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思热免费在线视频观看|欧美国产精品一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视频

<b id="w545d"><legend id="w545d"></legend></b>
<blockquote id="w545d"></blockquote>
    1. <thead id="w545d"></thead>
        首頁 申請書推薦信邀請函通知工作總結工作計劃策劃書工作報告合同演講稿職業(yè)規(guī)劃
        當前位置:98158范文網>教育范文>教案>科學教案

        科學教案

        時間:2023-12-24 12:51:41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學教案集錦[10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學教案集錦[10篇]

        科學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各樣的盒子,了解盒子的用途。

          2.會按照盒子的一個共同特征進行分類,提高合作能力。

          3.增強環(huán)保意識,能利用廢舊物進行游戲活動。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二、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收集各式各類的盒子。

          2.經驗準備:幼兒有初步的'分類能力。

          三、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教師出示各式各樣的盒子,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這里都是什么?這些盒子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樣子的呢?

          (二)基本部分1.引導幼兒自由操作并講述,教師巡回指導。

          2.教師小結:大家說的非常好!盒子與盒子相比各有不同。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是正立方體,有的是長方體,種類真不少。就連盒蓋也是品種繁多,有的是抽拉式的,有的是全掀式的,有的是半掀式。這么多盒子都堆放在一塊,很亂。下面請小朋友學習營業(yè)員阿姨將各類盒子分分類好嗎?要求按一個共同特征分類,看哪組小朋友想的辦法多。

          3.幼兒分組分類。

          4.提問:你們一組按什么來分的?你還會怎么分?

          (三)結束部分1.師:盒子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處處要用到盒子?墒怯械暮凶佑猛昃腿拥袅耍芸上АN覀兒煤孟胂朐鯓觼砗芎玫睦盟鼈,使它們變廢為寶呢?

          2.幼兒大膽想象、大膽講述。(做裝飾品、玩游戲等)3.玩運盒子的游戲。要求雙腳夾緊盒子往前跳,雙手同時也搬運盒子。

          四、延伸活動

          在美工區(qū)利用盒子做裝飾品。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很感興趣,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并且對各種盒子又多了一些認識,知道盒子有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款式,不同的打開方法,大多數幼兒都能按盒子的不同特點對盒子進行分類,個別幼兒對分類分辨得還不是太好,需要在以后的生活和學習中多練習對物品的分類。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瓢蟲的外行特征,學習用橡皮泥制作瓢蟲。

          2.發(fā)展幼兒的搓,捏,團,壓等動作技能,鍛煉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3.引導幼兒初步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

          4.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準備活動:紅,黑,橡皮泥捏成的瓢蟲一只,各種瓢蟲圖案一份。

          活動過程:

         。ㄒ唬┏鍪緢D片

          1.提問:你們看,今天老師請來了誰(瓢蟲,先出示7星,介紹完之后再引出他還有很多朋友,我們來看看都有些誰。他們長的什么樣?

          2.你們仔細看看,他們長的那些地方是一樣的 ,哪些地方是不一樣的?(形狀一樣,背上的`花紋不一樣)

          3.逐一介紹瓢蟲:這只背上的花紋是怎么樣的----它叫XX瓢蟲(7星是益蟲,其它都是害蟲)。

          4.教師指著圖讓幼兒集體說一遍瓢蟲的種類。

         。ǘ┏鍪鞠鹌つ喾独,吸引幼兒注意

          1.今天老師用橡皮泥做了一只瓢蟲,看看這只是什么瓢蟲?

          2.討論瓢蟲的制作方法,教師根據討論的結果來進行示范。(可把身體各部分都先做好,再組裝上去)。

          用紅色搓成半球體行當做身體。

          用黑色橡皮泥搓成6條圓柱體當腳,連接在身體的兩邊,再加上觸角。

          用黑色橡皮泥撮成幾個小圓 ,壓扁,貼在瓢蟲的背部。

          3.幼兒動手制作,教師向有困難的幼兒提供幫助。

          4.陳列作品,幼兒欣賞。

          請做好了的幼兒將作品擺在展覽區(qū),其他小朋友可以來觀賞(雙手藏在身背后)最后將做的好的幾只點評(這只是誰做的,這叫什么瓢蟲,哪里最可愛,我們給他取個好聽的名字)

          活動反思:

