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10篇【集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積累詞語,加強理解,鞏固記憶。
2.了解用對比法說明道理的好處。
3.積累慣用語,了解慣用語的特點。
教學重點:
積累詞語,積累慣用語。
教學難點:
學習用對比法說明道理。
教學準備:
積累慣用語。
教學過程:
一、詞語超市
1.出示詞語,讀一讀。
神采奕奕 玄妙 斟酒 輕盈 菜肴 耽誤 吹噓
2.快樂傳真猜猜猜。
一生看詞卡后用動作、表情甚至小品來表現(xiàn)詞語,其余學生猜。
(在演和猜中加深詞義理解,積累詞語。)
3.出示詞語,讀一讀。
蜀鄙之僧 租船 磕頭 懶惰 羨慕 傳授 猶豫
4.寫一寫。
同時請幾名同學上臺寫,眾人點評。
5.你能說一段話,盡量用上這中間的一些詞語嗎?
二、金鑰匙
1.《蜀鄙之僧》這個故事讓我們頓悟:原來成功的關鍵不是你具備了哪些條件,而是你是否有堅定的志向。故事是怎樣使這個深刻的道理鮮明的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呢?
回顧故事及課文板書。
貧者至 富者未至
原因:志堅 志不堅
2.是對比使故事更有說服力。
3.齊讀“金鑰匙”內容。
4.選材練習。
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理由。你覺得下面哪個故事更容易讓人領會這個道理?說說你的看法。
。1)課堂上,文文和三三私下討論問題,被老師批評。文文認為是老師找碴兒,此后,每次上課就故意和老師作對,自己的學習也因此一落千丈;三三覺得自己雖然是討論書上的問題,可在課堂上講小話,影響了大家,此后,他把問題留到課下再討論,老師表揚他好學,他學習勁頭越來越足。
。2)小虎沒考好,他滿不在乎地說:“不就是粗心了點嗎!”結果,第二次又考砸了。
引導學生感受對比法的優(yōu)勢。還可讓學生運用對比法,將后一材料充實。
三、語文知識
1.出示范文,在語境中感悟慣用語的意思及語言風格。
有一個人,不過是個半瓶醋,卻常常吹牛皮。其實,他只會走后門,而且見不得不順眼的人,常給人家穿小鞋,還自以為是公司里的臺柱子。有一次,經(jīng)理讓他制定一份合同書,他沒把這事放在心上,白天在那兒磨洋工,晚上才開個夜車趕出來。經(jīng)理發(fā)現(xiàn)合同書中有很多漏洞,給他指出來了,可他把經(jīng)理的.話當耳邊風,直接把合同書的草稿給了客戶。結果讓對方鉆了空子,生意虧了本,最后自己也被老板炒了魷魚。
文中的慣用語有“半瓶醋、 吹牛皮、 走后門、 穿小鞋、 臺柱子、 磨洋工、 開夜車、耳邊風 、鉆空子、 炒魷魚”。
a) 讀一讀。
b) 小組合作學習理解大概意思。
c) 重點匯報交流學生不太常說的“半瓶醋、穿小鞋、 臺柱子、 磨洋工”。
并從中感受慣用語通俗、風趣、精煉的語言特點。
2.讀讀“語文知識”,進一步了解慣用語及其風格與作用。
3.說說你積累的慣用語(可以是課外積累的,也允許說剛剛在課本中積累的)。并說說你是怎么知道的 (讓學生知道從人們口頭交談中也可學語文,生活中處處有語文) 。
可適當引導
你想去肯德基,媽媽不同意,可以怎樣敘述這件事呢?
如果想通俗風趣的表達這件事,你可以怎么說?(碰釘子)
相機板書,直到積累,如:狗腿子、閉門羹、碰壁、唱高調、泡蘑菇、打退堂鼓、眼中釘……
四、拓展作業(yè)。
積累慣用語并試運用。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利用形聲字形旁表義的特點識字并理解字義,學會在學習中觀察發(fā)現(xiàn)。
3、學習在生活中積累諺語。
教學重難點:在生活中積累諺語。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fā)現(xiàn)
1、出示四組詞語,學生認讀。讀給同桌聽,互相檢查。
2、仔細觀察每組帶點的字,看看自己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交流觀察后的發(fā)現(xiàn),并說說形聲字的特點。
4、拓展練習:展示自己課外搜集的形聲字卡片。
二、讀讀背背
1、學生自由朗讀兒歌要求讀準字音,讀得流利。
2、分小組練習背誦。
3、說說這個兒歌知道了什么?
