讓學生拋開溫度讀數(shù)。
師:請同學們看看自己小組內的溫度計,你能讀出溫度計上顯示的我們教室現(xiàn)在的溫度嗎?(教室的溫度大約在26度。)
。1)比較26℃與0℃:
師:你發(fā)現(xiàn)26℃的點在0℃以上還是0℃以下?現(xiàn)在你在教室里的感覺如何?如果我們現(xiàn)在進到溫度是0℃的環(huán)境中,你又會有什么感覺?(讓學生用動作和表情表示0℃時的感覺。)26℃與0℃哪個溫度更低?(一名學生動手在模型上撥出26度)
(2)從溫度的情景中提煉知識,讓學生初步認識負數(shù)
①比較5℃和-5℃
師:現(xiàn)在我們再來看看北京的天氣情況,北京的溫度是-5~5℃,誰能在溫度計模型上撥出零下5度和零上5度來嗎(指名學生撥。)零上5度和零下5度哪個溫度更高一點,哪個溫度更低一點?讓學生結合溫度計模型進行觀察,判斷。)
師:如果把這兩個溫度和0度相比呢?5度和零下5度相差了多少度?也就是說,在溫度計上越往上溫度就越高,越往下溫度就越低。
、谡J識正負數(shù)
師:人們是怎么表示零下5度的?
生可能會說在5的前面的加一個減“-”號,教師要糾正學生的說法,并趁機介紹負數(shù)的讀法,名稱。
師:剛才我們在表示零下溫度的時候,在5℃的前面加了一個“—”號,那么我們在表示零上溫度的時候應該加什么符號?
生會說是“+”號,從而引出正數(shù),介紹正數(shù)的讀法,名稱。
師:我們再看看天氣預報的零上溫度,有沒有“+”號?
師:我們在表示正數(shù)的時候通常可以把“+”號省略。
師:正數(shù)的正號可以省略,那負數(shù)的“—”號可以省略嗎?請學生說出理由。
師: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正負數(shù),除了黑板上的這些數(shù)以外,你還能再說出一些正數(shù)或負數(shù)來嗎?
讓學生說,學生可能會發(fā)現(xiàn)正負數(shù)是說不完的。此時,老師則可引導學生正負數(shù)的個數(shù)是無限的,可以用“……”來表示。
、郾容^兩個零下溫度的高低
師:這是哈爾濱這個城市不同時間的天氣情況圖片(課件出示表示-5℃和-20℃的圖片)。你認為哪張圖片表示的溫度要低一點?
讓學生說方法,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
A、引導學生通過對圖片的觀察、判斷、結合小組討論。
師:誰能在溫度計模型上撥出-5℃和-20 ℃嗎?通過讓學生結合溫度計模型或圖片,哪個點離0℃更近作出判斷。
B、學生經(jīng)過討論能推理出-5℃>-20 ℃ 。
活動2:對0的再認識
師:零上溫度我們用正數(shù)表示,零下溫度就用負數(shù)表示,是不是用正數(shù)和負數(shù)就表示了所有的溫度了呢?
學生可能會回答不是,得出還有0℃。
師:那0是正數(shù)還是負數(shù)呢?小組同學討論。
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
生1:0是正數(shù)。
生2:0是負數(shù)。
生3:0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
對學生來說,這是本節(jié)課的難點,不管學生說出何種回答,都要求他說清楚理由,也可以組織學生辯論。
最后師生小結:0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
活動3:溫度計的再認識
師:現(xiàn)在老師把溫度計模型橫著放,你還能找到0℃在哪里嗎?(指名學生上來撥)
師:現(xiàn)在老師從0開始,向右撥到這個位置(10),拋開溫度的讀法,請你用一個數(shù)來表示。
生:+10。
師:現(xiàn)在老師往相反的方向撥,回到0,再向左撥到這個位置(—10),拋開溫度的讀法,請你用一個數(shù)來表示。
生:-10
引導孩子們認真觀察:溫度計(數(shù)軸)中0右邊的數(shù)是正數(shù),0左邊的數(shù)是負數(shù)。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1、說一說,你在生活中所看到的正負數(shù)。
2、我是小判官。(下面的說法對嗎?說說你的理由)
。1)0度就是表示沒有溫度。
(2)零下溫度一定比零上溫度低。
。3)笑笑的父親收入2300元記作+2300元,那么支出1200元就記作—1200元。
3、課外作業(yè):小調查
調查20xx年10月1日國慶節(jié)當天北京、上海、廣州、香港、深圳的氣溫。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四、引導小結,深化認識
師:今天我們研究了什么內容?
