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集錦(8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術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幼兒對顏色有較高的興趣,能大膽而富有個性的涂色。本活動將營造繽紛多彩的語言環(huán)境,通過幼兒的想象力,運用多彩的短線和圓點創(chuàng)造出富有個性的七彩雨,以引發(fā)幼兒對繪畫的興趣。針對我班幼兒現(xiàn)有的繪畫基礎,引導幼兒從熟悉的小雨點突破口,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畫面,同時鼓勵幼兒不斷地變換顏色,大膽地表現(xiàn)。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是否能點出多變的小雨點,即線條、點等認識
1、激發(fā)幼兒對顏色繪畫的興趣,積極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油畫棒、鉛畫紙、各種圖片貼圖、雨的聲音。
2、知識準備:幼兒觀察過下雨時雨的情景。
活動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引起興趣
教師:"今天太陽公公很高興,見到我們小朋友,可是忽然一陣風吹來了,"嘀答、嘀答"下雨了(同時播放下雨的聲音)。雨是從哪兒掉下來的?小朋友,你們見過小雨點嗎?是什么樣的?
小結(jié):下大雨時,像根直直的、長長的線;下小雨時,一點點的。
二、操作演示,引出內(nèi)容
1、演示討論,共同參與
A 、 油畫棒演示畫長直線雨
嘩!嘩!下了一場大雨。幼兒試畫(強調(diào)從天空中滴下來,直直的.,長長的。)
B 、 討論:滴答滴答,下小雨了,小雨的雨點怎樣的呢?(一點點的)小雨點落到了哪兒?(幼兒討論)
。、激發(fā)興趣,嘗試取名
A 演示用各種顏色的短線畫小雨點。
雨越下越小,太陽公公出來了。咦,小雨點一下子變成了五顏六色,怎么回事?(幼兒講述)五顏六色的小雨點可真漂亮。
B 這么漂亮的小雨點,我們給它起個什么名字呢?(幼兒取名:七彩雨、美麗的雨等)
三、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觀察指導
1、引導創(chuàng)作:下雨啦,我們一起來看漂亮的小雨點。(雨中有赤、橙、黃、綠、青、藍等),能將最喜歡的顏色雨先畫出來嗎?
2、幼兒作畫,教師觀察指導
1)觀察幼兒調(diào)換顏色畫的情況。
2)觀察幼兒能否畫出大小基本相同的雨點。
3)能否添加自己喜歡的東西(花、蝸牛等)。
四、以兒歌方法結(jié)束
幼兒聽老師念《小雨點》的兒歌。(小雨點,涼又甜,又蹦又跳下的歡。種子喝了發(fā)嫩芽,花兒喝了更鮮艷。)
五、教師點評
教師點評幼兒的作品,例如:雨點太少了,顏色不夠豐富等情況。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本人以情景貫穿的手法,把整堂美術課貫穿起來了,幼兒興趣比較濃厚,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幼兒也基本能夠區(qū)分短線、長線、點的概念,畫的也比較不錯,但是有部分幼兒在用色方面還要加強,顏色可以再豐富一些,提高畫面的質(zhì)量及美觀效果。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線描畫的興趣,感受繪畫的樂趣。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高幼兒的控筆能力。
3、掌握線描畫的方法及特征,學會處理遮擋關系。
【活動準備】
1、圖片:向日葵
2、每人一支黑色水彩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圖片:向日葵
引導幼兒觀察向日葵特征,顏色。
2、出示范畫,比較觀察,說一說這幅畫用了哪些畫法?
(線描和與油畫棒相結(jié)合)
二、展開
1、通過提問復習線描畫的特征,分別找出畫面中點、線、面的運用。
(1)線描畫我們都畫過什么?它是以什么組成的畫?
線描畫沒有豐富的色彩,卻有豐富的線條,通過點、線、面來完成繪畫作品,裝飾味濃,
小朋友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想象,在輪廓內(nèi)隨意添畫圖案。
。2)你能找到《向日葵》中的點、線、面的運用嗎?
