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實用的大班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教案 篇1
大班優(yōu)秀科學活動教案:奇妙的石頭
一、活動題目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奇妙的石頭
二、活動目標
通過尋石、觀石、玩石等活動,激發(fā)幼兒了解石頭的興趣,并在探究中發(fā)現(xiàn)各種石頭的特點。培養(yǎng)幼兒觀察、比較的能力。
三、適用對象
5~6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有關(guān)石頭的照片、圖片、錄像資料,各種石頭、石制品、石工藝品、石飾品等。
五、活動過程
看一看我收集的石頭。
(1)隨處可見各種各樣的.石頭,有的很珍貴。
(2)石頭的顏色有各種各樣。
(3)石頭的花紋也都不一樣。
(4)石頭的形狀很多,這是鵝卵石,是圓圓的、扁扁的。
(5)有的石頭表面光滑,有的粗糙。
石頭的用途有哪些?
(1)一般的巖石、鵝卵石、大理石、花崗巖可用于鋪路、造橋、蓋房子等。
(2)玉石、紅藍寶石、鉆石是較為名貴的石頭,可以制作裝飾品。
(3)本地盛產(chǎn)的名石――壽山石,特別名貴,可做成工藝品。
試一試。
(1)把石頭、木塊、塑料、泥塊、混凝土、土塊等放人水中,會發(fā)現(xiàn)什么。
、倌緣K、塑料都漂浮在水上。
、谑^、泥塊沉人水底。
、凼^不論大小都會沉入水中。
(2)用鐵錘敲打石塊、木塊、塑料、鐵塊,觀察敲打時會有什么現(xiàn)象產(chǎn)生。
、勹F錘敲打石塊后看到一丁點火花。
、谟描F錘敲打木塊、塑料、鐵塊沒有火花。
(3)用石塊敲打鐵釘、木板、核桃、土塊會有什么現(xiàn)象產(chǎn)生。
、偈^很硬,不會碎,不會變形。
、诤颂摇⑼翂K被石塊敲打后都碎了。
制作石藝。
由一塊形狀特異的石頭想到了什么?運用輔助材料做出更多的東西。
(1)單塊石頭彩繪。
(2)多塊石頭組合彩繪。
(3巧妙運用粘合劑彩繪。
(4)各種石頭組合,搭建園林小景。
展示幼兒的作品。
幼兒自我介紹制作方法和作品名稱。
六、拓展思路
1.在探究石頭的特征活動中,還可以把石頭與蔬菜、魚同時放在火上燒,觀察現(xiàn)象,感知石頭不能生長也沒有死亡。
2.可以帶幼兒外出參觀,把未受破壞的自然景觀與受到亂開采石料而破壞的景觀進行對比,再通過觀看一些有關(guān)災(zāi)害性報道、錄像、資料片,讓幼兒感知和了解石頭對人類的作用。
大班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初步學習的音樂方式與教師和同學交流,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2、與大家一起表演歌曲,盡快縮短師生、學生間的距離,并嘗試用動作、語言表達歡快情緒。
重難點:
與大家一起可歌唱,用動作、語言表達歡快、活潑的情緒。
教具準備:
音樂 頭飾。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
1、聽著音樂做自己喜歡的動作、走或跳。
2、動作與音樂要合拍(有節(jié)奏)。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與大家打招呼。
5、師幼作自我介紹相互認識,為今后的教學做準備。
二、寓教于樂:
1、老師做自我介紹。
2、表演:《你的名字叫什么》——用聽唱法。
(1)老師親切的范唱歌曲,讓幼兒完整的感受歌曲的情緒。
。2)隨歌曲的錄音律動,用動作表現(xiàn)出歡快的情緒。
。3)學唱歌曲:老師講解曲中人名節(jié)奏的讀法。
。4)師幼練習演唱。
。5)分小組對唱(一問一答)。
。6)為了激發(fā)積極性,一定讓每個學生都說出自己的名字(可同時說)。
三、創(chuàng)造表現(xiàn):
采用表演的形式,全班圍一個圈,進行問答式的表演游戲。
四、課堂小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都互相認識、記住了各自的名字,希望以后同學們都能成為真正的朋友。
教學反思
大班的孩子們很可愛,但又令人啼笑皆非。在教《你的名字叫什么》的.時候,前面的兩句"你的名字叫什么"的歌詞孩子們很快就學會唱,但到了第三句"我叫×× ×(× ×)我叫×××(× ×)"時,孩子們就有點云里霧里了:起先,我直接讓孩子們念×× ×(× ×)的節(jié)奏,一兩遍后就把孩子們的姓名帶進去按節(jié)奏唱,如"我 叫 李曉 明(王洪)",接著我通過請孩子們起來并用歌唱和孩子們對話的方式,試圖用這種方法讓孩子們在反復聆聽和回答中逐步鞏固歌曲,同時也讓孩子們起來相互用歌聲對話。但問題出來了,在歌唱中只有個別孩子們能夠有意識的按節(jié)奏報出自己的姓名;唱到最后,孩子們竟把"你的名字叫什么"唱成"我的名字叫什么",讓人哭笑不得。
以上的現(xiàn)象說明了我還沒真正的引起孩子們的興趣使孩子們能夠牢固的掌握音樂節(jié)奏,還沒能讓孩子們真正的走進音樂融入音樂當中,要解決這一點,重要的是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課堂的教學語言需要更仔細的去設(shè)計。我會繼續(xù)努力,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不斷的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不斷的和學生磨合,去尋找更適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制作作品,從中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2,充分運用壓,揉,捏,搓等方法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陶瓷杯,橡皮泥,牙簽,火柴棒,絲線,紐扣等
活動過程:
一,結(jié)合生活引出主題
1教師提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你所見到的杯子是什么樣子的?
小朋友回答
2教師:這些杯子用什么制作的?
小朋友回答
二,看作品,看圖片,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出示圖片和制作好的杯子
1,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只杯子,請小朋友來觀察一下,老師的這些杯子和我們平時見到的有什么不一樣?它們又是用什么制作的?
小朋友回答(橡皮泥)
2,教師:那你們想不想知道老師是怎么用橡皮泥把這只杯子裝飾的這么漂亮的呢?
小朋友回答
3,教師針對重點難點進行講解:
對橡皮泥的顏色要求不能單一,要多種顏色搭配。
對橡皮泥搓的'過程中要盡量圓潤,比例要適中。
對杯子的裝飾可以用橡皮泥,也可以用紐扣和絲線等
三,幼兒自己動手,教師進行指導
教師:下面請小朋友們拿出橡皮泥也來動動手,制作一個屬于自己的可愛又有趣的杯子。
四,收集幼兒的作品,供大家欣賞
【大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教案07-20
【精選】大班教案07-26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09
大班教案(精選)08-11
大班教案[精選]08-13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8-15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7-23
大班教案【精選】08-23
大班手工教案(精選)07-08
大班手工教案(精選)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