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4篇[薦]
作為一名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整?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桑∫韵率切【幘恼淼拇蟀嘟贪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繞障礙運球,發(fā)展靈敏,協(xié)調的身體素質。
2.在運球時能較合理調節(jié)步幅,盡量控球不掉球。
3.根據(jù)器材擺放位置及數(shù)量合理布置區(qū)域,調整活動人數(shù),有序開展自選區(qū)域游戲。
活動準備
1.自制瓶、罐類燈(廢舊雪碧瓶、罐,貼上幼兒畫的彩燈圖畫)。
2.知道“走馬燈”是元宵燈會的一種花燈,初步了解這種花燈的玩法。
3.大皮球人手1只,海綿墊、拱形門,大筐等若干。
活動過程
1.幼兒人手1只大皮球進入場地,邊聽音樂邊和教師做球操。(自編)
2.幼兒玩球
幼兒拿球自選一人、二人或小組球類游戲,教師鼓勵幼兒創(chuàng)造出新的玩球方法。
教師:你想玩哪些有關球的`游戲?
幼兒進行自選球類游戲如拍、傳、滾,拋等。
兩組幼兒輪流“追球跑”:幼兒站成一橫排,聽口令,滾球后快速追上球,抱球回原位。
3.游戲“走馬燈會真熱鬧”。
教師介紹游戲玩法:幼兒分成4~6個縱隊“走馬燈”。每個幼兒可選擇自己想玩的“走馬燈”隊,每隊第一名幼兒運球繞過4~6個“走馬燈”(每隊“花燈”障礙)的距離,數(shù)量可有不同層次,后再從場地兩邊抱球跑回,第二名幼兒需等前一名幼兒繞過4個障礙后出發(fā)?山粨Q不同的“走馬燈”隊。
幼兒帶著問題探索怎樣運球繞障礙能盡量不掉球,自選“走馬燈”隊玩游戲2~3次。
幼兒互相交流運球過障礙的好方法,并請個別幼兒示范。
再次進行游戲2~3次。
4、師幼共同布置場地,進行自選區(qū)域游戲。
引導幼兒觀察場地材料的擺放位置及數(shù)量,合理布置區(qū)域活動場地開始游戲。
設置區(qū)域如下:
(1)繞障礙運球:即“走馬燈會真熱鬧”
。2)踢球進門:幼兒運球繞過障礙在射門點踢球進門(拱形門)
(3)轉身接球:幼兒兩人一組比賽“轉身接球”,接住一球后在自己手腕上套一個小皮筋,結束后比比誰的皮筋多。
指導幼兒較合理地調整區(qū)域人數(shù),游戲過程中可與同伴協(xié)商交換活動內容。
5.集體聽音樂放松身體,收拾活動材料離開場地。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培養(yǎng)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及表現(xiàn)美的能力。
2. 通過欣賞和觀察現(xiàn)代建筑的圖片,萌生創(chuàng)造自己心中的城市的理想。
3. 學習用線條的形狀,疏密,排列變化,遮擋方法裝飾自己心中的城市。
4. 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 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各種建筑圖片,PPT,記號筆,長卷黃色卡紙
活動過程:
1. 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前幾天我們學過一篇《這個家庭叫中華》,了解到我們的祖國真廣闊,真大呀!你們都去過哪些城市呀?
幼:我去過青島,北京,上!ぁぁぁぁぁ
師:小朋友去過的地方可真多呀!
師:今天我?guī)硪恍┏鞘薪ㄖ膱D片,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2. 出示課件
引導幼兒觀看PPT,各種建筑圖片。
師:我們看過這么多城市,房子都不一樣,有的房子尖尖的,圓圓的,有胖的,有瘦的。但它們有一個共同點,誰發(fā)現(xiàn)了?
師:這些房子都有房頂,房子的身體,窗戶。
師:這些城市都是建筑大師的杰作。今天我們也來當一名小小建筑師,繪畫出我們心中的城市。你們心中的.城市是什么樣子?
