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小班教案9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教案 篇1
一、情況分析
小班幼兒的角色游戲是因物而引發(fā)的,因此我們會看到娃娃家媽媽不斷燒著一盤又一盤菜,始終不離開煤氣社;會看到理發(fā)店叔叔就在整場游戲中為娃娃理發(fā);我們還會看到幼兒在游戲中“朝三暮四”,剛才還是娃娃家的媽媽,忙著在煤氣社前擺鍋弄碗的,一會兒又操起了吹風機給別人去理發(fā)了;剛才還好端端的做著幼兒園老師,彈奏著鋼琴(玩具鋼琴),一會兒又走進了“手術室”給娃娃開刀;我們甚至還能見到有的小幼兒會兩只手握著三四樣他喜歡的玩具跑東跑西,忙得不亦樂乎……玩具是幼兒游戲真正的“興奮點”,教師面對這些情景應該保持一種寬容的態(tài)度,因為這是幼兒年齡所造成的。教師因該允許幼兒的行為,并從重不斷挖掘幼兒的“閃光點”發(fā)展幼兒的游戲。
二、游戲目的
喜歡班里的角色游戲,知道自己在游戲中擔任的角色,愿意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投入游戲。
三、游戲準備
為幼兒提供大量的形象逼真、色彩鮮艷的`玩具,尤其是娃娃家、醫(yī)院、理發(fā)店、菜場的玩具,供幼兒玩耍。要注意的是玩具不僅要保質,而且要保量,一個班級里多幾樣相同的玩具,可以滿足較多幼兒的游戲需要。另外在選擇玩具時教師也要把握好分寸,比如小班醫(yī)院里可以出現聽診器,體溫計、針筒等,如血壓計則可暫緩出示,因為類似的經驗幼兒會較少。
四、幼兒指導
觀察幼兒游戲和幼兒共想游戲的快樂。鼓勵幼兒積極愉快的參與游戲,按意愿大膽游戲。
由于小班幼兒年齡太小,因此在游戲中有許多無意識的行為,他們會很偶然地反映出一句話,一個動作,可一會兒,腦海里什么也沒有了,因此教師在和小班幼兒游戲時要及時地分享幼兒的幼兒的游戲情緒,有時甚至要去感染幼兒,如:看見娃娃家爸爸再不停的打蛋,教師說:“爸爸,真好!你在打蛋啊?孩子吃了你燒的蛋身體可好啦!”結果爸爸打蛋更起勁了。如,老師看見娃娃家媽媽彎著腰把娃娃立在地上,象在教娃娃走路,老師馬上說:“你在教娃娃走路!真了不起!”媽媽聽了帶著娃娃走的更起勁了。
有很多時候,教師還可以利用交流游戲時捕捉幼兒的閃光點,和幼兒共想游戲的快樂。這樣做,即可以讓幼兒的情緒感上獲得滿足,也可以逐步培養(yǎng)起幼兒的角色意識。
在觀察幼兒游戲的基礎上適時給予幼兒一些幫助。譬如教師會在馬路上問那些手上握著各種玩具的孩子:“你到底是誰呀?我怎么不認識你呀?”以幫助幼兒確定自己的游戲的身份。教師還可以通過在游戲中提問幫助幼兒搞清玩具的使用,如教師指著吹風機問:“能用這個幫我吹吹頭發(fā)嗎?”“……”當教師看見出現在眼前的醫(yī)生剛剛還是媽媽時,教師只要再問:“你現在真的是醫(yī)生嗎?”幼兒的回答只要是肯
定的,教師則可以“安安心心”地請她看病,因為隨時更換角色是小班上期幼兒常見的現象。
小班的幼兒在游戲中還常常模仿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很難去做的事如發(fā)洪水、地震、喝醉酒、著火……這些再電視里看到的事搬到游戲中,他們只顧大喊大叫,只顧著將所有的東西仍在地上真是樂此不彼;這時教師的指導尤其要機智,不壓制幼兒,不講大道理,轉移孩子的興奮點,能讓幼兒對其他事物有興趣,如教師拿出一只大瓶子,用紅紙一裹,“滅火器來了!”幼兒一下子注意到教師手中的這個寶貝上,教師說:“這個紅瓶子送給你們,家里有它,就在也不會著火了!”
