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3篇[優(yōu)選]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zhuǎn)化的關(guān)節(jié)點。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設(shè)計】
故事《森林里的餅屋》以童話的口吻,選擇孩子們生活中所熟悉與喜愛的動物形象,采用反復的手法給孩子們講述了小貓分別給小老鼠、小綿羊、大象制作不同造型的餅干的故事,情節(jié)清楚,對話簡單。小班幼兒詞匯貧乏,說話不完整,常常不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平時的日常生活和游戲中不會合理使用文明、禮貌的話進行交流。而這個故事中反復的情節(jié)、簡單的對話為幼兒提供了學習說話的機會,因此,我覺得它非常適合在小班開展。
【活動目標】
根據(jù)幼兒園語言領(lǐng)域“創(chuàng)設(shè)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yīng)答的環(huán)境”,結(ji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fā)展水平,我預(yù)設(shè)的目標有:
認知目標:理解故事內(nèi)容,嘗試用語言、動作表現(xiàn)故事中小貓做餅的過程。
能力目標:學習故事中的對話,樂意在游戲情境中運用禮貌用語進行對話。
情感目標:在體驗故事的童真童趣的基礎(chǔ)上,體驗分享、共享的樂趣。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各種餅干。
【活動過程】
一、課件導入,學習小貓做餅動作的語言。
1、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森林里的餅屋》,你知道餅屋是賣什么的嗎?那這家森林里餅屋是誰開的呢?
2、“那小貓是怎么做餅的呢?我們來看一看!苯處熝菔,豐富幼兒詞匯攪一攪、拌一拌、咕嚕咕嚕,啪!幼兒學做餅。
3、師:小貓學會做餅了,它真想讓所有的朋友們都來嘗嘗它做的餅呀,于是它就在森林里開了這家餅屋,那今天誰會來小貓的“講屋”呢?
二、結(jié)合課件了解小貓為動物朋友做餅的情節(jié)。
(一)為小老鼠做薄餅。
1、聽聲音示“吱吱、吱吱”
師:誰來了?老師通過動作幫助幼兒認識高矮。小老鼠好想吃餅干啊,說:小貓,你好,我們想要吃香香的、甜甜的餅干。
2、師:小老鼠是怎么對小貓說的?誰能來學一學?
3、小貓會幫小老鼠做嗎?怎么做的?做了什么形狀的.餅干呢?
(二)為小綿羊做薄餅。
1、除了小老鼠還有誰會來呢?原來小綿羊聞到了香香的味道跑來了(通過動作幫助幼兒認識前后),小綿羊們也想吃餅干,可是它們不知道怎樣跟小貓說,誰能幫幫小綿羊的忙?
2、幼兒學說:小貓你好,我們想吃香香的、甜甜的餅干。
3、“小朋友學會做餅了嗎?我們趕緊來幫小貓一起做吧!崩蠋熀托∨笥压餐吥罹渥舆呑鰟幼鳌皵囈粩嚕枰话,咕嚕咕嚕,啪!”
4、提問:小貓幫小綿羊做了什么樣子的薄餅昵?課件展示小綿羊薄餅。
。ㄈ榇笙笞霰★灐
1、課件展示部分遮擋的大象,“看,是誰來了?”“對呀,是大象來了,它也想吃香香的軟軟的薄餅,誰來幫他告訴小貓?”再次為幼兒提供說話的機會。
2、“大象的薄餅太大了,我們一起來幫小貓吧!”全體幼兒一起練習。
3、出示課件,薄餅做好了,這回你知道是什么樣子的薄餅了嗎?
。ㄋ模┛偨Y(jié)。
師:今天有哪些小動物來買餅干的?小貓給它們做了什么形狀的餅干?
師:小動物都買到了自己喜歡的餅干,瞧,它們吃的多開心呀!
三、在游戲情境中學習運用對話。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吃餅干嗎?后面聽課的老師也想跟小貓一樣開餅屋做餅干。我們也去買好嗎?提問“我們到了老師的餅屋,見了老師該說什么呢?”引導幼兒使用禮貌用語進行游戲活動,并贈送各式形狀餅干增加游戲的趣味性。
四、結(jié)束活動。
師:小朋友們,老師為我們做餅干呀非常的辛苦,我們該對它說什么?我們小朋友也都學會做餅干,那我們一起來做餅干送給后面的老師吧!你想做什么形狀的餅干呢?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利用文學作品激發(fā)幼兒收集的興趣。
2.利用幼兒收集的自然物.發(fā)展幼兒點數(shù)及分類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欣賞散文濤《收集東收集西》。
2.秋天的自然物,信封、大白紙、小筐等。
活動過程
1.激發(fā)幼兒撿拾多種自然物的興趣。
老師:小朋友每天都能在院子里收集到許多大自然送給我們的寶貝.尹老師發(fā)給每個人一個小信封。請你們把寶貝裝在信封中,看誰收集到的寶貝多,而且它們的樣子還不一樣。幼兒自選信封。
2.到戶外指導幼兒撿拾多種自然物。
老師:你都收集到什么了?哪種最多?還能收集到其他東西么?