          這個活動的開展讓孩子不僅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同時也讓孩子學習到了知識還增加了見聞。在活動中幼兒不光積極思考和還踴躍回答老師的問題,充分達到了教學的效果,這是一門很有創(chuàng)意的課。在教學類容來看我也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來安排的。在上課過程中更是充分抓住了幼兒的好奇心來進行教學讓幼兒在一種愉快的氛圍匯總進行學習。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學習到了知識。相信這樣的教學方法對幼兒的學習很有幫助。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小班幼兒年齡小,他們的觀察力、注意力都需鍛煉。本班幼兒在平時活動中注意力不集中、觀察力差,為鍛煉幼兒的注意力和觀察力,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引導幼兒參與到活動中來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使幼兒初步感知溶解現象。

          2、愿意參加科學活動,能用簡單的語言把自己的發(fā)現告訴老師和同伴。

          3、通過玩玩、講講發(fā)展幼兒的思維,激發(fā)求知欲。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使幼兒初步感知溶解現象

          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一個杯子,一只勺子。2、白糖、果珍、黃豆、紅豆等。

          活動過程

          1、告訴幼兒今天老師帶來了好多東西,引起幼兒觀察與學習的興趣。1)觀察教師實驗:教師拿出一杯清水,一些白糖,讓幼兒觀察白糖放進水里怎么樣了?(看不見了、溶化了)2)教師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小石子,讓幼兒觀察小石子放進水里怎么樣了?(還能看見、不溶化)問:請小朋友想一想,你平時見到的什么東西放進水里也能溶化?(鹽、果珍、奶粉等)教師小結:有的東西放進水里能溶化,變得看不見了,而有的東西放進水里不能溶化。

          2、讓幼兒做小實驗(任選一種

          1)介紹活動材料,讓幼兒知道實驗材料的名稱。白糖、果珍、黃豆、紅豆等。2)讓每個幼兒試一試,選擇一種材料放進水里,觀察結果如何。3)交流實驗結果:知道有的東西放進水里看不見了,溶化了,有的東西不溶化能看得見。

          3、提問個別幼兒請個別幼兒說一說你把什么東西放在水里了?怎么樣了?鼓勵幼兒把自己的發(fā)現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教學反思

          本次教研活動的目的是通過使幼兒初步感知溶解現象,并愿意主動地將自己的發(fā)現與老師小朋友分享。通過每位幼兒親自動手做實驗,并發(fā)現有的東西放在水里溶化了,看不見,有的`東西放在水里不能溶化,看得見。由于實驗的操作過程充滿樂趣,激發(fā)了幼兒的對活動的興趣。同時,在活動中,也有許多不足之處,如材料的多樣性,和工具的便捷性,在今后的活動將多注意這些不足之處,盡量做到完美

        科學教案 篇4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摸一摸

          活動目標:

          讓幼兒用手感知幾種不同物品的特性(軟硬、光滑、粗糙、冷熱等和各種形狀)。訓練幼兒的觸覺感受力。

          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活動準備:

          1.摸箱若干個。制作方法是:將紙盒子四周用彩色紙貼封好,在每個面上挖一個孔(大小剛好伸進一只手)。

          2.不同質地、形狀的材料。如積木、海綿、棉布、絲綢、鑰匙、玻璃球等,冷、熱水袋各一個。

          活動過程:

          1.辨別不同質地的物品

          (1)教師向幼兒提供幾種不同的物品和材料,讓幼兒隨意摸一摸。然后,請他們辨別:哪些東西是軟的?哪些東西是硬的?哪些東西是光滑的?哪些東西是粗糙的?哪些東西是涼冰冰的?哪些東西是熱乎乎的?

