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級語文上冊爬天都峰教學設計 推薦度:
- 三年級上冊語文《給予樹》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yè)業(yè)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么大家知道規(guī)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1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教育學生做一個善良、助人為樂的人。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講述七色花這個故事。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nèi)容,學習珍妮善良、純真的美好心靈。
教學難點 理解珍妮用掉第七片花瓣最有意義,體會小姑娘的美好心靈。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明確閱讀要求
二、學生帶著問題自己讀課文 要求:
1、借助拼音,把課文讀通。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順。
2、按閱讀提示的要求回答問題。
三、自學匯報
1、指名分小節(jié)朗讀,匯報朗讀情況。
2、匯報自學的詞句。
3、說一說文章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4、從這篇課文中都體會到了什么?
5、學生根據(jù)自學情況質(zhì)疑。
四、全班交流,精讀解疑
1、練讀小姑娘使用七色花的經(jīng)過,分析哪一片花瓣用得最有意義。
2、分段朗讀課文,說說說珍妮的'每片花瓣都是如何使用的?體會小姑娘的心理變化。
3、你認為珍妮是個怎樣的人?注意讀一讀珍妮所想、所說的話,仔細分析,認真思考,要把你的觀點和看法講清楚。
五、想象拓展
1、要是你有一朵七色花,你會怎么用?
2、把你的想象寫下來,注意寫完后讀一讀,把語句寫通順。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2
一、導入
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神秘的禮物,是一段視頻,想知道內(nèi)容嗎?認真觀看,看后用一個詞來形容你眼中的大海。(美麗、蔚藍、寬闊)從古到今無論是詩人還是畫家都曾用自己的筆來描摹過大海,但有一個和你們年齡相仿的小女孩,她叫周深,她用一首極其富有想象力的詩歌表達了她對大海的獨特感受,你們想讀嗎?好這一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跟隨他的腳步去讀海。板書課題,請大家讀讀這兩個字,讀出自己的滋味,自己的感受。
二、讀文
1、好,這首小詩不長,生字也不多,老師相信你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就能把它讀正確、讀流利,哪個字讀不準把它標上拼音;哪里讀不通順,請多讀幾遍。
2、指名讀
誰來讀讀,大家來聽,傾聽是良好的習慣。他讀得怎么樣,誰來評價一下。老師要給你豎起大拇指,才讀過一遍就讀正確,我們就像這個同學那樣讀準確。他讀得怎么樣,看著他的眼睛說,因為你讀得好,給別人留下了好的印象,才得到好的評價。
3、分節(jié)讀
這首詩歌一共有4個小節(jié),我們分節(jié)再來讀一讀,老師給你們配上音樂。讀完你發(fā)現(xiàn)前三個小節(jié)有什么特點?用了相同的句式,都分別寫出了大海的什么特點?板書(藍、寬、清)不僅寫出了特點,最有趣的就是小詩人獨特的想象力,她都想到了什么?貼(海浪海風礁石等)選節(jié)讀
這三個小節(jié),你喜歡哪個小節(jié)就讀哪個小節(jié),讀出大海的特點。自由練讀。喜歡第一小節(jié)的同學誰想讀讀。
第一節(jié)“神秘”
1.先問學生生活中什么讓你感覺神秘?2.教師:向剛才這位同學說的.這樣,.....這就是神秘,讓人捉摸不透。3.那么,藍的讓我感到神秘,該怎樣讀呢?誰來試一試?4.大家評一評,他剛才有沒有讀出神秘的感覺?5.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評價指導朗讀:讀神秘,應該讀的輕一點。你看他眉頭一皺,用他的表情讀出了這種神秘感?磥,我們在讀詩歌時,不僅通過聲音,還可以通過表情、動作來傳達你的情感。6.教師可以范讀。7.讓我們一起把第一節(jié)詩讀一遍。(給出藍的那段)蔚藍的海浪拍打著沙灘,潔白的海鷗在海面上翱翔,勾畫出一副多美麗的海景圖啊,想象著這幅畫面再來讀讀。
神秘的秘還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個生字呢,指導寫“秘”強調(diào)筆順,從左往右寫。
第二節(jié)“寬闊”
你讀得他讀出海的寬闊了嗎?究竟有多寬?用一個成語形容“無邊無際、一望無垠”除了天空稱得上無邊無際的就是海,老師希望你們的胸懷也像海一樣寬,男生讀,女生讀。如果沙灘身上帶著字,就讓海風讀寫。在沙灘上你們最愛玩什么?撿貝殼、堆沙煲、踩腳印)沙灘是孩子們的樂園,這就是美麗的沙灘(圖片)帶這你們對沙灘的美好向往讀這小節(jié)。灘也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個生字,因為和水有關(guān),所以是三點水旁,右面是難,筆畫較多,書寫時要注意結(jié)構(gòu),寫得緊湊些。
第三節(jié)“清”
老師特別喜歡第三節(jié),我想讀一讀行嗎?請同學閉上眼睛,邊聽邊想,在清澈的海水下面你都看到了什么?誰想向老師這樣讀一讀,能不能通過你的朗讀把水的清讀出來。這小節(jié)中也有一個生字“礁”你怎么記住它?焦:1物體經(jīng)火燒變成黑黃色并發(fā)硬2焦急,表示著急的成語,和石頭有關(guān),加石字旁,礁石是離水面很近的石頭。在第二板塊我們學習了瞧,蕉,他們都是形聲字。
第四小節(jié)
小詩人不僅抓住了大海的特點,還把與海有關(guān)的事物想象成能像人一樣讀寫,真是充滿童趣,那怪詩人說大海是一本書,板畫書。在你們的眼里,大海是什么呢?你們的想象力很豐富,你的語言真美。都說詩歌是最美的語言,我們看著前面這本書就能把這首詩背下來了,試試。
多美的語言啊,如果配上音樂就給動聽了,誰想讀?(配樂讀)
三、拓展:老師這里還有幾首美麗的詩歌,你們想讀嗎?
