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1
學習目標
學習制定暑假計劃,初步培養(yǎng)做事的計劃性。
進一步鞏固一星期的概念,并認識一星期之后又是一星期的循環(huán)性。
活動準備
月歷。
我的暑假活動時間表(見材料制作)。
活動過程
學習領域:
形式:集體/小組
1. 老師出示七月的月歷,并在月歷上用紅筆圈出放暑假的日期,請幼兒說說這是什么日子。
2. 與幼兒一起數(shù)數(shù)暑假共有多少天。老師告訴幼兒他(她)在暑假時的計劃,例如:
準備新課程、教材、教具;
學習;
旅游。
3. 請幼兒想想自己在暑假里想做什么。
4. 幼兒分享去年參加暑假活動的經(jīng)驗,并說說今年希望參加什么暑假活動。
5. 發(fā)給每位幼兒一張“我的暑假活動時間表”,請他們說說一星期有多少天,并引導幼兒理解星期的`循環(huán)性,然后計劃暑假每天的活動和作息時間,用圖畫或簡單的文字記錄下來。
活動評價
能制定初步的暑假計劃。
能說出一星期有七天、七天的順序,并理解其循環(huán)性。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2
目標:
1、欣賞秋天美好的景色,體會水果娃娃快樂的心情。
2、在理解散文詩的基礎上,學習仿編詩句,初步掌握仿編的技巧。
準備:
1、與散文內容相應的多媒體課件及圖片一套。
2、水果娃娃胸飾若干
3、布置秋天景色的場景。
4、錄音機和《秋天》磁帶一盤。
過程:
一、伴隨音樂《秋天》,師幼表演律動,進入活動室。
小朋友,美麗的秋天已悄悄離我們而去了?那秋天是什么樣的?我們一起去欣賞一下秋天美麗的景色吧。◣熡纂S音樂進場)
二、利用課件,欣賞散文
1、幼兒自由談對秋天的感受!獎偛盼覀円黄鹦蕾p了部分秋天的美麗景色,那你們覺得的秋天是什么樣子的?
2、欣賞無聲課件。
原來秋天這么美呀?我這里還有一個關于美麗秋天的動畫片呢!你們想看嗎?好,我們就來看看,里面都有什么,它們好像在干什么?
誰來告訴大家你看到了什么,它好像在干什么?(幼兒自由講述,教師貼出小圖片)
它們?yōu)槭裁葱δ?(它們在歡迎秋爺爺)
3、初步欣賞。
它們是怎樣歡迎秋爺爺?shù)哪?你們知道嗎?我告訴你們哦,這個動畫片還一個好聽的聲音呢,讓我們來聽聽,它會告訴你們的!
現(xiàn)在誰來學學水果娃娃是怎樣歡迎秋爺爺?shù)模?/p>
4、分段欣賞。
。1)個別幼兒講述。
小朋友說了這么多,是不是呢?請你們再仔細聽聽?
好了,你們聽清楚了吧!誰來先說說!
。2)幼兒互相講述。
有這么多的小朋友想說呀,那就請你先和你旁邊的.小朋友說說你最喜歡的句子。
誰愿意用響亮的聲音說給大家聽聽的!
三、角色表演,朗誦散文詩。
1、初步學說。
小朋友說得真棒!我發(fā)現(xiàn)有的小朋友說的時候還做了優(yōu)美的動作呢,你們愿意幫它們配上優(yōu)美的動作嗎?
2、角色表演。
我發(fā)現(xiàn)小朋友配的真好!今天我還給你們帶來了許多的水果胸飾。你想要扮演誰,就拿一個貼到自己的胸前。ò丛娭许樞蚍纸巧硌荩┬∨笥堰x好了嗎?現(xiàn)在聽我口令后,要趕快站好了!秋爺爺還沒有人扮演呢!就我來吧!現(xiàn)在我就是秋爺爺了,當我走到你們那里時,你們扮演的水果娃娃要邊說邊做動作說話歡迎我好吧!
四、趣味仿編詩句。
1、自然過渡仿編。
嗬,你們表演的太棒了,看到你們精彩的表演我真高興唉!我呀想想考考你們了,你們還知道有哪些水果娃娃來歡迎我秋爺爺呢?然后用好聽的詩句說說它們又是怎樣歡迎我的呢?先說給你的好朋友聽聽!
