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教版圓錐的認識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圓錐的認識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圓錐的認識教案1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上,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的合作交流、動手操作,并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認識圓錐,掌握圓錐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稱。
2、使學生會畫圓錐的平面圖形及掌握測量圓錐的高的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學習的精神,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圓錐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稱。
教學難點:測量圓錐的高的方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具準備:圓柱體、圓錐體、透明圓錐、木棒
學具準備:圓錐體模型、直尺、三角板、沙子、墊板
教學過程:
。ㄒ唬⿵土暎
師:投影儀出示一個圓柱,提問學生說出圓柱的特征
生:圓柱有上、下兩個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圓柱有一個側面是曲面,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圓柱的高,有無數(shù)條高。
導入新課
讓學生把已準備好的裝在圓柱體里的沙子倒在桌子里,看看沙堆的形狀;
多媒體出示圓錐形狀的.實物圖
師:這些形狀與圓柱形狀相同嗎?
生:不相同,是圓柱形狀的上底面變成了一點。
師:這些形狀與圓柱有沒有相同點。
生:下底面都是圓。
師:我們把這些形狀稱之為圓錐。這是我們今天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
(二)新課探究
板書課題:圓錐的認識
認識圓錐的特征
師:出示圓錐的實物圖(分小組:每小組一個圓錐)。
生:每位學生親自摸一摸、看一看、滾一滾、碰一碰,有什么感覺?讓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歸納:
圓錐有一個側面是曲面;
圓錐有一個底面,是圓;
圓錐有一個頂點。
認識圓錐的高
師:出示一個透明圓錐(圓錐用2㎜的塑料制成的,底面圓心留一小孔),然后用一根直木棒從底面圓心穿到圓錐頂點,讓學生觀察,從頂尖到底面圓心的距離是什么?
生:是圓錐的高度。
師:回答很正確,對學生進行鼓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像這樣從底面圓心到頂點可以穿多少根呢?
生:只能穿一根,因為兩點確定一條直線(頂點—————圓心)。
師:回答很好;從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叫做圓錐的高。用字母h表示,僅有一條高。
小結:圓錐底面上一個圓,圓錐的側面是一個曲面,從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叫做圓錐的高,僅有一條高,圓錐只有一個頂點。
人教版圓錐的認識教案2
1.圓錐由()和( )兩部分組成。圓錐的底面是( )形,側
面是一個( )形。課題:圓錐的認識主備人: 備課組長: 學科主任:
“三案合一·主動學習”課堂教學模式六年級數(shù)學詳案(新授課)
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 時間:_____
一、 學習目標:
(1)認識圓錐,掌握圓錐的特征。 (2)會用工具測量圓錐的高。二、學習重難點:
2.圓錐的( )到()的距離是圓錐的高,圓錐有()條高。3.一個圓柱的體積是60cm3,高是4cm,這個圓柱的底面積是( )。4.一個圓柱的底面積是90cm2,高是6cm,這個圓柱的體積是( )。
5.一個直角三角形,以它的'一條直角邊為軸旋轉一周,所形成的旋轉體是( ) A.長方體B.圓柱體 C.圓錐體6.圓錐的側面展開圖是一個( )
A.圓 B.扇形C.長方形重點: 掌握圓錐的特征。
難點:正確理解圓錐的組成。
三、學習過程:
。ㄒ唬﹦(chuàng)設學習情境,明確學習目標(2') (二)指導獨立學習,初步達成目標(8')
1、 自學指導
(1)自學內容:P31-32
(2)自學方法:
、偈裁词菆A錐?生活中你見過哪些圓錐形的物體?
②圓錐有什么特征?
、凼裁词菆A錐的高?怎樣測量圓錐的高?
(3)自學時間:3-5分鐘。
(4)自學要求:能夠完成自學檢測學習部分
2、自學檢測 同桌互評:_______
。1) 圓錐有___個頂點,____條高,底面是____面,側面是一個____面,側面展開圖是一個_______.
。2)圓錐的高是從圓錐的_______到底面_______的距離。
(三)引導小組學習,落實學習目標(20')
1、小組合作學習內容:?圓的特征 ? 圓錐的高
2、小組合作學習指南:? 拿出準備好的圓錐形,看一看,摸一摸,觀察下它有什么特點? 圓的特征是:
?小組合作,動手測量圓錐的高
圓錐的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的側面展開圖是什么圖形?
