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思热免费在线视频观看|欧美国产精品一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视频

<b id="w545d"><legend id="w545d"></legend></b>
<blockquote id="w545d"></blockquote>
    1. <thead id="w545d"></thead>
        首頁 申請書推薦信邀請函通知工作總結工作計劃策劃書工作報告合同演講稿職業(yè)規(guī)劃
        當前位置:98158范文網(wǎng)>教育范文>教案>科學活動教案

        科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3-07-14 07:42:30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模板集錦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模板集錦10篇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水在不同溫度下的三態(tài)變化。

          2、用語言完整地描述水的變化。

          3、萌發(fā)探究水的興趣。

          活動準備:

          準備可加熱的容器、酒精爐、玻璃杯。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看看前一天放冰箱的、 裝在小容器中的水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2、啟發(fā)幼兒取出自己制作的冰花,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水為什么會凍成冰。

          3、引導幼兒欣賞自己制作的冰花,觀察冰花在常溫下的'變化。

          4、引導幼兒討論:用什么辦法可以把冰塊變成水?

          5、鼓勵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想法,大膽實驗,如太陽曬、用火烤、開水燒、涼水泡等。

          6、啟發(fā)幼兒比一比哪種方法能讓冰融化得快一些。幫助幼兒發(fā)現(xiàn)溫度越高冰融化得越快。

          7、做做想想。

          (1) 當冰化成水后,向幼兒提出新的問題:冰還能變成什么?怎樣才能讓水發(fā)生變化?

         。2) 鼓勵幼兒繼續(xù)實驗,用各種辦法將水加熱,觀察水變成蒸汽的過程。

          (3) 教師繼續(xù)向幼兒提出新問題:水蒸氣還會變成什么?

          活動延伸:

          1、建議家長與幼兒在家里一起制作冰花,加深水變成冰的認識。

          2、提醒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觀察濕衣服、濕被子、江河、土地里的水被太陽曬熱以后,都變成了了什么?到哪里去了?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進一步了解葉子的各種食用方法。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良好的傾聽習慣。

          3。體驗農民伯伯勞動的辛苦,教育幼兒多吃蔬菜,不挑食。

          活動準備

          1。各種可以食用的葉子:大白菜、包菜、生菜、香菜、枇杷葉、魚腥草等。

          2。方籃若干個(標有生吃、熟吃、做藥等圖形標志)。

          3。課件《可以食用的葉子》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活動

          1、師生共同回憶葉子的用途,許多葉子我們人可以吃。

         。1)教師:小朋友們平時吃過那些葉子呢?你是怎么吃的?

         。2)集中討論:你吃過那些葉子,你是怎么吃的?

          2、教師小結:原來葉子有這么多的吃法呀,有的可以煮熟了吃,有的可以生吃,有的可以作藥吃。

          二、分類活動:

          1、第一次分類:

          教師:今天,林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許多可以吃的葉子,請小朋友找一找,想一想,

          那些葉子你吃過,你是怎么吃的,然后把它放入三個相應的籃子里。

          (依次出示三種標志并作解釋)。

          2、教師檢查其中一組幼兒分類情況,指出明顯的`錯誤,引導幼兒進入第二次分類。

          教師:小朋友分得這么多,老師都檢查不過來了,請小朋友也來當當小老師,檢查一下別的小朋友分得對不對,好嗎?

          如果不對,請你把它找出來,放在合適的籃子里。

          3、小結,請幼兒說說:你發(fā)現(xiàn)哪些葉子分錯了,你是怎么分的。

          4、教師:其實我們可以食用的葉子還有很多很多,我們一起來看看好嗎?

         。1)幫助幼兒進一步鞏固葉子的食用方法。

         。2)顯示一些可以食用的葉子,請小朋友說說這些葉子叫什么,是怎么吃的。

          5、提問:剛才我們認識了這么多可以吃的葉子,你們知道它是從那里來的嗎?是誰種出來的?

