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教案實用8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現(xiàn)在的獨生子女,從小在百般寵愛下為大,不會恰當?shù)胤Q贊別人和接受別人的稱贊。針對這一現(xiàn)實情況,我們設計了一些社會活動,讓幼兒知道,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對別人的長處,應及時給予稱贊,而被稱贊的幼兒,應了解怎樣去接受稱贊。
活動1:續(xù)編故事《小黃鶯學唱歌》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要學會接受稱贊,大大方方接受后,說聲謝謝。
2.豐富一些詞匯。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yǎng)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掛圖
活動過程:
教師講述故事:在一座美麗的森林里,有一只可愛的小黃鶯,它唱歌唱得非常好聽。有一天,森林里開音樂會,小動物們請小黃鶯去唱歌。森林音樂會開始了,大家表演的節(jié)目可真好。小青蛙拉的小提琴、小麻雀的小合唱團。最后一個節(jié)目輪到小黃鶯上臺,主持人狐貍小姐說:請咱們的歌唱家小黃鶯唱一支,它唱的歌可動聽了。動物們的目光一下子朝小黃鶯看去,小黃鶯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紅著臉上了臺。開始唱歌,可是歌沒唱一半,聲音就小得幾乎聽不見。動物們說?小黃鶯的聲音太小了。聽到動物們的話,歌沒唱完就飛走了。回到家里,它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媽媽,媽媽聽完,微笑著對她說……
活動2:討論課
活動目的:
1、了解怎樣接受和給予稱贊是恰當?shù)摹?/p>
2、教育幼兒要關心同伴,大膽與同伴交往。
3、使幼兒知道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引導幼兒從不同角度去稱贊別人。
活動過程:
1、情境表演。
2、引導幼兒討論:
。1)小蝴蝶對小蜜蜂說了什么?小蜜蜂又是怎樣稱贊蝴蝶的?對方都接受了嗎?
(2)為什么小蝴蝶和小蜜蜂成了好朋友?
。3)為什么要給予稱贊和接受稱贊?
。4)你稱贊過別人嗎?你是怎么做的?
3、游戲《交朋友》。
4、小結。
附:情景表演內(nèi)容:
小蝴蝶和小蜜蜂在草叢里飛來飛去,小蝴蝶說:小蜜蜂,你天天忙著采蜜,傳播花粉,歇一會兒吧。小蜜蜂回答道:不行呀,那邊的工人叔叔等著釀蜜呢?我得加緊工作。小蝴蝶說:你真是個能干的小蜜蜂。小蜜蜂也忙說:小蝴蝶,你還是很忙嗎?在花叢中飛來飛去,為大自然增添不少美麗的景色。小蝴蝶說:是呀,因為我小時候做過損害花草的`事,所以我現(xiàn)在得加緊傳播花粉,利用自己美麗的翅膀為大自然添一些景色。小蜜蜂說:咱們做好朋友吧,一塊為善良的人類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附:游戲《交朋友》幼兒隨音樂找朋友,找到朋友后,說出同伴的長處,然后一塊跳舞,依次輪換;顒釉u析:故事《小黃鶯學唱歌》,是教育幼兒學會接受稱贊,大大方方接受后說謝謝。這一活動基本達到教學目標,孩子們能在本故事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自己想象力,續(xù)編出多種故事結尾,情節(jié)豐富,趣味性強。討論課教育幼兒關心同伴,大膽與同伴交往,并了解怎樣接受和給予稱贊是恰當?shù)。討論課引導幼兒從不同角度稱贊別人。這節(jié)課我利用情境表演《小蝴蝶與小蜜蜂》吸引幼兒,從而達到教學目標,并從小蝴蝶和小蜜蜂生動的對話中,讓幼兒親身體驗為什么要給予稱贊和接受稱贊。
小百科:稱贊是指人們對某件事的贊揚,即對某件事的認同的基礎上覺得它做得好。也就是稱贊這個詞語的詞意之注解也。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目標:
1、進一步掌握幾何圖形的特征。
2、發(fā)展觀察力、想象力和靈活的思維能力。
教學準備:
1、三張白紙上分別畫好幾何圖形。
2、兒人手一支鉛筆、一個幾何圖形、一把剪刀、一張空白的紙以及一張畫有幾何圖形的作業(yè)紙;每桌幾何圖形若干;擦手毛巾;糨糊。
3、用的幾何圖形一套(長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教學過程:
一、興趣激發(fā):
1、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些朋友要來我們班作客,它們是誰呢?(師出示正方形、圓形)問:正方形有什么特點?圓形有什么特點?
