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匯編【6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時間:
20xx年11月1日。
活動地點:
中班教室內。
活動內容:
來園接待、家長會。教育教學活動、幼兒用餐。親子游戲;顒幽康模和ㄟ^半日活動的組織,讓家長進一步了解幼兒在幼兒園的情況表現,對幼兒園的教學活動能有進一步的了解。
一、來園接待
二、由孟偉杰老師召開家長會(后面附演講稿)
三:集教活動
執(zhí)教人:孫文會執(zhí)教課題:數學《好玩的圖形》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正確區(qū)分圖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
2、讓幼兒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能進行拼圖。
3、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靈活性,發(fā)展動手能力。
四:區(qū)域活動:
益智區(qū):動物拼圖,給手指帶戒指,拼擺圖形,玩撲克,編小辮等訓練左右腦思維。
美工區(qū):剪紙條,粘貼圖形,印樹葉,做月餅等訓練幼兒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
科學區(qū):串珠子,能夠有運動各種顏色有規(guī)律進行串珠。玩水,等培養(yǎng)幼兒動手動腦的靈活性。
棋類區(qū):下五福,老虎吃小孩等,引導幼兒自由結伴,培養(yǎng)幼兒做事的堅持性。
操作區(qū):學用筷子,系紐扣等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建構區(qū):讓幼兒自由搭建房子,汽車等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
五.生活活動
1、喝水、入廁、盥洗。
2、餐前準備
播放音樂,幼兒坐在位置上欣賞,保持輕松你愉快的心境
3、幼兒安靜進餐。
六:戶外活動
集體游戲:小小接力
目標:練習在間隔物上行走,培養(yǎng)幼兒的平衡能力和團隊合作的精神。
準備:平衡木、梅花樁、籃子、墊子、拱門。
具體規(guī)則和做法:游戲共進行兩次,將幼兒分成男女兩隊,聽到老師口令時,每位隊員通過跳過小河,走過平衡木,爬過墊子,穿過拱門,跑回到隊上和后面一位幼兒擊掌,被擊掌的幼兒繼續(xù)前進,輪流下去,哪隊先進行完畢為獲勝,第一遍結束后老師講解剛才出現的問題,例如,(匍匐前進部分幼兒身體沒有貼近墊子,平衡木需要雙腳跳等等),此后進行第二次比賽。
中班教案 篇2
中班游戲南瓜爺爺找鄰居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延伸,活動反思等內容,對生活中常見的蔬菜感興趣,樂意按提供的線索積極思考,觀察發(fā)現圖片上的線索,初步了解蔬菜的特征,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游戲活動課,快來看看南瓜爺爺找鄰居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對生活中常見的蔬菜感興趣,樂意按提供的線索積極思考。
2、觀察發(fā)現圖片上的線索,初步了解蔬菜的特征。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前期經驗:初步認識常見食物及動物的影子。
2、物質準備:PPT、圖片南瓜、豆腐干、鴨子、胡蘿卜、青菜、雞蛋、土豆、黃瓜、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等。
活動過程:
一、誰的家——引起興趣、說明要求
1、這是誰家?從哪里看出來的?
2、南瓜先生家來了很多客人,數數一共有幾個?
小結:今天的數數方法跟以前的不同,今天的東西排成了一個圈,所以要數清楚的.話,就要先找一個起點,再挨個兒數下去,數過得不要再數,就能數清了。
二、我是誰——觀察圖片、發(fā)現交流
1、猜猜這些客人是誰?
2、出示正影一一認識。
3、是什么事情讓這么多的菜來到南瓜先生家呢?
4、原來是要找鄰居(簡單了解“鄰居”的概念)。
小結:原來鄰居就是在自己隔壁的,或是樓上樓下的人。
三、找朋友——幼兒操作、知識轉化
1、南瓜爺爺會找誰做鄰居呢?
2、第一次操作,根據自己原有經驗勾出感覺是蔬菜的東西。(簡單交流結果)
3、南瓜爺爺要找蔬菜的朋友,什么是蔬菜?