2、幼兒互相交流,個別幼兒講述。
我聽見很多小朋友說的真好,誰愿意說出來讓大家都來學學。
五、延伸活動。
小朋友說了這么多好聽的詩句,真像個小詩人,而且還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過會兒我們把這幅美麗的豐收圖畫出來好嗎?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3
學習目標
嘗試仿編新的兒歌,學習和使用象聲詞,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兒歌《大自然的聲音》(《救救地球》幼兒用書或電子書第20 - 21頁)。
活動過程
學習領域:
形式:集體/小組
1.出示幼兒用書或電子書,請幼兒描述圖中景物,并說出圖中有什么聲音。
2.出示幼兒用書或電子書的兒歌《大自然的聲音》,與幼兒一起說兒歌:
大自然的聲音
淅淅瀝瀝下雨聲,微風呼呼腳步輕,大自然歌聲真好聽。
小鳥樹上喳喳叫,青蛙水中撲通跳,大自然處處有歡笑。
3.請幼兒說說,兒歌中出現(xiàn)了什么聲音,請幼兒模仿這些聲音。(雨聲、微風聲、小鳥叫聲、青蛙跳入水中的聲音。)
4.請幼兒在兒歌中找出和聲音有關的詞語,如淅淅瀝瀝、呼呼、喳喳、撲通。
5.老師介紹這些詞語稱為“象聲詞”,是模仿聲音的詞匯。
6.請幼兒說說還知道什么“象聲詞”,例如咩咩、喵喵、汪汪、嗡嗡、嗚嗚、呱呱、隆隆、滴答滴答、嘩啦嘩啦等,并說出這些詞語所代表的事物。
7.鼓勵幼兒根據(jù)畫面再完整地說一遍兒歌。
8.鼓勵幼兒用新的象聲詞和象聲詞所代表的'事物仿編兒歌。和幼兒一起整理并朗誦新編的兒歌。
9.請幼兒分別扮演兒歌中的雨、微風、小鳥、青蛙等各種事物,邊說兒歌邊做動作,當說到有關的句子時,例如“淅瀝淅瀝下雨聲”,扮演雨的幼兒便模仿下雨的動作。
活動評價
能說兒歌《大自然的聲音》。
能說出一些象聲詞。
能運用象聲詞仿編兒歌。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4
一、作品賞析
(一)內容簡介 住在樹林里的老奶奶為小朋友們找到了許多故事,可是她突然生了場大病,病好后就不能說話了,這可怎么辦呢?聰明的老奶奶把故事一個個全包進了粽子里,誰吃了粽子,誰就會講故事了……
(二)主題分析 通過講述老奶奶把故事包進粽子里,然后再尋找吃了會講故事的孩子的曲折經(jīng)歷,引發(fā)孩子們對粽子的美好向往,同時激發(fā)起他們學講故事的愿望。
(三)情節(jié)分析 密密的樹林里有一座房子,里面住著誰呢?一位躺在床上、頭上敷著毛巾的老奶奶進入了小讀者的視線:啊,住在里面的老奶奶病了!小讀者是否很擔心呢?
拄著拐杖的老奶奶出現(xiàn)在屋外,她的病好了,可是她拿著白米和葉子做什么呢?
小動物們都來吃包著故事的粽子,可是“吱吱吱、哩哩哩、嘰嘰嘰……”不同小動物的叫聲一定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也引發(fā)了焦慮:松鼠、狐貍、百靈鳥……它們不會說話!
于是小動物們找到了會說話的小姑娘,并動腦筋把她帶到了老奶奶家,小讀者的焦慮此時可以放下一半了。看,小姑娘吃了香噴噴的粽子,給大家講了一個又一個故事……小讀者一定也很想聽聽吧!
(四)角色分析 故事中的老奶奶胖胖的身體、自自的頭發(fā)、圍著圍裙,除了生病的那幅畫面,都是笑瞇瞇的、慈祥的表情,讓人一看就覺得很親切。
故事中每個小動物的出現(xiàn)大都是笑瞇瞇、可愛的樣子,溫順的性格一覽無余。而在找不回小姑娘的那刻,每個小動物的眉毛糾結、嘴角下垂,顯露出它們的苦惱。
小姑娘慌張、驚訝、開心的表情變化,正是她對“粽子里的故事”從不知道到了解的心理轉變過程,刻畫得入木三分,讓人印象深刻。
(五)圖畫分析 1.畫面構圖、色彩
畫面的色彩明亮,大片黃黃的、橘色的暖色基調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也能感受到故事所傳遞的溫暖、祥和的氣息,凸顯了故事的主題。
在構圖上,作者運用了大片的、簡單的背景來烘托人物和主題,使得人物的動作和表情十分清晰,突出了故事所要表現(xiàn)的主要情節(jié)。
2.圖畫中蘊藏的細節(jié)
圖畫書中老奶奶的發(fā)髻、褂子和布鞋,小姑娘的朝天辮、花棉襖配小綠褲的服飾打扮,還有小背簍、小陶盆以及溪邊淘米、洗粽葉的畫面……這些細節(jié)的刻畫與故事的主線“粽子”串連起來,展現(xiàn)出
濃濃的民俗韻味。
(六)語言分析 故事中的文字優(yōu)美,娓娓道來,其中也不乏跌宕的情節(jié),增強了故事的可讀性。
“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這句話反反復復,貫穿整個故事,使小讀者讀上去既瑯瑯上口,又充分表達了老奶奶的美好心愿。
“粽葉”和“粽米”對于幼兒來說是新出現(xiàn)的詞匯,但加上了“又青又香”和“又圓又白”這兩對形容詞就比較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采、洗、包、吃、講”這五個動詞將整個故事的情節(jié)串連起來:采粽葉――洗粽米――包粽子――吃粽子――講故事。
象聲詞“吱吱吱、哩哩哩、嘰嘰嘰”的出現(xiàn)既表現(xiàn)了不同動物的叫聲,同時也使得整個故事更具童趣。
二、活動設計
(一)活動設計1
1、設計思路 老奶奶有許多好聽的故事,可是她突然生了場大病,病好后就不能說話了。為了把故事講下去,聰明的老奶奶把故事全包進了粽子里,并在小動物們的幫助下開始尋找吃了粽子會講故事的小朋友……
優(yōu)美的故事娓娓道來,不禁引發(fā)了孩子們對粽子的美好向往,也同時激發(fā)了他們學語言、講故事的愿望。
2、活動目標 (1)聽故事,理解老奶奶讓大家“吃了粽子講故事”的美好愿望。
(2)樂于參與傳話、詞語接龍等語言游戲,體驗聽說的樂趣。
3、活動準備 圖畫書、PPT課件
自制大粽子兩只:一只用來“傳話”,一只用來“接龍”
粽子糖若干
4、活動過程 (1)經(jīng)驗回顧,引發(fā)興趣
出示封面:
一吃過粽子嗎?粽子里有什么?
一聽說過包著故事的粽子嗎?今天就來聽一聽《粽子里的故事》。
(2)傾聽、理解故事情節(jié)
、侔兆(出示第1~5頁):
一生病前,老奶奶有什么本領?