          教師鼓勵幼兒將平日里看到的農民伯伯及爺爺奶奶種菜的樣子大膽的表現(xiàn)出來。

          三、以談話的形式進行品德教育:

          1、知道蔬菜有營養(yǎng),要多吃蔬菜。

          2、知道農民伯伯種菜很辛苦,要尊敬他們。

          延伸活動

          1、制作葉子拼盤。

          2、制作生菜沙拉。

          3、繼續(xù)了解可以食用的葉子的名稱、食用方法。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目標:

          1.通過兩種顏色的混合,調出另外一種新的顏色。

          2.感受調色游戲的快樂。

          準備:紅、黃、藍三種顏色的.彩泥人手一份,泥工板人手一份,表格一張。

          過程:

          一、認識紅色、黃色、藍色

          師:老師帶來了三種顏色的彩泥,請你告訴我,他們分別是什么顏色?

          二、幼兒操作探索

          1.觀看教師變色

          師:告訴你們一個秘密,我把黃色和藍色混在一起、拉扯多次,就能變出另一種顏色,猜猜看會是什么顏色?

          教師將藍色和黃色的彩泥混合、拉扯,變出綠色。

          幼兒觀察、討論:老師是用黃色和藍色變出了什么顏色?

          2.幼兒嘗試用黃色和藍色變出綠色

          師:現(xiàn)在請你也來玩一玩這個魔術,看看你變出了什么顏色。

          幼兒取彈珠般大小的黃色彩泥、藍色彩泥,嘗試混合、拉扯,變出綠色。

          3.幼兒嘗試用兩種不同的顏色變出一種新的顏色

          A:幼兒猜測會變出的顏色

          顏色



          藍色黃色



          紅色黃色



          紅色藍色



          猜測






          結果






          B:幼兒操作、揭曉答案

          師:剛才小朋友用黃色和藍色變出了綠色,現(xiàn)在老師要請你從紅色、黃色、藍色這三種顏色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兩種顏色,變出一種新的顏色

          4.總結

          請你告訴大家,你在變色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

          三、教師總結

          今天我們玩了這個神奇的變色游戲,知道了這三種顏色中黃色和藍色混合會變出綠色,紅色和藍色混合會變出紫色,紅色和黃色混合會變出紫色。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鞋子是幼兒身邊最熟悉的生活用品之一。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各式各樣、多姿多彩的鞋子,不但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還給幼兒帶來了許多樂趣和探究的思索及創(chuàng)意的空間。我們選擇鞋子作科學活動設計的課題,讓幼兒通過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鞋子的基本特點,初步了解鞋子從單一的保護功能到集保護、保健和美觀等多元化功能的發(fā)展過程。知道不同的鞋子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用途。感知什么樣的鞋子最好看,最舒適,最方便。引發(fā)孩子對將來穿什么樣的鞋子最好的想象、好奇心和創(chuàng)新沖動。

          活動目標

          1.認識、探究鞋子的基本特點及作用。

          2.通過觀察、比較、操作,體驗新產(chǎn)品“魔術貼”鞋子的優(yōu)點。

          3.講述、繪制自己喜歡的鞋子,感受創(chuàng)意所帶來的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鞋子若干(皮鞋、布鞋、球鞋、綁帶鞋);“魔術貼”鞋子若干。

          2.“小鞋店”的環(huán)境布置(鞋柜、鞋架)。

          3.繪畫工具(畫紙、蠟筆、剪刀、漿糊等)。

          活動過程

          活動(一)認識鞋子

          1.教師講述故事“會唱歌的`鞋子”引出課題。

          2.討論問題。

          (1)你們穿的鞋子是什么樣的?

          (2)鞋子為什么會唱歌?聲音從哪里發(fā)出來?

          (3)你喜歡唱歌的鞋子嗎?為什么?