海水
海水海水我問你:
你為什么這么藍?
海水笑著來回答:
我的懷里抱著天。
海水海水我問你:
你為什么這么咸?
海水笑著來回答:
因為漁人流了汗。
海上的風
海上的風是花神,她一來,就綻開萬朵浪花……
海上的風是琴師,她一來,就奏出萬種歌聲……
海上的風是大力士,他一來,就送走萬片漁帆……
海上的風是獅子,它一吼,就掀起波浪滔天……
老師這里還有一篇我班的同學寫的一首小詩,你們想讀讀嗎?《讀夏》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3
教學要求:
1.學會6個生字。認識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生字。朗讀、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
本課生字卡片,朗讀課文錄音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提示課題
1.認生字。課題上有4個字,讀一讀:
尋隱者遇
2.釋題。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賈島。
尋:尋找,尋訪。隱者:獨居大山林里的人。遇:碰見,遇上。
這首詩說的是詩人去訪問隱者卻沒有遇見。
3.質(zhì)疑:讀了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導學生圍繞"尋"思考。如,詩人為什么沒遇上?有沒有問問其他人?為什么不在那等一會兒?)
二、自學課文
1.借助漢語拼音讀課文。
2.畫出本課要求學會和認識的生字,讀一讀。
3.看插圖想想:圖上畫的是什么人,他們在干什么?
三、讀詩句,認生字
1.檢查課文朗讀情況。注意讀準平、翹舌音的.字:松、采;師、深。"只"是多音字,文中讀zhi。
2.提問:
(1)圖上畫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完整通順地回答問題,相機識字:松、童。)
(2)圖上誰是詩人,誰是童子?詩人要找的隱者是童子的什么人?識字:師
(3)詩人找到了童子,怎么沒遇上他師父呢?相機識字:言采藥深
(4)朗讀課文。
四、指導朗讀
引導學生椵想自己是詩人在松下遇上童子,體會向童子詢問時的心情,把這種心情讀出來。教師先放錄音,同學再練習朗讀。
松下/問/童子,(滿懷期望)
言師/采藥/去。(感到失望)
只在/此/山中,(又有了希望)
云深/不知/處。(無可奈何)
五、識字、寫字指導
松:用學過的木字旁和熟字"公"記字形。組詞:松樹、放松。
童:上下結(jié)構(gòu)。上面是"立",下面是"里"。這個字橫畫多,但長短不一。首橫最短,次橫最長,最后一橫又比它上面一橫長些。組詞訓練:童話、兒童、童年。
言:發(fā)言、說話的意思。首橫最長,中間兩短橫。
師:左邊是一短豎和一撇右邊是橫下一個"巾"。組詞:師父、老師。
采:上面是爪字頭,表示手,下面"木"表示樹,手伸到樹上表示采摘的動作。第一筆為平撇,下面的三筆間隔要勻。
深:左右結(jié)構(gòu)。右邊上面不要寫成穴寶蓋兒。組詞鞏固:深山、深海、深淺。
六、抄寫生字(完成課后練習2)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學習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體的構(gòu)段方式。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
1、品味詞句、想象意境、訓練朗讀。
三、教具準備:
小黑板,錄音機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你們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
(板書:秋天)
2、在這秋高氣爽的日子里,田野真美呀,有迷人的景色,有豐收的喜悅。但在建國以前,我國黑龍江部分地區(qū)的`秋天曾是一片荒蕪,人們稱為北大荒。
。ò鍟罕贝蠡模
3、齊讀課題。
4、過渡:那么,如今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樣呢?