一老奶奶為什么要包粽子?她有什么愿望?
小結:原來,老奶奶的愿望是: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講故事。
、诔贼兆(出示第6~1 2頁):
一誰吃了老奶奶的粽子?它會講故事嗎?
一學學小動物吃了粽子后的樣子。
小結:小動物們雖然吃了粽子,但是它們不會說話,所以不會講故事。
③講故事(出示第1 3~22頁):
一小動物用什么辦法找來小姑娘吃粽子?
一小姑娘吃了粽子后怎么樣?
小結:小動物們?yōu)槔夏棠桃齺聿赡⒐降男」媚,小姑娘吃了一個又一個粽子,講了一個又一個故事。
、芡暾蕾p故事:
一小姑娘帶著一肚子的故事回家了。如果你是小姑娘,你回家后會做什么呢?
(3)遷移運用,開展游戲
一老師這里有幾只大粽子,我們一起來吃粽子講故事吧!
、(拆開第一只粽子。)傳話游戲:
玩法:將幼兒分成兩組,將詞組傳給每組的第一個,幼兒依次傳話至最后一個,公布答案,比比哪組傳的.準確率高,哪組便獲得品嘗粽子糖的機會。
規(guī)則:傳話者要附在聽者耳邊傳話,聲音不能響但應清晰;聽話者要仔細傾聽傳話內容,盡可能正確模仿并傳遞。
、(拆開第二只粽子。)詞語接龍:
玩法:將幼兒分成兩組,教師說出詞組后,由兩組幼兒輪流依次接龍,直到接不上為止,接上的一組可獲得品嘗粽子糖的機會。
規(guī)則:詞頭接詞尾,可同音相接。
(4)延伸活動 一你們吃了粽子也練了講故事的本領,這里還有最后一只粽子,里面有許多好聽的故事。老師把它放在區(qū)角里,下次你可以和朋友一起去試試一邊吃粽子,一邊故事接龍哦。
(二)活動設計2
1、設計思路 孩子們見過粽子、吃過粽子,但不了解粽子。包粽子、吃粽子作為我國民間節(jié)日“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之一,以故事主要線索的形式出現(xiàn),更易于為孩子接受和理解。怎樣
包粽子?吃粽子的由來是什么?端午節(jié)還有哪些民俗活動?結合“我是中國人”的大班主題,《粽子里的故事》將引發(fā)二場孩子們關于“粽子”的大討論以及“端午”熱。
2、活動目標 (1)熟悉故事情節(jié),能學說老奶奶的心愿。
(2)了解一些端午節(jié)的習俗,和朋友一起品嘗粽子,分享節(jié)日的快樂。
3、活動準備 鎊圖畫書、PPT課件不同形狀、不同餡料的粽子圖片
不同餡料的粽子若干,餐刀、水果叉若干
4、活動過程 (1)導入激趣
一(播放課件。)你吃過粽子嗎?粽子里有什么?
一(出示圖片。)你還看到過怎樣的粽子?
一聽說過粽子里的故事嗎?
(2)講述故事
、偻暾v述:
一老奶奶為什么要包粽子?
一誰吃了粽子?最后誰會講故事?
一粽子里包著的到底是什么?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5
活動目標:
1、學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了解農(nóng)民勞作的艱辛,指導糧食來之不易。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各種米飯的圖片(白米飯、南瓜飯、菠蘿飯等)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在家長的帶領下參觀家鄉(xiāng)的風景名勝,對其有初步的了解。
活動過程:
1、出示各種米飯的圖片,引入活動,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討論:我們每天都要吃飯,你指導我們吃的米飯是從哪里來的嗎?
2、引導幼兒了解農(nóng)民種田勞作的艱辛
引導幼兒自由說說,你見過農(nóng)民伯伯種地嗎?他們是如何種田的.?請你學一學。農(nóng)民伯伯勞作這么辛苦,你有什么想法。
3、引導幼兒學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理解詩歌表達的內容。
。1)引導幼兒傾聽詩歌朗讀《憫農(nóng)》,欣賞理解古詩。
(2)討論理解古詩的含義。
(3)學習詞語辛苦,并用辛苦說一句話。
。4)引導幼兒學習有感情的朗讀古詩,初步感受古詩的韻味美。
4、通過討論表達對農(nóng)民的敬意,懂得愛惜糧食,不浪費糧食。
小結:《憫農(nóng)》這首詩歌描寫出農(nóng)民勞作的艱辛,提醒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一粒粒米粉,不要浪費。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6
活動目標:
1、感知三句半的形式美和韻律美。
2、能圍繞“拜年”這個主題,嘗試仿編三句半并進行大膽表達。
3、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體驗拜年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恭喜》的動畫,鑼鼓一副,三句半的圖標、祝福的話漢字卡片。
活動過程:
1、播放《恭喜》動畫,導入課題: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動畫片,想看嗎?
師:好看嗎?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恭喜誰?恭喜什么?(心想事成、萬事如意、新年快樂、眉開眼笑、中頭彩、樂開懷。)
2、采用平行示范的方式引導幼兒講述祝福語。
(1)教師:我也喜歡歌曲里“新年快樂,萬事如意,恭喜恭喜”的祝福,(出示字卡)。
(2)你喜歡過年嗎?你是怎樣給人們祝福的?(學一學福娃祝福恭喜的樣子,并出示相應的字卡),引導幼兒分別說說什么樣的祝福話可以對誰說?
