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必備6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發(fā)展繞障礙跑的能力,提高動作的靈敏性。
2、訓練奔跑速度,體驗運動帶來的快樂。
3、培養(yǎng)積極探索及合作的精神。
活動準備
裝有彩色顏料水的小礦泉水瓶每人一只,路線示意圖。
活動過程
一、利用彩色水瓶跟著音樂做準備活動
1、上肢運動:雙手上舉,頭頂換瓶;
2、下蹲運動:雙手側平舉下蹲,于身前、身后換瓶:
3、擴胸運動:雙手前平舉換瓶;
4、環(huán)臂運動:分別單手甩瓶;
5、腹背運動:分腿,腹背繞雙腿換瓶:
6、手腕運動:分別單手轉瓶;
7、踝關節(jié)運動:瓶倒置于地,活動踝關節(jié),分別并腿向前跳、向后跳。
8、輔助練習:握瓶原地擺臂,高抬腿(瓶立于地,模擬抬腿連續(xù)踩瓶)。
二、自由探索活動
1、教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玩彩色水瓶,大家自己動腦筋,試試看有哪幾種有趣的、不同的玩法。(幼兒自由玩瓶子,教師巡回指導,讓幼兒充分發(fā)揮自主性,大膽地創(chuàng)造玩法。)
2、幼兒分成兩隊面對面站好,請不同玩法的幼兒做示范,大家跟著學。(玩法舉例:玩保齡球、拋接瓶子、夾著瓶子跳、踢瓶子、頭頂瓶子、模仿炮彈、置于頭頂練平衡、繞瓶順跑逆跑等。)
三、游戲
1、"種蘿卜",巧妙布置場地。
教師:我在"蘿卜地"上挖了許多小坑,每一個坑上都做了記號,請大家快去種蘿卜吧。幼兒自由地將自己手中的`"蘿卜"(彩色水瓶)置放于事先畫好的記號上:
2、"巡邏兵",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想出不同的路徑。
教師:蘿卜種好了,我們一起到"蘿卜地"里巡邏,怎樣走才能既可以觀察到每一棵蘿卜,又不會把蘿卜踩倒、踩壞呢?
(1)組織幼兒參看示意圖并討論巡邏路徑;
(2)幼兒成一路縱隊,讓提出方法的幼兒排頭,帶領隊伍繞"蘿卜地"進行巡邏。
3"接力跑",訓練曲線奔跑的速度(約2—3次)。
幼兒每人收一個"蘿卜",成兩橫隊面對面站好,教師講解示范游戲玩法:游戲開始時,幼兒成兩路縱隊站在起跑線前。聽到信號后兩組幼兒沿箭頭方向,繞瓶做S形向前跑,到最后一個點便從兩旁直線跑回起點線。最先跑完的一組為贏。
四、放松活動
做模仿動作:穿衣服一刷牙一洗臉一梳頭等。
五、整理活動場地
教師:我們一起用瓶子玩了那么多開心的游戲,現(xiàn)在我們該去休息一下了,把我們玩的東西都收起來,我們一起帶回教室去。
活動反思
玩是幼兒的天性,幼兒在這節(jié)課中還是比較感興趣的,都能夠大膽的創(chuàng)想,在課的開始部分積極主動的跟著老師一起完成了上課的熱身準備活動,基本部分一開始讓幼兒自由玩飲料瓶,孩子們一下子就進入了角色,大膽的發(fā)揮想象玩出了很多種不一樣的玩法。其中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幼兒小組合作玩瓶,主要是讓幼兒學習與同伴商量合作玩,這一部分也是本次活動的一個難點,大部分的幼兒能很快的和同伴進行合作,但有個別幼兒還不太懂得與同伴合作,仍然沉浸在獨自玩瓶的環(huán)節(jié)中。最后設計的游戲活動,讓幼兒通過游戲對整個活動的鞏固,更體現(xiàn)出了“教、學、練”。從整節(jié)課的掌握情況來看,幼兒還是十分喜歡這種練習方式,從課的開始到結束,幾乎每個人都沉浸在一種積極學習的氛圍中,也樂于參加各種教學實踐活動,并敢于在活動中表現(xiàn)自我。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跟隨樂曲進行打擊樂器演奏。
2、根據樂曲的結構特點嘗試創(chuàng)編演奏方法。
3、感受xx民歌的歡快活潑。
活動準備:
幼兒坐成六路縱隊、自制易拉罐樂器(沙錘)、小木塊(響板)、打擊樂節(jié)奏圖譜、《阿拉木汗》音樂CD 。
活動過程:
1、導入部分
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做律動進入活動室。
2、欣賞音樂,熟悉音樂節(jié)奏。
(1)小朋友們,剛剛你們聽著這首音樂心情是怎么樣的`?(開心、愉悅)
