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推薦度:
- 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六年級語文蘇教版教案下冊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六年級語文蘇教版教案下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六年級語文蘇教版教案下冊1
1長江之歌
左所小學李密翠
教材分析:
這首詩是電視系列片《話說長江》主題歌歌詞。作者沒有實寫長江的景象,而是用第二人稱,將長江作為一個抒情對象,贊美她的“風采”“氣概”“情懷”。其中既涉及她的發(fā)源和流向,又關(guān)注她的歷史和未來,概括了長江的豐富內(nèi)涵,表達了中華兒女對長江的熱愛、依戀之情。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5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理解詩歌的語言和吟誦詩句,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通過理解詩歌的語言和吟誦詩句,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培養(yǎng)審美情趣。
教法學法:
1、運用多媒體PPT課件與音樂、自讀與品讀等方法,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幫助學生領(lǐng)會文本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通過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學習,使學生運用并掌握“讀一讀、劃一劃、問一問、說一說”的學習方法。
3、運用抓住關(guān)鍵詞句的方法,理解文本并有感情地讀好課文。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一首贊美長江的詩歌。(板書:長江之歌)
《長江之歌》是電視系列片《話說長江》的主題歌歌詞。
2、出示地圖,指出長江的位置和所流經(jīng)的地方。
3、你們對長江有什么了解呢?請同學們自由說說看。
4、播放歌曲:《長江之歌》歌詞豪放,歌聲雄渾,我們一起來欣賞。
二、自探
1、教師預(yù)設(shè)的自探提綱
(1)自由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
(2)描紅田字格中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豐采依戀蕩滌塵埃磅礴灌溉
2、請同學們根據(jù)自探提綱進行自探學習,自主解決自探提綱中的問題。
3、展示自探成果(通過班級交流及時反饋與矯正自探中存在的問題):
(1)出示詞語:
乳汁哺育挽起蕩滌塵埃灌溉奔去各奔東西........
。2)指名逐詞讀,指點學生從平翹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區(qū)分加點字讀音的異同。
。3)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豐采:美好的儀表舉止。
依戀:留戀,舍不得離開。
蕩滌:洗滌。
塵埃:塵土。
磅礴:氣勢盛大。
灌溉:把水輸送到田里。
4、各自輕聲試讀課文。
5、分節(jié)指名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點。
6、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了范讀,你感受到了作者想贊美長江什么?(自由交流總結(jié):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板書:無窮的源泉母親的情懷
(2)你還發(fā)現(xiàn)作者贊美了幾次?因此我們可以把課文分成幾大部分?
(3)根據(jù)以上問題給課文分段。
(4)鼓勵大家正確、流利、有感情的仿讀。(女生讀第一部分,男生讀第二部分)
剛才大家讀了課文,讀得不錯,我們讀書就是應(yīng)該這樣,仔仔細細地讀,認
認真真地讀,帶著感情來讀。那么剛才在讀的過程中碰到了哪些詞和句是你不懂的,先在書上作個記號,然后同桌討論討論。
7、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
乳汁哺挽滌埃灌溉
(2)、指導寫字:
乳:左右基本等寬。
汁、哺、挽、滌、埃:左窄右寬。
灌、溉:左窄右寬,因筆畫較多,寫時要緊湊一些。
(3)、學生練習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8、熟讀課文:自由讀課文,讀出感情;指名學生逐節(jié)朗讀,學生評價;再作新的朗讀體驗。欣賞、評點、引導有機結(jié)合在其間。
9、師生歸納小結(jié)。
三、運用拓展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詩歌。
四、作業(yè)設(shè)計
抄寫生字、詞語。
第二課時
一、提出問題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歌嗎?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首歌,聽《長江之歌》。聽了這首歌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名說
揭示課題并板書。
2、出示:我們贊美長江,
你是無窮的源泉;
我們依戀長江,
你有母親的情懷。
3、自由讀,讀了這句詩你有什么疑問?(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評價、規(guī)范、整理后說明:老師根據(jù)同學們提出的問題,結(jié)合學習內(nèi)容歸納、整理、補充成自探提示,認真探究,就能弄明白大家提出的問題。)
預(yù)設(shè):(1)為什么說長江是無窮的源泉?
。2)“情懷”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長江有母親的情懷?
二、探究學習
1、出示自探提示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默讀課文: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有母親的情懷?用橫線畫出有關(guān)句子。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是無窮的源泉?用波浪線畫出有關(guān)句子。
3、出示第1節(jié):
。1)自由讀,要求: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是無窮的源泉?
。2)交流。
出示:你從雪山走來,
春潮是你的豐采;
你向東海奔去,
驚濤是你的氣概。
。ā把┥健痹谧鎳淖钗鞑,“東!痹谧鎳淖顤|部,長江能從祖國的'最西部走來,向祖國的最東部奔去,說明她源泉是無窮的。)
指導朗讀:這兩個分句我們該怎樣讀?哪些詞提示了你?
。ǖ谝粋分句要讀得柔和一些,因為長江是“走來”,第二個分句讀時要讓人感覺有氣概,因為長江是“奔去”。)
。3)默讀第1節(jié),思考: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有母親的情懷?
。4)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兒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ā安赣髯鍍号保褐挥心赣H才會哺育兒女,在這里把長江看作了母親,而且長江哺育的是各族兒女,可見這位母親的胸懷是多么的寬闊。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保哼@里又把長江擬人化了,長江很長,它就像母親伸長那健美的臂膀,從西至東,把祖國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讓它們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永不分離。)
指導學生看地圖,并聯(lián)系實際想象體會“哺育、挽起”的意義。
指導朗讀:這一句我們要讀得很深情。
。5)指導朗讀最后一句,要讀出“贊美”“依戀”的感情。
。6)齊讀第1節(jié)。指導背誦第1節(jié)。
4、出示第2節(jié)。
。1)聽錄音,思考: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是無窮的源泉,它有母親的情懷?
。2)交流:
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是無窮的源泉?(“遠古”是指很遙遠的古代,長江從遠古走來,向未來奔去,時間跨度很大,長江永遠不會停息,所以說它是無窮的源泉。)
指導朗讀第一句:“走”、“奔”句與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對比讀,體會長江的宏偉氣勢和永葆青春的活力。(“灌溉花的國土”:祖國的領(lǐng)土那么大,長江能將它們一起灌溉,所以說它是“無窮的源泉”。
“推動新的時代”:長江能推動時代的發(fā)展,力量是無窮的。)
從哪些地方看出長江具有母親的情懷?(“你用純潔的清流,灌溉花的國土”:母愛是純潔的、神圣的,長江像母親一樣滋潤著祖國的每寸土地。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動新的時代”:母親的力量是巨大的,長江就像母親一樣,對新時代的發(fā)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3)師引讀:所以,“我們——贊美長江??”
。4)指導朗讀第2節(jié)。
5、學生談收獲。
6、教師小結(jié)。
三、運用拓展
1、朗誦比賽。
2、學唱歌曲。
四、作業(yè)設(shè)計
1、組詞。
潮()推()。ǎ
朝()堆()礡()
2、填空。
走出()推動()
乳汁()回蕩()
力量()清流()
六年級語文蘇教版教案下冊2
教學目標:
能按“習作要求提示”選擇和小伙伴之間發(fā)生的老師不知道的故事,自擬文題。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和心理活動的描寫,把內(nèi)容寫具體,情節(jié)寫生動。
對策: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情境中領(lǐng)悟體會。
課前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錯別字。(投影片)
勿忘我(務(wù)忘我)按奈(按捺)
營光棒(銀光棒)擬評(批評)
棵本(課本)啟初(起初)
旁大(巨大)全不(全部)
由其(尤其)有此(有些)
平血(貧血)草從(草叢)
作些(做些)漠名(著名)
體息(休息)才華橫益(才華橫溢)
收堆(收攤)
二、病句
1、我一始雜業(yè)。
2、我寫完作業(yè)沒事了,我就開始說話了,我一始跟前面的潘成宇說話。
3、我就大聲地自言自語了。
4、老師全部去開會了,然后我們六(4)班就放假了。
5、我們身邊有沒有很多錢,怎么辦呢?
三、內(nèi)容上的'毛病。
1、在句子中前后意思相矛盾。
2、標點使用不當,人物說的話沒有用雙引號。
四、講評方法。
小組交流,互相修改,取長補短。
1、四人一小組自評,找出對方不足之處,討論如何修改。
2、選好的范讀欣賞。
3、針對自己的不足自行修改。
五、講評步驟。
1、分組自讀自評。
四人一組,先自讀自己的,交流有沒有寫出老師不在教室時同學們的各種表現(xiàn),敘述得是否具體。
再讀讀同學的,指出對方不完善的地方。
2、范讀盛晨的,能有詳有略地寫出老師不在教室時同學們的各種表現(xiàn)。
3、根據(jù)小組討論交流的修改意見,自行修改自己的習作。
六年級語文蘇教版教案下冊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閱讀的基本步驟與方法,并會運用。
過程與方法
在具體的故事中,讓學生進行思考、體會,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與合作能力。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青少版與原著的句子比較,激發(fā)學生探究原著興趣,拓寬學生的閱讀范圍。
教學重難點
抓住具體的故事,進行閱讀體驗。
措施與方法
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閱讀的基本步驟與方法,并能抓住具體的故事,進行閱讀體驗。
課前準備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學生閱讀《西游記》
預(yù)設(shè)教與學的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歌曲的魅力在于它可以讓我們忘記憂傷,分享快樂。上課之前老師請同學們來欣賞一首歌曲。會唱的一起唱。(播放歌曲《白龍馬》)
2、這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部動畫片(
。┲械闹黝}曲。今天就讓我們乘著歌聲的翅膀輕輕敲開《西游記》的大門吧。ò鍟何饔斡洠
(二)初步感知
1、拿到一本書你會先看哪些東西?
