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范例[9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美術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術教案 篇1
課時:1課時
課業(yè)類型:欣賞 評述
教學目標:
顯性目標:通過資料的收集和學習,了解齊白石的藝術成績、藝術生涯、藝術特色等,能運用藝術語言(如寫意、工筆、陰刻、陽刻、虛實等等)描述一幅自身喜歡的作品,并表達自身的獨特感受。
隱性目標:體會“勤奮”與“毅力”帶給人的影響;明白要認真觀察生活,才干感受到美;激發(fā)同學對民族藝術的熱愛之情。
重點:齊白石的藝術成績、藝術特色和藝術表示。
難點:運用藝術語言描述一幅自身喜歡的畫,并表達出自身的.獨特感受。
教學準備:課件、課前收集的相關文字和圖片資料、作業(yè)本和彩筆等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 同學交流資料:
請2~3位同學向大家介紹齊白石。
二、引導欣賞:
1. 小故事——從木匠到人民藝術家
2 畢加索眼中的齊白石
3. 《群蝦》(課件出示)〈對比真的河蝦與對蝦〉
最初,齊白石畫的蝦,長臂和軀干變化不多,長須也大多畫成平擺的6條長線。他自身很不滿意。于是,他在家中案頭擺了一只大海碗,碗里養(yǎng)著幾只活蹦亂跳的小蝦。齊白石每天都在碗旁仔細觀察小蝦的活動。從此,他畫的蝦就更加神態(tài)多變,活靈活現(xiàn)了。河蝦與對蝦的結合,發(fā)明了藝術中的“蝦”。
4. 齊白石筆下的花鳥魚蟲
他為什么會留下大量的作品?(勤奮刻苦)
一天,齊白石跟師傅出去做活,在顧主家見到了一本乾隆年間翻刻的《芥子園畫譜》,他如獲至寶,與顧主好說歹說借了回去;丶液螅赣H商量好,從每月工錢里拿出一點錢來買紙和顏料,一筆一畫地臨摹起來。白晝干活晚上畫畫,經常畫得兩眼酸痛,連鼻孔也被照明用的松明子熏黑了。半年后,一部《芥子園畫譜》全部被他臨摹了下來。從此,這本畫冊成了他的美術教科書。
在齊白石八十九歲高齡時,還堅持每日作畫數(shù)幅。(故事)
他知道自身年紀大了以后畫工筆畫會很費勁,于是就趁年輕時畫了很多張工筆的小蟲,但是并不添加其他內容。年紀大了以后,只在每一幅畫中添加寫意的花草即可完成每日自身規(guī)定的繪畫量。
欣賞幾幅齊白石的代表作品:(教師引導分析)
中國畫:《蛙聲十里出清泉》、《荷花蜻蜓》
篆刻:魯班門下
書法:發(fā)揚民族文化
5齊白石不只是一位畫家,還是一位書法家、篆刻家和詩人。
他所畫花鳥蟲魚蝦蟹,筆墨縱橫雄健,造型簡煉質樸,色彩鮮明熱烈;闊筆寫意花卉與微毫畢現(xiàn)的草蟲巧妙結合,神態(tài)活現(xiàn)。論畫謂“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弊滩季制嫣赜辛Α
6. 分組研究 選一幅你最喜歡的作品,談談它給你的感受。
四、 小結:
美術教案 篇2
課題:春天里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 表現(xiàn)
教學目標:
1、通過回憶、感受、觀察,表現(xiàn)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2、綜合復習運用以前學過的美術知識,在畫面上表現(xiàn)出春天的美好情景。
教學重難點:對人物活動、環(huán)境的觀察、記憶與畫面處理。
教具學具: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導入:回憶春天
小結:春風暖暖地吹來,小河解凍,楊柳發(fā)芽,小草吐綠。桃花、杏花、梨花、油菜花競相開放,蜂兒、蝶兒、鳥兒呼朋引伴,上上下下飛著,人們穿著漂亮的春裝、植樹、做游戲、放風箏,春天顯示著一派勃勃生機。
2、新授:
作品賞析:第二頁有一幅放風箏的兒童畫,先看到的是半空中大大的蜈蚣風箏、蝴蝶風箏、燕子風箏。順著風箏的'引線,才看到地面上的孩子們,他們的姿態(tài)各異,有的背對著觀眾,把頭高高仰起,兩眼緊盯著空中的風箏。有的側身奔跑,為的是將風箏放飛,有的孩子在旁邊觀看。這幅畫的背景是春天的田野,有清清的池塘,綠綠的草地。幾座紅色的房子,很好的表現(xiàn)了遠處的村莊,在色彩的運用上,使用對比色,使畫面顯得清新明快,整幅畫透著一股動人的春天的氣息。