二、初讀課文。
1、拼讀生字表內(nèi)的生字,注意字音、字形。
2、學習生字詞
。1)出示:
huang bi xi lǚ yinhui jǘ jiang zi jin
北大荒 一碧如洗 幾縷 映照 銀灰 橘黃 絳 紫 錦緞
tou yang wen jia pang zhen
透明 (蕩漾) 波紋 熱鬧非凡 豆莢 臉龐 榛樹
ran shao ling
燃 燒 金黃 山嶺
(2)學生自由拼讀。
(3)指名讀,齊讀。
3、朗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將課文讀通順。
(2)放課文錄音,再讀課文將課文讀流利。
(3)檢查讀。
4、默讀課文,理清思路。
(1)默讀課文,想一想:你覺得北大荒的秋天怎樣?課文用哪句話來概括?
齊讀第六自然段。
課文從哪兩個方面來寫北大荒秋天的美的?
(2)全文共6個自然段,哪幾個自然段景色優(yōu)美,哪幾個自然段寫物產(chǎn)豐富?
學習第一節(jié)。
三、精讀課文。
1、學習第5自然段。
過渡:因為時間關(guān)系這節(jié)課我們先學第5自然段。
2、指名讀課文,思:你從哪些詞句體會到物產(chǎn)豐富的?
3、交流理解大豆搖鈴千里金,茫茫,草甸子,沉甸甸等詞。
4、練讀,齊讀。
四、教學生字,指導書寫。
1、記憶生字。
2、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碧紫燃。
3、師范寫,生描紅。
五、作業(yè)。
1、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自主探究和發(fā)現(xiàn)的能力。
2.搜集ABB式詞語引導學生在積累和運用中學習語言。
3.認讀生字,發(fā)現(xiàn)漢字與偏旁部首的關(guān)系。
4.熟讀背誦古詩《早發(fā)白帝城》。
5.培養(yǎng)學生看圖寫話的能力,能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快樂,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學習重難點】
1.重點:習作。
2.難點:能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快樂,產(chǎn)生對大自然、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學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有關(guān)大自然的圖畫。(教師)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習作:這兒真美)
一、游戲?qū)搿?/p>
1.在習作之前,請同學們先說說自己搜集的關(guān)于寫景的詞語。
2.比一比誰搜集的詞句最多,引導學生交流,幫助學生回顧積累的詞句。
二、明確要求。
1.小組交流。
請學生展示圖畫,將自己身邊的美景講給小組同學聽。
2.集體交流。
。1)指名上臺描繪文中的圖,及時進行評價與指導。
引導學生看課件出示的圖,按照一定的順序描繪。注意用上平時積累的好詞佳句。(隨機板書:用上平時積累的詞句)
。2)再請一名同學講述,其他學生進行評價。
引導學生明白描寫果園時不僅可以寫景,還可以寫人,并且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講述。
。3)教師抓住學生的發(fā)言,在習作的內(nèi)容上繼續(xù)給予指導。(例如,描寫果園的文章里還可以寫果園里的事情以及秋天的果園給人們帶來的快樂)
3.學生習作。
學生根據(jù)要求,結(jié)合老師的提示進行寫作,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曌髦v評)
一、朗讀展示優(yōu)秀習作。
1.教師在批改中挑選優(yōu)秀習作,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優(yōu)秀習作,請小作者朗讀自己的文章。
佳作展示:
迷人的'秋色
秋天多么迷人!到處都有美麗的景色,不過最美的當數(shù)田野和果園。
秋天,田野里的稻子熟了,遠遠望去,像鋪了一地金子。沉甸甸的稻穗低著頭,彎著腰,像是在向人們招手,高粱也熟了,火紅的一片,直伸向遠方,像是給大地鑲了一層花邊;大豆莢咧開了嘴,露出圓圓的金燦燦的大豆,更像是一個喜氣洋洋的豆娃娃……這邊菜畦里,番茄紅、茄子紫、冬瓜綠,嫩生生、水靈靈的……地里,辛勤的農(nóng)民一邊擦著汗,一邊笑瞇瞇地望著眼前的景象,仿佛在說:又是一個豐收的秋天啊!
田野里豐收在望,果園里更是熱鬧非凡。你瞧,果樹上,黃澄澄的梨、金燦燦的桔子、紅彤彤的柿子掛滿了枝頭。農(nóng)民伯伯正滿懷喜悅,或是踩在樹上,或是站在凳子上,采摘著浸透了他們辛勤汗水的果實;j筐里、菜籃子里、農(nóng)用車上,都堆滿了各種水果。他們想趁著這大好季節(jié),把他們的勞動果實送到城市里,讓城里的人也和他們一起品嘗這豐收的果實,一起分享這豐收的喜悅!
