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思热免费在线视频观看|欧美国产精品一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视频

<b id="w545d"><legend id="w545d"></legend></b>
<blockquote id="w545d"></blockquote>
    1. <thead id="w545d"></thead>
        首頁 申請書推薦信邀請函通知工作總結(jié)工作計劃策劃書工作報告合同演講稿職業(yè)規(guī)劃
        當前位置:98158范文網(wǎng)>教育范文>教案>科學教案

        科學教案

        時間:2023-09-16 10:15:04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學教案[精華7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教案[精華7篇]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對數(shù)學活動中的操作活動感興趣。

          2.能仔細觀察物體的對應關(guān)系,并說出自己的想法。

          3.感知物體之間一一對應的關(guān)系。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活動準備

          小貓、小狗、小雞聲音mp3,小貓、小狗、小雞圖片和房子圖片,魚媽媽、魚寶寶圖片若干。

          活動重點

          感知各種物體之間的對應關(guān)系。

          活動難點

          仔細觀察物體之間的對應關(guān)系,能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參觀動物園”情境,感知聲音與動物的對應

          1.師:今天我們要去參觀動物園,聽一聽是誰在歡迎我們了?(小貓、小狗、小雞)

          2.師:(出示動物圖片)這三只小動物想帶我們?nèi)ニ麄兊募依飬⒂^,我們一起找一找哪座房子是他們的家?他們房子上面都有他們的照片,我們一起來對比一下吧!(找到后將動物圖片放在相應的房子下面)

          二、仔細觀察魚的顏色與外部特征,感知大小對應關(guān)系

          1.師:我們要去水族館參觀了,猜猜水族館里都有誰啊?(出示3條小魚的圖片)原來是小鯉魚、小丑魚和小金魚啊?墒撬屦^里的魚實在是太多了,請小朋友幫它們找找自己的寶寶吧。

          2.師:我們把魚媽媽和魚寶寶一一對比一下,如果不是我們就繼續(xù)找,如果是,我們就放到相應魚媽媽的'前面。

          3.師:我們再來觀察一下魚媽媽和魚寶寶,說說他們什么地方一樣?什么地方不一樣?

          小結(jié):顏色一樣,模樣一樣,魚寶寶小,魚媽媽大。

          4.師:請小朋友試著幫另外的兩條魚媽媽找到他們的寶寶吧!(幼兒操作)

          三、創(chuàng)設(shè)“整理玩具”情境,感知生活中的對應關(guān)系

          師:小動物們太調(diào)皮了,把我們的玩具都弄亂了,請小朋友們幫忙整理一下吧!給瓶子蓋上合適的蓋子,給彩筆蓋上相應的筆帽吧!

          活動延伸

          游戲:“找一個朋友碰一碰”,進一步感知一一對應。

          活動反思

          成功之處

          1.道具準備很充分,幼兒每人一套操作材料。

          2.整個活動情境貫穿始終,幼兒非常感興趣。在參觀小動物家的時候,請個別幼兒上前來根據(jù)小動物的照片找小動物的家,并貼上圖片。為魚媽媽找魚寶寶時,孩子們觀察的很仔細,請了三個能力層次的孩子幼兒上前來,都能快速的為魚媽媽找到魚寶寶。最后孩子們自己操作,大部分幼兒能夠快速的搭配好,掌握一一對應的方法。