第二十一頁中的《植樹》一畫,畫面上的植樹、樹及小動物,都安排的很適當,作為主體的兒童畫的大些,占畫面中間位置,另一組兒童畫的小一些,占左上角位置,這樣有主有次、有遠有近、有輕有重的布局,有疏密、遠近的呼應關系,顯得穩(wěn)定、均衡。
3、創(chuàng)作方法:
。1)構圖要飽滿。
。2)人物刻畫要準確。
。3)設色要鮮艷。
。4)注意表現(xiàn)出透視現(xiàn)象。
三、學生繪畫,教師輔導
四、小結:表揚優(yōu)秀作業(yè)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讓學生學會分析色彩的明度、純度、色相、冷暖對比等關系,同時嘗試運用不同的色彩秩序,大膽表達自己對靜物的感受和想法,了解色彩與風格的關系,培養(yǎng)和發(fā)展色彩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現(xiàn)能力,提高審美品位。
重點
色彩關系換位練習
難點
個性風格的大膽表現(xiàn)
教學準備
圖片、多種材質資料、顏料、彩色紙、剪刀、雙面膠等。
教學方法
欣賞法、練習法、示范法
板書設計
風格多樣的靜物畫
風格多樣:純度對比
明度對比
色相對比
冷暖對比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自然導入
1、復習提問美術色彩基本知識——學生回答
2、展示圖片——查看有關資料,并對各幅作品進行賞析.
3、問題:——自由討論
a.你喜歡那一幅作品,為什么?
b.以上作品你有感到不理解的地方嗎?
c.你能說出這幾幅作品各有哪些藝術風格嗎?
4、教師點評________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
二、交流互動、探求新知
1.讓學生欣賞和分析課本上的范例——學生觀察、分析、認識色彩關系,并作分類。
2.靜物畫的色彩關系及其表現(xiàn)形式——讓學生講述自己對不同色彩關系的感受
3.靜物畫如何做新的處理
4.組織學生討論——從改變明度、純度、色相、構圖對比、色調對比等方面討論。(提示學生“作品與作品之間的元素可以互換”)
總結歸納
通過對幾幅作品的欣賞、分析、比較,發(fā)現(xiàn)每幅作品的色彩關系是不同的`,那么色彩關系的基本規(guī)律又是怎樣的呢?(可從明度、純度、色相、對比、冷調、暖調去分析)
教師演示作品,把一幅靜物畫做多種色彩關系的重組、取舍,從而創(chuàng)造出不同的風格體系
三、合作探究、強化能力
1、靜物畫訓練
要求:注意多種表現(xiàn)形式,改變色調,強調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
學生自由組合,或按小組。
2、學生練習
確定主題風格,
可用多種表達形式
四、展示交流
1、展示學生的作品,或互評,或師評,談談對作品的感想
2、學生談感想
小組之間進行評價
五、小結
同學們在短時間內能創(chuàng)作這么好的作品,并且能從多角度、多層面展示自己,這已經很不錯了,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創(chuàng)作中,永遠保持這種大膽創(chuàng)造、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教學反思
讓學生了解靜物畫的色彩關系及多種表現(xiàn)形式,進一步使學生從眾多的畫面感受到色彩靜物風格的多樣性,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思維能力,和空間整合畫面的能力。
美術教案 篇4
。刍顒幽繕耍
1、涂色均勻,并認識自己喜歡的顏色。
2、涂好的星星展示,體驗自己的勞動成果。
。刍顒訙蕚洌
1、幼兒以前涂過簡單的圖形。
2、剪好的星星圖形,油畫棒、月亮圖形每個幼兒一份。
[活動過程]
1、導入話題,引起孩子興趣。
。1)教師:小朋友們,老師個你們帶來了一個新朋友,請你們數(shù)一二三咱們把它請出來吧!