!我愛秋天,更愛這迷人的秋色!
習作評析:作文向我們展現(xiàn)了兩個地方的場景:豐收的田野、熱鬧的果園。語言生動、具體、想象豐富?梢姡挥杏眯挠^察,才能寫出好文章來。
2.全班同學聽后進行評議,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學習。
二、教師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評議。
1.是否扣住“秋”。
2.是否按一定的順序把內(nèi)容寫清楚。
3.用詞、造句是否妥帖、順暢。
三、講評習作。
1.同桌之間互讀互改。
2.要求:
。1)看看句子是否通順。
。2)查錯別字和標點符號的對錯。
。3)詞語運用的是否恰當。
。4)有沒有表達出真情實感。
3.同學之間互相修改后,再讀給小組內(nèi)同學聽,讓同學們評一評。
4.集體評析,各小組推薦一篇佳作,全班交流評議。
四、修改謄寫。
1.學生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
2.謄抄作文。
五、小結(jié)延伸。
教師:同學們,習作是心與心交流的書面表達形式,選擇真實的事例,抒發(fā)真實的感情,將帶給我們無窮的樂趣。課后請大家把自己的習作給家長念一念,改一改。
第三課時
(語文園地)
一、交流平臺。
1.學生自讀“交流平臺”,想想是否也有同感。
2.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讀后感受。
3.在本單元的課文中找出這樣的段落,讀一讀,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4.教師總結(jié):以后我們在習作的時候,也可以學著這樣寫,抓住一句話,圍繞一個意思寫,這樣可以寫得更具體,更生動。
二、識字加油站。
1.結(jié)合圖讀一讀這些詞,注意加點的字有什么共同特點。
2.學生讀后交流:第一行的加點字,都是“蟲”字旁,第二行的加點字都是“魚”字旁。
3.說說“蟲”字旁和“魚”字旁的字都與什么有關(guān)。
4.你還能再寫出帶有“蟲”字旁和“魚”字旁的字嗎?
三、詞句段運用。
1.出示詞語,請大家自由讀一讀。
、僮x了這些詞語,你的眼前會浮現(xiàn)怎樣的畫面?請選擇一兩個詞語說句子。
、趯W生小組內(nèi)交流。
③指名說句子。
2.課件出示語句,請同學們試著說一段話。要求圍繞這個意思來說。
、偻瑢W們看到句子后,小組內(nèi)互相交流。
、谥该麉R報“車站的人可真多……”
、蹖W生聽后評價,也可進行補充。
、茉僭囍谩拔蚁矚g夏天的夜晚……”說一段話。
四、日積月累。
1.課件出示古詩《早發(fā)白帝城》。師范讀。
2.請同學們讀第1、2句,說一說詩人從哪里出發(fā),要到哪里云,那里有多遠,需要多少時間?
3.學生讀后交流。
4.再讀第3、4句,說一說沿路詩人聽到了什么?體會行船之情,以及詩人輕松愉快的心情。
5.指導朗讀。
6.比賽背誦?凑l背得又對又快。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僬J識“猛、緩”等10個生字。會寫“暗、降”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個詞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盤古的偉大之處。
、哿私馍裨捁适孪胂筘S富的特點,并能把這個神話講給別人聽。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內(nèi)容,激發(fā)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yǎng)想象力。
三、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盤古的偉大形象。
四、教學方法: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搜集神話故事,尤其是中外有關(guān)創(chuàng)世紀的神話故事。
六、教學時間:
兩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ㄒ唬┕适聦
、俸喗橹袊纳裨捁适。
、凇拔矣洃浿械纳裨捁适隆。交流課前部分資料:選擇一個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話故事講給同學聽。
③揭題:18盤古開天地。
。ㄟ@樣的設計,尊重了學生急于展示自己的感受。又能讓學生對古代神話故事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自然而然地進入課文,讓學生有一種強烈的閱讀愿望,為學習本課奠定感情基礎。)
(二)初讀感知
、僮R記生字。
a.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正確。
b.同座互相認讀生字,交流記字方法。
、谧x通課文。
a.自由練讀課文。
b.同座合作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③感知文意: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ù谁h(huán)節(jié)符合學生的年齡認知特點,創(chuàng)設了民主、輕松、互動的學習氛圍,又利用學生的互助互學,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節(jié)省了課堂教學時間。)
。ㄈ┭凶x交流。
、賹W生自讀課文,談談對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的印象,并說一說為什么會留下這樣的印象。
②重點研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
讀一讀,想一想,你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壑攸c研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a.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人類的老祖宗給我們創(chuàng)造的宇宙的美麗樣子。
