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集合7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教案 篇1
一、游戲玩法建議
角色設計:
1、大部分幼兒扮演小老鼠;
2、一名幼兒扮演“愛臭美,喜歡跳舞的貓”。
◎游戲玩法: A段:小老鼠隨樂跟著“愛臭美,喜歡跳舞的貓”出門散步,大貓走一段,小老鼠跟一段。
B段:貓戲老鼠(貓用爪子去撓老鼠,老鼠保持造型不動。)
二、教學活動建議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詼諧、歡快、跳躍的風格,了解其所表達的故事情節(jié)。
2、通過手部游戲、動作創(chuàng)編、故事情節(jié)累加,進一步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和變化。
3、體驗音樂帶來的.想象以及模仿大貓、一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過程】
1、了解游戲情節(jié)“愛臭美,喜歡跳舞的貓出門散步”,傾聽樂曲A段,區(qū)分樂句,即哪一句是大貓走?哪一句是小老鼠跟?
2、教師扮演大貓,幼兒扮演老鼠,讓小手在身體各個部位“行走”,分角色體驗不同樂句。
3、創(chuàng)編大貓走路的動作并隨樂練習。
4、共同討論B段中貓戲老鼠的動作并隨樂練習。
5、教師扮演大貓,在第二次游戲時替換新的“散步動作”,幼兒扮演小老鼠,完整游戲。
6、個別幼兒扮演大貓,帶領大家隨樂游戲。
7、觀看教師扮演的“急性貓”,猜測其動作含義,并和“急性貓”共同游戲。
三、友情提示
1、在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大貓走路的動作時,教師需用準確精煉的語言描述出幼兒的劫作特點,如行進的方向、位置的高低、肢體的動作變化等,讓個體的經(jīng)驗在集體中得到共享,也為其他幼兒提供創(chuàng)編動作的線索和元素,拓寬創(chuàng)編的思路。
2、為幫助幼兒在游戲時控制自己的動作,教師扮演的“大貓”可時不時回頭看,或用游戲化的語言與幼兒討論:怎樣才能不被大貓發(fā)現(xiàn)?
3、教師扮演的“急性貓”可在動作節(jié)奏和游戲情節(jié)上有所變化。如動作節(jié)奏加快一倍、特殊的動作表達特別的含義:走路太快摔了一跤、一瘸一拐的往前走等。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名稱:5的組成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
2、 鍛煉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3、 學習5以內數(shù)的組成與分解,能用印章進行記錄
活動準備:
雪花片、小印章、作業(yè)單、印泥
活動分析:
重點是能理解5的組成與分解
難點是能熟練操作作業(yè)單
活動過程:
1、 集中幼兒注意力
“今天,小朋友們的爸爸媽媽來看小朋友上課,你們高興嗎?”
2、“可是今天我有了一個難題想請小朋友們幫忙,你們愿意嗎?”
教師出示5個水果,“我準備了幾個水果,一個盤子里放不開,想請小朋友把它們分到兩個盤子里,誰想來試一下?”“我要把它們記下來,不然過會我就忘了“教師示范記錄,大班教案。
3、“現(xiàn)在小朋友們看看老師還給小朋友準備了什么?”出示雪花片,引導幼兒操作并記錄
4、 教師進行小結,用分合式表示,和孩子一起讀出分合式,并講解分合號、總數(shù)與部分數(shù)
5、 拍手游戲:“小朋友,我問你,5可以分成3和幾?老師,我告訴你,5可以分成3和2,教案《大班教案》!币源擞螒蚴褂變菏炀氄莆5的組成與分解。
6、 幼兒操作作業(yè)單、鞏固5的組成。教師最后和幼兒一起驗證答案。
活動延伸:
在區(qū)域活動中鞏固5的組成與分解
認識球體
目標:1.能說出球體的名稱,知道球體的外形特征,即不論從哪個方向看球體都是圓的`,不論向前、后、左、右它都能轉動。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準備:1.幼兒每人一個小筐子,筐內有乒乓球、圓片紙、鉛筆、操作材料各一。
2.教師演示用的大范例,教室內角落放有球體形狀的物體。
過程:1.請幼兒拿乒乓球,從上(下)面、前(后)面、左(右)邊等方向看乒乓球是什么形狀的。請幼兒觀察后回答。
教師小結:乒乓球從各個方向看,它都是圓的。
2.請幼兒拿圓片紙,比較圓片紙和乒乓球的不同,進一步了解球體的特征。
引導幼兒從各個方向看圓片紙,從旁邊看是一條線,幼兒觀察回答,教師小結。
3.把球放在桌子上,讓幼兒玩球。注意不要讓球離開桌面,引導幼兒把球向前(后)、向左(右)等方向滾動,并啟發(fā)幼兒說出:球向前,向后,向左,向右都能滾動。
教師小結:球能向各個方向滾動,
小結:球體的外部特征,從各個方向看都是圓的,能往各個方向滾動的,這樣的形狀叫球體。
4.找找哪些東西是球體的?
