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實用[10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班教案 篇1
通過此游戲重復練習丟球的動作,可讓小孩體會損壞與重組的趣味,與此同時發(fā)泄緊張與焦躁的.心情。
預備道具:
小球、積木數(shù)個。
游戲講明:
1、父親與母親先誠邀小孩一塊兒拿積木蓋一座城堡,等城堡蓋好以后,告知小孩要開展一個丟炸彈的游戲。
2、大人與孩子輪換拿球攻擊城堡,一直到城堡坍塌為止。
3、大伙兒一塊兒再將城堡蓋起來,或者許也可想一想,蓋成怎么樣的城堡比較不容易被打垮。
4、再輪換用球攻擊。
需要注意的地方:
1、勉勵小孩多多練習丟。小孩的力道可能欠缺,可思考讓小孩站前方一點,并幫幫他們學習怎樣瞄準目標物。
2、例如果用的是紙積木,可請小孩迭得高高的再享受坍塌的快樂,可是倘若是實心的積木,則高度最好不要高于90厘米,防止脫落時碰傷小孩。
3、在丟球前必須要告訴小孩,不能將球扔到其它人身上。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2、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的感知和訓練。
3、感知不同的音樂節(jié)奏,并自己用手拍出來。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活動準備:
龜兔賽的音樂磁帶,鈴鼓、串鈴、烏龜和兔子的手偶。
活動過程:
一、教師引出:小朋友們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故事,你們猜一猜這是什么故事。
1、放音樂,老師根據(jù)音樂的情境操作烏龜和兔子的手偶,看完之后提問:你們知道剛才老師講的是什么故事嗎?(龜兔賽跑)
2、哪一段音樂是烏龜,哪一段音樂是兔子來了,最后誰贏了。(放音樂,請小朋友聽一聽,哪一段是誰)
3、請小朋友將其節(jié)奏拍出來,什么樣的節(jié)奏適合烏龜,什么樣的節(jié)奏適合兔子。
4、請一部分小朋友當烏龜、一部分當兔子,聽音樂表演。
二、引出小樂器(不光是我們小朋友喜歡表演,還有人想來參加,你們猜一猜是誰呀?)
1、請小朋友來判定一下,哪一種作烏龜,哪一種作兔子,較適合。
2、如:烏龜適合用鈴鼓,那請你們用手把烏龜?shù)墓?jié)奏拍出來;兔子也一樣,也請小朋友用手拍出來。
3、請小朋友自選樂器:看哪個小朋友最聰明,能讓自己的小樂器,不發(fā)出聲音。
4、聽音樂用自己的'樂器伴奏,看著老師的手偶:烏龜來了就用鈴鼓敲,兔子來了就用串鈴。
5、交換樂器,飾不同的角色。
三、表演
請幾個小朋友來分別飾演小烏龜和兔子,其余的人來為他們伴奏。最后交換。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我為了避免孩子從頭唱到尾,在解決難點四分音符與感情技巧處理部分,我采用了談話的方法,讓孩子稍微休息了一會,使活動能夠動靜結(jié)合,孩子們的表現(xiàn)基本上完成了我預設(shè)的目標。當然了,本次活動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師和專家多加指點。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體會詩歌中風趣、調(diào)皮的情感,萌生喜歡小露珠的情感。
2、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會用“調(diào)皮”、“玩皮”造句。
3、能用完全的句子表達自己對詩歌的理解。
4、認讀重點字詞:瞪、神氣、肚皮、比、出來。
活動預備
掛圖、音帶、大字卡、詩歌讀本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一、豫備活動
1、師幼相互問候,線上活動。
2、幼兒有序取書。
二、感知活動
1、欣賞課件:森林的凌晨。
幼兒相互交換、觀察、自己看課件的感受。
2、觀看掛圖,說說圖上畫了甚么,在干甚么?
3、幼兒自主瀏覽圖書。
4、教師引導幼兒交換瀏覽后的感受。
詩歌的名字是甚么?為何說小露珠像個調(diào)皮的孩子?他干了甚么?