b.讓學生根據(jù)教學掛圖介紹盤古創(chuàng)造的`美麗宇宙。
c.選擇感受最深的部分讀一讀。
(以上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在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在想一想,看一看,說一說的自主、探究中感悟理解課文內(nèi)容,在朗讀和想象的基礎上進一步領會盤古的偉大及他所創(chuàng)造的宇宙的美麗形象,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想象思維、理解能力,更鍛煉學生以自己的感情來指導朗讀。)
(四)作業(yè)
練讀課文。繼續(xù)搜集有關(guān)神話故事的資料。
第二課時
。ㄒ唬⿵土曥柟
①復習課文,指名朗讀課文,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趶土暽衷~,開火車讀生字、詞語。
(二)指導寫字
、賹W生自由觀察字的間架結(jié)構(gòu),并思考怎樣把字寫好。教師重點指導。
②練習書寫。寫一遍生字,再抄一遍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③成果展示,師生評議。
。ㄟ@樣設計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互相評價,促進學生的自學能力的提高。)
。ㄈ├首x回味
、僬故咀x?凑l讀得最有感情,讀得最美。
、谟洃涀x?凑l能記一些優(yōu)美的詞,如“隆隆的雷聲”、“茂盛的花草樹木”。
(四)練習復述
、偻氄f。
、谥该谌鄰褪觯缓笤u議。
(五)課后拓展
、、思考,提供思路:我想把手接在茂盛的花草樹木上,這樣就能摸摸盤古的汗毛。生寫詩句(我想……)
②、將自己搜集到的神話故事展示給自己的小伙伴們看。
。ㄈ绱嗽O計思考拓展,讓學生回過頭來再次感悟,通過讓學生去想,感悟盤古的偉大之處,激活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成性地應用語言;第二個拓展使學生了解更多的神話故事,并培養(yǎng)了學生的查找資料的能力。)
八、教師總結(jié):
中華神話故事凝聚著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和光輝燦爛的傳統(tǒng)文化,值得去讀一讀。
九、板書設計:
天
盤古 開 用自己的一切創(chuàng)造了美麗的宇宙
地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7
教學目的:
1、知識目標:認識本課6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能力目標: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學習借助注釋理解詩意。
3、情感目標:想象畫面,在反復誦讀與融情想象中,體會詩歌所承載的感情,激發(fā)學生珍愛親情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反復吟誦,想象畫面。感受詩情。
教學難點:體會詩人后兩句是從“兄弟”的角度來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
教學流程:
課前熱身:
瘋狂背古詩(《靜夜思》至《泊船瓜州》)
一、緊扣詩眼,從“心出發(fā)。
1、訪生:明月何時照我還?
明月何時照我還?
在遙遠的古時候,當深深的思念,濃濃的鄉(xiāng)愁涌上心頭,許多詩人就用手中的筆來表達心中的無盡思念,著名詩人王維就寫下一篇流傳千古的思鄉(xiāng)佳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2、讀題、釋題
題目很重要。是我們走進課文、走進古詩中的一扇門,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偕涣髡n前搜集的有關(guān)重陽節(jié)的資料。
、诮柚⑨尷斫狻吧綎|”不是指現(xiàn)在的我國山東省,而是指華山以東,詩中指作者的家鄉(xiāng)山西省。
、垲}目中有一個生字——憶
a、你是怎么記住它的?豎心旁表示什么?
b、組詞(回憶、記憶……)
c、題目中是指誰回憶誰?
3、再讀課題
從題目中,我們知道這首古詩寫的是詩人在重陽節(jié)這一天回憶起了家鄉(xiāng)的親人。他的心情可能會是?生讀題。
心情也可能是?生讀題。
是的,此時的王維可能難過,也可能略覺孤單,帶著你的理解齊讀詩題。
回憶源于內(nèi)心,詩人在重陽節(jié)回憶起親人會有著怎樣的情感呢?讓我們到詩中去感受。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自由地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檢查生字的認讀。
3、多形式讀古詩。
三、想象畫面,由“意”入心
1、了解詩人的寫作背景。
15歲那年,王維就離開了家鄉(xiāng),來到京城長安想取得功名,實現(xiàn)個人的`理想,寫此詩時王維只有17歲,恰逢重陽佳節(jié),作者孤身漂泊于繁華熱鬧的帝都,倍感孤單,非常思念家鄉(xiāng)親人。
2、17歲的王維身處“異鄉(xiāng)”作為“異客”是什么滋味呢?哪個字最能體現(xiàn)詩人孤獨、苦悶的心情?在書中圈出。
、賹W生匯報,板書:獨組詞(單獨、獨自……)
沒錯,詩中的這個“獨”字就是“獨自”的意思。
②漢字是會說話的,仔細看看“獨”字,它的背后隱藏著一幅幅畫面,透過它你看到一幅幅怎樣的畫面?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走進王維當年的生活,尋找一幕幕他那孤獨的身影。
出示句式,生想象說話:
遠在異鄉(xiāng),當王維____時,卻只能____。
根據(jù)學生補充的內(nèi)容體會情感,引發(fā)朗讀這一詩句。
、塾纱丝梢姡斖蹙S吟誦出“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的詩句時,他心中該是多么的酸楚啊!