老師:你撿到的樹葉真多呀.還能收集到什么其他的寶貝嗎?
老師:你都有什么寶貝?是從哪撿到的?
3.回教室指導幼兒把收集的'寶貝進行分類。
老師:你們收集的東西真是太豐富了.尹老師發(fā)給每個小朋友一張大大的白紙,把你們收集的寶貝都倒在大白紙上,看看你收集的寶貝有沒有長得一樣的,我們把它放在一起。
老師:你收集到什么了?
幼兒:我收集到了好多種樹葉。
老師:它們都是樹葉.都有什么樣子的樹葉呢?
幼兒:有楊樹葉、小扇子葉、像小手的葉子,好多種呢。
老師:這是什么葉子呢?
幼兒:楊樹葉。
老師:你能挑出和這片葉子一樣的樹葉放在一起嗎?
幼兒:我撿到的東兩名字都不一樣。
老師:都有什么?
幼兒:小花瓣、小草,還有樹葉,還有……都數(shù)不出來了,我先把一樣的放在一塊兒再數(shù)就行了。
老師:對,那我們把一樣的放在一起,然后再數(shù)數(shù)。
幼兒:我找到了5樣寶貝呢。
幼兒:老師,我自己分了11種。
老師:你是怎么知道的?我們一起分分好么?
幼兒:花種子放在一起,小樹枝放在一起……原來我撿到了4類東西呀,我撿到了11片核桃葉,還以為是11種東西呢。
幼兒:我收集到8種東西,樹枝是一種,但是有楊樹枝和泡桐樹枝,樹葉是一種,也有很多種樹葉..
老師:一種東兩也可以分很多,對么?
幼兒:因為它們都不是一種樹上的樹枝和樹葉……
4.利用集體分類幫助幼兒更加明確類的概念。
老師把幼兒收集的每類中取出一個,放在不同的大筐中。小朋友們帶著自己分好類的寶貝去給它們找家。
老師:請小朋友把自己分好類的收集分別放在屬于它的家葉,看看我們?nèi)?/p>
班小朋友共收集到幾類寶貝。
5.我們今天收集了許多寶貝.小朋友們平時在回家的路上、小公園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新鮮的東兩還可以收集起來,和大家一起用這些寶貝玩游戲。
活動結(jié)束
1.鼓慟幼兒開動腦筋想出各種游戲的玩法,如,比比誰的樹葉項鏈長、樹葉拼擺畫、樹枝長短的排列、裝飾畫等。
2.家園配合激發(fā)孩子收集自己喜歡的東西的興趣,如各種各樣的書等。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親子間的身體接觸與情感交流中,共同分享參與親子音樂活動的樂趣。
2、敢于在集體面前大膽地展示自己,能初步伴隨音樂,自主地用動作與歌聲表現(xiàn)生活中洗澡的過程,嘗試聽音樂合拍地動作。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活動準備:
1、激發(fā)家長參與親子活動的愿望,愿意在集體前大膽表現(xiàn)
2、本次活動前,家長和孩子已玩過《過山洞》的音樂游戲
活動過程:
一、親子隨音樂做各種動作自由入場
二、親子互動,共玩音樂游戲《過山洞》
1、 引導幼兒和家長自由表現(xiàn)“山洞”并隨音樂以自己最喜歡的方式過山洞。
2、 指導幼兒和家長認真傾聽音樂,當音樂停止時,保持動作不變。
三、以親子互動形式,引導親子感受并嘗試用動作表現(xiàn)洗澡的過程
1、 引導親子討論洗澡的過程:我們來玩一個洗澡的游戲,這個游戲是有音樂的,想想我們平時是怎么洗澡的?和爸爸媽媽商量一下吧。
2、 根據(jù)討論情況,引導親子伴隨音樂自主地相互用動作表現(xiàn)洗澡的過程。
3、 根據(jù)親子表現(xiàn),引導個別親子將有節(jié)奏地洗澡的動作展示給大家,由大家一起來學習
4、 伴隨音樂,引導親子共同體驗有節(jié)奏地相互洗澡的`樂趣。
5、 教師配上歌詞,和一幼兒共同體驗邊唱邊隨音樂有節(jié)奏地來洗澡。
6、 親子共同體驗邊唱邊隨音樂有節(jié)奏地來洗澡的樂趣
7、 引導親子隨音樂有節(jié)奏地相互歡樂地撫觸和按摩
四、活動延伸:引導親子去戶外玩游戲《過山洞》;請媽媽做山洞,寶寶和爸爸來過山洞;請爸爸做山洞,媽媽和寶寶來過山洞。
活動反思:
在小班韻律活動的組織中應(yīng)以培養(yǎng)完整兒童為目標,在發(fā)展幼兒音樂能力的同時,注重幼兒情感能力的培養(yǎng),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造的表演,充分感受韻律的美和快樂。通過此活動使幼兒喜歡洗澡,養(yǎng)成講衛(wèi)生的良好習慣。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的教案05-16
(精選)小班教案07-29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9
[精選]小班教案08-16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8-18
小班教案【精選】08-20
(精選)小班教案08-01
小班教案[精選]09-02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9-06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