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shù)教案【集合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美術(shù)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美術(shù)教案 篇1
課題:第1課萬綠叢中一點紅
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色彩的對比,使學生能利用對比色來裝點自己的生活。2、進行對比色的涂色練習。
教學重難點:
1、認識色彩的對比。2、如何運用對比色。
教具學具:水粉顏料,毛筆,調(diào)色盤,筆洗,作業(yè)紙、報紙,抹布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欣賞:(1)出示課題——“萬綠叢中一點紅”。(2)比較:相同的主體,不一樣的背景,兩幅圖有什么不同。
2、發(fā)現(xiàn): (1)當一種顏色出現(xiàn)在另一種顏色上,人們在視覺上便會比較兩種顏色。當兩種顏色相差得遠時,就會特顯出另一種顏色。這就是對比了。
。2)觀察色輪,發(fā)現(xiàn)三原色中任何兩色相混所得的間色與另一原色互為對比色,即互為補色關系。
。3)在色相環(huán)上,直線相對的.兩種顏色配合,會產(chǎn)生強烈的對比。如紅與綠、橙與藍、黃與紫都稱為對比色。
。4)引導學生欣賞課例,通過欣賞使學生認識到強烈對比使畫面響亮,生氣勃勃,可以更形象更生動地襯托出主體。
3、實踐: 用對比色組織一幅畫面。
三、學生作業(yè),教師輔導
四、作業(yè)展評
五、課后拓展:運用所學色彩知識設計一張賀卡,送給自己的好朋友。
美術(shù)教案 篇2
活動名稱:花圍兜
班級:小班
指教:上海市豐莊一幼陸向陽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撕紙粘貼的方法裝飾圍兜,美術(shù)教案-活動名稱:花圍兜。
2、激發(fā)幼兒參加制作活動的興趣。
3、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各種色紙、固體膠、棉簽、水彩顏料(紅、黃、綠各一盤)、調(diào)料盤、印章、玩具豬和白色圍兜(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范例(棉簽點畫、印章、撕紙粘貼)、多媒體制作。
活動過程:
1、帶領幼兒進入小豬寶寶的家,引起幼兒裝飾興趣。教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小豬寶寶呀?我們到小豬寶寶家去看看他們好嗎?(幼兒進入小豬寶寶的家與小豬寶寶交流)
多媒體導入(一):小豬在哭的畫面,幼兒教案《美術(shù)教案-活動名稱:花圍兜》。
教師:咦,是誰在哭。繛槭裁纯薨?(幼兒猜測)
教師: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誰愿意問問小豬為什么哭?(請個別幼兒問)
小豬沒聽見,我們一起問問小豬好嗎?(大家一起問:小豬你為什么哭。
多媒體導入(二):小豬講述想要一個花圍兜的畫面。
教師:你們聽見小豬為什么哭,他想要什么呀?(他想要個花圍兜)怎么辦呢?(幼兒議論)(出示范例,并示范)你們想了許多辦法,我也想了一個幫助小豬的辦法。看,我?guī)托∝i做了一個花圍兜?纯词怯檬裁醋龅'?我們要請手工紙來幫忙。看,陸老師的手像一把剪刀,把紙撕成一片一片的,然后再一片一片涂上糨糊貼在白圍兜上。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動手做一個花圍兜送給豬寶寶 啊?在桌子上有手工紙、固體膠、棉簽、印章、水彩顏料,我們小朋友動動腦筋做一個漂亮的花圍兜好嗎?
2、幼兒操作,老師巡回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操作。
(2)幫助個別有困難的幼兒。
3、分享活動
教師:我們把花圍兜送給小豬寶寶好嗎?
多媒體導入(三):小豬戴上了花圍兜,高興地笑了。
多媒體導入(四):小豬快樂地舞蹈。
幼兒抱著豬寶寶和著音樂一起舞蹈。
美術(shù)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表現(xiàn)出各種水果的基本特征。
2、嘗試表現(xiàn)各種水果之間的重疊關系。
3、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重、難點:
表現(xiàn)出重疊關系
活動準備:
1、范例一幅、水果實物
2、幼兒的做畫用具
活動流程:
導入主題——觀察討論——簡單示范——幼兒表現(xiàn)——作品展示
活動指導:
一、導入主題
1、(出示范例)師:上次楊老師帶你們參觀了水果店,在水果店里你們看到了什么呀?(蘋果、香蕉、生梨……)
2、師:你們想不想知道楊老師喜歡吃什么水果呢?恩看看楊老師買了什么水果。
。ㄌO果、草莓、西瓜)
二、觀察討論
1、 教師出示水果實物,讓幼兒感知前后重疊關系。
2、 師:看看老師買來的水果哪個最大?哪個最。靠匆豢,想一想老師是怎么放這些水果的?哪個在前面哪個在后面?你們覺得這樣放好看嗎?為什么好看?(草莓在前面,蘋果在后面,西瓜在最后面)
三、簡單示范
1、 師:這么好看的水果我們給它拍張照好不好?