請幼兒想想并找找日常生活中哪些東西的球體形狀的,說說為什么要做成球體形狀?
5.作操作材料,三個圖例中,找找哪個是球體,為什么?
6.活動結束。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歡快,熱烈的情緒,體驗活動的快樂。
2、在感應全曲曲式的基礎上,嘗試用語詞、肢體、樂器為樂曲進行頑固伴奏。
活動準備:
1、打棒、沙錘若干。
2、小圖片(拍手、拍腿、踏腳、嘴巴)
活動重點:
體驗活動的快樂,在感應全曲曲式的基礎上感應頑固伴奏。
活動難點:
能運用肢體、樂器等表現(xiàn)樂曲的頑固伴奏。
活動過程:
一、暖身活動。
1、隨音樂節(jié)奏引入課題,進行肢體節(jié)奏摸拍。
2、語詞節(jié)奏模拍——男孩男孩在哪里?女孩女孩在哪里?
三、律動感應全曲曲式。
1、幼兒完整欣賞樂曲,感受樂曲歡快、熱鬧的氣氛。
提問:聽了曲子你心情怎樣?
2、再次欣賞,肢體律動感應全曲曲式。
師:原來歡樂谷在開宴會,有好多好吃的東西,還有果汁,小朋友喝過果汁嗎?
果汁是怎樣做的呢?(幼兒討論)
肢體感應全曲曲式:
A段:律動榨果汁(洗、洗、洗蘋果;削、削、削削皮;切、切、切成塊;榨、榨、榨果汁)
B段:隨音樂做打嗝狀。
C段:請朋友幫忙榨果汁。
游戲可以多遍,可以進行語詞替換。
三、肢體感應節(jié)奏:
師:“小朋友們,你們動動腦筋想想。除了能用手拍出節(jié)奏,我們還能用身體的哪些地方表示這些節(jié)奏呢?(幼兒討論)
好!請小朋友們看一下這些圖(出示小圖卡),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看著圖片上的動作練習一下。(放音樂)
你們真棒!咦?你們發(fā)現(xiàn)嗎?這4行的節(jié)奏都是一樣的,像這樣節(jié)奏型都是相同的我們就叫做“頑固伴奏”
六 樂器演奏
師:“小朋友,你們真棒!告訴你們一好消息,歡樂谷的人們想舉辦一場盛大的“迎新年”晚會,想邀請我們小朋友去參加演出。現(xiàn)在,請小朋友拿出我們的樂器來練習一下。你們都認識這個樂器嗎?(打棒、沙錘)好!那我請拿打棒的小朋友說一說怎么拍奏出打棒的.聲音最好聽!沙錘的小朋友也來試一試音,小朋友都表現(xiàn)得很棒。那好!現(xiàn)在老師來當你們的指揮,請拿打棒的小朋友看老師的右手,拿沙錘的小朋友看老師的左手。
七 活動結束:
小朋友真棒!我們準備一下出發(fā)了!