總之,小班上期幼兒的游戲是寬松的,每個幼兒都是各自的水平發(fā)展,不同的意思,不同的經驗都會呈現出各種游戲內容,因此在游戲中仔細觀察、適時指導,能夠促進孩子的游戲發(fā)展。這里適時指導必須還游戲本色、認可幼兒年齡特點為前提。
小班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可愛的小動物》選自開明出版社出版的童樂小班教材(下冊)語言領域內容。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材要求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友誼是的一道幼兒安靜的聽別人講話,為幼兒朗誦兒歌,講比較淺顯的動物股市和通話,設計幼兒感興趣的談話活動,提供機會讓幼兒用語言與人交往。
這節(jié)活動課通過表演讓幼兒了解了動物的特征和生活的習性,幫助幼兒在與同伴互相交流、提問中獲得積極愉快地情感體驗。
設計意圖:
我們小班開展了“動物的花花衣”的主題活動,進行了 “找朋友”的活動。小朋友們紛紛表示自己知道很多動物,也十分喜歡小動物,并且收集了很多動物的圖片、圖書、玩具等。于是,我就抓住幼兒的興趣點,設計了“我喜歡的小動物”這個活動。主要是讓幼兒在收集探索小動物的基礎上,愿意與大家一起交流分享自己知道的知識。小班的幼兒以自我為中心,缺乏與同伴交流的意識。因此,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我讓幼兒自由結伴交流,然后再集體交流分享。
活動目標:
1、在收集探索的基礎上,愿意交流分享。
2、初步萌發(fā)幼兒喜愛小動物的情感。
3、培養(yǎng)細致觀察和較完整表述能力。
4、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fā)閱讀興趣。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小動物的資料(圖書、圖片、玩具、實物等)
2、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自由交流——集體交流分享
1、自由交流 師:孩子們老師介紹了我最喜歡的小動物是誰?(小白兔)小朋友們也有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而且把小動物們都帶來了,現在請你們把找到的小動物的秘密講給你的好朋友聽,好嗎?
幼兒自由交流,教師巡回觀察
。ǘ、集體交流分享
師:誰先來介紹一下你的動物朋友呢?
1、幼兒介紹:奶牛
師:聽完了他的介紹,你們有什么問題要問他么?
幼兒:(1)奶牛喜歡吃什么呀?
(2)奶牛最大的本領是什么呢?
幼兒通過聽介紹并提出的問題,教師及時示范擠奶的動作,并引導幼兒一起模仿學習
2、幼兒介紹:小雞
介紹的幼兒把自己收集的碟片“小雞出殼”放給其他幼兒看,看完后,師:“他喜歡的小動物是誰啊?讓他把小雞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幼兒:介紹
師:關于小雞你們有什么問題要問它么?
幼兒現有經驗:幼兒在喂養(yǎng)小雞的過程中,知道了小雞喜歡吃的東西,小雞吃東西的動作等。
幼兒通過聽介紹并提出的問題:對小雞出殼、捉蟲的動作比較感興趣,教師根據幼兒的及時興趣,給予滿足,及時引導幼兒學習小雞出殼、小雞捉蟲的動作。
3、幼兒介紹:小鴿子
教師:小鴿子是怎么來到咱們班的?怎樣飛呢?請個別有而表演。
4、幼兒介紹:小狗
幼兒帶來的自己家里養(yǎng)的小狗,邊看邊介紹
師:小狗真可愛啊,它最喜歡吃什么呀?(肉骨頭)那讓我們和小狗一起找肉骨頭吃好嗎?
音樂游戲《哈巴狗》
5、幼兒介紹:小貓
幼兒通過聽介紹并提出的問題:(1) 小貓喜歡吃什么?
(2) 小貓是怎么唱歌的?
教師根據幼兒的提問及時給予回應,如學習小貓的叫聲、學習小貓走路的動作等。
6、幼兒介紹:小鴨子
幼兒介紹自己和爸爸從網上收集的小鴨子的圖片
幼兒通過聽介紹并提出的問題: (1) 小鴨子在干什么呢?
(2) 他們?yōu)槭裁磿抨犇兀?可引導幼兒一起討論,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引出問題:“如果他們不在一起的話,會怎么樣?
