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6篇[熱門]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知道三月八日是婦女節(jié),是媽媽的節(jié)日;
2、能自己動手制作做禮物送給媽媽,提高動手能力;
3、會尊敬、關心媽媽,向媽媽表達自己的愛。
4、愿意參加活動。
5、感受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
二、活動準備
日歷、剪刀、膠水、手工紙
三、活動過程
。ㄒ唬┙榻B三八婦女節(jié):
1、教師出示掛歷,詢問今天是幾月幾日?(XX年3月7日)明天呢?(3月8日)
2、師:那你們知道3月8日是個什么日子嗎?(幼兒回答)
3、教師向幼兒介紹:3月8日是婦女節(jié),婦女節(jié)又稱國際婦女節(jié)。
4、提問:婦女節(jié)是誰的節(jié)日?哪些人可以過婦女節(jié)?(幼兒思考后回答)
5、教師小結:哪些人被稱作婦女,第一要是女的`,第二要是大人,滿足這兩個條件的人就被稱為婦女。3月8日是婦女節(jié),是老師、阿姨、奶 奶、外婆們的節(jié)日,也是媽媽們的節(jié)日。
6、媽媽愛我們,我們應該怎樣愛媽媽呢?(給媽媽捶背、給媽媽拿拖鞋),對幼兒愛媽媽的行為設想給予肯定。
7、當幼兒說到要送媽媽禮物時,可引導幼兒討論:送怎么樣的禮物最合適?
。ǘ┦止せ顒又谱骺ㄆ
1、欣賞賀卡,引出主題愛心卡。
2、觀察愛心卡,了解制作過程。
3、引導幼兒觀察桌面材料,在桌子上分別放了操作材料,讓幼兒進行愛心卡制作活動,并進行簡單裝飾。
4、幫助幼兒寫上名字。
。ㄈ皭坌乃涂ㄆ
1、討論:除了送愛心卡給媽媽,我們以后還可以為媽媽、奶奶做些什么?
2、交代幼兒送卡片的要求及提醒幼兒要對媽媽說一句話“媽媽我愛你”。
3、幼兒放學鼓勵幼兒把卡片送給媽媽,悄悄說上一句話“媽媽我愛你”。
4、拍照留念。
四、活動結束
今天小朋友學會了做卡片,也了解了什么是三八婦女節(jié),高興不高興啊,回家把自己做的愛心卡片送給媽媽好不好。
小班教案 篇2
教學目標:1、初步了解物品的重量,明白物品有輕重之分。
2、通過觀測和察看、操作了解并區(qū)分辨別物品輕重,并能勇敢地用語言述說:××輕,××重。
3、學習收拾動手操作教學材料,保持桌面的齊整。
教學預備:
1、經(jīng)驗預備:孩子在生活時感覺過輕重。
2、物質(zhì)預備:
教學用具:玩具貨車兩輛,玩具天平一個。物品:大橡皮泥、小橡皮泥各一塊、棉花、積木、彈珠。
學具:孩子用每個人一冊,每人一支筆;每一組一個天平,一筐物品(紙球、積木、鐵片、雪花片棉花、積木、彈珠等)。
教學過程:
一、瞅瞅掂掂,了解商品輕重。
展示兩輛一樣的貨車,上方各自放有大橡皮泥與小橡皮泥,啟發(fā)孩子觀測和察看并猜猜:貨車上運送一種商品,它們有何不一樣:哪一個重?哪一個輕?
請個別孩子上來掂掂,再說一說:哪一個商品重?哪一個商品輕?
在車子上換上一團棉花與一個彈珠,讓孩子摸摸,掂一掂,準確了解棉花與彈珠的輕重。
二、觀測和察看天平器的改變,認知物品的輕重。
展示天平器,告知孩子天平器是考量2個物品輕重的一種工具。接著,在天平兩邊各自放上積木與彈珠,讓孩子觀測和察看天平的改變,并說一說:天平呂有何改變?天平翹起的`一邊表示啥?天平沉下的一邊雙表示啥?也可讓孩子說說哪個重哪個輕,再在天平器上演示驗證,進而協(xié)助孩子準確地認知物品的輕重。
展示大橡皮泥與積木,讓孩子猜一猜哪個重哪個輕,再請幼教上來將橡皮泥與積木放于天平器的兩邊,帶著孩子進而了解認知物品的輕重。
三、孩子動手操作教學:
看圖區(qū)分辨別輕重:啟發(fā)孩子觀測和察看場景,說一說:圖上有何?想想:哪一個重?哪一個輕?你是怎樣明白的?請孩子圈出重的物品。
區(qū)分辨別輕重:請孩子每一次拿兩上筐內(nèi)的物品玩玩,掂掂或在天平器上稱一稱,了解兩物品的重量,說說:××輕,××重。
四、教學點評:
出示《兒童用書》p9,請個別孩子勇敢地講出哪個輕哪個重。
勵孩子勇敢地說一說自個兒與此同時玩了哪兩樣物品,哪一個重?哪一個輕?提升孩子對動手操作教學的興致。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初步了解幾種小動物的走路方式,啟發(fā)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不同動物的形象。
2、教幼兒學會關注他人,初步學會從觀察中學習,探索和創(chuàng)造。
活動準備:
兩座小房子貼絨、錄音機、磁帶、小動物貼絨教具(小烏龜、小花貓、小鴨子、小兔、小企鵝、小朋友、小蝸牛)字卡(跳、搖、慢吞吞、靜悄悄)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發(fā)聲練習
運用歌曲《走路》的旋律,彈鋼琴帶孩子做發(fā)聲練習。如用“啊”“咪”等不同形式練習!