          (2)游戲《盲人摸物》。讓幼兒閉上眼睛(或用布蒙上眼睛),然后用手摸桌子上的物品。摸到一個物品要說出它是什么。說對了的幼兒應受到表揚。

          (3)隨意摸出物品:將一些小物品放進摸箱中,讓幼兒從箱里隨意摸出一樣東西,并說出摸到了什么。然后把物品拿出來給大家看看,檢驗摸者說得對不對。

          (4)摸相同的`物品:教師拿出一樣東西,請幼兒在摸箱中摸出相同的東西;讓幼兒將兩只手分別伸進兩個摸箱中,摸出兩個相同的東西。

          (5)按指令摸物:讓幼兒按照教師的要求在摸箱中找出東西。如“摸出一個正方體的積木”、“摸出一個軟的東西”等。

          活動建議:

          1.教師要盡量多為幼兒提供一些材料。

          2.活動結束后,可將摸箱擺放到活動區(qū),讓幼兒自由地玩(摸一摸》的游戲。要不斷變換摸箱中的材料。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的目的就是讓幼兒通過觸摸物體,獲得簡單的感性認識,在操作活動中,體驗觸摸游戲帶來的快樂。本次活動教師采取了游戲教學法,以三個觸摸游戲貫穿全過程,游戲最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最能激發(fā)幼兒探索欲望,同時也能保持長久的活動興趣,學法有:觸摸法、觀察法、討論法、運用多種感官,探索事物得出經驗。整個活動幼兒始終保持著積極地學習態(tài)度,對提供的各種材料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都爭著去摸一摸、說一說,活動內容緊緊圍繞著教學目標,使幼兒在知識的積累與情感的體驗得到雙重發(fā)展。

        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

          1、能用已有的知識和“看”、“摸”、“聞”等方式,判斷某一物品是由何種材料構成的。

          2、能根據材料的特點,提出對物品分類的標準。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愿意把本組找到的材料告訴其他組。能舉例說出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各種材料。

          科學知識目標:

          能舉例說出一種物品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制成的。能區(qū)分常見的天然材料與人造材料。

          能舉例說明天然材料與人造材料的關系。

          教學準備

          鋁制飯盒、銅鑰匙、塑料袋、報紙、手電筒等等

          一些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的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引入:

          我們身邊的物品都是用材料的,你知道哪些材料?

          二、活動一:下面的物品分別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1、分階段引導學生認真看書,木頭是制成椅子的材料,椅子是由木頭制成的。

          2、按金屬、塑料、紙、布

          3、還有哪些物品是由以上材料制成的?

          4、課本第二頁圖中的物品分別是由幾種材料制成的?

          三、活動二:認識人造材料與天然材料。

          1、觀察畫面

          告訴學生:直接從大自然獲取的材料是天然材料。

          2、引導學生明白像玻璃這種由天然材料加工成的材料叫人造材料。

          3、你還知道其他人造材料嗎?

          小組合作,討論,全班交流

          四、活動三:找一找,教室里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學生找,并比一比,哪個小組找到的.最多,把小組找到的材料寫在書上

          五、拓展:調查自己家中的用品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體會材料與我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板書設計:

          1、身邊的材料

          認識材料

          材料的分類:天然材料

          人造材料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從10以內任意數開始順數或倒數,感知數之間的內在規(guī)律。

          2.提高對數字的敏感性,體驗數字的重要和有趣。

          3.積極參加探索活動,鍛煉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準備

          1.動畫課件:旅游車,號牌為12345;開汽車的音樂;紅綠燈倒計時10~1;電梯上行,樓層顯示1~10;電梯下行,樓層顯示10~6、6~1;6樓獎品區(qū);若干輛沒有車牌號的車停在停車場。

          2.分別標有1~10數字的紅色和黑色車票,標有1~10數字的山洞、跳圈、梅花樁、草地等,操作板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以游戲直接導入,引起幼兒活動興趣師:今天,吳老師帶你們去游樂城玩,高興嗎?

          二、觀察車牌號、車票,感知、學習順數師:這是我們要乘坐的旅游車,車牌號是多少?

          師:坐車要憑票,吳老師早就準備好了車票,我們來看看有哪些號碼。

          出示1~10紅色車票,引導幼兒觀察和數數。

          小結:剛才我們是從小的數開始數,后面的數比前面的數多1,這種從小到大的.數數方法叫順數。

          出示1~10黑色車票,引導幼兒觀察和數數。提問:這種從小到大的數數方法叫什么?(順數)幼兒上車,入座。

          三、旅途中遇紅燈,感知、學習倒數幼兒隨著開汽車的音樂模仿開汽車。

          第一次遇紅燈。

          師:前面有紅綠燈,現在是什么燈亮?紅燈亮了能過去嗎?我們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紅燈亮,停一停。顯示器上還有數字計時,一起來看看、數數(引導幼兒觀察并數數10~1)。