教師引導幼兒自由講述 師:那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快樂的好孩子吧。
律動《數鴨子》,邊做律動邊用簡單的語言提示孩子的動作。
師:一群小鴨子在一起真快樂,讓我們一起排著隊做游戲吧!
師:孩子們,咱們認識了這么多的小動物,讓我們一起歡快的和它們快樂的跳起來吧
六:音樂律動《快樂的小動物》
七:延伸活動
1、把幼兒收集的資料投放在探索區(qū),讓幼兒自由探索自己喜歡的動物的秘密。
2、在游戲區(qū)域中投放各種動物的'頭飾和音樂游戲的音樂,讓幼兒在唱唱說說中模仿動物的聲音和動作。
3、在益智區(qū)中投放一些拼圖游戲,讓幼兒在拼圖中進一步了解動物明顯的特征。
4、在生活中喂養(yǎng)小動物,了解小動物喜歡吃的東西。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內容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比較感興趣的動物,活動中我及時捕捉幼兒的每一個亮點。如在幼兒介紹奶牛的時候,我及時抓住奶牛最大的本領是產奶,和幼兒一起模仿擠奶的動作,對孩子加深了有關奶牛的印象;顒又薪o予幼兒更多自由提問的機會,便生生互動。如在一幼兒介紹小雞的時候,小朋友們就問她“小雞喜歡吃的東西?” “小雞最大的本領是什么?”孩子們在自己發(fā)現小問題和解決問題中得到了知識,體驗了喜悅的心情。活動中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本次活動的內容,以整合的理念和方法,組織幼兒開展活動,在活動進行中穿插幼兒喜歡的各種模仿動作、音樂游戲、律動等,既體現了課程的整合性又讓幼兒在玩中得到了知識。由于是小班的幼兒,在介紹他們喜歡的動物時,孩子們的聲音不夠響亮,還有點拘束,不能完全放開。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練習奔跑、跳躍、下蹲等動作,發(fā)展幼兒腿部肌肉的力量,提高反應能力,使動作更加敏捷。
2、促進幼兒手腳和全身動作的協(xié)調性和靈活性。
3、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4、培養(yǎng)幼兒團結合作的觀念。
5、培養(yǎng)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準備:
“雪花”(用紙煎成,數量多),大灰狼頭飾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在音樂伴奏下,扭動身體和上肢,模仿冬天雪花飄的`樣子。
2、游戲“抓雪花”。
教師向高處拋撒雪花,幼兒在雪花落地之前,努力把雪花抓住,可以跳起抓頭頂的雪花,也可抓身邊的雪花,但不能撿地上的雪花。反復游戲,比一比,誰抓到的雪花多。
3、游戲“撿雪花”。聽音樂在規(guī)定時間里撿雪花,音樂停,把撿到的雪花交給老師,說說自己撿了多少。
4、趕走大灰狼。
把雪花揉成雪團。配班教師戴上大灰狼頭飾,大家一起打大灰狼,大灰狼四處逃竄,直至被趕走。
活動延伸:
教師可更換其他材料進行該形式的游戲,如拾樹葉、撿花瓣等。
活動反思:
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很高,孩子們都意猶未盡,但是教師準備的材料不夠充分,應該大大小小都有,以免能力差的幼兒抓不到,教師還要多鼓勵孩子跳起來抓,發(fā)展跳躍能力。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根據指令正確尋找多種食物。
2.能大膽地進行表演活動。
3.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音樂”:《好吃的食物》(請參見幼兒用書)
2.掛圖:《買東西》
3.制作一組牛奶、三明治、汽水、冰淇淋、饅頭、燒餅、豆?jié){的頭飾。菜籃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根據幼兒用書中的《好吃的食物》的圖標,跟著“1、2、1、2”的節(jié)拍做做動作,做個熱身操
2.帶領幼兒邊唱歌曲《好吃的食物》,邊做動作
3.再請幼兒邊做熱身操,邊唱歌
4.跟著音樂做“買東西”的游戲
——部分幼兒佩戴食物的頭飾,站在不同的位置
——其余的`幼兒和教師假裝是買菜的人,提著菜籃去買菜
——買菜的人嘗到什么歌詞,就去點一下帶那種食物頭飾的幼兒,該幼兒就要跟著買菜的人走
——可以請幼兒輪流當食物及買菜的人,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扮演不同的角色
——展示掛圖,與幼兒認識掛圖上的食物,討論他們分別在什么樣的商店銷售。
小班教案 篇5
內容與要求
1、 在感知泡泡的大小、顏色、形狀的基礎上學習用線條畫圓。
2、 體驗追泡泡游戲的快樂。
材料投放與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1、 吹泡泡瓶子一個;
2、 幼兒添畫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興趣導入:
猜猜老師手里的是什么?(教師露出吹泡泡瓶子一點點,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二、觀察泡泡:
1、教師吹泡泡,引導幼兒觀察:看清楚泡泡的形狀、顏色、大小。
2、集中幼兒:看看老師吹得泡泡多不多?泡泡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引導幼兒大膽用語言表達)
3、小結:“泡泡是圓圓的,有的大有的小,五顏六色的真漂亮!”
