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6篇(經(jīng)典)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種植活動。
2、學習并嘗試用“按”的方法種大蒜。
3、關(guān)注植物的生長,愿意連續(xù)觀察自己種植的大蒜。
4、引發(fā)幼兒學習蒜的興趣。
5、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大蒜若干
2、廢舊的小杯子、罐子
3、小鏟子、澆水用的`小杯子若干。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認識大蒜頭。
師:“這是什么?大蒜頭長大后是什么樣呢?種下的蒜頭能長出葉子嗎?”
2、與幼兒共同討論,準備材料器具。
師:“我們種大蒜需要什么?”
與幼兒商量分工準備。
3、帶領(lǐng)幼兒種大蒜。
教師示范種大蒜的方法:每人拿一個小器皿,盛上泥土,手捏大蒜頭,將尖頭朝上,按進泥土,最后澆一點水。
4、幼兒動手嘗試,教師給與幫助與指導。重點觀察是否將大蒜頭尖頭朝上,并請幼兒種好后端平,放到自然角。
小百科:蒜,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味辛辣,古稱葫,又稱葫蒜。以其鱗莖、蒜薹、幼株供食用。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兒歌的韻律,感受音樂強弱變化。
2、喜歡打擊樂活動,體驗拍打不同位置發(fā)出的各種拍打聲。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活動準備:
1、節(jié)奏棒每人一副
2、大貓、小貓圖片;磁帶;玩偶一個
活動過程:
1、聽音樂做動作進教室
2、發(fā)聲練習:出示玩偶引起幼兒興趣,用歌歡迎。啟發(fā)幼兒變換拍打的'部位和動作。
3、分辨聲音游戲
教師用不同強度的聲音呼喚幼兒
啟發(fā)幼兒用強弱不同的聲音演唱歌曲《大貓和小貓》、《幸福拍手歌》,并用身體動作和節(jié)拍表現(xiàn)
4、敲敲奏奏
按教師提示的節(jié)拍嘗試敲擊節(jié)奏棒的各種方法
按兒歌韻律敲擊《孫悟空打妖怪》 《修鞋匠》
嘗試敲擊《大貓和小貓》、體驗節(jié)奏的變化
5、音樂游戲 《 聽音學走路》:啟發(fā)幼兒注意傾聽,根據(jù)音樂的變化模仿鳥飛、大象走、解放軍走路
活動反思: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chǎn)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愿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欲望,使其產(chǎn)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fā)揮想象,表現(xiàn)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chuàng)造。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愿意和爸爸一起游戲,體驗和爸爸一起游戲愉快、甜蜜、安全的感覺。
2、欣賞散文詩,增進父子間的親情。
3、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并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悅。
4、遵守游戲規(guī)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邀請孩子的爸爸來園參加活動。
2、散文詩《我的爸爸》掛圖、磁帶、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爸爸,各人的爸爸都不一樣。今天請小朋友來介紹一下哪個是你的爸爸?說說你的爸爸是什么樣子的`?
二、游戲《比一比》
請幼兒將自己的小手與爸爸的大手比一比,說一說爸爸的手為什么這么大?爸爸的大手能干什么?爸爸在家還做那些事情?
三、欣賞散文詩《我的爸爸》
1、配合掛圖完整欣賞散文詩一遍。
2、請爸爸和幼兒一起表演散文詩中的內(nèi)容,并請幼兒說一說感受:爸爸舉起寶寶,寶寶像什么?寶寶坐在爸爸翹起的二郎腿上,,就像坐什么?騎到爸爸脖子上有什么感覺?
3、教師提問:你喜歡你的爸爸嗎?為什么?你在家最愿意和爸爸做什么?