三、理解活動
1、視聽欣賞。
一邊看掛圖,一邊聽錄音,感知詩歌內(nèi)容,理解詩句中辭匯的意思,并應用詞語“玩皮”、“調(diào)皮”、“神氣”造句。
詩歌里說,“小露珠,真玩皮”,詩歌里是怎樣形容小露珠玩皮的?試著學一學。你能用“玩皮”說一句話嗎?教師出示大字卡“瞪”,讓幼兒認讀。
小露珠很調(diào)皮,詩歌里是怎樣形容小露珠調(diào)皮的呢?我們一起學學小露珠調(diào)皮的模樣吧!
誰能模仿小露珠神氣的`模樣?用詩歌中的句子說一說。教師出示相應大字卡“神氣”、“肚皮”、“比”、“出來”,讓幼兒認讀。
2、師幼共同討論:太陽公公一出來,為何小露珠就趕快回家往呢?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其中的自然現(xiàn)象,露珠遇熱蒸發(fā)。
四、游戲活動
游戲:露珠寶寶對對碰
玩法:教師輪番出示大露珠寶寶字卡,幼兒要很快的舉起相同的小露珠寶寶字卡,并大聲說出字卡的內(nèi)容。熟練以后,幼兒可以分組玩該游戲。
五、創(chuàng)造活動
1、動作表現(xiàn)。
引導幼兒根據(jù)詩歌內(nèi)容創(chuàng)編動作,表現(xiàn)小露珠的調(diào)皮和玩皮的模樣。分組表演,相互欣賞和評價。
2、擴句練習
用“瞪”、“神氣”、“肚皮”、“比”、“出來”進行擴句練習。
六、結(jié)束活動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學習故事中的主要對話。(重點)
2、能較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及故事中的角色對話。(難點)
3、樂意參與角色扮演活動。
【活動準備】 圖片、玻璃杯一個,PPT展示圖棒棒糖一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出示棒棒糖,引入活動。
師:看看老師帶來了什么?棒棒糖是什么味道的呢?
2、這根甜甜的棒棒糖是小熊的。它和小熊有一個好聽的故事呢,大家猜猜,它和小熊會發(fā)生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3、師:小熊和棒棒糖到底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我們一起來聽聽。
二、欣賞故事,感受小熊的心情變化。
1、幼兒邊聽故事邊欣賞PPT。
。1)小熊碰到朋友時為什么藏起了棒棒糖?(不想拿出來和朋友一起分享)
(2)小熊先遇到了誰?(出示小魚圖片)遇到小魚后,小熊馬上把棒棒糖放在哪里了?(背后)小魚對小熊說了什么?小熊是怎么說的?
。3)小魚游走了,誰又來了?(出示小螃蟹)小熊馬上把棒棒糖怎么樣了?小螃蟹對小熊說了什么?小熊是怎么說的?(讓幼兒來學習說小螃蟹與小熊的對話)
。4)小螃蟹游走了,誰又來了?(出示小烏龜圖片)碰到小烏龜后,小熊又把棒棒糖怎么樣了?這回,小烏龜對小熊說了什么?小熊又是怎么說的?
2、師:水里的朋友都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圍一個朋友都沒有,小熊心里怎么樣了?為什么?(難過,朋友都走了,周圍一個朋友都沒有,都不和他玩了)
3、小朋友們有好東西會和大家分享嗎?(會)那你們的好朋友一定很多!小熊知道自己錯了,可是,怎樣能讓河里的朋友嘗嘗棒棒糖的甜味呢?誰來幫幫小熊。
三、小朋友們想了怎么多辦法,小熊自己也想到了個更好的辦法,它把棒棒糖放在水里。
。1)棒棒糖放到水里會怎樣呢?(融化)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攪拌攪拌,甜甜的棒棒糖融化了,水就變成什么味道啦?
。2)用什么辦法可以讓棒棒糖溶化得快一點呢?(攪拌)(河水變甜了,水里的朋友都出來了,都喝到了甜甜的河水,它們又成為了好朋友。)
四、分角色表演
1、老師的`故事講完了,誰想來扮演這些小動物,表演給大家呢?
2、大家都想來表演,那我就要來看看,誰表演的好我們就請誰來表演。
3、分角色:如一組扮演烏龜,二組扮演小魚,三組扮演螃蟹,四組扮演小熊。
4、教師講述,幼兒角色扮演對話。
5、師:大家表演的都非常好,老師準備了很多圖片,你想扮演哪個角色,就選哪張圖片和旁邊的小伙伴說一說。
6、幼兒自由選擇圖片講述。教師適時輔導。
7、請幼兒按自己選擇的角色坐下,分組集體表演一次。
五、教師小結(jié):大家表演的都非常好,那如果小熊再有一根棒棒糖,小熊會怎么做?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表演!