。2)這首歌曲有什么特點呢?(歡快、優(yōu)美)
(3)教師小結:這首歌曲的名字叫做“阿拉木汗”,是一首xx維吾爾族的民歌,旋律歡快、優(yōu)美。
3、教師引導幼兒嘗試為歌曲配樂。
。1)為了讓這首歌曲變得更加地優(yōu)美動聽,需要小朋友們用樂器演奏歌曲,應該用哪些樂器呢?(教師根據幼兒的想法確定沙錘、響板兩種樂器)
。2)出示打擊樂譜,引導幼兒觀察討論該怎么樣打節(jié)奏。
(3)教師提醒幼兒按照圖譜用身體動作進行配樂活動。
。4)待幼兒熟悉音樂配樂節(jié)奏后嘗試用樂器進行演奏。
。5)按照樂器分組演奏,提醒幼兒看教師的指揮動作。
結束部分:
整理樂器,幼兒在《阿拉木汗》的音樂中自由舞蹈,再次感受xx歌舞的歡快優(yōu)美。
大班教案 篇3
玩法:
1 請兩名幼兒參加游戲,其中一名幼兒做“挑戰(zhàn)者”與另一名幼兒比賽。其余幼兒將兩只手交叉在胸前,分別代表兩名參加游戲的幼兒。
2 游戲開始,教師口報算式,例如2+4,兩名幼兒誰先報出正確答案,誰得一分。其余幼兒將代表這名優(yōu)勝者豎起一指以計分。以此類推,先得三分者勝。
3 勝出的幼兒可繼續(xù)游戲,教師可再請另一名幼兒做“挑戰(zhàn)者”參與游戲。
準備:
已學習過10以內的加減法。
提示:
1 通過速算游戲,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2 對決出的優(yōu)勝者給予一定的鼓勵。
3 比賽時,應選擇程度相當的幼兒比賽。
一、活動目標
1、能了解鹽的溶解和結晶。
2、能制做不同濃度的鹽水。
二、活動準備
鹽、糖、杯子、水、小勺、棉棒、實驗記錄表、已制作好的鹽水畫。
三、活動過程
1、出示糖和鹽,讓幼兒辨別哪個是鹽,哪個是糖?
2、啟發(fā)幼兒進行觀察:
鹽和糖是什么顏色的`?(當它們堆在一起是白顏色的,當它們放到水中是無色的)
鹽摸起來感覺如何?
聞一聞,它們的氣味是什么樣的?
嘗一嘗,它們的味道是什么樣的?
3、請幼兒回想我們前面做過的為認識糖的顏色而做的實驗。請幼兒說一說鹽和糖是否都會溶解到水中?請幼兒自由發(fā)表意見。
4、將幼兒分成四組做溶解實驗,讓幼兒做出不同濃度的鹽水,并學會簡單地記錄。
5、出示鹽水畫,讓幼兒了解鹽的結晶并激起幼兒畫鹽水畫的興趣。
四、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回到班里自己制作鹽水畫。
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動物”是孩子們較感興趣的一個話題,活動“都想有個美麗的家”是我們本階段主題“可愛的動物”的一個分枝活動,在引導幼兒觀看各種動物的錄像時,孩子們看到了被關在籠子里的猩猩、老虎、鳥類等動物,聽到了紅毛猩猩說了關在籠子里的不快樂,便有幼兒覺得動物關在籠子里不好,但也有幼兒說“老虎、師子要吃人、吃小動物,應該關在籠子里”,幼兒的兩種觀點引出了一個討論點,于是便產生了“動物關在籠子里好還是生活在森林里、草原上好”的討論活動。結合我園科研課題,我便設計了“都想有個美麗的家”這一活動,讓幼兒通過“AB對對碰”游戲,大膽闡述自己的觀點(動物關在籠子里好與動物生活在森林里、草原上好);通過聽錄音等了解動物們的心聲——都想回到大自然中,想有一個美麗的家;并通過繪畫、看錄像等方式激發(fā)幼兒愛護動物、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闡述自己的觀點,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2、激發(fā)幼兒愛護動物、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活動準備:課件:關在籠子里的動物、生活在森林里、草原上的動物、動物們想回到大自然的心聲、被破壞的森林。
幼兒對動物的'生活習性有一定了解。
已玩過“AB對對碰”游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通過觀看課件“關在籠子里的動物”和“生活在森林里、草原上的動物”,引出討論話題“動物關在籠子里好還是生活在森林里、草原上好”。
出示課件一(被關在籠子里的動物):你看到了誰?它們住在什么地方?