4、和爸爸一起看書,加深對散文詩的理解,增進父子間的感情。
四、親子游戲:請幼兒和爸爸一起做游戲,體驗和爸爸一起游戲的快樂。
。1)齊心協(xié)力向前行:
玩法:與爸爸面對面,脫鞋子站在爸爸雙腳上,父子緊握雙手,一起向前行走,先到終點者為勝。
。2)小猴爬樹:
玩法:與爸爸對面手拉手,聽到口令后,爸爸用力向上提,孩子兩腳交替踩著爸爸的身體向上爬,最先踩到爸爸肩膀者為勝。
5、教師小結(jié)。
爸爸都很愛孩子,希望我們的小朋友成為好孩子。小朋友也應(yīng)該聽爸爸的話,關(guān)心爸爸,愛爸爸。
6、和爸爸一起表演《我家有幾口》結(jié)束活動。
【活動反思】
愛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游戲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事情。本節(jié)活動,我著重以游戲貫穿其中。從開始的游戲《比一比》到表演散文詩,到親子游戲,都緊緊圍繞活動目標。和自己的爸爸一起做游戲,是本節(jié)活動的一個亮點。通過一個個游戲活動,讓幼兒真正體驗到和爸爸一起游戲愉快、甜蜜、安全的感覺,在欣賞表演散文詩的同時,增進了父子間的親情,目標完成較好,活動較為成功。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用不同刷子來回涂畫的方法表現(xiàn)大鯨魚的浴缸。
2.能夠通過繪畫、粘貼等方式,創(chuàng)造性地的添畫大海場景。
3.體驗多種方式表現(xiàn)大海的樂趣,感知大海風景的美麗。
【活動準備】
1.大鯨魚圖片。
2.海報紙、藍色顏料、刷子、牙刷。
3.嚕啦啦的音樂。
【活動過程】
1.出示鯨魚圖片,創(chuàng)設(shè)“大鯨魚要洗澡”情境,引發(fā)幼兒興趣。
請幼兒觀察鯨魚圖片,請幼兒幫大鯨魚洗澡,提問:你想帶大鯨魚到哪里洗澡?引導幼兒自由想象,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利用兒歌提示的'方法指導幼兒學習用刷子涂畫的方法。
。1)出示范例,引導幼兒觀察、猜想繪畫的方法和工具,提問:怎樣能畫出大鯨魚的浴缸?
(2)利用兒歌學習用刷子涂畫的方法!澳闷鹦∷⒆,水里打個滾,邊上靠一靠,來回刷一刷”。
3.請幼兒用刷子涂畫大鯨魚的浴缸,鼓勵能力強的幼兒用繪畫、粘貼等多種方式添畫大海場景。
。1)作畫要求:念著兒歌涂畫大鯨魚的浴缸,注意涂畫均勻,保持畫面干凈、整潔。
。2)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鼓勵能力強的幼兒用繪畫、粘貼等多種形式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大海的場景。
4.幼兒作品展示,鼓勵幼兒相互學習、欣賞。
將所有幼兒作品張貼在大海的背景板中,請幼兒看一看、說一說:你是怎樣涂畫大鯨魚浴缸的?你最喜歡哪幅作品?為什么?重點引導幼兒關(guān)注畫面的整潔度、完整性,指導涂畫時要來回刷一刷。
活動延伸:創(chuàng)設(shè)“送大鯨魚回家”的情境,師幼跟隨音樂動一動,大家一起唱唱跳跳,想象鯨魚在大海中的情景。
小班教案 篇5
、設(shè)計路標圖。
1、路標圖上畫些什么?讓客人朋友很快地找到我們的幼兒園、找到我們的教室?(園標、箭頭、小朋友在走路等)
2、引導幼兒找我們幼兒園的標記。
3、教師指導幼兒畫園標、路標圖。
4、路標圖貼在什么地方讓客人朋友看得見?
5、幼兒貼路標圖。
活動三、逛超市。
1、激發(fā)幼兒運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客人來,我們怎么招待客人?我們用什么來招待客人?
2、逛超市。
引導幼兒觀察超市,超市里有什么?物品放在哪里?怎么放的'?這樣放能給客人帶來什么方便?
引導幼兒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東西選好后做什么?收銀員阿姨是怎么做的?
活動四、招待客人。
1、師生共同布置教室。
2、招待客人時說些什么?怎么招待客人?除了給客人喝水,吃好吃的東西,還可以做些什么事情讓客人高興?
3、你的客人朋友叫什么名字?長的什么樣?(幼兒看客人朋友的照片)你想了解客人朋友哪些有趣的事情?
