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范例(9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11只小貓的行為動作和表情,培養(yǎng)閱讀理解和閱讀預測的能力。
2、初步感受生活中規(guī)則的重要性。
3、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創(chuàng)新續(xù)編故事,大膽想象和講述。
4、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5、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繪本《11只貓做苦工》4-12頁
活動過程:
一、導入音樂導入,(播放《智慧樹》開場音樂)師: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伴隨著音樂開心地旅游吧!
二、展開
1、師(播放課件):看,這里有11只小貓也去旅游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都去了哪些地方?經(jīng)歷什么有趣的故事吧!
2、逐幅觀察并理解畫面內容第5頁:重點引導幼兒理解"禁止"的意思提問:小貓們看見花園的第一個反應是什么?"禁止采摘"是什么意思?
小結:禁止禁止就是不行!不能!不可以!不能夠!小貓們會采花嗎?
第6頁:重點觀察貓隊長的動作神態(tài)提問:誰是和其他小貓不同的?貓隊長的動作和神態(tài)好像在說什么?
第7頁:突出"人人都采花、戴花"的趣味性師:花兒好看我不摘,結果每人采了一朵戴在頭上。
第8-11頁:遷移前面的講述經(jīng)驗,簡略閱讀和理解。
提問:"危險,禁止過橋"、"禁止攀爬樹木"這個標志告訴我們什么?如果你是小貓,你會怎么做?小貓們又是怎么做的呢?
第12頁:重點引導幼兒猜測情節(jié)的發(fā)展提問:這次小貓們會鉆進去嗎?如果進去了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3、鼓勵幼兒用繪畫的形式續(xù)編故事。
(1)幼兒繪畫,教師觀察。
。2)鼓勵幼兒大膽想象不同的故事。
。3)請幼兒講述自己創(chuàng)編的故事,鼓勵幼兒大膽講述,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
。4)同伴之間互相講述自己的故事。
。5)教師也講述自己的不同的故事。
三、結束在音樂中結束活動師;小朋友們?yōu)?1只小貓編了這么多好玩有趣的旅游故事,小貓們玩得可開心了,F(xiàn)在,旅游結束了,我們休息一會吧。
活動二:早期閱讀--《十一只貓做苦工》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受生活中規(guī)則的重要性。
2、能積極和同伴團結、互相幫助。知道團結起來力量大。
3、學會積極想辦法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
1、繪本人手一冊
2、教師自制繪本課件
3、幼兒活動前已經(jīng)進行過繪本的創(chuàng)編活動
4、禁止標志牌一塊
活動過程:
一、導入師(出示繪本《十一只貓做苦工》):小朋友們,還記得我們講故事的11只小貓嗎?看,這就是書的封面。這本書的名字是什么?
二、展開
1、師:我們已經(jīng)為這11只小貓編了好多不一樣的故事,現(xiàn)在,我們再來看看這11只小貓還經(jīng)歷了哪些好玩、有趣的故事吧!
2、師(點擊課件相應畫面13頁):11只小貓一個接一個鉆進了大口袋,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呢?(點擊14頁)
3、師:小貓們剛鉆進口袋,口袋就嗖的一聲收緊了。原來這是大怪獸的口袋,它抓走了這十一只小貓。
提問:你們覺得大怪獸會怎樣對待小貓呢?
4、師(點擊課件15頁):大怪獸把11只小貓抓去,就讓它們做苦工。
提問:大怪獸都讓小貓們做什么苦工?你們看,小貓們的表情是怎么樣的?它們的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小貓們會一直甘心就這樣做苦工嗎?
提示:大怪獸那么大,小貓那么小,請小朋友幫小貓們想想辦法,怎樣才能智取怪獸、脫離苦海呢?
5、師幼一起看19-21頁,揭示小貓們智取怪獸、脫離苦海的方法。
19-21頁:引導幼兒觀察小貓前后表情的變化。
提問:小貓用什么辦法打敗了大怪獸?
6、猜測故事的結尾提問:回家的路上,小貓們又一次面臨考驗"禁止穿行",它們會怎么做呢?為什么?如果不橫穿馬路,那應該走哪里?(遷移生活經(jīng)驗)
7、24頁:揭示故事的結尾
8、完整欣賞故事,經(jīng)驗提升
。1)完整觀看課件,教師講述故事并鼓勵幼兒跟隨講述。
(2)總結經(jīng)驗提問:現(xiàn)在你們明白了嗎?為什么愉快的旅游會變成做苦工?從這個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三、結束
1、出示"禁止大聲喧嘩"的警告牌,幫助幼兒理解。
2、進行自我教育并落實行動走出活動室。
活動三:談話活動--愉快的旅游
活動目標:
1、對談話感興趣,并能積極參與,能用連貫的語言講述自己在即在旅游中的所見所聞和感受。
2、學會注意傾聽同伴的談話,能迅速理解別人講述的內容,想同伴學習講述經(jīng)驗。
3、在談話中萌發(fā)愛護環(huán)境、愛祖國的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幼兒自己準備旅游的照片、紀念品或土特產。
2、教師準備一些著名景點的圖片和視頻。
3、布置一個旅游品展覽區(qū),展示幼兒帶來的旅游紀念品。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積極參與談話,能用連貫的語言講述自己在旅游中的所見所聞和感受
2、難點:幼兒獨立講述自己在旅游時的所見所聞,能有調理的講述。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話題,激發(fā)幼兒的談話興趣師:今天,我們一起動手布置了一個展覽會,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展覽品吧。ㄕ掌⒓o念品、土特產、幼兒的旅游繪畫、《11只貓做苦工》的地圖插頁等)師:在假期里。小朋友的爸爸媽媽都帶你們去了很多地方旅游,我們一起來講講關于旅游的故事吧!
