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小學語文教案(精華)
作為一名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泛濫”“心安理得”。
(2)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鹿是怎樣通過自己的智慧死里逃生,諷刺愚蠢的鱷魚的。
。3)理解“貪婪者總是愚蠢的”這句話的意思。
2.過程與方法: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讓學生充分地讀,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促思,體會鹿的聰明。通過分角色表演,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表演、表達等綜合表達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激發(fā)學生對鹿的贊嘆和敬佩。
。2)教育學生不能貪婪,遇事要認真思考。遇到危險的時候不要慌張,要動腦筋,用自己的智慧解決問題。
重難點、關(guān)鍵
1.理解“貪婪者總是愚蠢的”這句話的意思。
2.知道鹿是怎樣通過自己的智慧死里逃生的。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教學設(shè)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教具準備
1.鹿和鱷魚圖片。
2.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激趣導學。
1.教師出示鹿和鱷魚的圖,板書“鹿和鱷魚”,啟發(fā)談話:同學們,看到這兩個動物在一起的'時候,你們想到了什么?(鹿被鱷魚吃了)
2.教師:那如果一只鹿和一千條鱷魚呢?(學生展開想象,說一說)
3.教師設(shè)置懸念,導讀:同學們,鹿和多么溫順、而鱷魚卻多么的兇殘。一條鱷魚,鹿就必死無疑,更別說是一千條了?墒牵裉斓倪@只鹿非但沒有死,反而把這一千條鱷魚愚弄了。這是怎么回事?現(xiàn)在,我們就去了解這個故事。
。◤念}目入手,抓住鹿和鱷魚這兩種動物的品行以及數(shù)量上的明顯懸殊,讓學生想象后果,教師再通過結(jié)果的反差,激發(fā)學生閱讀課文的積極興趣)
二、讀通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提出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讀。
。1)互相檢查預習時生字新詞掌握的情況。
。2)把課文讀通讀順讀準確。
2.教師檢查生字新詞的掌握情況。
字音:“曾”“伺”是平舌音,“曾”還是多音字,在文中讀“zēng”!薄按馈笔蔷砩嘁簟
字形:“鹿”是半包圍結(jié)構(gòu),的,里面注意不能多一橫;“毒”要注意“母”的筆畫順序;“延”字不能寫成廷”字,注意區(qū)別“虛”和“慮”。
(2)教師再出示生字新詞,大家一起讀一讀。
3.指名分段讀,檢查學生讀通課文的情況。
4.指名反饋: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有一天,一只鹿被困在孤島上,遇到了一條老鱷魚。老鱷魚想吃這只鹿,鹿想辦法讓老鱷魚召來一千條鱷魚,然后從它們的背上逃到了岸邊。鱷魚為了報復這只鹿,假裝木頭浮在水面上,結(jié)果被鹿識破了,還被鹿嘲笑)
。ㄗ鹬貙W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讓學生在說一說,了解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合作意思、概括能力等)
三、教師提綱輔導,學生復述課文。
1.教師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同學們,這個故事可有意思了,你們想把它講給爸爸媽媽或是其他人聽嗎?(想)那,我們現(xiàn)在就來試著說一說這個故事。
2.教師出示提綱,要求學生照著提綱自己說一說。
提綱:
。1)鹿被困在一個孤島上,一條老鱷魚想吃掉鹿。
。2)鹿說自己有毒,如果是一條鱷魚吃就不會中毒。老鱷魚不相信。
。3)鹿要說老鱷魚找不到一千條鱷魚,老鱷魚為了爭口氣,召來了一千條鱷魚。
(4)鹿要求一字排開,數(shù)一數(shù)是不是一千條鱷魚。鱷魚按要求辦,排到了河對岸。
。5)鹿踩到鱷魚背上,數(shù)著數(shù)著逃到了岸邊。老鱷魚想伺機報復。
。6)老鱷魚偽裝木頭被鹿揭穿,眾人嘲笑老鱷魚。
3.指名說一說,集體評議。
4.教師指導學生適當?shù)嘏渖媳砬榛騽幼鲝褪稣n文。
5.再指名復述課文。
(進行復述練習,讓學生在說中感知課文內(nèi)容,把握課文主要意思,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訓練學生的復述能力)
四、課堂小結(jié)
1.教師指名把下面的句子補充完整。
這是一只鹿。
這是一條條鱷魚。
2.教師小結(jié):
同學們,一只鹿居然能從一條老鱷魚、一千條老鱷魚的口中逃走,多聰明。÷故窃鯓幼屪约禾与x虎口的呢?下節(jié)課我們再來學習這篇課文。
五、布置作業(yè)
1.把本課的生字新詞抄寫兩遍。
2.熟讀課文,把這個故事復述給爸爸媽媽聽。
第一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shè)計
一、讀一讀,寫一寫。
高高興興怒氣沖沖不動聲色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二、有感情地朗讀下面的句子。
1.一條老鱷魚游近小島對鹿說:“我要吃掉你!”