學以致用:
。1)圓錐的側面是曲面。 ()
。2)圓柱側面展開是長方形,圓錐側面展開也是長方形。() (3)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圓錐的高。()(4)圓錐的底面是圓形。 () (5)圓錐有無數(shù)條高 ()
小結:圓錐的特征(可以啟發(fā)學生總結),強調底面和高的特點,使學生弄清圓錐的特征是:底面是圓,側面是一個曲面,有一個頂點和一條高.
7.圓柱的底面半徑擴大3倍,高不變,圓柱的體積( )A.擴大3倍 B.擴大6倍C.擴大9倍
8.將直角三角形ABC繞BC邊旋轉,形成的圓錐的高是( )cm,底面半徑是( )cm。 將直角三角形ABC繞AB邊旋轉,形成的圓錐的高是( )cm,底面直徑是()cm。
B7cm
9.下面圖形以直線為軸旋轉后會形成什么圖形? 10.28cm升高為37cm.你能求出珊瑚的體積是多少立方厘米嗎?
板書設計: 圓錐的認識
圓的特征 : 圓錐的高:
人教版圓錐的認識教案3
一、學習內容
教科書第31~32頁圓錐的認識例1及做一做。 二、學習目標
1.認識圓錐,掌握圓錐的特征。
2.認識圓錐的高,能用工具測量圓錐的'高。 3.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觀察分析的能力。 三、學習重點
圓錐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稱。 四、學習難點 圓錐的高的測量方法。 五、學習準備 ppt課件、圓錐等。 六、學習過程
人教版圓錐的認識教案4
教學內容:教材31-32頁
教學目標:
1、 認識圓錐,掌握圓錐的特征。
2、認識圓錐的高,會正確測量圓錐的高。
3、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索意識,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重點:掌握圓錐的特征及各部分的名稱。
難點:認識圓錐的高,會正確測量圓錐的高。
教學用具:課件圓錐體模型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1、展示教材第31頁的主題圖,讓學生觀察。
2、揭示課題:圓錐的認識。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
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圓錐形物體。
2、教學例1,圓錐的認識。
(1)讓學生拿著圓錐模型觀察后,說一說圓錐有哪些特征?
。2)討論交流。
。3)認識圓錐的高。
讓學生看著教具,指出: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叫做高。
。4)引導歸納。
圓錐的`特征:底面是圓,側面是一個曲面,有一個頂點和一條高.
3、測量圓錐的高
由于圓錐的高在它的內部,我們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長度,這就需要借助一塊平板來測量。
。1)先把圓錐的底面放平;
。2)用一塊平板水平地放在圓錐的頂點上面;
(3)豎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間的距離。
4、教學圓錐側面的展開圖
。1)學生猜想圓錐的側面展開后會是什么圖形呢?
(2)實驗來得出圓錐的側面展開后是一個扇形。
三、課堂練習
1、活動游戲。
將三角形制片繞著一條直角邊旋轉,會形成什么形狀?
2、 完成第32頁“做一做”的習題。
3、 練習六的第二題
板 書設 計
圓錐的認識
圓錐的特征:底面是圓,側面是一個曲面,有一個頂點和一條高.
圓錐的體積
教學內容:教材33-34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使學生自主探索出圓錐體積和圓柱體積之間的關系,初步掌握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并能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圓錐的體積,解決實際生活中有關圓錐體積計算的簡單問題。
2、借助已有的生活和學習經(jīng)驗,在小組活動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重點:理解圓錐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難點:運用圓錐體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用具: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容器
教學過程
一、問題引入
1、提出問題。
出示一個鉛錘,并提問:你有辦法知道這個鉛錘的體積嗎?
2、揭示課題。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探究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板書課題:圓錐的體積)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2。
(1)回憶圓柱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2)圓錐的體積該怎樣求呢?能不能也通過已學過的圖形來求呢?
。3)實驗探究
拿出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各一個,先在圓錐里裝滿水,然后倒入圓柱。讓學生注意觀察,倒幾次正好把圓柱裝滿?
。4)討論探究。
1(5)引導歸納。圓錐的體積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的 3
11 得出公式: V圓錐=V圓柱=Sh (板書) 33
2、教學例3.
。1)出示例3
。2)理解題意。
(3)引導分析。
(4)嘗試計算,指明板演,講解訂正。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34頁“做一做”習題。
2、完成練習六的第4題。(看時間而定)
板 書設 計:
圓錐的體積
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11圓錐的體積=×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33
1字母公式:V=Sh 3
圓錐的體積(練習一)
教學內容:教材35頁 練習六第6題 黃岡小狀元26頁,第3題
教學目標:強化練習求圓錐的體積,會求,已知底面圓的半徑、直徑或周長,高,求圓錐的體積
重點:會根據(jù)告訴我們的條件,求圓錐的體積
難點:運用圓錐體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出示例題
數(shù)學書上35頁 練習六第6題
一個圓錐的底面周長是31.4cm,高是9cm.它的體積是多少?