3、出示三句半的圖標,初步感知三句半的形式美和韻律美。
(1)師:今天我?guī)砹艘皇住栋菽辍返娜浒,你們想聽嗎?/p>
如:新年到,新年到,敲鑼打鼓真熱鬧,我們大家上臺來,拜年啦!你敲鑼呀我打鼓,來給爺爺拜個年,祝爺爺福如東海,恭喜恭喜!你敲鑼呀我打鼓,來給奶奶拜個年,祝奶奶壽比南山,恭喜恭喜!你敲鑼呀我打鼓,來給爸爸拜個年,祝爸爸工作順利!恭喜恭喜!你敲鑼呀我打鼓,來給媽媽拜個年,祝媽媽心想事成!恭喜恭喜!你敲鑼呀我打鼓,來給小朋友們拜個年,祝你們學習進步,恭喜恭喜!
。2)老師剛剛念的是什么?給誰拜年的,祝福什么?你最喜歡老師念的哪一句?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帶領幼兒念兩遍)
。3)你有什么地方聽不懂的話?讓我們一起來幫助他。
。4)看圖完整地朗誦二遍三句半。
4、看圖標創(chuàng)編三句半。
。1)你們喜歡過年嗎?那么你在過年的時候會給誰拜年、祝福什么呢?請你來編一段拜年的三句半。
。2)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在原來的圖標上粘上祝福的話。并讓幼兒集體來念一念。(鼓勵幼兒大膽地表述自己創(chuàng)編的三句半。)
5、給老師拜年。
師:剛剛有的小朋友很主動,能大膽地告訴大家自己編的三句半。今天我們班來許多老師,你想給她們拜年嗎?祝福老師什么?現(xiàn)在,請你們把自己編的三句半念給她們聽一聽。
6、延伸活動:三句半表演《拜年》。
語言活動反思——怕癢的紅布頭
“癢”雖然是一種生理反應,但結合在生動形象的文學情景之中,別具詼諧、滑稽的意味。幼兒在歡快的氛圍中,宣泄了郁悶,松弛了心緒,體驗到從生理到心理的舒暢、愉悅;顒印杜掳W的紅布頭》一開始我就和嵐嵐合作表演故事的第一部分,通過這樣的情景表演方式,讓孩子們直觀、形象的認識了“癢”與“笑”的聯(lián)系,接著我讓幼兒兩人一組合作表演這一部分,幼兒體驗著故事的情節(jié)的有趣和癢癢喚起的“笑” ,以及疏泄郁悶的心理感受;顒拥诙糠质抢斫夤适碌牡诙糠,由于有了第一部分的鋪墊,孩子們很快就理解了。當我問:“紅棉襖碰到脖子、碰到身上,小豬癢的.怎樣?”幼兒回答:“小豬癢的舒服、癢的痛快!碑斘覇枺骸靶∝i的朋友們穿上紅棉襖后怎樣?”幼兒回答說:“癢的舒服,癢的痛快。”當我又問:“為什么大家都喜歡這種癢癢的味道?”孩子們都說:“因為癢的舒服,癢的痛快,癢的開心!陛x輝還說:“我們聽了這個故事也很開心,很舒服。”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誰穿了紅棉襖”更是把活動推入了高潮,它以游戲的形式帶幼兒進入了氛圍,有了更為真切的體驗,在“嘻嘻嘻,哈哈哈”笑聲中我們結束了。
本節(jié)課不足之處就是在第一環(huán)節(jié)兩人合作表演時,有個別幼兒沒有參與,如果都參與表演的話,那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就更透徹,也就更能體驗“癢”這一生理反應令人發(fā)笑、舒暢的感受了。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7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故事,了解黃鶯、松鼠、熊、獅子、田鼠等動物的生活習性,知道住著適合的房子才是最漂亮的房子。
2.鼓勵幼兒能大膽地、連貫地在集體面前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并說出理由。
活動準備:
幼兒故事PPT
活動過程:
一、出示動物,引發(fā)幼兒思考。
。ㄒ唬┏鍪緞游铮狐S鶯、松鼠、熊、獅子、田鼠,引導幼兒認識,并說說它們的名稱。師:這些小動物你認識嗎?都有誰?
。ǘ┧伎迹哼@些小動物也需要家,他們的家應該蓋在哪里,它們才會喜歡和滿意,會他們心中最漂亮的房子?
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句講述如“我覺得(認為)XX的房子應該蓋在XX”
二、欣賞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ㄒ唬┙處熤v述前半部分
過渡句:我們一起來聽一個故事。名字就叫“最漂亮的房子”
。ǘ├斫夤适拢
師:設計師王小小就去問小動物的意見了。
提問:為什么設計師要這么做?小動物們是怎么回答的?它們認為最漂亮的房子應該蓋在哪里?
。ㄈ┎シ舙pt,梳理動物的`對話。
金絲籠里的黃鶯,說:“最漂亮的房子當然要蓋在樹枝上。”
鐵籠子里的松鼠,又怎么說的呢?(請幼兒猜測,并說說)
建筑師又去問了誰呢?(熊、獅子、魚、田鼠),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提問:為什么每個小動物的想法都不一樣呢?
(四)引導幼兒猜測:王小小聽了動物的話,他會把房子蓋在哪里呢?
。ㄎ澹┯變鹤鳟嫞處熝惨曋笇。
三、播放ppt,引導幼兒觀察講述并由教師講述故事后半段。
提問:王小小蓋了一座怎樣的房子?他為什么要蓋一座大森林呢?小動物們喜歡大森林這座房子嗎?你從哪里知道的?
三、結合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進行談話。
提問:你覺得怎樣的房子是最漂亮的?