2.“看來,這條小河根本招不來一千條鱷魚,對吧?鹿故意裝出瞧不起的樣子。
3.“你數(shù)吧!”鱷魚大叫起來,“快點,我們都餓壞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內(nèi)容,體會鹿的聰明。
2.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啟迪教育學生。
3.總結(jié)全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表演故事。
教具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鱷魚、鹿等動物的頭飾。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新課
1.教師出示本課生生字新詞,大家一起讀一讀,讀中鞏固生字新詞的認讀和書寫。
2.教師指名反饋: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有一天,一只鹿被困在孤島上,遇到了一條老鱷魚。老鱷魚要吃這只鹿,鹿想辦法讓老鱷魚召來一千條鱷魚,然后從它們的背上逃到了岸邊。鱷魚為了報復這只鹿,假裝木頭浮在水面上,結(jié)果被鹿識破了,還被鹿嘲笑)
3.教師導入新課:鹿是想出了什么辦法死里逃生的呢?請大家讀課文,想一想。
二、繼續(xù)學文,體會鹿的機智。
1.學生一邊讀一邊思考問題。
2.指名反饋:鹿想出了什么辦法讓自己脫離危險的?(教師引導學生用最簡練的句子說:鹿讓一千條鱷魚搭成橋,然后從鱷魚背上走到了對岸。)
3.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思考:鹿是怎樣一步一步實現(xiàn)自己的計策的?
4.指名反饋,學生互相補充。
(1)騙老鱷魚說自己有毒,如果是一千條鱷魚吃就不會中毒。讓老鱷魚召來一千條鱷魚。
。2)老鱷魚不相信鹿,它就用激將法讓老鱷魚召來一千條鱷魚。
。3)要求鱷魚們一字排開,它要親自數(shù)一數(shù)。
5.教師小結(jié):多么聰明的鹿牙。遇到危險,它冷靜思考,臨危不懼,用自己的智慧,讓自己死里逃生。真是太了不起了。
6.教師導讀:課文還講了一件事情,也體現(xiàn)了鹿的聰明過人?請大家讀一讀課文,找一找。
7.引導學生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進行反饋。(當老鱷魚偽裝木頭要報復它的時候,它說:“如果真是根木頭,他就會朝我漂過來;如果是條與愚蠢的鱷魚,就會留在原處!苯Y(jié)果鱷魚居然向它游去)
8.教師總結(jié):這條老鱷魚實在是太愚蠢了,它為什么會這么愚蠢呢?(學生自由地說一說)
9.教師出示文中的有關(guān)句子,引導學生了解句子的意思。
“貪婪者總是愚蠢大!