水小學教案5
教學重點:
在表演過程中如何結合同學們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來進一步掌握劇本要求,理解課文內容,領悟妙詞佳句的蘊味。
教學用具:
小黑板
教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出示課題、引發(fā)思考
1.板書課題,指讀
你讀了課題,會有哪些問題?
2.初步交代劇本常識:
獨幕劇是一種小型的戲劇,幕起開始、幕落結束。
二.快速通讀全文,主動探究劇本格式。
1.快速瀏覽全文,看看這篇課文與以往有何不同?
2.相對應學生的回答來理解:開頭介紹時間、地點、人物,主要內容是人物的對話,而方括號與圓括號里就是舞臺說明。方括號里是交代布景、人物活動,圓括號里是人物說話時表情、動作。
3.出示小黑板,讓學生一目了然。
三.結合預習、自行閱讀
1.結合預習作業(yè)、自讀全文,邊讀邊劃出不解詞語、讀不通順之處,做讀書記號
2.有覺得自己讀不通順的地方嗎?討論指導,再讓該生讀通順為止。
有不解的詞語嗎?[或由同學回答、或直接答、或查字典]留在課文中解釋
宰相:古代官職名,舊時皇帝身邊總管全國政務的`官員。
回味:(破字法)回憶剛才的味道。
心滿意足:十分滿意。
煩:麻煩。
滿臉堆笑:(下節(jié)課具體分析)
盛情:深厚、真誠的情意。
務必:(換詞法)
無可奈何:沒有辦法。
難免:很難避免。(可組詞法,可查字典)
法紀:法律、紀律。
恍然大悟:(查字典了解,具體下節(jié)課分析)
腥:形聲字,[書空],結構分析。[怎么記?]
違:形聲字,[怎么記?換部首法]
3.描紅
四.各小組分角色表演
要求:1。迅速確定各自角色
2。注意表演時應注意不僅要讀得十分流利,還要有動作、神態(tài)。ǹ梢宰约禾砑樱。
3。邊表演邊注意遇到些什么問題?(會遇到些什么困難?)哪兒有困難?
五.解釋疑難,共同探究
1.你們在表演過程中間,有沒有感到比較難表演的地方?
2.大家一起來討論討論該如何解決!為什么要這樣演?
這里要體現(xiàn)出層次性
問題提的簡單,也應給予解答,引導他自己找出答案。(耽誤時間沒關系)
注意:邊討論,邊在相應的地方記上關鍵提示。
。ǹ梢允且粋詞,可以是一個字。要簡單。
六.登臺亮相,欣賞評議
1.抽一中等偏上小組登臺表演劇本內容
哪一小組愿意上臺來表演?注意投入劇情
要求:其他小組仔細觀察,尤其是扮演與自己相同角色的,更應當看仔細了,哪兒演的好,哪兒有待改進的,看仔細了。欣賞之后,咱們再說說看,討論討論怎樣能演得更棒。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老師當回報幕員。
請仔細欣賞
獨幕劇《公儀休拒收禮物》
2.欣賞
3.評議、研究,并在相應位置做上記號。
4.請優(yōu)等生上臺來表演(老師應當心中有數(shù))
5.再評議,再討論
6.小組內再分角色表演一次[來及便安排]
七.作業(yè):
1.談談作為演員,你認為你所扮演角色有哪些特點?表演時需要特別注意哪些地方?你為什么這樣覺得,從文中哪兒看出來的?
2.你認為人物添加些什么動作、語句、神態(tài)更好?更能使表演精彩、好看?
