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通用6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學教案 篇1
目標
1.能積極探索玩具動起來的秘密。
2.喜歡玩玩具,有良好的操作習慣。
準備
1.師幼共同準備慣性、電動、拖拉、機械(發(fā)條)玩具以及遙控、聲控玩具。
2.各種型號的電池。
3.幼兒已有玩各種玩具的經(jīng)驗。
過程
1.初步探索玩具的不同玩法。
——出示許多玩具,引發(fā)幼兒的探索興趣。
——幼兒自由地玩自己帶來的玩具。
2.進一步探索各種玩具的不同玩法。
——引導幼兒交換玩玩具,想一想,這些玩具的`玩法是否一樣。
——引導幼兒互相交流玩了哪幾種玩具,是用什么方法讓玩具動起來了的。(拉、推、擰、拖、開等)
——當你讓玩具動起來時,你心里怎么樣?
——請幼兒按不同的玩法給玩具分類,全體幼兒觀察、討論分得是否正確。
3.觀察、操作聲控玩具。
——出示聲控玩具,提問:怎樣讓這個玩具動起來?
——師幼共同玩聲控玩具。
——玩玩具開心嗎?你最喜歡什么玩具?
——師幼共同:玩具真有趣。
建議
1.玩具被稱作兒童的天使,是兒童快樂的源泉。順利地使用各種類型的玩具,能增添快樂,減少因挫折而帶來的消極情緒。
2.可引導幼兒觀察玩具,說出各種玩具的玩法。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種子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種子食品是人們食物的主要來源。
2.樂意與同伴分享種子食品,體驗分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照片:花生,玉米,豆子等。
2.請幼兒帶各種種子食品
活動過程
1.交流談話,激發(fā)幼兒對種子的興趣。
(1)小朋友知道什么是種子嗎?
。2)你知道哪些種子?
。3)種子主要有什么用?
幼兒討論
告訴幼兒種子可以繁殖后代,知道在大自然中種子巡回生長的過程,種子可以食用。
。4)你知道哪些種子可以食用嗎?
引導幼兒說出可以食用的的種子種類,如稻、麥、豆、花生、瓜子、玉米、核桃等。
。5)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沒有種子會怎么樣?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得出種子是人們食物的主要來源,如果沒有了種子,就沒有了植物,人類就很難生存下去,我們每天都在食用種子。
2. 讓幼兒了解各種各樣的種子食品。
。1)了解種子食品的含義
種子可以吃,那么用種子做成的食品就叫做種子食品。
。2)說說這種子食品是哪種植物的種子?又是怎樣制作成的?
幼兒討論后,說出通過對種子的炒、煮、爆等加工方法可以制成種子食品。
花生
瓜子
爆米花
五香豆
松子
核桃
栗子等
小結:種子食品可真多呀!有的.是炒著吃的,有的是煮著吃的,有的是爆著吃的,還有許多其他的加工方法呢。
3.組織幼兒品嘗種子食品
。1)請小朋友來品嘗各種各樣的種子食品。
(2)幼兒自由選取種子食品進行品嘗。
引導幼兒品嘗種子食品,并能和同伴交流種子食品的味道,
如用“香噴噴”“脆生生”等詞語形容品嘗種子后的口感。
4.品嘗交流
你最喜歡吃的種子食品是什么?為什么?
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言描述自己品嘗種子食品的感覺
科學教案 篇3
(一)過程與方法:
●能夠理解不同的物品可以產(chǎn)生不同的能量。
●能夠區(qū)分不同的物品可以產(chǎn)生的能量。 科學知識:
●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
●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的區(qū)別。
(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能意識到能源的重要性。
●能保護不可再生性能源,開發(fā)新能源。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P47的圖片。
師問:請指出圖片中的物品名稱。
學生回答圖片中和物品名稱。
問:這些物品都利用了哪些能量?
請學生回答。要求說得明白具體,并一一對應,不能隨便說。
師小結:生活中,有許多物品都利用了能量,而我們把能產(chǎn)生能量的物品稱為能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能源一課。
二、新課
1.了解能源的來源
師問:在生活中,我們使用的能源大多是哪里來的?
學生可以盡情地說,師要有規(guī)律地板書在黑板上。
師問:同學們說了這么的物品,你們找找看,它們之間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并給它們分分類? 學生討論并匯報。
師小結:我們生活或生產(chǎn)中使用的'能量大部分來自煤炭、石油、太陽能、風能等這些能源。但它們有著很大的區(qū)別,像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物燃料,它們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被稱為不可再生性能源,像太陽能、風能、水能等能源可以再生的,被稱為可再生能源。
師問:對于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何理解?