大班教案 篇4
目標
1.獲得光與色的感性經(jīng)驗,初步了解光的七色是赤橙黃綠青藍紫。
2.大膽想像、續(xù)編,理解光與環(huán)境以及人們生活的關系。
準備
1、課件
過程
1 提問引入:你知道太陽有哪些光線寶寶嗎?他們是什么顏色的?
2、看課件欣賞故事。
——完整欣賞故事一遍。
——太陽公公有哪些光線寶寶?他們是什么顏色的?
——調皮的七彩光寶寶來到地面上做了哪些事情?
3、.理解故事內容。
——光線寶寶溜到向日葵上,向日葵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變得金黃金黃)
——他們來到果園里,橘子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穿上了橙色衣服)
——他們跑到草地上,草地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變得綠油油)
——他們跳到大海里,大海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變得藍藍的)
——他們經(jīng)過沙灘,小螃蟹有什么變化? (變成了小青蟹)
——他們親親番茄和茄子,番茄和茄子有什么變化?(番茄有了紅彤彤的顏色,茄子有了紫瑩瑩的.顏色)
4、討論光和人們生活的關系。
——調皮的七彩光寶寶有幾種顏色?給人們帶來了什么?
——假如我們生活中沒有了光會怎么樣?
——沒有了光,我們的世界一片漆黑,所有東西都會失去它的顏色,世界上就不像現(xiàn)在這樣五彩繽紛了。光對人類、動物、植物都是很重要的。
5、想象、續(xù)編故事
——調皮的七彩光寶寶明天還要到地上來玩。他們會到哪些地方去?和誰一起玩呢?
——聯(lián)想生活中事物的顏色,嘗試續(xù)編《調皮的七彩光》。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熟悉旋律,能哼唱出旋律。
2、觀看圖譜,了解樂曲的配器特點。
活動重點:熟悉旋律,能哼唱出旋律。
活動難點:觀看圖譜,了解樂曲的配器特點。
活動準備:鋼琴等
活動過程:
一、律動:《摘果子》、《鞋匠舞》。
二、練聲:《山谷回聲真好聽》、《小鳥醒來了》。
三、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觀看畫面,介紹曲名和音樂所表現(xiàn)的內容(團結起來力量大)。
(2)幼兒隨音樂一拍一拍地拍手,熟悉音樂旋律。
2、明確音樂性質。
(1)引導幼兒思考,音樂性質怎么樣?好像是誰在做什么事?并讓幼兒四散地在教室中,隨音樂即興做動作,體會音樂的性質。
(2)感受樂曲的長短和特強。為了表示音樂更有,更有力,在有些地方喊“嘿”。幼兒邊聽音樂,邊看老師指圖譜。
3、做身體節(jié)奏動作。
(1)第一部分:全體拍手(一拍一下),到了打叉的'地方喊“嘿”!或跺腳。
(2)第二部分:拍手的力度逐漸增強,甚至在結束時為特強,喊“嘿”!或跺腳。
(3)引導邊看圖邊做身體動作。
4、教師放音樂,隨著音樂表演一遍。
四、結束部分
復習歌曲《清涼夏天》,結束本活動。
大班教案 篇6
科學意圖:
幼兒科學教育目標重心是科學知識與經(jīng)驗的獲得,科學活動是一種融操作性、思考性、變化性、創(chuàng)造性、趣味性為一體的活動,它有助于幼兒主體性的發(fā)展,為幼兒主動探究提供了路徑。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培養(yǎng)幼兒主動探索的能力。
適合班級:
大班
材料準備:
氣球、廢舊水彩筆筒、光盤、吸管。
制作方法與步驟:
(1)將一根廢舊的水彩筆筒清洗干凈,將粗的一端截去部分,使其正好卡在光盤中心的孔上,下端保持平整,且不露出光盤。
(2)把氣球綁在一根吸管上并扎緊,以防止漏氣。
(3)把吸管套在水彩筆筒的上端即完成制作。(見“旋轉的光盤圖1”)
實驗操作:
拔下吸管,向氣球吹滿氣,然后用手捏住氣球口,把吸管套到水彩筆筒上,隨后松開手使氣球內的空氣 經(jīng)過吸管和水彩筆筒從底端噴出,光盤就會向前旋轉駛出。(見“旋轉的.光盤圖2”)
教師指導建議:
●將水彩筆卡在光盤中心孔時,要卡緊,避免留下縫隙影響前進的效果。
