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6篇(優(yōu))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運用多種感官來感知空氣的存在;
2、學習簡單的實驗操作方法,培養(yǎng)細致觀察的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重難點
1、運用多種感官感知空氣的存在;
2、對科學實驗感興趣,并進行積極探索。
活動過程
。ㄒ唬┲i語導入
1、師:請小朋友猜一猜,這是什么:看不見,摸不著,沒有顏色沒味道,植物動物都需要。(空氣)
2、(真能干,一下子就猜對了。)那么,你覺得空氣是一種怎樣的東西呢,它在哪里?
3、是的,空氣無孔不入,無處不在。那么,你能把空氣找出來嗎?說說你的辦法。
(二)第一次嘗試:找空氣
1、介紹材料自由找
這里有許多東西(逐一介紹),它們能夠幫助你們找到空氣,去試一試吧,想到的辦法越多越好。
2、集體交流:你是怎樣找空氣的,找到了沒有?
3、過渡:大家真會想辦法動腦筋,陳老師也想給大家做個實驗來證明空氣的存在。
(三)第二次嘗試:紙團會不會濕
1、教師演示將紙團塞進杯底,杯子直立倒扣在水槽中,并讓幼兒猜猜杯里的.紙團會不會濕,然后垂直提起杯子,讓幼兒觀察紙團有沒有濕。
2、討論:紙團為什么不會濕?(輔助問題:水為什么進不了,杯子里有什么東西不讓水進去呢?)
3、小結:原來杯子里裝滿了空氣,水進不去,所以紙團不會濕。
4、再次示范,請幼兒仔細觀察實驗操作方法。
5、幼兒操作。(操作前先說明一下操作要求:每張桌子站三人,每人取一個塑料杯各自在面前的水槽里操作)
6、集體交流:你成功了嗎?說說你又發(fā)現了什么。(請失敗的孩子上來演示一下,共同尋找失敗的原因。)
。ㄋ模┑谌螄L試:空氣搬家
1、過渡:剛才的小實驗十分有趣,不僅讓我們清楚地觀察到了空氣的存在,而且也知道了空氣會占位子。那么接下來我想請你們嘗試做一個讓空氣搬家的小實驗。
2、師介紹實驗材料,提出實驗目的和方法:取兩只杯子,其中一只裝滿水,將空杯和裝水的杯子垂直倒扣在水中,然后想辦法讓第一只杯子里的空氣跑到第二只杯子里去。
3、幼兒嘗試操作。
4、集體交流:你成功了嗎?你是怎樣做的?這個實驗告訴我們什么?
總結:小朋友們都能積極動腦,真棒,通過今天的活動,了解了空氣會占位子,也會流動。其實空氣還有許多的秘密,我們在以后的科學活動課中再來探索。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冬天的用具,知道他們給人們保暖或帶來溫暖。
2、關心周圍的科技產品,學習用打勾的方式記錄自己家里的家用電器。
3、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了解一些簡單的常識。
活動重點:
認識各種冬天的用具,說出它們的名稱。
活動難點:
學習用打勾的方式記錄自己家里的家用電器。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筆取暖用具:古老的.碳盆、暖手爐、熱水袋、火爐、空調、電熱毯。
2、幼兒自帶冬天的用品。
活動過程:
1、提問,引出冬天的保暖用品。
天冷了,怎樣使自己的身體 不冷?你身上那些東西是冬天用的保暖用品?
你還知道哪些冬天的保暖用品?他們使用什么材料做的?
2、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圖上有哪些冬天的用品?他們有什么用處?
總結:棉衣、棉帽、圍巾具有保暖的作用?照{、火爐、取暖器有取暖的作用。
3、幼兒講述自己帶來的用品,進一步引導幼兒認識各種冬天的用具。
它是什么材料做的?怎樣使用?怎樣幫助我們取暖和保暖?幼兒示范方法。
引導幼兒了解各種取暖用具不同的發(fā)熱反復法及不同的用法。
火爐用煤碳取暖;炭盆用木炭取暖;電熱毯用電取暖;熱水袋用熱水取暖。
4、引導幼兒進一步思考:
還見過哪些取暖用具?他們怎樣發(fā)熱?怎樣使用?