三、總結:你有什么收獲?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正確書寫12個生字和“蝙蝠、橫七豎八”等詞。
2、朗讀課文,能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解飛機夜間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lián)系。
3、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樂于觀察和探究的興趣。
4、搜集并能與同學交流有關仿生學的資料,提高信息搜集與處理能力。
教學重點:
教育學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飛行的秘密是怎樣探索出來的。是如何發(fā)現(xiàn)了這個謎,又是如何解開這個謎的,科學家又如何仿生創(chuàng)造而為人類造福的。
教學難點:
對蝙蝠利用超生波導飛,飛機的雷達導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總是比較抽象,宜用電教手段,實施直觀教學,使抽象的原理講述變成直觀的形象演示。
教學準備:
蝙蝠、雷達的圖片,仿生學資料,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出示蝙蝠和雷達的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圖片上的事物嗎?是(蝙蝠和雷達)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它們的情況?蝙蝠和雷達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們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呢?我們一塊兒來學習11課。(生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讀課文,排除字詞障礙;
2、師檢測讀生字和課文的`情況;特別強調注意“蝙、熒”的讀音;
3、自己默讀課文,試著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4、生反饋,并要求學生說出歸納的方法
5、師小結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可以用課題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還可以用抓住要點的方法。
三、生自主學習
1、請學生自讀第三自然段,找出關聯(lián)詞,說說從這個關聯(lián)詞懂得了什么?文中有什么疑問,請練習疑問句的讀法。
2、科學家做了幾次實驗?每次實驗的方式是怎樣的?結果如何?又得出了什么結論呢?請自讀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解決以上問題。你可以通過填表,也可以通過在書上作符號的形式找出答案。
3、生交流自讀情況。
4、請生上臺介紹科學家是怎樣揭開蝙蝠探路之謎的。
5、從“科學家經(jīng)過反復研究,終于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里飛行的秘密”的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么?從哪些詞體會到的?
是啊,科學家揭開蝙蝠能在夜里飛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費了不少功夫,那蝙蝠和雷達到底有什么聯(lián)系呢?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第二課時
一、合作學習,突破重點
1、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的?蝙蝠和雷達到底有什么聯(lián)系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學習,仔細品讀七、八自然段
2、小組代表反饋交流
師用課件演示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達探測障礙物的方法,請生填空。
飛機上的雷達就像是蝙蝠的()
雷達發(fā)出的無線電波就像是蝙蝠的()
雷達的熒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二、拓展延伸
1、自讀全文,說說你從文中受到了什么啟示?人們的哪些發(fā)明都來自動物的啟發(fā)?
2、閱讀資料袋,補充交流仿生學的資料。
3、根據(jù)仿生學自己動手設計一種小發(fā)明。
三、寫生字詞
1、認讀生字
2、提出難寫的字
3、各自說出記字的方法
4、給生字組詞
5、抄寫生字詞。
四、總結
板書設計:
超聲波
嘴巴
障礙物
反射
耳朵
蝙蝠和雷達
無線電波
天線
障礙物
反射
熒光屏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小學六年級語文《 清明上河圖 》教案1。
2 讀中想象,感悟古畫《清明上河圖》的內容、特點,了解古畫《清明上河圖》的歷史價值。
教學重點:
感悟古畫《清明上河圖》的內容特點。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導語:在我國燦爛的藝術瑰寶中,《清明上河圖》是一顆璀璨的明珠,有人稱它為我國宋代的小百科全書。這幅圖到底畫了些什么?有些什么特點?《清明上河圖》這篇課文作了具體的介紹。課文文筆優(yōu)美,描寫生動,大家一定會喜歡的。
二 快速閱讀,整體感知。
老師要求學生根據(jù)“閱讀提示”,帶著問題快速閱讀,找到問題答案,然后小組交流。問題是:
這幅圖畫到底畫了些什么?它有什么特點?