4、找朋友。
5、幼兒相互交流。在活動中激發(fā)幼兒熱情招待客人朋友的情感,鼓勵幼兒大膽交流、表現(xiàn)。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2、培養(yǎng)幼兒合作交往的能力。
3、指導幼兒根據(jù)歌曲的節(jié)拍、內(nèi)容做動作。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鼓勵幼兒和老師、同伴一起參加游戲,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難點:
能大膽地找同伴做朋友,學會用握手、敬禮等動作來表現(xiàn)歌曲內(nèi)容。
活動準備:
《找朋友》音樂磁帶
小兔子、小猴子、小豬、小狗的毛絨玩具各一個。
活動過程:
1、出示小兔子和小猴子毛絨玩具,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1)教師先出示一只小兔子,看,誰來了,請幼兒與小兔子打招呼,小兔子一個人玩真沒勁,它想找一個朋友一起玩,教師操作玩具,邊唱邊去找朋友,找到小猴子,它們成為好朋友,在一起玩的可高興啦。
。2)小兔子的好朋友是小猴子,我也有很多好朋友,我的朋友是***,你有好朋友嗎?引導幼兒說一說好朋友是誰,好朋友見了面怎樣打找呼,好朋友在一起可以干什么?
(剛開始,我根據(jù)小班幼兒喜歡小動物的`特點,利用毛絨玩具小狗找小猴子做朋友這樣一個故事情節(jié),來調(diào)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直接切人主題,而且很自然地過濾到小朋友們找朋友。)
2、教師示范表演歌曲《找朋友》
。1)我也想和小朋友們交朋友,誰愿意做我的朋友?
。2)教師清唱歌曲,到小朋友中間去找朋友,找完后提問:我是怎么去找朋友的?找到朋友是怎樣做的?
。ㄍㄟ^教師的示范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老師是怎么樣找到朋友的,找到朋友又是怎么樣做的,讓幼兒熟悉了歌曲內(nèi)容,同時學會了找朋友的方法,還拉近了師幼之間的距離。)
3、請小朋友們自由找朋友。
。1)教師唱歌,請小朋友相互找朋友。
。2)放音樂,讓幼兒隨著音樂去找朋友,提醒幼兒注意“找朋友”時要按節(jié)拍拍手、走步,并能用敬禮、握手等動作表現(xiàn)歌曲內(nèi)容。
。3)讓幼兒想一想,好朋友見了面除了握手、敬禮還可以怎樣做(拍手、點頭、拉拉手、抱一抱…)教育幼兒好朋友之間要有禮貌,請幼兒再去找朋友,可自由加上一些動作。
(小班幼兒年齡小,掌握新知識可能慢一些,所以第一遍音樂由教師來清唱,速度放慢一些,讓幼兒隨著歌聲去找朋友,熟悉一遍后,再隨著音樂去找朋友,最后還讓幼兒自由加上一些動作,培養(yǎng)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給他們一個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可以盡情表現(xiàn)和好朋友在一起的愉快心情。)
4、讓幼兒去找更多的小朋友做朋友。
。1)教師繼續(xù)操作毛絨玩具,小兔子和小猴子一起又去找朋友,他們找到了小豬,三人成為好朋友,后來又找到了小狗,他們四個人一起做游戲,手拉手成為好朋友。讓幼兒知道好朋友不僅可以是一個,還可以是兩個、三個……,好朋友可以是許多個。
。2)讓幼兒隨著音樂去找更多的朋友,可以三個、四個人在一起握握手,表示大家是好朋友。
。ㄔ谶@個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形象的小動物毛絨玩具繼續(xù)去找朋友,不僅把剛開始的故事情節(jié)繼續(xù)編下去,提高了幼兒學習的興趣,而且還很巧妙地滲透了有關(guān)數(shù)的概念,同時,讓幼兒知道了大家要一起玩,大家都是好朋友)
活動延伸:
帶幼兒到戶外和其他班小朋友繼續(xù)玩“找朋友”游戲。
活動反思:
活動剛開始利用孩子們喜歡的毛絨玩具來引起孩子的學習興趣,由小動物找朋友自然地過濾到老師、小朋友找朋友。在這個找朋友的過程中,教師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寬松和諧的氛圍,孩子們興趣濃厚,表現(xiàn)力也很強,體驗到與好朋友一起游戲的樂趣,活動目標得到體現(xiàn),重點也得到落實。通過引導他們找自己的好朋友,用動作來表達對好朋友之間的情感,使教學難點得到突破。在活動中又再次借助毛絨玩具繼續(xù)展開故事情節(jié),很巧妙地滲透了數(shù)的概念,讓孩子們逐漸融入到集體中,學會了交朋友的一些技能,交往能力得到發(fā)展。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2
小班教案07-20
小班的教案05-16
(精選)小班教案07-29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9
(精選)小班教案08-01
小班教案[精選]09-02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8-25
[精選]小班教案08-16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