(1)引導學生理解“貪婪”的意思。(極力希望得到某種好處)
。2)文中的老鱷魚極力希望得到什么?(指名反饋:吃掉鹿)
。3)教師:是呀,正是因為它一心想吃掉鹿,所以對問題不加思考,不思考的人自然會變得愚蠢。
(以學生的字讀感悟為主,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在讀中解答問題,在探究鹿識怎樣一步一步地實行自己的計策問題中,逐步深入理解內(nèi)容,體會鹿的聰明和鱷魚的愚蠢)
三、總結(jié)全文,角色表演
1.教師指名說一說:同學們,讀了全文,你對鹿或鱷魚說什么呢?(一是對鹿的稱贊,二是對鱷魚的規(guī)勸:不能太貪婪,要勤于思考)
2.組織學生在小組內(nèi),分角色把這個故事演一演。
3.指派小組上來表演,其他的評議,一起導演這個故事。
4.學生再以小組為單位演一演。
5.再指派小組上來表演,其他的評議,和前面一次的表演做對比,強調(diào)導演的重要性。
四、課堂小結(jié)
教師:同學們,貪婪者總是愚蠢大。我們要像鹿那樣,做一個有勇有謀的人。只要勤動腦筋思考,老師相信大家都能夠成為一個聰明人。
五、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把這個故事演給其他小朋友看。
第二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shè)計
一、看拼音,寫詞語。
guǎngfànèdúyánchángqiānxū
二、用下列詞語造句
一邊……一邊……:
如果……就……:
板書設(shè)計
一只鹿和一千條鱷魚
聰明愚蠢
(死里逃生)(被嘲笑)
課后練習解答
第一句:惡狠狠
第二句:蔑視的語氣、滿不在乎的語氣
第三句:不耐煩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文章,描寫了在家鄉(xiāng)搖落桂花時的情景,表現(xiàn)了兒時生活的樂趣,字里行間充滿了對家鄉(xiāng)、對童年生活的無比懷念。
課文先寫小時候?qū)鸹ǖ南矏,寫為什么要搖桂花,接著主要描寫了“我”幫大人搖桂花、收桂花的快樂情景,最后寫“我”對童年時代“搖花樂”的懷念。作者以童年時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純真的童趣、純樸的情感,這種情感集中體現(xiàn)在搖桂花這一場景之中。文章語言清新,情感豐富而真摯。理解課文內(nèi)容,引導學生從搖花樂中體會到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對家鄉(xiāng)的懷念是教學的重點,教學難點是體會母親說的“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xiāng)院子里的桂花”所表達的感情。
選編本課的意圖,一方面是為了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分清文章主次的能力,理解課文內(nèi)容,另一方面是激發(fā)學生對自己的童年生活、對自己家鄉(xiāng)的熱愛,培養(yǎng)熱愛生活的情趣。
學情分析
該班共有學生47人,女生26人,男生21人。本班學生總體來說,大部分學生活潑、機靈,待人有禮貌,見到老師能主動打招呼問好,同學之間也團結(jié)友愛,極少有打架鬧事的事件發(fā)生,也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老師的教育能虛心接受,知錯就改。五年級是小學階段的'一個轉(zhuǎn)折點,無論是課程的調(diào)整,還是身心的成長、個性特點的塑造都需要我們細心的去觀察和發(fā)現(xiàn),通過掌握的材料再加以分析,以便指導我們今后工作的開展。
教學目標
1.學會“籮、杭”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會邊讀邊想象課文描述的情景,邊讀邊體會作者通過景物表達的思想感情.
4.培養(yǎng)熱愛生活的情趣和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爺、到、給、穿、暖、冷、開、傘、熱9 個生字,會寫5個字。認識一種筆畫
2、能通過觀察兩幅圖,小組合作學習等理解課文內(nèi)容,培養(yǎng)看圖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3、了解人和植物的關(guān)系,懂得樹木是人類的朋友,人人都要愛護它。
教學重點:學習生字、詞語。
教學難點:理解暖和的衣裳、綠色的小傘,了解人和植物的關(guān)系。
教學準備:
1、可拼成本課合體字的偏旁、部件卡片,爺爺和小樹的頭飾?、穿、傘的猜字圖。
2、學唱歌曲《小松樹》
預設(shè)教學過程:
一、激趣,揭題。
1、看圖猜想,激發(fā)興趣:師課件出示課文插圖,請小朋友猜一猜這兩幅圖大概講了什么事?
2、師出示課題爺爺和小樹,請學生讀準爺爺。
3、學生說說自己是怎么記住爺字的?