引導幼兒用比較連貫的語句來講述自己的觀點,如有大大的客廳,漂亮的房間和家具,有家人等。
師小結:每個小朋友也都有自己的想法,漂亮的房子不光要外表漂亮,還要有溫暖,住的舒服。這才是最漂亮的房子。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幼兒基本了解了常見動物的生活習性與動物生活環(huán)境存在關聯(lián),也能掌握故事的大概內容。但對于環(huán)節(jié)設計上,可以將第二和第三個環(huán)節(jié)進行交換,讓幼兒在了解動物生活習性以后再為動物設計房子。可能出來的作品會比較豐富和完整。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8
一、說教材
我們身邊有一些周而復始的事物,一輪又一輪地變換著,在孩子的小腦瓜里,是否感受到這些變化呢?為什么白天過去了就是黑夜?為什么春天過去了就是夏天?通過幼兒周圍事物的變換,引領幼兒進入一輪又一輪的世界。在本活動中以幼兒熟悉的電話為契機,創(chuàng)設情境,讓幼兒通過故事、游戲等不同的方式來理解輪換的春夏和秋冬。
5、6歲是兒童語言表達能力明顯提高的時期,語言表達靈活多樣,但是這個階段的幼兒在語言的概括能力、語言表達邏輯性方面還存在個體差異。大班幼兒對周圍的一切具有很大的好奇心,愛學、好問,能初步理解周圍世界中的一些自然現(xiàn)象。
二、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四季的基本特點和輪換的順序。
2、樂意表達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以及喜歡的理由,并能在游戲中進一步感受四季的不同特征。
其中活動重點是目標1,活動難點是目標2。
分析:《綱要》中指出語言目標有: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因此在本節(jié)活動中我設定的目標2:讓幼兒樂意表達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以及喜歡的理由是本次活動的難點。由于平時在教學活動中幼兒的語言表述不太連貫、不完整,所以我把這點作為一個難點。幼兒語言的發(fā)展與其情感、經(jīng)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關系密切相關,因此,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通過互相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擴展幼兒和經(jīng)驗,在活動中,也體現(xiàn)了科學社會領域的內容。
三、教學準備:
為了更好的開展活動,我準備了《魔法奶奶的電話》故事課件、四張寫有春、夏、秋、冬的大圖畫紙以及春、夏、秋、冬的實物貼紙若干。
四、教法、學法分析:
在整個活動中我運用了圖片演示法、談話法、提問法、游戲法等教法、學法。通過故事圖片的.演示能直觀地吸引幼兒,讓幼兒結合圖片內容理解并記憶,激發(fā)幼兒興趣。游戲是幼兒喜愛的活動。能引起幼兒愉快的自發(fā)參與,帶給其無限的樂趣,通過游戲來鞏固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讓幼兒多看、多聽、多講。
五、教學過程:
在這節(jié)活動中我組織了以下3個環(huán)節(jié)來開展: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猜謎語引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師:小朋友喜歡猜謎語嗎?我這兒有一個謎語大家一起來猜一猜。叮鈴鈴,叮鈴鈴,一頭說話一頭聽,兩人不見面,說話聽得清。教師說出謎語后,鼓勵幼兒大膽的猜想。謎底揭曉后,引導幼兒討論自己家的電話,回憶并說說自己家的電話機是什么樣的(我著重引導幼兒從電話的種類、外形、顏色、鈴聲等方面說,鼓勵幼兒用完整連貫的語句說。)我設計此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為了擴散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從而為第2個環(huán)節(jié)做鋪墊。
然后,教師出示電話機模型的ppt畫面,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中的電話與生活中的電話有什么不同。師:今天這部電話和我們平時打的電話可不同,因為這是魔法奶奶家的魔法電話。讓我們來看看它有哪些特別的地方?你們猜猜這部魔法電話能打通誰的電話?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播放故事PPT,引導幼兒欣賞故事,并提問。
。◣煟何覀円黄饋硇蕾p故事《魔法奶奶的電話》。
師:(1)魔法奶奶的電話能撥通誰的電話?
師:故事中提到了哪三個小朋友?他們分別要打電話給誰?他們各自的理由是什么?最后是誰打電話來了?
師:你們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大自然中有什么變化呢?
如果孩子說不出時,教師及時給予指導,出示春夏秋冬四幅圖片,依次讓幼兒欣賞并感受四季的不同特征。然后鼓勵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及其理由。
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的開展,引導幼兒深入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四季的特點和輪換的順序。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是游戲鞏固。
鼓勵幼兒利用春夏秋冬的實物貼紙在代表相應季節(jié)的圖畫紙上進行粘貼,布置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9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理解作品內容,把握作品人物形象的特征及角色前后兩種不同的表現(xiàn)。
2、使幼兒初步學習分析作品,歸納主題,懂得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
3、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訓練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
4、愿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
5、通過傾聽教師對圖書書面語言的朗讀,提升依據(jù)畫面展開想象并用較豐富的語匯進行表述的能力。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自制操作卡片“會長魚的樹”(幻燈、連環(huán)畫)。
知識準備:有關魚的飼養(yǎng)知識。
活動過程與方法
1、出示咪瞇的木偶,介紹角色,引起幼兒的興趣。
。1)由一名幼兒戴小貓頭飾出場:我是小貓咪咪,我最愛吃魚了,可是自己釣魚太辛苦了,怎么辦呢?(小貓伸個懶腰,躲在一旁休息)
。2)師:咦!小貓不釣魚卻在睡覺,那它要吃魚怎么辦呢?聽完故事你們就知道了。
2、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發(fā)展幼兒的形象思維。
。1)教師用充滿激情的語調講述一遍故事,提問,引導幼兒回憶故事內容:故事名字叫什么?咪咪是只怎樣的小貓?它希望什么樣?咪咪被誰捉弄了?它為什么要捉弄咪咪呢?咪咪實現(xiàn)它的愿望了嗎?它是怎樣實現(xiàn)的?