          不足之處

          1.道具雖然很充分,但有點亂,魚媽媽和魚寶寶雖然有大小之分,但還是分的不夠明顯,對于個別能力較弱的孩子來說,區(qū)分開仍有點難度。

          2.孩子的操作時間較短,一部分孩子沒能單獨進行指導,所以環(huán)節(jié)顯得有些倉促。

          3.老師沒有及時進行小結(jié),為孩子和自己理清思路,所以中間環(huán)節(jié)過度時不太自然,有點羅嗦。

          改進措施

          1.道具既要準備充分,又要操作性強,還要考慮到各個能力層次的孩子。

          2.語言盡量做到嚴謹、簡練。過度自然,環(huán)環(huán)相扣,為幼兒節(jié)省出更多的操作時間,并對能力較弱的幼兒進行單獨指導。

          3.每個環(huán)節(jié)之后及時進行小結(jié),為幼兒和老師理清思路,強化知識點。

          小百科:對應即一個相對的關(guān)系,兩者近視可視作能互相對換替代。對應:比喻在一個系統(tǒng)中的某一項在性質(zhì)、作用或數(shù)量上等情況中,同另一系統(tǒng)中的某一項相當。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觀察小蝌蚪的生長變化,培養(yǎng)幼兒持久觀察的興趣。

          2、學習飼養(yǎng)、照顧小蝌蚪的方法。

          環(huán)境與材料1、小蝌蚪若干。

          2、觀察記錄本、筆若干。

          3、教學掛圖《小蝌蚪長大了》。

          4、《科學》下P.2~3。

          一次備課一、了解幼兒對小蝌蚪的認知情況1、你知道小蝌蚪從哪兒來?

          2、它長大了會怎樣?

          二、觀看青蛙產(chǎn)卵的情況1、出示教學掛圖《小蝌蚪長大了》,讓幼兒在觀看中了解小蝌蚪的生長變化。

          2、幼兒討論: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

          三、認領(lǐng)小蝌蚪1、看一看,自然角里的小蝌蚪是什么樣的?

          2、學一學,小蝌蚪是怎樣游泳的?

          3、猜一猜,小蝌蚪喜歡吃什么?

          4、請幼兒按組認領(lǐng),分別放在自然角的魚缸里飼養(yǎng),記錄下領(lǐng)養(yǎng)的日期,鼓勵幼兒耐心、細致地觀察它們的`生長變化。

          四、看畫冊《小蝌蚪長大了》

          1、讓喲額看圖說說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

          2、給幼兒介紹圖中不同種類的青蛙,它們有什么特點。

          3、教師引導幼兒講一些自己認識的青蛙的生活習性。

        科學教案 篇3

          過程:

          一、 自由探索

          1、風在哪里。帶領(lǐng)幼兒摸摸、抓抓,體會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

          2、啟發(fā)幼兒假設(shè)自己是風,教師鼓勵他們想風一樣地行動。

          二、引導發(fā)現(xiàn)

          1用眼睛找風,從參照物上感受風的存在(小草、衣服、樹葉的搖動等)

          2用身體找風:如頭發(fā)飄動起來,臉上的涼意。

          3用自己的耳朵找風:區(qū)別不同的風聲。

          三、交流討論

          1、想一想、躲一躲:什么地方吹不到風。如:躲在大紙箱里等。

          2、我們喜歡什么樣的`風,害怕什么樣的風?為什么?

          目標:

          1、 幼兒能夠有興趣的通過不同形式和方法來觀察風。

          2、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表現(xiàn)不同的風給人們帶來的生活情景。

          準備:

          羽毛、樹葉、紙、石頭、磁塊、小木棒、金屬勺、記錄紙、筆。

          扇子、吹風機、電風扇等。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熟悉身體主要部位的位置和名稱。

          2.知道不同人的身體有不同的特點。

          3.學習使用高、矮、胖、瘦等詞語描述人的體態(tài)特征。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米婭的身體”圖片;“郊游合影”圖片;“身體拼一拼”組圖。

          紙面教具:《身體拼一拼》。

          活動過程

          一

          播放圖片引導幼兒認識身體名稱熟悉所在位置

          1.播放圖片,引導幼兒認識名稱、知道位置。

          2.組織游戲,引導幼兒熟悉身體主要部位的位置。

          二

          引導幼兒知道不同人的'身體有不同的特點

          ——我們都有相同的身體部位,都有頭、有手、有腳……但是我們看上去一樣嗎?(不一樣)

          ——請你仔細觀察自己和身邊的好朋友,也可以觀察觀察老師,看看大家的身體有什么不同?是哪里不同?