2、咦!有什么事讓正方形、圓形娃娃這么高興呢?原來今天它們要一起過生日。許多朋友要來祝賀。你們看!它們是誰?(師分別出示長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
3、師:喲!這么多客人,你們看看誰長得和正方形有些象呢?你們幫正方形娃娃找到了相象的朋友,那跟圓形相象的朋友在哪兒呢?我們也來幫它找找。
二、興趣體驗:
。ㄒ唬┯^察探索
1、捉迷藏三角形雖然沒有相象的`朋友,但大家都愿意和它一起玩。這會兒它們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戲。
。1)找圖形并填表格。師巡回指導。
。2)說一說找到什么圖形有幾個。師:小朋友真能干,躲在一起的長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橢圓形都被你們找出來了。
(3)說一說在生活中這些幾何圖形喜歡躲在哪里?
。ǘ┤の队螒1、變魔術現(xiàn)在齊要請小朋友來當魔術師,用這些圖形變出許多小圖形娃娃來。
。1)變魔術(大圖形變小圖形)
。2)問:你能告訴我你用什么圖形變成哪些小圖形?
2、拼圖案師:你們變出這么多的圖形娃娃,今天是正方形、圓形娃娃的生日。我們就用小朋友變出的小圖形和為你們準備的圖形拼一幅漂亮的畫當作生日禮物送給它們好嗎?
。1)拼貼(師巡回指導)
。2)說一說用什么圖形拼成什么送給正方形、圓形娃娃。
三、活動結束:
哎呀!天快黑了,正方形、圓形娃娃要回家了,我們趕快把禮物送給它們吧!
四、活動延伸:
在活動區(qū)投放幾何圖形,自愿組合幾何圖案。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木匠和油漆匠工作時使用的工具。
2、學習用樂器表現(xiàn)連音與斷音。
3、嘗試用不同的形式表現(xiàn)歌曲內(nèi)容。
4、能唱準曲調(diào),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5、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音樂DoReMi":《木匠與油漆匠》(請參見幼兒用書)。
2、CD;《木匠與油漆匠》、錄音機。
【活動過程】
1、猜一猜。
—教師以有趣的動作表現(xiàn)木匠和油漆匠使用工具的情形。
—請幼兒猜一猜老師扮演的是什么職業(yè)的人。
—他正在做什么?用什么工具?