三 賞讀,展開想象。
《清明上河圖》圖美,文也美,課文生動地表達了畫面的內容,請同學們再讀課文,一邊讀課文,一邊看圖畫,并隨著課文展開想象。
學生讀文,看圖,想象。
四 美讀,表達情感。
我們要通過朗讀,把《清明上河圖》的美表達出來,你最喜歡圖的哪一部分,就讀哪一部分,先自己讀,然后讀給其他同學聽。(朗讀“市郊景象”這部分內容,開始時語調宜舒緩;朗讀“汴河兩岸”語氣漸趨熱烈;朗讀“繁華街市”更為熱烈。)
第二課時
一 尾段導入,了解意義。
課文最后一段點明了《清明上河圖》的學術意義,不僅在我國繪畫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請同學們把課文最后一段讀一讀,想想這幅圖畫在哪些方面,為研究我國宋代社會各方面情況提供了有價值的形象資料,初中三年級語文教案《小學六年級語文《 清明上河圖 》教案1》。
學生讀書,思考。
二 小組合作,專題探究。
接下來分小組學習,每個小組自定一個專題,如“風俗人情”“橋梁建筑”“道路交通”“人際關系”等,然后從整幅的《清明上河圖》上認真地查找,用心分析畫面上的內容,把符合專題的內容一一找出來。
老師提供資料,供學生查找。
三 班上交流,適時指點。
班上匯報交流,老師要給予適當指點,特別是學生容易忽視的部分,老師給予補充;學生分析判斷錯的,老師予以糾正。
風俗人情:一是游戲活動,二是清明活動,三是市招類;
橋梁建筑:茅屋、瓦屋、華屋、殿宇、廟、攤子、戰(zhàn)臺、橋、墻、牌坊;
道路交通:一是船,二是車,三是轎子,四是駱駝;
人際關系:做生意的商賈,騎馬的官吏,看街景的士紳,叫賣的小販,乘坐轎子的大家眷屬,身負痛簍的行腳僧人,問路的.外鄉(xiāng)游客,聽說書的街巷小兒,酒樓中的豪門子弟,城邊行乞的殘疾老人等。
四 按專題習作。
以《〈清明上河圖〉中的風俗人情》或《〈清明上河圖〉中的橋梁建筑》等寫一篇介紹清明上河圖的短文,也可寫讀了課文或欣賞了這幅名畫的體會?梢詡人寫,也可以小組合作寫。寫后互相讀一讀。
語文教案 篇5
復習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復習生字詞語,并能正確默寫。
3.能用“尤其”、“啟示”、“滴水穿石”造句。
4.照樣子填空:“為了……我們可以……”
5.鞏固練習4中的題目,復習省略號的幾種用法。
6.復習例文《和書籍交朋友》,會寫板報稿。
復習重點:
1.認讀生字詞語,并能正確默寫。
2.照樣子寫詞語、寫句子。
3.會用“尤其”、“啟示”、“滴水穿石”造句。
4.掌握省略號的幾種用法。
5.復習例文《和書籍交朋友》,會寫板報稿。
復習時間:
二教時
復習過程:
一、生字詞語
1.認讀生字詞語。
2.聽寫詞語。
申請銘記效率情況持之以恒
青睞碼頭鍛煉興趣爐火純青
二、照樣子分別寫幾個詞語。
1.綠油油:
2.飄飄悠悠:
3.學習學習:
4.熱氣騰騰:
5.翩翩起舞:
三、句
1.照樣子寫句子。
①復習練習4第3題。②做練習冊第55頁第四題。
2.造句。
、儆绕洹
、趩⑹尽
、鄣嗡┦
3.照樣子填空。
為了提高讀書效率,我們可以訂一個讀書計劃。
開闊眼界,
四、省略號的用法.
1.復習練習4第4題。
2.教師強調省略號的幾種用法:①表示列舉事物的省略;
、诒硎菊f話時語氣的斷斷續(xù)續(xù)。
3.完成練習冊第56頁第六題。
六、。寫一板報稿
1.填空:板報稿的標題要(),幅要(),語言要(),還要寫上作者的名字。
2.說寫一板報稿。(見學生各自的)
第四單元姓名
一、看拼音,寫詞語。
shenqingmingjixiaoluqingkuangchizhiyiheng
()()()()()
qinglaimatouduanlianxingquluhuochunqing
()()()()()
二、照樣子分別寫幾個詞語。
1.綠油油:
2.飄飄悠悠:
3.學習學習:
4.熱氣騰騰:
5.翩翩起舞:
三、把句子寫具體。
1.看了《火燒圓明園》,爺爺說:“落后就要挨打呀!”
看了《火燒圓明園》,爺爺說:
“落后就要挨打呀!”
2.姑媽說:“對岸就是我們的.祖國。”
姑媽說:“對岸就是我們的祖國!
3.張老師說:“你發(fā)燒了,休息一會兒吧?”
張老師說:“你發(fā)燒了,休息一會兒吧?”
四、造句。
1.尤其——
2.啟示——
3.滴水穿石——
五、寫出下面句子中省略號的作用。
1.桂林的山姿態(tài)奇特,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巨象,有的像
駱駝……
這句話中的省略號的作用是:
2.小冬邊劃著水,邊喘著粗氣對大伙兒嚷著:“我……我總
算……會……會游泳了!”
