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教案合集[3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xué)能力。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語言教案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背景
為了使孩子們關(guān)注周圍的世界,我們在午睡之前或在游戲活動與體育活動的間隙,會和孩子一起議論議論昨天發(fā)生的新奇的事情。
但是,孩子們往往會遺忘一些精彩有趣的事情。由此想起古訓(xùn)“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于是就有了這次活動。
內(nèi)容與要求
1、嘗試用圖像和符號,表達(dá)自己的想法和意愿。
2、愿意和同伴交流,大膽地表達(dá)和表現(xiàn)。
活動準(zhǔn)備
1、一段時事新聞。
2、每張桌子放有:范例美工紙、彩色手工紙和彩色即時貼若干,雙面膠各一卷、糨糊一瓶、彩色蠟筆和水筆若干。
過程與指導(dǎo)
看新聞(理解新聞)——做新聞(記錄)——交流記錄——嘗試新的方法
一、看新聞、理解新聞
1、看新聞,引導(dǎo)理解:
老師:今天,我請大家看一段錄像。(幼兒看)老師:這是一條新聞,什么是新聞?
幼兒:新聞就是新的文章……新聞就是新的事情……新聞就是新奇的事情。
老師:這條新聞?wù)f了一件什么新奇的事情呢?
(再看一遍新聞,邊說邊議論。)
老師:這條新聞?wù)f了一件什么事?
幼兒:說的是人們要吃孔雀的事。
老師: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孩子根據(jù)自己的記憶,積極講述。其中,老師針對幼兒的.講述,加以引導(dǎo)。如,幼兒:“我聽見說,孔雀有藥用價值!崩蠋煟骸笆裁词撬幱脙r值?”幼兒:“要用錢去買的…一不對,是可以做藥的價值。"又如:“孔雀成了人們的盤中餐。"老師:“什么是盤中餐?"幼兒:“一只盤子里的食物"等等。
老師(小結(jié)):哦,我們看到酒店門口有一只孔雀被關(guān)在籠子里。(老師把線索理一遍)唔,這是一條說孔雀被人們吃的新聞。
2、討論:關(guān)于這條新聞,誰有問題和想法?
——活動中孩子們爭論得很激烈:孔雀是不能吃的……有的能吃有的不能吃,養(yǎng)殖場里的孔雀就能吃……養(yǎng)殖場的也不能吃,因?yàn),養(yǎng)殖場的第一只孔雀也是野生的……養(yǎng)殖場的孔雀是能吃的,因?yàn)轲B(yǎng)殖場的孔雀太多了,就要吃掉些……
老師(小結(jié)):這是一條讓我們有不一樣想法的新聞,我想,其他人知道這件事也會有想法的。
二、記錄新聞
1、引導(dǎo)記錄:
老師:怎么讓你身邊的人知道這件事呢?
幼兒:記錄下來……
老師:記下來有什么好處?
幼兒:不會忘記。
2、了解記錄的方式。
老師:怎么來記錄呢?記錄和畫畫一樣嗎?
——孩子自由講述。
老師:現(xiàn)在,就請你或者你和朋友一起,把這條新聞中主要的事記錄下來,然后記下你的想法,看誰記得又快又讓人看得明白?