2、鼓勵幼兒圍繞話題自由交談
。1)讓幼兒在小組內自由結伴交談,注意傾聽同伴的講述。
。2)教師要求幼兒圍繞話題講述自己在旅游中的感想。
注意:給每個幼兒充分表達的機會;讓幼兒豐富在集體和小組的不同情境中的談話經(jīng)驗。
3、教師引導幼兒逐步拓展談話范圍(在集體中交流旅游時的所見所聞和感受)提問:
(1)旅游時有看到了什么?你都經(jīng)歷哪些有趣的事情?
(2)哪些事情是第一次經(jīng)歷的?
(3)哪些事讓你印象深刻?
。4)你今天帶來了什么紀念品和土特產?
注意: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逐步提出問題,層層深入引導幼兒發(fā)表自己的感想。不僅幫組幼兒圍繞話題談話,而且能夠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學會更好的傾聽、對話等,提高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
4、讓幼兒回家給父母或其他家人講述在幼兒園發(fā)生的有趣的事情。
5、思考旅游時需要帶哪些東西。
活動四:講述活動--我認識的安全標志
活動目標:
1、認識"小心觸電"、"禁止煙火"、"綠色食品"、"施工重地"等安全標志,清楚、連貫地講述其含義。
2、擴展認識社會事物的興趣,有安全意識,能遵守社會規(guī)范。
3、培養(yǎng)幼兒清楚、完整、連貫的獨白語言能力。
活動準備:
1、將"小心觸電"、"禁止煙火"等安全標志貼到硬紙板上,制成一個大轉盤。
2、畫有高壓電線、加油站、蔬菜站、水果店、倉庫、施工區(qū)的大掛圖。
3、與大掛圖內容相關的各種標志若干。
4、常見的安全標志若干。
活動過程:
1、感知理解講述對象教師用兒歌引出活動內容,"開心大轉盤,一搖它就轉,轉轉轉,大家仔細看。"
2、運用已有的經(jīng)驗講述
(1)教師將轉盤的指針指向"小心觸電"的標志。
"你知道這個標志的名字嗎?""它告訴人們什么?""經(jīng)常在什么地方看到它?""為什么會有這個標志?"
(2)請一名幼兒將指針指向"禁止煙火"的標志。
"標識上有什么?""這條紅色的斜線表示什么?""你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看到過它?""它告訴人們什么?"
。3)再請一名幼兒將指針指向"綠色食品"的標志。
"你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見過這個標志?""它的名字叫什么?""它告訴我們有這種標志的食品在種植和加工過程中,不噴農藥,不加添加劑,是對我們的身體無害無污染的食品。"
(4)教師轉動大轉盤,指針指向"施工重地",引導幼兒觀察這個標志的特點。
"你們在哪些地方見過這個標志?""它告訴我們什么?"
3、引進新的講述經(jīng)驗
(5)出示大掛圖,請幼兒根據(jù)畫面的內容,在合適的區(qū)域貼上"小心觸電""禁止煙火"等安全標志。并向其他幼兒講述這樣做的原因。
4、鞏固和遷移新的講述經(jīng)驗請幼兒為班級或幼兒園、家庭設計一個安全標志,并講述其含義。
活動五:聽說游戲--紅綠燈(反義詞)
活動目標:
1、教幼兒正確使用反義詞,豐富幼兒的詞匯。
2、提高幼兒遵守游戲規(guī)則的自覺性,能夠服從"警察"的`指揮。
3、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敏捷性,在游戲中能快速反應說出反義詞。
活動準備:
1、紅、黃、綠燈
2、警察帽子
3、方向盤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設置游戲情境,引發(fā)幼兒興趣教師展示警察帽、紅綠燈指示板和方向盤師:今天,我們來玩一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紅綠燈"。我們先來學兩首兒歌:"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
二、交代游戲規(guī)則,明確游戲玩法教師戴上警察帽,通過講解讓幼兒初步了解游戲的基本玩法和基本過程,激發(fā)幼兒對游戲的興趣。
玩法:
1、全班分為四組,每組有一名小朋友扮演警察,手拿紅綠燈指示板,其他小朋友手拿方向盤當汽車司機。
2、警察說出一個詞語或一個句子,司機必須說出相反地詞語和句子。
3、如果司機回答正確,警察就說"對對對,請你通過紅綠燈",并出示綠燈;如果司機回答不出或回答錯誤,警察就說"錯錯錯,請你好好想一想",并出示紅燈;如果等待回答問題的小司機太多,警察就出示黃燈,讓其他小司機等一會。
三、教師指導幼兒進行游戲
1、師:我們先來一起進行游戲,看看哪個小朋友能快速準確的回答對老師的問題。
我說上,你答下;我說向左轉,你答向右轉;我說大皮球,你答小皮球;我說我餓了,你答我飽了等等。
2、教師與全體幼兒進行游戲。教師扮演警察,幼兒扮演司機,教師先念游戲兒歌,然后與司機對話說反義詞,教師出示綠燈后,幼兒一個跟著一個在教室里做開汽車的樣子走一圈后回自己的位置,讓幼兒對游戲有親身的感受和了解。
四、幼兒自主游戲
1、教師讓幼兒輪流扮演警察和司機,進行獨立游戲活動。
請一個幼兒扮演警察,手拿紅綠燈指示板,請另一位幼兒扮演司機,手握方向盤與警察進行反義詞練習,回答正確就在教室里開行一圈后,迅速將方向盤遞給同伴,回答錯誤,警察就出示紅燈,司機必須馬上把方向盤給同伴,自己停止游戲一次。
2、將幼兒分成4組,采用輪流扮演警察的形式,分散自主游戲活動,讓幼兒有更多的機會參與游戲。
五、教師評價游戲,總結今天我們一起玩了《紅綠燈》的游戲,學到了更多的反義詞。警察小朋友很認真地指揮交通,小司機也很遵守交通規(guī)則。我們每個人做的都很棒,給自己鼓鼓掌吧,我們都是最棒的!