4、師出示爺爺、爸爸,學生觀察,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認識偏旁父。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爺爺和小樹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呢?我們來讀讀課文。
。ㄒ唬┳x課文,讀準字音。
1、提示讀課文要求:請小朋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也可以向周圍的'小朋友請教,遇到難讀的句子就畫下來。
2、請小朋友找一個自己讀得最好的句子,讀給小組里的同學聽。聽一聽誰讀得最正確。
3、指名分段讀課文,及時糾正字音。
4、教師范讀后學生齊讀課文。
。ǘ┳灾髯R字。
1、師課件顯紅課文中的生字,學生說說自己認識這些生字嗎?在哪兒見過?(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
2、教師隨機點擊生字,學生練讀。
3、小組里說說自己的識字方法,并選擇好的方法,向全班介紹。師隨機進行偏旁教學。
4、找朋友游戲:四人小組里學生分別準備好偏旁或部件的卡片,教師報一個字,就請學生找到小組里的朋友組成字,看看誰最快。
5、猜字游戲:
。1)一個學生指字,另一個背對著黑板猜。其他同學當裁判。
如:一個學生指冷,另一個同學如果猜的是冷,其他同學就說:冷冷猜對了,請你快快回到座位上。如果猜的是暖。同學們就說:暖暖猜錯了,請你想一想……
。2)看圖猜字。師出示穿、棵、傘三個字的圖,學生集體猜字。隨機請學生說說自己會穿什么或今天穿了什么;自己知道哪些傘。
三、細讀課文,理解句子。
。ㄒ唬⿲W習第一段
1、聽老師范讀,你聽出什么了? (教師范讀時把我、門口、小這幾個詞讀得突出些。)
2、學生自己練習讀。
3、同桌互讀,相互糾正。
4、指名讀。
5、你能用上我家門口有-------------說話嗎?
6、再讀課文第一段。
。ǘ⿲W習課文第二段。
1、教師課件出示冬天刮北風的景象,請學生想象北風中的小樹感到怎樣?
2、看到小樹冷了,爺爺做了什么?指名學生朗讀課文。
3、指名說說句子的意思。
4、板書:穿衣,不冷。
5、教師范讀,你聽出了什么? (教師范讀時,突出暖和的衣裳。)
6、看看圖,說說暖和的衣裳指什么?有什么用?你還知道暖和的--------?
7、指導讀第二段,讀出爺爺?shù)年P(guān)心和小樹的高興。學生練習讀,同桌同學互讀。8、指名讀,其他同學聽聽哪兒讀得好,哪兒讀的還不夠。
9、小樹不冷了,它會對爺爺說什么話?引導學生分別戴上頭飾開展口語交際。
10、演一演第二段。
。ㄈ┑谌巍
1、在爺爺?shù)木恼樟舷,小樹安全地渡過了寒冷的冬天,到了夏天,小樹變樣了。(教師出示課件:夏天枝葉茂盛的小樹)
2、你發(fā)現(xiàn)小樹的變化了嗎?
3、夏天到了,小樹是怎樣回報爺爺?shù)哪兀堪鍟簱蝹,不?/p>
4、指名學生朗讀課文。讀后評議,哪讀得好,哪兒讀得還不夠,應(yīng)該怎樣讀。
5、看圖說一說,夏天,綠色的小傘指的是什么?你還知道綠色的------?
6、爺爺在樹下乘涼心情會怎樣?爺爺會說些什么呢?小組進行討論。
7、演一演第三段課本劇。
四、連讀全文、背誦。
。1)看著填空練習背誦。
我家()小樹。
。ǎ┨斓搅,()給小樹穿上()。小樹不冷了。
()到了,小樹給爺爺()。爺爺()了。
。2)教師出示圖畫,讓學生看圖練習背誦。
。3)試著獨立背誦。
。4)同桌互背,相互糾正。
。5)指名背誦,背下來的獎勵一朵小紅花。
五、學唱童謠。
爺爺和小樹
下雪了,
爺爺給小樹穿上稻草衣裳,
小樹不冷了,
大熱天,
小樹給爺爺撐開綠傘
爺爺不熱了,
爺爺,真好!
小樹,真好!
六、拓展說話:春天和秋天,爺爺和小樹之間會發(fā)生什么事?