角色互換:王維啊王維,當身邊的親人都團聚時,你這個異鄉(xiāng)異客只能干什么?你的心情?帶著感受讀。
王維啊王維,當別人三五好友,呼朋引伴時,你這個異鄉(xiāng)異客只能干什么?此時的你?帶著你這份感情讀。
王維,此時的你在想著誰?念著誰?讀出你的思念.
不管你是如何想念親人,你仍在異鄉(xiāng),不管你是怎么的孤獨,你仍然是異客,帶著此時的感受,齊讀第一句。
3、即使生活在繁華的都市,即使?jié)M腹才華被他人賞識,孤單無助的王維仍是一名生活在異鄉(xiāng)的異客,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親人,這是魂牽夢繞的思念啊!尤其是在過節(jié)的時候,這思親之情更是深切,詩人把滿腹思念都傾吐在哪句詩中了?(生讀: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僬自娭,這一句流傳最為廣泛,每個字都凝結(jié)著詩人的情感和心血。再讀,哪個字或詞觸動了你的心弦?(板書:倍思親)
、趽Q詞體會情感
“每逢佳節(jié)更思親”、“每逢佳節(jié)又思親”、“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a、讀一讀,你發(fā)現(xiàn)三句詩有什么區(qū)別?你覺得哪個字用的好,為什么?
b、“倍”組詞(加倍、雙倍……)
在這里“倍”指的就是“加倍”。一個“倍”字,既表現(xiàn)出今日思親之情的強烈,又表現(xiàn)出王維無時無刻不在思念家鄉(xiāng)親人。
c、用你的朗讀表達出王維的這份思念。(個別讀、師評價,齊讀)
、邸懊糠昙压(jié)”指的僅僅就是重陽節(jié)嗎?還可能是中國的哪些傳統(tǒng)節(jié)日?
是的,不管是中秋還是除夕,它都是家人團聚的大好時機。人們都說王維的詩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讓我們邊讀邊想,在不同的節(jié)日里。遠在異鄉(xiāng)的王維都會看到什么?想些什么?
引導學生抓住詩人的心情、神情說開去:
每逢__節(jié),我看到__,想起家鄉(xiāng)的親人,____。
、芘錁贰毒旁戮诺木啤罚笇Ю首x。
平常也就罷了,而佳節(jié)來臨時,別人家舉杯暢飲、慶祝團圓,而詩人卻只能孤獨的回憶這一幅畫面,怎能不會使他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呢?
家鄉(xiāng)人、家鄉(xiāng)事都如放電影般頻頻從王維的腦海中蕩過,這些都令他刻骨銘心、難以忘懷,他怎能不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呀!
17歲的他還是一個孩子呀,就已經(jīng)背井離鄉(xiāng)。生病時沒人照顧,遇到困難沒人幫忙,因為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所以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好一句“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一千多年來,它道出了多少天涯游子對家鄉(xiāng)、對祖國的思念啊!
每當國慶佳節(jié),還在他鄉(xiāng)的莘莘學子,會在心底默默地念起:____。
中秋來臨,遠在外地求職謀生的人們,會對著明月訴說:____。
除夕之夜,家家戶戶歡聚一堂,異國的海外游子,會面向祖國的方向深情地訴說:____。
4、此情此景,讓你不禁還想起了誰的詩(生補充古詩接龍中積累的思鄉(xiāng)詩。)
課件逐一出示: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州》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外來!R知章《回鄉(xiāng)偶書》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鸥Α对乱箲浬岬堋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5、睹物思人,看到人家都登高游玩,他會想到誰?
6、家鄉(xiāng)親人的一舉一動那么清晰地浮現(xiàn)在眼前,卻不能真實地擁抱、交談,這種痛苦的滋味真令人心碎呀!盡管心中倍思親,可他都只能面向東方,含淚誦讀: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俳巧Q:兄弟啊,看著這漫山遍野的茱萸,你想起了誰?