。1) 分析題意: “告訴了我們那些條件,求什么”
要求圓錐的體積,我們需要知道什么條件。
。2)分析完畢:學生獨立完成 學生板書,老師集體訂正。
r=31.4÷3.14÷2
=10÷2
=5(cm)
S圓柱=3.14x5x5
= 78.5(平方厘米)
V圓錐= Sh =x78.5x9
=235.5(立方厘米) 答:????..
二:及時練習 1313
人教版圓錐的認識教案5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圓錐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稱。
2、使學生掌握測量圓錐的高的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過程方法:創(chuàng)設情景,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生動口、動手又動腦,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
情感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勇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的自主學習精神,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回顧強化
課件演示:出示一支圓柱形鉛筆。
教師問:同學們這支鉛筆是什么形狀的?你能說說它具有什么特征嗎?
生:是圓柱體。它的特征是:圓柱有三個面,有上下兩個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有一個側面是曲面,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圓柱的高,有無數(shù)條高。圓柱側面展開是長方形。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
師:圓柱的特征同學們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們學習一種新的幾何形體,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屏幕
課件:用轉筆刀削鉛筆,把削成的筆尖部分(圓錐體)垂直切下來。
問:這還是圓柱體嗎?被切下來的是什么幾何形體呢?
生:不是。是圓錐體。
師揭示課題:我們把象這樣的幾何形體叫做圓錐體,簡稱圓錐,我們所學的圓錐都是直圓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圓錐的認識》。板書課題
三、探究體驗。
1、列舉,提出問題。
同學們想一想,在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勞動中,你都看到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圓錐體的?你也可以把課下收集的圓錐形物體拿出來給大家看。
生1:冰激凌外殼的形狀是圓錐體的。
生2:有的帽子的.形狀是圓錐體的。
生3:漏斗的形狀是圓錐體的。
生4:蓋房子用的鉛錘的形狀是圓錐體的。
……
同學們很善于觀察,請同學們拿出圓錐體模型,看一看、想一想,你都想知道有關圓錐的哪些知識?
生可能提出:
1、我想知道圓錐的特征。
2、我想知道圓錐有幾條高?它的高指的是什么?
3、我想知道圓錐的側面展開是什么形狀的?
4、我想知道圓錐的體積應怎樣計算?
5、我想知道圓錐的表面積該怎樣計算?
2、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師:請同學們拿出圓錐體模型,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也可以猜一猜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生:手拿圓錐體模型觀察、想。
師:把你觀察到的,感覺到的告訴給你小組的同學,小組同學共同探討剛才大家提出的問題
小組交流、討論。教師深入小組和學生一起進行探討。
師:哪組愿把你們的研究成果展示給大家。
生匯報:(預設展示過程)
A、圓錐的特征。
①我們發(fā)現(xiàn)圓錐上面細,下面粗。
②圓錐有一個尖尖的部分,摸起來很扎手。我們把它叫做頂點。
③圓錐有一個彎曲光滑的面,我們可以把它叫做側面。這個面是曲面。
、軋A錐有一個圓形的面,我們可以把他叫做底面。
、菸覀冞發(fā)現(xiàn)圓錐的底面朝下立者,尖朝下不立者。
⑥圓錐在桌子上滾動時,既不朝前走,也不朝后走,它總是繞著一點畫圓。
B、圓錐的高
、傥覀儼l(fā)現(xiàn)圓錐的高是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之間的距離。
、趫A錐的高是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我們認為圓錐只有一條高。
、蹐A錐的高是圓錐的底面到頂點的線段的長。
、芪覀冋J為他們說的不準確,圓錐的高是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的距離。它應該有無數(shù)條高。因為從圓錐的頂點引一條與底面平行的線,這樣就可以作出無數(shù)條高。
師:同學們對于圓錐的高有幾種不同的看法,誰的說法是正確呢?請同學們小組進行討論。
生:小組進行討論。
師:哪些同學同意某某的說法。老師也同意這位同學的說法。請同學們仔細看屏幕。(課件演示圓錐的高)
師:這條黑色的虛線就是圓錐的高。誰愿意說說圓錐的高指的是什么?