3.讀抄課后“抄寫”上的詞語。
水小學教案6
一、教學目標:
1、朗讀詩歌,品味詩歌語句的深層含義;
2、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感悟人生的哲理。
二、教學重點:
在朗讀訓練中品味揣摩語言。
三、教學難點:
對“山”與“!钡睦斫
四、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投影大山的畫面。找一位同學口頭描述怎樣才能看到海景。
現(xiàn)在我們和山里的孩子一起探尋山外那美好的世界。請打開課本(板書課題:在山的那邊)
。ǘz查預習
1、用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連成一段話。
2、抽同學朗讀課文。
(三)整體感知
問:山那邊到底有什么?(讓我們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1、教師朗讀課文(同學們一定比我讀得好)
2、配上音樂有感情的齊讀。
指導朗讀,朗讀時語速與情感的關系,重讀與詞語意思的關系。
朗讀要求:放聲朗讀,正確流利,充滿感情。
達到效果:與詩人的`感情形成共鳴,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啟示。
3、默讀詩歌,思考問題:
。1)第二節(jié)中,山還僅僅是山,海還僅僅是海嗎?(“山”象征困難,”!毕笳骼硐耄
。2)詩歌兩部分各寫什么內容?
。3)詩歌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只有不怕困難,才能實現(xiàn)人生理想)
第一節(jié):我的童年;我的向望和困惑
第二節(jié):我長大后;拼搏和奮斗。
。ㄋ模┭凶x與賞析
“只要百折不撓地堅持奮斗,理想境界終將實現(xiàn)!边@種理想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1、請你把喜歡的并認為含義深刻的詩句找出來,細細品味。(自讀課文)
揣摩詩歌語言的凝練而有豐富的內涵。(學生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老師引導)
“鐵青著臉”。擬人——顏色(表面);心情不好(實際)
“種子”。比喻——媽媽給我的信念
“飄”——輕(意思);童年認識膚淺
“扎”——不懈努力;深(意思)
2、老師引導,學生思考
。1)對這些困難估計不足會怎么樣?
。2)在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想一舉成功,一旦失敗怎么辦?從中得到什么啟示?
學生回答:
不能達不到目的就灰心喪氣,因奔向理想的人生的征途是漫長的,跌倒后要能爬起來,只要堅持就能成功。
。3)用響亮的聲調和喜悅的心情讀最后幾句,“是的……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此句有人生哲理,當愿望實現(xiàn)了,就高興萬分,你有成功的經(jīng)歷嗎?
齊讀并試背有哲理的語句。
五、體驗與反思(四人小組討論后發(fā)言)
。1)每個人在成長中都會遇到很多困難,主要是看你面對困難時怎樣對待,怎樣克服困難。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說說自己的感想。
(2)小結(師)
要想翻過山,見到大海,必須百折不撓,堅持奮斗。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讓我們牢牢記住本課中的”海”。
六、作業(yè):
以“大!被颉吧健睘樵掝}寫一首現(xiàn)代詩。
水小學教案7
教學目的:
1.激發(fā)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2.引導學生掌握探究名著的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學作品的品評能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問題探究梳理情節(jié),使學生對“悲劇”這一戲劇的主要體裁有一定的認識。
2.過程與方法:問題反推法把握情節(jié)與矛盾沖突;討論、總結品讀人物與鑒賞語言的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正確認識哈姆萊特復仇的意義。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理解悲劇實質,即主人公悲慘結局的不可避免性與矛盾沖突的不可調和性。
2、難點:《哈姆萊特》的藝術價值。
教學方法:
1、以學生活動為主,課堂上教師以提問者的身份出現(xiàn),以問題引入法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帶動學生以小組活動的方式展開討論,學生總結,教師點撥。
2、以探討的方式引導學生各抒己見,分析人物性格。
3、用朗讀點評法深入鑒賞分析戲劇語言。
4、四個組進行回答評比,回答組加分,辯論加分。評最佳答手。
教學時數(shù):1課時。
教師課前準備
1、準備問題卡片和PPT課件。
2、讓學生課前搜集資料,做成小卡片用便利貼粘在書上,卡片內容為以下四項:
A、莎士比亞簡介及其主要作品
B、《哈姆萊特》內容簡介
C、本課生字、生詞
D、悲劇的定義
3、布置學生通讀全劇和本課,在課文中劃出感受深刻的句段,并在旁邊作簡要評注。
學生課前準備
1、課外找資料通讀《哈姆萊特》全劇劇本。
2、搜集資料完成小卡片內容整理粘貼在書上。
3、朗讀課文節(jié)選部分,劃出感受深刻的句段并在書上做評注。
教師課中活動
1、檢查學生課前準備情況
2、導入
3、分發(fā)問題卡片
4、提出問題引導學生了解劇情,理解悲劇的實質之一。
問題一:哈姆萊特最后是怎樣死的?請為哈姆萊特尋找殺人兇手?