學生自由發(fā)言
。ǹ捶饷妫┓饷嫔夏憧梢灾朗裁?(相機介紹作者吳承恩)(看前言)前言中你可以獲得哪些信息?(看目錄)從目錄可以知道什么?你喜歡那個故事
(簡單介紹故事內(nèi)容)根據(jù)圖片猜故事
(三)細品精彩
1、我們看書時會用到哪些方法呢
。浚ń涣、相機板書:想畫面、勤思考、抓詞語)
2、老師今天把書中的.人物請來了,同學們看,這是哪個故事?播放《三打白骨精》
3、白骨精變成美麗的姑娘給唐僧送飯,結(jié)果陰謀沒有得逞,她有沒有善罷甘休呢?請同學們用選擇黑板上的方法讀一讀這個故事。說給小組成員聽一聽。
小組匯報交流(我用的什么方法看書,我知道了什么)相機出示
孫悟空的句子。體會孫悟空的特點。
4、當時的環(huán)境怎么樣
。肯鄼C出示這天,他們來到一座高山前,只見這山山高路險,陰風陣陣。(1)讀這句話,你有什么感受?用什么方法感受到的
。
。2)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讓我聽一聽這環(huán)境有沒有讓你們膽戰(zhàn)心驚。齊讀這段話。
。3)原著中,對這一段的描寫老師也挑選了一句。出示千尺大蟒,萬丈長蛇;大蟒噴愁霧,長蛇吐怪風。自讀,從這句中你看到什么?聽到什么?有什么感受?
(4)老師出示的只是原著中的一句,這個地方還有哪些可怕的東西呢?這是個小秘密,同學們課后去原著中尋找吧!
(四)拓展總結(jié)
盧梭說:讀書不要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這樣的讀書使我獲益不少!段饔斡洝肥且皇壮錆M歡樂的歌,是一首充滿斗爭的歌,更是一首充滿智慧的歌。他的魅力在歲月的磨練下顯得更加熠熠生輝。魅力西游,讓我們快樂閱讀!
板書設(shè)計:
《西游記》
想畫面
抓細節(jié)
勤思考
作業(yè)與練習配置
1、唐僧、豬八戒也是本書中很有特色的人物,請你選擇一個,用我們今天的方法對他們進行感悟、研究。
2、把你最喜歡的人物畫下來,看誰畫的最傳神,做一次班級畫展。
六年級語文蘇教版教案下冊4
《孔子游春》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憑借文字,入情入境,感受泗水河邊濃濃的春意。
2、體會第八自然段孔子所說的那段意味深長的話語所蘊含的道理,走進孔子高尚的精神世界。
3、營造濃郁的人文氛圍和藝術(shù)氣息,感受語文學習的博大和美麗。
二、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三、教學過程
(一)吟春誦春,引入春景。
1.上課之前,我們先來聽首歌吧。會唱的跟在后面唱,不會的哼哼也行。
2.春天,仿佛是大自然的精靈,總是在我們不經(jīng)意間,悄悄地來到我們身邊,妝點著世間萬物。你們能找到春天嗎?“春回大地千山秀”,中國還是一個文化的國度,你能從詩歌之中找到春天嗎?
3、在我們今天要學的這篇課文中,也有一段寫春的語句,找出來讀讀看,看什么地方打動了你,撥動了我們的心弦。
4、出示:
陽光普照著大地,泗水河邊桃紅柳綠,草色青青,習習的春風像優(yōu)美的琴聲,在給翩翩到來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偉大的母親!廣袤的大地是她寬廣的胸懷,茂密的森林是她飄逸的長發(fā),溫暖的太陽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輕風是她甜蜜的絮語……
(1)說說,感動你的是什么?哪個詞?
(2)在作者的筆下,大自然是一位什么樣的母親?
引導想象,描述自己腦海中的.形象。
(3)在你的想象中,大自然還是一位什么樣的母親?
導讀:這是一位美麗的母親……這是一位多情的母親……這是一位偉大的母親……
(4)配樂朗讀。
(5)讀到這個地方,我不禁想起了我最喜愛的一首歌,或許,我們在欣賞完這首歌后,我們對這段話會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歌曲:《多情的土地》
(6)再讀課文。
(7)過渡:這么美的春景,一定也激起了同學們對春天的美好回憶和無限向往,這位偉大的母親還有許許多多值得我們贊頌的地方。我們也能用這詩一般的語言贊美她嗎?
()是她()的()
()是她()的()
(二)孔子論水
過渡:就在這美麗的泗水河畔,1510年前的一天,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帶著他的弟子們來這兒盡情地游玩。他們在游玩之時都談?wù)摿诵┦裁茨?
(1)了解一個人的心靈世界,走進一個人的心靈世界,讀讀他的話,不失為一種好方法。讓我們憑借著孔子的話,走進孔子偉大的精神世界……
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綠波,意味深長地說;“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靈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沒有一定的形狀,或方或長,流必向下,和順溫柔.它好像有情義。水穿山巖,鑿石壁,從無懼色,它好像有志向。萬物入水,必能蕩滌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來,水是真君子啊!"
( 2 )指名讀。
( 3 )你知道孔子的這番宏論是圍繞哪兩個字來展開的嗎?
( 4 )你又知道孔子的這段話是圍繞哪句話展開的嗎?
( 5 )為什么說水是真君子呢?孔子看出了水有哪四種精神?
( 6 )你能圍繞其中的一點說說你的理解嗎?
( 7 )相機指導朗讀,引導深入理解。
( 8 )同學們,孔子僅僅贊美的是這泗水河里的水嗎?他贊美的是水的精神,更準確地說是諸如有德行,有情義,有志向,善教化等等等等這樣被他稱之為“君子”所具有的精神。
( 9 )什么是君子?那是堂堂正正的人,那是壯懷激烈的人,那是虛懷若谷的人……孔子一生都在“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征程中完美著、踐行實自已這顆“君子”的夢!叭ⅲ氖换,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0)同學們,孔子,這是單單說給學生們聽的嗎?不,他也是說給自己聽的呀,那也是對自己提出的要求啊。說這句話的時候,孔子47歲。一個四十七歲的人還對自己精神的修養(yǎng)提出了這樣的要求,是多么了不起啊。
(11)也正是孔子這偉大的精神,贏得了歷史的高度評價——(出示)
此時此刻,你想說什么呢?
(12)還記得課前聽的《論語》嗎?這就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語錄的,這是我們中華兒女寶貴的精神食糧,想讀嗎?讓我們一起來讀?鬃舆有一句話: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四、教學結(jié)束:
讓我們帶著對孔子的崇敬,再讀一遍。
六年級語文蘇教版教案下冊5
《理想的風箏》
教學目標:
知識教學點
認識本課5個生字及文中出現(xiàn)的生詞,理解課文內(nèi)容。
能力訓練點
1、培養(yǎng)學生通過感情朗讀理解課文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問難的能力。
德育滲透點
通過理解課文,體會劉老師頑強的意志和對生活的愛與追求。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題目“理想的風箏”的含義。
2、體會劉老師身殘志堅、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難點:理解兩方面事例之間的關(guān)系,明白一個人的生活態(tài)度與工作態(tài)度是緊密聯(lián)系的,選取了兩方面的事例來寫人,才能更全面地展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
教學方法:
討論法,情境教學法。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放一次風箏(實物)風箏一只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新課。
1、教師手拿風箏,問:“這是什么?”(板書:風箏),同學們,課前我們已經(jīng)放飛過風箏,那么你在放風箏時的心里感受是怎樣的?請說一說。
2、師小結(jié):聽了大家的感受,似乎你們都覺得風箏挺好玩,然而作者對風箏卻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在他的心中,風箏就是理想的象征(板書:14_
理想的風箏)。為什么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學生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輕聲朗讀課文,讀準生字的字音,讀通句子。不懂的地方做個記號。
2、默讀課文,體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你讀懂了什么?有哪些問題?
