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班教案燈籠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燈籠,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燈籠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自測的方法,均勻地剪短直線。
2、體驗成功的快樂。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喜歡裝飾。
5、在想象創(chuàng)作過程中能用簡單的材料裝飾,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剪刀、膠水、抹布、每組1―2只范例
活動過程:
1、欣賞范例:
———教師出示范例:“還記得我們聽過的故事嗎?”“今天我們自己來做一只燈籠,但老師先不講方法,我們能不能先研究一下燈籠,該怎么做呢?”
2、分組研究:
———“怎樣使燈籠的`每一條間隔剪得均勻呢?”
A、幼兒在小組內(nèi)討論,教師提示幼兒能借助書上的步驟圖。
B、請幼兒介紹自己的研究結果。教師匯總幼兒的幾種方法。
C、教師重點講解:
———“將長方形的紙對折,再在2/3的地方折一下,用剪刀剪短至折縫處,剪短直線使,要盡量使每一條線的間隔距離相等。”
D、教師邊講解邊演示。
3、幼兒實踐
A、幼兒操作時,教師注意幼兒的操作方法是否正確。
B、對部分幼兒提供幫助,鼓勵幼兒教幼兒。
C、教師與幼兒將做好的燈籠用繩子穿起來,掛在教室里。
活動反思:
提高了孩子的欣賞能力,讓幼兒參與主題墻和教室的布置,孩子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在生活中提升幼兒對美的認識和感受。
小班教案燈籠2
活動目的:
1、通過閱讀幼兒用書,知道家用電器工作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2、能根據(jù)教師的提問從安全角度思考回答問題。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4、知道在發(fā)生危險時如何自救。
活動準備:
1、各種常用的家用電器圖片。
2、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出示電器的圖片引出活動。
2、幼兒觀看掛圖嘗試自己講述圖中的內(nèi)容,了解電器工作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1)觀察第一幅圖,知道工作中的電風扇很危險,不能隨便觸碰。
教師:
、僬埿∨笥芽吹谝环鶊D,圖中的人在干什么?
、陔婏L扇工作時會有危險嗎?為什么?
、垭婏L扇的插頭拔下來,電風扇就怎么樣了?
教師小結:媽媽告訴小朋友,工作中的電風扇很危險,不能碰她們。
2)觀察第二幅圖,知道不能趴在洗衣機邊上,否則會發(fā)生危險。
教師:
、傧匆聶C在干什么?這位小朋友想干什么?
、谶@是媽媽會對小朋友說些什么?
教師小結:媽媽告訴小朋友洗衣機工作的`時候,不能趴在洗衣機邊上,因為這樣容易發(fā)生危險。媽媽為什么這么說?趴在洗衣機邊上,會發(fā)生什么危險?
3)觀察第三幅圖,知道工作匯總的電熨斗很燙,不能隨便碰觸。
教師:
、賸寢屧诟墒裁?
②媽媽用電熨斗熨衣服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些什么?
教師小結:媽媽告訴我們,工作中的電熨斗很燙,不能用手碰。
3、幼兒閱讀家用電器圖,了解其他家用電器工作時的安全注意事項。
教師:
。1)涂上還有那些家用電器?他們有什么用?
。2)這些電器在工作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什么呢?
。3)小朋友家里還有那些電器?說一說他們的安全注意事項。
小班教案燈籠3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剪、貼、穿的方法來制作紅燈籠,體驗做做、玩玩的快樂。
2、注意安全,知道用完后要將剪刀、筆等放回原處。
3、在創(chuàng)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師自制的小燈籠、自制燈籠的步驟圖。
2、紅色蠟光紙、剪刀、筆、彩線、膠水、抹布等。
活動過程:
1、欣賞教師自制的小花燈。
★指導語:元宵節(jié)到了,我們看到了許多美麗的花燈。今天,老師自己也做了一盞花燈,它是什么樣子的?是用什么來做的呢?
2、觀察操作材料和步驟圖,了解制作燈籠的方法。
(1)觀察材料,了解其用途。
。2)觀察步驟圖,了解制作燈籠的方法。
。3)討論活動規(guī)則。
3、嘗試用剪、貼、穿的方法來制作紅燈籠。
4、手提燈籠,相互欣賞。
延伸活動:
開展《聽鼓點玩燈》的游戲,體驗做做、玩玩的快樂。
【小班教案燈籠】相關文章:
《燈籠》教學反思04-14
小班的教案05-16
【精選】小班教案10-26
小班教案07-20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2
(精選)小班教案08-01
(精選)小班教案07-29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9
小班教案[精選]09-02
[精選]小班教案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