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精華(6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中不同動物尾巴的功能
2、喜歡聽該故事,體驗聽故事的樂趣
3、理解故事情節(jié),知道壁虎的尾巴是可以再生的;了解每種動物都有保護自己的方法。
活動準備:
課件、操作材料(黃牛、燕子等圖片,幼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導入過程
。úシ耪n件,出示圖片,吸引幼兒興趣)
師:今天請來一個朋友,看看是誰?誰認識它?說說它長的什么樣子?猜猜它有什么本領?它最愛吃什么?
主要步驟
聽故事
。ɡ^續(xù)播放課件,穿插提問問題)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關于壁虎的故事,仔細聽。
互動:
。1)小壁虎碰見了誰?小壁虎想干什么?它借沒借?怎么說的?(及時的復述幫助幼兒回憶故事情節(jié),理解故事)
。2)故事聽完了,記不記得,小壁虎一共碰見了幾個朋友?都是誰?先碰見了誰,然后又碰見了誰?它的尾巴為什么不能借?(這樣的問題對于大班幼兒來說稍有難度,容易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幫助幼兒加強對故事的理解和記憶,增強幼兒閱讀能力,提高注意力,助幼兒處于主動狀態(tài)。)
操作部分
師:請小朋友幫助下面的動物找到自己的尾巴,并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說一說尾巴的作用。(該環(huán)節(jié)找尾巴對于大班幼兒來說非常容易,教師重點指導幼兒說明尾巴作用這一環(huán)節(jié)。)
猜一猜
師:小壁虎尾巴被蛇咬了,遇到危險,它會掙斷尾巴來保護自己,那么,其他的動物都是怎么保護自己的呢?請你猜一猜?
。ㄔ摥h(huán)節(jié)主要目的在于引導幼兒對動物的自我保護方法產生興趣,至于幼兒說的答案標準與否則處于次要地位,要求教師對幼兒的回答持以積極鼓勵的態(tài)度)
說一說
師:其實每種動物它們都有保護自己的獨門秘方,有的用保護色保護自己,有的弱小的動物則會裝死,有的會放出臭氣,那孩子們,當你們遇到危險的時候,你們會用什么方法來保護自己呢?
。ㄓ尚游锏腵自我防護,引申到孩子們自己身上,意識到,每個人都需要學會本領,多長知識,才能保護自己,保護他人。)
活動結束
教師:遇到危險,你能想小壁虎一樣勇敢的用自己的方法保護自己嗎,不同的危險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孩子們,為了更好的保護自己,保護家人,回家以后和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商量商量遇到危險到底該怎么辦好呢?
活動延伸:
教師:我們能做些什么,讓我們每天生活的地方變得少一些危險呢?動動腦筋,把你的方法畫出來告訴其他人吧,讓我們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更安全!
小班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在老師的帶領下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2.按簡單的規(guī)則快樂的游戲。
3.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點。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chuàng)編動作。
教學準備:
一套釣魚的玩具,海底魚群圖片一幅,呼啦圈,彩色的襪子,水果圖片
教學過程:
一、游戲“釣魚”
1.出示釣魚桿:這是什么呀?干什么用的?
老師玩釣魚,幼兒說說釣了幾條魚?(一條魚)小魚長的怎樣?
2.出示魚群圖片:這是什么地方?有多少魚呢?(許多魚)幼兒學說“許多”這個詞 二、學唱歌曲
1.老師唱歌,幼兒自由做小魚游的動作
2.安靜的坐在小椅上聽老師范唱歌曲一遍
3.幼兒跟老師學唱歌曲兩遍三:玩游戲1.在手上套上彩色的.襪子學小魚游師:小魚是彩色的,想個什么辦法使我們的小手也變成彩色的呢?