3、交流所得。
三、品讀、探究。
1、圍繞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再讀揣摩預(yù)習提示中提出的問題和自己提出的問題。
2、組內(nèi)交流,如意見不一致,展開討論,教師深入某些小組中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情況。
3、班上匯報。(同學之間互作補充、評價,師作適當點撥)
(1)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劉老師?(因為劉老師愛放風箏,春天里的.風箏勾起了作者對劉老師的回憶。)
(2)劉老師在課上講課和在課下放風箏的情景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
劉老師在課堂上,“只靠著健壯的右腿和一支圓木棍,一天站上好幾個小時”,“不知道要跳躍旋轉(zhuǎn)多少次”。這是靠頑強的毅力給學生上課。
劉老師課講得好。他對學生充滿了愛。
劉老師課下喜歡放親手制作的風箏!敖^不肯失去親手把風箏送入藍天的歡樂”,“故意撒脫手”,“拄著拐杖,蹦跳著去追”,這是一種對生活的強烈的熱愛之情的流露。
課上講課和課下放風箏,都展示了劉老師意志的頑強和熱愛生活、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
(3)結(jié)尾句“他一定依舊仰仗那功德無量的圓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躍、旋轉(zhuǎn),永遠展示生命的頑強和對生活的愛與追求。”
這句話既是對劉老師身殘志堅的贊嘆,又是在告誡我們:應(yīng)該像劉老師那樣熱愛生活,不斷地追求、創(chuàng)造生活。
(4)題目“理想的風箏”有什么含義。
文中劉老師放飛的風箏是他對生活無限熱愛的標志,劉老師腿有殘疾、行動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風箏來寄托自己要在廣闊天地間大有作為的理想。題目中“理想的風箏”是指劉老師對生活的樂觀態(tài)度與不懈追求。
四、總結(jié)、擴展。
1、挑選你最感動的句子讀一讀,并說說為什么?
2、談?wù)剬φn文或?qū)⒗蠋煹挠∠蟆?/p>
3、寫法上的啟示。(師作適當?shù)难a充。)
五、課后延伸。
1、(必做題)摘抄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
2、(選做題)以“我最____的人”為題寫一篇短文,并試著運用從課文中學到的一些表達方法。
六年級語文蘇教版教案下冊6
教學目標:
知識:指導學生讀書做記號以及邊讀邊思考的讀書方法。
技能:引導學生細細地品讀例文,了解讀后感的一般方法。
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概述所讀作品,了解作品的主題和精彩的部分。
情意:激發(fā)學生讀書和寫讀書筆記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細細地品讀例文,感受字里行間飽含的真情,體會文章的`感情,從多個角度中選擇一兩個角度寫己讀后的感受。
對策:指導學生反復(fù)讀例文,感受寫讀后感的方法。
課前準備:
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教師再次明確習作的要求:
引導學生寫出所讀書本的讀后感。
二、錯別字(投影出示這些詞語)
靄侯(諸侯)小年(少年)
做在(坐)手搞(手稿)
永往直前(勇往直前)柏年(拜年)
再帽子(摘)雙體日(雙休日)
檢險(艱)白織燈(熾)
退鎖(退縮)晃張(慌張)
那為(位)
1、學生讀一讀,辨別這些同音字。
2、交流,分別給它們組詞。
三、文章中的句子存在的問題。(投影出示)
1、來敢來勸阻我,我就處死他。
2、他曾多次住進醫(yī)院,卻頑強地堅強的活了下來,它的一生充滿了坎坷。
3、后來就不見了,雙休日就然還睡懶郊。
4、讀了著文章,讓我想到一件事。
5、大兒字捷克借蠟燭去搬捆柴,還是失敗了。
6、而司馬光小時候發(fā)生的其中的一件事令我很敬佩,
交流說說這些句子存在的問題:
有些語句寫的太哆嗦。
前后的語句不連貫,看不懂作者所要表達的真正的意思。
四、
從小作者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們的讀后感大多數(shù)寫出了文章中印象最深的內(nèi)容,并且能寫己的真實感受和見解。但有許多同學的文章語句不夠通順,前后也不能很自然的連接,個別同學的錯別字較多。希望他們今后認真讀課外書,寫好。
五、集體修改。
1、投影出示(黃天倫)較差學生的習作。
學生讀這習作,說說存在的毛。▋(nèi)容空洞,錯別字、病句較多,結(jié)構(gòu)安排較零亂)
2、分小組討論并修改這習作。
3、交流修改意見。
4、指名讀修改后的這習作。
5、學生自由讀自己的習作并加以修改。
六、板書設(shè)計:
讀后感
真實感受
六年級語文蘇教版教案下冊7
《螢火蟲》
●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體會說明文的語言。
(二)過程與方法:了解說明文的論述手法。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把握說明文的寫作方法。
2.體會說明文的寫作語言。
教學重難點:
1.理清課文思路。
2.了解說明文的論述手法。
教學難點:
螢火蟲的發(fā)光原理。
● 教學方法:
問題討論法
● 教學結(jié)構(gòu)與過程
(課堂導入):用音頻伊能靜的《螢火蟲》導入課文。
一、整體感知
1.檢查預(yù)習
賈祖璋1901年9月24日出生在浙江海寧。從1931年《鳥與文學》問世,到臨終前出版的《花與文學》為止,60年間創(chuàng)作及譯作近300萬了的作品。自1934年,陳望道主編的《太白》雜志,開辟“科學小品”專欄起,賈祖璋與周建人、顧均正等人就為這個欄目撰寫科學小品:同時為開時書店編寫了多種動植物學課本。艱辛地做著拓荒與啟蒙的工作。
2.粗讀課文,大概了解文意。
3.整理文章思路。
提示:文章的開頭,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讀者帶人了夏夜鄉(xiāng)間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中,極富感情地記敘了幼時的游戲:捉了螢火蟲,然后用鴨蛋殼裝起來做成小燈籠……這些充滿童趣的生活的回憶引出了下文對螢火蟲的說明。
接下來,作者用準確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螢火蟲的種類、它的繁衍情況、生活習性以及它能夠發(fā)光的特性。
然后,作者詳細的介紹了螢火蟲的發(fā)光原理。
最后,作者把對螢火蟲的探索與自己對故鄉(xiāng)的情思聯(lián)系在一起。
二、精讀課文
1.作者為什么要澄清螢火蟲“出身”的問題?
提示:在介紹螢火蟲這種可愛的小昆蟲時,作者先談到了古書及雜志上關(guān)于腐草為螢的說法。他認為這種說法還缺乏實證,有必要做進一步的科學探究。而事實上,始終沒有確鑿的材料能夠證明這種說法是正確的。作者由此澄清了螢火蟲的“出身”問題。這一段文字,作者從螢火蟲的起源說起,顯然是有所考慮的,它不僅可以滿足讀者溯本求源的認知愿望,而且告訴讀者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往往要經(jīng)歷漫長的時期,要經(jīng)過去偽存真、逐步深入的過程。同時也告訴我們,了解認識事物需要有科學的態(tài)度和方法。
2.螢火蟲的發(fā)光原理是什么?
提示:作者從其生理機制的角度作了科學的說明,即:螢火蟲發(fā)光是區(qū)為它的尾端有特殊的`器官,這個器官透明的薄膜下排列著細胞,細胞里有叫做“螢火體”的黃色顆粒。這些黃色顆粒遇到氧氣就發(fā)生化學反應(yīng)而發(fā)光。這詮釋里面既有內(nèi)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準確而全面。
3.作者是怎樣描寫螢火蟲發(fā)光的原因的?
提示:寫螢火蟲發(fā)光的原因,作者由自然現(xiàn)象人手,進而引出人們的對其探求過程的說明,這樣安排說明順序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其中使用了列數(shù)字、舉例子的說明方法,使說明的內(nèi)容準確嚴密。
4.作者把螢火蟲與自己對故鄉(xiāng)的情思聯(lián)系在一起,有什么好處?
提示:此文在寫法上不拘一格,其中既有對往事的記,描繪,也有對螢火蟲的介紹,同時包含了對故鄉(xiāng)的牽掛。這樣不僅豐富了課文的內(nèi)容,而且富于感情,吸引讀者。
三、研討欣賞
體會說明文的語言。
1.原來螢有許多種數(shù),全世界所產(chǎn)能夠發(fā)光的螢有二千種,形態(tài)相像而不能發(fā)光的也有二千種。
2.幼蟲和蛹大抵相似;在成蟲普通位于尾端的腹面,表面是一層淡黃色透明質(zhì)硬的薄膜……
3.故鄉(xiāng)的螢火蟲更是一年,二年,幾乎十年沒有見過了,最近家中來信說:三月沒有雨,田里的稻都已枯死,桑樹也有許多枯萎了。
提示:說明文的語言要準確、簡潔。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進一步感受本文的語言特點。
1.能夠發(fā)光的,不能發(fā)光的 2.大抵 3.幾乎
(課堂總結(jié))
這是一篇內(nèi)容較為豐富的文章,它的主要內(nèi)容是介紹螢火蟲的知識,除此之外,作者還記敘了“我”與螢火蟲有關(guān)的往事,抒寫了“我”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本文的特點是把記敘、描寫與科學的說明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使文章同時兼有趣味性與科學性,可以使讀者在饒有情趣地閱讀中獲得科學知識的信息
六年級語文蘇教版教案下冊8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
2、通過關(guān)鍵詞體會人物機智、勇敢、沉著的品質(zhì)、
3、進一步明白人物身上的共同點,深深的愛國。
4、通過感悟課文,學習“體會特別語境中詞的特定含義”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板書:半截蠟燭。
問:你對我有感覺嗎?