          三

          出示圖片引導幼兒用詞語描述人的體態(tài)特征

          ——米婭一家去郊游時遇見了好朋友一家,這是他們的合影,請你看看大家都有哪些不同呢?

          ——米婭和好朋友相比,誰更高?誰更矮?/誰更胖?誰更瘦?

          四

          出示組圖鼓勵幼兒根據(jù)人物的外形選擇服飾

          1.出示組圖,分發(fā)紙面教具,請幼兒動手操作。

          2.操作課件,驗證結(jié)果。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感知柔軟、堅硬、光滑、粗糙的感覺。

          2、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感覺。

         。、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一個紙盒,上面挖一個小洞(大小能保證幼兒把手伸進里面并能從里面拿出東西)。

         。、紙盒內(nèi)放入海綿玩具、玻璃球、布娃娃、板刷等物,數(shù)量與幼兒人數(shù)基本相等。

          活動過程

         。、猜猜寶貝。

          教師出示神奇的百寶箱。這是一個神奇百寶箱,里面有許多寶貝,請你們猜一猜里面有什么?

          怎么才能知道里面有什么寶貝呢?

         。、摸摸百寶箱。

          鼓勵幼兒上來摸一摸,并告訴大家自己摸到的寶貝可能是什么,摸上去的感覺怎么樣。

          把這個寶貝拿出來讓別的幼兒摸一摸,看一看。

          這是一件什么寶貝?有什么用?

          請幼兒玩一玩自己摸到的寶貝,想出多種玩的方法。

          鼓勵幼兒互相交換觀察各自摸到的物品,感知它們的特點。

          活動建議

         。、百寶箱內(nèi)的物品盡可能是多種質(zhì)地的,且數(shù)量要多。

         。、幼兒摸寶貝時不能看,待說出自己的感覺并猜想是什么后,方能拿出來驗證。

          活動反思

          整節(jié)課幼兒始終保持著積極地學習態(tài)度,對提供的各種材料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都爭著去摸一摸、說一說,活動內(nèi)容緊緊圍繞著教學目標,使幼兒在知識的積累與情感的體驗得到雙重發(fā)展。

        科學教案 篇6

          設(shè)計意圖:

          感知5以內(nèi)的數(shù)量是小班幼兒數(shù)學學習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明確提出,要"利用生活和游戲中的實際情境,引導幼兒理解數(shù)概念"。根據(jù)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創(chuàng)設(shè)幼兒熟悉的、感興趣的"包餃子"情境,支持與引導幼兒在游戲中進一步感知5以內(nèi)的數(shù)量;顒又薪處熗ㄟ^提出若干開放性的問題,將以"點數(shù)"為核心的多種數(shù)學內(nèi)容蘊含其中,形成一個充滿挑戰(zhàn)的數(shù)學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積極嘗試,主動獲取數(shù)學經(jīng)驗。

          操作卡片設(shè)計簡單、巧妙,由于餃子的數(shù)量、擺放位置和拍攝角度不斷改變,卡片上呈現(xiàn)了整齊、散亂、遮擋、干擾、環(huán)繞等不同擺放形式的餃子,不但加大了點數(shù)難度,而且增加了點數(shù)的樂趣。

          由于小班幼兒年齡特點昕限,整個操作過程需要幼兒克服動作、時間、材料等多種因素的干擾,認真專注地完成操作任務,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品質(zhì),并給幼兒帶來積極的情感體驗。

          目標:

          1.能不受餃子擺放形式(整齊、散亂、遮擋、干擾、環(huán)繞等)的影響,正確感知5以內(nèi)的餃子數(shù)量。

          2.嘗試不受干擾,準確地完成"按數(shù)量包餃子"的任務。

          3.喜歡參與活動,體驗數(shù)數(shù)的樂趣。

          準備:

          1.幼兒有用彩泥包餃子的經(jīng)驗。

          2.用彩泥包好的餃子1盤。

          3.每張桌子上放3個自制的娃娃,每個娃娃的身邊分別擺放著3、4、5的點卡。

          4.實物投影儀,電視機。

          5.操作材料:不同擺放形式的餃子實物圖片(如圖)每人4張,小盤和彩泥球各若干(數(shù)量要充足,夠每人包4盤餃子)。

          過程:

          一、進入游戲情境,回憶前期經(jīng)驗

          1.引發(fā)幼兒興趣。

          師:娃娃家的.娃娃們想吃餃子了。今天,我們就來給娃娃包餃子。

          師(出示一盤"餃子"):瞧!這是什么?你會包餃子嗎?

          2.師幼共同玩手指游戲"包餃子"(附后)。

          二、排除餃子擺放形式的影響,正確感知5以內(nèi)的餃子數(shù)量

          1.幫助幼兒熟悉操作材料,初步了解操作要求。

          師:這里都有什么?(卡片、盤子和彩泥。)要讓我們做什么?(包餃子。)包幾個?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小結(jié)):對,這些材料是包餃子用的,卡片上有幾個餃子,我們就要包幾個餃子。

          2.引導幼兒觀察卡片上餃子的擺放形式,學習正確點數(shù)5以內(nèi)的餃子數(shù)量。

          師:桌子上有一些卡片,每一張卡片上的餃子都不一樣,快去數(shù)一數(shù)。

          (幼兒練習點數(shù),教師觀察指導,針對幼兒的點數(shù)情況,選取"遮擋"和"干擾"擺放形式的餃子卡片各一張。)

          3.引導幼兒對"遮擋"和"干擾"擺放形式卡片上的餃子進行點數(shù)。

          師(出示"干擾"卡片):這張卡片上有幾個餃子?還有什么?它是餃子嗎?能不能數(shù)?

          師(出示"遮擋"卡片):這張卡片上有幾個餃子?這個餃子只露出了半個要算進去嗎?我們在數(shù)餃子的時候可不能把它漏掉了。

          三、學習按照數(shù)量要求包餃子,并按數(shù)量分類擺放

          1.引導幼兒觀察娃娃身邊的點卡,了解每個娃娃要吃幾個餃子。

          師:娃娃們都餓了,看看他們都要吃幾個餃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2.教師講解包餃子的操作要求。

          (1)教師示范包4個餃子:先點數(shù)卡片上的餃子,將卡片插在盤沿上,再包出相應數(shù)量的餃子放在盤中,最后進行點數(shù)檢查。

          (2)師:我的餃子包好了,應該送給哪個娃娃吃?送餃子的時候要大聲說:"娃娃,請你吃4個餃子。"誰來幫我送?

          (3)請一名幼兒送餃子,鼓勵全體幼兒學說:"娃娃,請你吃4個餃子。"

          3.幼兒操作活動:給娃娃包餃子并按數(shù)量分類擺放餃子。

          教師觀察指導,引導幼兒邊操作邊講述:"卡片上有×個餃子,我包了×個餃子,盤子里的餃子和卡片上的餃子一樣多。"同時,幫助能力較弱的幼兒根據(jù)卡片上餃子的數(shù)量包"餃子",提醒幼兒包完一盤"餃子"后再次選擇卡片進行操作。

          4.展示分享。

          (1)師幼共同做手指放松游戲,吸引幼兒圍坐在教師跟前。

          (2)教師根據(jù)幼兒的操作結(jié)果,提前選取兩、三盤餃子引導幼兒進行展示分享,對正確的操作給予肯定,對錯誤的操作進行糾正。

          師:你們真能干,給娃娃包了這么多餃子。這一盤有幾個餃子?為什么要包×個餃子?

          師:這一盤"餃子"和卡片上的餃子不一樣,怎么辦?