小結:種出來的、可以做成菜的植物。
4、第二次操作,觀察情況。(用黑色的筆重新圈出是蔬菜的東西)
5、依次講評7種菜,究竟哪些是蔬菜。
小結:原來土豆、青菜、胡蘿卜、黃瓜都是種出來的、可以燒成菜的植物。
活動延伸:
南瓜先生只準備了3幢房子,怎么住下4個鄰居呢?誰和誰住在一起比較好?引導幼兒拓展思維。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目標主要有兩個,第一個目標是對生活中常見的蔬菜感興趣,樂意按提供的線索積極思考。第二個目標是觀察發(fā)現圖片上的線索,初步了解蔬菜的特征;顒又泻⒆觽儗ι钪谐R姷氖卟耸指信d趣,當他們看到蔬菜以及其他食物的輪廓時,都能大膽展開想象,并能說出各種蔬菜的基本特征,積極按照課件提供的線索為南瓜先生尋找合適的鄰居。
是在活動中,幼兒獨自游戲時,我們可以把幼兒分成幾個小組,每一小組都由幾個能力強的幼兒帶領著,這樣可能游戲才會順利進行。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多種方式的'接力棒游戲。
2、體驗迅速行動與耐力等待的關系。
活動準備:
1、人手一根紙棒。
2、鼓、障礙物.
活動過程:
一、抓小棒。
1、教師示范“抓小棒”:開始時,左右手交替,快速抓放小棒(小棒豎直狀態(tài))。漸漸地放慢速度,讓幼兒看清楚左右手交替抓放的動作。
2、幼兒自己玩“抓小棒”。
3、幼兒一邊有節(jié)奏地念兒歌,一邊做小棒操:小棒小棒,胸前玩玩,一二一二;小棒小棒,下面玩玩,一二一二;小棒小棒,左邊玩玩,一二一二;小棒小棒,右邊玩玩,一二一二。
二、傳小棒。
1、前后傳小棒:幼兒分成4-6組,每組幼兒一個接一個(間距一手長)站立。聽教師的信號(擊鼓),從隊首開始,一個接一個前后快速傳接小棒。
2、左右傳小棒:幼兒站成橫隊,從隊首開始一個接一個快速傳接小棒。
3、向下傳小棒:從隊首開始,幼兒兩腳分開,向下彎腰,一個接一個快速地在兩腿間傳接小棒。
三、接力賽。
1、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紅黃藍綠隊四隊,隊首幼兒分別拿著紅黃藍綠隊小棒。
2、聽到擊鼓聲,隊首幼兒立即跑出,先繞著障礙物跑動,接著跳過“小河”,到達終點處返回;再跳過小河,繞著障礙物跑動,到起點處將小棒傳給第二個人,然后排到隊尾。第二個人接過小棒開始出發(fā)。以全隊先完成接力且落棒次數少數者為勝。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花顏色的不同含義。
2、初步知道為什么有母親節(jié)。
3、簡單的懂得康乃馨的作用。
4、初步了解其特性。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1、康乃馨一盆。
2、不同顏色康乃馨圖片。
活動過程
一、康乃馨一盆
1、談母親節(jié)為什么要送康乃馨?
2、給幼兒講母親節(jié)的由來。
3、說明母親節(jié)送康乃馨的.含義。
二、顏色含義
1、康乃馨有幾種?(9種顏色,還有兩種花有不同。)
2、康乃馨都有那些顏色。(白色、粉色、粉色、紅色……)
3、講解不同顏色的康乃馨的含義。
三、康乃馨作用
1、康乃馨有清心明目、消炎除煩、安神止渴……
2、種植在屋里對家人的睡眠有助于改善。
3、康乃馨還可以泡花茶。
4、在欣賞不同顏色康乃馨的圖片時。
活動結束
小百科:康乃馨,原名:香石竹,拉丁文名:Dianthus caryophyllus.又名:獅頭石竹、麝香石竹、大花石竹,拉丁文名:Dianthus caryophyllus L. 石竹科、石竹屬多年生草本,高40-70厘米,全株無毛,粉綠色。莖叢生,直立,基部木質化,上部稀疏分枝。葉片線狀披針形,頂端長漸尖,基部稍成短鞘,中脈明顯,上面下凹,下面稍凸起;ǔ紊Χ擞邢銡,粉紅、紫紅或白色;花梗短于花萼;寬卵形,頂端短凸尖,花萼圓筒形,萼齒披針形,邊緣膜質;瓣片倒卵形,頂緣具不整齊齒;雄蕊長達喉部;花柱伸出花外。蒴果卵球形,稍短于宿存萼;ㄆ5-8月,果期8-9月。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明快、有力的特點。
2、用熱情、有力、歡快地聲音學唱歌曲,嘗試與同伴合作表演歌曲。
活動準備:
音樂CD
活動過程:
一、聽聽他們在干嘛
1、幼兒完整傾聽整首歌曲,感受歌曲明快、有力的性質。
2、這首歌曲唱的是那些辛勤勞動的人們,你聽到歌詞里唱了些什么?