這句話中的省略號的作用是:
六、。
1.填空:板報稿的標題要(),幅要(),語言要()。
2。學寫一板報稿。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僦R與技能:指導學生把握詩文基調,有表情朗讀詩文,培養(yǎng)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谶^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③道德、情感、價值觀:體驗人間至愛親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養(yǎng)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反復誦讀,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
教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大家已經(jīng)接觸到了許多詩歌,那么在上課之前,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什么是詩歌?”詞典上的解釋是“文學體裁的一種,通過有節(jié)奏、有韻律的語言反映生活、抒發(fā)情感”,我認為詩歌的最大特點就是表現(xiàn)了一種美的追求。《荷馬史詩》表現(xiàn)了一種悲壯雄闊的英雄之美,《繁星·春水》表現(xiàn)了一種心有靈犀的美,即使是《惡之花》《死水》這樣的詩篇,寫了種丑惡的事物,也是為了表現(xiàn)對逝去的美的留戀和對現(xiàn)實毀滅美的憤慨,這是一種追求之美。同樣,我們可以從抒發(fā)個人情感的愛情詩中看到美的存在,而描寫人生哲理的詩歌也同樣是美的樂園。我們學習這兩首詩歌,首先要去體會這種詩歌的美,通過我們的朗讀,通過我們的體會,通過我們的品味來感知這種美。
二、《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俄羅斯文學博大精深,在世界范圍內有著廣泛的影響,且大師輩出。同學們能說說他們的名字嗎?(譬如托爾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馬雅科夫斯其、萊蒙托夫、普希金等。)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廣為傳誦的俄羅斯詩篇,它的作者就是普希金。學生自由回答
三、簡介作者
哪位同學知道這位具有國際影響的大詩人的情況?
明確:普希金,俄羅斯偉大的詩人,小說家,史稱“俄羅斯文學之父”,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創(chuàng)建者和新俄羅斯文學的奠基人。生于莫斯科一個崇尚文學的貴族家庭。成年后不斷發(fā)表詩歌評擊時政,歌頌自由,被視為自由主義的代言人。為此遭到了沙皇政府的多次打擊,他對曾被兩次流放,也曾身陷囹圄,但他始終不愈地信守著詩中表達的生活原則,即使付出生命也再所不息。他雖然被沙皇政府陰謀殺害了,但他的精神卻永遠鼓舞著人們。他的詩具有很高藝術成就和無言的藝術魅力。俄羅斯著名的文學理論批評家別林斯基曾這樣贊譽普希金的詩:“所表現(xiàn)的音調和語言的力量到了令人驚異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樣柔和、優(yōu)美,像松脂一樣醇厚,像閃電一樣鮮明,像水晶一樣透明、潔靜,像春天一樣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劍擊一可先讓學生讀有關資料,教師進行介紹,強調普希金的悲劇一生樣鏗鏘有力。”但“詩是不可翻譯的”,譯詩不等于原詩,而我們現(xiàn)在又只能通過譯詩來學習、欣賞,但愿我們能盡可能地領悟到這首詩的美。
四、寫作背景
這首詩寫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贈詩的形式寫在他的鄰居奧希泊娃娃的女兒葉甫勃拉克西亞·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紀念冊上的。那里俄國革命正如火如荼,詩人卻被迫與世隔絕。在這樣的處境下,詩人卻沒有喪失希望與斗志,他熱愛生活,執(zhí)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來,正義必勝。
五、聽、讀詩篇
1、聽課文錄音。2、劃分朗讀節(jié)拍。3、自由朗讀。由教師范讀,再由學生讀
六、結合體驗,研討問題
1、問:詩人在詩中闡明了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請結合你感受最深的詩句說說你曾有過的體驗。
明確:詩中闡明了這樣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當生活欺騙了你時,不要悲傷,不要心急;在苦惱的時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會過去,我們一定要永葆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生活中不可能沒有痛苦與悲傷,歡樂不會永遠被憂傷所掩蓋,快樂的日子終會到來。
2、問:如何理解“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這兩句詩的含義?明確:見教參。
3、問:詩歌最大的特點就是要用形象說話,最忌直白的說理,而這首詩通篇沒有任何形象,卻以說理取得了巨大成功,品味全詩,想想原因何在?學生討論
4、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名篇,許多人把它記在自己的筆記本上,作為鼓勵自己的座右銘,你讀了之后,喜歡這首詩嗎?為什么?請同學們自由討論,各持己見。這首詩最美、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這里。學生自由回答,最好聯(lián)系實際
七、遷移積累
1、仿句練習仿照《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一節(jié),續(xù)寫下面的詩句。假如生活捉弄了你,不要,不要!