。2)教師邊放幻燈片或翻連環(huán)畫冊,邊講故事。講完故事后,引導幼兒分析、理解故事內容。請幼兒討論:以前的瞇咪是怎樣的?所以它有什么愿望?后來咪咪是怎樣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的.?
。3)幫助幼兒歸納主題,懂得只有自己努力了才能實現(xiàn)愿望。
咪咪愛吃魚,因為懶所以希望樹上長出魚來,后來咪咪知道只有通過努力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
3、發(fā)揮幼兒的想象與創(chuàng)造,拓展其思維范圍。
(1)幫助咪咪想出另外的方法。讓樹上長出魚來。
(2)啟發(fā)幼兒想象創(chuàng)造,鼓勵幼兒相互之間有不同的想法。
師:世界上很多物品都是人們動腦筋發(fā)明出來,人們不想自己走路就發(fā)明了火車、汽車;不想自己挑水就發(fā)明了自來水,你能發(fā)明什么,讓我們的生活更方便呢?
4、請幼兒創(chuàng)編童話故事。
各領域滲透
音樂:教唱歌曲“勤快人和懶惰人”,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歌詞。
美術:讓幼兒畫出自己的設計、想象,將故事繪制成連環(huán)畫。
生活中滲透:讓幼兒養(yǎng)成勤勞的好習慣。
環(huán)境中滲透:張貼出幼兒的設計圖案,鼓勵幼兒的創(chuàng)造,讓幼兒之間互相評價。
家庭中滲透:要求家長讓幼兒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請家長傾聽孩子創(chuàng)編的童話故事。
活動反思
選材貼合幼兒的實際:本班幼兒對于故事只關注故事的情節(jié)很忽視故事內涵,以及在生活中幼兒較忽視何為困難,通過這個活動使孩子對于故事內在的一些東西有了思考,從活動中孩子表現(xiàn)出對于困難的理解以及講出自己的一些克服困難的故事等,讓我感受到幼兒的轉變。因此,在這個時間段選擇這樣一個故事開展活動對于孩子的成長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10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對寫信的興趣,指導幼兒用圖文并茂的形式來寫信。
2.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
3.能運用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表達信的內容,增進與朋友之間的友誼。
4.積極地嘗試與周圍的人交往。
5.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指導幼兒用圖文并茂的形式寫信。
活動準備:自制一封圖文并茂信 幼兒寫信工具 配套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教師: 我有一件高興的事想要和你們一起分享,看--這是什么?(出示信),哇!這封信好大呀!這是哪兒來的信呀?(引導幼兒看信封,郵政編碼,郵票,地址,收信人)。
二、引導幼兒讀信,感受信的不同之處。
1、教師:這封信好奇怪呀!這些符號表示什么意思呢?師生共同閱讀,分析感受信的不同之處。(在黑板上展示信)小結: 這是一封圖文并茂的信,有字寶寶,也有圖片。原來呀,奧特曼不會寫很多漢字,所以,他就用一些圖片來表示自己的意思。真是太有趣啦!
2、教師:你們知道什么時候需要寫信嗎?
小結:當我們有很多話想跟親人和朋友說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用寫信的形式告訴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愛。
三、指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去寫信。
提問:
(1) 如果給你紙和筆,你想給誰寫信呢?
。2) 你為什么想給他寫信?(引導幼兒說出他人對自己的愛)(3) 你想寫些什么?(啟發(fā)幼兒說出他人的感恩之心)教師:讓我們一起來為關心 、愛護我們的人寫一封信。
。ㄌ嵝延變海翰粫䦟懙淖謱殞毧梢杂梅柣驁D畫代替)
四、幼兒展示自己的信,請個別幼兒朗讀。
教師:誰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信?
五、結束活動:歌曲《感恩的心》
小結:小朋友寫得真棒!老師非常感動,謝謝你們對老師的關心。如果爸爸媽媽看到你們的信,感受到你們對他的愛,一定會為你們感到自豪、感到驕傲!讓我們一起到郵局把自己充滿愛心的信寄出去吧!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11
設計思路:
本周是我們IB單元——“一百種語言”進行的第一個星期,正值“聲音(說、唱)”這個探索范疇。我們班有許多來自各個國家的孩子,平時時而聽到他們用本國的語言進行交流,而且孩子之間也會模仿幾句,可見他們對各個國家的語言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興趣,而且,班中家長的寶貴資源是非常值得我們引用的。何不把家長請到我們身邊,和孩子們一同去發(fā)現(xiàn)、探究奇妙的世界語言呢!
活動名稱:世界語言真奇妙!