附故事《甜甜的棒棒糖》 小熊有一根棒棒糖,一根甜甜香香的棒棒糖。它獨自來到河邊,拿出棒棒糖,歡歡喜喜地正要吃。一條小魚游來了,小熊趕緊把棒棒糖藏起來。小魚問:“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說:“沒干嘛!沒干嘛!”小魚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歡歡喜喜地正要吃,一只螃蟹游來了,小熊趕緊把棒棒糖藏起來。小螃蟹問:“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說:“沒干嘛!沒干嘛!”小螃蟹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歡歡喜喜地正要吃,一只烏龜游來了,小熊趕緊把棒棒糖藏起來。小烏龜問:“小熊,你在干嘛?”小熊說:“沒干嘛!沒干嘛!”小烏龜游走了。水里的朋友都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圍一個朋友都沒有,它覺得很孤單:“唔!要是大家一起吃,一定很熱鬧!”于是,它叫了起來:“小魚!小魚!”小魚沒有來。它又叫:“小螃蟹!小螃蟹!”小螃蟹沒有來。它最后叫:“小烏龜!小烏龜!”小烏龜也沒有來。小熊難過極了!怎樣能讓河里的朋友嘗一嘗棒棒糖的甜味呢?小熊自己想到了個更好的辦法,它把棒棒糖放在水里,攪拌攪拌,甜甜的棒棒糖融化了,河水變甜了,水里的朋友都出來了,都喝到了甜甜的棒棒糖,它們又成為了好朋友。
【課后反思】 這次的內(nèi)容選的是應彩云老師的繪本《甜津津的河水》,應老師的課偏重的是延伸到科學領(lǐng)域,讓幼兒了解糖怎樣在水里融化的快,糖放在水里,水會怎樣?糖會怎樣?我側(cè)重的是語言表達,讓幼兒在傾聽與表達方面有進一步的提升。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在老師的范講中傾聽,在角色扮演中進行角色對話。整節(jié)課的優(yōu)點:環(huán)節(jié)連貫,注重了幼兒的全體參與性。
不足之處:
1、分組時顯得有些匆忙,幼兒分不清自己的角色。
2、在集體表演時,有一些亂。
3、在最后活動結(jié)束時留下的兩個問題
(1)小熊再有一根棒棒糖,他會怎么做?
(2)棒棒糖放到下午,會有什么變化沒有得到實際的解決。
以后改進方面:
1、幼兒全體表演環(huán)節(jié)需要改進,可以將圖片貼身上,讓幼兒弄清楚自己角色再表演。
2、結(jié)束環(huán)節(jié)再新穎一些。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設(shè)計背景:
幼兒的健康與體育是分不開的,教師不能只關(guān)注傳授技能,還要引導幼兒主動探索、主動合作的精神。讓幼兒在各種玩法的同時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讓孩子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在活動中感受快樂,感受成功。
活動目標
1、愿意參加體育鍛煉。
2、練習向上跳的動作技能,嘗試向上跳用頭頂?shù)骄嚯x20厘米左右的物體。
3、在游戲中嘗試觀察、討論、探索向上跳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孩子學習跳躍。
教學難點:登高觸物跳。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呼啦圈、松塔教具。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huán)節(jié):幼兒和教師一起隨音樂做律動。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游戲開始
1、教師手拿一個松塔教具高高舉起,讓小朋友說一說,你怎樣才能吃到松塔?