你會對他說什么?(可以引用詩句)
你想祝愿他?
②是呀!家鄉(xiāng)的親人團聚在一起,他們又何嘗不在思念著王維呢?登高遠眺,無限的牽掛、擔憂、思念涌上心頭,他的親人們一定也會面向西方,大家喊出(屏幕出示)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遍插茱萸少一人。
余音式朗誦,這幅畫面中最令人遺憾的是少一人,少一人是詩人王維此時最大的痛,也是家鄉(xiāng)親人們心底最大的痛,“少一人”在王維和兄弟們的心中不斷地撞擊著,我們共同來表達他們心中無奈地吶喊,一組讀后兩句詩,其他三組接連重復“少一人”。
四、回扣詩眼,感悟詩“心”
1、回頭再看看“憶”字,單單指的就是回憶嗎?更多的是一份思念。
2、王維思念親人,所以當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時,王維就想到自己:獨自異鄉(xiāng)為異鄉(xiāng),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又一個離家的重陽節(jié),王維獨自登上異鄉(xiāng)的高山,回想起遍插茱萸的團圓場面,大聲地吟誦著: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3、看不見的是深深的鄉(xiāng)情,舍不棄的是濃濃的親情,當我們身在遠方,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時,我們也不禁吟誦(生齊讀古詩)。
五、升華情感,深入人心
1、詩歌,不僅可吟也可唱,讓我們跟著曲調(diào)把王維那份思鄉(xiāng)之痛傾訴出來吧。播放歌曲《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學生跟著一起唱。
2、短短的四句詩,僅僅28個字,將道不盡的離愁,訴不完的思鄉(xiāng),曲折有致地鋪展在我們面前。歷經(jīng)1000多年,當我們今天再次讀起它的時候,涌向心頭的又豈止是感動?在不知不覺間我們也走進了這濃濃的鄉(xiāng)愁中,今后無論我們走到哪里,同學們都不要忘記親人,不要忘記故鄉(xiāng)。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啊!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8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槐鄉(xiāng)孩子采槐花勞動的歡快。
2.了解槐鄉(xiāng)孩子采槐花的方法。
3.熟讀自己喜歡的句子,讀懂課文內(nèi)容。
4.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體會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
1.朗讀課文,體會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
2.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體會文章的情感。
3.練習朗讀課文。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感受槐鄉(xiāng)的八月給孩子們帶來了幸福與快樂,體會槐鄉(xiāng)的八月磨練了孩子們勤勞淳樸、吃苦耐勞的品格,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認識略讀課文,通過品味重點詞句從而初步掌握略讀課文的學習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一些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感受槐鄉(xiāng)的八月給孩子們帶來了幸福與快樂,體會槐鄉(xiāng)的八月磨練了孩子們勤勞淳樸、吃苦耐勞的品格,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三、教學策略
《槐鄉(xiāng)的孩子》這篇課文主要描寫了生活在槐鄉(xiāng)的孩子們采摘槐米的經(jīng)過,贊美了槐鄉(xiāng)的孩子們純樸勤儉、吃苦耐勞的品質(zhì);雖然采摘槐米是辛苦的,孩子們卻從中獲得了快樂,他們的童年生活也因此變得豐富而充實。課文的語言樸實、輕快,帶有濃濃鄉(xiāng)土氣;在作者的筆下,本來是辛苦的勞動,卻變得輕松和快樂。教學時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所以教師不妨更加放手地讓學生去自主朗讀感悟,引導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并在讀中漸漸習得基本的讀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體會一些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
2.通過多媒體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配樂、圖片欣賞等方法從美入手,表達美,再現(xiàn)美,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表達的美,以幫助學生解文。
3.注重抓關(guān)鍵字、詞、句,從關(guān)鍵字詞句入手,讓學生有一個從整體到局部的概念。學生通過對關(guān)鍵字句的理解,更加深了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四、教學過程
(一)回憶舊課,激發(fā)學習興趣
1.回憶我們連續(xù)學習了幾篇有關(guān)課余生活的課文,體會到了課余生活有許多樂趣,請你說說從《我們的民族小學》《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3課分別體會到了什么樂趣?(學生回憶交流)
2.你有沒有品嘗過勞動的快樂呢?就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掙錢交學費,同樣生活得快快樂樂。那他們的快樂又是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槐鄉(xiāng)的孩子》。
【設計意圖】建立學生前后聯(lián)系讀課文的意識,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ǘ┏踝x課文,初步感悟
1.簡介課型。
(1)同學們,仔細觀察課題和我們以前學習的有什么不同?
(2)我們現(xiàn)在學習的課文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精讀課文,如第1、2、3課;一種是略讀課文,如第4課。大家再仔細觀察一下,它們在編排上有什么不同?
