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大全【4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應(yīng)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發(fā)展幼兒的思維流暢性、發(fā)散性和邏輯性。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3、培養(yǎng)幼兒的同情心,學會關(guān)心身邊的人和事物。
【活動準備】
1、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多觀察周圍的人或事物。
2、具有故事情節(jié)的連環(huán)圖。
3、一些水果的圖片(蘋果、哈密瓜等)。
4、麥克風。
【活動過程】
1、請小朋友來當播音員,要響亮、清楚、完整地廣播幼兒園里的新聞,拿著麥克風報道,要說清楚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有什么人,做出了什么事,結(jié)果怎樣。
2、將故事的名稱和水果的名稱寫在紙條上,讓小朋友分成紅組和藍組,讓每組其中一位小朋友出來抽簽,抽到什么題目就當小播音員,拿著麥克風,看著圖片向其他小朋友報道指定的新聞。老師引導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講述故事情節(jié)。
3、新聞報道完畢,游戲結(jié)束。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樂于參與分享閱讀活動,在活動中欣賞散文的優(yōu)美。
2、學習有層次、有線索地觀察畫面內(nèi)容,了解影響植物生長的自然因素。
3、能理解圖畫內(nèi)容,并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
活動準備:
1、幼兒有種植花朵或植物的經(jīng)驗。
2、分享閱讀大書《等待花兒開》,輕音樂。
3、朝霞、太陽、風、云、雨水、土壤、花苗、花等圖片。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出示大書封面,引導幼兒觀察封面內(nèi)容。
教師:封面上有什么呢?這些花兒長得一樣嗎?為什么有的開放了,有的還是小花苞呢?它們的心情是怎樣的?你怎么知道?
。2)鼓勵幼兒說說自己是否有種花的經(jīng)驗及植物開花需要哪些條件。
教師:你們種過花嗎?種過什么花?它開花了嗎?你們知道一;ǚN子是怎樣長大、開花的嗎?你覺得植物開花需要哪些條件?
(3)教師根據(jù)幼兒說出的自然條件,將標志各個因素的小圖標貼在黑板上,幫助幼兒梳理經(jīng)驗。
2、師幼共同閱讀大書,初步感知畫面內(nèi)容。
(1)第一頁。
教師:一顆花種子種在了土地里,小種子躺在溫暖的土地里一直想著要長大,要發(fā)芽呢!這時畫面上出現(xiàn)的是什么呢?你能學學它的動作嗎?這些太陽是同一個太陽嗎?你怎么知道的?太陽出來了,你可以用一個動詞來描述太陽是怎樣出來的嗎?(“太陽升起來了”。)呀!小種子在哪呢?種子為什么沒有在畫面上?它在干什么呢?
。2)第二頁。
教師:誰出現(xiàn)了?風的動作和表情是怎樣的?你們覺得風就要做什么?可以用一個動詞來形容一下嗎?風兒會帶來什么呢?太陽呢?它們會有哪些對話呢?這時候種子會是什么樣子的呢?
。3)第三頁。
教師:風兒帶來了什么?“云是怎么過來的?風和云又是什么關(guān)系呢?看看風和云的表情,你覺得風會說些什么?當云在天空變厚的時候,可能會帶來什么呢?我的種子怎么還是沒看見呢?
。4)第四頁.
教師:天空中有什么變化?云和雨是什么關(guān)系?當云層積累得很厚很多,就會形成雨水落下來。你們猜雨水會落到哪兒?
。5)第五頁.
教師:你看到了什么?雨水會落到哪兒?土地在干什么?雨點落到土地上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雨水不見了會到哪里去?(雨水不見了,原來是大地喝到肚子里了。雨水落到地上就不見了,原來是滲到地里去了,這樣花兒才能吸收到水分。)看到這里,小朋友想想,在前面我們看到了哪些自然條件,這時種子又有什么樣子的變化呢?
(6)第六頁。
教師:畫面上都有什么呀?小種子是長在哪里的?它的表情是怎樣的?你猜猜小種子長出的時候他是怎樣從土地里出來的,(從泥土里鉆出來。)小種子慢慢長大后會怎樣呢?
。7)第七頁。
教師:(跟前面對照看)發(fā)芽的種子變成什么了?(鉆出土里的是花苗。)花苗會慢慢長大、長高,然后會怎樣呢?太陽會給花苗帶來什么呢?沒有太陽,花苗會怎樣呢?花苗還需要雨水、土壤嗎?
。8)第八頁。
教師:這時候的花兒又是什么樣子呢?花兒笑的可開心了,你覺得花兒會說些什么?太陽又出來了,花兒終于開放了!花兒還會做些什么呢?
3、引導幼兒回憶花兒成長的過程,幫助幼兒理解書名的.含義。
。1)引導幼兒回憶花兒成長的過程,利用小圖標將花兒開放過程中的各種因素展示出來,幫助幼兒進行梳理,證實幼兒的猜想。
教師:你們還記得花兒是經(jīng)歷一個怎樣的過程才長大、開放的嗎?
