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大班教案[精]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肩上揮臂投物,增強臂部力量。
2、發(fā)展動作協(xié)調(diào)性,產(chǎn)生愉快情緒。
活動準備:火箭每人3個,場地布置,數(shù)字圈123,藍天的標記,保齡球若干,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隊列練習。小朋友,今天我們一起去玩游戲吧,我們先一起來鍛煉一下身體,來聽信號做動作,看誰最能干。(四路變大圓,大圓成四路)
2、聽音樂做律動,F(xiàn)在我們一起來聽著音樂鍛煉身體吧,讓自己全身都動起來。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今天我們要把火箭送上天,那請你想想火箭怎么樣才能飛得高呢?
幼兒討論后個別講述,然后練習。
3、教師作示范講解,兩腳分開,側(cè)身,手舉肩上用力投出。
幼兒邊練習邊念順口溜:舉起火箭,兩腳分開,我的火箭飛得高。讓幼兒將火箭飛向藍天,指導個別幼兒,讓每個人都獲得成功。
4、請個別幼兒來表演自己是怎么樣讓火箭上天的教師小結幼兒游戲情況。
5、游戲:火箭進入軌道站。
教師介紹游戲的`規(guī)則:幼兒分4組,繞過空中的隕石,將火箭投入軌道站,鼓勵幼兒盡量投到最遠。
幼兒進行投擲練習,教師指導。
三、結束活動
慶祝所有的火箭都進入了軌道站,大家來跳一曲歡樂舞結束活動。
大班教案 篇2
主題
我們幼兒園地處農(nóng)村,這里的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在我們的周圍有農(nóng)田、有橘園、有菜地……,可以說到處都是植物,但是,這也從未引起過孩子們的注意,雖然孩子們天天接觸這些東西,卻很少思考些什么問題。如何充分利用這些豐富的本土資源開展主題性活動,一直是我們思考和探索的問題。通過觀察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植物中的蔬菜產(chǎn)生了興趣,提出了蔬菜的種植、蔬菜的買賣等,可活動剛開始就產(chǎn)生了許多問題,于是,我們利用家長、周邊的資源再結合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展開了《爺爺奶奶的菜地》的主題活動。通過帶孩子們參觀菜地,鼓勵他們通過各種途徑來了解綠色菜籃子,從中知道蔬菜的知識和統(tǒng)計的方法,引導孩子們自助配菜,使孩子們了解樣樣食物都有營養(yǎng),幫助孩子們改掉挑食的壞習慣,也讓他們在活動中體驗與他人合作、交往,為他們今后的自主學習奠定基礎。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蔬菜,了解蔬菜的'烹飪食用方法、營養(yǎng)價值,知道農(nóng)民伯伯種菜的辛勞,激發(fā)幼兒對主題活動探究的興趣。
2、讓幼兒通過看看、做做、嘗嘗等親自經(jīng)歷過程中,萌發(fā)喜歡蔬菜的情感,讓幼兒懂得蔬菜是幫助我們健康成長的好朋友。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師幼共同創(chuàng)設的主題墻,墻上張貼小朋友參觀菜園地拍攝的照片和記錄的蔬菜的品種及價格;幼兒帶來的各種蔬菜的圖片等。
2、自然角中也投放一些常見的蔬菜實物進行發(fā)芽的實驗;家長與孩子共同制作的蔬菜造型——洋蔥娃娃、蘿卜小船等。
家園聯(lián)系:
1、通過家長會,讓家長了解主題探究活動的內(nèi)容、范圍及意義。
2、通過“家園之窗”,讓家長了解在主題活動中可能需要配合的活動。如:帶幼兒到超市去看蔬菜、選購蔬菜、拓寬幼兒對蔬菜的了解等。
3、書寫通知,告訴家長孩子們的探究進程,求得家長的協(xié)助。
4、每位幼兒帶蔬菜的種子或秧苗來豐富自然角。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充分理解散文詩的內(nèi)容,體驗文學作品的語言美。
2.體驗秋天的美,培養(yǎng)幼兒對自然的熱愛之情。
3.豐富詞匯:分外好看、黃澄澄的。
4.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fā)閱讀興趣。
5.能簡單復述散文詩。
教學重點、難點
1.體驗文學作品的語言美。
2.充分理解散文詩內(nèi)容。
活動準備
秋天美景圖片:花園、田園、果園和優(yōu)美的音樂
活動過程
1.用優(yōu)美如詩的語言導入。
“秋天到了,菊花開了,酸酸甜甜的果實掛滿了枝頭,金黃的稻田里到處都是人們忙碌的身影。這一切告訴我們——秋天來了。今天,老師就與小朋友們一起學習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詩——《美麗的秋天》。
2.嘗試描述秋天,激發(fā)對語言運用的興趣。
。1)提問:你們見到的秋天是怎樣的?誰能用好聽的句子說一說?