每位幼兒發(fā)一雙襪子,自己動手套在小手上,聽音樂邊唱歌邊學小魚游2.套小魚游戲師:在唱到最后一句“趕快抓住時“小朋友要坐到位子上去,沒有回位的就要被老師的小圈套住。
游戲1~2次3.認水果圖片游戲師:被老師套住的小朋友,要說出卡片上的水果是什么,就放他回到位子上去。
游戲1~2次三、邊玩游戲邊帶幼兒到室外去玩,活動結束。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塑料棒拼擺木偶小人的各種動作,感受操作活動的快樂。
2、能大膽地表現自己拼擺的動作。
【活動重點難點】
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性的的拼擺木偶小人的身體動作。
【活動準備】
塑料棒、雙面膠、帶有小人頭及身體的紙。
【活動過程】
1、游戲激趣,導入課題。
師:幼兒玩“木頭人”的游戲,激發(fā)幼兒對木頭人游戲的樂趣。師:孩子們,今天老師和你們玩一個木頭人的游戲,好嗎?(好)走,咱們開始吧!“山山山,山山山,山上有個木頭人,誰也不許動。”請你擺出一個很酷的姿勢別動。我是攝像師我要給你們拍照啦!老師要看一看誰的姿勢最棒。(游戲進行2遍,用相機捕捉2-3種幼兒動作。)游戲先玩到這里,請大家輕輕的回小椅子做好。
2、觀察圖片,引起幼兒拼擺的'興趣。
(1)師:孩子們,剛才老師把你們的動作拍了下來,咱們一起看大屏幕吧!這是誰?他在做什么動作?請你學一學。(三張照片,分組觀察)
。2)出示范例,講解示范。師:剛才小朋友做了各種各樣的動作,好玩嗎?現在老師要變一個魔術,把小朋友剛才的動作變成一個小人,(出示盒子,展示給大家是空的)“變變變,這個小人在干什么?”(做操)“變變變,這個小人在干什么?”(走路)“變變變,你們看這個小人在干什么?”(掐腰)
觀察一下,這些小人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塑料棒)這個小人的胳膊是用幾根塑料棒拼擺的?它的腿是用幾根塑料棒拼擺的?你們會不會擺這樣的小人?
3、請幼兒分組自由拼擺小人,加上雙面膠進行固定。
師: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很多塑料棒,請你嘗試著給小人擺一擺胳膊和腿吧?——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完成。
。ㄕ埿∨笥严蛲檎故咀约浩磾[的木偶小人動作。)
4、作品展覽:師:孩子們,小人展覽馬上開始了,現在請你放下手中的材料,每組派兩名代表把你們的作品送到老師這里來。
小結:“你擺的小人在干什么?(介紹兩個特殊的小人)他擺的小人和別的小朋友的不一樣,請幼兒學一學。
【活動延伸】
小朋友今天都很棒,擺了各種各樣的動作,還有很多很多的動作,比如奧特曼、打槍啊,讓我們到幼兒園的院子里去玩一玩吧!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看看議議畫畫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事,嘗試大膽地表現表達;
2、體驗媽媽懷孕時的辛苦,激發(fā)幼兒愛媽媽的情感。
活動準備:
操作紙每人一份;記號筆每人一支。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發(fā)興趣
1、你們從哪里來的`?
小結:原來我們是從媽媽肚子出生的。
2、介紹育兒袋,了解寶寶的樣子
小結:原來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已經有眼睛、鼻子、嘴巴、頭發(fā)了。
二、示范,重點繪畫
1、教師示范寶寶的頭是大大的、圓圓的;接著畫上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身體是橢圓的;小手和小腳長在身體上。
小結:媽媽肚子里的寶寶很健康。
2、初步了解臍帶
小結:其實每個小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都是這樣慢慢長大的,媽媽要吃很多很多東西,通過臍帶媽媽把營養(yǎng)傳給寶寶,這樣寶寶才會很健康。
三、幼兒個別操作繪畫自己畫在媽媽肚子里的場景
指導要點:
1、寶寶的身體有沒有連接正確。
2、寶寶的五官是否遺漏。
3、盡量畫的大一些。
四、展示作品,師幼交流
1、交流欣賞畫的自己在媽媽肚子的樣子。
2、幼兒互相交流欣賞。
小班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物品的重量,明白物品有輕重之分。
2、通過觀測和察看、操作了解并區(qū)分辨別物品輕重,并能勇敢地用語言述說:xx輕,xx重。
3、學習收拾動手操作教學材料,保持桌面的齊整。
教學預備:
1、經驗預備:孩子在生活時感覺過輕重。
2、物質預備:
教學用具:玩具貨車兩輛,玩具天平一個。物品:大橡皮泥、小橡皮泥各一塊、棉花、積木、彈珠。
學具:孩子用每個人一冊,每人一支筆;每一組一個天平,一筐物品(紙球、積木、鐵片、雪花片棉花、積木、彈珠等)。
教學過程:
一、瞅瞅掂掂,了解商品輕重。
展示兩輛一樣的貨車,上方各自放有大橡皮泥與小橡皮泥,啟發(fā)孩子觀測和察看并猜猜:貨車上運送一種商品,它們有何不一樣:哪一個重?哪一個輕?
請個別孩子上來掂掂,再說一說:哪一個商品重?哪一個商品輕?