2、想一想。
—請幼兒想象:木匠用錘子釘東西會發(fā)出什么聲音?油漆匠用刷子刷油漆時,又會發(fā)出什么聲音?鼓勵幼兒用擬聲詞表現(xiàn),如:“口匡嘔眶”和“刷刷刷”等。
3、聽一聽、敲一敲。
—出示不同的樂器,教師逐一敲擊樂器。
—說一說哪些樂器敲打時像錘子敲打時斷斷續(xù)續(xù)的聲音。
—說一說哪些樂器的'聲音像刷子刷油漆時連續(xù)圓滑的聲音。
—鼓勵幼兒選擇合適的樂器敲打,聽一聽樂器發(fā)出的聲音。
4、欣賞歌曲并表演。
—師生共同欣賞歌曲《木匠與油漆匠》2一3遍。
—請幼兒討論:哪一段是敲打的聲音?哪一段是連續(xù)的聲音?木匠和油漆匠的音樂、表演有什么不同?(節(jié)奏不同。)
—共同練習演奏木匠與油漆匠的不同節(jié)奏。
—將幼兒分成兩組,合作練習木匠與油漆匠的節(jié)奏。
—跟隨音樂一起表演。
5、創(chuàng)編動作。
—教師和幼兒一起創(chuàng)編木匠和油漆匠的動作,配合音樂做動作。
—將幼兒分成兩組,一組當木匠,一組當油漆匠,分組邊唱歌邊做動作。
—熟悉歌曲之后,可加入連音(如:搖鈴鼓)與斷音(如:小響棒)的樂器,分兩組來演奏。
【活動反思】
《小木匠與油漆匠》以童話背景為題材,歌詞生動形象、曲調(diào)歡快流暢,展示了木匠漆匠勞動生活的愉快場面,是一首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歌曲。學好、唱活、體會和理解歌曲,了解和體驗生活,采用實踐與教學相結合的教學形式,以拓寬孩子知識技能為目的,實踐操作為動力,教學滲透與游戲活動之中。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水的變化,知道水遇熱會變成水蒸氣,遇冷會結冰;能用語言表達自己觀察到的水的三態(tài)變化。
2、激發(fā)幼兒對水的變化的興趣和好奇。
活動準備
1、幼兒在家里冰箱做過結冰的實驗。
2、酒精爐、燒水的壺或其他容器每組一套。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回憶水變冰的變化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1、幼兒講述自己是怎樣把水變成冰的。
2、教師小結:水在0℃以下會結冰。
二、幼兒操作實驗,觀察水遇熱的變化。
1、激發(fā)幼兒討論水遇熱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介紹操作材料及用法,讓幼兒通過操作,觀察、討論水在加熱后發(fā)生的變化。
2、提問:你們發(fā)現(xiàn)水燒熱后有什么變化?水氣是從哪里來的?
。ㄋ兂伤魵。)
水變成水蒸氣后到哪里去了?(飄散到空氣中去了。)
三、引導幼兒討論并實驗怎樣把水蒸氣變成水。
1、提問:我們能不能讓水蒸氣變成水?
。ㄗ層變喊牙涞奈矬w放在水蒸氣上,觀察蒸汽凝結成的小水珠;幼兒把手放在水蒸氣上感受手的潮濕。)
2、小結:水冷了就會變成冰,熱了就會變成水蒸氣,冷了又會變成水。
四、啟發(fā)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進一步觀察水的變化。
活動延伸
讓幼兒在家用較扁的盆里放滿水,置于干燥的地方,幾天后觀察水的變化。
。ㄋ兩倭耍诔叵聲舭l(fā)成氣體。)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受樹葉飄落的意境,體驗兒歌語言的趣味性。
2、能用自己的語言說出樹葉的部分特征,并模仿兒歌中的語言進行表達。
3、嘗試邊做動作邊說兒歌。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nèi)容。
5、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落葉若干,大樹三棵。
2、經(jīng)驗準備:幼兒和家長一起搜集各種落葉,并把落葉帶到幼兒園。
【活動重難點】
用兒歌中的語言表達自己所處的情境。
嘗試邊做動作邊說兒歌。
【活動過程】
一、情境“樹葉小路”導入,直觀的讓幼兒觀察樹葉,從而激發(fā)幼兒表達的欲望
師:秋天到了,風婆婆把落葉吹到了托一班?,小路上落滿的樹葉,你看到了什么樣的樹葉?(幼兒自由表達。)
小結:秋天到了,天氣涼了,許多樹葉漸漸變成黃色,然后飄落下來。
二、情境“林中漫步”,感受樹葉飄落的意境,使幼兒初步熟悉兒歌內(nèi)容
1、尋找落葉,感受樹葉飄落的意境。
師:聽,風婆婆在邀請我們到樹林中去欣賞落葉呢,讓我們一起跟著風婆婆的歌聲出發(fā)吧。ń處熓疽庥變焊處熥哌M“樹林”,等幼兒走進“樹林”后,教師有感情的朗誦兒歌。)
2、傾聽風婆婆的兒歌,幼兒初步熟悉兒歌。
師:風婆婆的兒歌里說到了什么?(幼兒自由表達,教師引導幼兒用兒歌中的語言進行表達。)
師:讓我們一起和風婆婆唱著兒歌前進吧。ń處熇昧舭椎男问揭龑в變焊S教師說兒歌。)
三、情境游戲“樹葉飄飄”,幼兒嘗試邊做動作邊說兒歌
師:現(xiàn)在,讓我們變成小樹葉,一片一片往下飄,飄到地上睡個覺吧!