。2)老師也很喜歡秋天的美景,我都把它拍下來了,你們想看嗎?
3.逐一播放花園、果園、田園的圖片。
。1)提問:你們能用好聽的詞句形容這些景物嗎?
。2)提問:你們知道這些景物都分別長在什么地方嗎?
4.教師朗讀散文詩“美麗的秋天”,體會作品的'語言美。
提問:請你們閉上眼睛聽,散文詩中都描寫了哪些景物?
用多種教學方式朗讀散文詩,比如:播放優(yōu)美的音樂,圖片等,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從而加深幼兒對散文詩內(nèi)容的熟悉和理解。
5.游戲
幼兒帶上秋天景物的頭飾,讓“景物”找自己的家(花園、果園、田園)。
6.自然結束活動。
老師:你們喜歡秋天的美景嗎?那我們現(xiàn)在就一起到外面欣賞這美麗的秋景吧!
教學反思
教學中我主要引導幼兒注意聽,大膽表達。根據(jù)《綱要》中讓幼兒想說、敢說的要求,我就從想和敢這兩方面進行具體指導和幫助。首先,在導入后,提問:“你們見到的秋天是怎樣的?誰能用好聽的句子說一說?”讓幼兒帶著問題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認真傾聽。借助圖片,刺激幼兒的各種感官,激發(fā)幼兒想說。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游戲,給幼兒提供自己表達的機會,讓幼兒敢說。這節(jié)課讓幼兒體會了語言美,達到會用優(yōu)美語言的目的,這節(jié)課下來,我覺得還是有很多不足之處,說話有點??嗦,語言不夠精煉,以后我一定多注意語言的精煉,多積累精煉、優(yōu)美的詞語。后面的游戲時間也有點倉促。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比較早晨上幼兒園與上小學的不同,理解上學要守時的道理。
2、初步知道做事要有計劃,感受時間的寶貴。
重點:在看看、說說、比比中發(fā)現(xiàn)上小學的早晨與上幼兒園的不同,知道上學要守時。
難點:引導幼兒初步理解時間的概念。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事先帶幼兒參觀小學,和幼兒一起收集有關小學的信息。
環(huán)境準備:多媒體一套(自制PPT、錄象、音樂等)、計劃表、書包文具、筆、紙張、翻翻牌等
活動過程:
一、交流與分享——解決合理不合理的問題
1、個別幼兒介紹自己上幼兒園的早晨。
2、引導幼兒交流對計劃“上幼兒園的早晨”中遇到的疑問,鼓勵孩子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預計幼兒會就早晨看書、拖拉等題提出自己的疑問,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小結:如果我們能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那么我們就能成為生活的小主人。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
此環(huán)節(jié)通過交流分享的'方式,對個別化活動中的記錄結果進行有選擇的交流,幫助幼兒解決“我們要形成良好生活習慣”的問題。
在互動中,重點關注孩子收集信息的能力和對形成良好生活習慣的認識。
二、“閱讀”與游戲——了解上幼兒園早晨與上小學早晨的不同,知道要遵時。
1、播放的小學生上學的早晨的錄象
。ㄐW生早上做了什么,每個環(huán)節(jié)花了幾分鐘,當中蘊含不少小學生的相關信息,如校服、早讀、營養(yǎng)、整理書包等)
2、開展錄象形式的記憶游戲,提出聽記要求,并請幼兒一起猜出表格。
。ɑ貞浶W生的早晨,做了什么?花了幾分鐘?算算一共花了多長時間?幾點小朋友要起床了呢?)