(練習過兩次以后,使孩子初步了解了歌曲的主旋律,并會用適宜的聲音演唱。)
二、基本部分:識記歌詞,練習演唱
1、 出示小房子(事先貼在黑板上,里面盛有四只小動物),
師:小房子是小動物們的家,我們看看都有誰住在里面。
。ǔ鍪拘》孔雍,孩子都在猜測會有誰住在里面,有的說是大象,還有說其他的小動物,大大增加了孩子學習的興趣。)
2、引導幼兒理解歌曲內(nèi)容:
師:我們看看誰先走出來,變變變,誰來了?(小兔)“誰知道小兔是怎么走路的?”請一個小朋友起來示范一下!白屛覀円黄饋韺W一學”(蹦蹦蹦蹦跳)。“誰走路蹦蹦蹦蹦蹦跳?”(小兔走路蹦蹦蹦蹦蹦跳)
師:看,接下來誰出現(xiàn)了,變,誰來了?(小鴨子)小鴨子是怎么走路的?請一個小朋友起來示范一下。“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搖呀搖呀搖)。誰走路搖呀搖呀搖?(小鴨走路搖呀搖呀搖)。
師:看,誰來了?(小烏龜)小烏龜是怎樣走路的?(慢吞吞地爬)我們一起來學一學,誰走路慢吞吞?(小烏龜走路慢吞吞)
師:瞧,誰又走出來了?(小花貓)小花貓是怎樣走路的.?(靜悄悄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誰走路靜悄悄的?(小花貓走路靜悄悄)
3、 師小結:小朋友,現(xiàn)在你們知道小動物是怎么走路的嗎?那我們用響亮優(yōu)美的聲音說給客人老師聽一聽好嗎?(好)
。ㄟ\用小動物的圖片引導幼兒學習歌詞,并且加上動作動靜結合,孩子很快便能掌握,學習效果很好)
4、學唱歌曲:
過渡語:你們的表現(xiàn)太棒了,掌聲送給你們。(類似的話可以去掉)看,老師這還有個什么?(出示另一座小房子貼絨,里面盛有四個字寶寶)這個小房子里面住著誰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師:哎!走出了一個什么字寶寶?(教師用動作引導幼兒說出“跳”字),我們邊做動作邊說一說。
仔細聽,字寶寶在唱歌呢(師唱:小兔走路蹦蹦蹦蹦蹦跳),我們跟他學一學。瞧這個小朋友聽得真專心,唱的聲音又響亮又動聽,我們都向他學一學。(幼兒在跟唱一遍)
。2)、再變一個,看誰來了?教師用動作引導幼兒說出“搖”字,我們做動作說一說。聽,“搖”字寶寶也要唱歌了:“小鴨走路搖呀搖呀搖!边@個小朋友是邊做動作邊學唱的,來,我們也這樣做。(幼兒在跟唱一遍)
。3)、變、變、變,看誰來了?(教師用動作引導幼兒說出“慢吞吞”),聽聽他在唱什么?(小烏龜走路慢吞吞)這個小朋友怕的慢吞吞,學的可真像。我們邊這樣慢吞吞的爬邊唱好嗎?
。4)、哎!又變出什么?“靜悄悄”,請你們做一個靜悄悄走路的樣子,再做一個靜悄悄睡覺的樣子,再做一個靜悄悄上課的樣子。聽,他要唱什么?(小花貓走路靜悄悄)瞧,這個小朋友唱的輕,腳步也輕,我們小朋友都這樣唱出感情好嗎?
三、活動延伸
1、小朋友你們知道還有哪些小動物是這樣走路的?
