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教案(精選4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語言教案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語言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散文詩的內(nèi)容,體驗散文詩中的情感。通過散文詩的欣賞,發(fā)展幼兒的藝術潛能。
2,培養(yǎng)和提高幼兒對藝術的欣賞力,體驗散文詩優(yōu)美的意境。
3,發(fā)展思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幼兒對散文詩的喜愛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5,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教學準備:
1,錄音機,配樂磁帶
2,頭飾若干(小猴,小鳥,蜻蜓,老鷹,小兔,小鴨,小貓,小狗,蜜蜂,蝴蝶)。
3,紅色太陽22個,綠色蠟筆22支。
教學過程:
一、討論:
1,(教師戴上小猴頭飾),我是誰?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夏天的太陽是怎么樣的?照在身上有什么感覺?
2,請個別幼兒獨力講述。
3,老師小結幼兒所述。
4,你想什么辦法,讓太陽不再那么熱而是很涼快呢?
5,幼兒講述。
二、引導幼兒聽散文詩《太陽變綠了》。
1、我們來聽聽,看看小動物們的看法吧!
2、教師有感情地朗誦配樂散文詩一遍。
3、故事里有哪些小動物?你最喜歡誰?為什么?
。1)、夏天的太陽怎么樣的?小動物們商量著要干什么?
。2)、可是他們?yōu)槭裁醋约翰蝗ソo太陽涂上綠色呢?
。3)、那么那些小動物會飛呢?他們先請誰幫忙呢?
。4)、結果蝴蝶怎么說?(幼兒講述后表演出動作、感情、神態(tài))
。5)、小動物們又找了誰?(蜻蜓)它愿意幫忙嗎?怎么說的?
。6)、還去找了誰呀?(蜜蜂),蜜蜂答應了嗎?怎么說的?老鷹又怎么說?
(7)、后來他們找到了誰?(小鳥),小鳥有沒有答應幫忙呢?
。8)、可小鳥怎么說的?(我力氣太小了,飛不高)
。9)、小伙伴們怎么做的?結果小鳥有沒有把太陽涂上綠綠的顏色?它是怎么給太陽涂上綠綠的顏色的?
(10)、大家高興地唱著、跳著,可小鳥飛不回來了。誰告訴我,我的小鳥哪里去了?我好著急。
。11)、你喜歡小鳥嗎?為什么呢?
三、如果你是小鳥的話,你愿意為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嗎?會不會像小鳥一樣助人為樂?
1、小動物如果請你幫他們把夏天火辣辣的太陽涂上綠綠的顏色,你會愿意嗎?
2、那你會不會像蝴蝶他們那樣會飛呀?
3、那你想什么辦法來到太陽旁邊給它涂上綠綠的顏色呀?
4、幼兒講述后教師予以表揚,并請幼兒將紅太陽反面涂上綠綠的顏色。
5、幼兒涂色,教師邊巡回觀察,邊朗誦散文詩。
6、請幼兒將自己的太陽拿好,坐到座位上,相互說說你想了什么方法來給太陽涂上綠綠的顏色的。
四、討論,表演。
1、你們最喜歡故事中的哪個角色?說說為什么喜歡,并表演一下對話。
2、老師請幼兒戴上頭飾上來分別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配合全體幼兒的講述,請他們表演出來,加深印象。
3、請幾組表演,注重幼兒對情節(jié)的理解,語句的通順,及時肯定幼兒的能力。
4、全體幼兒出教室。
活動反思:
一篇科普說明文,介紹了太陽的特點以及太陽與地球、人類的密切關系。在學習時,我們一方面要了解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另一方面要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太陽的有關知識,初步認識人類與太陽的密切關系,激發(fā)學生學習自然科學知識的興趣。學生初次接觸到科普說明文,對于這種文體,學生比較陌生,對其寫作方法所知甚少,學生在理解和掌握上有一定的難度。這節(jié)課的重點在了解太陽的特點及其寫作方法,我設計了一個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環(huán)節(jié)。運用太陽圖片和太陽活動錄像,使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到太陽的大、熱、遠這些特點,使他們的形象思維得以發(fā)展。太陽與地球的關系,文中表述的較概括,學生不易理解,這時多媒體的運用,使文字具體化、形象化、生活化,使學生切實感受到太陽對地球的重要性。學生小組討論激烈,最后匯報時,發(fā)言積極,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大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傾聽故事,能對田鼠太太的行為展開積極討論,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有簡單的分析判斷能力。
2.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要事先想清楚,什么才是自己最需要的。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根據(jù)繪本故事制作PPT,選擇一段抒情性的樂曲。
活動過程
(一)經(jīng)驗談話導入,引出并認識角色
(設計意圖:通過“談話式”引入,密切教師與幼兒之間的關系,使幼兒放松、自信地表達已有經(jīng)驗;教師通過了解幼兒前期經(jīng)驗,自然地引出故事。)
預設以下提問:
1.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秋天是什么季節(jié)?“豐收的季節(jié)”表示什么意思?