          四、結(jié)束活動

          鼓勵還想操作的幼兒繼續(xù)操作,提醒不想繼續(xù)操作的幼兒將餃子卡片按照數(shù)量放到相應的點卡盒里,活動自然結(jié)束。

          延伸活動:

          將材料投放到娃娃家或娃娃餐廳供幼兒繼續(xù)游戲,可根據(jù)幼兒的能力適當增加卡片上餃子的數(shù)量。

          附手指游戲:包餃子

          "咕嚕""咕嚕"搟搟皮兒,(左手手心向上,右手在左手手心上做搟面杖滾動的動作)

          "嘩嘩""嘩嘩"和和餡兒,(伸出右手的食指在左手手心上做攪拌狀)

          "嘿喲""嘿喲"捏捏邊兒,(左手五指聚攏,右手在左手手指上做捏餃子動作,最后捂住左手手指停住)

          咝--(做聞餃子動作)

          咂一咂一咂一咂一(做流口水動作)

          香噴噴的餃子給誰吃?(教師大聲問)給我吃!(幼兒大聲回答)

        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序數(shù)含義,會用序數(shù)詞表示5以內(nèi)物體排列的次序。

          2、學習從不同方向確認物體的排列次序。

          活動準備:

          1、有5節(jié)不同顏色車廂的水果列車一輛,水果圖片人手一張。

          2、動物頭飾5個、歌曲《火車開來了》磁帶。

          3、1-5的數(shù)字卡片兩份。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談話:小朋友你們見過火車嗎?在什么地方見過?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水果列車,學習5的序數(shù)。教師出示火車,請幼兒觀察,提問:誰是火車司機?請小朋友們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節(jié)車廂?每節(jié)車廂的顏色相同嗎?分別是什么顏色?火車的第一節(jié)車廂在哪里?請5名小朋友把數(shù)字對應的貼到車廂上。

          2、教師小結(jié):火車頭后面的車廂是第1節(jié)車廂,小朋友依次貼上了相應的數(shù)字,做的都非常棒。

          3、教師出示水果圖片,請幼兒說出名稱。引導幼兒討論:小熊請我們班的小朋友把“列車”變成“水果列車”,小朋友們會不會把這些水果圖片粘貼到列車上?讓幼兒分組粘貼,提醒幼兒注意同一種水果圖片要粘到同一節(jié)車廂上。

          4、請幼兒欣賞水果列車,說出自己的水果圖片粘貼在什么顏色的.車廂上?這一節(jié)車廂是第幾節(jié)車廂。(按從車頭到車尾的順序)

          5、教師出示樓房,讓幼兒觀察后提問:請小朋友們說一說這座樓房共有幾層?第一層樓在哪里?(按從下到上的順序)請幼兒逐一貼上相應的數(shù)字卡片。

          6、教師逐一打開樓房的窗戶,讓幼兒觀察后說出小動物分別住在第幾層樓。

          7、進行《給動物寶寶送水果》的連線游戲。

          請個別幼兒到前面連線,并說出把幾個什么水果送給了住在第幾層的小動物,教師根據(jù)幼兒的不同表現(xiàn)提供幫助。

          8、做游戲:

          (1)《看誰找的對又快》教師說出一種動物的名字,如:小貓:小貓輕輕走,幼兒要學小貓走的動作,隨口令的快慢變換,2個好朋友手拉手,依次來復習5以內(nèi)的序數(shù)。表揚找的對又快的小朋友。

          (2)游戲《火車開來了》,幼兒5人一組戴頭飾進行“水果列車”的游戲。等音樂“火車向前開,音樂停后,讓幼兒逐一說出自己是第幾節(jié)車廂?第二遍音樂,“火車”原地轉(zhuǎn)身往回開,幼兒后轉(zhuǎn),音樂停后,教師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原來的第五變成了現(xiàn)在的第一節(jié),以此來幫助幼兒理解序數(shù)的方向性。

          三、結(jié)束部分:

          全體幼兒做〈〈開火車〉〉游戲到院子里活動。

        【科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8-28

        (精選)科學教案08-31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09

        [精選]科學教案08-16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23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8-05

        【經(jīng)典】科學教案08-08

        科學教案【精選】07-29

        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30

        科學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