2、教師示范
引導幼兒觀察向日葵的方法,重點示范葵花的遮擋關系。
。1)幫助幼兒分析葵花的遮擋關系,找準第一朵葵花的入筆觸。
。2)按照被遮擋的先后順序和層次,一步步地完成葵花的輪廓。
。3)分別用點、線、面進行添畫與裝飾。
。4)最后可用兩種相近色的油畫棒輕涂背景色。
3、幼兒動手作畫,教師巡回指導,隨時糾正幼兒不正確的繪畫姿勢和握筆方法。
。1)有針對性的指導個別幼兒把握線條的'流暢。
。2)涂背景色時,可將油畫棒壓平,輕輕涂色。
(3)指導幼兒色彩的飽和度,能夠體現(xiàn)出葵花的主層次。
三、結(jié)束
1、作品展示,對個別完成較好的作品進行適當點評。
2、組織幼兒收拾好自己的畫具,檢查自己周邊的衛(wèi)生情況,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用簡單夸張、變形的動植物或點、線作紋樣加以裝飾。
2、培養(yǎng)幼兒運用鮮明的、柔和的色彩進行裝飾的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對裝飾美和色彩美的感受力。
4、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5、在創(chuàng)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活動準備:
1、范畫。
2、蠟筆、畫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裙子,引導幼兒觀察裙子的圖案和色彩。
教師:這些裙子上的圖案好看嗎?圖案上畫了些什么?用了什么顏色?這些圖案和花邊裝飾在裙子的'什么地方?
幼兒討論后,教師小結(jié):有的裙子上散開的花,整條裙子上都有,仔細看,它是上下左右有規(guī)則的對稱的。
有的裙子裙擺有花邊,它是左右對稱的圖案。圖案上有動物、植物和一些圖形。這些圖案都是用簡單的幾筆線條畫成的。還有的用點,線等幾何圖形進行裝飾。有的裙子用鮮艷的顏色搭配在一起,很鮮明醒目,有的裙子色彩淺淡,用各種色搭配在一起,顯得柔和和淡雅。
二、交代作業(yè)
教師:請小朋友把這些白色小裙子裝飾成美麗的小花裙,
教師:可以選用老師老師提供的花紋,也可以把你自己最喜歡的、印象最深刻的紋樣組合成圖案裝飾裙子,可以用對比或同種顏色搭配使用,使裙子色彩豐富。
三、幼兒做作業(yè),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制作和用色。
四、將幼兒作品布置成“裙子展示會”,引導幼兒欣賞同伴的作品。
活動反思:
由于幼兒初次接觸裝飾畫,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比較重視了幼兒對線條、圖形和花紋的搭配,還在裙子上作了范例,雖然我在幼兒作畫前反復提示幼兒要畫出和老師不一樣的裙子,但仍然有一部分孩子與范例比較相象。有一部分幼兒則創(chuàng)造地裝飾了裙子。在評價時,我特地表揚了這些有創(chuàng)造的孩子,鼓勵其他幼兒向他們學習。在以后的活動中,要注重幼兒創(chuàng)造性裝飾的培養(yǎng),激發(fā)幼兒感受、表現(xiàn)美的能力。
美術教案 篇4
課題:第一課 遠近的奧秘
課堂類型:造型表現(xiàn)
課時:1課時
教學目的:
1、了解近大遠小、近高遠低、近寬遠窄的透視變化規(guī)律。
2、學習、了解視平線和消失點的透視概念。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對周圍環(huán)境的觀察,發(fā)現(xiàn)近大遠小的透視現(xiàn)象、能掌握簡單的原理和規(guī)律,將透視知識應用于繪畫中,使描繪的物象更貼近真實。
2、在繪畫實踐中應用所掌握的透視原理和規(guī)律,提高兒童繪畫的基本技能,逐步發(fā)展兒童的觀察力、想象力、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
教具學具:范圖、作業(yè)紙、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導入:欣賞圖片,觀察投影片中路的寬窄、欄桿的密疏、樹木的大小等,你觀察到了什么規(guī)律?
生:近大遠小。
2、新授:
(1)師:是的,近大遠小,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的《遠近的.奧秘》的基本規(guī)律。(出示課題:遠近的奧秘)
在近大遠小的透視現(xiàn)象中,除了近大遠小的現(xiàn)象外,還有什么現(xiàn)象?
近高遠低、近寬遠窄、近長遠短、近清晰遠模糊、近鮮明遠灰暗(色彩)
。2)什么是透視呢?
