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班教案7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
1、看看、說說生活中常見的紙。
2、讓幼兒初步了解各種顏色,知道各種紙的用途.
3、嘗試用團、拋、踢等不同的動作玩紙,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餐巾紙、手工紙(紅黃藍綠)、 超市的廣告紙、報紙;紙盒,紙箱等輔助材料。
活動過程:
1.引出課題。這是——出示紙盒。
老師:小朋友,猜一猜這個紙盒里放了什么,小朋友如果猜不到,就請你們小眼睛看老師會從紙盒變出什么出來,菠蘿菠蘿蜜變變變……哇,老師便出了一張什么紙呀?(餐巾紙)
(1)餐巾紙 (生活)---邊出示邊說 這是---餐巾紙。
教師提問:我們干什么的時候會用餐巾紙啊 ?餐巾紙幫寶寶擦什么?你是怎么擦的?擦過的餐巾紙放哪里?
。2)我的紙袋里還有——出示手工紙 (顏色)
提問:這是什么顏色的手工紙?(紅黃藍綠) 手工紙可以干什么?(可以剪、可以撕)
游戲:手工紙變變變,變架飛機飛飛飛……
。3)肯德基的廣告紙
提問:小朋友在廣告紙上看到了什么?
討論:你想到肯德基吃什么東西? 六一兒童節(jié)爸爸媽媽有沒有帶小朋友去吃肯德基啊?吃了什么東西?
。4)我們再看看,紙袋里還有—— 報紙 (新聞)
提問:報紙上是寫什么的?是誰看的?(給小朋友們沒人發(fā)一張報紙)報紙上有什么?(黑色的字,還有畫)
小結:寶寶長大了,也來看新聞、看故事。
3.玩報紙
。1)老師:小朋友們想一想報紙我們可以怎么玩呀?
超級捏捏捏。▓F成球)
捏捏捏,用力捏。誰的球小?誰的球大?
。2)報紙要怎么樣才能到我的紙箱里來。
拋——我的報紙球,飛起來嘍!
踢——我的`報紙球,踢起來嘍!
滾——我的報紙球,滾過來嘍!
4.送紙球寶寶回家!袄蠋熣垖氊悅儼褕蠹埶突丶摇
5.老師還給寶貝們準備了一個禮物,小眼睛看老師,這是什么呀?(花)對,現在老師請小朋友跟我一起玩?zhèn)游戲,老師手上拿這一束花,我要問小朋友這是用什么做的,小朋友要把我面前的材料拿過來給我好不好……
結束:老師要將這些美麗的花朵放在我們活動區(qū),我希望小朋友們要好好的愛護它們,我們的小朋友也要健健康康,茁壯成長像花朵一樣美麗,現在請小朋友們去上廁所。
小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報紙是幼兒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本次體育活動利用舊報紙作為幼兒游戲的對象,通過幼兒自由的嘗試,體驗各種報紙的玩法,從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發(fā)展他們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玩中學,學中玩。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的快跑能力得到提高以及鍛煉其創(chuàng)造性利用報紙進行身體鍛煉的能力。(技能)
2、體驗到報紙的'多種玩法(認知)
3、體驗玩報紙的樂趣。(情感)
4、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fā)求知欲,體驗成功快樂。
5、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發(fā)現。
活動準備報紙,音樂,火炬手獎牌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
師:"小動物們,森林里動物運動會'火炬手'的選拔比賽開始了,你想當運動會的'火炬手'嗎?現在,開車出發(fā)!"教師和幼兒一起兩手捏著報紙作為方向盤,隨著音樂節(jié)奏的變化開車,快的地方開快車,慢的地方開慢車。
2、基本部分—練習持物快跑
。1)講解游戲玩法
——師:"現在進行火炬手選拔賽的第一個比賽——火炬接力賽。"交待游戲玩法。六路縱隊分成三隊面對面站立,相距20米左右。游戲開始,每隊排頭幼兒手持"火炬"跑到對面把火炬交給對面的小朋友,自己排到隊尾,這樣依次進行,先跑完的隊為勝。
。2)進行比賽。
(3)再次進行比賽,增加比賽的難度,如在路上放置一些障礙(將報紙折疊豎放等),要求幼兒在路上一定要繞過障礙。
。4)小結,給獲勝的隊發(fā)放"火炬手"標記。
3、結束部分
師生共同開車回家。
活動延伸:回家以后和爸爸媽媽想一想還能用舊報紙怎么玩游戲,來幼兒園后和其他小朋友分享一下。
教學反思:
從這堂課,我們也看出一堂教學活動是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性,不放任自流,還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順其自然。不管哪種占主導,都應該處理好教的方式,讓孩子們感覺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場游戲活動。教無定法,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式,都必須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發(fā)揮作用。教學方式實質上是一種刺激手段。講授法、提問法刺激聽覺感官,示范法、觀看法刺激視覺感官,練習法、游戲法綜合刺激各種感官……因此,教學方式的成敗與否,關鍵是看能否發(fā)揮出它應有的刺激性。教師要不斷錘煉自身的刺激能力,如獨具特色的肢體動作,極富渲染的表情神態(tài),變化多端的語言聲調等,這是實現教學方式刺激性的基礎。因此優(yōu)秀的教師應該時刻關注孩子的肢體、眼睛、嘴巴,了解孩子的內心狀態(tài),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
小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這是一幅小班幼兒生活中常見的景物圖片——藍色的天空,伸展著枝條的大樹。再仔細看,景物中似乎缺少了點什么。原來,大樹上沒有葉子,光禿禿的,顯得有些冷清,F在是冬天,我們北方的孩子就置身于這樣一個場景,熟悉的生活經驗加上畫家用色彩營造的氛圍,很容易喚起幼兒的情感以及想要動手做一做的創(chuàng)作愿望。
對于動手能力比較弱的小班幼兒,有底圖的作品更能喚起他們創(chuàng)作的熱情。在這樣一幅底圖上,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涂涂、畫畫、粘貼、撕貼、團紙貼……就可以創(chuàng)作出一幅很漂亮的作品,他們也會在成功的喜悅中建立起對美工活動更為持久的興趣,并樂此不疲。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這樣描述幼兒藝術教育的價值:“每個幼兒的心里都有一顆美的種子。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fā)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fā)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美和創(chuàng)造美!笨梢赃@樣說,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相對于其他領域,藝術以其更加優(yōu)美、自然、和諧的美感和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得到了幾乎每一個孩子的喜歡。一個具有良好理念的幼兒教師在設計藝術活動時,應尊重幼兒獨有的審美并予以支持,注重提供適當、多樣的材料并引導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創(chuàng)作。
結合小班幼兒美術學習的.特點,在設計此活動時,我們應該重視幼兒生活經驗的聯(lián)結,并支持幼兒使用多種材料和方法裝飾大樹。這樣一個過程,能夠很好地挖掘材料所蘊含的教育元素,并滿足幼兒在集體活動中的個性化發(fā)展。
活動目標
1.欣賞冬季的自然美:湛藍的天空、伸展有力的大樹枝干、枯黃的落葉。
2.積極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裝飾大樹。
3.了解老師提供的多種材料,按照自己的意愿去使用。
4.欣賞自己及同伴裝飾的大樹。
5.激發(fā)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教師在體育活動或日常戶外活動(如散步)時間帶幼兒欣賞冬天的自然美,感受湛藍的天空,觀察掉光葉子的大樹有力伸展的枝干,撿拾落葉等,讓幼兒感受到不同季節(jié)的大自然都有獨特的美。
2.場地準備:四個操作區(qū),分別放四種操作材料;一個幼兒作品展示區(qū)。
3.物質準備:第一組廣告紙(五厘米見方)、膠棒;第二組皺紋紙(五厘米見方)、膠棒;第三組水粉、棉簽、抹布;第四組油畫棒。幼兒每人系一個圍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共同分享冬天的美。
師:我們散步時觀察了冬天,你們喜歡冬天嗎?
師:說一說冬天哪些地方很美?
師:你們撿到落葉了嗎?落葉是什么顏色的?
二、欣賞圖片,激發(fā)創(chuàng)作愿望。
師:圖片上有什么?這是什么季節(jié)的大樹?
師:這些大樹的枝條和我們在外面看到的一樣嗎?
師:大樹上的樹葉哪兒去了?