2、好,讓幼兒排著隊一個一個用頭頂?shù)剿伤?隨著音樂)
3、幼兒站成一圈,教師站在中間,讓幼兒說一說,你是怎樣吃到松塔的?(跳起來,用頭頂)
那么,老師要看看誰跳的高?(讓一名幼兒跳一下,教師總結(jié)要領(lǐng):一蹲二擺三起跳)
4、按照剛才的動作要領(lǐng),再來做一遍吃松塔的游戲。(教師強調(diào)動作要領(lǐng))
5、每個小朋友發(fā)一個呼啦圈,把呼啦圈放在地上,小朋友站在里面,教師拿一個粘有松塔的教具,讓小朋友跳起來,用頭頂。(隨著音樂)
6、增加難度:在教師的保護下,幼兒從長條凳上跳下,用頭頂?shù)叫∷伤?這一環(huán)節(jié),可根據(jù)幼兒的`實際情況而定,膽子太小的幼兒教師要大膽鼓勵.。)
三、延伸環(huán)節(jié):讓幼兒拿著一面粘有老鷹圖案,一面粘有松塔的教具,看到老鷹就原地休息,看到松塔就跳起來用頭頂?shù)健?/p>
四、結(jié)束環(huán)節(jié):教師和幼兒一起,隨著優(yōu)美的鋼琴曲慢慢放松,晃晃頭、動動肩、拍拍手臂、錘錘腿。
中班教案 篇6
目地要求:
1、嘗試對正方形,長方形,橢圓形等幾何圖形進行分割與組合。
2、探索圖形分割與組合的不同形式.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guān)系。
準 備:
物質(zhì)準備:正方形豆干,、空白紙張、長方形、圓形紙張若干,剪刀、固體膠若干。
蒙氏數(shù)學:圖形分割(數(shù)學)
活動過程:
。ㄒ唬⑶榫皩,引發(fā)興趣。
師:今天請小朋友都來當小廚師,給家人做一道“炒豆干?的菜。
討論:想將一塊豆干分給兩個人或者四個人吃,要切得一樣大該怎么切呢?
小結(jié):我們可以可以角對角的切,也可以橫塑的切,但要切一樣大可需要練習切得本領(lǐng)。
。ǘ、出示拼圖,提出要求。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每個人都準備了正方形的`紙張,我們把正方形的紙張當成豆干,你們先想想該怎么分割比較好。
要求:使用剪刀時要小心,在分割之前可以先對折、再分割,再組合黏貼在白紙上。
小結(jié):
一張正方形的紙張分成兩份可以變成兩個三角形或兩個長方形,如果分成四份,就變形四個三角形,四個小的正方形,分割后的每一份都比原來的正方形小,但合起來又是原來的正方形。
(三)、分組操作活動。
(四)活動延伸。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用連貫、完整的語言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手機信息,體驗分享的快樂。
2、能大膽表述對未來手機的設(shè)想,提高創(chuàng)造想象力。
3、產(chǎn)生對現(xiàn)代高科技產(chǎn)品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
1、課前請幼兒收集有關(guān)手機的信息,并用自己的方法記錄,教師把他們布置在板上
2、錄象一段 攝相機 大屏幕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
1、最近,我們小朋友對手機很感興趣,還收集了許多有關(guān)手機的'信息,你們看這些就是你們的收集。我們一起輕輕地走上來看看,和好朋友說說你收集的是哪一張?
2 、幼兒自由參觀。
二、圍繞主題交流信息。
1、你收集到了哪些有關(guān)手機的信息呢?請你先和旁邊的好朋友來交流交流,好嗎?
2、幼兒自由講述,教師指導。
3、個別幼兒講述。
4、老師也研究了手機,還當記者做了一次采訪,我們來看看。
5、觀看錄象。提問:聽了王老師和徐醫(yī)生的話,你認為手機好不好?為什么?
6、個別幼兒回答。
三、了解手機的一些簡單常識。
1、既然手機有這么多優(yōu)點。大家都喜歡使用它,那是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用手機呢?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不能使用呢?
2、個別幼兒回答。
3、教師小結(jié)。
四、拓展提問。
1、今天我們交流了這么多手機的信息,那你對手機還有什么不了解或不知道的地方嗎?
2、個別幼兒提問,對容易的請幼兒回答,不能回答的鼓勵幼兒回家后繼續(xù)尋找答案。
3、教師提問:我也有個問題想來問問你們,你們愿意幫助我嗎?最早的手機叫什么?他是誰發(fā)明的?后來人們?yōu)槭裁床挥盟?/p>
4、幼兒交流自己知道的信息。
五、設(shè)想未來的手機。
1、假如請你來設(shè)計一只手機,你準備設(shè)計一只怎樣的手機?