3、討論交流:小學生的早晨和我們幼兒園小朋友有什么不同?為什么要準時上學?如何才能準時到校不遲到?
。ㄖ攸c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小學生和幼兒園孩子的早晨不同的地方,安排好時間、提早出門,預留時間等)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閱讀”、游戲
觀看小學生早晨上學前的生活情景,并玩記憶與推算游戲---比較早晨上幼兒園與上小學的不同準備
幼兒觀看錄象了解小學生早晨是怎樣的。
幼兒通過記憶游戲回憶小學生的早晨生活情景。
幼兒推算游戲,算算小學生要幾點起床。
在互動中,重點關注對表現(xiàn)時間數(shù)量的敏感性。
三、游戲與感受——了解時間的寶貴
1、討論:你覺得時間象什么?一分鐘是長還是短?(大部分孩子會覺得時間短)
2、用一分鐘來整理書包,開展一分鐘競賽,讓自己一分鐘成為一個小學生的樣子。(體驗一分鐘到底有多長,了解一分鐘能做很多事情)
3、看錄象,聽阿姨、警察、醫(yī)生、球員、劉翔等說說一分鐘對他們而言的重要性。(感受一分鐘的重要性,知道要珍惜時間)
此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
通過游戲比一分鐘整理書包誰快,感性的體驗時間的長短。通過“閱讀” 感受不同職業(yè)的人一分鐘可以干什么重要的事,了解時間對于人們來說多么的重要與寶貴。
互動的重點在于關注對時間問題的情感體驗。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流暢、歡快的風格,并能隨著音樂創(chuàng)編動作。
2、能夠感受并演唱出歌曲漸強的表現(xiàn)手法。
3、體驗歌曲中小火車克服困難、不服輸?shù)木,知道面對困難要樹立信心,勇于克服。
【活動準備】
1、幼兒活動材料第一冊15—16頁;
2、FLASH課件;
3、鋼琴;
4、陡坡道具。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們,聽?這是什么聲音?(播放課件火車聲響由遠到近)
師:火車是什么樣子的?有坐過?你們在哪里見過火車?
師:瞧,火車他來啦(出示課件火車過橋、隧道、爬坡等圖片)小火車的本領可大了,今天徐老師還帶來了一個關于小火車的故事呢,想聽嗎?
二、新授。
講《不認輸?shù)男』疖嚒饭适?播放故事內(nèi)容課件)
師:我們的這輛小火車真了不起,可是小火車從出生到現(xiàn)在還沒有名字呢!你們看它現(xiàn)在一點都不開心(播放小火車傷心的動畫)它很想有一個名字,你們趕緊給它起一個名字吧!
師:你們的.想法可真多,真不錯。你們看,小火車在碰到那么陡的山坡的時候都沒有放棄、不怕困難,我們就叫它“不認輸?shù)男』疖嚒卑?來和不認輸?shù)男』疖嚧騻招呼吧!(出示小火車高興、感謝、打招呼的動畫)
師:小火車為了感謝大家,要載著我們出去玩,那我們?nèi)ツ睦锬?好的,那趕快上車吧!(播放音樂‘無歌詞’及火車行進畫面)
師:哎呀!火車停下來了,因為前面有一個很陡很陡的山坡,它有些害怕了,小朋友們,我們怎么辦呢?
師:好的,我們面對困難一定要勇于面對,那我們給(大考吧幼兒教育 )小火車加加油吧!我們小朋友把手拿出來,我們用掌聲來表示我們對小火車的鼓勵!好嗎?