幼:我心中的城市是有好多房子;房子大大的,高高的······
3. 教師示范
師:現(xiàn)在我來畫一畫我心中的城市,你們看一看。
教師范畫:教師繪畫尖尖的房子,圓圓的房子,花型的房子,宮殿式的房子。引導孩子每一座房子都連在一起,重點強調后面躲起來的房子,遮擋的關系。線條要流暢,不要重描。
師:你們喜歡這個城市嗎?你們看看這個城市還缺少點什么?誰想上來把這個城市變的更漂亮?
4. 幼兒添畫
師:XX小朋友畫的很棒,你能說說你畫了什么嗎?
XX小朋友想象力太豐富啦!他畫了很多漂亮的花紋,讓城市和我們一樣穿上了漂亮的衣服。這個城市就變的很漂亮啦!
5. 出示課件
師:我還帶了一些城市建筑的圖片,我們來看一下。
師:這些房子都有漂亮的花紋,有長城線,梯子線,波浪線···花紋。
師:小建筑師們,發(fā)揮你們的想象,共同繪畫出我們心中的城市吧!
6. 幼兒繪畫 (放音樂)
師:你們看一看這個紙和我們平常的紙有什么不一樣?
師:(教師指導)這個紙很長很大,我們要大膽的畫,把房子畫的大大的,滿滿的。
先畫出你所有的房子,再添加局部花紋。不要忘了躲在后面高高的房子。線條要一筆完成不能重復,線畫出了頭接著畫,添加想象。不要忘了給房子穿上漂亮的衣服呀!
7. 展示長卷畫 (放音樂)
師:現(xiàn)在讓我么把長卷畫拉起來,讓客人老師看看我們心中的城市。小朋友們也可以去別的小朋友的城市逛一逛。
活動反思:
這節(jié)美術課《我們的城市》,針對活動中孩子們出現(xiàn)的問題,對應性的在自己的教學設計中找到不足:
1. 在引導部分,我只找了幾個孩子回答問題,沒有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和興趣。
2.在幼兒添畫的環(huán)節(jié),孩子等待時間太長,老師沒有及時作出調整。
3.在第二次出示課件時,圖片中的花紋太小,孩子看不清楚。我沒有將花紋仔細放大,好讓孩子仔細看清楚都有什么花紋以及花紋的結構。從而在繪畫房子時可以借鑒。
4.教師示范環(huán)節(jié),我沒有重點強調出遮擋關系,只是教孩子說躲起來的房子。
5.幼兒作畫環(huán)節(jié),給孩子作畫的時間有點少,有幾個孩子的作品效果不是很好。
6.作品欣賞時,只讓生生欣賞,沒有做到師生互賞。缺少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小百科:城市也叫城市聚落,是以非農業(yè)產業(yè)和非農業(yè)人口集聚形成的較大居民點。人口較稠密的地區(qū)稱為城市,一般包括了住宅區(qū)、工業(yè)區(qū)和商業(yè)區(qū)并且具備行政管轄功能。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簡單的預防感冒知識。
2、學習擦鼻涕的正確方法。
3、回憶感冒給自己帶來的不愉快的感受,體驗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了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活動準備:
1、小白兔、小刺猬、小青蛙手偶或圖片各一。
2、動聽優(yōu)美的背景音樂。
3、讓孩子回家和爸爸媽媽回憶以前感冒時候去醫(yī)院打針、吃藥的情景。
活動過程:
1、幼兒隨音樂欣賞童話故事《感冒的快樂小兔》
1)孩子們,你們知道這童話故事的名字叫什么嗎?小兔生什么病了?出現(xiàn)了什么癥狀啊?
2)小青蛙、小刺猬去看他的時候,小白兔為什么不見他們。
3)朋友們用什么方法關心小兔的。
2、通過談話,歸納感冒的主要癥狀。
1)你感冒過嗎?你感冒出現(xiàn)了哪些癥狀?有什么感覺?