2、 教師出示范圖
3、 師:老師拍的照片好看嗎?你們想不想給水果拍照呢?那先看老師是怎么幫水果拍照的好嗎?
4、 師:草莓在最前面我們先幫草莓拍好不好?(師先畫草莓)
5、 師:我們再給哪個水果拍呀?(蘋果)看看老師拍的照片你們能看到蘋果的
全部嗎?(被草莓遮住了不能看到)那看不到的地方我們就不拍了從這邊開始拍,到這里應該怎么樣呢?(跳過去)
6、 師:我們拍完了蘋果,最后給誰拍呀?(西瓜)看看老師拍的照片你們能看到西瓜的全部嗎?(被蘋果草莓遮住了)對那我們和蘋果一樣從這里開始拍,到這里怎么樣呀?(跳過去)
7、 師:我們拍照拍完了嗎?(沒有)還要干嗎呀?(……)小朋友都穿上了衣服,天氣那么冷,水果寶寶也要穿衣服。你們先給他們拍照再象楊老師一樣給他們穿上漂亮的'衣服好不好?(好)怎么樣的衣服才是最漂亮的呢?(紅、綠色……)蘋果寶寶說了顏色要亮得才好看。西瓜寶寶也說了身上的衣服有破洞和小刺好看嗎?(不好看)恩一會我要看看哪個小朋友拍得照片最好看,給水果寶寶穿得衣服最漂亮。
四、幼兒表現(xiàn)
1、 幼兒做畫,老師觀察并指導
五、作品展示
1、 介紹自己的作品。
2、 相互贈送作品
師:把自己拍好的照片送給自己喜歡的好朋友或者客人老師好嗎?
美術(shù)教案 篇4
課型:造型.表現(xiàn)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感知手形的變化與組合,進而能夠結(jié)合身邊熟悉的事物展開聯(lián)想,探究裝飾與組合的美感。
2、通過學習活動,感受多種藝術(shù)文化的魅力,激發(fā)學生對造型表現(xiàn)、欣裳活動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生活,表現(xiàn)生活,裝飾美化生活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能力)及合作學習的樂趣。
3、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感知、觀察、思考及探索能力,從不同角度對手形進行聯(lián)想,運用點、線、面結(jié)合的方法進行裝飾組合及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
觀察感知不同姿態(tài)角度的手形,探索以手形與身邊熟悉事物的`聯(lián)系進行想。
教學難點:
探究手形的表現(xiàn)與組合。
教學資源:
教師.多媒體、水粉色、彩紙、投影儀。
學生.凃色工具、彩紙、剪刀、膠水、橡皮泥。
教學過程:
一、游戲?qū),激發(fā)興趣。(做一做)
1.師:同學們,我們來做一個“石頭、剪子、布”的游戲,你們會做嗎?同桌的小朋友一起,大膽的做。(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做游戲,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2.教師打開投影儀,在光影下做“石頭、剪子、布”手形。
師:你們看到這些影子想到了什么?你還能用手變成什么?(鼓勵學生以小組活動為主,相互交流,共同探討手形和生活中那些事物相同,大膽的說一說這些手形像什么?)
二、欣賞感悟暢想
。ㄒ唬、觀察聯(lián)想,主動探究。(說一說)
1.學生匯報對手形聯(lián)想的結(jié)果。(鼓勵學生到投影前展示你的手形,讓大家猜猜是什么?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手形聯(lián)想到的事物在一起時,可能發(fā)生的事情。)
2.出示課題,手形的聯(lián)想。
。ǘ、欣賞感受、拓展思維。(賞一賞)
1.師:同學們,想一想如果把顏色涂在手形上會是什么樣的?(學生展開聯(lián)想,教師利用課件展示手形裝飾作品,師生共同欣賞。
2.師:你能看出手形變成了什么?它是怎樣變成的?(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引導學生感受手形裝飾畫的美感,點、線、面形式美。)
3.師:欣賞了這些畫在手上的手形畫,你還能想到什么?(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想法,說一說,欣賞后你又想到什么?)