七、正確規(guī)范地書寫生字。
1.學生打開書按筆順描紅,一邊描一邊記住每一筆的占格位置。
2.仔細觀察重點筆畫位置,請同學說一說。
3.在書上田字格中把每個生字寫一遍。
4.讓學生提出難寫的字。
(1)教師指導書寫開字。
(2)教師指導書寫朵字。
6、將書上田格中字各寫一遍。
八、鞏固練習
1、成生字本上的作業(yè),每個生字寫3遍。
2、后練習3,讀一讀,說一說。
3、唱一唱《小松樹》
九、課外延伸:
1、演一演《爺爺和小樹》
2、讀一讀:樹1
樹是一座吹不倒的涼亭, 農(nóng)夫們累了,
就會跑到他那里休息, 他從未嫌棄過誰。
樹2
樹有很多手 他想捉天上的云
他想捉天上的星星 樹的頭發(fā)很多
不怕動物的襲擊 卻怕暴風雨的來臨
板書設(shè)計: 5 爺爺和小樹
穿衣 不冷
爺爺 和 小樹
不熱 撐傘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理解來源于象棋的詞語意思,了解象棋規(guī)則。
2、 熟記成語和古賢文。
3、 寫好鋼筆字。
4、 練習口語交際:學會傾訴煩惱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處處留心)
1、教學第一部分。
。1)談話引入:同學們聽說過象棋嗎?象棋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棋類運動,它是象征著古代戰(zhàn)場雙方廝殺的一種游戲。我們生活中有些詞語就來源于象棋。練習中舉了一個例子。請同學們看看。
(2)我們了解了象棋中“將軍”的本意,那么,現(xiàn)在“將軍”一詞常常比喻什么呢?
。3)書中還列舉了一些這樣的詞語,請讀讀這些詞語,想想它們在象棋中是什么意思,現(xiàn)在在生活中又表示什么意思?
。4)除了書中提到的,你還能說出哪些呢?
。5)請選擇其中的一個說一句話。
2、教學第二部分。
。1)同學們會下象棋嗎?下象棋是有一定的規(guī)則的。(出示歌訣)這段歌訣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請同學們自己讀讀。
。2)能讀懂歌訣的意思嗎?請同學們憑借棋盤講解。
。3)一首簡單的歌訣,讓我們對象棋的競賽規(guī)則有了初步的了解。我們在朗讀的時候有什么感覺呢?(瑯瑯上口)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覺呢?(對稱押韻)
(4)欣賞朗讀。
3、教學第三部分。
。1)胡榮華是我國著名的象棋大師。為什么這樣說呢?請讀讀短文。
。2)在這段話中有一組近義詞,你發(fā)現(xiàn)了嗎?(技術(shù)、戰(zhàn)術(shù))它們可以調(diào)換嗎?說說理由。
(3)“蟬聯(lián)”這個詞,聽說過嗎?根據(jù)上下文來猜猜意思。再查查詞典,看看自己猜得對不對。
二、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認讀“犯、飽、它”三個字,觀察字形,說說異同。
2、觀察字帖,讀讀“小小竅門”,領(lǐng)悟其中的規(guī)律。
3、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二題(讀讀背背)
1、熟記成語。
。1)先讀讀詞語,讀準字音。
。2)借助字典,了解詞語意思。
。3)交流匯報,并體會每排兩個詞語在意義上的聯(lián)系。
。4)學生練習朗讀和背誦。
2、背誦《古今賢文—合作篇(下)》。
。1)回憶《古今賢文—合作篇(上)》。
。2)學生自讀《古今賢文—合作篇(下)》。
。3)這段文章中的句子,有的來自古詩,有的來自民間諺語。你能讀懂哪些句子呢?(全班交流,教師適當講解,幫助學生大致理解句意)
(4)除了文中介紹的句子,你還知道哪些關(guān)于“合作”的`名言呢?