          小結:剛才我們從大的數開始數,后面的數都比前面的數少l,這種從大到小的數數方法叫倒數。

          師:綠燈亮了,我們繼續(xù)向前行(幼兒隨著開汽車的音樂繼續(xù)模仿開汽車)。

          第二次遇紅燈。

          師:前面又有一個紅綠燈,是什么燈亮?能過去嗎?還要等多久?我們一起來倒數(引導幼兒觀察并數數1O~1)。

          師:綠燈亮了,我們再繼續(xù)向前行。

          四、玩游樂城,進一步練習順數和倒數1.乘電梯上樓,練習l~10順數。

          師:游樂城到了。先上10樓的游樂城玩吧!怎樣才能更快上到10樓呢?

          幼兒模仿坐電梯,教師提醒幼兒站穩(wěn)、扶好,電梯要上行了。同時,引導幼兒觀察電梯的樓層顯示,并數數1~10。

          師:10樓到了,我們安全地下電梯去玩嘍!

          2.在走走、跳跳、鉆鉆、爬爬中,幼兒練習從任意數開始順數或倒數。

         、僖龑в變和暾赜^察場地,練習順數和倒數。

          師:游樂城有這么多好玩的,都編了號碼,看!這是山洞。上面的號碼是多少?(1~10)這是跳圈,號碼是多少?(10~1)這是……②幼兒在音樂聲中自由玩,進一步感知數之間的內在規(guī)律。

          師:孩子們!你們可以自由選擇玩,但要注意安全,互相謙讓哦!玩的時候看看你從哪個數開始,經過了哪些數。去選擇你們喜歡的東西玩玩、數數吧!

         、劢涣魍娣ā

          師:游樂城休息時間到了,請小朋友到休息區(qū)休息一會兒。

          師:玩得開心嗎?剛才你玩了什么?從哪個數開始的?經過了哪些數?

          ④幼兒在音樂聲中自由選擇從任意數開始順數或倒數。

          師:除了從1~10順數和從10~1倒數這兩種玩法,我們還可以從哪個數開始玩?你們自由選擇玩吧,不過請記住,這次玩的要求是從任意數開始順數或倒數。

          幼兒再次到休息區(qū)休息,教師小結。

          3.乘電梯下樓,練習10-6的倒數。

         、俨シ耪n件: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天是游樂城10周年慶典,6樓正在進行"有獎問答"活動,歡迎大家積極參加。

          師:孩子們,6樓還有"有獎問答"活動呢!我們趕快坐電梯到6樓去。大家扶好、站穩(wěn),電梯下行了(倒數10~6)。

         、跀U展經驗:順數和倒數在生活中的運用。

          師:孩子們坐下,"有獎問答"就要開始了。

          提問:生活中什么時候要用到順數或倒數?

          幼兒先討論再回答,教師播放相應的課件。回答對了可以得到一份獎品。

          提問:生活中還有什么時候要用到順數或倒數,回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找找。

          4.乘電梯下樓,練習6~1倒數。

          師:時間不早了,我們該坐電梯下樓回家了(倒數6~1)。

          五、設計車牌號,迸一步練習從lO以內任意數開始的順數或倒數師:這里有很多車,都沒有車牌號,要請小朋友來幫忙設計車牌號,號碼必須是順數的5個數或倒數的5個數。你想設計什么號碼?自己先想想,也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商量。

          1.發(fā)下操作板,幼兒設計車牌號。

          2.請幼兒將自己設計的車牌號說給同伴聽。

          3.結束活動。師:車牌號設計好了,我們一起開車回家嘍。(幼兒隨音樂模仿開汽車出活動室)

        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知、探索石頭的作用。

          2、樂于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發(fā)現。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提前讓幼兒感受、觀察石頭

          2、各種各樣的石頭

          3、圖片

          4、成品石頭 比如:石臼、假山、磨輪。

          活動過程:

          1、出示各種成品石頭。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些好東西,我們一塊數三下,吹起神秘的絲綢打開看看吧!

          2、欣賞各種成品石頭

          (1)教師分別介紹石臼、假山、磨輪等等。

          (2)教師提問:這些東西是用什么東西做成的?

          3、出示石頭

          (1)昨天我們玩過的石頭都有什么形狀的?