          3.幼兒自由講述自己喜歡的鞋子,教師引導個別幼兒,并給不同層次水平的幼兒發(fā)言的機會。

          4.教師小結鞋子的主要特點及作用。

          活動(二)“鞋子的一家”

          1.出示各種各樣的鞋子讓幼兒辨認,并說出鞋子的特點及用途。

          2.讓幼兒講述不同的鞋子的不同特點及不同作用(布鞋、皮鞋、球鞋)。

          3.討論問題:

          (1)布鞋、皮鞋、球鞋的異同?

          (2)球鞋在什么時候穿最合適?

          (3)下雨天怎么辦?穿上布鞋會怎么樣?

          4.“小鞋店”游戲,幼兒扮演角色,進行鞋子歸類的游戲活動,鞏固對鞋子的認識。

          活動(三)“我最喜歡的鞋子”

          1.讓幼兒自己選擇最喜歡的鞋子,體驗和享受穿不同鞋子的不同感受。

          2.投放魔術貼鞋,讓幼兒感受鞋子的優(yōu)點:方便、美觀、舒適。

          3.討論問題“將來我們穿什么樣的鞋子”。

          4.讓幼兒講述,繪畫。啟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意,設計一雙更好看、更有新意、更適用、更方便的鞋子。

          活動反思

          小班科學活動設計以“鞋子”這一幼兒生活中常用的事物作為活動的選題,把幼兒科學活動和教育與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緊密結合起來進行,容易引發(fā)孩子的興趣和探究精神,以及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寓科學教育與生活、活動之中,值得提倡。

          該科學活動設計目標明確、具體,把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和實踐操作按認知―分析―探究―創(chuàng)意,由表入里、由淺入深的順序有機地加以組織,符合兒童認識事物、掌握知識和應用知識于實踐的基本規(guī)律。特別是該活動把創(chuàng)意培養(yǎng)作為核心目標,緊扣科學啟蒙活動,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品質和精神的宗旨。

          此活動的內容豐富,活動形式生動活潑,有利于激發(fā)孩子們活動興趣,啟發(fā)孩子的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造意識,訓練孩子實際操作能力。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一、領域:

          科學

          二、活動內容:

          耳朵聽聽樂

          三、教案目標:

          1、感知耳朵的作用,了解保護耳朵的方法。

          2、喜歡玩聽覺游戲,有初步的保護耳朵的意識。

          四、活動重點:

          感知耳朵的作用。

          五、活動難點:

          有初步的保護耳朵的意識。

          六、教案準備:

          小鏡子、耳朵圖片、錄音機等

          七、教案過程:

          1、播放歌曲,請幼兒說說聽到了什么?導入主題。

          2、觀察圖片,認識耳朵及作用。

          讓幼兒感知自己耳朵的位置,耳朵是用來聽聲音的。

          3、游戲:《你的'耳朵在那里?》每人一個小鏡子,觀察自己的耳朵。

         。1)出示耳朵的圖片,進一步觀察耳朵。

         。2)幼兒討論:

          (1)耳朵的外型,觀察發(fā)現(xiàn)每個人的耳朵都不一樣。

         。2)怎樣保護耳朵。

          小結:每個人都有耳朵,耳朵能幫我們聽到許多聲音。我們要保護好耳朵,不要讓耳朵受傷;不要往耳洞里塞小物品,不能對著小朋友的耳朵大聲吼叫等等。

          4、游戲:《聽聽說說》繼續(xù)感知耳朵的用途,通過游戲分辨出各種聲音。

          5、活動結束。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意圖:

          春天天氣干燥,許多幼兒由于不愛吃蔬菜,經(jīng)常會流鼻血、便秘,同時在幼兒午餐時,我們也觀察到幼兒不太愛吃芹菜。為了讓幼兒對芹菜的外形特征及功用有一個整體的概念、為了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愛吃芹菜的好習慣,我們選擇了《好吃的芹菜》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芹菜的外形特征,體驗操作的樂趣。

          2、初步了解芹菜對人體的好處。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人手一棵芹菜,三盤洗燙切好的芹菜。

          2、醬油、醋、糖等調味料若干,小碗、小勺人手一個

          3、錄像片:幼兒大便很痛苦的樣子

          活動過程:

          1、出示芹菜,引起幼兒觀察、認識芹菜的興趣。

          提問:(1)芹菜象什么?