二、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
1、談話引入: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一些煩惱!靶⿶罒峋”開通了。我們可以通過熱線跟主持人通話,把不愉快的事說出來,從而得到幫助。
2、那么,在傾訴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表達清楚,說清煩惱的原因;有禮貌,言辭誠懇……)
3、作為“小煩惱熱線”的主持人要注意什么?(耐心、誠懇……)
4、同桌試著扮演角色進行口語交際。
5、全班同學進行交流,并評議。
6、小結(jié):在生活中有煩惱是正常的,我們有很多解決方式,在傾訴與傾聽時,都應(yīng)做到尊重、有禮有節(jié)。愿同學們都能做一個善解人意、天天快樂的孩子。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第一課時
一、看圖導入
1、看圖,說說圖上畫了什么》
2、板書課題。
3、學習生字:江南。
二、分析課題
這是古代的一首民歌。
“江南”是指長江下游以南的地區(qū),就是江蘇、安徽兩省南部和浙江的北部。
自古以來,江南就是一片富饒美麗的地方。
三、初讀指導
1、范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2、自由輕聲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3、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可采蓮田田魚戲間西北
。2)指名朗讀,指點學生區(qū)分加點字讀音的異同。
。3)了解詞語掌握情況,重點領(lǐng)會下列詞語的意思。:采蓮、戲。
(4)齊讀生字詞。
。5)各自輕聲試讀課文。
四、教學生字詞
1、自學書后第二題,練習書空。
2、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3、學生描紅、臨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
指名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
二、精讀訓練
1、第一行:江南可采蓮。
“蓮”指荷花,看圖說說“采蓮”是什么意思。
“江南可采蓮”是什么意思?
2、第二行:蓮葉何田田。
看圖,蓮葉是什么樣的.?
蓮葉挺出水面,像擎在手里的一把把小傘。
小結(jié)。
3、第三至七行。
。1)看圖,魚兒在蓮葉間游動,一會兒游到東,一會兒游到西,一會兒游到南,一會‘兒游到北,這兒為什么不用“游”而用“戲”呢?
(2)指導朗讀,要讀出高興的語氣。
。3)指名說說這幾句的意思。
小結(jié):這五行寫魚兒在蓮葉間四處游動,穿來穿去,好象在游戲作樂。
三、鞏固
1、指名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采蓮田田戲
2、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意思。
四、小結(jié)
1、學習了這首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如果你是采蓮人,你的心情如何?為什么?
五、指導朗讀背誦
1、要讀出采蓮人愉悅的心情。
2、指導停頓。
3、反復練習朗讀。
4、自由練背,指名背誦。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父親沒有商量余地要“我”將鱸魚放回湖中的理由,讀懂“我”從釣魚這件事中所獲得的啟示,懂得從小接受嚴格教育的重要,并從中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提高抵制“魚”的誘惑的能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中體會“我”和“父親”的心理活動,并能概括“我”的心情變化的過程。
教學重難點:
課文最后一部分有些句子的含義深刻,學生受年齡、經(jīng)歷的局限,領(lǐng)會起來會有一定的困難。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釋題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3課《釣魚的啟示》,請看老師寫課題。板書:釣魚的啟示
你們覺得課題中哪個詞最關(guān)鍵?那“啟示”是什么意思呢?(啟發(fā)指示,使有所領(lǐng)悟)
通過此環(huán)節(jié)的學習,讓學生對“啟示”有一個初步的理解。
二、抓“啟示”的句子。
1、通過釣魚這件事,作者又從中獲得什么啟示呢?答案就在文中,用你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找一找吧!
2、誰愿意把找到的句子與大家交流呢?
a、課件出示:
當我一次次地面臨道德抉擇的時候,就會想起父親曾告誡我的話:道德只是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實踐起來卻很難。
b、你們都覺得這句話是釣魚給作者帶來的啟示嗎?那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齊讀)發(fā)現(xiàn)了嗎?這句話中有一對反義詞?
板書:是 非
你認為“是”是什么意思?“非”是什么意思?
師:那么在釣魚這件事上,怎樣做就是對的,怎樣做就是錯?板書:放 不放
面對這樣一條大鱸魚,作者與父親的意見一致嗎?他們的意見是什么?
板書:父親 “我”
找啟示的句子,目的.是解決兩點,一是通過找反義詞讓學生是與非的意思;二是在學生對文章初步了解的基礎(chǔ)上明白我和父親的具體做法是怎樣的。
三、體會“我‘和”父親“的心理活動,感受“我”心情變化的過程
1、為什么作者不愿意把這條鱸魚放回湖里呢?能找見文中的句子來告訴大家嗎?