活動反思:
我以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情境貫穿活動,激發(fā)了幼兒學習的興趣,活動設計有整體感。活動環(huán)節(jié)緊扣目標,把握目標把握得很好。充分開發(fā)利用教具,達到預期效果。符合大班幼兒的發(fā)展特點。所以剛開始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都很高,但是,游戲時,由于教師對幼兒的要求只講了一次,理解能力差的孩子對于游戲規(guī)則不太清楚,參與游戲的積極性不高。保育員扮演怪獸,幾個膽小的女生因為害怕怪獸,不積極參與游戲。所以今后設計活動教師應把握幼兒的認知特點,不僅注意活動的趣味性、可操作性,還應注意幼兒發(fā)展的差異性,對于理解能力差的孩子多一些關注,對于膽小的孩子多一些引導,一切以幼兒的發(fā)展為出發(fā)點;顒釉O計注意整體性連續(xù)性,還要注意發(fā)揮游戲活動的功效,各個活動環(huán)節(jié)要緊扣目標。爭取每個幼兒在活動中都有好的發(fā)展。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操作、探索活動中,積累有關轉動的經(jīng)驗,了解轉動是運動的一種方式。
2、發(fā)現(xiàn)轉動的很多有趣現(xiàn)象,感受現(xiàn)代科技給人們帶來的方便,有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欲望。
【活動準備】
1、每組一份操作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呢的):塑料玩具、筷子、輪子、繩子、風車、火柴棒、蓋子、紙片等。
2、陀螺、錄音機、轉椅、鐘表等。
【活動過程】
1、通過操作,讓幼兒初步獲得有關轉動的經(jīng)驗。
(1)幼兒操作教師提供的各種能夠轉動的玩具,鼓勵幼兒發(fā)現(xiàn)轉動的各種有趣現(xiàn)象和同伴交流,并能夠大膽表述。
(2)教師發(fā)放半成品,幼兒再次探索操作。鼓勵幼兒想辦法,做個會轉動的小玩具:使不能夠轉動的物品轉動起來。玩的時候邊玩邊看,看看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有趣的現(xiàn)象?”
(3)交流,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大膽地告訴同伴,并請想法奇特的幼兒展示。
2、游戲“找一找”:感受轉動給生活帶來的'方便,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對轉動的興趣及創(chuàng)新的欲望。
(1)幼兒自由討論:我們能讓許多東西都轉動起來,來方便我們的生活,請小朋友互相說一說,在日常生活中見到的能轉動的物體,以及轉動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么好處?
(2)集體交流,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能轉動?它的轉動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好處?”
3、發(fā)散思維:
如果你是小小發(fā)明家,你想讓什么轉動起來?轉動以后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好處呢?”
4、通過游戲,讓幼兒發(fā)現(xiàn)轉動是運動的一種方式。
。1) 讓幼兒嘗試把自己的身體轉動起來,在玩的過程中要注意安全。
。2) 交流:說一說自己讓自己身體的那個部位轉動了起來?如果某一部位不能轉動了行不行?
【活動延伸】
1、老師和幼兒一同到室外尋找可以轉動的物體。
2、利用談話鼓勵幼兒繼續(xù)尋找、探索、發(fā)現(xiàn)日常生活中有關轉動的物體。
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嘗試用各種“樂器”進行演奏,學習簡單的配節(jié)奏方法及打擊方法,體驗“打鼓”的樂趣。
2、隨音樂演奏,表現(xiàn)樂曲歡快的情緒。
二、活動準備
1、水桶、臉盆、筷子等,《加油干》圖譜、音樂《加油干》。
2、能跟著音樂旋律拍節(jié)奏。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今天來了許多客人老師,打個招呼吧,找塊墊子坐下來?纯,這些都是什么?(臉盆、水桶),在哪里見過?原來你們家都有,今天我們就用這些盆和桶來當小鼓來歡迎客人老師,好嗎?”師提出打擊要求:小鼓聽指揮,聽見叮叮聲小鼓不能發(fā)出聲音。幼兒做好打鼓準備。
(二)敲鼓說說歡迎詞
1、師念兒歌并用動作表示:我和小鼓玩游戲,它在前我在后,挺起小肚皮,握住小魔棒。(引導幼兒正確擺放鼓、棒。)
小鼓說話很有節(jié)奏,來試試,誰能敲出好聽的聲音。
2、幼兒自由打擊。
幼兒自由打擊后請個別幼兒演示打擊的方法,大家跟學。(鼓面、鼓邊、鼓棒) 并出示標記。
“XX小朋友敲的真好聽,讓我們來看看他是怎么敲的,他敲的是鼓的上面,叫鼓面并出示標記,跟他學學看。咚咚咚,很有節(jié)奏,鼓面好像在唱歌。小鼓還有其他地方會唱歌嗎?誰來試試 。”(出示鼓邊標記,幼兒跟學。)“其實我敲的也不錯,請看…師邊敲邊說,我敲的是鼓棒,(出示標記)。一起來敲敲!