過渡:“寶寶們,我們的動物朋友也要來吹泡泡了,我們看看是誰呢?(出示示范圖小熊貓)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熊貓是怎么吹泡泡的,好嗎?”
二、添畫泡泡
1、出示一支蘭色蠟筆,是什么顏色?教師:“我們幫小熊吹一個蘭色泡泡。
2、教師邊示范邊念兒歌:“圓圓圓,圓圓圓,手拉手,好朋友”。幼兒一起徒空練習。
3、請個別幼兒到前面幫小熊貓吹泡泡。(引導幼兒觀察是什么顏色的泡泡)
過渡語:“小熊貓吹的泡泡真漂亮呀,吹泡泡真開心呀,寶寶看,還有那么多小動物也想要吹泡泡呀,我們寶寶一起幫小動物吹泡泡好嗎?”
4、幼兒添畫泡泡,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邊畫邊念兒歌;引導幼兒能說出泡泡的顏色。
5、在幼兒添畫的過程中適當講評幼兒的添畫情況。
三、游戲:追泡泡
1、師:寶寶給小動物們吹了那么多泡泡,真能干呀,現在我們一起到外面去玩泡泡,追泡泡好嗎?
2、教師組織幼兒到戶外進行追泡泡,游戲中引導幼兒注意安全,不摔跤。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學習詩歌《快樂的小雨點》。
2、感知詩歌的句式特點并初步嘗試仿編詩歌。
3、在學習詩歌的過程中感受下雨的情趣。
【活動重難點】
感受兒歌的結構特點,初步嘗試仿編兒歌。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活動前帶領幼兒觀察雨景。
物質準備:課件。
【活動過程】
一、聽雨聲引入活動主題。
師:寶寶們,美麗的春天來了,春姑娘把一群愛唱歌的小家伙帶到我們身邊來了,瞧!它們是誰啊?快和小雨點問個好吧!聽,小雨點又唱起了歡快的歌,它的歌聲是什么樣子的啊?小雨點唱歌的時候都發(fā)出了哪些聲音呢?哦,滴答滴答,嘩啦啦,淅瀝瀝,沙沙沙,可真好聽,多美妙的歌聲啊!你們喜歡會唱歌的小雨點嗎?小雨點還給寶寶們帶來了一首非常有趣的詩歌呢,名字就叫做《快樂的小雨點》,一起來聽聽吧!
二、借助課件學習詩歌。
1、教師配樂朗誦詩歌。
滴答滴答,小雨點唱著歌,排著隊,從天上跳下來玩耍。
滴答滴答,小雨點跳到樹葉上,它把樹葉當成了滑梯。
滴答滴答,小雨點跳到屋頂上,它把屋頂當成了滑梯。
滴答滴答,小雨點跳到雨傘上,它把雨傘當成了滑梯。
聽!小雨點在唱著一支多么有趣的歌啊。
2、逐句理解詩歌內容。
師:小雨點的歌唱完了,寶寶們,瞧,滴答、滴答,小雨點唱著歌,排著隊,都跳到了哪?它把哪兒當做了什么?(根據幼兒的回答借助課件逐句理解兒歌內容)師:小雨點跳到了樹葉上,它把樹葉當成了滑梯,可別忘記了小雨點的歌聲呢,它唱歌的時候發(fā)出了“滴答滴答”的聲音。那用詩歌里的話要怎么說呢?(滴答滴答,小雨點跳到樹葉上,它把樹葉當成了滑梯。)
師:小雨點還跳到了哪?(屋頂、雨傘)誰能用詩里好聽的、長長的話再來說一說。(引導幼兒完整學說詩歌句子)聽,小雨點唱著一首多么有趣的歌啊!