任何事物,在你看到、摸過后,都應(yīng)該有感覺。比如讀書,你既聽到,又看到,就要特別有感覺。
2、指名讀,有什么感覺?
3、同一樣東西,在不同的情況下,不同的人會產(chǎn)生不同的感覺。你信不信?
一個二十寸的大蛋糕,上面點燃著半截蠟燭,有什么感覺?
一張餐桌,兩杯紅酒,兩個人面對面坐著,中間銀色的燭臺上燃著半截蠟燭,什么感覺?
突然停電了,屋里漆黑一片,心里十分害怕,忽然,門開了,媽媽的臉在燭光里格外溫柔,你有什么感覺?
4、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覺。伯諾德夫人一家,看到半截蠟燭被德國人點燃了,那是什么感覺呢?
5、請學生說,引讀第3自然段。
6、出示:
半截蠟燭,越來越短的蠟燭
冒著青煙的燭芯,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此時此刻,它仿佛變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東西。
燭焰搖曳,發(fā)出微弱的光
指名讀,帶著你的感覺讀。想想這些詞在課文中什么情況下出現(xiàn),帶著感覺一起讀。
7、①這是一個方法,讀一個詞一句話都要聯(lián)系當時具體的情況,讀出感覺。
、跒榱诉@“半截蠟燭”,伯諾德夫人一家與德國人展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斗。在這場較量中,你覺得誰最令你佩服?請你自己讀課文,找出有關(guān)詞句,用來證明。
、圩x書,就要有“感覺”,而且要把自己當成書里的人,體會一下他們當時的感覺。
請你注意,課文中有一些詞,平時的意思是什么,在當時的情況下,你有什么不同的感覺?
生讀,師巡視,并指點。
8、交流,相機教學。
一、伯諾德夫人:
1、“看著”,如果是你,你當時什么感覺?
2、“急忙”,在這句話里你讀出了什么?
3、“輕輕”,你感受到什么?“做動作,要顯得很隨意”
還有誰要補充?指名幫助說明值得佩服。
4、朗讀。
二、杰克
a1、慢慢(沉著,不慌不忙)
2、“語言”,(合適的借口)
b3、“孩子是懂事的,……默默地坐待著”
“厄運”:讀到這里,你想到了什么?(指導學生把厄運具體化)
“最后時刻”,如何理解? 這個詞和厄運結(jié)合
“從容、默默、坐待”,你有什么感受?體會到什么?
c誰愿意補充、總結(jié)自己敬佩杰克的理由
d師生輪讀第5自然段。(導語)
三、杰奎琳
1、“嬌聲”:討論這樣寫是為了突出杰奎琳可愛嗎?
2、“鎮(zhèn)定”:
3、“端起燭臺,道過晚安,上樓”
4、(如體會不到)討論這樣寫僅僅是為了突出杰奎琳可愛嗎?
對比:快九點了,活潑可愛的小表妹嬌聲對大家說:“對不起,我要睡覺了,明天是星期一,晚睡要遲到的!闭f完他向我道了晚安,進房間去了。
5、指名讀、氣度
9、班上小調(diào)查。
在讀課文的過程中,大家一定有了更深的體會?誰想強調(diào)一下自己的觀點?
指明說
10、討論:對于不同的意見,誰有新的看法?(融合一下)
引導明白:他們都表現(xiàn)出機智、英勇、沉著,都值得我們敬佩。
追問:是啊,從這家人身上,我們讀到了機智、勇敢與沉著,他們甚至愿意犧牲自己的生命。這是怎樣的一家人哪?難道還有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的東西嗎?
。▽W生體會)
11、女人
和孩子,一般人眼中最弱小、最需要幫助的對象,他們身上卻有一股強大的力量,這力量來源于他們那顆為國跳動的、勇敢的心。
齊讀課文
作業(yè):
1、 讀一本英雄人物的書。
2、 觀看一部電影:〈甲午風云〉、〈辛德勒的名單〉、〈小兵張嘎〉等。
六年級語文蘇教版教案下冊9
一、教學要求:
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結(jié)合平時的學習生活,使學生懂得勤學生好問、不懂就問的道理,引導他們逐步養(yǎng)成不懂就問的良好習慣。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結(jié)合平時搜集資料的意義和作用,初步掌握搜集資料的方法,并逐步養(yǎng)成習慣。
二、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勤于收集資料的常用方法;知道處處皆學問,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問題,都應(yīng)虛心向人請教,爭取弄懂弄通。激發(fā)學生收集資料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勤學好問的好習慣。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結(jié)合平時的學習生活,使學生懂得勤學生好問、
不懂就問的道理,引導他們逐步養(yǎng)成不懂就問的良好習慣。
2、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結(jié)合平時搜集資料的意義和作用,初步掌握搜集
資料的方法,并逐步養(yǎng)成習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人,使學生明白收集資料的重要性
1、老師這里有幾個問題,想請教一下同學們:
(1)老師打算寫一篇關(guān)于張家港歷史文化的文章。請問同學們,老師現(xiàn)在需要做些什么
準備?
。2)老師的一個朋友要參加“愛護家園,保護環(huán)境”的辯論會,她該提前做些什么準備?(收
集有關(guān)資料等)2、引導學生談?wù)勈占Y料的重要性。
3、老師小結(jié):收集資料可以拓展我們的知識面,增強記憶,為學習和生活提供便利,
因此我們應(yīng)當養(yǎng)成勤于收集資料的好習慣。
二、指導觀察,適當講解,讓學生掌握收集資料的方法
1、指導觀察第1頁的圖。(1)上面一幅圖的女同學在哪兒?在干什么?(2)圓形圖上的女同
學在干什么?態(tài)度怎樣?(3)下面一幅圖上的男同學在做什么?
2、指導觀察第2頁上的圖片。
(1)第2頁上面的圖中,同學們在哪里?在干什么?你覺得他們的態(tài)度怎樣?是從哪兒看出來
的?
(2)認真觀察第2頁下面的圖,然后,清你說說可以通過哪些途徑來收集資料。(可以通過
看報刊、網(wǎng)絡(luò)、參觀展覽、采訪和訪問來收集資料)除了這些,你認為還可以通過什么方式
來收集資料呢?(小組討論,交流)
3、講授收集資料常用的方法。
第3頁上面的四幅圖,都是同學們收集資料的成果,那么收集資料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呢?
。1)做摘抄筆記。把你認為有價值的、有意義的、感興趣的文字摘抄下來,可以把它們
分門別類地摘抄。為了便于查閱,分類不要雜亂。(2)制作資料卡片。這樣有利于資料分類。
(3)拍照片。把一些不能持續(xù)的畫面或不能保留的事物拍成照片。(4)編輯剪報。把收集到的
各方面的資料,以制成小報的形式來積累。
三、引導觀察第3頁下面的一幅圖,學生暢談學習收獲。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勤于收集資料的常用方法;知道處處皆學問,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問題,都
應(yīng)虛心向人請教,爭取弄懂弄通。2.激發(fā)學生收集資料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勤學好問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觀摩收集的資料,激發(fā)學生收集資料的興趣。
1、展示優(yōu)秀的收集資料的作品,讓學生仔細觀摩。
2、教師告訴同學們,這些都是收集資料的`主人優(yōu)秀的學習成果。
3、學生展開討論: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應(yīng)該怎么做?
二、引導學生嘗試收集資料。
1、分發(fā)課外閱讀材料,每個學生一份。
2、學生閱讀材料,收集資料。
要求:
。1)認真閱讀材料。
。2)用上常用的四種收集資料的方法。
3、教師巡視指導,多作點撥。
4、學生小組交流所收集的資料,相互取長補短。
5、展示同學們收集資料的成果。
三、教師小結(jié)學生收集資料的情況,重在鼓勵,希望同學們貴在堅持,養(yǎng)成勤于收集資
料的習慣
指導看第4頁上的圖,讓學生感知“不懂就問”的重要性
1、齊讀“不懂就問”。
2、指導學生先按從上到下,再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觀察。
(1)第1幅圖上有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
。2)第2幅圖是在哪里?從哪里看出來?圖上有哪些人?分別在干什么?
。3)第3、4幅圖表現(xiàn)的是哪里?怎么知道的?有哪些人?他們正在干什么?
。4)看第5頁左上方的一幅圖,這是在哪里?兩名同學正在干什么?老師呢?
(5)看第5頁右上方的一幅圖,這幾名同學在哪里?他們在干什么?
(6)最后兩幅圖表現(xiàn)的是哪里?同學在干什么?老師又分矧在做什么?
四、組織討論,使學生懂得如何做到“不懂就問”
1、看完第4、5頁的8幅圖后,你明白了什么?
。1)遇到不懂的問題、不清楚的地方,要大膽地向他人求教。
。2)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要敢于問,不管是在學校,在家里,在展覽廳,走廊上,
在教室里,在校園里,還是在其他任何地方。
(3)可以問老師,問家長,問解說員,問本班同學,問其他班同學??一句話,問所
有懂的人。
。4)可以問課本上的問題,也可以問報刊上的問題,還可以卜觀察到的所有書本外的
其他問題。
。5)留心處處皆學問。
2、假如遇到不懂的問題不問,或者不懂裝懂,結(jié)果會怎樣?