。2)理解書名的含義。
教師:讀本看完了,可是讀本的名字我們還不知道呢!你能給它取個好聽的名字嗎?這個故事是跟花有關(guān)的,我們一起來看看書名——《等待花兒開》。你們知道“等待”是什么意思嗎?(花兒開放過程需要很長的時間,還需要我們做很多的事情,所以我們要慢慢地等待花兒一點點長大。)
4、幼兒完整欣賞散文。
。1)請個別幼兒上臺講述,注重引導幼兒使用接著、然后、最后等連詞。
教師:請你用自己的語言來說說畫面的內(nèi)容。
。2)播放輕音樂,教師用優(yōu)美的文字、語氣講述讀本內(nèi)容,在講述過程中自然地將文本閱讀出來。
教師:接下來請小朋友認真聽一聽,這本書講的是什么,和小朋友剛剛說的是不是一樣的。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觀察、發(fā)現(xiàn):為了讓花兒、植物茁壯成長還可以做哪些事情。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初步了解中國戲劇中的京劇臉譜, 通過活動讓幼兒認識我國的國粹——京劇臉譜,掌握基本的線條勾畫法。
學畫京劇臉譜,知道臉譜的對稱性
活動準備:
教師范例、幼兒繪畫用品
活動流程:
欣賞講解——教師示范——幼兒作畫——小結(jié)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到過電視里面唱京劇嗎?來;自.大;考吧;幼.師網(wǎng);京劇是一個什么樣的戲劇呢?知它的來歷嗎?(小朋友討論,發(fā)言)教師歸納:京劇是我國北京地區(qū)的一個傳統(tǒng)戲劇,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有很多的表演藝術(shù)家,最有特色的京劇的服裝,還有臉譜,臉譜能夠表現(xiàn)各種不同角色的任務(wù),如白鼻子代表壞人,紅臉代表好人等。你們想不想畫這些京劇臉譜人物呢?
二、教師演示,幼兒學習繪畫
京劇臉譜的`特點就是左右對稱,也有個別不對稱的,我已經(jīng)準備好的他們的臉型,小朋友在其中用記號筆勾畫線條,看老師怎么畫,你們等一會兒怎么畫,先在臉譜的中間定一個點,左右畫對稱的弧線,依此勾出額頭、眼睛、鼻子、嘴,下巴等各部位。勾線條前一定要想好,勾時一下子畫成。
教師演示多種臉譜的畫法。
三、布置作業(yè),幼兒活動
要求幼兒選擇一個臉譜進行作畫,按照老師教的畫法勾線,要求線條流暢,作畫大膽,同伴之間不干擾,安靜的進行活動。
四、幼兒作業(yè),教師巡回指導
要求臉型布局合理,左右對稱,個別輔導能力較差的幼兒,要注意保持桌面整潔,不將記號筆畫到桌上,看范例作畫。
五、講評小結(jié),結(jié)束活動
請畫的比較好的幼兒講述他(她)的作畫經(jīng)驗,方法,畫的是哪一個臉譜,幼兒評價。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萌發(fā)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2、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感知空氣的存在,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空氣。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
1、創(chuàng)設(shè)寬松的心理環(huán)境。
2、空氣娃娃、塑料袋、氣球、玻璃環(huán)、土塊、吸管等材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談話導入
師:趙老師知道咱們中三班的小朋友特別喜歡跳舞,今天我就請來了一個愛跳舞的`小客人。小朋友想不想和它跳個舞?
2、出示空氣娃娃。
師:來咱們和空氣娃娃跳個舞吧(音樂起)
二、基本部分
1、觀察空氣,請幼兒用塑料袋裝空氣。
(1)師:小朋友,你們喜歡空氣娃娃嗎?“喜歡”
咦?小朋友快看空氣娃娃沒有了,誰知道它去哪里了?
請幼兒用塑料袋裝一袋空氣,將塑料袋握緊,塑料袋就會鼓起來。
。2)師:哦,原來是空氣跑到了塑料帶里啦?諝馔尥薹浅L詺,經(jīng)常到處亂跑,今天它要和小朋友們玩捉迷藏呢,我請幾個小朋友把它們找出來,裝在塑料袋里。(發(fā)給每個小朋友一個塑料袋)
師:在哪找的?
幼:桌子底下、講桌后面……
結(jié)論:我們的教室里充滿了空氣。
。3)游戲比賽——吹氣球。
師:下面我們來進行吹氣球比賽,比比誰是第一。
小朋友氣球怎樣變大了?幼:吹足了氣。
氣從哪里來的?幼:肚子里。
結(jié)論:原來我們的身體里也有空氣。
。4)讓幼兒通過實驗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
實驗一:準備杯子和吸管,請幼兒用吸管往杯子里鼓氣,看有什么現(xiàn)象。
實驗二:把土塊放在杯子里,看有什么現(xiàn)象。
自由發(fā)言:小杯子里有氣泡冒出,土塊里有空氣。
結(jié)論: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有空氣。
2、請幼兒用手捏住鼻子,問幼兒有什么感覺?為什么?
結(jié)論:原來空氣能幫助人們呼吸。我們的生活是離不開空氣的。
3、引導幼兒感知空氣會被污染。
圖片展示——讓幼兒知道空氣被污染了。(污染原因:工廠排放濃煙、汽車尾氣、公共場合吸煙等。)
沒有潔凈的空氣會怎樣?(不能呼吸、生病、到處很臟、不能生火做飯等。)
4、討論環(huán)境保護的方法。
師:我們應(yīng)該怎么做呢?
保護方法:(1)植樹;(2)減少濃煙、尾氣排放等。
三、結(jié)束部分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回到外面去找找哪里還有空氣吧!
每人拿一個塑料袋隨教師出活動室。
教學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達到了預(yù)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yù)期效果。整個活動既讓幼兒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增強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護環(huán)境的必要性,同時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這個活動在大班開展是非常有意義和有必要的。
【大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教案07-20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7-23
【精選】大班教案07-26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09
大班教案(精選)08-11
大班教案[精選]08-13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8-15
大班教案【精選】08-23
大班教案【優(yōu)秀】07-20
[優(yōu)選]大班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