2)感冒了你們會打噴嚏、流鼻涕、鼻子不通,喉嚨干痛、頭痛等,身體非常不舒服。
3、師生共同討論感冒的原因。
1)人為什么會感冒?
2)感冒了怎么辦?(引導幼兒談一談感冒時,爸爸媽媽是怎么照顧自己的。)
3)有鼻涕怎么辦啊?(教師教幼兒正確的搽鼻涕的方法:用干凈的餐巾紙或是手帕捏住一只鼻孔,擤鼻涕,在捏住另一只鼻孔擤鼻涕。)
4)師生小結:當我們受涼或是身體的抵抗力下降時,就會流鼻涕、咳嗽等,感冒時要及時看醫(yī)生,按時吃藥,多喝開水,注意休息等。
4、幼兒簡單了解預防感冒的知識。
1)感冒時身體舒服嗎?我們怎么預感冒呢?
2)幼兒相互交流經驗。
3)幼兒講述預防感冒的方法和措施,教師記錄在表格上。
4)師生共同小結:經常鍛煉身體可以預防感冒,在天氣變冷或變熱時要及時增減衣服,不要和生病人接觸,還可以多吃大蒜,喝板藍根沖劑,以增強抵抗力,預防感冒。
5、帶領幼兒到戶外游戲,鍛煉身體。
活動反思:
每次季節(jié)變化時候感冒的孩子就比較多。所以選擇這一活動一方面可幫助幼兒回憶感冒時的痛苦癥狀,在回憶中,幼兒能夠感受到感冒了會很不舒服。另一方面可讓幼兒了解有效防治感冒的方法,如開窗通風、多鍛煉身體等等,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以下是我對這次活動的反思:
1、活動內容貼近幼兒生活,活動各環(huán)節(jié)圍繞目標。
我通過飛飛沒有到校來引入活動主題,讓幼兒“交流感冒的.感受和體會”,首先出示幾幅患感冒的幻燈圖片,讓幼兒觀察圖片中的人怎么了,通過觀察,幼兒說出圖片中的人感冒了,然后問幼兒自己有沒有感冒過,有何感受或癥狀,幼兒講感冒時的感受和癥狀。最后和幼兒一起小結一下感冒的癥狀:發(fā)燒、嗓子痛、咳嗽、打噴嚏,人很難受,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幼兒知道感冒后身體很不舒服,懂得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想一想人為什么會感冒”教師能和孩子的共同討論感冒的各種原因,孩子們可以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以自己的經驗說出各種原因。經過過第二環(huán)節(jié)后幼兒知道感冒也是有原因的,引出了第三個環(huán)節(jié) “怎樣預防感冒。”了解感冒了應該如何應對的方法,同時也在討論中得到了經驗,如何預防感冒,特別是到了秋冬季節(jié)。幼兒在想一想,回憶已有的經驗,聽故事,交流中了解簡單的預防感冒的知識,增強了自我保護的意識。
因為選擇的內容都是幼兒熟悉的,所以幼兒能夠有話說,有內容講,在活動中能積極舉手發(fā)言,體會積極參與活動的樂趣。
2、活動中能對幼兒的回答作適宜的回應。
雖然幼兒對感冒有了解,但幼兒的回答是較零亂的,在活動中我對幼兒的回答作出相應的回應,幫助幼兒梳理、概括相關經驗,而不僅僅對幼兒的回答作簡單重復敘述。
不足方面:
1、在活動中,我沒有注意一個問題就是:在請幼兒回答時會走過去,來回走動的次數(shù)太多。這會分散幼兒的注意力,在今后的活動中會注意這一問題。
2、作為這個活動的延伸,讓幼兒在運動中鍛煉身體,增強抵抗力。選擇的音樂和律動都是幼兒熟悉的,當音樂開始時,幼兒都開始在椅子上按捺不住扭動身體,我沒能及時讓幼兒跟著音樂動起來,導致幼兒對于律動中有些意猶未盡。如果能及時讓幼兒跟著音樂動起來,幼兒在活動中能獲得更多的快樂。
在這個活動中,我們滲透了情感的教育,幼兒對生病有體會,也能展開討論說出自己的想法。鍛煉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幼兒對鍛煉身體的重要性也有了解,經驗得到了提升。
大班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能正確選擇和使用測量工具,在探索中積極思考,從而掌握正確的測量方法。
2、初步理解測量方法,了解測量在生活中的應用。
3、愿意與同伴合作交流解決問題,體驗活動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初步的測量經驗。
2、選擇適宜的戶外活動場地。
3、測量用的木塊、茶葉盒、泡沫墊、水管、橡皮筋、石頭、吸管、積木、筷子等。
三、活動過程:
(一)、引題:創(chuàng)設游戲情景,幼兒自主探索。
引導語:剛才我們在玩什么游戲呀?你們知道每塊獨木橋有多長嗎?怎樣才知道?那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一些東西,我們大家來來找找看什么東西可以用來測量?