生試說圓錐的高:
圓錐的高是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圓錐只有一條高。因為圓錐只有一個頂點和一個底面圓心。
師:請同學們打開書42頁看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話,誰來讀。
(指名讀、齊讀高的定義)
師:哪一組還有發(fā)現(xiàn)。
C、圓錐的側面展開。
我們發(fā)現(xiàn)圓錐的側面展開是扇形。(舉起給同學們看,一名同學把展開的圖形貼在黑板上)
教師用課件演示側面展開的過程。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掌握了圓錐各部分的名稱。請同學們拿起圓錐體模型,小組同學互相說說圓錐各部分的名稱。
小組互相說圓錐各部分的名稱。
師:誰愿意到前面說說圓錐各部分的名稱。
兩名學生到前面來說
3、由實物抽象出幾何圖
師:同學們說得可真好!老師這有三幅圓錐體實物圖,請同學們看。(課件展示)圓錐的幾何圖是什么樣的呢?請同學們仔細看(課件展示)畫圖時看不見的部分應怎樣畫?(課件演示)
這就是圓錐的幾何圖
生:用虛線畫。
師:同學們看黑板這是圓錐的幾何圖。(教師邊說邊揭開貼紙)誰能到前面對照圓錐的幾何圖說說你都學會了有關圓錐的哪些知識?
學生到前面說
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一想圓錐是什么樣子的?
4、探究測量圓錐高的方法。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掌握了圓錐的特征及圓錐各部分的名稱,我們知道圓錐的高是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那怎樣來測量圓錐的高呢?先想一想,然后利用課下大家準備的材料,小組同學共同探究圓錐的高的測量方法。
學生匯報:
生1:我們小組是這樣測量的,先把圓錐底面放平,用直尺水平地放在圓錐的頂點上,用三角板豎直地量出圓錐的高
生2:我們小組的方法和他們的差不多,只是用小尺豎立在桌面上,然后用三角板通過頂點與直尺垂直。
生3:我認為這種方法比第一種測量準確。因為三角板這樣放在圓錐的頂點上可以與直尺保持垂直,準確地測量出高
生4:我們是這樣測量的,把圓錐的底面朝下倒立在桌面上,把小尺放在圓錐的底面上,然后用三角板垂直地測量出頂點到底面之間的距離。
生5:我認為這種方法不太好,因為這種方法不能使用于所有的圓錐,比如,一個大的小麥堆,能把它倒過來測量它的高嗎?
生6:我們認為不管用什么方法,都應該注意小尺測量時要從“0”刻度開始。
四、看書質疑。
五、課堂練習
1、在下面的圖形中找出哪些是圓錐。
課本練習十二1題
2、判斷。(打手勢)
(1)圓錐的側面是曲面。( )
(2)圓柱側面展開是長方形,圓錐側面展開也是長方形。( )
(3)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圓錐的高。( )
(4)圓錐的底面是圓形。( )
3、練習十二2題
六、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都學會了什么?
七、作業(yè)。
到室外找一些沙子或土堆成一個圓錐形,想辦法測量出它的高,可以兩個人進行合作。
人教版圓錐的認識教案6
教學內容:
教科書P23-26的內容,P24做一做,完成練習四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1、認識圓錐,圓錐的高和側面,掌握圓錐的特征,會看圓錐的平面圖,會正確測量圓錐的高,能根據(jù)實驗材料正確制作圓錐。
2、過動手制作圓錐和測量圓錐的高,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
3、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索意識,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教學重點:
掌握圓錐的特征。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圓錐的組成。
教具準備:
每人一個圓錐,師準備一個大的圓錐模型。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2、圓柱的特征是什么?
二、新課
1、圓錐的認識 (直觀感受觀察討論匯報)
。1)讓學生拿著圓錐模型觀察和擺弄后,指定幾名學生說出自己觀察的結果,從而使學生認識到圓錐有一個曲面,一個頂點和一個面是圓的,等等。
(2)圓錐有一個頂點,它的底面是一個圓、(在圖上標出頂點,底面及其圓心O)
。3)圓錐有一個曲面,圓錐的這個曲面叫做側面。(在圖上標出側面)
。4)讓學生看著教具,指出: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叫做高。 (沿著曲面上的線都不是圓錐的高,由于圓錐只有一個頂點,所以圓錐只有一條高)
2、小結
圓錐的特征(可以啟發(fā)學生總結),強調底面和高的特點,使學生弄清圓錐的特征是:底面是圓,側面是一個曲面,有一個頂點和一條高.