2、背誦全詩七、拓展提高:課后探究性閱讀普希金詩詩集,下堂課交流。作為作業(yè)完成
第二課時
《未選擇的路》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課
1、背誦《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2、交流閱讀普希金詩集的情況。學生交流
二、導入新課
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一詩中的叮嚀與囑咐使我們感受到了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條,長長的一生中,我們有時還不得不遭遇選擇的尷尬和困惑。該怎么辦?美國詩人弗羅斯特在《未選擇的路》這首詩中表達了他對人生之路的思考。介紹詩人:弗羅斯特(1874-1963)美國詩人,生于加利福尼亞州。他徒步漫游過許多地方,被認為是“新英格蘭的農(nóng)民詩人”。其代表作有詩集《少年的意志》《白樺樹》等。他在晚年成為美國的非官方的桂冠詩人,美國參議院曾作出決議向他表示敬意。他處在傳統(tǒng)詩歌和現(xiàn)代派詩歌交替的一個時期,因此被稱為“交替性的詩人”,與艾略特同為美國現(xiàn)代詩歌的兩大中心。
三、朗讀詩篇
四、合作探究
1、請同學們反復讀幾遍全詩,思考詩中的“路”有什么含義?明確:詩的表面是寫自然界的道路,實則借寫自然界的`路來表達詩人對人生之路的思考。這里其實運用的是文學藝術上常用的象征手法。
2、全詩共5小節(jié),請同學們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每小節(jié)的意思。找出詩中最令你感動的詩句或詞,談談你的體會。先朗讀由學生單獨回答。明確:佇立(思索)——決定(選擇)——選擇之后的悵惘——多年后的回顧、嘆息
3、詩人雖然寫了自己所選擇的路,但重點都放在未選擇的路上。詩題也表明了這一點。既然是選擇,為什么重點又寫未選擇呢?明確:見教參“問題研討”
四、感悟哲理
學了這首詩,你從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明確:答案不求一致。譬如:人只能選擇一條人生之路,必須慎重;人生道路的選擇,不要隨波逐流,而要經(jīng)過自己的思考,作出獨立自主的選擇?梢灾v一講蘇格拉底有關麥穗的事例。學生自由回答
五、分清象征與比喻的概念。
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區(qū)別?象征:用具體的事物表示某種特殊的意義。
明確:所謂象征,就是在文學作品中,明寫甲事物,借寫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為一種表現(xiàn)手段,一種具體形象,也要求給予充分注意。比喻,用有類似點的事物來比擬想要說的事物,以便表達得更加生動鮮明。象征是一種謀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則是一種修辭手法,象征一般要統(tǒng)攝全篇,而比喻只在個別語句、語段中起作用。出示兩首詩,讓學生判斷這哪一首詩用了象征,哪一首詩用了比喻?“我靠長矛揉制面包,弄到伊斯瑪洛酒,我將這酒飲盡,然后倚靠著這支長矛。”——阿爾基洛斯科《詩人之矛》象一顆山上的風信子,被牧人用腳踏了又踏,卻在地上開出紫花!_福《新娘》本詩的美正體現(xiàn)象征的運用上,詩人用非常普遍的形象來闡述自己的觀點,打動了讀者的心扉。首先明確概念,再由教師闡述兩者區(qū)別
六、積累聯(lián)想
1、古今中外許多詩人作家,對“路”都有過精彩的描寫。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請根據(jù)你的積累,另寫出兩條關于“路”的名言警句。
2、結合《爸爸的花兒落了》課后練習三,完成一篇小作文,談談成長歷程上的體驗。
七、綜合性訓練
出然后分小組出一期“詩歌園地”的手抄報。
教后記:在成長的道路上,陽光時時灑滿你的心田,但風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假如你覺得生活欺騙了你,你將如何面對?詩人普希金給了我們的叮嚀和囑咐。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條,長長的一生中,我們有時不得不遭遇選擇的尷尬和困惑。教會學生去怎么做。
語文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ㄒ唬┲R與能力。
1、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作者表面描寫的是草莓,實際上是通過它來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受,4、草莓教案(語文版九年級上)。
2、要學生了解: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是一顆秋天的草莓,也就是文章的題目;作者采用的是托物言志的手法,這是散文的常用手法。
3、通過本課教學,應使學生了解時間是寶貴的,生命的演進是大自然的規(guī)律,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青春歲月是人一生中最值得回味的;教導學生要珍惜現(xiàn)在的寶貴時光,努力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己的素質水平,為將來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ǘ┻^程與方法。
1、教師可以先拿一些草莓讓學生品嘗,然后問學生草莓的味道,指出現(xiàn)在的草莓和其他季節(jié)草莓在味道上的區(qū)別。然后引出草莓味道不同的原因是季節(jié)上的差異,從而把學生的思路引向課文。
2、引導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通過觀察事物,把思緒展開,由物及事及人及感,抒發(fā)自己的感情。
3、教師可以找一些關于勸戒人們珍惜時光的詩歌進行朗讀,讓學生仔細體會和揣摩。
。ㄈ┣楦、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樹立熱愛生活的態(tài)度,培養(yǎng)珍惜生命的情感,養(yǎng)成不浪費時間的好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ㄒ唬┲攸c。
1、掌握課文中的重點字詞。
2、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寫作手法。
。ǘ╇y點。
1、讓學生通過觀察事物進行豐富的聯(lián)想,提高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
2、使學生真正體會作者感情的變化,理解作者是怎樣由物及感的。
3、讓學生理解為什么要珍惜時間和青春,怎樣才能生活得更有意義。
三、教學突破 。
1、通過對一些物品的觀察讓學生談談他們對這些東西的認識。
2、讓學生談談他們認識、得到或失去這些東西的經(jīng)歷。
3、讓學生談談他們對自己的經(jīng)歷的感想。
四、教學準備。
。ㄒ唬┙處煖蕚洹
1、先讓學生在課前預習課文,讓學生提出自己的疑問。
2、課前先買一些草莓,準備上課時帶到教室。
3、課前找一些描寫由夏季到秋季轉變時情景的文章。
(二)學生準備。
1、課前認真通讀全文,找出自己的疑問。
2、找出本文的寫作手法,并和前面幾篇作比較。
五、教學步驟 (1課時)。
教師活動:
1、給每個學生發(fā)一個草莓,讓其品嘗,導入課文題目。
2、讓學生分別找出作者描寫六月和九月的句子,并進行對比。
3、向學生提出有關問題。
4、讓學生回答作者此時的感受。
學生活動:
1、品嘗草莓后回答感受。
2、讀出教師要求的'句子,并說它們的區(qū)別。
3、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4、積極回答問題,進入作者的角色。
。ㄒ唬┩ㄟ^實物導入新課。
教師活動:
1、給每個學生發(fā)一個草莓讓其品嘗,問學生感覺怎樣,然后讓學生想象一下:如果人們在不盛產(chǎn)草莓的季節(jié)吃到草莓,同現(xiàn)在的感受是不是一樣的?為什么會有不同的感受呢?