“原來敲鼓不同的地方就會發(fā)出不一樣的聲音呢,現(xiàn)在我們來玩?zhèn)看標記敲鼓的'游戲。”教師點擊標記,幼兒敲出鼓聲。(個別幼兒嘗試后集體玩游戲。)
3、給歡迎詞配節(jié)奏
“你們敲的真不錯,加上歡迎的話就更棒了,聽我來說一說!”
。1)教師示范歡迎詞:老 師|老 師|中X班呀|歡迎你呀|師念兩遍,跟著我一起學,我們來拍拍節(jié)奏把。
(2)小鼓也想來說說歡迎的話,小鼓會怎么說呢?誰來幫助它?注意節(jié)奏。(個別幼兒嘗試后,集體嘗試,從鼓面、鼓邊、鼓棒三個方面展示)
(三)敲鼓唱唱歡迎曲
1、“小鼓跟我說它有點累了,讓我們的小鼓休息下吧,鼓棒輕輕放旁邊,來聽一段音樂,邊聽可以邊拍手。”聽《加油干》音樂,復習節(jié)奏。
2、“今天我把這段音樂改成了好聽的歡迎曲,請看…”教師出示《歡迎鼓陣》的圖譜,引導幼兒觀察,出示圖譜,“認字嗎?說說,歌名叫什么?聽我來唱一唱!睅煶木庍^的歌詞:“歡迎你呀么,嘿嘿;歡迎你呀么,嘿嘿;我們大家歡迎你呀歡迎你呀,歡迎你;歡迎你呀么,嘿嘿!”
3、幼兒跟隨《加油干》的音樂唱歡迎曲,表現(xiàn)內心的愉悅心
4、分段配鼓,個別幼兒演示后集體跟學(師幼共同為圖譜配鼓)
“前兩段節(jié)奏比較慢,應該配上怎樣的鼓聲才好聽?誰先來試試。”幼兒嘗試后敲擊,“我們就用你的方法來試試”,(師在圖譜上配鼓面標記)“歌詞有變化嗎?唱嘿嘿時,能不能改變一下鼓聲?”(請個別幼兒嘗試后師出示標記。)“讓我們一起來敲敲看”。
“下面的節(jié)奏加快了,我們該配怎樣的鼓聲才好聽?”(幼兒嘗試后集體跟學。)
“最后一段的節(jié)奏跟哪里相同,怎么配鼓聲?誰來幫我配標記?一起敲敲看。
5、鼓聲配好了,跟我一起來演奏。師敲鼓幼兒跟學。
6、幼兒看圖譜敲。
7、跟著音樂敲二遍,第二遍要求唱出歌詞。
8、請一名小朋友當小鼓手上臺演奏?其他小朋友跟著一起敲。調動幼兒情緒,展現(xiàn)快樂的表情。
(四)幼兒用鼓聲向各位老師再見。
“小鼓手們都很神氣,這首歌還能用不同的方法來配鼓聲嗎?怎么配?我們回到教師里去試試。時間不早了,我們用小鼓跟客人老師說再見吧!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能有表情地朗誦兒歌。
2、能遷移經(jīng)驗,樂意進行仿編活動。
活動準備:
了解有關動物冬眠的知識;識別各種動物腳印;電腦課件。
活動過程:
1、以猜謎的方式,引出主題師:白色花,無人栽,一刮北風它就開,無根無枝又無葉,跳著舞從空中來。小朋友,老師說的是什么呢?(雪花)。(教師播放課件,下雪雪景)
2、學習詩歌,理解詩歌內容師:下雪了,下雪了,雪地里來了一群小動物(出示小動物),有誰呀?他們在雪地里留下了什么呢?(課件出現(xiàn)小雞、小貓、小鴨、小馬在雪地里留下的腳印)
3、通過提問,進一步理解兒歌內容,知道小馬、小雞、小鴨、小狗這四種動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狀及青蛙冬眠的特點師:它們的腳印像什么?(小雞的腳印像小草、竹葉.....;小狗的腳印像梅花、餅干........;小鴨的腳印像楓葉、雨傘......;小馬的腳印像月牙、耳朵......)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師:你們說得真像,我覺得小雞的腳印像竹葉(出示竹葉),小雞用小腳畫了什么呢?(竹葉)小雞畫竹葉(出示竹葉和字)依次講述小狗、小鴨、小馬的腳印。
師:哇!這么多小畫家,我們一起來說說它們畫了什么?