3、我們今后應(yīng)該怎么辦?
五、發(fā)出號召,希望學生早日養(yǎng)成“不懂就問”的好習慣。
1、我們愛你啊,中國
一、教學要求: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會生字,理解生詞。通過理解詩歌語言和吟
誦詩句,激發(fā)學生熱愛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通過理解詩歌語言和吟誦詩句,激發(fā)學生熱愛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
三、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生字,理解生詞。
3、通過理解詩歌語言和吟誦詩句,激發(fā)學生熱愛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欣賞歌曲《我愛你中國》,說說歌曲的內(nèi)容。
2、今天我們學習一首歌唱祖國的詩歌,揭題,范讀。說一說詩中展示了祖國的哪些可愛之
處。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畫出生字組成的詞和不理解的詞。
2、檢查自讀情況。
3、默讀全詩,想想課文講述了祖國的哪些可愛之處,邊讀邊畫出重點詞句。
小結(jié):
幅員遼闊山河壯麗特產(chǎn)豐富文化燦爛民族偉大奮發(fā)開拓
4、從詩句內(nèi)容和表現(xiàn)形式看,課文可分為幾個部分?討論,小結(jié):
第一段(第1節(jié))
第二段(第2—6節(jié))
第三段(第7節(jié))
5、朗讀全詩,初步體味祖國的可愛。
三、學習第一段
1、齊讀。理解:“碧波”、“群星閃爍”、“銀裝素裹”、“洋溢”、“盎然”。
2、思考:1)這一段是從哪兩個角度寫祖國幅員遼闊的?
2)“啊,我們愛你,中國!”這句詩
在全詩中有什么作用?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四、指導寫字
1、鞏固生字的讀音。
2、在寫這些字的時候,應(yīng)注意什么?自己小聲說一說。
3、你想提醒同學寫哪個字時要注意什么?
4、用鋼筆描紅,臨寫。
五、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抄寫詞語。
根據(jù)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效地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誦讀活動,并在讀悟的基礎(chǔ)上,
各抒己見,談自己對祖國的感情,從而既準確把握作者強烈的愛國之情,又激發(fā)他們熱愛偉
大祖國的思想感情。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通過理解詩歌語言和吟誦詩句,激發(fā)學生熱愛偉大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
1、聽寫詞語。
2、朗讀全詩,說說你知道了祖國有哪些可愛的地方。
二、學習第二段
1、學習第2小節(jié)。
1)朗讀并理解詞語:清奇俊秀濃妝淡抹
飄渺波瀾壯闊
2)讀了這幾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用自己的朗讀表現(xiàn)出祖國山河的雄偉壯觀。
4)除了詩里寫的,你還知道祖國有哪些美麗風景?說一說。
5)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6)小結(jié)學法:
朗讀詩句,理解詞語。展開想象,再現(xiàn)畫面。聯(lián)系積累,豐富畫面。
感情朗讀,練習背誦。2、用同樣的方法自學第3—6節(jié),再交流討論,教師適當指導補充。
第3節(jié):介紹祖國名產(chǎn)。著重理解:醇美光潔絢麗巧奪天工
第4節(jié):各民族有代表性的風物。結(jié)合圖或錄像簡介:傣家竹樓、布達拉宮、吐魯番、戈壁
灘。理解詞語“巍峨”。
第5節(jié):古老燦爛的文化,改革開放的成就。結(jié)合圖片介紹戰(zhàn)國編鐘。理解:“新歌”指什
么?“滾滾春潮”、“希望之火”又各是什么意思?
第6節(jié):偉大的民族精神。理解:“松樹的偉岸、梅花的高潔,博大的胸懷、恢弘的氣魄”
反映了中華民族怎樣的精神?(剛強不屈、純潔高尚、胸襟博大、氣魄恢弘)舉例說說從哪
些地方可以看出中華民族的這些偉大精神。
3、朗讀第2—6節(jié),進一步體會祖國的迷人可愛。練習背誦。
三、學習第三段
1、朗讀第7節(jié),說說“驕傲、自豪”是針對什么說的,“奮發(fā)、開拓”又是針對什么說的?
2、理解“我們愛你啊,中國”在全詩中的作用。(總結(jié)全詩、呼應(yīng)開頭、深化主題)
3、齊讀,表現(xiàn)出豪邁之氣及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奮斗的堅定決心。
四、朗讀、背誦全詩
五、作業(yè)
1、朗讀并背誦課文。
2、利用班會時間,把自己游覽過的某個地方,知(來自::小學蘇教版六年級語文教案)道的某地特產(chǎn)、古老的歷史文物等,向同學
們說說,共同感受一下祖國的地大物博、歷史悠久,以進一步激發(fā)愛國之情。
附板書:
1我們愛你啊,中國
山河無比壯麗
“我們愛你,中國”(幅員遼闊)物產(chǎn)聞名世界“我
們愛你,中國”文化古老燦爛
民族風物迷人(奮發(fā)開拓)民族精神偉大
教學之中,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適時對學生滲透人文精神的熏陶與教育,猶如在學生與教學內(nèi)容
之間架起一座心靈之橋,會使他們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
2、鄭成功
一、教學要求:
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簡要復(fù)述課文。
憑借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讀懂課文內(nèi)容,了解鄭成功收復(fù)臺灣、建設(shè)臺灣的歷史功績,激發(fā)
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難點:
憑借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讀懂課文內(nèi)容,了解鄭成功收復(fù)臺灣、建設(shè)臺灣的歷史功績,激發(fā)
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三、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簡要復(fù)述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揭題。在我們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涌現(xiàn)出了許多愛國將領(lǐng)、仁人志士、民族英雄。今
天,我們將要學習的課文是介紹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板書課題:鄭成功)2.聽說過鄭成功
嗎?學生交流。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由輕聲讀課文,思考《鄭成功》一文向我們介紹了他的那些事跡呢?
2、檢查生字詞。⑴讀準字音。殘酷奴役慷慨激昂允許鐵甲艦街頭巷尾融洽酋長
、谱⒁庾中汀V笇憽敖诸^巷尾”的“巷”,“融洽”的“融”。
、侵该x課文。⑷概括課文重要內(nèi)容。
想一想,這一課主要寫了什么?
課文主要記敘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鄭成功建設(shè)海軍,打敗荷蘭侵略者,收復(fù)臺灣,大
力發(fā)展生產(chǎn),建設(shè)臺灣的歷史事件。
⑸根據(jù)提示理清文章脈絡(luò)。
初讀了課文,你能說說鄭成功的主要功業(yè)是什么嗎?(一是收復(fù)臺灣,二是建設(shè)臺灣)
那么課文哪些自然段分別寫了這兩件事情。(課文第四至六自然段寫了鄭成功收復(fù)臺灣
的經(jīng)過,第七至八自然段寫了鄭成功是怎么建設(shè)臺灣的。)
三、學習課文第1-3小節(jié)。
1、指名讀,思考:第1-3小節(jié)主要寫什么?(臺灣人民痛恨侵略者,鄭成功決心要收復(fù)
祖國的寶島臺灣。)
2、默讀,思考:那些詞句寫出了臺灣人民對侵略者的痛恨?那些詞句寫出了鄭成功決心
要收復(fù)祖國的寶島臺灣。(強占、殘酷地奴役、恨透了、慷慨激昂絕不允許)
六年級語文蘇教版教案下冊10
一、設(shè)計理念。
作文指導課之目的在于幫助學生開啟心靈之窗,找尋生活記憶,使他們產(chǎn)生寫的沖動。本設(shè)計努力引導學生關(guān)注生活,以真實的生活打動學生,使他們真情流露,樂于表達。
二、教材簡析。
“成長的煩惱”是蘇教版國標本第十二冊第五單元的習作話題。本次習作要求學生圍繞“成長的煩惱”大膽傾吐自己心里話,寫出煩惱是什么,因什么而煩惱。因此習作指導時應(yīng)創(chuàng)設(shè)一種寬松氛圍,使學生樂于將煩惱傾訴,從而獲得豐富的習作素材及情感體驗。
三、訓練目標:
1、指導學生回憶成長中的煩惱,具體寫出一件令自己煩惱的事。
2、培養(yǎng)說真話,抒真情的良好文風,明白只有樣才能寫出好文章的道理。
3、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成長中所遇到的.困難和挫折。
4、拓展學生思維空間,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尋找素材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點:
要教會學生寫真人真事,抒真情實感。
五、教學難點:
在課堂中讓學生作真誠的交流與溝通,打開心扉,實話實說,促進課堂多元對話。
六、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
同學們,我今天想先來個民意測驗,大家可得說真話喲。你們最近有沒有痛苦煩惱的事情啊?如果有,主要是哪些方面的呢?說出來大家聽聽,看看能不能幫助你化解一下?[學生說,師生點評;注意引導學生正確看待這種成長的煩惱,指導學生調(diào)適心理,化解煩惱的方法:讀書法、注意轉(zhuǎn)移法、運動法、傾訴法、休息法等]
。ǘ⿻痴動懻,嘗試寫作。
1、閱讀提示,明確要求。
。1)中世紀英國著名的唯物主義哲學創(chuàng)始者培根說道:“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分掉一半憂愁!