出示課件二(生活在森林里、草原上的動物):看看這些動物住在哪里?
二、游戲:AB對對碰,引導幼兒大膽闡述自己的觀點。
1、“有的動物關在籠子里,有的動物生活在森林里、草原上,那你認為動物關在籠子好還是生活在森林里、草原上好呢?”
2、游戲“AB對對碰”
“有的小朋友認為動物關在籠子里好,有的小朋友認為動物生活在森林里、草原上好,大家都有自己的理由是吧?現(xiàn)在進入“AB對對碰”游戲,如果你覺得動物關在籠子里好就坐A方,如果你認為動物生活在森林里、草原上好就坐B方,想好了嗎?
。◣椭變喊醋约旱挠^點分兩隊坐好)
“現(xiàn)在請兩隊小朋友輪流說說你們的理由,看看誰的理由說得好,就能為你們隊贏得一面小紅旗。兩隊小朋友來比一比,哪隊紅旗得的多!”
幼兒討論,教師引導幼兒大膽的說出自己的觀點;顒又型ㄟ^數兩隊的紅旗激發(fā)幼兒的積極性。
請幼兒作第二次選擇,并說說理由。
三、出示課件三,聽動物們的心聲。
聽完后請幼兒說說動物們說了些什么?
“現(xiàn)在大家都知道了動物們的心聲,動物關在籠子里好還是生活在森林里、草原上好,最后的結論是什么?”
四、出示課件四,看被破壞的森林,激發(fā)幼兒愛護動物、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是呀,動物們都喜歡住在森林里、草原上,可是你們看森林里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動物們住在這里會開心嗎?為什么?我們怎樣來幫助這些動物呢?”
五、繪畫:美麗的森林
幼兒作畫,畫完后把動物送到森林里,結束活動。
大班教案 篇5
目標:
1.能創(chuàng)遍舞蹈動作,進一步鞏固墊步,學習踏點步及拍手托帽的舞蹈動作,體驗和表現(xiàn)新疆舞蹈提拔的姿態(tài)。
2.從舞蹈中懂得新疆人民的熱情好客的風俗。
3.在舞蹈過程中,體驗舞蹈的樂趣及快樂。
準備:新疆帽若干(幼兒人手一頂)、自制幼兒舞蹈用品若干、 錄音機、磁帶,
過程:
1.律動入室,以節(jié)奏游戲來帶動孩子的積極性。(并請孩子坐在位置上)
2.教師跳起新疆舞,引起孩子的興趣。
“小朋友,你們知道嗎?我很喜歡唱歌跳舞,今天我是請小朋友來一起唱歌跳舞的,現(xiàn)在我就來為小朋友表演一段新疆舞!保ǜ枨栋⒗亢埂菲穑,教師跳舞)
3.播放《阿拉目汗》,幼兒聽音樂,熟悉新疆音樂的特點,并能跟著音樂打節(jié)奏。
“你們喜歡剛剛我跳舞的音樂嗎?喜歡這個舞蹈嗎?那么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首音樂,聽完以后請你告訴我你覺得這首音樂怎么樣?(歡快的,高興的)你們說得真好,新疆音樂的最基本的特點是鼓點節(jié)奏非常強,我們一起邊聽邊來打節(jié)奏,好嗎?(教師敲鈴鼓、孩子拿鈴鼓跟打節(jié)奏,并可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節(jié)奏)
4.幼兒創(chuàng)遍舞蹈動作,學習踏點步及拍手托帽的舞蹈動作。
1)幼兒創(chuàng)遍新疆動作,并請全體幼兒跟著學習。
、佟靶陆囊魳范嗪寐牥,我們來為新疆的音樂加上好看的動作,好嗎?你想到了什么動作請你試一試,跳給大家看!保ㄕ垈別孩子在集體面前示范,并讓其他孩子跟著學西習。)
、 請全體孩子跟著音樂把自己想的動作跳一次。
2)學習新舞蹈動作:踏點步及拍手托帽的動作。
“剛剛你們跳的舞真好看,我也想到了一個漂亮的動作,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教師示范踏點步及拍手托帽的舞蹈動作,并分解動作教給幼兒。(從腳(踏點步)——手(拍手托帽)——整體)。