。2)教師:月亮漂亮嗎?把他貼到黑板上讓它玩吧!可是月亮自己在黑板上玩多不好,咱們給他請幾個好朋友吧。
2、事范例,引起涂畫興趣。
(1)教師拿出事先涂好的`星星讓幼兒看,并幼兒說出星星的顏色。
(2)我們讓這些星星和月亮一起玩吧,小朋友認識這么多顏色,你們最喜歡什么顏色呢?
。3)月亮嫌伙伴太少了,我們再給他請幾個吧!我這里有好多星星呢,可是沒涂色,請小朋友幫忙涂上好嗎?
(4)小朋友你們喜歡什么顏色就用什么樣的顏色,把你們最好看的星星涂出來。
3、幼兒涂色,教師指導。
(1)告訴幼兒涂色要均勻。
。2) 對個別不會涂的小朋友給與幫助。
4、作品展示
有這么多伙伴陪他玩,月亮可真高興呀
美術教案 篇5
1、教學目標
。1)進一步使學生掌正確的觀察方法。(了解、練習)
(2)用線描寫的方法表現(xiàn)人物的頭部特征。(練習)
(3)通過繪畫,(4)增強同(5)學之間的友情。(感受)
2、課時安排
一課時
3、課前準備、
寫生用具:畫板或講義夾。
4、教學步驟
(1)作啟發(fā)性談話,
(2)揭示課題。
畫好寫生的關鍵是什么?根據(jù)學生的講述作小結:對寫對象進行認真地觀察。這節(jié)課,將進一步學習寫生的方法,給我們的同學畫張像。
(3)導入新課。
找?guī)孜恍詣e、發(fā)式、五官特征不同的學生到講臺前做模特,教師輔導學生對這些模特比較觀察:
這幾位同學的臉,有什么明顯的特征。
以一同學為例,組織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邊觀察邊分析:由于位置角度的`不同,結構有什么不同?
學生觀察、分析并回答;教師作適當?shù)男〗Y并作簡單的板畫。
1、頭型特征:正面頭像以鼻梁為中心線,2、左右兩邊相同3、。半側面頭像,4、人的五官位置和大小就產生了透視變化。著重觀察頭型特征,5、如大頭、長臉、圓臉、扁臉………..
6、頭發(fā):發(fā)型。男同7、學,8、看他們的發(fā)際重點看耳前、腦后;女同9、學,10、發(fā)型各不同,11、無論短發(fā),12、還是小辮,13、頭發(fā)總比頭型輪廓線略大一層。
14、五官特征:著重觀察繪畫對象五官中最明顯的特征。如大眼睛、方鼻子、大耳朵、小嘴巴………..
教師簡略演示后小結:寫生時最重要的是細致觀察,觀察時一定要抓住寫生對象最明顯的特征。
(4)組織座位。
座位拉開一定距,被畫的同學要坐隱,坐端正。
(5)學生寫生,
(6)教師巡視指(7)導。
整個過程要嚴肅,認真。除了努力畫出同學的特征外,要盡量美化。教師巡視時,不斷表揚、鼓勵仔細觀察、認真寫生的同學,避免學畫時嬉鬧和出現(xiàn)丑化同學的作業(yè)。
(8)展示一部分同學的作業(yè)
(9)引導大家討論.
(10)具定優(yōu)秀作業(yè),給予鼓勵.