為什么要使用各種各樣的取暖用具?你喜歡哪種用具?為什么?
長大以后,你想發(fā)明什么樣的取暖用具?
觀察圖表,打勾記錄。
5、初步建立自我保護意識,教育幼兒安全使用各種取暖用具,防止燙傷、燒傷,使用電器時要在成人的指導下使用。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對數字和顏色分類感興趣。
2. 能手口一致地點數5以內的物體,并說出總數,能按數取物。
3. 嘗試根據不同色塊中白色圓點的數量,放置相同數量和顏色的圓點。
活動準備:
1. 幼兒玩過顏色分類游戲。
2. 材料準備:《邊做邊學》操作材料,5個不同顏色的圈。
活動過程:
1. 手指游戲:《鱷魚來了》。
2. 創(chuàng)設意境,導入活動。
師:今天是森林國王的生日,它準備了好多好玩的游戲和玩具,也邀請了好多小動物去參加它的生日會…
3. 依次出示小動物圖片(小老虎,小白兔,大象…)。
教師提問:你看到了什么動物呢?它有幾只呢?我們來幫幫它們分好禮物送給國王吧!
4.游戲互動,看誰反應快。
師:森林國王還給我們準備了更加好玩的,漂亮的.游戲場地(5種不同顏色的圈圈)。
a. 教師分組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的圈圈并站在圈內。
b. 請幼兒數出自己所站的圈以及圈內的人數。
5.動手操作,填充色塊。
師:還有一個小動物它也想參加國王的生日會,可是它的身體上有一些小秘密…(出示操作圖片)。
a.提問:你看到的小蝸牛它怎么了?它身上的顏色完整嗎?應該怎么幫幫它呢?
b.引導幼兒嘗試填充顏色及點數。
c.請幼兒自己動手操作,填充色塊。
6.點評。
a.出示幼兒操作好的圖片,請幼兒自由點評。
b. 師:小蝸牛非常感謝小朋友幫助它解決了問題,它想跟著我們一起去參加森林國王的生日會,請小朋友們有秩序的排好隊形,準備出發(fā)吧!(幼兒退場)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根據自己收集的資料和同伴交流恐龍滅絕的原因。
2.產生探索恐龍滅絕原因的興趣。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Ppt、圖示
【活動流程】
一、討論恐龍的滅絕原因。
引導幼兒大膽表達自己查詢資料時得到的相關信息,如果其他幼兒有不同意見,教師應允許并鼓勵幼兒說出反對的理由。
提問:恐龍生活在什么年代?現在能看到恐龍嗎?恐龍為什么會滅絕?
(教師不必強求幼兒按照科學家推測的說法來交流,只要從幼兒能理解的角度出發(fā)來交流即可)
二、整理恐龍滅絕的可能原因。
你認為恐龍滅絕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什么?
(關于恐龍的滅絕原因目前有許多種說法,但沒有定論。這里可以讓幼兒投票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并說說自己投票贊成的理由,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或作進一步地追問,或表示認同)
三、出示掛圖,介紹恐龍滅絕的可能原因。如:小行星碰撞地球、氣候變冷、病態(tài)恐龍蛋、恐龍食物沒了、吃了有毒的植物等,幼兒看圖聽教師介紹。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必須傳遞給幼兒的一個信息是:這些讓恐龍滅絕的原因都只是一種推測,一種可能,隨著科學的發(fā)展,也許會出現新的結論)
【活動反思】
恐龍去哪里了這是個十分有意義的探討活動,幼兒會積極主動的探討活動,但有時小朋友說出的答案,有點偏離現實,需要老師從旁指導。重新梳理知識,但在圖片、視頻方面的資料還不夠全面、科學。幼兒接受的.知識還不夠科學。
小百科:恐龍是出現在中生代時期(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的一類爬行動物的統(tǒng)稱,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是大多數恐龍的寫照。它們主要棲息于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開闊地帶。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春天的天氣與花草樹木的特征,能發(fā)現身邊自然景色的變化。
2、樂意在老師的引導下觀察春天的景色,喜愛春天。
活動準備:
1、選擇一處植物較多并有迎春花的地方。
2、日常散步時帶領幼兒觀察正在發(fā)芽的樹。
3、春天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春天和冬天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2.小結:春天真舒服,陽光照在身上非常暖和,小草和花兒都長出來了。
二、觀察圖片。
1.看,我把春天的景色帶到了我們小三班。
2.提問:
(1)你在圖片上看到了什么?