【活動反思】
優(yōu)點:
1。情境貫穿始終,真正吸引了幼兒。自始至終,我設計了三個情境來讓幼兒充分的利用視覺、觸覺去感知,表達;顒又,我本以為孩子看到這么多樹葉會亂成一團,可是活動中教師明確要求了以后,大部分幼兒的表現(xiàn)都很積極,甚至有的幼兒表現(xiàn)的異常的好。所以,真實的“情境”能夠真正的吸引幼兒。
2。幼兒的經(jīng)驗準備很有必要。在讓幼兒充分表達自己看到的樹葉環(huán)節(jié),有的幼兒說出了“各種形狀”、“心形”等,這說明活動之前的家長對幼兒的經(jīng)驗準備很重要,它不僅是對幼兒一個經(jīng)驗的輸出,更使幼兒互相交流、學習的好機會。
不足及改進措施:
1。細節(jié)處理不夠。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幼兒觀看“樹葉小路”時,直接把樹葉灑在了地上,而且在和幼兒“林中漫步”的時候,我又利用了一部分樹葉。就等于把幼兒帶來的樹葉分成了兩部分,而且兩邊都不多。如果我在樹葉地下鋪上一層紙箱,然后在林中漫步的`時候,再利用這些樹葉,那樣不但減輕了教師整理教具的準備,而且情境會更加真實,所以教師課前考慮的還是不夠周全。再就是幼兒在游戲環(huán)節(jié),可以在地上鋪一個海綿墊,使幼兒真正的體驗“躺在地上睡個覺”的感覺會使情境更真!
2。環(huán)節(jié)過度不夠自然。托班幼兒的注意力時間端,當我用語言去糾正幼兒的行為時,就會打擾環(huán)節(jié)中情境的真實性,但是不糾正又害怕幼兒的安全。所以我應該用眼神、動作去提醒幼兒,或者提前和配班教師說好他需要配合的工作,這樣就會使課堂的實效性更強一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白天黑夜的異同的原因及轉(zhuǎn)換關系。
2、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3、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地球儀,陽光(手電筒一防止那天沒有出太陽)。紅色五角星。
用白色卡紙和黑色卡紙制成“白天先生”和“黑夜小姐”
夜晚圖片。
活動過程:
一、由圖片引出話題。
師:你們看;老師手里有什么呢 ?畫的是什么時候呢?都畫了些什么東西呢?你們覺得好看嗎?
二、討論黑夜的秘密。
1、引出話題。
師:你們覺得黑夜漂不漂亮?可是他是怎么形成的呢?那是因為地球自轉(zhuǎn)才形成了黑夜,(教師要講解一下什么叫地球的自轉(zhuǎn))我們來一起看看是不是因為地球的自傳才形成了黑夜和白天。
2、教師做實驗,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其中的現(xiàn)象。實驗介紹:教師將打亮的電筒固定在離地球儀有一定的距離的一側。在地球儀中國地域上貼上一個紅星代表中國。
師:地球儀表示我們生活的地球。老師用手去轉(zhuǎn)動地球儀表示地球自轉(zhuǎn),手電筒則表示太陽光。老師轉(zhuǎn)動地球儀,你們看會有什么樣的現(xiàn)象?