——老師指導(dǎo)孩子的合作情況和選題情況。
三、交流記錄
1、把你記錄的事情和你的想法,說給大家聽聽。
——由于集體活動的時間有限,只能請兩組幼兒進(jìn)行交流:要么是制作上有代表性的,要么是主題上有代表性的。
2、現(xiàn)在,把你的記錄說給身邊的朋友聽聽。請你看看,別人哪里記得好的,把你認(rèn)為記得好的地方告訴大家。
——引導(dǎo)孩子欣賞同伴的長處。
3、將記錄貼在板上,請孩子們看看別人的作品。
四、延伸新方法
1、今天,我們用寫字、畫圖來記錄一件事,用寫字、畫圖來表示你的想法。
2、其實(shí),表示我們知道的事、表示我們想法的方法還很多,除了記錄,還有什么方法呢?(可以剪圖案、折紙、泥工、用身體動作表示)
3、好,F(xiàn)在請你用動作來表示孔雀被關(guān)在籠子里和被網(wǎng)套住的事。
4、今天回家,把你記錄的新聞向爸爸媽媽和鄰居說說,然后你把大家的想法記下來,我們再來研究“孔雀能不能吃"的問題。
大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biāo):
1、通過活動熟悉、理解古詩的內(nèi)容。
2、感受秋天的季節(jié)特征。
3、嘗試用熟悉的旋律來唱詩句。
活動準(zhǔn)備:
畫有與古詩內(nèi)容相一致的圖片、鋼琴曲《春江花月夜》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請幼兒欣賞老師畫的《山行》一圖。教師朗誦《山行》(配音樂)
二、基本部分:
1、組織幼兒來欣賞畫中的內(nèi)容結(jié)合古詩逐行的來欣賞有關(guān)詩句,請幼兒從圖中找一找詩文所描述的景色。
2、引導(dǎo)幼兒逐句的來朗誦詩文,并向幼兒介紹我國故事的有關(guān)知識,從每句的詞、字中來了解古詩有五言、七言之分。
3、配樂朗誦《山行》
引導(dǎo)幼兒用原有的學(xué)習(xí)經(jīng)驗(yàn)來嘗試唱一唱古詩。
教師根據(jù)幼兒要求彈琴,請幼兒有節(jié)奏的來唱詩句。
活動結(jié)束:
教師彈琴請幼兒用分唱的方法來演唱古詩,加深對古詩內(nèi)容的了解。
遠(yuǎn)目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提示:
沿著不平的石路登上帶有寒意的山間,白云飄出的地方有人家。因?yàn)樯钌钕矏郯項髁值拿谰岸\囆蕾p,經(jīng)過霜打的楓葉比二月的鮮花還要紅。
[注釋]
1. 山行:在山里走。
2. 寒山:深秋時節(jié)的山。
3. 徑:小路。
4. 坐:因?yàn)、由于?/p>
5. 于:比。
[簡析]
這是一首描寫和贊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詩。
首句“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由下而上,寫一條石頭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滿秋意的山巒!昂弊贮c(diǎn)明深秋季節(jié);“遠(yuǎn)”字寫出山路的`綿長;“斜”字照應(yīng)句首的“遠(yuǎn)”字,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車游山。
次句“白云生處有人家”,描寫詩人山行時所看到的遠(yuǎn)處風(fēng)光。一個“生”字,形象地表現(xiàn)了白云升騰、繚繞和飄浮種種動態(tài),也說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會使人聯(lián)想到炊煙裊裊,雞鳴犬吠,從而感到深山充滿生氣,沒有一點(diǎn)兒死寂的恐怖!坝腥思摇比诌照應(yīng)了上句中的“石徑”,因?yàn)檫@“石徑”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媽咪愛≈嬰網(wǎng)]幼兒園教案頻道
第三句“停車坐愛楓林晚”的“坐”字解釋為“因?yàn)椤。因(yàn)橄φ諚髁值耐砭皩?shí)在太迷人了,所以詩人特地停車觀賞。這句中的“晚”字用得無比精妙,它蘊(yùn)含多層意思:
(1)點(diǎn)明前兩句是白天所見,后兩句則是傍晚之景。
(2)因?yàn)榘聿庞邢φ眨k麗的晚霞和紅艷的楓葉互相輝映,楓林才格外美麗。
(3)詩人流連忘返,到了傍晚,還舍不得登車離去,足見他對紅葉喜愛之極。
(4)因?yàn)橥\嚿蹙,觀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葉紅于二月花”這樣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葉紅于二月花”,這是全詩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寫都是在為這句鋪墊和烘托。詩人為什么用“紅于”而不用“紅如”?因?yàn)椤凹t如”不過和春花一樣,無非是裝點(diǎn)自然美景而已;而“紅于”則是春花所不能比擬的,不僅僅是色彩更鮮艷,而且更能耐寒,經(jīng)得起風(fēng)霜考驗(yàn)。
這首小詩不只是即興詠景,而且進(jìn)而詠物言志,是詩人內(nèi)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給讀者啟迪和鼓舞。
大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biāo):
1.專心聆聽故事,理解故事里的意境。
2.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作“葉子鳥”。
3.幫助幼兒體驗(yàn)和理解故事內(nèi)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4.領(lǐng)會故事蘊(yùn)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準(zhǔn)備:
故事《葉子鳥》,畫筆、葉子、雙面膠、各種葉子鳥的造型。
活動過程:
1,帶幼兒到有落葉的地方,找個地方坐下來,靜靜聆聽風(fēng)吹葉子的聲音,看看葉片被風(fēng)卷起、帶起,在地上滾動的樣子。
2,講故事《葉子鳥》引導(dǎo)幼兒想象!扒锾靵淼搅耍淙~,離開了樹媽媽,飄到很遠(yuǎn)很遠(yuǎn)的地方,變成了一只只可愛的葉子鳥。那么,這些葉子鳥在干什么呢??出示幼兒用書各種各樣的葉子鳥。
問幼兒:
他們在干什么?