(2)春天的`花草和樹木是什么顏色的?
3.那你們來看看老師這里的花和樹你們都認識哪一些?
4.老師這里還有一種花你們認識嗎?(迎春花)
5.這黃黃的小花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迎春花,因迎春花開了就代表春天來了。
6.小結:春天來了,迎春花開了,小草、大樹都長出來了,變成了綠色,花兒也都開了,五顏六色非常漂亮。
三、感受春天。
1.我們看過了春天景色的圖片,小朋友想不想到外面去感受一下,看看春天來了,我們的大地媽媽是什么樣的?、
2.帶幼兒到戶外觀察樹木,看一看、聞一聞、說一說。邊走邊欣賞花草樹木,知道春天的花是五顏六色的,小草變綠了,大樹長出了綠芽。
3.你們找到春天了嗎?它藏在哪里?
4.進行游戲活動:春天是個萬物生長的季節(jié),許多植物都長出了嫩芽,抽出了葉子,花兒也會在春天里開放,讓我們在春天里一起玩游戲吧
科學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二維碼和3D電影都是孩子們經常接觸到的科技產品,所以我抓住這一興趣點,結合《指南》提出的5--6歲兒童能通過觀察、比較與分析,并且能用一定的方法驗證自己的猜想。設計了以探索濾色片找出數字密碼的游戲(密室逃脫之神奇的眼鏡),引導幼兒在不斷探索鏡片組合的過程當中尋找走出“密室”的方法,通過游戲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探究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能用紅和藍2種濾色片進行不同的鏡片組合,找到不同二維碼中隱藏的圖畫,初步感知“濾色”的概念并感知立體圖像的奧秘。
2.在活動中能大膽猜想、主動探究,體驗“密室逃脫”游戲的樂趣。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用紅和藍2種濾色片進行不同的鏡片組合,找到不同二維碼中隱藏的圖畫,初步感知立體圖像的奧秘。
活動難點:
能在探究中發(fā)現濾色片顏色與二維碼識圖的關聯(lián),初步感知“濾色”的概念。
活動準備
“密室逃脫”PPT、紅藍濾色各一筐、空框眼鏡人手1副、紅色二維碼圖片3張(1.3.5)數字1、2、3各1張(桌子編號)、鑰匙1把(貼在2號桌下)、觀察記錄單人手一份、紅藍彩色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進入密室
1.教師:今天我們玩“密室逃脫”的游戲,現在我們已經進入密室,開始游戲。
2.旁白:歡迎來到眼鏡密室,現在門已鎖,要利用神奇的眼鏡和聰明的大腦才能逃離密室。你們只有30分鐘的時間(屏幕出現30分鐘)。
(游戲提示單)請在旁邊的框里取一副眼鏡框,并穿上合適的鏡片讓眼鏡變得完整。
3.教師和幼兒每人拿一個眼鏡框。
教師: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一副眼鏡框,它并不是一副完整的眼鏡,這里有兩筐鏡片,我們看看是什么樣的?
教師分別出示兩種顏色濾色片,請幼兒觀察并說出顏色(紅色、藍色)。
教師:現在,請大家選擇自己喜歡的鏡片讓自己的'眼鏡變得完整。(幼兒自主取濾色片插入鏡框)
4.旁白:接下來去尋找桌上的秘密吧!
