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班科學教案:會唱歌的瓶子教案及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會唱歌的瓶子教案及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多種方法讓瓶子發(fā)出聲音。
2.充分體驗游戲與在音樂中感受自制樂器的快樂。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歌曲《表情歌》音樂磁帶,幼兒人手一個瓶子寶寶,各種操作材料(玉米、黃豆、葵花籽、小石塊。)活動過程:
一、聽一聽。
1.聆聽,說說誰在唱歌?
2.聯(lián)系生活,說說周圍事物中誰會唱歌。
3.出示瓶子寶寶導入新課。
二、想一想。
1.怎樣能讓你的瓶子寶寶唱起歌來呢?
2.幼兒自由交流。(引導幼兒想象出讓"瓶子寶寶"唱歌的方法。)
三、試一試。
1.簡單介紹操作材料。
師:老師今天帶來了黃豆、玉米、葵花籽、小石塊,小朋友自己來動動手,想想辦法,讓你的瓶子寶寶唱起歌來,好嗎?
2.提出操作要求:
師:待會兒小朋友可以選擇一樣材料放進瓶子里試一試,蓋上蓋子,搖一搖,聽一聽;它唱出來的歌聲是怎樣的?試好了以后,再換另一樣材料試一試,聽一聽,它們發(fā)出來的聲音一樣嗎?哪一種最響亮?
3.幼兒自由嘗試、探索。
(1)提醒幼兒注意傾聽裝不同材料的瓶子發(fā)出的聲音。
(2)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4.分享交流操作結果。
(1)感受不同材料發(fā)出的不同聲音。
(2)小結:
四、小結表演。
師:現(xiàn)在我們每一個小朋友手上都有一個會唱歌的瓶子寶寶,那我們來為歌曲伴奏好不好?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松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并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中班科學教案:會唱歌的瓶子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教案:泥貼瓶子教案及教學反思12-10
中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紙》03-27
中班科學教案:旋轉的紙片教案及教學反思03-06
中班科學教案:糖果王國教案及教學反思03-06
大班科學教案:會飛的風箏教案及教學反思03-06
大班科學教案:會變的水教案及教學反思03-06
中班美術瓶子寶寶的新衣教案11-21
大班科學教案及教學反思《會變的水》12-23
中班科學教案:巧取乒乓球教案及教學反思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