內容與要求:
1、感受、體驗學習各國語言的樂趣。
2、感知不同語言相應的文字也是不同的。
3、通過加入適當?shù)臄M聲詞去感受圖畫書的詼諧、幽默。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材料與環(huán)境:
1、邀請家長代表穿著本國民俗的服飾,并讓家長準備一些簡單的圖文字卡。
2、讓家長和孩子準備一首《小星星》的自國語言版本的歌曲。
3、老師準備“太陽”的圖片,收集文字,人手一根星星棒。
過程與指導:
一、猜猜奇妙的語言
二、欣賞“太陽”不同的文字
1、出示“太陽”的圖卡,邀請孩子試試你能用幾種語言表達。
2、幼兒感知不同語言相應的文字也是不同的。
三、我和媽媽一起學——“謝謝、再見”
四、欣賞《小星星》的各國語言版本的歌曲
五、孩子和媽媽一同舞動《小星星》(手持星星棒)
活動反思:
《世界真奇妙》是《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二個主題活動。本單元活動主題是“人類共同的家園”,本課主要是讓孩子們在了解世界各國風情的基礎上,體會世界的奇妙。新課標中提到: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的綜合性課程。教學活動是“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構筑的平臺。在新課程標準的分目標(一)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目標中,寫到:尊重不同國家和人民的文化差異,初步具有開放的國際意識。在(二)能力目標中,寫到:知道世界歷史發(fā)展的一些重要知識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知道社會生活中不同群體、民族、國家之間和藹相處的重要意義。這些都是設計《世界真奇妙》第一課時的指導思想。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力求于從以下幾點來開展教學:
一、創(chuàng)設平等互動的課堂環(huán)境。在本課中我本著教師是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的教學理念,努力創(chuàng)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情境,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課堂成為學生煥發(fā)生命活力的舞臺。在課前,布置學生去收集世界各國的資料,了解各國的禮儀,并學一學。在上課的過程中,我注意發(fā)揮學生主體的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的主體需要。通過師生平等的互動,一起學習各國不同的禮儀,學習“你好”,還有學生與學生之間,合作給各國取別稱等活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激發(fā)學生認識世界的興趣。
二、層層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整堂課設計我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教學:“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通過欣賞俄羅斯代表性的舞蹈《天鵝湖》、日本的櫻花、各國代表性的事物,初步感受不同國家的風格及多樣性;“不說不知道,世界真奇妙”——通過讓學生取取別稱等活動形式,讓學生感受到各國的主要特點;“不學不知道,世界真奇妙”——通過學一學各國的禮儀,了解中西禮儀文化的不同,感受世界之奇妙,從而更加熱愛這個多姿多彩的美麗的世界。這樣從知到行,從課內到課外,構成了品德教學的整體性。
三、采用豐富的活動,靈活多樣的形式開展教學。新課程的呈現(xiàn)形態(tài)主要是兒童主動參與的主題活動、游戲和其他實踐活動!笆澜缯嫫婷睢边@一主題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是很難把握教學內容的,因為三年級孩子的認知水平膚淺,對奇妙世界的感悟不深,如果我們在教學中一味地灌輸枯燥無味的知識,顯然不能激發(fā)學生探索世界的欲望。而且也是違背新課程中“以學生為主體”這個理念。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我努力尋找最佳的教學切入點,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特點的游戲情境,營造開放、寬松、和諧、平等的教學氛圍,讓孩子們通過猜一猜、取一取、學一學等活動,在開放式活動中充分去體驗、去感悟、去獲得。讓學生學做各國的禮儀,使學生感受到世界真奇妙。這些豐富的活動,激發(fā)了學生探索世界的興趣,使課程充滿快樂和活力。
四、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情感。
在教學中,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我創(chuàng)設了“世界真奇妙之旅”,帶領學生一起領略大千世界的精彩與奇妙。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標志性事物。因為學生知識的貧乏,所以本活動中我主要采用學生感興趣的多媒體的展現(xiàn),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活動中我還穿插了觀看《四小天鵝舞》和欣賞日本櫻花的`活動,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直觀地感受不同國家的文化,激發(fā)學生進行探究的欲望。各國代表事物用圖片配以音樂的形式出示,讓學生感受到世界的奇異景觀。在“別稱知多少”中,通過說一說各國的標志,以“國家別稱我來說”的交流,讓學生擴大知識面,得出規(guī)律——各國的別稱跟他們的特點有關。然后讓小組合作進行實踐,給各國取別稱。這里出現(xiàn)了三個,前面兩個對學生來說不太熟悉,所以我出示了他們的特點,后一個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小組交流中我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尊重他們自己的想法。以豎大拇指在希臘人眼中是“滾蛋”的不同意思,讓學生感受到要到世界各國去旅行就要了解各國的獨特禮儀,要不容易引起誤會,激發(fā)學生進一步探索世界的興趣。這些情境的創(chuàng)設,使課堂充滿濃濃的人文氣息,使課本資源、學生資源、教師資源有效合理地利用。
但一堂上下來,總感覺自己在很多方面存在著不足,比如因為事先對學生的學情知識基礎沒有充分地了解,就出現(xiàn)了看標志猜國家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幾乎全班學生都猜不出俄羅斯這個國家,使課堂氣氛顯得沉悶,學生顯得拘謹。這也告戒自己,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在課前一定要對學生做好充分的了解,只有建立在學生基礎上的學習才是有效的。
如果說這次匯報課活動,給我創(chuàng)造了一次又一次磨練的平臺,那先前的一次次試教和反思,則只是用真誠收獲了一份真情;而最后一次的正式匯報課,在贏得學生的真情外,我還贏得了章老師的許多幫助和指點,成就了我生命課堂的精彩。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12
活動目標:
1、熟悉、理解詩歌內容,學習有感情的朗誦表演詩歌。
2、感受詩歌中的語言美,意境美,以及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3體驗好伙伴的親密情感.
活動準備:圖片、伴奏音樂
活動過程:
1、欣賞詩歌
第一遍欣賞:老師配樂朗誦1遍。
。ㄌ釂枺1、這首詩歌的名字?講了誰和誰的事情?2、白云在哪里?白帆在哪里?)
第二遍欣賞:要求邊聽邊想象聽了這首詩歌,你好象來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
2、理解內容通過提問:為什么說白帆望著白云,白云牽著白帆?它們有眼睛有手嗎?
3、學習朗誦表演跟誦分組朗誦\配樂朗誦個別幼兒表演
4、引出仿編。生活中還有誰和誰象他們一樣象好朋友的,我們來編一編.