幼兒:“胖胖的葉子鳥說對瘦瘦的葉子鳥說,你真瘦呀!我太胖了,我要減肥了!
幼兒:“大大的葉子鳥媽媽說,吃得真飽,我要去散步了,你們睡跟我去?葉子鳥寶寶說,我們都要去。”
他們要去干什么?原來是去參加舞會?纯此麄冊谔裁次瑁
3、放輕柔的鳥的音樂?問幼兒:“聽聽,誰來了?”“葉子鳥來了。”“葉子鳥飛到我們這里來了,小朋友想不想也來做葉子鳥呢?”幼兒聽音樂做各種各樣的葉子鳥。
你們做的是什么樣的葉子鳥?(要求幼兒邊說邊用動作表示)
幼兒:“我做的是瘦瘦的葉子鳥?”。
幼兒:“我做的是火箭葉子鳥?”
幼兒:“我做的是高高的葉子鳥?”
幼兒:“我做的是長長的葉子鳥?”
幼兒:“我做的是蝴蝶一樣的'葉子鳥?”
幼兒:“我做的是胖胖的火箭葉子鳥?”
幼兒:“我做的是飛機(jī)一樣的葉子鳥?”
幼兒:“我做的是小星星葉子鳥?”
幼兒:“我做的是愛心葉子鳥?”
葉子鳥離開了樹媽媽可傷心啦!我們小朋友能為樹媽媽做點(diǎn)什么呢?
幼兒:“我們畫一些樹葉鳥送給樹媽媽。讓樹媽媽開心一點(diǎn)!
幼兒:“我們用樹葉做一些樹葉鳥送給樹媽媽!
幼兒:“我們來打扮樹媽媽!
幼兒操作。
幼兒自選材料2人一組或4"5人一組,用葉子貼出葉子鳥,畫出葉子鳥,來打扮樹葉媽媽。
活動結(jié)束:
幼兒圍著樹葉媽媽跳舞。
活動反思:
語言“葉子鳥”故事的內(nèi)容不是很豐富,情節(jié)也比較簡單,但故事的意境特別美,很適合讓幼兒展開豐富、有趣的想象。在第一遍聆聽故事后,幼兒表現(xiàn)的不是很起勁,只是初淺的覺得葉子變成了鳥,有些好玩。通過老師的提問引導(dǎo),幼兒的感覺慢慢的來了,在第二遍聆聽故事后,幼兒能感受、理解故事里特別的意境,大家的情緒充分的調(diào)動了起來,課堂氣氛比較好,好多幼兒在聽故事時就沉浸在其中,好象自己也變成了一只葉子鳥。這些都為下面的創(chuàng)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chǔ),幼兒充分展開了想象的翅膀,作品效果較好。在續(xù)編故事時,有幾個幼兒表現(xiàn)突出,如孫承、楊錦義等,其他幼兒思維不夠活躍,新舊葉子鳥的故事區(qū)別不大。
【大班語言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語言》教案07-12
(精選)大班語言教案09-03
大班語言教案[經(jīng)典]09-02
【經(jīng)典】大班語言教案09-02
大班語言教案[精選]08-21
[精選]大班語言教案08-23
[經(jīng)典]大班語言教案08-11
大班語言教案(精選)08-05
大班語言教案(經(jīng)典)08-07
大班語言教案(精選)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