師:小動物畫畫要用顏料和筆嗎?(不用顏料不用筆)那它們的畫是怎樣畫出來的呢?(幾步就成了一幅畫)師:呀!愛熱鬧的小青蛙上哪去了呢?孩子們,你們說說,青蛙怎么不參加呢?(冬眠去了),原來,小青蛙躲在洞里睡著了(課件一角出現(xiàn)洞中睡覺的青蛙)師:雪花姐姐笑哈哈地說:"小動物的畫真美,我要把你們編進兒歌里"。(由雪花姐姐朗誦詩歌,幼兒欣賞)師:孩子們,你們和雪花姐姐一起來夸夸這些雪地里的小畫家吧!(幼兒學習兒歌)
4、幼兒更換兒歌中部分內容,學習仿編師:還有誰愛在雪地里畫畫呢?它們會畫什么呢?
師:冬天還有哪些動物會冬眠?
5、游戲:動物腳印匹配。
師:小動物們很不錯,畫的畫都有自己的特色,可粗心的小畫家們把自己的畫給弄丟了,請你們幫忙找找,送還給它們,好不好?找到自己的畫以后,用兒歌里的話和好朋友一起說一說。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我感覺到教師在課前的備學生是很重要的,一定要從他們平時的生活出發(fā),多準備些授課過程中需要的.圖片,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學。當下課后孩子們能用童真的聲音喊著“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來了一群小畫家…..”的時候第一次感覺到小小的成就感。。
但是也存在的一點遺憾,如果讓我從新上這節(jié)課,我會多準備幾種材料。應該多給小朋友們自己發(fā)揮的空間,也就不局限于書上說的這幾種小動物在雪地里畫的畫說是什么就是什么。也可以讓小朋友自己想好之后,談談自己的想法及還把畫出來。上這堂課的時候有幾位聽課老師,他們都認為這次活動對于大班的孩子來說難度有點大,不過在活動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很好,也有良好的氛圍。我相信有了這次的經(jīng)驗后,以后開展類似的活動就會更有經(jīng)驗一些。
大班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初步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顏色的感受和想象。
2、嘗試與不同的朋友相處,體驗關愛朋友的愉悅之情。
教學準備:
形容各種顏色場景的圖片、小白鼠和大象的圖片
教學過程:
1、出示老鼠和大象的圖片,講故事第一部分
2、提問:
1)小白鼠想和誰做好朋友?為什么呢?
2)大象為什么不愿意和小白鼠做朋友呢?
3)為什么大象末末愿意和娜娜做朋友呢?
3、出示各種顏色場景的圖片,講故事第二部分
4、提問:
娜娜給末末形容了好多的顏色,你們還記得怎么形容的嘛?
1)紅色象征了什么?
2)末末為什么喜歡黃色?
3)藍色給人什么樣的感覺?
4)什么顏色可以變成綠色?
5)白色像什么呢?
6)讓我們閉上眼睛感受一下黑色,如果你什么都看不見,你會有什么感覺?
7)末末最喜歡什么顏色,為什么?
8)你喜歡娜娜還是末末?
師小結:兩個好朋友都喜歡,好朋友之間能互相關心幫助,同樣也能讓自己變的快樂幸福。
5、你最喜歡什么顏色?為什么?
請小朋友自由辯論,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顏色的感受和想象。
附故事:你是我的好朋友第一部分:
娜娜是一只非常特別的小白鼠,因為她不愿意和老鼠做朋友,一心想找一只大象做朋友。
媽媽覺得娜娜太任性了,“你怎么和大家不一樣?為什么想和大象做朋友呢?”
娜娜告訴媽媽:
阿寶是一群小白鼠的頭兒,他們總喜歡搞惡作劇嚇唬大象,有這樣的同類,娜娜感到很羞愧,她下定決心要找到一只大象做朋友。
媽媽對娜娜說:“你想找大象做朋友當然是好事,不過,你也看見了——大象怕老鼠。”
娜娜心里嘀咕:“都怪阿寶那幫家伙總是干壞事,大象可能覺得所有的老鼠都跟他們一樣壞。”
娜娜試著去接近大象,和他們交朋友,可是,每當她一靠近,大象們就嚇得往后躲。
這天,娜娜又遇到了一只大象,她盯著這只大象看了好半天,可大象站在那里一動不動,好像一點兒都不害怕她。
“太好了!”娜娜高興極了,“終于找到不怕我的大象了!”
“我為什么要怕你呢?”大象問。
“因為別的大象都怕老鼠呀!
“哦,你是老鼠嗎?”
“對,我是一只小老鼠。你沒看出來嗎?”娜娜覺得很奇怪。
大象扶了扶墨鏡,說:“哦,不是沒看出來,而是我看不見!
“是因為我太小了嗎?”娜娜問。
“不是,不管大的,小的,我都看不見,看不見顏色,也看不見形狀,我什么都看不見。我是一只盲象,你明白了嗎?”
“沒關系,親愛的大象,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嗎?咱們倆做世界上最好的朋友,好不好?那樣的話,我會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白鼠!”