(11)找出大部分同學共有的問題,教師作重點分析、演示。
。ㄕn后錄:可以畫出喜、怒、哀、樂等不同的表情)
美術教案 篇6
知識要素:對方形立體物的認識與體驗
技能要求:綜合運用各種方法設計包裝紙盒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立方體的外形特征,能利用一些簡單的裝飾材料,設計包裝紙盒。
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知道禮品包裝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運用剪、貼、畫、印等方法,裝飾包裝廢舊的紙盒。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驗禮品包裝的樂趣,感受互贈禮品的喜悅,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
欣賞學生作品,能發(fā)現(xiàn)他人作品的優(yōu)點與創(chuàng)意。
教學重點:學會用紙包紙盒
教學難點:對禮盒進行有創(chuàng)意地裝飾
教學過程:
一.發(fā)現(xiàn)與引導
1.欣賞包裝好的小紙盒,了解禮品包裝的重要性。
2.引導學生感受不同風格的紙盒裝飾。
3.交流、討論禮盒包裝的作用。
二.欣賞與認知
1.出示課題
2.給學生欣賞用身邊材料制作設計包裝的紙盒,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
3.欣賞并分析各種紙盒包裝的方法。(畫、剪貼、折等方法)
4.談談禮物接受者的年齡、性別、興趣愛好等,針對這些特點如何設計紙盒的外包裝。
三.選材與表現(xiàn)
1.教師演示制作步驟。
2.一些圖案供學生。
3.使用各種身邊材料:掛歷紙、牛皮紙、涂色工具、彩紙、筆帽、彩紙、小印章、小珠子、米粒谷物……學生自行選擇,設計包裝。
四.欣賞與交流
1.“禮品專賣店”——讓學生展示自己設計包裝的紙盒,欣賞各自的獨特造型。
2.交流制作設計的感想與收獲。
3.禮品互贈,感受友情。
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不同的方式在貝殼上裝飾與繪畫。
2.通過手工制作,培養(yǎng)幼兒感受美、表現(xiàn)美的能力,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活動準備
1.ppt課件:貝類海鮮
2.各種貝殼,水粉色,彩筆幼兒人手一套。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幼兒對貝殼的興趣。
1.圖片演示
通過各種圖片,引導幼兒認識和了解各種貝殼。
教師:這些貝殼多么漂亮呀,你們看看,貝殼都有什么形狀的?有什么顏色的?
2.讓幼兒互相說一說多彩的貝殼。
二、幼兒介紹自己的貝殼
鼓勵幼兒大膽描述貝殼的形狀,顏色,并發(fā)揮想象說出像什么。
三、幼兒繪畫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教師:我們把這些漂亮的貝殼不錯一幅幅美麗的`貝殼畫好不好呀?
要求幼兒大膽想象動手創(chuàng)造。
2.染貝殼
選擇自己喜愛的顏色任意涂染貝殼,使其成彩色貝殼,并欣賞貝殼的美。
3.畫貝殼
在貝殼上畫自己喜歡的東西。
4.貝殼組畫
將不同的貝殼組成一物體貼在紙上,拼擺成為一幅貝殼畫。
四、互相欣賞、分享成功的喜悅。
將幼兒的作品布置于展示臺,請幼兒互相欣賞,說說自己最喜歡哪件作品,為什么?
美術教案 篇8
1授課名稱:飛天
2授課教師:XXX
3授課年級:小學五年級
4教學目的:
1、了解我國古代藝術作品中飛天的表現(xiàn)手法,感悟傳統(tǒng)造型藝術的魅力。
2、感悟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勞動人民的創(chuàng)造才能,增強學生熱愛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及民族自豪感。通過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3、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探究交流,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能力和探究意識。參考傳統(tǒng)的飛天形象,臨摹創(chuàng)造一幅飛天作品。教學重點與難點:
5教學重點:了解飛天的藝術特點,掌握飛天的.基本的創(chuàng)作技法,并試著用線條臨摹或創(chuàng)作一幅飛天作品,表現(xiàn)出飛天的動勢。
6教學難點:如何使學生感受飛天的美感,使枯燥的課程變得有趣。7教學用具:多媒體,教材,飛天的相關資料、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師講述關于飛天起源的宗教神話傳說,導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
1、師生交流飛天引出敦煌莫高窟。
2、以讓學生課前觀看有關莫高窟的視頻資料,讓學生認識莫高窟、認識飛天,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課件展示)。
3.、教師介紹飛天的發(fā)展階段及各個時期飛天的風格特征。
4、引導學生分析交流:飛天沒有翅膀也沒有羽毛,她是靠什么在天空中飛翔的。
5、通過小雞啄米圖的白光使學生形象生動的了解飛天頭頂白光的作用。
6、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畫飛天都是用的什么樣的線條,為什么要用曲線而不用直線?