在生活中,我們發(fā)現(xiàn)同樣的物體,在不同的位置上,會產(chǎn)生近大遠小、近高遠低、遠寬遠窄的變化,這就是透視現(xiàn)象。
你們的在一望無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們向遠處眺望,天與地、天與水面之間產(chǎn)生了一條長長的水平線,這就是視平線。
當兩邊的樹木向遠處延伸時,就慢慢地消失在視平線的一點上,這點就是消失點。
(3)說說周圍環(huán)境中的透視現(xiàn)象?
。4)欣賞課本上的范圖,讓學生找圖中的消失點。
。5)師示范
①先找到消失點。
②畫出主要的透視線,如馬路。
、郯唇柽h密、近粗遠細的規(guī)律,處理好各條豎線、斜線。
④將物體的外輪廓簡略表現(xiàn)出來。
3、本課練習臨摹課本上范圖
講解臨摹作畫的基本過程
。1)先觀察圖片中事物的特征,尋找出符合透視變化的基本規(guī)律;
。2)構(gòu)圖(考慮安排主體物的合理位置);
。3)用線描表現(xiàn)(刻畫主題物的特征);
。4)畫面
三、學生作業(yè),教師輔導
四、作業(yè)展示
五、拓展階段:可以進行現(xiàn)場寫生或者默寫體現(xiàn)透視變化的作業(yè)
教學隨筆:學生以前已經(jīng)接觸過寫生課,所以對于靜物寫生已經(jīng)不陌生了,主要看學生對近大遠小的透視關系掌握得如何,從作業(yè)的總體看來,學生還需加強練習。
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用多種感官認識與感受泥土;
2、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觀察能力和創(chuàng)造想象力;
3、在自由造型中探索塑形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嘗試用泥表現(xiàn)生活,塑造形象
掌握團、捏、揉、和、接、插等手法的運用。
教學準備:器皿、各種不同質(zhì)地、顏色的土、水、泥(橡皮泥)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老師帶來幾只瓶子,請小朋友聞一聞是什么味道?你認為這是什么東西?
。嗤粒-----------揭題
二、辨別:
出示幾杯不同質(zhì)地、不同顏色的土:沙土、營養(yǎng)土、黏土、山泥等,請小
朋友辨別一下這些泥的區(qū)別:
讓小朋友出示自己找到的泥土,你的泥土是從什么地方找到的?在找土的過程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聞一聞:為什么有不同的氣味?(有水,有草的味道。嗅覺是通往情感體驗的橋梁)
看一看:是什么顏色的?(黑、棕、土黃、紅等,用視覺感受色彩是美術欣賞的要素)
捻一捻:有什么感覺?(軟、硬、松散、黏濕,觸覺感受培養(yǎng)敏銳的藝術感受能力)
三、交流:
泥土有什么用途呢?引導學生從自己的'生活感受中交流:種花、種糧食
做瓷器(china的來歷),做工藝品等,從中了解泥土對我們?nèi)祟惖闹匾浴?/p>
四、嘗試:
泥與土有沒有區(qū)別?(土較硬,泥較軟。)用什么樣的土可以制成可以造
型的泥?(自由發(fā)表意見)請幾位同學做實驗,引導學生區(qū)別土質(zhì)。
實驗證明用黏土較好。
五、玩泥:
每位小朋友準備好一塊黏土,設法做出自己想要表現(xiàn)的東西,體驗塑形的 各種方法:捏、搓、團、壓、印、揉、拉等。
美術教案 篇6
1、教學目標
。1)進一步使學生掌正確的觀察方法。(了解、練習)
(2)用線描寫的方法表現(xiàn)人物的頭部特征。(練習)
。3)通過繪畫,(4)增強同(5)學之間的友情。(感受)
2、課時安排
一課時
3、課前準備、
寫生用具:畫板或講義夾。
4、教學步驟
(1)作啟發(fā)性談話,
(2)揭示課題。
畫好寫生的關鍵是什么?根據(jù)學生的講述作小結(jié):對寫對象進行認真地觀察。這節(jié)課,將進一步學習寫生的方法,給我們的同學畫張像。
(3)導入新課。
找?guī)孜恍詣e、發(fā)式、五官特征不同的學生到講臺前做模特,教師輔導學生對這些模特比較觀察:
這幾位同學的臉,有什么明顯的特征。
以一同學為例,組織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邊觀察邊分析:由于位置角度的不同,結(jié)構(gòu)有什么不同?