娜娜的新朋友叫末末——為什么呢?因為她看不見,總是走在象群的末尾,而且還得用自己的`鼻子拉著前面大象的尾巴尖兒,所以大象都管它叫“末末”。
娜娜和末末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第二部分:
末末看不見,這讓娜娜非常傷心,她決定給末末講講周圍的世界,“末末,世界是五顏六色的,特別美麗。我給你講講各種各樣的顏色,好不好?看看你喜歡什么顏色!
末末高興得同意了。
“咱們從紅色開始吧,紅色就像你生氣時的怒火......
末末打斷了娜娜:“我不喜歡發(fā)火兒,所以我不太喜歡紅色!
“也不完全是這樣呀。紅色還是一種非常溫暖的顏色,就像櫻桃和西紅柿在太陽的照耀下,慢慢熟透了的樣子!
“那太陽時什么顏色?”末末問。
“太陽石黃色的,陽光照在你的背上,那種暖洋洋的感覺就是黃色的,還有黃色的味道就像檸檬和香蕉混在一起,感覺酸酸的,甜甜的!
末末立刻說,“我喜歡黃色,喜歡太陽照在背上暖洋洋的感覺,也喜歡香蕉的味道。黃色是我最喜歡的顏色!”
娜娜笑了,“別急,我還沒說完,還有好多顏色呢!”
那男接著說,“我們頭上的天空是藍色的,天空很大很大,一望無際,大海也一樣。藍色讓人感覺很清爽,很溫柔,就像海水輕輕拍打我們的皮膚!
“現(xiàn)在我知道了,我最喜歡的顏色是藍色,因為我喜歡弟弟給我背上噴水!”
“末末,等我講完了,你再決定自己最喜歡什么顏色吧。綠色也很美,春天的小草就是綠色的,我想你肯定喜歡他們的香味,尤其是剛割完草的味道。綠色=藍色+黃色,就是說把藍色和黃色混合起來就能得到綠色,所以綠色即有藍色的溫柔,又有黃色的活力。”
“我不知道綠色看上去是什么樣子,但我知道它聞起來很香,現(xiàn)在我更喜歡綠色!
“末末,你等等,我還沒說完呢!”
“我再給你說說白色吧。雪花就是白色的,很冷。不過,棉花糖也是白色的,很甜。白色像云朵一樣輕柔,又像飄落的 雪花一樣安靜!
“啊,我喜歡......
“還有黑色,黑色就是我們閉上眼睛后,我們能看到很多東西,對不對?夢、仙境、各種顏色......還有滿天星星的夜空......好了,末末,現(xiàn)在說說吧,你最喜歡什么顏色?”
“我最喜歡白色!”末末毫不猶豫地說。
“為什么?”娜娜感到很好奇。
“因為我有一個好朋友,她讓我的生命變的豐富多彩,而她卻是一只小白鼠,所以我喜歡白色。”
他們就像童話里說的一樣,天天幸福又快樂!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設計中,輕松的環(huán)境有利于幼兒進入角色,體現(xiàn)了幼兒快樂學習的理念要求。我覺得最可取的是交往語在活動中的運用,既使幼兒的主動性得到了發(fā)揮也提高了幼兒語言交往的能力。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我要不完善和運用。
但是,如果在活動中能夠將幼兒與好朋友一起活動的形式設計的再多一些,會更好的讓孩子們動起來。并快樂的接受對方,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1、通過剪一剪、插一插,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求異思維和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并激發(fā)幼兒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2、欣賞插花藝術,感受插花藝術的色彩對比、高低錯落對比、大小對比的美,對插花藝術感興趣。
活動準備:
1、 插花錄像
2、 花瓶(酒壇、竹桶、木桶)
3、 各類野花、野草、樹葉等。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
1、師:小朋友,瞧,這些是什么呀?對這些都是我們一起去山上、田埂邊采摘過來的。
2、師:瞧。úシ糯河危翰烧盎ǎ
3、師:提問:這些花能摘嗎?(鏡頭:人們種植鮮花)
4、師:這些是人們種植起來給我們欣賞的,而這些野花它是自己生長在大自然中,很漂亮,因此我們就想把這些漂亮的野花帶回來,讓更多的人能夠看到大自然的美。
5、師:可是把這些野花摘回來這樣放著會很容易枯萎,它們的美別人就欣賞不到了,那你有什么辦法可以使這些野花變的更美,較長的留在我們身邊,讓別人很好的欣賞呢?
6、師:那我們就一起來插插花,我們插花的花瓶有些特別哦,瞧,是什么?(酒壇、木桶、竹桶),
7、師:好,現(xiàn)在就請你們上來試試吧! (如果覺得花柄太長,可以拿剪刀出來修一修,但用的時候要注意安全)
二、第一次嘗試插花。
1、師:插好的小朋友請把自己位置整理干凈,也可以去看看其他小朋友插的花。
2、師:好了,全部下來坐到自己位置,咱們一起來欣賞下吧。
3、師:你認為哪盆花插的最好看,那你覺得他哪里插的好看吸引了你呢?