2.秋天到了,人們忙著收獲水果和糧食。那么動物們在干什么呢?
3.瞧!誰來了?(認讀文字“田鼠太太”)“太太”是什么意思?
4.(重點提問)秋天里,田鼠太太會忙些什么呢?
(二)看看聽聽議議,初步了解作品內(nèi)容
(設計意圖:借助“插問”讓幼兒進行適度的推測和適當?shù)膶υ捑毩,從而獲得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發(fā)展。)
教師在講述故事中預設以下插問(追問):
1.你聽見花母雞說什么了?(模仿話語)“高貴”是什么意思?(極為珍貴、貴重的意思)
2.你認為花母雞的'話有道理嗎?田鼠太太會怎么想、怎么做?
3.聽了兔子的話,田鼠太太會怎么做?
4.刺猬看著田鼠太太的鞋子,它和烏龜可能會說什么?(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
5.聽了刺猬說的話,你認為田鼠太太會怎么做?會不會再去用糧食換新鞋子?請說出“換還是不換”的理由。
6.(重點提問)秋天過去了,冬天來到了,接下來又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呢?(過渡性結語)讓我們一起來聽故事,聽聽冬天來到時,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三)完整欣賞故事,設問討論,理解作品內(nèi)容
(設計意圖:借助問題討論,引導幼兒一起對田鼠太太的行為展開討論,并理解作品的深層內(nèi)容。)
聽完故事,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大家?預設以下討論問題:
1.田鼠太太已經(jīng)準備了許多過冬的糧食,最后怎么會昏倒在雪地里?
2.田鼠太太準備了哪些過冬糧食?這些過冬的糧食都到哪里去了呢?
3.(重點提問)你認為田鼠太太拿過冬的糧食去換新衣服……的做法值得嗎?為什么?
4.(推進)那么田鼠太太為什么要把這些糧食換成新衣服、新鞋子?
5.到底漂亮重要還是安全過冬重要?如果你是田鼠太太會怎么做?
(小結)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事先考慮清楚:什么才是自己最需要的,不能為了漂亮,以小失大。
(四)小組辯論,深化情感,引發(fā)探究興趣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選擇”,再次激起幼兒思維與表達的積極性,培養(yǎng)幼兒辯證看待人物的態(tài)度,引發(fā)幼兒對動物過冬方式的進一步探究與發(fā)現(xiàn)。)
預設以下問題:
1.(重點提問)你喜歡田鼠太太嗎?請說出理由(分組討論,集體辯論)
2.讓我們趕快幫田鼠太太想想辦法,怎么讓田鼠太太和孩子們安全地過冬呢?(教師結語)請你們把田鼠太太一家怎么過冬的故事編出來吧。
(五)延伸活動
1.在個別化學習活動中,圍繞故事內(nèi)容提供的各種材料讓幼兒閱讀、繪畫、續(xù)編和表演。
2.隨著冬季的到來,開展“動物過冬”的探究活動,并請家長與幼兒一起收集有關動物過冬的資料。
大班語言教案 篇3
目標:
1、喜歡看圖片,樂于參加看圖講述活動;
2、聯(lián)系在語言的指導下,一邊觀察圖片一邊用完整的句子回答問題,并逐步把句子連起來,說一段較連貫的話。
3、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展開想象。設想出合乎情理的救助辦法。
4、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nèi)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jié)。
5、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nèi)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準備:
幼兒用書,排練情境表演。
過程:
1、情境表演;2、提問、理解;3、看圖講述第一幅:這是什么地方?有誰?他們在做什么?