在車子上換上一團棉花與一個彈珠,讓孩子摸摸,掂一掂,準確了解棉花與彈珠的輕重。
二、觀測和察看天平器的改變,認知物品的輕重。
展示天平器,告知孩子天平器是考量2個物品輕重的一種工具。接著,在天平兩邊各自放上積木與彈珠,讓孩子觀測和察看天平的改變,并說一說:天平呂有何改變?天平翹起的一邊表示啥?天平沉下的一邊雙表示啥?也可讓孩子說說哪個重哪個輕,再在天平器上演示驗證,進而協助孩子準確地認知物品的輕重。
展示大橡皮泥與積木,讓孩子猜一猜哪個重哪個輕,再請幼教上來將橡皮泥與積木放于天平器的兩邊,帶著孩子進而了解認知物品的.輕重。
三、孩子動手操作教學:
看圖區(qū)分辨別輕重:啟發(fā)孩子觀測和察看場景,說一說:圖上有何?想想:哪一個重?哪一個輕?你是怎樣明白的?請孩子圈出重的物品。
區(qū)分辨別輕重:請孩子每一次拿兩上筐內的物品玩玩,掂掂或在天平器上稱一稱,了解兩物品的重量,說說:xx輕,xx重。
四、教學點評:
出示《兒童用書》P9,請個別孩子勇敢地講出哪個輕哪個重。
勉勵孩子勇敢地說一說自個兒與此同時玩了哪兩樣物品,哪一個重?哪一個輕?提升孩子對動手操作教學的興致。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聽信號做動作的能力。
2、引導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感知上下、前后、里外等空間方位。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嘗試意識。
4、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5、樂于參與體育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需事先教會幼兒小雞走、找食等動作,豐富衣服部位的名稱。
2、材料準備:圍巾每人一塊,貼在胸前的小雞標志每人一個,母雞標志一個,狐貍頭飾一個,配班教師扮狐貍,鼓一面,《小雞找食》磁帶和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教師將圍巾圍在頭上作雞媽媽,幼兒一手拿住圍巾的中間作小雞。
2、今天媽媽帶你們云玩吧!(雞媽媽帶領小雞四周散開跑步入場)。
(二)游戲:“放氣球”
1、剛才有的小雞聽說去玩,高興得揮動起了圍巾,想一想,我們還可以用什么辦法來表示高興?鼓勵幼兒嘗試變化圍巾向上拋,體驗樂趣。
2、幼兒練習放“氣球”,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為什么有的“氣球”高,有的氣球低(把圍巾變小就能拋得高)3、幼兒之間交流:怎樣才能把圍巾變小?(把圍巾團緊)4、引導幼兒根據討論結果再次練習放“氣球”
(三)游戲:我的圍巾不見了
1、小雞們都很聰明,下面我們邊聽鼓聲邊來練習跑步吧,鼓聲快,就跑快,鼓聲慢,就跑慢,鼓聲一停,你就要把圍巾藏在身體的任何部位,最好不能讓媽媽找到。
2、幼兒游戲:教師根據游戲情況,請個別的幼兒說說圍巾藏在哪里?(藏在袖子里,口袋里,腰里,衣服里面……等)
3、這兩只小雞把圍巾藏在袖子里,為什么一個人的圍巾被媽媽發(fā)現,而他卻沒有被媽媽發(fā)現呢?
4、用什么辦法可以把圍巾變小?(團和折)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經驗。
5、第二次游戲,教師鼓勵幼兒積極探索、操作,想出與眾不同的想法。
(四)游戲:小雞與狐貍
1、玩到現在,肚子有點餓了,我們去找點食物吧!不過你們小心被狐貍發(fā)現,如果聽到“狐貍來了”的聲音,就馬上躲在圍巾下面不動,要不就會被狐貍抓住。
2、配班教師扮“狐貍”蹲在一角,幼兒聽音樂學小雞走,找食等動作。當聽到狐貍來了的聲音時,小雞馬上用圍巾把自己蓋住,或蹲、或站,這時“狐貍”來了,它可以邊檢查邊說:“真想找只小雞當點心呀!咦,怎么都是五顏六色的‘花’呢”。如果沒有抓到小雞,狐貍就說:“等會兒再來吧!”然后離開場地。狐貍走了之后,小雞一起用放氣球等方法慶祝勝利。
3、游戲進行兩次,最后幼兒邊拋圍巾邊說:“我們勝利嘍”,結束教學活動。
活動反思:
孩子們對這一游戲很感興趣,鍛煉了幼兒的走跑的能力。許多幼兒都能順利完成任務,教師要隨時提醒幼兒不要碰撞,對于小班的幼兒躲閃的能力還有一定的難度,可多加練習。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小班教案07-29
小班教案【經典】07-29
[精選]小班教案08-16
(經典)小班教案08-25
小班教案(經典)08-18
小班教案【精選】08-20
小班的教案05-16
小班教案[經典]07-22
[經典]小班教案09-14
小班教案(精選)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