2、老師這里還有一些圖片:(小青蛙、小企鵝、小蝸牛、小朋友)
1)誰走路蹦蹦蹦蹦蹦跳?小青蛙
2)誰走路搖呀搖呀搖?小企鵝
3)誰走路慢吞吞?小蝸牛
4)誰走路靜悄悄的?小朋友
請小朋友嘗試逐句的唱一唱,在一起完整的唱一遍。
。ǚ戮幓顒觿傞_始,孩子還是不能自己說出有那學校動物是這樣走路,當出示圖片后,孩子便能一一對上號,并自己按照旋律唱出來,非常成功。
四、結束活動:
師小結:小朋友的歌聲真好聽,一起表揚一下自己吧!這首歌曲我們已經(jīng)學完了,請小朋友回家能表演給爸爸媽媽看好嗎?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觀看教師示范,學會用彩筆連續(xù)不斷地畫圈
2.通過活動鼓勵幼兒嘗試用多種色彩筆畫圖,增強色彩感。
3.對方形、圓形,線條等涂鴉感興趣,并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4.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幼兒能夠繪出曲線,使線條流暢
教學難點:色彩鮮艷,線條排列有序。
活動準備
小羊圖,以及畫有小羊的身體的畫紙,彩色筆
活動過程
一、教學過程:
1.引發(fā)興趣:
師:(師做小羊的動作)咩咩咩~小羊來了,你們在哪里見過小羊呢?(啟發(fā)幼兒編一個關于羊的故事可以結合喜羊羊與灰太狼進行講解)。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的衣服是什么樣的?
師:(出示小羊圖)冬天到了,小羊為什么一點都不怕冷?哦~原來它們身上有厚厚的羊毛呀,我們來用小手比一比,小羊身體上的羊毛是什么形狀的~
強調(diào)羊毛的卷曲度,用小手在空中隨老師畫一畫,比一比。
師:觀察了小羊身上的羊毛,老師這里還有一些小羊,它們沒有穿衣服,希望我們班的小朋友今天能幫幫它們,穿上漂亮的衣服 。
2、操作討論
教師示范:畫羊毛的時候一圈又一圈,圓圓圓,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走過來,走過去,走在大圈里,大家擠成團。
幼兒畫羊毛:在一個圓圈里不停轉(zhuǎn),畫滿了,再換一個顏色換個圈,看誰的`羊毛又多又好看。
二、課后活動
可以畫完小羊結合手工課貼棉花等體驗綿羊毛的感覺。
教學反思
《羊毛卷》是一節(jié)小班的美術課,這節(jié)課是讓幼兒學習連續(xù)不斷畫圈的活動。使線條連續(xù)不斷又流暢,是這節(jié)活動的重難點。整個活動結束后,只有個別幼兒能按要求完成作品,大多幼兒,不是不能連續(xù)畫線,就是不能把線條畫得流暢,還有個別幼兒畫成了一個一個單獨的圓圈,在課后的反思中我發(fā)現(xiàn)了一下問題:
雖然我把畫卷的方法,編成了一句順口溜,但是我沒有特別強調(diào)連續(xù)畫這個關鍵詞。只是一帶而過,沒能讓孩子理解這個詞的意思。
小百科:羊毛主要由蛋白質(zhì)組成。人類利用羊毛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由中亞向地中海和世界其他地區(qū)傳播,遂成為亞歐的主要紡織原料。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天大便有利于身體健康。
2、愿意養(yǎng)成每天大便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
重點及難點
讓幼兒養(yǎng)成天天大便的好習慣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小豬的便便》。
1、教師講故事并提問:小豬的肚子為什么不舒服?
2、教師:到了醫(yī)院,大夫的、是怎么對小豬說的?
二、看掛圖《今天我大便啦》
1、教師:途中的小哥哥在做什么?
2、教師:小哥哥的.表情是什么樣的?
3、教師:小哥哥排大便時為什么那么高興?
4、引導幼兒知道排出大便特別舒服,并知道把又臟又臭的大便排出體外,身體才會健康。
三、養(yǎng)成天天大便的好習慣。
1、教師:我們天天都要大便,小朋友知道為什么嗎?引導幼兒知道因為每天要吃很多東西,要天天把廢渣排出才舒服、健康。
2、教師:小朋友還要記住不能憋大便,這是為什么?