課件出示:
啊,好大的魚!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大的鱸魚。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著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著魚鰓在銀色的陽光下輕輕翕動著。
能談?wù)勛约旱睦斫鈫?能把作者這種得意的神情讀出來嗎?
2、同學們,從哪些句子也能看出作者舍不得把鱸魚放回湖里呢?
3、交流,談理由,并引導想象作者的心理活動,指導讀。
4、出示
﹡“爸爸!為什么?”我急切地問道。
﹡“可是不會釣到這么大的魚了!蔽掖舐暊庌q著,哭出了聲。
﹡ 我抬頭看了一下四周,到處都靜悄悄的,皎潔的月光下看不見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
﹡ 我慢慢地把魚鉤從大鱸魚的嘴唇上取下來,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
5、師:發(fā)現(xiàn)了嗎?你們找得這些句子,有的是描寫作者的(生補充:語言、神態(tài)、動作)透過這些描寫,我們就可以體會到作者心情的變化,快速從這些句子中找一找,體現(xiàn)作者心情的詞語。
板書:(得意)——(急切)——(傷心)——(乞求)——(依依不舍)
6、師:(指板書)作者的心情由捕到鱸魚時的“得意”,到父親要求放掉鱸魚時的急切、傷心,以至到舍不得放掉鱸魚時的乞求,依依不舍,心情發(fā)生了一系列的變化。讓我們有感情地讀這些句子,感受作者心情的變化。
7、我們看到作者對這條大鱸魚實在是太喜愛了,但因為喜愛就能占為己有嗎?為什么?(距離開放捕撈鱸魚的時間還有來兩個小時)
8、師:這就是道德的抉擇,面對這樣一條誘人的大鱸魚,只是放與不放的問題,可作者做起來卻很難,作者不想放,不愿意放,而父親卻——(堅持要“我”放),老師相信你們對這句話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9、再次出示啟示的句子齊讀。
10、從哪兒看出父親堅持讓“我”把鱸魚放回湖里呢?
。1)、父親盯著鱸魚看了好一會兒,然后把目光轉(zhuǎn)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a、引導抓詞體會“得”?(一定、必須、不容爭辯、沒有商量的余地)體會到父親的堅決。
b、指導讀好父親的話
c、那么,你們從“父親盯著鱸魚看了好一會兒”又能體會到什么呢?(父親也很喜愛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父親也舍不得放,父親也在經(jīng)歷道德的抉擇),但父親最終選擇的還是“放”。
。2)、盡管沒有人看到我們,更無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時候釣到這條鱸魚的,但是,從父親那不容爭辯的聲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親的話是沒有商量余地的。
引導理解:不容爭辯
看插圖想象:父親會“不容爭辯”地會對作者說些什么?
11、師:孩子們,此時老師心中有一個疑問,在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到處都靜悄悄的,除了天知、地知、父親知,“我”知外,根本再也沒有人知道“我”沒把這條鱸魚放回湖里,可父親卻堅決讓“我”放掉鱸魚,這是不是不愛我呢?(生談)
12、師:這就是愛,他不是溺愛,而是一種嚴厲的愛,父親是理解孩子的心情的,但道德實踐是沒法妥協(xié)的,必須從小嚴格要求,這是作為一位真正愛孩子的父親必須做的,并不是不愛自己的孩子。在作者11歲的人生旅途中,父親給他上了一堂道德課,三十四年過去后,作者成了一位著名的建筑設(shè)計師,但是在人生旅途中,作者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大鱸魚相似的誘惑的“魚”。面對這誘惑人的“魚”,大家猜猜作者會怎樣做呢?
課件出示:
但是,在人生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了與那條大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
這個加引號的“魚”是什么意思呢?老師這兒有兩種答案供同學們選擇:
。1)、捕撈指作者到誘人的大鱸魚。( )
。2)、指吸引人的,讓人動心的,如金錢、地位、榮譽……包括那些暫時帶來一點方便,一點好處的事。( )
師:作者之所以在面臨道德抉擇時是非分明,一切都因為——
出示父親的話(生讀):作者也深深明白:是父親讓作者在面臨道德抉擇的時候有足夠的力量戰(zhàn)勝自我——這是作者后來成為著名建筑設(shè)計師的重要原因。
課件出示(生讀):
一個人要是從小……力量。
通過找具體的句子,使學生明白我之所以不放魚的原因和父親堅持要放魚的做法是正確的,讓學生對是與非有進一步的理解,明白文中的“我”做法錯在哪里。
四、德育滲透
1、師: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會經(jīng)常碰到——
﹡、學校里考試,老師多給了分數(shù),沒人知道,你會怎樣做?