3、測量圓錐的高(組織學生分組進行測量)
由于圓錐的高在它的內部,我們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長度,這就需要借助一塊平板來測量。
。1)先把圓錐的底面放平;
(2)用一塊平板水平地放在圓錐的頂點上面;
。3)豎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間的距離。
4、教學圓錐側面的展開圖
(1)學生猜想圓錐的側面展開后會是什么圖形呢?
。2)實驗來得出圓錐的側面展開后是一個扇形。
三、課堂練習
1、做第24頁做一做的`題目。
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模型紙樣,先做成圓錐,然后讓學生試著獨立量出它的底面直徑.教師行間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及時輔導。
2、練習四的第1題。
。1)讓學生自由地觀察,只要是接近于圓柱、圓錐的都可以指出。
。2)讓學生說說自己周圍還有哪些物體是由圓柱、圓錐組成的。
3.完成練習四的第2題。
補充習題
1出示一組圖形,辨認指出哪些是圓錐。
2出示一組圖形,指出哪個是圓錐的高。
3出示一組組合圖形,指出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
四、總結
關于圓錐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能向同學介紹你手中的圓錐嗎?
教學反思:
觀察、感知中認識并掌握圓錐的特點,經(jīng)歷探究測量圓錐高的方法的過程,加深了對圓錐高的認識。在旋轉,對比圓柱和圓錐的過程中,加深對圓錐特點的認識,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人教版圓錐的認識教案7
教學內容:教科書P23-26的內容,P24“做一做”,完成練習四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1、認識圓錐,圓錐的高和側面,掌握圓錐的特征,會看圓錐的平面圖,會正確測量圓錐的高,能根據(jù)實驗材料正確制作圓錐。
2、通過動手制作圓錐和測量圓錐的高,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索意識,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
教學重點:掌握圓錐的特征。
教學難點:正確理解圓錐的組成。
教學準備:學生利用教材附頁制作圓錐。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同學們,前面我們認識了圓柱,誰能說一說圓柱各部分的名稱及其特征?
二、新課
出示圓錐實物圖,并從實物圖中抽象出立體圖形。師:像這樣的形狀叫圓錐,你還見過哪些圓錐形的物體?
1、圓錐的認識
。1)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著圓錐看一看,摸一摸,它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指定幾名學生說出自己觀察的結果,從而使學生認識到圓錐有一個曲面,一個頂點和一個面是圓的,等等。
(2)圓錐有一個頂點,它的底面是一個圓、(在圖上標出頂點,底面及其圓心O)
。3)圓錐有一個曲面,圓錐的這個曲面叫做側面。(在圖上標出側面)
(4)讓學生看著教具,指出: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叫做高。圓錐有多少條高?為什么?(沿著曲面上的線都不是圓錐的高,由于圓錐只有一個頂點,所以圓錐只有一條高)
2、小結
圓錐的特征(可以啟發(fā)學生總結),強調底面和高的特點,使學生弄清圓錐的特征是:底面是圓,側面是一個曲面,有一個頂點和一條高.
3、測量圓錐的高
由于圓錐的高在它的內部,我們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長度,這就需要借助一塊平板來測量。
。1)先把圓錐的底面放平;
。2)用一塊平板水平地放在圓錐的頂點上面;
。3)豎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間的距離。讀數(shù)時要讀平板下沿與直尺交會處的'數(shù)值。
4、教學圓錐側面的展開圖
。1)學生猜想圓錐的側面展開后會是什么圖形呢?
。2)實驗來得出圓錐的側面展開后是一個扇形。
5、虛擬的圓錐
。1)先讓學生猜測:一個長方形通過旋轉,可以形成一個圓柱。那么將直角三角形制片繞著一條直角邊旋轉,會形成什么形狀?
。2)通過操作,使學生發(fā)現(xiàn)轉動出來的是圓錐,并從旋轉的角度認識圓錐。
小結:誰能歸納一下圓錐有什么特征?
三、課堂練習
1、做第24頁“做一做”的題目。
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模型紙樣,先做成圓錐,然后讓學生試著獨立量出它的底面直徑.教師行間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及時輔導。
2、練習四的第1題。
。1)讓學生自由地觀察,只要是接近于圓柱、圓錐的都可以指出。
。2)讓學生說說自己周圍還有哪些物體是由圓柱、圓錐組成的。
3.完成練習四的第2題。
四、總結
關于圓錐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能向同學介紹你手中的圓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