3、完整學說兒歌。
師:哇,我們小朋友真能干!這么快就學會了小雨點的`詩歌呢,讓我們用最好聽的聲音來完整的說一遍這首詩歌,好嗎?
師:小雨點真是一群愛唱愛跳的小家伙,讓我們都來做個快樂的小雨點,再來表演一下這首詩歌怎么樣?(用肢體語言表現詩歌內容)
師:有信心表演得好對嗎?起立吧!表演的真不錯!都是快樂的小雨點呢!
三、嘗試仿編詩歌。
師:小雨點多淘氣啊,它跳到了哪兒就把哪兒當成了滑梯,想一想,愛玩的小雨點還會跳到哪呢?你能用詩歌里的話說一遍嗎?(提問2—3名幼兒)
四、知識拓展。
師:多么可愛、調皮的小雨點啊,滴答、滴答……。哇,小雨點又來了,看看都有誰歡迎小雨點的到來呢?(播放課件)花兒為什么會歡迎小雨點啊?滴答滴答,小雨點跳到花兒的身上,小花喝飽了雨水會變得更加鮮艷,更加漂亮!小草呢?(滴答滴答,小雨點跳到小草的身上,小草喝足了雨水會發(fā)出嫩綠的新芽,茁壯成長)瞧?小朋友在做什么?哇,踩水花,和小雨點做游戲呢,我們也一起來吧!(播放音樂跳舞,活動結束)
【活動延伸】
在下雨天,和幼兒一起到外面感受玩水的快樂,讓幼兒不再討厭下雨天。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積極參與點數活動,大膽回應老師的提問。
2.能邊數邊說數字,不漏數。
3.學習手口一致有序地點數5的數量物,并說出總數。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有點數4以內數量物的數學基礎以及排序的概念。
2.物質材料:小蛇頭飾,故事《雞媽媽孵蛋》課件,簍子;蛋寶寶人手10個,蛋蛋盤人手1個。
3.環(huán)境準備:活動室有關于5以內數的點卡和玩具的區(qū)域設置。
活動過程
1.拍手共念《五指歌》,感知點數節(jié)律。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打不著,碰到小松鼠。松鼠有幾只?一起數一數,一、二、三、四、五。”教師設置去追小松鼠的情景,帶幼兒發(fā)現地上散落著很多蛋寶寶,引出活動。
2.“撿蛋”——學習手口一致地點數5的數量物。
(1)自由撿蛋。要求:撿一個數一個。
(2)放蛋入簍。要求:放一個數一個。
(3)再次撿蛋。要求:聲音響亮,邊撿邊數,并把蛋蛋盤的每個洞洞都填滿。
3.“數蛋”——學習有序點數5的.數量物。
(1)集中點數:盤里的蛋有幾個,一邊點一邊數。
(2)引導思考:我也撿了很多蛋蛋,可是我數來數去,怎么也數不清,是先數這個,還是先數那個呢?到底該先數哪個呢?誰來幫幫我?
(3)師幼討論、交流,發(fā)現一排蛋蛋盤點數順序——從最前面的開始數。
(4)引導思考:我發(fā)現有的蛋蛋盤和我的不一樣,這種兩排的蛋蛋盤該怎么數呢?