學生表達自己對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何理解的理解。
2.了解能源的重要性
請學生閱讀P48的資料,并思考你有什么啟發(fā)?
學生閱讀資料。
請學生說說對閱讀資料后的想法。
師小結:人們在生活生產(chǎn)中都離不開能量,而其中礦物燃料所占比重相當大,而這些能源都是要經(jīng)過漫長的地質年代才能形成,這些能源只要用一點就會少一點,這些能源的消耗非常大,有的能源已面臨到枯竭的危險。所以,我們在使用能源時要注意保護這些能源,并且多開發(fā)一些新能源或使用可再生能源。
3.制作可再生性能源的模型
各小組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擇書中的一種再生能源的模型。
各小組自行制作,教師巡視指導。
各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動手操作自己的作品。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向幼兒介紹太空有許多星球,他們都是朋友,如:太陽、月亮是地球的好友。
2、激發(fā)幼兒探索宇宙奧秘的愿望。
3、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xiàn)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fā)現(xiàn)的結果。
4、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地球儀一個,手電筒一只,放大鏡一面,黑色紙片一張。
2、宇宙圖片一張。
重點難點:
1、讓幼兒知道太陽和月亮是地球的好朋友。
2、知道地球、太陽、月亮之間運轉的形式:月亮圍繞地球轉,地球圍繞太陽轉,它們一直都不離開。
活動流程:
出示宇宙圖介紹介紹延伸
引起興趣-->太陽-->月亮-->活動
活動過程:
一、出示宇宙圖,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問: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在神秘的太空中有什么?(幼兒這樣回答)[教師出示宇宙圖]
。、在太空中有那么多的星球,他們之中誰是地球的好朋友呢?為什么?
小結:月亮離地球最近,一直圍繞著地球轉,地球又圍繞著太陽轉,它們一直都不離開。
二、介紹太陽
。薄嶒炓唬簳円怪
師問:
。、地球圍繞太陽轉一圈,你知道要多長時間?(一年)
。病⒛阒罏槭裁磿邪滋旌秃谝怪?(教師運用地球儀和手電筒進行實驗操作)
小結:地球在圍繞太陽轉動是,自己也在自轉,地球轉向太陽的一面是白天,背向太陽的一面是黑夜。
。病嶒灦豪锰柟馐辜埲紵,介紹同樣的作用。
師問:
1、太陽是一個燃燒的巨大火球,溫暖的陽光能使地契上的動物、植物得以生存,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利用太陽光做那些事情嗎?(太陽灶;太陽船;太陽能電池可用于手表、計算機內(nèi);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還可用來發(fā)電……)
。、我們現(xiàn)在就一起來做一個實驗,瞧瞧太陽光的威力吧。ㄔ谔柟庀吕梅糯箸R演示紙片燃燒)
三、介紹月亮
師問:月亮也是地球的好朋友,它圍繞著地球不停地轉,晚上,我們可以看到皎潔的月亮,那么月亮他本身回發(fā)光嗎?
。ㄔ铝帘旧聿粫l(fā)光,它像一面鏡子一樣反射太陽的光。)
四、延伸活動
師:在廣闊的宇宙中還有許多星球,你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嗎?(金星、水星、木星……)它們隱藏著許多我們不知道的秘密,等待著我們小朋友長大了去探索。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是觀察和實驗相結合的一堂課。通過觀察一些精彩的太陽圖片來討論認識太陽,這些圖片都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正是利用了豐富的網(wǎng)絡資源才讓這一目標得以實現(xiàn)。由此可以看出信息科技為教學帶來了很大幫助,可是它也不是唯一的教學手段,自然教學中的實驗它是無法取代的。只有將信息科技與實驗很好的整合在一起,才能讓課堂教學更生動、更有趣。
小百科: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占有太陽系總體質量的99.86%。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體以及星際塵埃等,都圍繞著太陽公轉,而太陽則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公轉。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在活動中了解有關眼睛的常識,知道眼睛的主要功能。
活動準備:
1、教室中幼兒常見的物品3—5件,如:玩具、彩筆、積木、剪刀等。
2、大塊的布一塊,桌子。
3、鏡子、手帕、玩具水果、果籃若干等。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幼兒熟悉的物品,讓幼兒說說這些物品的名稱。
2、游戲:變魔術。
。1)請幼兒先看清楚桌上的物品,然后教師用布將桌上的物品蓋住。
。2)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將布覆蓋住的物品之一抽出藏起,再請
幼兒睜開眼睛,并將布緩緩打開。
。3)請幼兒說說桌上少了什么物品。
(4)待幼兒熟悉游戲規(guī)則后,可以增加或減少布內(nèi)物品的數(shù)量再請幼兒猜;也可以請有興趣的幼兒輪流上臺擔任“魔術師”。
。5)請幼兒說說是怎么知道桌上少了或增加的物品。
3、讓幼兒拿鏡子照照自己的眼睛和看看同伴的眼睛,說說眼睛是什么樣子的。
4、游戲:運水果。
(1)請兩位幼兒,其中一位幼兒用手帕(或眼罩)蒙住眼睛,使眼睛看不見,然后再請這兩位幼兒到“果園”將兩籃水果運回來。
注意:教師必須密切注意蒙眼幼兒的'安全。
。2)待游戲結束后,請幼兒說說為什么沒有蒙上眼睛的幼兒可以又快又好地把水果運回來?