第二幅:發(fā)生的什么事?誰有危險?誰幫助了兔媽媽?他是怎樣幫助的?
4、手掌表演,講述故事;5、指導幼兒看書講述;6、評價、結束。
效果:
健康:哪種游戲好目標:
1、初步了解健康玩具的標準;2、知道學習選擇有利于健康的玩具。
準備:各種玩具過程:
1、將各種玩具擺在桌子上,請幼兒觀看;2、分類:按功能、材料、聲音等;3、討論:如何選購玩具?;4、游戲:大圣幫我選玩具;5、評價、結束。
教學反思:
在整個說課的過程中,從一開始準備我覺得自己還是挺認真的.,我沒有按照一般的要求的去設計這節(jié)課,我以為這會是好的,沒想到這卻成了偏題,說實話有一點兒傷心,不過這是第一次嘛,而且我覺得應該是我在設計的課中并不能體現(xiàn)我的想法,所以老師們就更不能理解了,只是會覺得我設計的課偏題了,這對于我來說是一個經(jīng)驗教訓:在還沒有把課說好的情況下就不要去一昧的講究新穎,這樣反而會弄巧成拙,不但不能表達自己的本意可能還會很亂。
大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大膽想象,體驗詩歌中“如果我能飛”的意境與樂趣。
2、理解詩歌內(nèi)容,引導幼兒按照詩歌的句式進行仿編。
3、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大膽參與討論。
4、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課件、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一、背景音樂《小鳥飛》,激發(fā)幼兒飛翔的愿望。
師:能夠像鳥兒一樣飛來飛去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如果你有一雙翅膀,你想飛到哪里去?
師:你們知道老師想飛到哪里去嗎?
二、學習詩歌《如果我能飛》。
1、教師示范朗誦詩歌。
師:我都要飛到哪里?變成什么?干什么?(引導幼兒逐句理解詩歌內(nèi)容)
2、師幼一同朗誦詩歌。
3、為詩歌加上動作。
師:我們?yōu)檫@首好聽的詩歌加上漂亮的動作。
三、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嘗試仿編詩歌。
1、說
師:剛才小朋友也想飛到好多地方,你想變成什么?請用詩歌的語言來說一說吧。
2、畫
師: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畫出來吧。
四、總結提升
小朋友的想法真奇妙,以前,在美國有一對叫萊特的兄弟,他們和小朋友一樣也有許多非常巧妙的想法,但是他們不只是想想而已,他們經(jīng)過很多次的`努力終于把夢想變成了現(xiàn)實,于是,就有了現(xiàn)在的飛機。我相信咱們小朋友只要經(jīng)過努力,慢慢地也會把自己奇妙的想法變?yōu)楝F(xiàn)實。
五、活動反思
引導幼兒注意傾聽,大膽表述。幼兒學習語言主要是通過傾聽這一途徑。在示范朗誦前我有意設計提問,讓幼兒帶著問題有針對性地認真傾聽,刺激了幼兒的各種感官,激發(fā)了幼兒想說的愿望。幼兒創(chuàng)編的積極性很高。
【大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語言大班教案10-12
《大班語言》教案07-12
大班語言教案(經(jīng)典)10-02
(經(jīng)典)大班語言教案10-20
大班語言教案【經(jīng)典】07-26
【精選】大班語言教案07-27
(經(jīng)典)大班語言教案07-23
大班語言教案(精選)07-22
大班語言教案[經(jīng)典]09-02
【經(jīng)典】大班語言教案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