a)”我們先來學學腳的動作,先一腳往前踏步,然后另外一只腳在后點地,好我們一起來踏——點。” (孩子練習動作)
b)“做得真好,我們再來學學手的`動作。先拍手然后把手從旁邊舉高轉手腕,手心向外,手要舉得高高的才好看。眼睛要看前面!保ê⒆泳毩晞幼,教師指導不正確的動作。)
c)“做得太美了,我們一起把手和腳的動作連在一起來做,看看哪一個小朋友跳得最美!保ê⒆泳毩曊w動作)
3)聽音樂完整地跳舞,教師引導幼兒除了新學的動作外,還可以把剛剛自己編的動作融入到舞蹈里面去。
“好,現(xiàn)在請你們聽著音樂跳舞看哪一個小朋友能用上自己編的動作和新學的動作和起來一起跳!保ń處熝不刂笇,糾正不正確的姿勢)
5.全體幼兒跟著音樂完整地跳舞。
1)“我為你們準備了一些小禮物要送給你們,現(xiàn)在請你們去把小禮物帶上吧,我們一起圍圓圈唱歌、跳舞吧。”(孩子戴上新疆帽跳舞)
2)拿道具聽音樂再跳一次舞蹈,可讓幼兒大家合作跳舞。
“我這里還準備了很多漂亮的綢帶,我們一起拿著綢帶來跳舞吧,找伙伴一起合作跳吧。”
6.離場!昂⒆觽,今天我們玩得可真高興,我們把這份喜悅帶給其他的小朋友好嗎?”(教師與幼兒一起離場)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體驗縱跳灌籃的動作,提高彈跳能力與動作協(xié)調性。
2、能遵守游戲規(guī)則,有序參與并敢于挑戰(zhàn)不同的高度。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活動前觀看過相關籃球灌籃的視頻,有相關經驗。
2、物質準備:可調節(jié)高度的籃球架若干(教師提前設置成不同的高度)、小籃球人手一個。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幼兒持球繞場慢跑、拍球等,跟隨教師做熱身活動。
二、基本游戲
1、原地起跳灌籃動作模仿練習:幼兒在籃球架前的標志處起跳灌籃,嘗試模仿做灌籃高手的灌籃動作。
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不同高度的籃球架,在起點處排隊依次進行自主嘗試練習,模仿灌籃高手一樣進行灌籃動作練習。
教師關注幼兒的分組情況,觀察幼兒的`練習活動,從中選擇能跳起一定的高度并進行雙手灌籃,動作自然、協(xié)調的幼兒作為示范資源。
2、示范展示:邀請2--3名幼兒進行動作示范,提示其他幼兒關注他是如何跳起并進行灌籃動作的要點。
組織全體幼兒進行集體模仿練習。
3、助跑起跳灌籃模仿練習:組織幼兒自助跑起點處持球跑完成灌籃動作練習。
幼兒自主選擇難度嘗試練習,教師關注幼兒練習情況并選擇資源。
4、示范展示:再次邀請個別幼兒進行動作展示,組織全體幼兒集體模仿練習。
5、灌籃大賽:將幼兒分組,進行灌籃大賽,以進球個數多者為勝。
三、放松活動
幼兒跟隨教師做放松活動,重點放松上下肢。共同收拾場地結束活動。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教案07-20
大班音樂教案05-31
大班健康教案06-15
大班手工教案(精選)07-08
大班手工教案(精選)07-08
[精選]大班手工教案07-08
大班手工教案【精選】07-08
大班安全教案05-19
大班交通教案06-21
《大班語言》教案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