三、了解材料,掌握創(chuàng)作基本技能。
師:我們一起來把大樹裝扮得更美麗、更暖和吧。看一看都有些什么材料。
教師分別出示四組材料,請幼兒談一談這些材料可以怎么用,還可以請個別幼兒先嘗試,集體觀察并總結操作經驗?紤]到幼兒可能是首次接觸撕紙和團皺紋紙的方式,教師可著重示范:撕紙時,用兩只手的食指、拇指捏住紙,一點一點撕開;團皺紋紙時,把皺紋紙放在兩手手心,合掌壓住,順著一個方向團。
四、自主創(chuàng)作,用不同的方式裝飾大樹。
師:請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來裝飾大樹,每個小朋友的大樹都會是很特別、很漂亮的。
此環(huán)節(jié)重點是支持幼兒的創(chuàng)作,請幼兒自由選擇操作區(qū)域活動,并允許幼兒更換操作材料。教師應欣賞每一位幼兒的創(chuàng)作思路,不要打斷幼兒的創(chuàng)作。
五、作品欣賞,分享各自的感受。
教師將所有的幼兒作品懸掛在展示區(qū),和幼兒一起欣賞作品?梢哉埲了拿變褐v一講自己喜歡的大樹。
師:你喜歡哪一棵大樹?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它。
師:今天我們一起裝飾出了多種多樣的大樹,每一棵都很漂亮,老師喜歡每一個小朋友的想法,大家都非常棒!
活動延伸
1.將幼兒創(chuàng)作的大樹裝飾在教室里?梢杂寐槔K懸掛,還可以沿輪廓剪下來組成森林。
2.在美工區(qū)繼續(xù)提供多種材料以及大樹圖片,供幼兒進行再創(chuàng)意。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的操作活動。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的顏色,并能說出顏色的名稱。
2、正確分辨幾種常見的顏色,能將相同的顏色進行配對。
3、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4、讓幼兒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難點:能將相同的顏色進行配對。
活動準備
色板,綠、黑、白三種顏色的雪花片若干,綠、黑、白三種顏色的紐扣若干。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走線,線上游戲“找朋友”。
2、集體活動:
。1)復習三原色:紅、黃、藍。教師讓幼兒聽指令做相應的動作,如:請穿紅上衣的小朋友舉起雙手;請穿藍褲子的小朋友站起來;
。2)教師拿出教具色板擺好。教師運用三階段法教幼兒認識綠、黑、白三種顏色。
(3)教師讓幼兒在教室內找找綠、黑、白三種顏色的物品。
。4)游戲“色板配對”。
3、分組活動:教師讓幼兒把顏色一樣的紐扣擺放在一起,進行顏色配對,并說說是什么顏色。
4、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的目標基本達到,但是重難點還是沒有突破,幼兒對配對還是掌握得不夠,有部分幼兒還是沒有掌握,所以還需要加強這方面的'練習。
小百科:顏色是通過眼、腦和我們的生活經驗所產生的對光的視覺感受,我們肉眼所見到的光線,是由波長范圍很窄的電磁波產生的,不同波長的電磁波表現為不同的顏色,對色彩的辨認是肉眼受到電磁波輻射能刺激后所引起的視覺神經感覺。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發(fā)展幼兒手眼的協(xié)調和身體的靈敏性。
2.發(fā)展幼兒四散跑及靈活躲閃的能力,喜歡進行球類活動
重點難點:
控制球按指定方向滾動。
活動準備:
1.已初步掌握左右手拍球的方法。
2.紅、黃、綠、藍小旗各一面。
3.彩色皮球若干、大呼啦圈一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請每個幼兒自選一個皮球,說說自己的皮球上都有什么顏色。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帶領幼兒隨兒歌做皮球韻律操。
大皮球,真有趣,小朋友們做游戲。拍一拍,拍拍拍!跳一跳,跳跳跳!
小朋友們都愛你!
2、教師指導幼兒下做各種玩球的準備動作。
。1)左右手拍球,拍幾下,轉一下身再拍。
。2)兩腿夾球朝前,朝后退跳。
。3)兩手旋轉球,身體慢慢地下蹲,慢慢地站起來。
。4)手拿球,身體向左右兩側跳,停下時即拍球。
3.自由練習,激發(fā)興趣。
教師啟發(fā)“我們已學過一些玩球的方法,今天我們來比一比,誰玩球的.辦法最多,而且和別的小朋友玩得不一樣!