2、幼兒自由交流,教師指導。
3、個別幼兒回答。
六、總結(jié)活動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學習6~9的相鄰數(shù),感知自然數(shù)列中每一個數(shù)都比它前面的數(shù)多1,比它后面的數(shù)少1。
2、喜歡動手操作,大膽表達6~9的相鄰數(shù)。
3、通過游戲活動激發(fā)幼兒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思維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
活動重點:
掌握6~9的相鄰數(shù)。
活動難點:
理解并表達相鄰數(shù)間多1或少1的關(guān)系。
活動準備:
1、圖片(1頭大象、2匹小馬、3只小猴、4只長頸鹿、5只小鴨、6只小狗、7頭小豬、8只小雞、9只小鳥、10只小兔和"森林小區(qū)")。
2、 數(shù)字卡片1~10若干,點子圖若干,標有數(shù)字1~10的各色珠子若干,細繩若干。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游戲--拍手回答,復習5以內(nèi)各數(shù)的相鄰數(shù)。
2、學習6~9的相鄰數(shù)。
⑴出示房子的圖片,引出相鄰數(shù)的概念。
---出示小狗的圖片,教師:"小狗一家剛剛搬到了森林小區(qū),他們想認識一下自己的鄰居,我們一起來幫幫它。"----出示6只小狗,提問:"小狗家里有幾只小狗?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他們應該住在哪里,為什么?"---小狗家前面的鄰居是小鴨家,他們家一共有5只小鴨,小狗比小鴨多一只。 (教師翻開動物卡片后面的數(shù)字卡)6比5多1。
---提問:"小狗后面的鄰居會是誰呢?他們家應有幾只小動物呢?"----幼兒猜想并說明理由。
----翻看7只動物的家,點數(shù)驗證,----提問:6只小狗的`鄰居是誰和誰?他們兩家各多少只?數(shù)字6的相鄰數(shù)是數(shù)字5和數(shù)字7。
、朴螒"找鄰居"。
----教師分別出示7頭小豬,請小朋友幫小豬找家和找鄰居。
----用同樣的方法幫8只小雞和9只小鳥找家和找鄰居。
二、游戲"朋友在哪里。"1、游戲規(guī)則:幼兒每人一張數(shù)字卡片,聽音樂傳球。音樂停,球傳到誰,他就說出自己卡片上的數(shù)字。如:"我是7,我是7,我的朋友在哪里?"手上拿有數(shù)字卡片6和數(shù)字卡片8的幼兒分別舉起卡片回答:"我是6,我是6,我是7的小朋友。""我是8,我是8,我是7的大朋友。"2、開始游戲,教師巡回指導。
三、分組活動。
1、畫點子或添數(shù)。
2、舉數(shù)字卡片找朋友。
3、數(shù)字排隊。
四、活動延伸:
1、完成幼兒用書P9~12。
2、穿珠子:各色珠子若干,按1`~10的數(shù)量穿彩色珠子。
中班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通過疊杯游戲,提高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協(xié)調(diào);
2、發(fā)展幼兒專注力,提高游戲中與同伴協(xié)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疊杯、音響。
活動過程:
熱身操
幼兒在音樂伴奏與教師的示范下,一起做《爸爸去哪兒》律動操。
主題游戲:大家一起比一比
故事引導:今天要和老師一起比一比,看看是老師厲害還是小朋友厲害。
游戲方式:
一、練習將疊杯“打開”、“關(guān)起來”
1、告知小朋友,疊杯口向下為“關(guān)起來”反之為“打開”;
2、每位小朋友將分得5只疊杯,并將其在身前“關(guān)起來”擺成一排;
3、當聽到教師口令“打開”,小朋友以最快速度將5只疊杯呈杯口朝上擺放;
4、當聽到教師口令“關(guān)起來”,小朋友則以最快速度將疊杯呈杯口朝下擺放。
注意事項:
1、疊杯一字擺放時,疊杯之間須有間隔;
2、改變疊杯擺放狀態(tài)時,鼓勵小朋友需雙手并用;
3、口令速度可根據(jù)游戲進行的具體狀態(tài)而改變;
4、教師參與比賽往往能提高幼兒游戲興趣。
二、搭金字塔
1、小朋友先將第一層疊杯口向下一字擺放,杯子之間沒有間隔;
2、以數(shù)量遞減的形式向上擺放第二層疊杯,上層杯子搭放在下層兩個杯子的間隔處,以此類推;