3、引導幼兒談談自己什么時候容易憋大便,如玩得高興時或在幼兒園里不愿大便,怕蹲坑;脫穿衣褲等自理能力不強。
4、教師小結:如果小朋友想去大便,老師會幫助小朋友的,老師喜歡天天大便的孩子。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多運動能使大便暢通。
活動反思:
在本節(jié)活動中幼兒們都很配合老師,積極發(fā)言,大膽地介紹自己。很好地完成了老師的教學目標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知體驗擁抱的溫馨,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做他人親近的動作。
2、通過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nèi)容,初步學習仿編歌曲《碰一碰》。
3、聽到琴聲的指令能較快地找到同伴,體驗與同伴友好親近的快樂。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準備:
1、故事磁帶《請你抱抱我》。
2、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3、泡沫墊子人手一塊。
活動過程:
1、通過游戲《抱一抱》,引出活動內(nèi)容。
教師:小朋友好。ɡ蠋熀茫。┬∨笥颜嬗卸Y貌,老師非常喜歡你們,真想抱抱你們。你們想抱抱老師嗎?來,我們一起來抱一抱。
師生互相擁抱后,每人找一塊墊子坐下來。
2、老師講述故事《請你抱抱我》,給幼兒一個完整的印象。
教師:小朋友,你們想知道還有誰喜歡跟人抱抱嗎?下面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故事《請你抱抱我》,聽一聽故事里誰想跟別人抱抱呢?
教師講述故事。
3、通過討論,幫助幼兒初步了解故事內(nèi)容。
(1)誰喜歡和人抱抱?
。2)刺猬和誰抱抱的?別人有沒有抱抱它呢?
。3)后來,誰和他抱一抱的?
4、教師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播放錄音故事《請你抱換我》,讓幼兒邊看書邊傾聽故事,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
5、啟發(fā)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想象與他人親近的動作,并用語言表達。
。1)教師:小朋友喜歡別人時,除了想抱抱,還想做什么動作呢?
。2)啟發(fā)幼兒想出:親一親、碰一碰、拉拉手、笑一笑或說一句話。
6、為歌曲《碰一碰》創(chuàng)編歌詞,并在游戲中做出與歌詞相應的動作。
。1)玩游戲《碰一碰》。
教師:小朋友喜歡別人碰一碰,那我們就來玩?zhèn)游戲《碰一碰》。仿編歌詞,玩游戲《抱一抱》。
。2)啟發(fā)幼兒將歌曲中唱“碰一碰”的地方換成“抱一抱”。
刺猬艾利的`身上又尖又刺,如果你不心被它刺到,一定會忍不住“哎呦”叫了起來,艾利很喜歡和人抱抱,可是沒有人敢抱它。
有一次,它緊緊抱著電線桿,可是電線桿卻沒有回抱它。有一次,它緊緊抱著紅綠燈,可是紅綠燈卻沒有回抱它,有一次,它緊緊抱著一棵樹,可是樹卻沒有回抱它。
艾利想,也許自己太沒有吸引力了。所以它就在身上打了一個大大的蝴蝶結。哎呀,每個人都稱贊艾利,但卻沒有人抱它。圣誕節(jié)時,它在身上掛了好多的裝飾品,看起來就象棵圣誕樹。每個人都稱贊艾利,但還是沒人抱它,艾利跑到森林里,哭了起來。哭的很傷心。這時候它遇到另一只刺猬,它們輕輕地,輕輕地抱著。啊,它們的毛剛好一樣長,一樣尖,誰也不會刺到誰呀。
活動反思:
根據(jù)小班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喜歡和同伴、老師、家人抱抱,本次語言活動是以小刺猬想要得到動物朋友的抱抱為情節(jié)展開,始終以情感為主線,渲染小刺猬想要和別人抱抱的心情。在傾聽故事和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想說、愿說、敢說。在幫助動物們想辦法表達對于刺猬的喜歡時,拓展和提升幼兒的語言能力與經(jīng)驗。
開場老師和幼兒親密地抱一抱,可以拉近師幼之間的距離,使幼兒感受到擁抱的快樂,在此間教師隨機與幼兒互動,傾聽幼兒對于抱抱的生活經(jīng)驗。這一環(huán)節(jié)為整個活動起一個良好的開端,并使幼兒了解擁抱是一種情感表達,為引出故事做鋪墊。
小班幼兒的傾聽習慣是語言活動中重要的能力培養(yǎng)之一,在理解故事內(nèi)容的環(huán)節(jié)中,要注意觀察幼兒傾聽的能力。講故事分段進行講述,并通過提問和討論來回憶故事情節(jié),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教師在此環(huán)節(jié)要著重情緒上的渲染,使幼兒感到小刺猬非常喜歡和大家抱抱,和大家做朋友,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埋下伏筆。
通過前一環(huán)節(jié)中老師與幼兒討論了和小刺猬做朋友的辦法,激發(fā)了幼兒親近動物的情感,在此處教師要用肢體和表情感染幼兒,帶動情緒提升到最高潮。幼兒在唱唱、跳跳中體驗親近同伴,與小動物做朋友的快樂。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9-28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9-21
小班教案(精選)09-23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8-25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8-18
小班教案【精選】08-20
[精選]小班教案08-16
(精選)小班教案07-29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9
(精選)小班教案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