幼兒自由練習各種玩球的方法,教師隨機指導。
a.左右手拍球 b.自拋自接 c.接反彈球
d.互相滾接兩個球。 e.球為腿轉 f.夾球跳
g.轉球 h.頂球 j.臂滾球
4、難點練習,重點指導
。1)教師提示:“小朋友們玩球的辦法真多,我們請他們來表演一下!苯處熣埑1至2位幼兒表演玩球的方法。
。2)教師引導:“老師也想來一個很好的玩球方法給你們看。”教師示范:沿著直線,把手中的球貼著地面用力向前滾出,然后奔跑著去接球,再向前滾出球,一直把球滾到場地所盡頭為止。
。3)教師引導:“現在小朋友們跟著老師一起來玩。”全體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一起玩快跑追球的游戲。
。4)在場地的四個方位角上,插上紅、黃、綠、藍四面小旗,鼓勵幼兒聽從老師的指令,依次向四個方向快跑追球。
。5)幼兒自由選擇方法快跑追球。教師提醒:四種顏色的小旗都要想辦法讓你的皮球滾過去。什么地方人少,就到什么地方去滾皮球。(注意對玩球困難的個別兒童進行指導)
5、師生共同游戲:皮球去旅行
。1)教師扮演警察,手舉紅綠牌標志,代表紅綠燈
。2)幼兒抱球自由跑動表示皮球去旅行
。3)教師隨機出示紅綠牌,幼兒見到紅牌就停下,見到綠牌就前進。違反規(guī)則的幼兒,則進入呼啦圈內
。4)游戲反復進行教師隨幼兒運動量調整紅綠牌
6、幼兒熟悉游戲后,可由幼兒輪流扮演警察。
7、結束游戲,放松身體
。1)幼兒四散站立,教師手拿四個皮球,間隔一定距離與幼兒面對面站立。大家一起念兒歌:“小球球,大球球,我們一起玩皮球,皮球滾過來了!眱焊枘钔,教師把手中的球快速向幼兒腳下扔去。扔中者,游戲停止一次,隨著游戲的進行,逐漸增大難度。第一次,教師扔一個球,第二次,兩球同時扔出;第三次,三球快速依次扔出,第四次,兩球同時扔出,另兩球隨后扔出。
三、結束部分:
游戲結束,幼兒跟著教師拍球的方向,或蛇行走回教室。
小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幼兒園一日三餐后,難免口中有食物殘渣,漱口是一種方便快捷的清潔口腔的方法,可保證年齡較小幼兒的牙齒清潔和健康。為此,我們應充分利用生活環(huán)節(jié)進行教育,特別是要隨時抓住時機,學習正確的漱口方法,幫助幼兒了解清潔口腔的'基本方法,并加以督導,形成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
活動目標:
1、學習漱口的正確方法,知道漱口可以讓口腔變干凈。
2、初步養(yǎng)成吃完食物漱口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大嘴巴娃娃大紙杯水滴小水杯每名幼兒一個水桶兩個毛巾每名幼兒一條音樂攝像機
活動重點:學習漱口的正確方法。
活動難點:養(yǎng)成吃完食物漱口的良好習慣。
活動過程:
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今天,老師請來一位小客人,想不想認識他?
一、丁丁的大嘴巴
1、出示大嘴巴娃娃,引導幼兒認識大嘴巴娃娃,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師:丁丁是個大嘴巴的孩子,他總喜歡一下子吃很多東西,你們來看看他今天吃了什么?
2、幼兒觀察大嘴巴娃娃
師:誰來告訴大家他都吃了些什么?還有呢?小結:丁丁一共吃了這么多東西,他又吃水果,又吃蔬菜,還吃魚,他一點都不挑食,小朋友也應該像丁丁一樣不挑食,什么都吃,身體才會更棒,更健康。
二、給丁丁漱口
1、讓幼兒知道吃完東西應該漱口。
師:他吃了這么多東西想去睡一會兒,可是牙齒有這么多臟東西就睡覺,牙齒會怎么樣?誰有辦法幫丁丁把牙齒弄干凈?
2、學習漱口的正確方法
。1)教師隨音樂演示給丁丁漱口(引導幼兒一起動起來)
提問:A.剛才我們幫丁丁漱口漱了哪些地方?
B.漱完口丁丁嘴巴里少了什么東西?還剩幾樣?誰愿意上來繼續(xù)幫丁丁漱口?
(2)幼兒隨音樂演示
現在丁丁的嘴巴怎么樣了?