7、通過設置動畫讓學生觀賞,進一步讓學生了解曲線的動感。
師生小結:
飛天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飛天是靠翩翩起舞的彩帶和舒展靈動的動態(tài)才呈現(xiàn)出飛天的美感,這些瑰麗的傳統(tǒng)藝術正是我們中華民族炎黃子孫自豪感的來源。
學生作業(yè):
了解飛天的美感和嘗試畫出飛天的動態(tài)。
作業(yè)要求:
1、造型準確
2、姿態(tài)優(yōu)美、線條流暢
3、可以是線描,也可以涂顏色。
學生作業(yè)展評:
1、讓學生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作品,并說出自己喜歡的理由。
2、同學之間相互評價作品。
課外拓展:
課下播放視頻,讓學生了解飛天在國際藝術史上的獨一無二的地位,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美術教案 篇9
學習目標:
通過回憶和現(xiàn)場觀察,知道“近大遠小”是人們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種視覺現(xiàn)象。
能運用“近大遠小”的原理畫出較準確的有透視效果的風景畫面,體現(xiàn)縱深感。
訓練觀察能力,提高準確還原平面表現(xiàn)的水平。
重點難點:
理解“近大遠小”的原理,畫出有明顯的“近大遠小”透視效果的風景畫面。
表現(xiàn)“近大遠小”視覺現(xiàn)象的畫面時對直立物體的認識及再現(xiàn)。
學習準備:
教師準備:有“近大遠小”透視效果的風景圖片,如街道、鐵路、建筑、樹木等,制作“近大遠小”教具所用厚卡紙,大師的作品。
學生準備:外出旅游時的照片、繪畫工具等。
學習過程:
感知與體驗:
1、觀看。
(1)觀看有“近大遠小”透視效果的`風景圖片以及同學外出旅游時的照片,老師向同學介紹畫面上的風景名勝,也請相片的主人向大家介紹照片中的風景,初步感受“近大遠小”的情境。
(2)觀看西洋繪畫作品,如“通往弗拉基米爾的路”、達芬奇的“蒙拉麗莎”、凡高的“夜的咖啡館”等作品,
體會畫面的縱深感。
。3)觀看教師制作、演示道具:先取方形紙一張,然后在紙面中間刻三條與方形的邊相平行的三條線,最后折疊第四條邊并將中間的方形推平,產生透視效果,以此解釋“近大遠小”的現(xiàn)象。
2、同學分小組展開討論,說說自己觀察到的現(xiàn)象,看看究竟是哪些線發(fā)生了“近大遠小”的透視變化,除了“近大遠小”之外,你還發(fā)現(xiàn)了那些透視變化。
3、游戲。
同學將自己手臂伸長伸短,用手掌遮擋住觀察的視線,看看手掌離眼睛的遠近與觀看的結果有什么必然的聯(lián)系。
教師根據(jù)同學的討論作簡要總結:
創(chuàng)作與表現(xiàn):
1、跟畫練習:
。1)教師在黑板上演示有縱向感的道路,學生臨摹。
。2)教師在道路兩旁由近到遠添畫樹木,學生臨摹。
。ㄌ崾荆航處熢趯W生跟畫的過程中要注意提醒他們關注到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即凡是橫向的物體基本上都出現(xiàn)了透視變化,而縱向的物體基本上都沒有出現(xiàn)透視現(xiàn)象。)
2、創(chuàng)作練習:
(1)學生在已經畫好的草稿的基礎上自由添加道路兩旁的景物,除了注意表現(xiàn)出“近大遠小”的透視效果以外,還要表現(xiàn)“近清遠糊”、“近暖遠冷”等效果。
。2)再做適當添加,補充一些路兩旁的細節(jié),如價格牌、自行車、行人等,將畫面畫完整。
評價與反思:
1、大家將完成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大家坐在各自的座位上一起欣賞作品,看看哪一幅作品最有縱深感。
2、提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有關透視現(xiàn)象的疑問,請同學和老師給予解釋。
3、教師和同學共同欣賞由國畫形式所表現(xiàn)的山水畫,比較其與西洋風景畫在表現(xiàn)遠近景物方法上的區(qū)別。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美術教案08-19
(經典)美術教案08-20
美術教案07-20
美術教案(經典)08-06
美術教案(經典)08-13
美術教案(精選)08-15
【經典】美術教案08-01
美術教案[經典]08-02
(經典)美術教案08-28
大班美術教案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