(2)今天,讓我與在座各位同學一起,真心地分擔彼此的煩惱吧!至少可以分掉一半的煩惱,或許還會煙消云散呢!
。ㄈ┏鍪緦懽饕螅赫J真讀一讀要求,邊讀邊仔細想一想,要求告訴了我們什么?
歸納:煩惱來自學習、家庭、同學、身體……
板書:大膽地說心里話,說真話、表真情
。4)現(xiàn)在請同學們認真想一想,先回憶、整理一下生活中、學習上、家庭中、同學間曾經(jīng)發(fā)生過哪些讓自己煩惱的事情,挑一件感受最深的想一想是因為什么而感到煩惱的?(學生回憶思考。)
5、師: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寫作之前,我們應(yīng)確定一個題目呀!根據(jù)剛才自己腦海中想到的煩惱,再推敲一下,取個你認為最好、最合適的、最有創(chuàng)意的題目寫下來。有的題目一看就知道小作者煩惱什么,有的引起讀者強烈的閱讀興趣,……(出示參考題目)
。ㄋ模┓拍懥曌鳎媲轶w驗。
1、為了留下自己成長的足跡,趕快動筆把困擾你的最深刻的煩惱寫下來吧!
2、構(gòu)思醞釀,自由習作。
。ㄎ澹⿲Ρ乳喿x,領(lǐng)悟方法。
1、自己修改
師:寫好后自己先放聲朗讀,聽聽是否順口,想想詞語用的是否恰當,句子是否通順,意思是否交代清楚具體了,不合適的自己試著改過來。
2、同學互評與教師點評(例文對比賞析)
。┙涣髟u比,修改完善。
六年級語文蘇教版教案下冊11
教學目標:
1、學習“擬人”的方法,并加以運用。
2、讀背十二個有關(guān)“冬”的成語,積累詞匯。
3、寫好鋼筆字,注意整體布局。
4、練習口語交際,學習當小導游。
5、學寫毛筆字。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語文與生活)
1、教學第一部分。
、抛宰x引語,重點引導讀“小溪嘩啦啦地流著”和“小溪唱著歡樂的歌往前跑”這兩句。
、谱寣W生比較:哪一句更生動?
⑶思考:為什么第二句更生動?
2、教學第二部分:
、艑W生反復(fù)、認真讀三組句子。
⑵學生得出“第二句更生動”的答案。
、亲寣W生寫一寫:讀完每組第二句,你感受到什么?為什么會生動有趣?⑷交流讀句子的感受,師生共同得出:因為把這些事物寫得和我們?nèi)艘粯佑邢才罚愿鷦、有趣?/p>
3、教學第三部分:
、沤處熞龑叵肷钪凶约合矚g的事物,把這些事物寫下來。要求:寫“活”,寫得和我們一樣富有情感。
、茖W生讀自己的文字,看是否有趣。
、菐熒u議,師小結(jié)。
二、教學第二題:
1、誦讀詞語:
⑴自由認讀。
⑵同座討論詞語的意思。
⑶想象:讀著這些詞語,你腦海里浮現(xiàn)出怎樣一副畫面?這副畫面中發(fā)生著什么故事?
⑷表達:你能用其中四、五個詞語描述這個畫面嗎?或者簡單講講在這里,發(fā)生著什么故事?如果你能用上所有詞語更好!
2、積累:
、啪毩暠痴b。
、萍w練讀、練背。
三、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指導:
⑴讀這段話,指出出處——《煙臺的海》。
⑵引導讀帖。重點觀察整體布局,行款的優(yōu)美,每個字的`間架結(jié)構(gòu)。
2、練習:
、派杓t。師巡視、指導。
、茙熜〗Y(jié)。
四、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
1、審題。
⑴啟發(fā)談話:如果有客人到你的家鄉(xiāng)參觀訪問,請你做個小導游,你該如何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
⑵指名讀題,明確要求。(用介紹的口吻,語言要親切,表達要清楚)
2、指導。
、潘伎迹杭亦l(xiāng)有哪些特點?自己準備選擇哪方面介紹?寫好導游詞有什么要求?
⑵學生討論后寫出導游詞。
⑶分組分方面練習介紹。
⑷各組推薦出“優(yōu)秀小導游”上臺介紹。請幾個同學演游客。
3、評議小結(jié)。
六年級語文蘇教版教案下冊12
《紫藤蘿瀑布》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本文的學習,讓學生了解并學習“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整體感知、片段精讀、細節(jié)品讀三個環(huán)節(jié)來學習,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整體把握、局部深入、細節(jié)推敲層層深入的方法來品讀美文、理解主題、感悟思想。
3、情感體驗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本文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勇于面對生活挫折與人生磨難的堅強意志,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重點
1、 通過有感情的反復(fù)誦讀,理解紫藤蘿花的象征意義及其主旨的顯現(xiàn)。
2、 揣摩詞語和重點語句的表現(xiàn)力,深化對人生的思索。
3、 學習形象生動、細致入微的景物描寫方法。
教學難點
1、 初步學習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
2、讓學生學會品味語句,理解作者十年前后的情感變化。
教學方法
1、啟發(fā)式談話法。
2、朗讀法。
教學流程
◆ 導入:人們常說:“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那暗香浮動的幽蘭,那凌寒綻放的臘梅,那石縫間不屈的小草,還有大地上許多無名的野花無不蘊涵著熾熱而鮮活的生命,無不引發(fā)人們無盡的遐思。在女作家宗璞的筆端,小小的紫藤蘿花綻放著生命的尊嚴與蓬勃。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駐足觀賞那一樹盛開的紫藤蘿花,感受作者對紫藤蘿花寄予的濃濃情懷。
◆作者、作品背景簡介:宗璞,1928年生,女,原名馮鐘璞,筆名有任小哲、豐非等,哲學家馮友蘭之女。自幼在清華園內(nèi)長大,吸取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粹,學養(yǎng)深厚,氣韻獨特。1951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外文系。曾在中國文聯(lián)、文藝報等單位工作。1960年調(diào)《世界文學》編輯部。“_”前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說《紅豆》、《桃園女兒嫁窩谷》、《不沉的湖》、《后門》、《知音》等。“_”后期,有短篇小說《弦上的夢》、中篇小說《三生石》,獲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1981年北京出版社出版了《宗璞小說散文選》。1994年出版的《宗璞散文選集》是她代表性的一部散文集。她的散文情深意長。
宗璞一家,在“_”期間深受迫害,“焦慮和悲痛”一直壓在心頭。這篇文章寫于1982年5月,當時她的小弟身患絕癥,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見一樹盛開的紫藤蘿花,睹物釋懷,由花兒自衰而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寫成此文。
◆整體感知 理清思路
學生默讀課文,思考:作者是按照怎樣的思路來構(gòu)思文章的呢?【引導學生明確作者是按照“賞花—憶花—悟花”的`思路來布局文章的!
◆ 片段精讀 細節(jié)推敲
(一)賞花
教師:同學們,作者在文章開頭就寫道:“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是什么讓作者如此忘情地駐足觀賞呢?我們都知道令作者忘情地駐足觀賞的正是她面前的那一樹盛開的紫藤蘿。作者是怎樣描寫紫藤蘿的?有什么特點?下面,我們大家就帶著這個問題一起來細讀課文的1至6自然段。【在學生深入閱讀、仔細思考、暢所欲言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明確作者運用了以下的一些方法來細致地描寫紫藤蘿:1、順序上:由整體到局部,由上到下,由遠及近等;2、修辭上:比喻、擬人、排比等。特點:繁花似錦、生機勃勃!
教師:本文以“紫藤蘿瀑布”為題,但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顯然不僅僅是描寫紫藤蘿。作者面對盛開的紫藤蘿花,深受啟示,撫今追昔,感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這種寫法稱之為“托物言志”或者“借景抒情”。
下面我們深入細致地研討一下課文,看看紫藤蘿在哪些方面對作者的思想感情產(chǎn)生了影響?為什么面對紫藤蘿瀑布,作者的感情會產(chǎn)生怎樣的變化,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變化呢?【在學生自由發(fā)言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明確:作者由原先的悲痛和焦慮化為了寧靜與喜悅;是因為繁花似錦、生機勃勃的紫藤蘿令作者沉浸,讓作者鼓舞、使作者興奮。】
(二)憶花
教師:觀賞著眼前的紫藤蘿,作者想起了她家門前的那一株紫藤蘿曾有過怎樣的變遷?作者為什么會對紫藤蘿產(chǎn)生如此濃厚的感情呢?【“十多年前”家門外的一株大紫藤蘿,后來被拆掉毀壞了。過了這么多年,紫藤蘿花又盛開了。作者通過紫藤蘿的變遷,聯(lián)想到類似的家庭境狀和人生際遇,觸景生情,思想感情自然隨之起伏涌動!
教師:聯(lián)系前面的背景材料,大家說說紫藤蘿的命運有什么象征意義!咀咸偬}的命運,從花兒稀落到毀掉,再到如今繁花似錦,正是十幾年來整個國家命運的寫照和象征!