2、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歸納,指出:最主要的是那時不是盛產(chǎn)草莓的時候,是季節(jié)不同或時間不同導致的。人們在不同的季節(jié)吃到同一樣東西感受是不一樣的。時間的變化會引起人們感情的變化。
3、提問:本文作者因為什么原因而引起感情的變化?是什么把作者的思緒帶到了夏季的六月?
學生活動:
1、品嘗后說出自己的感覺,或香甜、或酸甜,回答:在中秋或冬天不盛產(chǎn)草莓時吃到它會感覺更好,就像冬天吃到西瓜瓜一樣,感覺就不一樣,因為物以稀為貴。
2、聽教師講解,體會到時間的不同會導致人們對事物的看法也不同,明白一個道理: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人們對同一事物的認識是會因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
3、回答:一顆晚熟的草莓,使作者回憶起六月的景象。領會到,實際上是因為晚熟的草莓引起作者敏銳的感覺,這就是時間實際上一刻也沒有停息過,只不過是自己原來沒有察覺而已。
(二)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入情境。
教師活動:
1、讓學生分別說出作者心中的六月和九月各是什么樣子的。
2、提問:整個第三段都是說二者的不同,這些不同最后可以歸結到什么原因上?讓學生從課文第三段上找出一句可以印證的句子。
3、提問:第四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作者現(xiàn)在是不是還處于人生的青春階段?
學生活動:
1、閱讀課文第三段和第一段,在文中找到答案。
2、回答:是時間的不同,第三段最后一句可以印證。讀出最后一句話:“還有一會兒,還有一天,也許兩天……”
3、回答:起承上啟下的作用;作者已經(jīng)過了青春期,但還很年輕,從第四段第一句話和第五段第六句話可以看出來。
(三)進入作者角色,體會情感。
教師活動:
1、提問:第五段與第四段的關系是什么? 從哪句話可以表現(xiàn)出來?“朝霞變幻”和“似水流年”代表什么?作者說“時間對我們有所剝奪,也有所增添”,該怎么理解這句話?
2、提問:青春歲月的特征是什么?成年期的特征是什么?、作者在談到由青春期到成年期的改變時,是積極樂觀還是消極悲觀?