丁丁的嘴巴變干凈了,覺得很舒服,他很感謝小朋友。那你們早上吃完東西漱口了嗎?和旁邊的小朋友互相看看,看看有沒有臟東西在嘴巴里。看到了什么?有什么辦法讓自己的嘴巴變干凈?那我們現在也來漱漱口讓嘴巴變干凈吧。
三、幼兒嘗試漱口
1.集體取杯進行漱口,教師攝像指導。
5.播放錄像,引導幼兒進行討論。小結:今天,小朋友知道了吃完東西要漱口,這樣嘴巴里就會干干凈凈,牙齒會更白,所以我們以后也要養(yǎng)成吃完東西漱口的好習慣,我們的身體才會更棒,更健康。
四、結束活動
把自己干凈的牙齒露出來,我們一起來和丁丁照張相吧!
小班教案 篇7
設計思路: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為《螃蟹》編配上了歡快的音樂,利用音樂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感受二拍子的音樂旋律,培養(yǎng)幼兒參與音樂游戲的興趣,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活動目標:
1.感受二拍子的音樂旋律,樂于用手按音樂節(jié)奏表現音樂。
2.喜歡參與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螃蟹手偶一個,自創(chuàng)音樂老師彈唱。
2.活動前聽過故事《螃蟹與烏龜賽跑》。
3.場地安排:椅子兩兩背靠背,排成半圓形。
活動過程:
一.復習故事,引導幼兒感知螃蟹橫走的方向。
“為什么每次比賽,螃蟹都輸了?”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表達橫走.
老師彈唱音樂一遍,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
老師再彈唱“爬呀爬呀爬呀爬,爬呀爬呀不見了!币龑в變河脛幼鬟M行橫爬的音樂表達。
二.出示螃蟹手偶,引發(fā)幼兒興趣,引導幼兒感知手形動作。
“剛剛小朋友都表現得很不錯,那用手表示螃蟹怎么做呢?”出示手偶螃蟹,引導幼兒觀察老師在音樂下的`動作,配班老師彈奏音樂兩遍,幼兒跟隨老師做動作。
三.感受二拍子音樂旋律,樂于用手表現音樂。
“螃蟹說我的音樂是二拍子旋律,誰要是認真聽了音樂并樂于用手表達音樂節(jié)奏,呆會我就和誰來比賽!
四.老師再次操作手偶螃蟹,引導幼兒再次感受音樂節(jié)奏。
五.幼兒兩兩在凳面上進行比賽游戲。選擇幾個掌握較好的幼兒與手偶(老師操作)進行比賽。
六.全體幼兒在完整欣賞音樂的過程中再次游戲一遍。
附自創(chuàng)歌曲:
| 1 2 | 3 4 | 5 6 | 5 - |
一 只 螃蟹 八 條 腿,
| 6 5 | 4 6 | 5 3 | 2 - |
腦 袋 尖 尖 在 喝 水,
| 1 2 | 1 2 | 3 4 | 5 - |
爬 呀 爬 呀 爬 呀 爬,
| 6 5 | 4 3| 2 3 |1 - ||(第一段)
爬 呀 爬 呀 不 見 了。
| 6 5 | 4 3 | 2 - | 3 - | 1 0||
爬 呀 爬 呀 不 見 了。(第二段)
或者
|12 34 |56 5|
一只螃蟹八條腿,
|65 46 |53 2|
腦袋尖尖在喝水,
|12 12 |34 5|
爬呀爬呀爬呀爬,
|65 43 |23 1||2 3 | 1 -||
爬呀爬呀不見了不 見 了
動作方法:一只螃蟹八條腿,(一字一拍,四指曲張四次)
腦袋尖尖在喝水,(兩字一拍,兩拇指“點”頭四次)
爬呀爬呀爬呀爬,(兩字一拍,雙手向左爬四次)
爬呀爬呀不見了。(第一段音樂兩字一拍,雙手向右爬兩次,然后雙手藏在背后。第二段音樂兩字一拍,雙手向右爬兩次,不見―雙手向前一攤,了―立即把手藏在背后。)
雙手靠攏:兩拇指做腦袋,兩手的四指做螃蟹的八條腿。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小班教案07-29
小班教案【經典】07-29
[精選]小班教案08-16
(經典)小班教案08-25
小班教案(經典)08-18
小班教案【精選】08-20
小班的教案05-16
小班教案[經典]07-22
[經典]小班教案09-14
小班教案(精選)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