師:我們快快坐好,小火車要開動了(播放音樂‘有歌詞’火車動畫)
三、延伸。
師:經(jīng)過大家共同的努力,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達目的地,F(xiàn)在我們要坐上火車返回幼兒園了,快快坐好!準備出發(fā)(播放音樂,火車飛馳動畫)老師和幼兒一起開著小火車邊唱給邊走出教室。
大班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大班孩子就要邁進小學的大門,小學對于他們來說是一個陌生而又富有誘惑力的地方。在“走近小學”這一主題活動中,教師要為孩子解除疑惑,從身心發(fā)展的許多方面為他們進入小學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其中包括在生活中通過各種活動,讓幼兒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良習慣并即時糾正,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結合本班實際情況,通過平日里的觀察,發(fā)現(xiàn)班級里總是有幾個小朋友經(jīng)常會來園比較晚,在日常的談話過程中了解到他們很多都是因為晚上睡的太晚,早上起不來造成的。其他小朋友中也有晚上很晚也不肯睡的現(xiàn)象。針對上述情況,預設了本次活動。目的在于通過多種形式的演唱歌曲,體驗歌曲中所蘊涵的積極情緒,從而使小朋友養(yǎng)成早睡早起,不拖拉的好習慣。為上小學做好準備。
活動目標:
1、有興趣地學唱歌曲,并嘗試用二聲部輪唱的形式來表現(xiàn)歌曲。
2、養(yǎng)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為適應小學生活做好準備。
活動準備:圖片若干
活動流程:情景創(chuàng)設——學唱歌曲——輪唱歌曲——游戲結束
活動過程:
一、情景創(chuàng)設、激發(fā)興趣
1、師:小朋友,這是誰?(出示小貓睡覺圖片)它在干嗎?奧,上課時間到了,讓我們趕快把它叫起床,要不它會遲到的,
2、師:哎,叫不醒,又要遲到了!看來這是一只愛睡懶覺的小花貓,小朋友,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幫助他快快起床嗎?——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用鬧鐘來叫自己起床。
3、總結:你們想了那么多辦法,有……,……都很好。我的辦法是和XX的辦法一樣的,也是用小鬧鐘。那你們能告訴我鬧鐘叫別人起床的時候會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呢?(幼兒模仿學一學)(出示小鬧鐘的圖片)這可是一個很特別的小鬧鐘,聽!它在說話呢。ń處熌顑焊瑁
4、提問:它都說了些什么呀?(請小朋友說一說,其他小朋友學一學,鞏固對歌詞的認識)
5、小鬧鐘真厲害,它還會用好聽的歌聲來叫小貓弟弟起床。想不想聽一聽?
二、欣賞歌曲、學唱歌曲
1、完整欣賞一遍樂曲。(初步感知歌詞)
2、再次傾聽一遍教師彈唱。(熟悉歌詞,提問孩子,解決第一遍中沒聽清楚的樂句)
3、集體學小鬧鐘唱歌(幼兒跟唱練習唱)
。1)解決孩子還不太會的樂句,鞏固練習。師:小朋友,還有哪個樂句不太會唱嗎?
師:學會小鬧鐘的起床歌,我們就可以一起唱給小貓聽,催它快點起床上學去了。
4、大鬧鐘唱歌。變換形式跟唱(玩游戲的形式:師生互相跟唱、男女跟唱)、
由強至弱變換唱(貓媽媽說小貓在睡夢中,你們一下子就唱得很響亮會把貓寶寶嚇壞的,如果你們能由輕到響、由弱到強地唱,小貓可能會很快醒來的)(幼兒唱兩遍)
三、輪唱歌曲
1、大鬧鐘的歌聲真好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小貓現(xiàn)在起床了嗎?(出示第3小貓睡覺的圖片)還是沒起床,真是個磨磨蹭蹭,貪睡的小貓,看來我們需要用兩個鬧鐘來催催它了。
2、兩個鬧鐘可以怎樣唱歌呢?(讓幼兒討論,給幼兒探索的.空間)
3、教師與個別幼兒示范。(通過示范,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輪唱的真正含義)
師:就是一遍接著一遍的催它快一點是嗎?這個辦法好。誰先和我試試看?
提問:我們是怎樣唱的?有什么秘密嗎?