3、教師操作活動。引導幼兒講出所看到的現(xiàn)象。
師:當紅星對著光時我們這里是白天還是黑夜呢?那當紅星背離陽光時,我們這里是白天還是黑夜呢?
4、與幼兒一起討論白天黑夜的轉(zhuǎn)換關系。
師:地球在自轉(zhuǎn),在自傳的過程中,有些地方就能照到光,有些地方就沒有了,當陽光照著一個地方時那它就是白天,遠離時他就是黑夜。所以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三、出示“白天先生”和“黑夜小姐”卡片。
教師左右手分別模擬“白天先生”和“黑夜小姐”說:小朋友們好!我是白天先生,我是黑夜小姐,(兩者間相互提問)如:白天先生,你們那是什么樣的`?大人和小孩是怎么生活得。浚ㄏ嗷栆幌赂髯蕴赜械臇|西)
四、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美工——漂亮的夜晚
小百科:地球是一個很大的圓球,它自己不會發(fā)光,地球上之所以有白天和黑夜的區(qū)別,都是由于地球自轉(zhuǎn)的緣故。太陽離我們地球很遠,對于地球來說,它是固定不動的。地球不停地從西向東旋轉(zhuǎn),一天轉(zhuǎn)一圈,所以地球總是一半向著太陽,一半背著太陽。向著太陽的半邊接收到太陽光,就是白天,背著太陽的半邊就是黑夜。地球自轉(zhuǎn)一圈就有一次白天、黑夜的變化,地球總是不停地轉(zhuǎn)著,白天和黑夜總是不斷地 、有規(guī)律的變換著。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發(fā)現(xiàn)動物為了生存而采取的幾種自我保護方法。
2、通過觀察,引發(fā)幼兒探索動物奧秘的興趣。
3、激發(fā)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動物保護色。
2、音樂:森林的早上。
3、小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課題
引導幼兒觀察圖片:石頭上的袋鼠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圖片上有什么?
幼兒通過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石頭上有一只袋鼠。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石頭和袋鼠的顏色很相近。
小結:動物保護色可以讓動物隱身,不被侵害。
二、動物的隱身絕招
1、了解小動物的隱身妙招。
小動物們在玩捉迷藏的游戲呢,我們一起把小動物找出來,好嗎?
說一說你找到了什么動物,它躲在了哪里?
2、觀看課件
(1)袋鼠躲在和自己相同顏色的石頭上。
(2)獅子躲在黃黃的草叢中。
(3)刀郎藏在綠色的葉子上。
(4)青蛙藏在綠色的池塘里。
(5)蝴蝶藏在花叢中。
(6)斑點蛙藏在水草中。
(7)紫色的蟹蛛藏在紫色的花瓣上。
3、這些動物都有什么樣的保護自己的本領呢?
小結:隱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動物為了保護自己更好生存,它們身體的顏色與斑紋,
與它們生活的環(huán)境十分相近,用來隱蔽自己不被敵人發(fā)現(xiàn)。
4、啟發(fā)幼兒講述還知道哪些動物具有隱身的本領?
三、討論動物的防身絕招。
1、你知道動物還有哪些保護自己的方法?