附:詩歌:白云和白帆
天上幾朵白云,湖里一片白帆,白帆望著白云,白云牽著白帆,白云白帆
多象親密的好伙伴.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13
活動目標
。、了解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知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和造紙術的名稱及其作用。
。、通過分組答題培養(yǎng)幼兒大膽講述的能力。
。、激發(fā)幼兒作為一個人的自豪感。
重點、難點重點:
知道四大發(fā)明的名稱及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難點:能運用已有經(jīng)驗大膽講述。
活動準備
。薄⑺拇蟀l(fā)明的圖片。
。病⒂變河幸欢ǖ纳罱(jīng)驗。
3、分組紅綠兩隊、紅心卡片。
活動過程:
一、分組競賽激發(fā)參與的興趣:讓幼兒自由擇隊分成紅、綠兩隊,明確競賽規(guī)則。
二、教師逐一出示圖片,讓幼兒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回答問題。
1、教師:“這是什么?”“人們在什么時候用到指南針?” “如果沒有指南針我們的生活會怎么樣?”
2、教師:“這是什么?”“什么地方要用到火藥?”“沒有火藥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
1、教師:“這是什么?”“你在那里看見過?”“我們的生活中有什么地方用到印刷?”
4、教師:“這是什么?”“古代的人沒有紙的時候用的是什么?”“紙是怎么造出來的呢?”
三、小組討論:“古代人發(fā)明這些東西他們怎么樣?作為一個人覺得怎么樣?”教師:“我們的古代人很聰明,創(chuàng)造出了四大發(fā)明,這些東西對當時,和我們現(xiàn)在都有非常大的作用。作為一個人,我們也都覺得很自豪,希望小朋友好好學習,將來能發(fā)明出更多更有用的東西來!
四、師生共同統(tǒng)計競賽結果,對幼兒的表現(xiàn)給予肯定。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1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在別人睡覺的時候不打擾別人。
2、愿意在集體面前較自然地表述。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大樹背景圖一幅,小黃鶯、啄木鳥、小松鼠、小猴子、睡著的鹿寶寶和醒來的鹿寶寶圖片各一。
2、故事磁帶,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黃鶯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這是誰?它是一只小黃鶯,它可愛唱歌了,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發(fā)生在這只小黃鶯身上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愛唱歌的小黃鶯》。
二、教師操作圖片,完整講述故事。提問:
。1)這個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2)故事中有哪些小動物?誰住在大樹的最上面?它的下面是誰?誰住在大樹的最下面?
。3)小黃鶯可愛唱歌了,可為什么小松鼠叫小黃鶯不要唱歌?
三、師幼合作講述故事。
1、教師放慢速度講述,故事對話部分引導幼兒講述。
2、討論:小黃鶯最喜歡唱歌了,可現(xiàn)在鹿寶寶在睡覺,它不能唱了,怎么辦呢?請小朋友們給小黃鶯想想辦法。
3、分享交流:在家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睡覺的.時候,你會怎么做?
四、師幼完整欣賞故事錄音。
1、引導幼兒靜靜地等待小鹿醒來,在最后時刻,用醒來的小鹿形象調換原來熟睡的小鹿形象。
2、以小鹿口吻感謝懂得關心別人的小黃鶯和小朋友們。
3、播放音樂磁帶,帶領幼兒和小黃鶯一起為醒來的小鹿唱歌、跳舞。
活動反思:依據(j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鼓勵幼兒大膽清楚表達自己想法和感受”“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理解和體驗”根據(jù)這一教學目標結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語言發(fā)展水平制定目標。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15
活動目標:
認識各種運動項目及詞匯。
學習勝不驕、敗不餒的運動員精神。
活動準備:
各種運動項目的圖卡及其名稱詞卡。
活動過程:
。ㄒ唬┙處熛葞е變阂黄痖喿x“運動會”,提問:
1.小朋友,左邊的圖里面,出現(xiàn)了那些動物?他們在做什么呢?
2.右邊的圖里,哪些動物贏得了比賽?他們很高興嗎?哪些動物輸了比賽?他們的表情很難過嗎?還有其他的動物嗎?他們在做什么呢?
。ǘ┻M行團體討論,提問:
1.小朋友,你們參加過運動會嗎?說說看參加運動會的經(jīng)驗。
2.參加運動會,你得到過名次嗎?如果有,當時的心情如何?如果沒有,當時的心情又如何?
3.你曾經(jīng)參加過什么比賽?說說看比賽的心情。比賽是贏了還是輸了?贏得時侯你會很得意嗎?輸?shù)臅r候你會很生氣嗎?
(三)教師進行活動總結,提問:
1.小朋友,其實不管參加任何比賽或游戲,最重要的是玩得開心,還可以得到以前沒有的經(jīng)驗,輸贏其實一點都不重要。
2.我們贏得比賽,不要覺得驕傲,因為贏了并不代表我們是全世界最厲害的人,我們只要覺得高興就好了,如果輸了,也不要生氣拉長臉!只要我們繼續(xù)努力,下次一定會比這次更進步的。
。ㄋ模┻M行詞語教學:賽跑、跳高、跳遠、擲鉛球、游泳。
1.教師展示各種運動項目的圖片,請幼兒說一說看這些運動的名稱。
2.把運動項目磁卡拿出來,放在相應的圖卡下方,讓幼兒能夠認識正確的.字詞。
3.把詞卡貼在教室的某面墻上,請幼兒依序在教室的另一端抽取圖卡,當抽取到詞卡時,請幼兒一邊表演該運動項目的動作,一邊把圖卡拿到正確的詞卡下方。
【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 】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6-12
落葉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1-17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傘01-19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有趣的漢字01-24
小紅傘大班語言活動教案11-12
聰明的烏龜大班語言活動教案01-17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有趣的木01-18
【精品】大班語言活動教案3篇06-09
【熱門】大班語言活動教案3篇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