●將吸管套在水彩筆筒上時,要套緊,避免氣體從縫隙中流走。
●可以讓幾名幼兒進行比賽,看誰的光盤跑得最快、最遠。
●指導幼兒探究影響光盤轉動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如氣球氣體的多少、地面的光滑程度和光盤自身重量等。
●注意吸管口的衛(wèi)生消毒。
拓展與替代:
也可以用蛋糕盤、卡紙、紙盒等代替光盤,讓幼兒實驗哪種材料前進的距離更遠。
小知識
氣球被放開時,氣流猛地向外噴出,在氣流的帶動下光盤不停地旋轉著前進。氣球內空氣越多,氣流越強,光盤旋轉的速度越快;隨著氣球內氣流壓力的減弱,光盤轉動的速度逐漸減弱,直至停止,這與氣墊船在水中上升、下降的原理是一致的。
活動反思:
科技小制作都有一定的科技道理,科技道理的啟蒙可以結論不完整,但不可以不啟。引領幼兒進行探究,學習與周圍世界有關的科學知識。在幼兒幼小的心靈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從小種下一顆科學的種子。教師要明確,綜合實踐活動中的科技制作,應以探究為核心,探究科學知識、科學道理、科學概念、科學規(guī)律。從小感受科學技術帶來的快樂。
大班教案 篇7
目標:
1、通過地震中感動人物的事跡介紹,培養(yǎng)幼兒富有同情心等良好品德
2、通過這次四川汶川的地震,讓幼兒知道地震給人民帶來的嚴重災害。
活動準備:
1、關于5.12地震的錄像帶、那些在地震中讓我們感動的那些英雄的圖片。
2、每人一個蠟燭、火柴一包。
活動過程:
一、觀看錄像引起幼兒的注意,引出課題
師:今天,陳老師給大家?guī)硪欢武浵瘢埓蠹矣^看。
(師幼共同欣賞汶川地震的錄像)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 (地震)
師:對,是地震了,這是我們中國四川汶川在今年5.12日那天發(fā)生地震的畫面,我們()小朋友應該還記得那次我們幼兒園組織為地震災區(qū)捐款的事情吧,你們都為災區(qū)奉獻了一片愛心,非常的棒,今天呢,陳老師也帶你們走進汶川地震,來認識地震中那些勇敢、可愛的人。
二、欣賞一組一組的圖片,培養(yǎng)幼兒對那些勇敢、可愛的英雄的崇敬之情。
1、教師出示奧運開幕式四川小朋友林浩的圖片,講述他的勇敢事跡。
2、教師出示張吉萬背著3歲的妹妹的圖片,講述他的故事。3、教師出示在廢墟中打手電圖書的初中女孩清清的故事
初中女孩清清廢墟中打手電筒讀書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上面的哥哥姐姐嗎?為什么喜歡?
( 讓幼兒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情感)
教師總結:哥哥姐姐在碰到困難的.時候不怕困難,幫助別人和勇敢面對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三、走進汶川地震中逝去的生命
師:這次地震給中很多人都失去了親人,他們難過,傷心。地震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災難,房屋倒塌了,親人逝去了,我們知道了這個情況也很為他們感到傷心。我們小朋友也都紛紛捐錢幫助他們了,希望我們的這份愛心能夠延續(xù)下去。讓我們送那些在汶川地震中遇難的朋友們一程吧,希望他們在去天堂的路上一路走好。我們?yōu)樗麄凕c燃蠟燭,許愿祝福他們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幼兒大班教案02-23
(精選)大班教案10-05
大班的教案11-22
大班教案07-20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9-19
(精選)大班教案09-19
【精選】大班教案07-26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7-23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8-29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