2、教師講述
烏龜:盔甲
刺猬:硬刺
鹿:快跑
壁虎:自切
黃鼠狼:臭氣
四、游戲:躲貓貓
1、播放音樂:森林的早上
2、幼兒戴上自己喜歡的動物頭飾,在教室里尋找適合自己躲藏的地方。
【活動反思】
一節(jié)課應該像一篇文章,開始和結尾要注重前后呼應。所以,我在這次活動的開始和結束部分都加入了音樂這個靈魂的元素,通過音樂來活躍課堂氣氛,另一方面也充分與《綱要》的要求相結合,體現(xiàn)課程的整合觀。
通過這次活動,我覺得要糾正的是自己的語速問題,或許是出于心理原因,總想將所想的.一股腦的說出來,而忽視了幼兒的知識接受能力.在拓印材料的選者上尤欠考慮,在幼兒畫紙方面,可以用薄一點的紙張來取代,這樣就可以讓孩子更直觀的看到自己拓印的物體。在教師示范的過程中,要提示幼兒將蠟筆微傾斜作畫,以達到拓印畫的效果。
此外,每一次的活動都有許多讓我深思的地方,就教師自身而言,只有不斷的實踐,才能升華理論,比如在本活動的添畫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大膽想像作畫是活動的重點,若幼兒能力不強,在“找動物”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嘗試添畫,使幼兒操作時更有的放矢;顒又校處煈赜^察幼兒作畫的聯(lián)想力,要注意觀察幼兒的繪畫,做他們的支持者和引領者。適時給幼兒的作品進行肯定和鼓勵,樹立他們對美術活動的喜愛及對自己的信心。
拓印畫對大班孩子而言是一個需要長期學習和積累的過程,所以,它不應該只屬于課堂教學中。幼兒的藝術活動本身無處不在,只要孩子想畫,有創(chuàng)作的欲望,教師就隨時可以讓他們開始。雖然本次活動結束了,可我們的拓印之旅卻依然要繼續(xù),教師可以將拓印材料投放美工角,讓他們自由想像,無限創(chuàng)作!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一、活動目的:
1、通過圖譜教學讓幼兒理解歌詞內(nèi)容。
2、唱準弱拍起唱的歌曲,發(fā)展幼兒的節(jié)奏感。
3、感受歌曲清新、優(yōu)美的特點。
二、活動準備:
1、花園情景圖一張,節(jié)奏譜若干,圖譜一張;
2、錄音機一架 ,磁帶一盒,鋼琴一架。
三、活動過程:
。ㄒ唬┣榫骋,激發(fā)興趣。
1、律動《新疆舞》入室
2、發(fā)聲練習《逛公園》,要求愉快地演唱并唱準弱拍起唱的樂句 。
3、節(jié)奏練習:
我 的 花 園 種 滿 了 什 么 ? ( 鮮 花 )
0/ /0/
——————
0X / X XX X/X0
——————
這 里 有 什 么 顏 色 的. 花 ? ( 白 花 )
0 / / 0
—— ——
0X /XXX /X 0
————
那 里 有 什么 顏 色 的 話 ? ( 紅 花 )
0 / / 0/
—— ————
0 X /X X X X/ X0
—— ————
。ǘ┙Y合圖譜,理解內(nèi)容
1、出示圖譜,引導幼兒觀察。
2、師有表情地示范清唱一遍歌曲,表現(xiàn)歌曲清新、優(yōu)美、舒暢的特點。
3、提問:聽了剛才這首歌,你有什么感覺?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三)學習歌詞,掌握節(jié)奏。
1、幼兒完整跟讀。
2、分句朗誦并根據(jù)歌詞用體態(tài)節(jié)奏表示。
3、幼兒根據(jù)圖譜按節(jié)奏完整朗誦歌詞。
。ㄋ模┦煜ば,學唱歌曲。
1、按旋律朗誦歌詞。
2、提醒幼兒注意休止符,唱準弱拍起唱的樂句。
3、認識圖譜中“”(連貫)“”(放聲唱)“”(弱拍起唱)的符號。
4 、重點練唱弱拍起唱的句子,引導幼兒利用打拍子的方法幫助掌握并唱準音。
5、幼兒練唱,采用合唱、輪唱、分組唱、個別唱等形式學唱歌曲。
。ㄎ澹┯變簭土曃璧浮妒岸苟埂。
(六)律動《兔子舞》出室。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07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09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07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07-06
幼兒園大班教案06-12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7-30
[經(jīng)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8-18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24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07-07
(精選)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