5、討論:說說怎樣保護我們的眼睛
活動反思:
通過有趣的游戲,幼兒知道眼睛對我們的重要性,并能在游戲中運用眼睛來完成任務。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記錄和動手操作活動,容幼兒嘗試產(chǎn)生風的各種方法,激發(fā)幼兒探索自然現(xiàn)象的興趣。
2、初步了解風力有大小之分,風力大小與人們的關系。
重點、難點:
產(chǎn)生風的各種方法,風力的大小。
活動準備
幼兒感受過風,并有過觀察記錄,提供產(chǎn)生風的有關操作材料,風與人們關系的圖片。
活動過程1、看看說說,風在哪里?
教師:“前幾天,我們到戶外去尋找風娃娃,并畫了觀察記錄。請你輕輕地告訴旁邊的朋友,你在哪里找到風娃娃?”。張貼個別幼兒的觀察記錄,請幼兒說出記錄的內(nèi)容。
小結:當我們看到樹葉搖、紅旗飄的時候就知道風吹來了,還可以聽到“呼呼”的聲音,風吹到我們的身上感覺是涼涼的。
2、探索感受風的產(chǎn)生。
1)出示靜止的紙條和風車,引導幼兒思考:“怎樣才能使紙條、風車動起來呢?”“你有什么辦法變出風娃娃來呢?”
2)介紹各種操作材料,提出要求:“小朋友可以用老師給的各種材料和用具去試試,能不能變出風娃娃?看誰想的辦法最多!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你用什么辦法讓這些紙條、布條、風車動起來呢?”“除了老師給的這些用具,你還有什么辦法能使這些東西動起來?”啟發(fā)幼兒說出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探索的結果。
4)比較風的大。航處熡蒙茸觿语L車,引導幼兒觀察:“為什么風車有時候轉得快有時轉得慢呢?”(因為扇子輕輕地扇,產(chǎn)生的風力小,風車轉得慢;要是用力地扇扇子,產(chǎn)生的風力大,風車也轉得快。)
5)小結:用扇子、紙板扇的時候,空氣流動了,變出了風娃娃:用口吹的時候,也吹出了空氣,變成了風;跑動的時候,也產(chǎn)生了風。風是有大有小的,適當?shù)娘L力可以利用來為人們做事,是有益的,風力太大,產(chǎn)生危害,是有害的風。
3、了解風與人們的關系。
1)玩游戲:有益的風和有害的風。
讓幼兒觀察圖片,說出哪些風是有害的?哪些風是有益的?根據(jù)風的好處和壞處,貼上高興和不高興的娃娃。
2)請幼兒想想,風還有哪些好處和壞處。
4、總結,結實活動。
教學反思:
1、學習過程中幼兒的參與度很高,接受的也很快,但似乎老師的期望值太高,孩子們一直答不出來,這時老師的'主導性就加強了,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思考空間,答案會不可思議的。
2、事先對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了解不夠,導致課堂上有些被動。
3、師幼配合的相當默契,但是一再跟著老師的思路走,這樣孩子的思維有些局限。
4、科學課要求老師的語言組織要相當嚴謹,流程之間的銜接要過渡自然,今后上課我會多注意。
5、提醒孩子在回答問題時完整句的表達。
6、科學課重在讓孩子操作,教師的及時總結,幫助孩子清楚地理解這一現(xiàn)象,如果重新上,我會多準備些材料,讓大家自主分組討論操作,然后師幼共同驗證,只有孩子親自操作才會把實驗結論清楚地記住。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09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8-05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8-08
科學教案(精選)10-22
科學教案(精選)09-24
科學教案[精選]09-22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9-17
(精選)科學教案07-26
科學教案【精選】07-29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