二、有力、快樂的勞動者
1、幼兒跟隨教師哼唱、并隨音樂有力地喊出“嗬嗨”“嘁哩哩哩”“嚓啦啦啦”等勞動的號子。
2、教師與幼兒合作演唱,教師唱主體部分,幼兒唱象聲詞部分,在演唱“嗬嗨”時,揮動拳頭表示加油。
3、幼兒完整學唱歌曲,表現勞動者有力、快樂的'樣子。
三、大家一起加油干
1、請一部分幼兒扮演正在辛勤勞動的各種職業(yè)的人們,如廚師炒菜、工人搬東西、消防員救火等,要盡量表現出人們忙忙碌碌的樣子。
2、播放音帶,幼兒跟隨音樂表演。
3、幼兒按自己意愿更換角色,表演不同勞動者的勞動方式,增強演唱的趣味性。
中班教案 篇6
問題的提出:
4~5歲的兒童主要依照表象進行思維,認識活動的概括性是兒童對事物理解增強,但仍表面、膚淺!幼兒這個年齡決定他們對周邊環(huán)境有著強烈的好奇,對動植物、自然現象等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本著‘陳鶴勤的社會乃大學堂’:能引起幼兒興趣,真正作到‘玩中學、學中玩’---在本學期,我們中(1)班展開了以杭州老字號特產(杭州西湖龍井茶)為主題的教學活動,目的是想利用幼兒身邊熟悉的物質資源,通過幼兒自主收集、使用、了解,從而對家鄉(xiāng)的特產有進一步認識。在與同伴分享資源的同時 ,為家鄉(xiāng)擁有‘寶貴財富’而自豪,從而激發(fā)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研究目標:
1通過積極參與杭州老字號特產的收集,認識特產對生活的用途,從而為家鄉(xiāng)自豪!
2原因收集特產相關的背景知識,體會與同伴交流的快樂,同時提高主動獲取知識信息的興趣!
3使幼兒在感受家鄉(xiāng)地大物博的同時,初步懂得現在好好‘學本領’的重要性!
研究時間與對象:
時間:20xx-06
對象:中(1)班全體幼兒、家長、老師
實施過程:(為使‘西湖龍井’這一主題開展地更豐富,有效:首先制作主題網絡圖)
認識龍井
杭州西湖龍井
品嘗龍井
龍井繪
A
為保證活動質量,我們將對活動的展開做具體預設:
首先收集各中各樣的茶葉,供孩子比較龍井茶葉與其他茶的不同處;
其次與孩子一起收集相關龍井茶的歷史背景及聞名的.歷史原因;
第三觀看龍井茶的生長過程、龍井的采摘(有機會可實地觀察);
第四動手泡制龍井茶,與同伴分享合作成果;
(在區(qū)角中展開龍井的裝飾:用茶葉來拼自己喜歡的飾物等);
B
在具體的課程設置中考慮孩子的興趣點,主要參考以下點:
1一起認識龍井茶;--我來說說龍井茶;(從形,質等方面展開)
2可愛的龍井茶樹;---我來畫棵龍井茶樹;
3龍井茶的故事;--分享我所知道的;
4一起采茶去;(用錄影帶觀看或實地)
5好聽的‘采茶撲蝶’
6品茶會;
7我來做茶葉工藝品(投至區(qū)角等)
教育的隨機性很大,當然以上只是一個預設的過程,在實際展開中教師會按照幼兒的活動表現做調整或延伸!
【中班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教案(精選)09-12
(經典)中班教案09-19
[精選]中班教案08-30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經典】07-20
【精選】中班教案08-24
中班教案[精選]08-18
(精選)中班教案07-22
中班教案(經典)08-05
【經典】中班教案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