﹡、買東西時,售貨員多找了錢,你會怎樣做?
﹡、過馬路時,紅燈亮了,但周圍沒有民警叔叔,你或怎樣做?
2、師:聽著你們的回答,老師看到了你們在道德面前,是非分明的表現(xiàn),這就是《釣魚的啟示》一文給我們帶來的啟示,相信此時此刻你的心中一定澎湃著千言萬語,那你就把你想說的話寫下來吧!
3、交流
師:同學們,讓我們記住法國著名數(shù)思想家孟德斯鳩的這句話吧!
出示 :
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發(fā)覺得時候做些什么。
——孟德斯鳩
也讓我們記住希臘哲學家、數(shù)學家畢達哥拉斯的這句話吧!
出示:
無論是別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單獨的時候,都不要做一點卑鄙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自尊。
——畢達哥拉斯
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學生真正理解在生活中怎樣對待形形色色的誘惑,道德的遵守主要依靠自覺。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能借助拼音讀懂課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演一演課文內(nèi)容。
3、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課文,明白只有認真、虛心、耐心學習,才能學好本領(lǐng)的道理。
一、設(shè)置問題,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見過了許多鳥,可是你們有沒有觀察到不同種類的鳥,它們搭的地方和窩的樣子是不一樣的,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下面,我們來學《群鳥學藝》這篇課文,了解鳥兒們是怎樣學本領(lǐng)。
2、質(zhì)疑課題
。1)、什么是群鳥?
。2)、"藝"的意思是什么?
。3)、群鳥學的是什么本領(lǐng)?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全班齊讀課文。
2、說說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呢?
三、讀畫結(jié)合,理解課文內(nèi)容:
1、按課文閱讀提示自學課文
(1)找出不理解的句子、詞語做上記號提出來。
(2)、你從哪句話中學到了什么?或懂得了什么時候請?zhí)岢鰜怼?/p>
2、檢查自學情況、指導朗讀:
。1)、有哪些鳥向鳳凰學搭窩?
(2)、它們各是怎么學的?怎么做的?
3、過渡句:我們來看看小燕子怎樣向鳳凰學搭窩?
4、請一位同學朗讀6--7自然段。
討論:
(1)、在這兩個自然段中有不懂的地方提出來。
。2)、他同學邊聽邊畫出鳳凰教小燕子搭窩的過程,分成幾個步驟,用" "標出。
。3)、能用上?"先……再……然后這個并聯(lián)詞說一句話。
5、認為要學好搭窩最重要的是什么?
學習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答:無論學什么,只要虛心好學,認認真真,有耐心就能學到本領(lǐng)?
四、讀演結(jié)合,感悟中心: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推薦代表朗讀,分角色帶動作表演課文內(nèi)容。
3、你們認為誰表演最精彩,為什么?
五、總結(jié)、擴展延伸;
1、指導看圖編故事:
。1)、分小組討論
(2)、本組組長講故事
六、聯(lián)系實際
學了這篇課文,我們在生活中應(yīng)該怎么做?
七、板書設(shè)計:
群鳥學藝
想做
貓頭鷹 有什么 飛走了 仍舊不會
老鷹 挺簡單 飛走了
烏鴉 我也會 得意 粗糙
麻雀 和我想的一樣轉(zhuǎn)身
小燕子 認認真真 漂亮 結(jié)實 暖和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學語文教案06-18
小學語文教案(精選)07-27
【精選】小學語文教案07-31
【經(jīng)典】小學語文教案07-20
小學語文教案范文06-25
小學語文教案【熱門】07-02
小學語文教案【薦】07-02
【薦】小學語文教案07-02
【熱門】小學語文教案07-03
【精】小學語文教案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