          (2)聞一聞、看一看、摸一摸,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幫助幼兒認識芹菜的根莖葉)

          2、了解吃芹菜的好處。

          (1)看錄像,提問:錄像里說了一件什么事?(幫助幼兒了解吃芹菜的好處)

          (2)請幼兒在芹菜的莖中尋找能幫助大家消化食物的纖維。

          小結:芹菜是一種粗纖維的蔬菜,可以幫助我們消化食物,使我們大便通暢,芹菜還有藥用價值,可以治很多種病,芹菜全身都是寶。

          3、了解芹菜的多種吃法,自己動手涼拌芹菜。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知道地球是人類和動植物共同的家園, 了解人與環(huán)境的依存關系。

          2.初步了解地球目前所遭受的人為破壞及其嚴重后果。

          3.了解垃圾分類的方法。

          4.進行環(huán)保宣傳的行動。

          5.培養(yǎng)探索自然的興趣。

          材料準備

          1.《愛護我們的'地球》PPT、《水危機》視頻。

          2.環(huán)保宣傳簽名海報。彩筆若干。

          3.供孩子分類的多種"垃圾"。

          4."環(huán)保小衛(wèi)士"的愛心貼紙若干。

          活動過程:

         。ㄒ唬┬蕾p地球美麗的風景。

          1、欣賞電動地球儀和地球上美麗風景的圖片。

          2.看了這些圖片你感受到地球上那些地方是很美的?

          3.觀看課件,了解地球是人類和動植物共同的家園.

          (二)繼續(xù)觀看課件,了解地球正在遭受的種種危害。

          1.地球怎么了?(土地、森林、海洋的變化)2.生病的地球遇到的災難。

          3.是什么讓地球變成這樣的?了解各種污染給地球帶來的變化。(光污染、空氣污染、土地污染、動物被濫殺、垃圾污染、水污染)4.觀看關于水污染的視頻。

          5.污染產(chǎn)生產(chǎn)生了地球的"溫室效應"。

          (三)介紹日常生活回收垃圾的方法;1.可回收的。

          2.廚余垃圾的。

          3.有毒的。

          4.其他垃圾。

         。ㄋ模┙育堄螒颍簽榈厍蛑尾〉姆椒ā

          小結:

          小朋友已經(jīng)想出了許多治病的辦法,需要我們平時在生活中去注意做,才能讓地球的病好得快點。我們還要再去找更多的好辦法來幫住地球治病,讓大家把地球的病一起治好,好嗎?我提議我們的環(huán)保小衛(wèi)士在愛護地球的紙上簽上自己的名字,讓更多的小朋友和大朋友都知道,也讓他們一起來做環(huán)保的衛(wèi)士吧!

        科學活動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班里設有一個超市,超市里收集了各種瓶瓶罐罐,小朋友平時很喜歡玩,有時候故意弄倒它們使之滿地滾,想到《綱要》中的要求:在活動中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和情感,在玩中學。所以就設計了這堂課。

          活動目標:

          1、通過玩薯片筒等罐子,體驗物體滾動的特點,探索滾動軌跡與物體形狀之間的關系。

          2、嘗試用自己的身體探索向指定方向滾動。

          3、體驗與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重難點:

          體驗物體滾動的特點,探索滾動軌跡余物體形狀之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

          各種會滾的罐子,若干不會滾的盒子,供幼兒滾的墊子,小兔、老虎、小鹿的圖片,紅、黃、綠三種不同顏色的請柬。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出示“百寶箱”,介紹箱子里的瓶子寶寶,罐子寶寶,盒子寶寶。

          2、請幼兒給箱子里的.寶寶分成兩類:一類是回滾的,一類是不會滾的。

          3、驗證幼兒們分類的正確性,請幼兒分組上前操作。

          二、提出問題,請幼兒舉手回答

          1、什么形狀的瓶寶寶會滾?