3、讓學生概括指出第五段的中心思想,提問:最后一段“六月的氣息”是指什么?作者在最后一段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總結本文作者在整篇文章中所表達的情感:表達了光陰易逝、時不待我的感慨。
學生活動:
1、回答:對比關系或第五段是對第四段的否定,“朝霞變幻”和“似水流年”就代表時間。(學生談他們自己的看法時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
2、可以用書本上的話回答,也可以自己概括,但一定要恰當。
3、回答:時間改變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六月的氣息”是指青春歲月;第六段表達了作者對青春易逝的感慨和留戀。本節(jié)總結本課是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作者采用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通過一顆草莓有感而發(fā),層層深入,展開聯(lián)想;通過對六月和九月的細微差別,聯(lián)想到青春期和成年期的不同,由此表達了對青春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的感慨。通過學習本文,應該讓學生懂得一寸光陰一寸金的道理,勉勵他們珍惜現(xiàn)在的大好時光,發(fā)憤學習,熱愛生活,全面提高自己。
補充資料:
伊瓦什凱維奇:波蘭詩人、小說家、劇作家。他的詩集《另外的生活》(1938)、《奧林匹克頌》(1948)揭露了德國法西斯屠殺各國人民的罪行!肚锾斓霓p子及其他詩歌》(1954)、《陰暗的小道》(1957)、《明天收割節(jié)》(1963)、《一整年》(1967)等,表現(xiàn)了詩人對祖國、生活、大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chǎn)的熱愛之情。中篇小說《圣女約安娜》(1943)描寫17世紀波蘭修道院的生活,1961年被改編成電影。長篇小說《榮譽和贊揚》 (1956~1962)描寫波蘭貴族地主和其他階層人物的命運,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波蘭的生活。他曾三次獲得波蘭國家文學獎一等獎,1969年獲得世界保衛(wèi)和平委員會授予的約里奧·居里金質獎章,1970年獲列寧獎金。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把學語文和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和收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
2、交流健康小常識,使學生掌握一些健康小知識。
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并掌握一些健康小知識;聯(lián)系實際鍛煉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和收集、利用信息的能力。
課前準備:投影儀、錄音磁帶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創(chuàng)設情境,談話揭題
前幾天,一位低年級的小同學在下課玩耍的時突然流起鼻血,有的同學告訴他:用紙塞住。有的同學則說:把頭仰起來,讓血倒流。這些同學的建議可行嗎?為什么?如果當時你在旁邊,會幫助他采取一些什么措施?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在學生充分發(fā)言的基礎上引出課題:看來,掌握一些健康小常識還挺管用。下面我們就來交流、介紹你所了解的一些健康小常識。
2.板書:健康聊吧
二、分組交流,充分準備
1.讓每個學生都有發(fā)言的機會,先在小組內進行交流、介紹,教師提示交流要求:
。1)把話說清楚,講明白;
(2)認真傾聽別人的意見;
。3)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提問,認為有遺漏的可以補充,有不同的意見集體討論;
。4)記錄一下同學的可行方法。
2.組長帶領組員把剛才大家介紹的健康小常識進行匯總,推選一名同學作代表向全班介紹。
三、集體交流,交流互動
1.各組代表進行介紹,教師引導學生注意傾聽,適時肯定學生的匯報,恰當鼓勵傾聽的學生進行補充、提問和參與討論。
2.提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健康方面的問題,向收集到此類問題解決方法的同學請教。
3.每個同學將今天所匯報的內容簡單整理成冊,教師巡視指導。
四、出示兒歌,加深印象
1.播放《健康歌》;
2.投影儀出示兒歌《牢記在心頭》,要求學生帶動作誦讀并記下:
牙齒不要剔,眼睛不要揉,耳朵不要掏,
鼻孔不要摳,飯前洗洗手,飯后漱漱口,
衛(wèi)生好習慣,牢記在心頭。
五、評選優(yōu)勝,課堂小結
1.評選優(yōu)勝組,發(fā)獎。
教師對學生聽、說兩方面的.表現(xiàn)進行總結,提出希望并適時鼓勵。
2.課堂小結。
健康是我們最大的財富,是無價之寶,愿我們每個同學都擁有更多的健康常識,擁有健康的體魄。也請大家不要保守,把自己了解到的健康知識,告訴你周圍的每一個人,能做到嗎?
六、作業(yè)
把聽到的健康小常識分類編訂成一個宣傳小冊子,設計封面、插圖,作為禮物,送給低年級小朋友。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孔子游春》第2、8自然段,蘇教版十二冊語文教案:第七單元。
2、學會本單元的生字,兩條綠線內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莫泊桑拜師的故事,知道仔細觀察、不斷積累、勤奮練習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必由之路。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福樓拜的循循善誘和莫泊桑虛心好學、勤學苦練的精神。
4、體會劉老師頑強的意志和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從中感受濃濃的師生情。
5、憑借課文中的語言材料,領會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育方法及師生間濃濃的情意。
6、憑借課文中的語言材料,體會同學們對母校、對老師和同學的眷戀之情。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孔子游春》第2、8自然段。
2、學會本單元的生字,兩條綠線內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難點:
1、學習《理想的風箏》作者采用的見物思人,列舉事例,邊敘邊議的寫作方法。
2、體會《孔子游春》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說的那段意味深長的話所蘊含的道理。
2、能結合課文《明天,我們畢業(yè)》的具體內容說出一些重點的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掛圖、錄音機、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3課時
21莫泊桑拜師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綠線中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莫泊桑拜師的故事,知道仔細觀察、不斷積累、勤奮練習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福樓拜的循循善誘和莫泊桑虛心好學、勤學苦練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通過莫泊桑拜師的故事,知道仔細觀察、不斷積累、勤奮練習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福樓拜的循循善誘和莫泊桑虛心好學、勤學苦練的精神。
教具準備:掛圖、錄音機、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初讀課文,了解莫泊桑的背景,理清課文的脈絡,指導分段和書寫生字。
教具準備:掛圖、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揭示課題,簡介莫泊桑:
莫泊桑(1850-1893):十九世紀法國文學史上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數(shù)量最多、成就最高的作家,人們曾稱他是"短篇小說之王",他一生寫的短篇小說將近三百篇,其中《我的叔叔于勒》《項鏈》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他的'短篇小說構思別具匠心,情節(jié)變化多端,描寫生動細致,刻畫人情世態(tài)惟妙惟肖,令人讀后回味無窮。2、談話導入:像莫泊桑這樣的大作家,并不是一開始就能寫出好的作品,也有一個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的過程。那么,莫泊桑是怎樣學習寫作的呢?