學生觀察、分析并回答;教師作適當?shù)男〗Y(jié)并作簡單的板畫。
1、頭型特征:正面頭像以鼻梁為中心線,2、左右兩邊相同3、。半側(cè)面頭像,4、人的五官位置和大小就產(chǎn)生了透視變化。著重觀察頭型特征,5、如大頭、長臉、圓臉、扁臉………..
6、頭發(fā):發(fā)型。男同7、學,8、看他們的`發(fā)際重點看耳前、腦后;女同9、學,10、發(fā)型各不同,11、無論短發(fā),12、還是小辮,13、頭發(fā)總比頭型輪廓線略大一層。
14、五官特征:著重觀察繪畫對象五官中最明顯的特征。如大眼睛、方鼻子、大耳朵、小嘴巴………..
教師簡略演示后小結(jié):寫生時最重要的是細致觀察,觀察時一定要抓住寫生對象最明顯的特征。
(4)組織座位。
座位拉開一定距,被畫的同學要坐隱,坐端正。
(5)學生寫生,
(6)教師巡視指(7)導。
整個過程要嚴肅,認真。除了努力畫出同學的特征外,要盡量美化。教師巡視時,不斷表揚、鼓勵仔細觀察、認真寫生的同學,避免學畫時嬉鬧和出現(xiàn)丑化同學的作業(yè)。
(8)展示一部分同學的作業(yè)
(9)引導大家討論.
(10)具定優(yōu)秀作業(yè),給予鼓勵.
(11)找出大部分同學共有的問題,教師作重點分析、演示。
(課后錄:可以畫出喜、怒、哀、樂等不同的表情)
美術教案 篇7
目標:
1、樂意與同伴交流自己認識的橋;了解家鄉(xiāng)的橋,萌發(fā)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2、嘗試用繪畫形式表現(xiàn)自己認識的橋準備:事先了解哪些地方有橋與家長一起觀察 尋找橋 掛圖《各種各樣的橋》。
3、鼓勵兒童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培養(yǎng)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喜歡裝飾。
過程:
一、猜謎導入,激發(fā)興趣。
二、組織幼兒互相介紹自己見過的橋。
三、引導幼兒除了家鄉(xiāng)見過的橋,還認識哪些橋。
四、啟發(fā)幼兒想一想畫一畫"我認識的橋"。
教學反思:
作為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觀看相關圖片,畫出自己心目中的小花園,并嘗試描述畫中的內(nèi)容。
2、體驗與朋友一起作畫的樂趣。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嘗試描述自己畫中的'內(nèi)容。
活動難點:畫出自己心目中的小花園。
活動準備:
PPT,記號筆,花園情景圖一張。
活動過程:
一、欣賞ppt《小花園》,讓幼兒通過觀察,感知小花園里各類形態(tài)方面各異的特征。
1、師:這是什么地方?里面都有誰?它是什么顏色的?它是什么樣子的?
幼:里面都有小花、小草、小樹、小蝌蚪......
2、鼓勵幼兒從顏色、形狀等方面表達自己的感受和喜好。
師:小花園里有這么多東西,你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師:小花園里有這么多好看、好玩的東西,它們都是我們的好朋友,那你們的好朋友是誰?
環(huán)節(jié)小結(jié):讓幼兒對小花園產(chǎn)生興趣,在接下來的美術活動中幼兒能無拘無束地投入和參與。
二、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觀察。
1、邀請小朋友一起來作畫師:小花園那么美,我們也來畫一畫好嗎?
2、鼓勵幼兒畫上自己喜歡的小花園。
環(huán)節(jié)小結(jié):讓孩子們充分感受美術帶來的快樂。
三、欣賞幼兒作畫的內(nèi)容。
共同體驗分享作畫的內(nèi)容,請幼兒相互介紹自己畫中的內(nèi)容。
環(huán)節(jié)小結(jié):鼓勵孩子把自己所畫的內(nèi)容用語言表達出來,教師可以從孩子的作品中了解到孩子的思維、想象及創(chuàng)造能力發(fā)展情況。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精選]11-08
【精選】美術教案12-02
美術教案【精選】09-23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9-27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8-28
美術教案(精選)09-05
(精選)美術教案09-08
(精選)美術教案08-19
(經(jīng)典)美術教案08-20
美術教案(精選)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