          2、什么形狀的瓶寶寶不會滾?

          3、請小朋友想想看還知道哪些東西會滾。

          4、師幼一起小結:圓形的瓶寶寶會滾,方形有角的盒子寶寶不會滾。

          三、游戲:全體幼兒一起滾動瓶寶寶并提出要求

          可以用手滾動瓶寶寶也可以用腳滾動瓶寶寶;看看瓶寶寶在斜坡上滾,臺階上滾跟瓶寶寶在平地上滾有什么不一樣;注意安全,小朋友之間不要相撞;當老師發(fā)出指令讓瓶寶寶回家時,小朋友要馬上帶著自己的瓶寶寶回到自己位置上坐好。

          四、表達感受

          1、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瓶寶寶滾的方向,滾的速度。斜坡上滾,臺階上滾,平地上滾有什么不一樣。

          2、師幼一起小結:直筒的瓶寶寶直的滾,一頭大一頭小的瓶寶寶會轉著彎滾,斜坡上滾的快,臺階上會跳著滾。

          五、用幼兒的身體滾

          1、告之幼兒剛才郵遞員叔叔給我們送來了好多請柬,是小兔媽媽、小老虎媽媽還有小鹿媽媽請大家到它們家玩,給大家準備了好多好吃的東西,不過它們有要求的:要大家滾著到它們家。

          2、發(fā)給幼兒不同顏色的請柬,宣布游戲規(guī)則:

          拿紅顏色請柬的小朋友要滾到對面的小兔家;拿綠顏色請柬的小朋友要滾到對面的小老虎家;拿黃顏色請柬的小朋友要滾到對面的小鹿家;注意安全,滾的時候不要頭碰頭,腳踢腳,還有手中的請柬不能掉了

          4、游戲開始,老師關注幼兒的游戲情況,及時提醒違反游戲規(guī)則的幼兒。

          5、游戲一遍后請幼兒回到自己的位置,把瓶寶寶送回家(箱子里),活動結束。

          反思:本活動《有趣的滾動》中所用材料來源于幼兒的身邊,每個幼兒家里都能收集到這些瓶瓶罐罐;顒拥牡谝弧⒍h(huán)節(jié)是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讓幼兒知道什么形狀物體的可滾,什么形狀物體的不可滾,而第三、四節(jié)讓幼兒再次操作體驗物體在不同的地方滾動的速度不同,形狀不同的物體滾動的軌跡不同,第五個環(huán)節(jié)用幼兒自己的身體向指定的方向滾,環(huán)節(jié)層層深入。幼兒在這樣的探索過程中,循序漸進,更容易獲得成功,體驗到探索活動的樂趣,從而達到主動探索的目的。

        科學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認識五官,初步了解五官的主要作用。

          2、知道要愛護五官,學習一些簡單的保護方法

          活動重點:

          認識五官的主要作用。

          活動難點:

          知道怎樣愛護自己的五官。

          活動準備:

          人手一面小鏡子。

          活動過程:

          1、照鏡子找五官:

          幼兒人手一面鏡子,玩照鏡子的游戲:

          “你的臉上有什么?它們在哪兒呢?”

          2、聽口令指五官:

         。1)教師即興說出五官的名稱,幼兒用手指點,如:教師說“眼睛”,幼兒就用手指自己的眼睛。

          (2)教師不斷的`變換口令,速度不斷加快。

          3、了解五官的作用:

         。1)教師告訴幼兒,眼睛、嘴唇、鼻子、耳朵、舌就是我們常說的五官。

         。2)想想說說五官的作用。

          “我們的眼睛有什么用?”(看)

          “我們的嘴巴有什么用?”(吃、說)

          “我們的鼻子有什么用?”(聞、呼吸)

          “我們的耳朵有什么用?”(聽)

          4、保護五官:

          (1)幼兒想想說說:

          “眼睛、耳朵……都很重要,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它們呢?”