二、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讀生詞,教師正音。
"孜",平舌音;"吆喝"中的"喝"讀輕聲。
3、提醒字的寫法。
"奈"上半部分要寫得扁而寬,撇與捺向兩邊伸展。下半部分的"示"要盡量上靠。"陋"的最后一筆是"L"。"吆"的右邊不能與"么"混淆。
4、交流學生不理解的詞語,教案《蘇教版十二冊語文教案:第七單元》。
酷愛:非常愛好。
揣摩:反復思考推究。
烙。豪予F燙下的印記,比喻深刻地留下印象。
孜孜不倦:非常勤勉。
滔滔不絕:形容連續(xù)不斷(指話多)。
5、這篇課文寫了件什么事?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莫泊桑拜師的原因。
第二段(第2-9自然段):莫泊桑拜師的經(jīng)過。
第三段(第10自然段):莫泊桑拜師的結果。
語文教案 篇10
一、教學目標
。ㄒ唬┱J識孫權的形象——他的正確決策是孫劉聯(lián)盟在赤壁之戰(zhàn)中擊敗曹操的決定性因素。
。ǘ┱J識魯肅、周瑜、諸葛亮在這次戰(zhàn)爭中的作用。
(三)了解史料剪裁從屬于作者歷史觀的道理。
二、難點、重點分析
。ㄒ唬┏S梦难栽~。
次:①臨時駐扎。例:引次江北。②次序。例:余船以次俱進。
當:①抵擋。例: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曹操者。②應當。例:當橫行天下。③會。例:操當以肅還付鄉(xiāng)黨。
方:①方法、計謀。例:助畫方略。②將要。例:方與將軍會獵于吳。③剛。例:操軍方連船艦。④方面、地區(qū)。例:挾天子以征四方。⑤古代計算面積用語,正方形(各邊長度相等)。例:地方數(shù)千里。
計:①出計、謀劃。例:今為君計。②計謀。例:備用肅計。
將:①將領。例:命猛將統(tǒng)兵數(shù)萬。②統(tǒng)帥、帶領。例: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③將要。例:將順江東下。④扶持。例:出郭相扶將。⑤助詞,無義。例:宮使驅將惜不得。
蹶:①跌倒。例:一蹶不振。②使受挫。例:必蹶上將軍。
立:①站立。例:操軍吏士皆出營立觀。②使成。例:足以立事。③即、立即。例:公子立自責,似無所容者。
乃:①是。例: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②于是。例:乃罷會。③才。例:騎乃得過。④乃至。例:蒙沖斗艦乃以千數(shù)。
夷:①削平。例:今操芟夷大難。②平坦。例:夫夷以近,則游者眾。③古代我國少數(shù)民族名。例:西和諸戎,南撫夷越。
走:①快跑、逃跑。例:操引軍從華容道步走。②使逃、驅趕。例:可燒而走也。
卒:①士兵。例:以疲病之卒御孤疑之眾。②死。例:魯肅聞劉表卒。③終于。例:卒相與歡,為刎頸之交。
。ǘ┤菀渍`解的語言現(xiàn)象——二字相連卻并非雙音詞。
、俚胤剑ㄍ恋乜v橫各……)[例]地方數(shù)千里。
②妻子(妻和兒女)[例]子布、元表諸人,各顧妻子。
、郾泵妫嫦虮保例]北面而事之。
、芙煌ǎㄏ嘟欢笸ㄟ_)[例]阡陌交通。
⑤無論(不要說)[例]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抻谑牵ㄔ谶@件事上)[例]吾祖死于是。
。ㄈ┍疚耐怀隽藢O權什么性格、特點?
分析:在曹操大軍壓境的時候,孫權不甘心受制于人,堅持采取對抗的方針,表現(xiàn)了他的`英雄性格。但又持謹慎態(tài)度:對劉備,在了解他的兵力后,才和他結成聯(lián)盟;對臣下,允許他們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即便是主張迎降,也不加以責罰。而在充分比較了敵我雙方的優(yōu)勢劣勢,作了最后決斷之后,則堅決制止迎降的言論。他的深思熟慮和堅決果斷的作風,使他掌握了戰(zhàn)爭的主動權,成為赤壁之戰(zhàn)中的關鍵人物。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教案(精選)08-30
(精選)語文教案08-31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9-02
語文教案【精選】10-22
語文教案07-20
【精選】語文教案07-21
語文教案[精選]07-26
語文回顧教案11-17
語文指導教案11-08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