(三)悟花
教師:作者是怎樣由紫藤蘿的形象感悟出人生的意義的?找出相關(guān)的句子讀一讀,議一議。怎樣理解“花和人都有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引導學生品味第7段和第10段的內(nèi)容,并理解。面對眼前盛開的紫藤蘿瀑布,作者觸景生情:盡管家庭、人生以至國家、民族等都像紫藤蘿一樣,有著不幸的過去,但畢竟事過境遷。重要的是現(xiàn)在,一切都像紫藤蘿一樣,好起來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因之得以升華,對人生的意義有了全新的深刻的理性認識。】
教師:請問“它是萬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組成了萬花燦爛的流動的瀑布”這句話包含了怎樣的哲理呢?【遭遇不幸的時候,不能被厄運壓倒,要對生命的美好和長久保持堅定的信念。厄運過后,要面對新的生活,振奮精神,投身到偉大的事業(yè)中去!
◆課堂小結(jié)
在人的一生中,誰都難免遭遇一些苦難與挫折。但是我們一定要相信“花和人都有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積小流才能成江河。每一個人都是現(xiàn)代化建設(shè)的一個分子,只有人人都奮發(fā)圖強,我們的四化大業(yè)才能燦爛而輝煌。
◆布置作業(yè)
1、積累一些有關(guān)積極樂觀地面對人生的名言警句與詩詞,隨時提醒我們自己快樂地生活著。
2、寫一篇如何應(yīng)對苦難的隨筆。
六年級語文蘇教版教案下冊13
一、設(shè)計理念
指導課之目的在于幫助學生開啟心靈之窗,找尋生活記憶,使他們產(chǎn)生寫的沖動。本設(shè)計努力引導學生關(guān)注生活,以真實的生活打動學生,使他們真情流露,樂于表達。
二、教材簡析
“成長的煩惱”是蘇教版國標本第十二冊第五單元的習作話題。本次習作要求學生圍繞“成長的煩惱”大膽傾吐自己心里話,寫出煩惱是什么,因什么而煩惱。因此習作指導時應(yīng)創(chuàng)設(shè)一種寬松氛圍,使學生樂于將煩惱傾訴,從而獲得豐富的習作素材及情感體驗。
三、訓練目標:
1、指導學生回憶成長中的煩惱,具體寫出一件令自己煩惱的事。
2、培養(yǎng)說真話,抒真情的良好文風,明白只有樣才能寫出好文章的道理。
3、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成長中所遇到的'困難和挫折。
4、拓展學生思維空間,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尋找素材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點:
要教會學生寫真人真事,抒真情實感。
五、教學難點:
在課堂中讓學生作真誠的交流與溝通,打開心扉,實話實說,促進課堂多元對話。
六、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
同學們,我今天想先來個民意測驗,大家可得說真話喲。你們最近有沒有痛苦煩惱的事情。咳绻,主要是哪些方面的呢?說出來大家聽聽,看看能不能幫助你化解一下?[學生說,師生點評;注意引導學生正確看待這種成長的煩惱,指導學生調(diào)適心理,化解煩惱的方法:讀書法、注意轉(zhuǎn)移法、運動法、傾訴法、休息法等]
二、暢談討論,嘗試。
(一)閱讀提示,明確要求。
1、中世紀英國著名的唯物主義哲學創(chuàng)始者培根說道:“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分掉一半憂愁。”
2、今天,讓我與在座各位同學一起,真心地分擔彼此的煩惱吧!至少可以分掉一半的煩惱,或許還會煙消云散呢!
3、出示要求:認真讀一讀要求,邊讀邊仔細想一想,要求告訴了我們什么?
歸納:煩惱來自學習、家庭、同學、身體……。
板書:大膽地說心里話,說真話、表真情
4、現(xiàn)在請同學們認真想一想,先回憶、一下生活中、學習上、家庭中、同學間曾經(jīng)發(fā)生過哪些讓自己煩惱的事情,挑一件感受最深的想一想是因為什么而感到煩惱的?
。▽W生回憶思考。)
5、師:題目是文章的眼睛!之前,我們應(yīng)確定一個題目呀!根據(jù)剛才自己腦海中想到的煩惱,再推敲一下,取個你認為最好、最合適的、最有創(chuàng)意的題目寫下來。有的題目一看就知道小作者煩惱什么,有的引起讀者強烈的閱讀興趣,……(出示題目)新課標第一
(二)放膽習作,真情體驗
1、為了留下自己成長的足跡,趕快動筆把困擾你的最深刻的煩惱寫下來吧!
2、構(gòu)思醞釀,自由習作。
三、對比閱讀,領(lǐng)悟方法。
1、自己修改
師:寫好后自己先放聲朗讀,聽聽是否順口,想想詞語用的是否恰當,句子是否通順,意思是否交代清楚具體了,不合適的自己試著改過來。
2、同學互評與教師點評(例文對比賞析)
四、交流評比,修改完善。
六年級語文蘇教版教案下冊14
《莫泊桑拜師》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理解生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莫泊桑拜師的故事,知道,仔細觀察、不斷積累、勤奮練習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福樓拜的循循善誘和莫泊桑虛心好學、勤學苦練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通過莫泊桑拜師的故事,知道,仔細觀察、不斷積累、勤奮練習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福樓拜的循循善誘和莫泊桑虛心好學、勤學苦練的精神。
教學準備:課件
總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初讀課文,了解大意,學生生字詞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理解生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揭示課題,簡介莫泊桑。
2、談話導入:像莫泊桑這樣的大作家,并不是一開始就能寫出好的作品,也有一個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的過程。那么,莫泊桑是怎樣拜師學習寫作的呢?
二、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1、自讀課文,要求讀通順,不懂的詞語查字典。
2、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教師正音。
3、思考分段,感知大意。
第一段(1)莫泊桑拜師的原因。
第二段(2~9)莫泊桑拜師的經(jīng)過。
第三段(10)莫泊桑拜師的結(jié)果。
三、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思考:莫泊桑為什么要拜師?
2、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莫泊從小就熱愛寫作?(酷愛、孜孜不倦)
3、莫泊桑面對自己的作品平平常常,沒有什么特色,他的心情怎樣?(焦急萬分)
4、簡介福樓拜。
5、用自己的話說說莫泊桑拜師的原因。
6、指導朗讀。
四、布置作業(yè)
1、完成課后練習2。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通過莫泊桑拜師的故事,知道,仔細觀察、不斷積累、勤奮練習是提高寫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福樓拜的循循善誘和莫泊桑虛心好學、勤學苦練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
二、講讀第二段
1、教師范讀。
2、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莫泊桑三次去福樓拜家中求教的情況)
3、福樓拜每次都說了些什么?所說的話中哪句話最關(guān)鍵?默讀課文后回答。
1)朗讀第一句:“是你的功夫還不到家。”
、俑前菔轻槍κ裁凑f這句話的?
②從他直截了當?shù)卣f,可以看出福樓拜是一個怎樣的人?
③福樓拜認為必須怎樣做才能使功夫到家?
2)朗讀第二句:“怎么會沒有什么好寫呢?”
、俑前菔窃谑裁辞闆r下說這句話的?
②莫泊是怎樣的心情?
、壑笇Ю首x福樓拜講的'這句話,想象福樓拜那娓娓道來的樣子,對“滔滔不絕”加深感悟。
、苤笇Х纸巧首x,結(jié)合幻燈片,將師生對話的情景再現(xiàn)出來。
3)朗讀第三句話:“光仔細觀察還不夠,還要能發(fā)現(xiàn)別人沒有發(fā)現(xiàn)和沒有寫過的特點。”
、贋槭裁凑f這句話在這段中最關(guān)鍵?下面的哪些話分別是圍繞這句話來寫的?
、谶@些再次說明福樓拜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蹖Ω前莸慕陶d,莫泊桑有什么反應(yīng)?說明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苤笇Ю首x。
4、小結(jié):課文寫莫泊桑拜師的經(jīng)過,共寫了他三次求教的情況,著重寫了師生二人的對話,從他們的對話中我們看出什么?
(一是師生二人一個善教一個勤學的特點,二是寫好作品必須從哪些方面方面去努力。)
三、學習第三段
1、指名讀。思考:莫泊桑是怎么做的?結(jié)果怎樣?
2、齊讀,進一步體會莫泊桑的勤奮好學。
四、討論
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你打算今后怎樣向莫泊桑學習?
請學生上臺各抒已見,師適當表揚鼓勵。
五、布置作業(yè)
1、完成課后練習4。
2、朗讀課文。
六年級語文蘇教版教案下冊15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使學生了解閱讀課外書記籍要有選擇和如何選擇,初步掌握選擇課外讀物的方法,培養(yǎng)選擇課外讀物的良好習慣。
2、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使學生了解讀書要做記號和如何作記號,初步掌握讀書作記號的方法,培養(yǎng)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3、通過指導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使學生初步了解留心觀察事物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1、幫助學生初步掌握選擇課外讀物的方法。
2、幫助學生初步掌握讀書作記號的方法。
3、讓學生了解留心觀察事物的方法。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要求
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使學生了解閱讀課外書記籍要有選擇和如何選擇,初步掌握選擇課外讀物的方法,培養(yǎng)選擇課外讀物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初步掌握選擇課外讀物的方法。
三、課前準備
一排用書夾夾好的書。(約15本左右,并分成三至四類擺放)
四、導入新課
同學們知道的關(guān)于書籍的名言一定不少吧,誰想來說說?