          (2)昨天我們摸過的石頭有什么感覺?(請每個幼兒都能感受石頭的粗糙、光滑)

          (3)石頭都有什么顏色的'?

          教師總結:石頭的形狀是各種各樣的有三角形、長方形等等;顏色也有很多種有:紅色、白色、黑色、褐色等等;石頭有的是粗糙,有的是光滑的。

          4、討論

          教師:石頭都能干什么?

          5、出示圖片——幼兒欣賞圖片了解石頭的作用

          6、出示石頭小路

          (1)教師請幼兒在小路上走、跳、爬,使幼兒感受石頭小路。

          (2)提問:你踩在小路上有什么感覺?

          7、游戲:“小小建筑師”

          請幼兒用石頭搭東西什么都可以發(fā)揮幼兒想象力。

          活動反思:

          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huán)節(jié)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科學教案 篇8

          活動設計背景

          1、我班個別幼兒在平時的活動中不合群,不喜歡和小朋友分享玩具,也不喜歡和小朋友合作,活動是為了引導這樣的幼兒多參與活動。

          2、我班有的幼兒禮貌用語用的不好,活動是想讓幼兒更懂禮貌。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愛動腦、愛實踐的好習慣;

          2、培養(yǎng)幼兒的交往能力;使幼兒感受伙伴合作帶來的快樂,要上幼兒學會分享玩具,分享快樂。

          3、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幼兒活動中的靈活性與協調性的培養(yǎng)以及鍛煉

          2、培養(yǎng)幼兒對活動參與的積極性,懂得用分享和合作來探索氣球的玩法。

          活動準備

          1、帶毛線繩的紅、黃、藍、紫四色氣球若干。(至少要每個小朋友一個,要有一些備用)

          活動過程

          一、出示氣球,引起幼兒的興趣。

          1、教師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出示氣球,小朋友看這是什么?小朋友們喜歡氣球嗎?想玩氣球嗎?老師這里有幾種顏色不同的氣球,那么它們分別是什么顏色的? (教師一邊提問題一邊發(fā)氣球給每位幼兒,要把紅色的`氣球發(fā)給那些不喜歡和小朋友分享玩具的幼兒,把黃色的氣球發(fā)給平禮貌用語用的不好的小朋友。這里要一邊發(fā)氣玩一邊復習幼兒學過的顏色。)

          二、探索氣球的多種玩法,體會分享和合作帶來的快樂。

          1、教師:小朋友氣球的玩法有那些?你會怎樣的玩法?(教師要鼓勵、引導、啟發(fā)幼兒多動腦多思考。)

          2、還有那些新玩法?大家都來玩一玩吧,看看誰的玩法最多!(教師觀察幼兒,對遇到問題的幼兒給予提示,鼓勵幼兒探索多種玩法。)

          3、教師:你會玩幾種?那位小朋友能來演示一下你的玩法(幼兒會說出許多種氣球的玩法,我在其中選幾位玩法多樣的幼兒做演示,激發(fā)幼兒大膽的創(chuàng)造玩法。留意一下有那些小朋友是互相合作的。)

          4、教師:現在請手拿紅色氣球和黃色氣球的小朋友把氣球放到箱子里,然后站到我這里來。小朋友說沒有氣球的小朋友現在玩什么?和誰玩?對了,小朋友要有玩具,有快樂大家一起分享。那么誰愿意和我這的小朋友一起分享玩具呢?請舉手。現在老師就讓沒有氣球的小朋友去找尋找伙伴,請小朋友和他們一起分享氣球好不好?(在這里要讓幼兒知道什么是分享,要和伙伴一起分享自己的玩具;分享自己的快樂。由其是那些平時不喜歡分享的小朋友一定要讓他們感受到分享帶來的快樂。)

          5、教師:現在我們沒有氣球的小朋友找到了伙伴,那么你們就玩一玩吧,看看那一組的小朋友玩的花樣最多,我要請他表演給大家看。(如果找到伙伴的小朋友沒有合作玩,老師可以找一位幼兒合作玩一次,讓其他幼兒觀看,激發(fā)幼兒的合作欲望,然后鼓勵幼兒合作游戲。)