問題二:節(jié)選部分還有沒有殺害哈姆萊特的陰謀?有沒有成功?舉例
問題三:如果比劍殺害哈姆萊特也沒有成功,克勞迪斯會怎么辦?他的最終目的是什么?
問題四:哈姆萊特之死的悲劇有沒有不發(fā)生的可能性?
師生互動總結:悲劇的實質之一,即,主人公悲慘結局的不可避免。
學生課中活動
1、學生互查資料卡片及課文句段評注情況,做簡要匯報和評比。
2、選擇問題卡片上的問題,小組合作討論,完成全部或者部分問題,推選代表準備發(fā)言。
3、推選代表回答自己小組討論的問題,并評價是否同意別人的觀點,說明理由。
教師課中活動
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矛盾的雙方不可調和的矛盾沖突,以幫助理解悲劇的實質。
問題一:新王克勞迪斯為什么一定要讓哈姆萊特死?
問題二:新王克勞迪斯采用了哪些手段讓哈姆萊特死?為什么要這樣做?
學生課中活動
1、思考提出的問題,自由組合進行討論。
2、選代表回答或自主回答。
師生互動總結:
總結一:從新王克勞迪斯的角度看沖突——悲劇就意味著沖突,沖突就意味著矛盾無法調和甚至是制造死亡。
總結二:從哈姆萊特的角度看沖突——不斷的應對沖突不讓死亡的悲劇發(fā)生,而悲劇最終發(fā)生。
總結三:悲劇的實質之二:矛盾沖突的不可調和甚至是制造死亡。
教師課中活動
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品讀戲劇人物性格。由于知識水平、生活閱歷、思想觀念、閱讀心理的差異,不同的人對同一部作品的評價往往是不相同的`。展示恩格斯名言:有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問題:你眼中的哈姆萊特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能不能從課文里找到例證來說明?可暢所欲言。(提示:從——何處——可見,哈姆萊特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學生課中活動
學生思考,自由討論后各抒己見,并對別人的觀點進行點評
師生互動總結:品讀人物可以從哪些角度入手?
教師課中活動
1、指名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預習時劃出的感受深刻的句段。
2、點名讓其他同學對其朗讀進行點評。
3、讓學生評析莎士比亞戲劇語言的特點。
學生課中活動
1、朗讀自己劃線的句子,并讀出寫的評注。
2、評價同學的朗讀,說明理由
3、齊讀指定的句段,鑒賞評析莎士比亞戲劇語言的特點。
師生互動總結:鑒賞戲劇語言應立足于什么?
布置作業(yè)
課后練習題、小練筆、四周時間讀完《羅密歐與朱麗葉》
教師課后活動
1、整理學生的問題回饋卡片。
2、針對本課教學中的興奮點和不盡人意點做教學筆記。
學生課后活動
1、完成課后練習一、二。
2、思考問題:哈姆萊特既知殺父兇手是誰,為什么不去做復仇這件事?圍繞這一問題探討《哈姆萊特》的寫作意圖和藝術價值,寫出400字的劇評。
3、四周時間讀完《羅密歐與朱麗葉》
學生問題反饋:以四人小組為單位,由小組長負責收集整理本課學習中還存在的問題和見解。寫在小卡片上交給課代表統(tǒng)一上交,留在下節(jié)課討論解決。評最佳問題組。
【水小學教案】相關文章:
水小學教案01-09
水與生命教案11-23
關于水的教案09-19
水世界教案02-29
水的音樂教案02-05
水教案范文06-25
《水從哪里來》教案01-16
有趣的水教案及教學反思01-17
大班教案《運水》反思12-31
水教案范文精華(4篇)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