教師補充:德國著名作家歌德曾說: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和一個高尚的人在交談。確實,一部好的作品,就如同一本好的生活教科書,它能夠陶冶人的情操和氣質(zhì),叫人怎樣做一個正直的人。知識就如浩瀚的海洋,一個人一生不可能把所有的書讀完,更何況書也有好書和壞書之分,這就決定了我們讀書要有選擇。(板書課題:讀書要有選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如何選擇我們所需要的書籍。
五、指導學生選擇圖書
1、了解選擇圖書的渠道
(1)過渡:從哪兒可以得到我們所需要的圖書呢?
(2)指導學生看第1頁上面的插圖,說說這些同學在哪兒選擇圖書。
你們平時又是怎樣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圖書的呢?(指名說)
2、指導學生應(yīng)如何選擇圖書
(1)過渡:應(yīng)該如何選擇圖書呢?我們來看第1頁最上面的圖,這位同學是根據(jù)什么選擇圖書的呢?
(2)教師講述:為了方便讀者選擇圖書,圖書館(室)或書店的圖書都是分類擺放的,比如《學生辭!肪褪亲值洹⑥o典類的,《故事大王》就是故事類的,《十萬個為什么》就是科學類的。我們要選擇自己所需要的書,首先要確定是屬于哪一類,然后在書架上按類查找。
(3)過渡:確定好自己所需圖書是哪一類后,又應(yīng)該怎樣在書架上查找我們自己所需要的書呢?
(4)教師出示一排用書夾夾好的書,從中輕輕抽出一本書,邊指邊講述:哪兒是封面,哪兒是書脊,書脊告訴了我們書名,我們可以通過看書脊上的書名確定是否是自己需要的書,不必一本本拿下來看封面上的書名。
(5)指導學生觀察書上第1頁上面的圓形特寫圖。找到自己需要的書以后,應(yīng)該怎樣拿書?怎樣放回去?為什么要這樣拿書呢?(指名說)
小結(jié):找到自己需要的書后,要從書架上輕輕抽出來,也要輕輕放回去,防止圖書卷角,保持圖書整潔。
(6)指導學生觀察第1頁下面的圖。
誰來說說圖上這位同學在干什么?(指名說)
小結(jié):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書以后,還要打開看一看內(nèi)容提要或者大致瀏覽一下內(nèi)容,以便最后確定是否購買或借閱,如果不合適可以重新選擇。
(7)教師示范。
教師按剛才講述的方法,示范從講臺上的一排書中選取一本書。
(8)學生練習。
教師提出要求,點名讓學生根據(jù)要求選擇圖書。
六、總結(jié)
學生總結(jié),教師適當補充。
七、作業(yè)
課后,去書店或圖書館選擇自己需要的書。
八、板書
讀書要有選擇
一、確定自己需要的書
二、到圖書館借閱
第二課時
一、教學要求
指導學生認真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使學生了解讀書要做記號和如何作記號,初步掌握讀書作記號的方法,培養(yǎng)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初步掌握讀書作記號的方法。
三、導入
上一堂課,我們學習了該如何選擇圖書。讀書不但要有選擇,而且要認真讀,怎樣認真讀書呢?要做到四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邊讀邊思考,還要邊讀邊做記號,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板書課題:讀書要做記號)
四、訓練姿勢
1、請同學們看第3頁上面的圖,說說這位女同學在干什么,這位同學是怎樣坐的,怎樣拿筆的,書擺放在什么位置,文具盒放在什么地方。(指名說)
小結(jié):讀書做記號的坐姿、執(zhí)筆、放書的位置與寫字時的姿勢完全相同,讀書做記號要有正確的姿勢。
2、指導觀察圓形特寫圖。
教師講述:這是一位同學在一邊讀報一邊做記號,誰來說說這位同學是怎樣握筆的,左手在干什么?(指名說)
3、請同學們拿起筆和語文書,翻到第3頁,我們一起來向這位同學學習,像她那樣有正確的讀書(報)做記號的姿勢。
學生擺姿勢,教師巡視,及時糾正錯誤姿勢。
五、指導學生讀書做記號
1、過渡:讀書時為什么要做記號呢?
教師講述:讀書做記號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它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文字內(nèi)容,突出理解重點,增強記憶效果,還便于今后查找、運用有關(guān)知識。
2、應(yīng)該在哪些地方做記號,怎樣做記號呢?我們一起來觀察第2頁的文字插圖。
(1)誰來說說是在什么地方做記號的,是什么樣的記號?指名把做記號的地方讀一讀。
(2)為什么要在這些地方做記號?(同桌討論)
指名說,教師加以適當點撥。
3、小結(jié)學法:剛才我們觀察了第2頁《東方之珠》這篇課文的文字和記號,圍繞在什么地方做記號,做了哪些記號,為什么要在這些地方做記號等問題進行了討論,還把做記號的地方朗讀了一遍。下面我們四人一組,按照剛才的方法來觀察第2頁的背景文字和第3頁下面的文字畫面。
4、分組討論,指名說,指名朗讀做記號的地方。
5、小結(jié):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初步了解了讀書做記號的方法。但讀書時該在哪些地方做記號,要因文因人而異,常用的記號有哪些,我們將在第16課學習這些知識。讀書做記號時,除了要注意有正確的讀寫姿勢外,在書上做記號落筆要輕,要保持書頁整潔,如果不是自己的書,就不要在上面做記號。
六、按要求閱讀《語文補充閱讀》中的文章,并作一定的記號
1、學生練習做記號,教師巡視,糾正錯誤姿勢。
2、交流。
七、板書
什么地方
讀書要做記號怎樣做
什么樣的記號
第三課時
一、教學要求
通過指導觀察課本插圖或教學掛圖,使學生初步了解留心觀察事物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難點
讓學生了解留心觀察事物的方法。
三、導入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學會查無字詞典》這篇課文嗎?聰聰?shù)陌职謱λf:不僅要學會查有字的詞典,而且要學會查身邊的無字詞典。查無字詞典就是要求我們要留心觀察事物。(板書課題)
四、學習觀察靜態(tài)物體的方法
1、我們一起來看第5頁下面的圖,誰愿意說一說,圖上有什么人,他們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校園這一角有些什么景物?(指名說)
2、圖上的同學觀察得十分認真,留心觀察事物有什么益處呢?(指名說,教師相機補充)
3、總結(jié)觀察靜態(tài)物體的方法。
校園一角的景物是靜態(tài)的,應(yīng)該怎樣留心觀察靜物呢?
(1)同桌討論。
(2)指名說。
(3)教師小結(jié)。
觀察靜物要注意以下四點:(板書)
1、要按一定順序
2、要有重點
3、觀察以后要展開想象
4、觀察以后要動筆
4、下面請同學們運用剛才學到的方法,一起來留心觀察圖中校園的一角,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1)同桌互說。
(2)指名說。
(3)評議。
5、(1)過渡:剛才我們觀察這幅插圖是老師帶領(lǐng)、指導同學觀察事物,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更要運用課堂上學到的觀察方法自己留心觀察事物。
(2)我們來看第4頁下面和第5頁上面的圖,想一想圖上畫了誰,在干什么,他們是怎樣觀察的。
、僦该f。
、谠u議。
五、學習觀察動態(tài)事物的方法
1、過渡:剛才我們學習了觀察靜態(tài)事物的方法,那么,動態(tài)的物體又該怎樣觀察呢?
2、我們一起來看第4頁最上面的這幅圖,誰來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誰是觀察者,誰是被觀察者?(指名說)
3、過渡:應(yīng)該怎樣觀察動態(tài)事物呢?
(1)同桌討論。
(2)指名說。
(3)小結(jié)。
4、假如你現(xiàn)在也在這個操場,用剛才學到的方法仔細觀察,誰愿意告訴老師你的觀察結(jié)果?
(1)同桌討論。
(2)指名說。
(3)評議。
5、(1)請同學們看第4頁中間的這幅圖,誰來說說圖上畫了誰,在干什么?
(2)如果你的家里也養(yǎng)了金魚,回家后可以對它仔細觀察一番,明天把你的觀察結(jié)果告訴老師或同學。
六、總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應(yīng)該怎樣留心觀察事物,同學們都學得非常認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能夠運用學到的方法,多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養(yǎng)成留心觀察的好習慣。
七、作業(yè)寫觀察日記。
八、板書
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七)
讀書要有選擇
讀書要做記號
留心觀察事物
【六年級語文教案下冊】相關(guān)文章:
小學六年級語文下冊《學弈》教案09-27
六年級語文下冊《匆匆》說課稿12-25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學總結(jié)01-17
小學六年級語文下冊教學總結(jié)01-06
六年級下冊語文《匆匆》教學反思10-11
六年級下冊語文教學總結(jié)11-11
六年級語文下冊工作總結(jié)05-07
六年級語文下冊工作計劃03-17
語文下冊三年級的教案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