3、收疊杯:將擺好的“金字塔”全部收起(每只疊杯套在一起)。
注意事項:
搭金字塔之奧秘,每兩個杯子中間有一條縫隙,用另一個杯子將縫隙蓋上即可。
變化游戲:趣味疊杯
故事引導:有小朋友說:“剛剛的游戲?qū)嵲谔唵瘟恕!爆F(xiàn)在要比個不一樣的;
游戲方式:
一、跑跑賽賽
1、將隊伍分組,各組進行疊杯接力賽;
2、在教學場地上設(shè)置起跑線與折返點,將5只疊杯一字排開(關(guān)起來),放在折返點位置,小朋友需從起跑線跑至疊杯擺放處,將“關(guān)起來”的疊杯全部“打開”后回來,再換另一朋友出將疊杯“關(guān)起來”,以此類推;
3、接力賽中改變疊杯狀態(tài),由“打開”、“關(guān)起來”變?yōu)椤按罱鹱炙偈掌稹薄?/p>
注意事項:
為提高幼兒游戲興趣,教師可向小朋友“轉(zhuǎn)播”哪組目前領(lǐng)先。
二、看誰比較快
1、將疊杯以不同形態(tài)擺放在場地內(nèi);
2、男生負責將地面所有疊杯“關(guān)起來”,女生則負責將其“打開”。
注意事項:
1、游戲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小朋友去往不同的地方將“打開、關(guān)起來”;
2、為保證兩個對立組勢均力敵,教師可幫忙落后一方。
升華游戲:合作搭金字塔
故事引導: 金字塔搭高高
游戲方式:
1、在“看誰比較快”的.游戲環(huán)節(jié)中,先將10個疊杯以一字排開的方式擺成兩排作為金字塔底座;
2、男女生各負責將其中一排,盡可能的從底座開始搭成高高金字塔。
注意事項:
1、擺放底座疊杯時注意排列整齊,有助于疊杯的穩(wěn)定性;
2、若小朋友將金字塔搭到超過其身高時,可借助椅子;
3、游戲過程中需提醒小朋友專心致志,給予適當?shù)墓膭睢?/p>
教師參與:
升華游戲中,教師可協(xié)助小朋友完成疊杯游戲,調(diào)動幼兒進行游戲的積極性。
放松運動:
舒緩節(jié)奏口訣操“數(shù)星星”。
中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1.理解故事,學習故事中角色的對話,并與同伴一起表演。2.感受母子互相擁抱的親密,體驗孩子渴望媽媽懷抱的情感。重點: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積極主動地學習角色之間的對話。
難點:能對比出家人的懷抱最溫暖。
活動準備:掛圖第6號。故事中小動物的頭飾。活動前讓孩子感覺家里人的懷抱是怎樣的。
活動過程:
一、談話設(shè)懸,引出主題。
1、你喜歡你的媽媽抱抱你嗎?為什么?
2、媽媽抱抱你時,你有什么樣的感覺?
二、講述故事,對比出在媽媽的懷抱最舒服。
(一)有一條小蛇到樹林里去,看到小動物都有媽媽抱,他會怎么想呢?
(二)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1.小蛇遇到了誰?(引導幼兒依次回憶故事中出現(xiàn)的角色,并出示掛圖)
2.小蛇看見小動物們和自己的媽媽在干什么?小蛇最喜歡誰的懷抱?
(三)結(jié)合掛圖再次講述故事,重點引導其學習角色間的對話。
1.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依次提問:
小蛇是怎么問小松鼠的?小蛇躺在誰的懷抱里?怎么說的?
小蛇是怎么問小袋鼠的?小蛇躺在誰的懷抱里?怎么說的`?
小蛇是怎么問小熊的?小蛇躺在誰的懷抱里?怎么說的?
小蛇最想躺在水的懷抱里,感覺是怎么樣的呢?
2.師幼一同完整復述故事。
三、角色扮演,練習對話,嘗試用擁抱表達愛意的方式。
請幼兒帶上頭飾扮演角色,擺上小凳子,組合成“母子對”大家一起邊講邊表演,指導幼兒完整講好對話部分。
四、通過提問提煉和爸爸媽媽擁抱的甜蜜感覺。
1.小蛇為什么喜歡涼涼的懷抱?
2.你最喜歡誰的懷抱?感覺是怎么樣的?
【中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7-20
(精選)中班教案07-22
中班教案【精選】07-24
(經(jīng)典)中班教案07-24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7-24
中班常規(guī)教案06-20
中班美術(shù)教案06-12
中班音樂教案06-12
【集合】中班教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