三、(播放插花錄像)欣賞插花藝術,感受插花藝術的色彩對比、高低錯落對比、大小對比的美。
1、師:恩,小朋友很棒都說了自己的看法,鄭老師也專門去了花店拍攝了插花師傅插花的過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插花師傅到底是怎么插花的?(播放插花錄像)
2、師:看了錄像有哪個小朋友能告訴我,為什么插花師傅插的花那么漂亮?(用姿態(tài)語言來引導他們說出花的插法,高低、大小、顏色、樹葉的襯托)
3、師小結:對呀,插花時一定要注意把花插得有高有低、有大有小,顏色有深有淺,再加一些草、樹葉,互相襯托,這樣一盆花插的才會更漂亮。
4、師: 但剛才我們看到的只是插花師傅插了一種扇形形狀的'花,其實插花它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技術,每個人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歡插出不同形狀的花,如:還有球形、s形等很多,瞧我們來看看(播放錄像不同造型的花)
四、第二次嘗試插花,巡回指導。
1、師:看了這么多不同造型漂亮的花,你現(xiàn)在想插什么樣的花呢?
2、師:好,我們根據(jù)自己的設想,再照著插花師傅的插法,把剛才覺得哪里插的不滿意的地方進行調整下,也可以全部拔出來重新插一次。相信小朋友肯定比剛才插的更漂亮。(拍照)
結束:插好的小朋友請整理干凈自己的位置,然后請客人老師一起來欣賞我們插的花吧!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將數(shù)量為4的雪花片分別分成兩份,探索各種不同的分法。
2、探索并發(fā)現(xiàn)分合式中互換關系和遞增遞減關系。
3、嘗試運用不同方式,如數(shù)字、標記等、記錄自己分雪花片的結果。
4、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5、體驗數(shù)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雪花片、本子、筆、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復習游戲。
教師:現(xiàn)在老師要和小朋友做問答游戲,老師問,小朋友答,你們會嗎?(教師組織幼兒進行游戲。)
二、幼兒探索并驗證4的組成規(guī)律。
1、幼兒操作探索。
教師:小朋友的桌子上有許多雪花片,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每次取出四片分成兩份,每次分的數(shù)目不能相同,并把分的結果記錄在本子上,分一次記錄一次。
2、教師指導幼兒探索。
教師觀察幼兒操作情況并給予提示。提醒幼兒每次分的要和前面不一樣,分出來的兩部分數(shù)量合起來要和原來的數(shù)量(四片)一樣多。分好后及時記錄分的結果,記錄的結果要和分的結果相同。
3、幼兒展示探索結果。
教師:小朋友們是怎樣分的?幼兒說出每一種組成形式,教師要用數(shù)字在黑板上有順序的`記錄下來。
教師展示幼兒的記錄單,并讓個別幼兒說一說他喜歡哪一個記錄單,為什么?鼓勵幼兒學習同伴比較清楚的記錄方式。
4、教師與幼兒共同探討數(shù)的組成規(guī)律。
(1)教師引導幼兒運用記錄下來的4的各種組成形式進行分析,比較和思考。
教師:小朋友仔細觀察黑板上老師的記錄,你們能發(fā)現(xiàn)什么:左邊的一行數(shù)有什么特別的地方?(逐一遞減)再看右邊一行數(shù)有什么特點?(逐一遞增)
(2)教師小結:分出來的兩個數(shù)一個數(shù)減去1,另一個數(shù)就增加1,但總數(shù)不變。我們再來比較第一和第三組的分法,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它們都有1和3只是互換了一個位置,1和3,3和1合起來都是4。
三、鞏固練習。
1、請小朋友把書翻到第31頁。
2、教師讀題:請用畫圈的方式把4個蘋果分成兩份。每排答案都不能相同。
3、幼兒作業(yè),教師巡回指導。
4、集體講評作業(yè)。
四、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我投計了時以活動為主,讓幼兒在游戲和玩中學習,使幼兒了解4的組成,讓幼兒的學習興趣更高了。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掌握節(jié)奏型"X - X - ︱X X X O‖",并會用身體各部位、小樂器等表現(xiàn)出來。
2.培養(yǎng)聽覺、節(jié)奏感及思維靈敏的反應能力。感受旋律、節(jié)奏所帶來的快樂情緒,在自己創(chuàng)造性的動作表現(xiàn)中體驗快樂。
3.能夠感受音樂所表現(xiàn)的雨中情景,體驗雨中的樂趣,使孩子們更加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活動準備:
1.音樂《打雷聲》和《踩雨》。
2.各種樂器若干。
3.墊子每人一份。
4.節(jié)奏型一張。
活動過程:
一、游戲"快樂的腳步"。
1.幼兒隨教師鼓點的變化而做動作,訓練幼兒節(jié)奏感。
師:"小朋友請你們找一個小墊子,跟我一起敲敲鼓好嗎?"(教師敲鼓,幼兒隨鼓聲的快慢,調整自己腳步的速度進行表演)2.游戲"快樂的腳步"。
(1)師:"小朋友表演得真好,你們的腳步真快樂,下面我們一起來做個"快樂的腳步"的游戲,好嗎?"