(1)你是用什么工具量的?量了幾次?
。2)你呢,咦!那他們用的工具一樣怎么結果不一樣,這是為什么呀?你是怎么量的?
。3)那我們應該怎么測量呢?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測量中的問題。
小結:對了,我們要先找到起點,沿邊測量,不要偏離,不能重疊,首尾相連,而且還要做好記號。
(二)、探索:測量并記錄。
引導語:小朋友都說的很好,那老師又給你們準備了測量工具你們再來量一量獨木橋有多長?
。1)提供一樣的測量工具幼兒來測量獨木橋的長。
(2)師巡回觀察、傾聽、了解幼兒測量的情況。
(3)引導幼兒比較觀察測量的結果,并與同伴對比有什么發(fā)現(xiàn)?小結:小朋友剛才找到最起點開始量,量到了最后,還做好了記錄,你們真能干。
。ㄈ⒍翁剿,分享、交流測量的過程和結果。
引導語:那接下來我們用學到的測量方法來量一下我們滾過的海綿墊有多長?這次你們自己選擇工具來量,量好了把結果記錄下來。
。1)將幼兒的測量結果展示在展板上,幼兒邊看邊交流。
提問:你用什么工具量的?結果是多少?
誰也是用這種工具的?結果一樣嗎?
還有不同工具的嗎?結果怎樣?
。2)說說為什么結果會不一樣。
小結:用長的工具測量的次數(shù)就少,用短的工具測量的次數(shù)就多。
。ㄋ模、幼兒再次測量
幼兒自主選擇周圍的物體測量,師重點觀察幼兒的測量方法和記錄。
你剛才量了什么?是怎么量的?它有多長?
。ㄎ澹┗顒友由欤
我們生活中還有好多東西都可以當成測量工具呢?教室里就有很多,回到教室小朋友可以找一樣你喜歡的工具來量一量我們的`桌子、椅子、床、窗戶還能比一比小朋友的身高呢?
▲課題組點評:
1、數(shù)學活動能以游戲的情景讓幼兒去體驗去探索,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活動中不僅能將幼兒的學習操作活動有趣自然化,而且還能提高幼兒利用數(shù)學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
2、在這次活動中教師讓幼兒自己收集教室周圍的東西來當測量工具,幼兒更能被自己所準備的工具所吸引,孩子玩的很投入。
待改進的問題:
1、在課的引入環(huán)節(jié)語言過于羅嗦,時間耗的太多。
2、在重難點上把握的不當,導致難點的突破受限,在小朋友探索時沒有撲捉到孩子出現(xiàn)的問題,在講解梳理時沒有把握到重點,孩子對測量方法掌握的還是很模糊,導致后面的環(huán)節(jié)無法做到正確地操作。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經典]08-15
大班教案【精選】08-23
大班教案(精選)08-11
大班教案[精選]08-13
大班的教案11-22
【經典】大班教案07-23
[精選]大班教案09-14
大班教案【經典】08-29
大班教案(精選)09-07
大班教案(經典)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