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班教案(集合6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目標:
1學習用描畫的方法畫出小手的輪廓,鼓勵能力強的寶寶進行變換手形畫。
2用音樂游戲來體驗和感受小手變變變的樂趣,在活動中激發(fā)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
重點:
引導幼兒想象小手會變成什么?象什么?
準備:
幼兒繪畫用紙,油畫棒,欣賞的手指印范畫、手偶
過程:
1、開始部分
1、拍手節(jié)奏,
2、穩(wěn)定幼兒情緒,
3、集中幼兒注意力。
4、猜謎語:
師:孫老師出個謎語給你們猜猜:一棵樹,五個*,不長葉,不開花,吃飯穿衣全靠它,在你的身上找一找,看誰最先猜出它?是什么呀?你們都有嗎?(原來是小手啊。)
5、出示手偶玩具,6、引導幼兒說《手指7、歌》
師:來看看孫老師的手,出示手偶,提問“這是誰。俊薄八麄兘裉靵砀墒裁?”引導幼兒逐一認識手指。一起說說《手指兒歌》。
2、基本部分:
1、師:那寶寶們仔細地來看看,2、我們的小手象什么呀?(啟發(fā)幼兒觀察小手,3、想象山、樹枝、仙人掌等等)
4、師:寶寶們你們的小手象……,5、那在我的眼睛里小手又會象什么呢?看――欣賞手指6、變成的簡單的畫(手指7、畫、添畫)。
A這幾幅畫畫的是什么?
B這些畫是怎么變成的呢?
C這些畫是孫老師的手變成的,你的小手會變成什么呢?
8、學習按手的輪廓描畫手的'外形。
A誰能畫出一只和自己一模一樣的手呢?幼兒想象回答。
B教師進行示范:把左手放在紙上,右手拿起筆,筆要緊緊靠手的邊緣,從手腕開始畫,順著手掌到小指、無名指、中指、再到食指、最后到大拇指,再沿著手掌畫到手腕。
C幼兒和教師進行空手練習。師:我們一起來試試看,伸出的你的小手畫一畫。
9、幼兒作畫
A指導幼兒在描畫時手不能移動。
B鼓勵能力強的寶寶可以進行添畫,并嘗試變換手形添畫,拳頭、手指有合有分等等。
3、結束部分:
1、小結:剛才我們的小手在畫畫,
2、現(xiàn)在就用小手來來唱歌做游戲吧。
3、音樂游戲《手指歌》結束
小班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爸爸媽媽是孩子們最親密的人,爸爸媽媽的聲音、動作等都是孩子們熟悉的,爸爸媽媽平時對寶寶們非常關心和愛護。本活動通過聽門鈴聲猜誰來了,聽錄音猜是誰說話等生活中的細節(jié)來感受爸爸媽媽的關愛之情。通過說說、演演等方式大膽表現(xiàn)我能為父母做的小事、喜歡和父母一起做的事等,表達我對家人的愛。在盼望客人來作客的體驗中,初步了解小主人的'待客之禮。
目標:
1、能用多種方式大膽表達愛爸爸、媽媽等的情感。
2、關注生活細節(jié)中滲融的惦念、關愛之情。感受體驗一家人親親熱熱在一起的幸福。
準備:
操作圖、裝扮物、門鈴、錄音
過程:
一、 媽媽來敲門
1、寶寶一人呆在家,很想誰來敲門?
2、門鈴響了,會是誰來了?
3、媽媽回來你會說什么?怎么做?(個別表演)
4、學說完整句。
二、 爸爸來敲門
1、我和媽媽在一起,總想誰來敲門?
2、爸爸回來你會說什么?怎么做?你希望爸爸回來做什么?
3、完整欣賞兒歌
三、 還有誰來敲門
1、我和爸爸媽媽在家里,還希望誰來敲門?
2、有客人來你家,你會怎么接待客人?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各種材料制作餅干/糖果。
2.培養(yǎng)幼兒社會交往能力。活動準備:圖書角投放各種圖片餅干和糖果;手工區(qū)準備卡紙/皺紋紙/海綿紙/橡皮泥制作餅干/糖果。娃娃家利用制作的餅干糖果招待客人。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請幼兒說說與他人相處的感覺。
教師:今天,又到了區(qū)域活動的時間,今天我們區(qū)域活動的主題是生活甜蜜蜜。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朋友,你喜歡你的朋友嗎?和朋友在一起感覺怎么樣呢?那你喜歡老師嗎?和老師在一起學習知識、做游戲感覺怎么樣呢?