4.師出示課件,師:看一看,這里有手嗎?它是怎樣表現(xiàn)的?(欣賞小朋友的手形繪畫作品,感受手形繪畫作品的藝術(shù)魅力,點、線、面的運用所產(chǎn)生的美感。
5.師:你還能想到什么樣的手形畫?你還能想到用什么方法來表現(xiàn)?(讓學生談一談還想到的其它種表現(xiàn)方法)
6、欣賞部分學生作品,拓寬學生視野。
三、表現(xiàn)創(chuàng)新合作做畫。(畫一畫)
1.學生作畫,教師巡視指導。(對完成的作品,鼓勵學生把作品介紹給其他同學。)
2.鼓勵學生大膽嘗試使用水粉顏色在手上畫手形畫。
四、展示交流。(評一評)
板貼學生的作品,采取自評、互評、表演展示。(師:比一比看誰變得最好。)
(1)你認為他們的畫哪兒有意思,為什么?
。2)請小作者來說一說想法。
(3)請為你的作業(yè)做個表演。(讓學生大膽發(fā)表意見,成功展示自我,愉快表演,享受合作帶來的樂趣。)
教學:
主要采取自評、互評、他評。主要圍繞以下幾點:
1.是否積極參與造型游戲活動,能對手形大膽地進行聯(lián)想。
2.能否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意圖和對他人作品發(fā)表意見。
3.能否與他人主動合作,共同參與學習活動并能感受到合作帶來的樂趣。
課后反思:
本節(jié)課是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完成的,通過各種各樣的手形的聯(lián)想和表演,讓學生親身感受到手的變化帶給我們的豐富的聯(lián)想和無窮的樂趣。
不足之處:
1、在學生聯(lián)想的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啟發(fā)的還不夠,讓學生說的機會太少。
2、在給學生的獎勵的時候,要多說一些贊美鼓勵的話語,激勵孩子的創(chuàng)作欲望,讓學生有成就感。
3、最后結(jié)束的時候,隨意性太強,課的節(jié)奏沒有把握好。
美術(shù)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帽子是幼兒生活中經(jīng)常接觸的物品,并且對它都很熟悉,無論從它的造型還是它的顏色都各具特點。所以本節(jié)課主要引導幼兒初步感受并喜歡參與藝術(shù)活動;顒邮怯變涸诨又畜w驗到裝飾的快樂,促進幼兒動手能力的發(fā)展。
【活動目標】
1、能用彩色紙片或紙團裝飾帽子。
2、愿意將自己的作品拿給其他小朋友看。
3、體驗創(chuàng)造的`樂趣和成就感。
【活動準備】
1、欣賞各種漂亮帽子的圖片。
2、做好的帽子范例一個(參照幼兒用書第2冊第16-17頁《會變的小碗》)。
3、寶寶人手一個紙桶帽(大碗方便面紙筒做帽筒,圓形紙殼做帽沿,將大碗面桶插入扣好的圓形紙殼中)彩色紙片或小彩色皺紋紙團。
4、每組2個盛好膠水的塑料小盤,擦手毛巾或海綿等。
5、適合時裝表演的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1、帶領幼兒欣賞漂亮帽子的圖片,引導幼兒欣賞圖片中帽子的各種樣式、顏色及圖案,選擇自己喜歡的帽子圖片。
2、展示漂亮的帽子,激發(fā)寶寶的制作興趣。
教師戴一頂提前制作好的漂亮帽子展示給寶寶。“我的帽子好看嗎?也給寶寶戴戴看。”“帽子太少了,不夠分的,我們也來做一頂漂亮的帽子吧!”
3、教師示范,指導寶寶制作漂亮的帽子。
教師示范,選擇彩色紙片或小紙團蘸膠水粘在帽筒或帽檐上進行裝飾。寶寶選擇材料制作,教師進行指導。
“小紙團粘粘牢,壓一會兒”“小紙團不要粘在一起,有點距離才好看!
戴上帽子和寶寶一起展示,表演。
寶寶戴自己制作的帽子,隨音樂自由表演。
【美術(shù)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shù)教案(經(jīng)典)08-13
美術(shù)教案(精選)08-15
(精選)美術(shù)教案08-19
(經(jīng)典)美術(shù)教案08-20
[經(jīng)典]美術(shù)教案09-27
美術(shù)教案[經(jīng)典]08-02
美術(shù)教案(經(jīng)典)08-06
美術(shù)教案【經(jīng)典】09-12
美術(shù)教案【精選】09-23
[精選]美術(shù)教案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