。2)師:"老師的兩根鼓棒表示小朋友的兩只小腳,老師的鼓棒往哪邊敲,你的`小腳就往哪邊跳。"(教師變換鼓棒位置敲鼓,幼兒隨鼓棒位置的變化及鼓聲速度的快慢變換舞步進行動作。)
二、游戲《踩雨》,跟小水滴一起跳舞,引出節(jié)奏。
1.情景表演引出游戲"踩雨",幼兒自由表演。
。1)出示背景音樂(打雷),情景表演,感知音樂。
"聽,什么聲音?打雷了,要下雨了,找個地方躲雨吧!"提問:"我們怎樣躲雨?"(個別幼兒示范,集體演示。)
。2)"雨停了,路上有許多小水滴,讓我們來踩雨吧!"提問:" 怎樣呼喚小伙伴?"請個別幼兒來示范,集體學一學。
(3)放音樂"踩雨",幼兒隨音樂自由跳舞。
"小朋友們快出來吧,我們一起來踩雨拉!"2.引出節(jié)奏型,并用各種形式表現(xiàn)。
1)"剛才踩雨時,小雨滴真調皮,他們是怎么跟我們一起跳舞的?"出示節(jié)奏:X - X - ︱X X X O‖請幼兒用腳跳跳,集體練習。
2)引導幼兒用身體的其他部位來表現(xiàn)節(jié)奏。
(1)幼兒自由想象,用身體各部位、表現(xiàn)節(jié)奏。個別幼兒示范,集體學一學。
(2)放"踩雨",根據(jù)音樂幼兒自己做動作表現(xiàn)節(jié)奏型。
3)運用樂器進行表現(xiàn)。
。1)介紹樂器。
(2)幼兒用樂器練習節(jié)奏型。
。3)教師放"踩雨",教師用爵士鼓,幼兒選擇樂器進行表現(xiàn)完整音樂。
三:歌曲表演:《踩雨》
1.師生根據(jù)音樂完整表演。
"剛小樂器們都累了,回去休息拉,我們現(xiàn)在來和小雨滴一起玩游戲吧!"2.講解玩法,下雨可以把墊子頂頭上擋雨,然后踩雨時把墊子放底上,在上面隨節(jié)奏踩雨。
請一幼兒做喊話者,表演一次。
四、結束:聽音樂出活動室。
附:
踩雨呀 踩雨呀沙里格沙沙 沙里格沙 沙里格沙里格 沙沙沙雨敲著小路 沙里格沙 雨弦彈響了金琵琶我赤著腳丫 叭里格叭 童心追趕著雨花花哎哎咳咳踩雨呀 哎哎咳咳踩雨呀踩呀踩呀踩呀踩呀踩 踩著了一頁夏天的童話沙里格沙沙 沙里格沙 沙里格沙里格 沙沙沙踩呀踩呀踩呀踩呀踩 踩著了一頁夏天的童話沙里格沙沙 沙里格沙 沙里格沙里格 沙沙沙雨敲著荷葉 沙里格沙 綠色小帽珍珠兒掛我赤著腳丫 叭里格叭 親昵的雨點我要捉住它哎哎咳咳踩雨呀 哎哎咳咳踩雨呀踩呀踩呀踩呀踩呀踩 闖進了一幅夏天的圖畫沙里格沙沙 沙里格沙 沙里格沙里格 沙沙沙踩呀踩呀踩呀踩呀踩 闖進了一幅夏天的圖畫沙里格沙沙 沙里格沙 沙里格沙里格 沙沙沙踩呀踩呀踩呀踩呀踩 闖進了一幅夏天的圖畫闖進了一幅夏天的圖畫
大班教案 篇9
活動一、小蟲子運動
活動二、小螞蟻避雨
活動三、蟋蟀、蚯蚓、蝴蝶和螞蟻
活動四、懶惰的小蝸牛
活動五、蟈蟈和蛐蛐
活動六、音樂游戲:小小螳螂捉蟲
活動一、小蟲子運動
。刍顒幽繕耍
1、培養(yǎng)幼兒手、腳協(xié)調向前爬的能力,發(fā)展大肌肉群的靈活性。
2、鼓勵個別體弱幼兒和大家一起參加游戲。
。刍顒訙蕚洌
1、跳跳袋每人一個、紙板餅干若干。
2、錄音機,《生命之樹》、《單簧管波爾卡》等節(jié)奏輕快、活潑的.樂曲帶。
3、大地毯鋪成幼兒的活動場地。
。刍顒舆^程]
1、音樂起,教師和幼兒分散在地毯上,隨著音樂走跑交替,做動物模仿操。
2、幼兒自由地玩場地四周的布袋,看誰玩的花樣多。
3、教師引導幼兒互相交流玩布袋的方法,并請玩法像扭扭蟲爬行的幼兒表演,其余幼兒仔細觀察并說出該幼兒爬行的動作方法。(站在袋內,手提袋子跳一跳將腳踩到袋底,把袋子提至胸部,雙手抓住袋口,跪地,慢慢趴下,練習扭扭蟲爬行。)
4、幼兒自由練習扭扭蟲爬行。
5、游戲——扭扭蟲吃餅干。
場地四周放好紙板餅干若干塊,幼兒在場地中間。請孩子作扭扭蟲爬到場地四周吃餅干,“吃”飽了再爬回場地中間。
6、游戲——扭扭蟲運餅干。
要求幼兒作扭扭蟲排成十字隊行,分四隊爬向四角取餅干,然后手提布袋學袋鼠跳回來,把餅干放到中間的簍子里,比賽哪組運得快。
7、在音樂《單簧管波爾卡》的旋律下自由地做布袋放松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