          6、教師:老師找一組玩法多的來表演給其他小朋友看。他和伙伴合作玩的好嗎?小朋友想一想氣球除了兩個人玩還可以幾個人玩呢?全班小朋友可不可以一起玩一個氣球?怎樣玩?有那些玩法?現在小朋友就試一試吧!(教師觀察幼兒,適當的給在游戲中有困難的幼兒以幫助和啟發(fā),教師可以和幼兒合作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新玩法。)

          7、教師:誰能說一說多人合作玩可以怎樣玩?老師請幾位小朋友來說一說。下面我們就要試一試小朋友說的多人合作的玩法。(鼓勵幼兒大膽回答問題,只要能回答問題的小朋友都要給獎勵。只要是小朋友說出的玩法都要試一試。)

          8、教師:氣球好玩嗎?小朋友想一想氣球最少可以幾個人玩?最多可以幾個人玩?那在玩的過程中是一個人玩有意思還是多個人玩有意思?對,多人合作最有意思,給我們帶來的快樂最多。(教師要引導幼兒說說合作游戲給自己帶來的快樂。要讓不喜歡合作游戲的幼兒感到合作帶來的快樂。)

          三、小結

          教師:今天我們發(fā)現了氣球的很多種玩法,小朋友表現的都很棒,表現最棒的是當有人沒有玩具時小朋友能和伙伴一起分享自己的玩具,這樣的小朋友我們要向他們學習。還有就是小朋友能互相合作想出的很多新玩法。老師希望下次活動小朋友能更好的互相合作,那么小朋友回去要思考一下氣球除了能給我們做玩具在日常生活中還會有那些用處。

          教學反思

          這一課我選了常見的氣球,小朋友會很喜歡同時小朋友也會有玩氣球的經驗和方法。這樣互相交流起來容易些。在活動的過程中老師是引導者,給幼兒自由想象和發(fā)展的空間。氣球的一次減少使幼兒有了分享玩具的體驗并感受到分享帶來的快樂。多人合作玩氣球使幼兒在活動中感受伙伴合作帶來的快樂,激發(fā)了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氣球是易爆的這點要向幼兒說明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注意一下。在這里幼兒可能不太理解分享和合作的意義。在平時的教學中要經常給幼兒提供分享和合作的機會讓幼兒進一步理解其意義。

        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感受用常見物品制造聲音的樂趣。

          2、發(fā)現通過碰撞、敲擊、搖動物品可以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3、敢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在活動中的感受和發(fā)現。

          4、學習使用"搖"、"敲"、"碰"等動詞。

          活動準備:

          故事《熊寶寶的寶盒》,勺子、木珠、塑料盒、瓶子、豆子、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

          1、教師講述故事《熊寶寶的寶盒》,引發(fā)幼兒好奇與探索的愿望。

          2、提問:"你們喜歡熊寶寶的寶盒嗎?為什么";"熊寶寶的寶盒都有什么?為什么會發(fā)出聲音?";"你們想不想也有這樣一個寶盒呢?"

          二、制造聲音

          1、觀察材料,提問幼兒材料的名稱。

          "老師也有寶盒,看看一看里面都有什么東西?"

          2、引導幼兒探究"用他們怎樣制造出好聽的聲音?"

          3、幼兒動手操作,教師觀察、指導"用兩件物品怎樣才能發(fā)出好聽的.聲音?""你是用什么方法讓它發(fā)出聲音的?""試一試其他東西看看能不能發(fā)出好聽的聲音?"

          三、分享與交流1、教師請小朋友演示他們的發(fā)現。

          "你們真能干,制造出了那么多好聽的聲音,哪個小朋友表現一下,你是怎樣制造出好聽的聲音的?"

          2、引導幼兒歸納:用敲一敲、搖一搖的方法,可以制造出好聽的聲音。

        科學教案 篇10

          活動意圖:

          孩子好奇心強,喜歡探究周圍的事物,《水果的種子》讓孩子觀察并記錄幾種常見水果種子的生長部位,感知水果的種子是各種各樣的,在觀察的基礎上比較水果種子的不同,大膽表述自己的

          活動意圖:

          孩子好奇心強,喜歡探究周圍的事物,《水果的種子》讓孩子觀察并記錄幾種常見水果種子的.生長部位,感知水果的種子是各種各樣的,在觀察的基礎上比較水果種子的不同,大膽表述自己的發(fā)現。指導幼兒用繪畫的方式記錄種子生長的方位,促使幼兒內化觀察結果。

        中班科學水果的種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