(5)師幼討論交流,發(fā)現兩排蛋蛋盤的點數順序——一排一排地數。
(6)幼幼互動,鞏固點數:找個好朋友數一數,看看他盤子里有幾個蛋。
4.偷蛋——鞏固5以內的點數。
師幼共同玩游戲“小蛇偷蛋”。師:我是一條小花蛇,沒事最愛偷吃蛋,“哧溜”一下偷走你的蛋,請你快快數數看。
5.“孵蛋”——鞏固點數,并說出總數。
(1)欣賞故事課件《雞媽媽孵蛋》,學習在點數的基礎上說出總數。
師:孵蛋是需要很長時間的,我們來聽個故事解解悶吧。
(2)教師邊講故事邊提問,要求幼兒每次都能說出總數,如:鴨媽媽家有幾個蛋?怎么數的?一起數一數,有幾個?(5個)
6.“剝蛋”——繼續(xù)鞏固5以內的點數,體驗活動的樂趣。
師:看看我們的寶寶孵出來沒有,輕輕地,別傷著寶寶?纯词鞘裁磳殞毞醭鰜砹(雞、鴨、鳥、烏龜等),數一數你孵出來幾個寶寶。噢,原來這些小動物都是蛋寶寶孵出來的。現在,我們把蛋寶寶送出去曬太陽噦!請寶寶把剝下來的蛋殼放到簍子里,收拾干凈。
活動結束
1.科學活動:蛋寶寶找媽媽。
2.生活活動:找一找,周圍有什么物體數量是5。
3.活動區(qū)活動:增設數學角的各種材料,數量在5以內的點卡、實物和圖片。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會用吹泡泡的方法,吹畫出小花,并能大膽添畫多種形狀的花瓣。
2.初步嘗試合作作畫,體會合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人手一份吹泡泡的工具、實物投形儀、范例、作業(yè)紙(下端均畫有小動物)
課前帶領幼兒玩吹泡泡游戲
活動過程:
1.回憶如何吹泡泡
師:“剛才我們和泡泡交了朋友,那你的泡泡朋友是怎樣吹出來的?”引導幼兒講出如何吹:蘸泡泡水,放在嘴邊輕輕吹
2.引導幼兒講出為小動物吹泡泡花
出示圖片(用實物投形儀打出)
師:“嗚嗚嗚,是誰在哭?原來是小動物們在哭,因為它們草地上的小花還沒長出來,真?zhèn),我們趕快來幫它們想個好辦法,讓小花快快盛開吧!”啟發(fā)幼兒講出用吹泡泡的方法幫它們種上小花。
師:“剛才我們和泡泡交了朋友,那就請這些美麗的泡泡來幫它們變出小花吧!”
3.討論、學畫泡泡花的方法
(1)“泡泡花怎樣畫呢?”啟發(fā)幼兒講出先吹泡泡在紙上,幼兒來示范,提醒對著紙頭吹。
。2)“怎樣讓泡泡花開得更美麗?”啟發(fā)幼兒講出為泡泡添上美麗的花瓣,幼兒來示范,重點提醒幼兒要一朵一朵把花畫清楚。
出示范例(畫好的泡泡花),觀察有些什么花瓣,自己還會畫什么畫瓣。4,幼兒作畫,教師提要求:
。1)小朋友到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那先吹上美麗的泡泡。
。2)草地上的泡泡吹滿了,就可以用筆為它添上美麗的`花瓣,花瓣的形狀越多小動物越開心。
。3)如果你喜歡的小動物那兒很擠,你怎么辦?提醒幼兒會謙讓。幼兒作畫,教師重點指導幼兒畫花瓣,鼓勵幼兒畫和別人不一樣的花瓣。
4.以小動物的口吻簡單評價幼兒作品。
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在排列可樂瓶的過程中,學習尋找簡單的旋律。
2、體驗數學活動的愉悅。
活動準備:
1、大小不同的可樂瓶(剝去包裝紙,瓶里裝有紅、黃、藍、綠、黑五種顏料的水)。
活動過程:
(一)玩可樂瓶
1、幼兒根據自己的意圖隨意玩可樂瓶(滾、跳、跑)。
2、教師觀察幼兒有創(chuàng)意的玩法。
(二)排可樂瓶:
1、請幼兒將可樂瓶排隊,教師隨意的在幼兒中間觀察、詢問。如:按瓶中水的顏色排隊、按瓶的大小排隊。
2、請幼兒告訴大家自己是怎么排的。
3、教師根據幼兒的'排列情況進行歸納:顏色的間隔、大小的間隔等。
(三)再次常識體驗:
幼兒各自排列瓶子,告訴同伴或請同伴為自己的排法說理由。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07-20
小班教案[經典]07-22
小班的教案05-16
小班教案(經典)08-18
小班教案【精選】08-20
(精選)小班教案07-29
小班教案【經典】07-29
[精選]小班教案08-16
(精選)小班教案08-01
(經典)小班教案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