          (2)教師小結:不用臟手揉眼睛,不挖鼻孔,不掏耳朵,不把臟東西放到嘴巴里,不把小東西放在口、鼻耳中……

          展開閱讀全文

        科學活動教案 篇10

          活動設計背景

          戶外活動時孩子們拿著風車正玩得開心,突然一陣風吹來使孩子們格外興奮,大家都在比較站著不動誰的風車轉的快,為此爭論不休,可是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現(xiàn)象呢誰也不理解?《綱要》中指出幼兒園以激發(fā)孩子對周圍事物、現(xiàn)象的好奇心及探索周圍世界和學習科學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關心、愛護自然地積極情感和態(tài)度。為了讓孩子清晰地了解這一現(xiàn)象,特設計本節(jié)課。

          活動目標

          1、感受風吹來的方向。

          2、了解風為自己的生活帶來的方便。

          3、能觀察、比較出不同的.風。

          4、通過觀察記錄和動手操作活動,容幼兒嘗試產(chǎn)生風的各種方法,激發(fā)幼兒探索自然現(xiàn)象的興趣。

          5、初步了解風力有大小之分,風力大小與人們的關系。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風的方向。

          難點:觀察、比較不同的風。

          活動準備

          風車、扇子、風箏、小盤子、圖書、紙張、泡泡水、紙飛機、紙飛鏢、羽毛、電風扇、課本(人手一本)

          活動過程

          1. 引起興趣

          教師:“誰也看不到我的影子,誰也捉不住我的身子,沙沙沙,有時我只搖搖樹枝,嘩嘩嘩,有時我要推倒房子,請你猜猜我的名字?”(風)還有什么方法能使風兒出現(xiàn)?

          幼兒探索各種可以起風的方法。

          2、有關風的圖片(有益的風和有害的風)

          (1)游戲:《我們會制造風》通過幼兒自由玩風車、吹泡泡、玩紙飛機、紙飛鏢等各種活動體驗風的方向、風力,進一步提高幼兒游戲興趣。

         。2)探索怎樣讓風為我們做好事?讓幼兒了解植樹造林可以減少風沙的常識,強化幼兒愛護樹林,不亂讓垃圾的行為。

          3、討論交流。

          (1)觀察課本了解風吹來的方向是四面八方的。

          (2)游戲:尋找風吹來的方向

          在游戲中感受不同方向吹來的風,我們身上的衣物也會朝另一個方向擺動,尋找戶外還有哪些東西告訴我們風來了

          (3)教師也可以在電風扇上綁上長紙條,然后改變電風扇方向,再請幼兒觀察紙條飄動的方向。

         。4)活動結束

          延伸活動:

          小朋友繼續(xù)嘗試用長紙條在有風的地方找“風”。

          教學反思

          1、 學習過程中幼兒的參與度很高,接受的也很快,但似乎老師的期望值太高,孩子們一直答不出來,這時老師的主導性就加強了,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思考空間,答案會不可思議的。

          2、 事先對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了解不夠,導致課堂上有些被動。

          3、 師幼配合的相當默契,但是一再跟著老師的思路走,這樣孩子的思維有些局限。

          4、 科學課要求老師的語言組織要相當嚴謹,流程之間的銜接要過渡自然,今后上課我會多注意。

          5、 提醒孩子在回答問題時完整句的表達。

          6、 科學課重在讓孩子操作,教師的及時總結,幫助孩子清楚地理解這一現(xiàn)象,如果重新上,我會多準備些材料,讓大家自主分組討論操作,然后師幼共同驗證,只有孩子親自操作才會把實驗結論清楚地記住。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06-13

        小班科學活動教案07-10

        實用的科學活動教案四篇06-06

        【推薦】科學活動教案4篇06-04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三篇05-28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范文7篇06-11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四篇07-12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3篇07-13

        實用的科學活動教案三篇07-13

        科學活動教案集合五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