師:第一個鬧鐘先唱,第二個鬧鐘晚一點在唱。在第一個鬧鐘唱完一句“快快起床”的時候第二個鬧鐘再從開始唱。
4、幼兒嘗試輪唱。重點指導:兩個鬧鐘不要變成一個鬧鐘。
5、兩個小鬧鐘一個接一個地響,就像是在一遍又一遍地催著小貓弟弟。它終于起床了,準備上學去了。(出示小貓背書包的圖片)
四、游戲結束
1、我們小朋友也馬上就要上小學了,可不能像小貓一樣,養(yǎng)成拖拖拉拉、不早睡早起的壞習慣,不然上學可能就會遲到了。你們有這樣的壞習慣嗎?(沒有)
2、起床游戲——嘗試用輪唱的方法叫本班幼兒起床。
——很好,接下來我們就來玩?zhèn)游戲,看看你們是不是一聽見小鬧鐘唱完起床歌就起床了?誰來試試看?——我們應該怎樣叫他起床?(替換歌詞)——反復游戲結束。
附歌曲:
1 2 3 1/ 1 2 3 1 / 3 45 / 3 45 /
快快起床, 快快起床, 小弟弟,小弟弟,
5 6 5 4 / 3 1 / 5 6 5 4 / 3 1 / 2 7 1 / 2 71//
鐘兒已經(jīng)敲響,鐘兒已經(jīng)敲響,叮叮當,叮叮當。
活動反思:
此次音樂活動是創(chuàng)新的,給予孩子的是全新的體驗,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師精心設計活動過程是音樂教學與否的關鍵所在,只有教材的處理和教學設計充滿趣味性,這樣才能吸引孩子主動學習。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人民幣的特征和面值。
2、了解貨幣之間的換算關系。
前期經(jīng)驗的準備:
1、幼兒對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幣有初步的認識。
物質(zhì)準備:
不同面值的硬幣和紙幣若干、標有價格的玩具若干、幼兒每人帶架子10元的不同面值的硬幣或紙幣,并將它們插在透明的卡片上
環(huán)節(jié)預設:
一、認識人民幣:
出示各種面值的人民幣,讓幼兒了解:人民幣的特征(都有國徽);人民幣的種類(紙幣和硬幣);人民幣的面值及相應的漢字。
二、的換算關了解不同面值貨幣之間系:
1、幼兒展示各自帶來的貨幣,并介紹自己帶的10元人民幣的組合。
2、出示紙幣和硬幣的分、角、元,介紹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10個1分等于1角,10個1角等于1元,10個1元等于10元。)
3、換算練習(教師或幼兒出題)
例:出示5角硬幣,可以換幾個一角?
出示10元紙幣,可以換幾張5元?幾張2元?幾張1元?
三、實踐操作(游戲——“買玩具”):
出示一些貼有標價的玩具,請幼兒用自己帶來的模擬買玩具。(最好每人能買到一個玩具。)
告訴幼兒這是游戲,買來的玩具可以玩一會兒,以后再用玩具換回自己的錢。(用玩具模擬買賣比較合適,這樣幼兒買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兒不能吃和用,游戲的積極性會受影響。)
買賣過程中的教師要注重引導幼兒識別玩具的標價,嘗試進行貨幣的換算。
算錯的顧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繼續(xù)思考,想好了再買。還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貨幣,讓幼兒邊擺弄邊思考,降低換算的難度。
大班數(shù)學教案:認識人民幣
設計思路:
在實際生活中,孩子們已經(jīng)對人民幣有了一定的認識,經(jīng)常能看到大人使用人民幣,對人民幣的外觀和面值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大部分幼兒沒有真正使用過人民幣,獲得過用人民幣購物的快樂體驗,所以本次活動主要是通過游戲體驗的方式進一步認識人民幣。本次活動打破了以往數(shù)學活動先學習后操作體驗的教學模式,嘗試了先體驗操作,再根據(jù)幼兒的需求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活動中相互解決困難的過程同時也成為幼兒從“要我學”轉(zhuǎn)變?yōu)椤拔乙獙W”的過程。
活動目標:
1.幼兒利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認識10元以內(nèi)的人民幣。
2.在游戲中嘗試用人民幣購物,自主學習簡單的人民幣兌換。
3.積極參與活動,了解人民幣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
活動準備:
1.幼兒準備10元以內(nèi)不同面值的人民幣,每人一個放錢的盒子。
2.幼兒已經(jīng)學習過10以內(nèi)的分成和加減。
3.情境創(chuàng)設水果店、購物籃若干。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2. 利用已有生活經(jīng)驗,在取幣的過程中認識人民幣。
。1)取10元人民幣,準備買水果。
。2)交流10元人民幣的不同取法。
①解決沒取成功幼兒的困難。
、谌〕晒Φ挠變航榻B自己的取錢方法。
。3)你在取人民幣的.時候有沒有遇到困難呢?誰會幫他解決?