2、小結幼兒的回答。
教師小結:和朋友、老師在一起玩游戲、學本領,一起生活的感覺真好,感覺很開心、幸福。
二、介紹各個區(qū)域。
1、娃娃家。
教師:今天我們娃娃家準備了許多的糖果,看看都有什么糖果?(棒棒糖、穿著花衣裳的糖果)今天,小朋友到娃娃家后,分配好角色,可以扮演小主人和客人,請小朋友來當小主人,招待客人。
2、動手區(qū)。
教師:在手工區(qū)老師準備了包裝糖果的材料,還有其他的手工材料,有給小動物喂食物,小朋友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進行玩,可以好朋友一起玩玩。在給動物喂食物的時候要注意了,彩色圓糖和豆子都是用來喂娃娃的,用調羹來喂娃娃。(提醒幼兒注意使用材料的安全)
3、閱讀區(qū)。
教師:今天在閱讀區(qū)準備了新的圖書讓小朋友看呢!你們喜歡和書做朋友嗎?這么漂亮的書我們都要愛護,按照老師說的要求來看書,小手拿好一本書,大拇指食指捏住書的下角,從封面開始看!看看圖書中都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三、組織幼兒進區(qū)區(qū)域。
1、提出區(qū)域規(guī)則。
教師:在進區(qū)的時候,娃娃家和閱讀區(qū)入口處都有小腳丫,進去的時候把你的鞋子擺在小腳丫上面,小腳丫都藏好了那就說明這個區(qū)已經(jīng)滿了,不能再進了。當老師放音樂時候,小朋友就趕緊把區(qū)域中的`玩具整理好,放回原處,然后拿好進去卡送回小兔的籃子里。在區(qū)域中不能大聲喧嘩,靜靜的玩。
2、教師巡回指導幼兒進行區(qū)域活動。
四、收拾材料,結束游戲。
小結小朋友進區(qū)觀看的情況,表揚有序進區(qū)的幼兒,對存在不足自己玩自己的幼兒提出要求,指出做的不夠的地方。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對語言產(chǎn)生興趣,喜歡和教師、小朋友一起玩游戲。
2.學會正確指出“你”、“我”。
3.能聽懂并理解游戲玩法和規(guī)則,學會相關動作。
活動準備:
1.幼兒欣賞并學會念兒歌《大氣球》。
2.課件。
3.兒歌錄音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以氣球和小朋以做游戲引出課題。
。1)出示紅、綠氣球頭飾引出活動。
。2)復習兒歌,注意糾正幼兒不正確的發(fā)音。
2.介紹游戲的規(guī)則。
選擇與自己的'氣球顏色不一樣的小朋友做游戲伙伴。
3.游戲“大氣球”。
。1)幼兒自由選擇氣球頭飾佩戴好,與自己的氣球顏色不一樣的同伴組成游戲對子,并確定念兒歌時用“我”或“你”。
。2)幼兒在兒歌錄音的伴奏下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3)聽音樂交換游戲伙伴,繼續(xù)游戲。
小班教案 篇5
目標:
1、會區(qū)分玩具的共同點和不同點,能數(shù)清楚自己手中的玩具。
2、有參加活動的興趣、并愿意用語言講述。
重點:區(qū)分玩具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并用語言表達。
難點:數(shù)清楚手中的玩具,并用語言較準確的表達。
準備:不同種類的玩具若干,分別放在不同的筐子、盒子、箱子中。
過程:
1、幫助幼兒認識班里的各種玩具,引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2、引導討論。玩具分別是什么樣的,將同樣的玩具放在一起。
幼兒從玩具中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游戲,并按照老師的要求說出“我手中有幾個,什么樣的.玩具”。
討論怎樣擺放玩具。
教師:玩具怎樣擺放才能讓大家一看就能找到喜歡的玩具?(同樣的玩具放在一起)邊放邊說“我把xx玩具送回家。)
3、分享共同擺放玩具的快樂。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集體活動,開始接納、喜歡老師。
2、體驗在幼兒園里活動的快樂。
重點、難點:重點:利用魔術表演穩(wěn)定幼兒的情緒。
難點:樂意參加集體活動。
活動準備:自制魔術盒。
教師行為:
1、看魔術表演。
介紹魔術盒,引發(fā)幼兒觀看魔術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魔盒,它可神奇了,可以變出好吃、好玩的東西。
。1)變糖果。
當老師打開魔盒的一頭,請幼兒看一看、摸一摸盒子里有沒有東西。
當幼兒確定盒內(nèi)沒有東西時,教師讓幼兒對著盒子數(shù)"1、2、3",并同時轉動魔盒,將裝有糖果的.一頭調轉到前面來,打開盒蓋拿出糖果,給幼兒一個驚喜,并發(fā)給大家品嘗。
。2)變玩具。
用同樣方法變出玩具。
2、玩玩具。
請幼兒玩一玩從魔盒里變出來的玩具。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9-21
小班教案(精選)09-23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9-28
[精選]小班教案08-16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8-18
小班教案【精選】08-20
(精選)小班教案07-29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9
(精選)小班教案08-01
【精選】小班教案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