。ǘ┟苁医庵i
1.單色濾色片解謎
。1)(游戲提示單):請用手中的眼鏡找出1號、2號、3號桌上的秘密,時間3分鐘。
(2)講解觀察記錄單記錄方法。(幼兒進行操作、屏幕上出現3分鐘倒計時)。
。3)教師:看到了什么?是用什么顏色的鏡片看見的?(幼兒自由回答)
。4)教師:接下來看看我們找到的秘密是否正確。
--------出示第一張紅底二維碼,驗證幼兒所看到的結果(出現數字1、紅色鏡片)。
--------出示第二張紅底二維碼,驗證幼兒所看到的結果(出現數字3、紅色鏡片)。
--------出示第三張紅底二維碼,驗證幼兒所看到的結果(出現數字5、紅色鏡片)。
(5)小結:紅色的二維碼圖用紅色的鏡片就能看清楚里面綠色的圖形,紅色的二維碼不見了;這種現象就是濾色,有色鏡片會過濾掉與它相同顏色的圖案。
旁白:是不是覺得自己很厲害,嘿嘿,游戲才剛剛開始呢?這里有一把密碼鎖,解開三張圖就能找到接下來的線索。
2.神秘的密碼鎖
(1)(游戲提示單):請根據要求猜出三個數字密碼解鎖。
①猜測三位數字(屏幕上出現3張圖片,分別對應3個數字)
A.五邊形(數字5)
B.雙色點陣圖(數字4)
C.前兩位數字相加的總數(數字9)
。2)按照幼兒的各種解鎖思路,教師操作課件,直至解開密碼鎖。
(3)旁白:“恭喜你們打開了鎖。打開了這把鎖,你們就會得到接下來的出門線索。
3.雙色立體圖片解謎
(1)(游戲提示單)請用眼鏡找出三張卡片中隱藏的線索,根據線索找到鑰匙。
(2)屏幕上彈出3張疊放的二維碼圖片,觀察3張雙色立體圖片尋求解謎途徑。
A.出示第一張立體圖片(內容:立體圖像---“長方形”)我們來看一下,看到了什么?你是用什么顏色的鏡片看到的?針對沒有看到的孩子提問,你又是用什么顏色的鏡片看得?那么調整再試一試。
。3)小結:原來同時使用藍色和紅色的鏡片就能看出立體圖像。那我們的密室里哪里有長方形?
B.第一個線索已經得到,接下來我們尋找第二個線索,出示第二張立體圖片,(內容:立體圖像“2”)看到了什么?密室里面哪里有2?我們回想一下線索1是長方形,長方形的又有2的是哪一個?
C.接下來我們看第三個線索,出示第三張立體圖片(內容:立體圖像---“下”),看到了什么?好,我們再想一下線索1、線索2,、長方形的2號桌下。
。2)根據剛才找出的3個線索引導幼兒找出鑰匙。
師:現在我們去找一找鑰匙。
(三)逃出密室
1.旁白:恭喜你們、闖關成功。
2.我們終于逃出來了,我們在密室里發(fā)現了用紅藍兩種顏色的鏡片組合同時看,可以看出立體圖形,我們平時看3D電影的時候也會用到眼鏡,那我們今天的這副眼鏡能不能看到3D電影呢?我們先放下眼鏡看,能看清楚嗎?是立體的嗎?拿起你的眼鏡再看看。
3.觀看3D動畫1分鐘,離開密室。
4.結束語:3D電影好看嗎?現在我們的密室游戲已經結束了,老師會把眼鏡放到班級區(qū)域,你們可以用它發(fā)現更多的秘密,現在請孩子們有序離開密室。
活動總結
一、目標達成情況:
從本次活動當中,孩子對密室逃脫的這一游戲活動非常感興趣,并能在活動中大膽猜想,主動探索尋找解密的線索,為目標1的達成鋪墊了經驗,但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感知立體圖形時只能用凹進去凸出來的語言進行表述,于是在環(huán)節(jié)中我直接為幼兒梳理概念“立體圖形”提升幼兒經驗,達成了我此次的活動目標。
二、優(yōu)點與不足:
優(yōu)點:1.本次活動用孩子們熟悉的科技產品為 這次活動增加了神秘感。
2.整個活動中教師只是提供線索的參與者,對于個別有需要的孩子老師適時提供幫助與引導。
3.整個活動以幼兒為主導,放手讓孩子去探索發(fā)現。
不足:活動結尾時缺少總結,雖然每一環(huán)節(jié)都進行了小結,但是最后還是應該總結一下。
三、再教設計:
1.在結尾教師進行總結,在第一環(huán)節(jié)后面加入關于“濾色”的科學視頻。
2.區(qū)域材料投放眼鏡、二維碼。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7-20
【精選】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經典)07-21
(精選)科學教案07-26
[經典]科學教案08-28
科學教案(精選)10-22
(精選)科學教案08-31
(經典)科學教案08-05
科學教案【經典】08-23
[精選]科學教案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