。4)教師小結。
。5)互相檢查取出的人民幣是否正確。
3.游戲:買水果。
。1)倆倆自主結合買賣水果游戲。
、僬埿∨笥2個人一組,互相商量一下一人做營業(yè)員,一人做顧客。
、谔岢鋈蝿找,并教師與一幼兒示范買賣水果。教師參與幼兒的游戲。
(2)交流自己買水果使用人民幣的過程,解決幼兒買水果時遇到的困難。
(3)針對幼兒的問題進行小結。
。4)交換角色買水果。
資源整合教育活動:
1.日常談話活動中與幼兒一起討論人民幣是靠勞動所得,懂得要愛護人民幣,并且從小養(yǎng)成節(jié)約用錢的的好習慣。
2.知道人民幣的細菌多,拿過人民幣后要及時洗手,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3.區(qū)域游戲可以開展小超市游戲,鞏固幼兒對人民幣的認識,在游戲中練習人民幣的兌換,培養(yǎng)幼兒社會性的發(fā)展。
4.周末和爸爸媽媽去超市體驗自己購物付款,獲得真實的體驗。
大班教案 篇8
美麗的手指印畫
價值取向:
1、學習在手指印上添畫的技能,嘗試在手指印上添畫變出各種形象來,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
2、在繪畫過程中能大膽嘗試,注意畫面的整潔。
材料設計:
1、幼兒用書上的范畫進行塑封,便于幼兒參考。提供思維的典范。
2、細頭的黑色水筆,教師用多種顏料及海綿自制印泥,抹布。
玩法提示:
1、幼兒可以在一個手指。ǜ鶕(jù)需要選擇適合的手指)上進行想象添畫,也可以在幾個組合的'手指印上進行添畫。
2、引導幼兒說說:我把手指印變成了什么?
3、注意不要印得太密,影響添畫。
指導要點:
鼓勵幼兒對變出的東西刻畫細致些,變得越多越好,能想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注意畫面的整潔。
大班教案 篇9
活動內(nèi)容:節(jié)奏樂——會變的水
活動目的:1.幼兒能按自己的意愿為歌曲伴奏。
2.幼兒能自主地運用樂器為歌曲創(chuàng)編伴奏節(jié)奏型。
3.培養(yǎng)幼兒愛惜樂器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1.幼兒已學會歌曲《會變的水》
2.樂器若干(鈴鼓、三角鐵、串鈴、碰鈴、響板)。
活動過程:
1.師生問好及練聲。
練聲音域為C——E,及跳音、延長音練習,上下行各一次。
2.復習歌曲《會變的水》。
要求全班幼兒用自然、好聽的聲音唱,能夠較為準確地、清晰地唱出字音。
3.復習節(jié)奏型。
1教師出示節(jié)奏卡,幼兒用樂器練習。
∣×××∣×××∣××∣×——∣
∣×.××.×∣×.××∣
∣×××××∣×××××∣
2請幼兒用樂器創(chuàng)編節(jié)奏型。
教師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出適合三拍子歌曲的節(jié)奏型。
如:∣××××∣××××∣
∣××××××∣××××××∣
4.教師引導幼兒用自己創(chuàng)編的'節(jié)奏為歌曲進行伴奏,找出最好聽、最適合歌曲節(jié)奏的節(jié)奏型。
1教師讓幼兒自由進行樂器伴奏,從中啟發(fā)
幼兒對音樂的想象力。
2教師請個別幼兒示范他所創(chuàng)編的節(jié)奏,并請其他幼兒跟著進行演奏,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3教師組織幼兒進行討論,讓幼兒找出最好聽、最適合歌曲、自己最喜歡的節(jié)奏型。
5.幼兒根據(jù)自己所選擇的節(jié)奏型,在教師的指揮下,為歌曲進行伴奏。
要求:幼兒能夠愛護樂器,輕拿輕放;能夠看教師的指揮進行演奏;能夠按照自己所選擇的節(jié)奏型進行演奏。
6.幼兒在輕松的演奏環(huán)境中,一邊伴奏一邊自由結束活動。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09
【精選】大班教案07-26
大班的教案11-22
大班教案07-20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7-23
[精選]大班教案09-14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9-17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9-19
(精選)大班教案09-19
(精選)大班教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