。3)怎樣學習略讀課文呢?仔細閱讀導讀提示很重要
2.導讀提示。
自讀“提示”,邊讀邊畫出本課的學習要求,然后指名讀提示,交流并歸納出學習要求。
。1)讀讀課文,看看槐鄉(xiāng)的孩子有什么樣的快樂。
。2)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3)把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3.自主讀悟。
。1)對照略讀提示,輕聲自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長句一下子讀不通順,請你多讀幾遍。
(2)邊讀邊用筆畫出有關(guān)內(nèi)容,讀后與同學互相交流,有疑問的地方互相幫助解決,不能解決的地方作個記號。
4.交流收獲。
。1)前后4位同學組成4人小組,每個成員在小組里朗讀一遍課文,出現(xiàn)的問題互相幫助糾正,評選最佳選手。
。2)各組選派代表分節(jié)朗讀課文。
。3)師生出示圖片,結(jié)合課文插圖介紹槐樹、槐花。
槐樹,落葉喬木,羽狀復葉,花淡黃色,結(jié)莢果,圓筒形;ê凸麑嵖梢灾泣S色染料。
花、果實以及根上的皮都可以入中藥。
5.討論。
。1)槐樹什么時候開花?那花苞是什么樣的?文中又稱槐花叫什么?
。2)槐米有什么用處?
。3)課文哪部分介紹了槐米?
6.學生根據(jù)問題,讀讀相關(guān)的課文。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去自主朗讀感悟,引導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并在讀中漸漸習得基本的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ㄈ┵p讀課文,感悟理解
1.細讀品悟。再讀讀課文并仔細想想,你覺得“槐鄉(xiāng)的孩子真_____!”你是從哪里體會到的?
2.學生發(fā)表見解,全班交流。
預設1:槐鄉(xiāng)的孩子真懂事!
出示句子朗讀:“勤勞的槐鄉(xiāng)孩子是不向爸爸媽媽伸手要錢的,他們上學的錢是用槐米換來的!
體會:他們勤勞懂事,從小就知道分擔父母的辛勞,不伸手向父母要錢,靠自己的勞動換取學費。
預設2:槐鄉(xiāng)的孩子真快樂!
出示句子朗讀:“月落柳梢,勞累一天的孩子們帶著甜蜜的微笑進入夢鄉(xiāng)!薄爱斂|縷炊煙從村中升起的時候,孩子們滿載而歸,田野里飄蕩著他們快樂的歌聲!
體會:采摘槐米雖然非常辛苦,但是孩子們以苦為樂。這從對他們唱著快樂的歌,滿載而歸,從對他們帶著甜蜜的微笑進入夢鄉(xiāng)的描寫中可以看出來。課文中有關(guān)孩子們的`勞動場面,寫得歡快、輕松、活潑,一點也不給人以辛苦、勞累的感覺,也說明了孩子們的以苦為樂。
預設3:還有體會“槐鄉(xiāng)的孩子真辛苦!”“槐鄉(xiāng)的孩子真勤勞!”“槐鄉(xiāng)的孩子真可愛!”
出示句子朗讀:“槐鄉(xiāng)的孩子可不怕熱,他們背著水葫蘆,帶著干糧,沒等云雀開口歌唱黎明,就已經(jīng)爬到小山上了!薄澳泻⒊3J桥赖綐渖,用長長的鉤子一下又一下地削著槐米。”“女孩有的彎腰撿著,兩條辮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飛舞著;有的往籃里塞著槐米,頭一點一點的,像覓食的小鴨子!
體會:他們吃苦耐勞,以苦為樂,有很強的自立精神。
3.抒發(fā)感受。
讀了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可以用一句話來表述!
預設:
我覺得槐鄉(xiāng)的孩子很勤勞……
我覺得槐鄉(xiāng)的孩子很可愛……
我多么想和槐鄉(xiāng)的孩子一起采槐米……
我想,像槐鄉(xiāng)的孩子一樣……
4.賞讀品味。
。1)你喜歡課文中哪些句子。用筆畫出來,練習一下多讀幾遍,然后全班交流,并說說為什么喜歡(引導學生關(guān)注比喻句、排比句、描寫形象生動的句子,學會鑒賞等。)
。2)小結(jié):快樂不只來自于休閑、享樂,勞動中也有無窮的樂趣。同學們,讓我們也像槐鄉(xiāng)的孩子一樣熱愛勞動,去品嘗勞動的快樂吧!
【設計意圖】以讀為主,讀中感悟,同時通過多媒體手段,配樂、圖片欣賞等從美入手,以讀解文,在讀中表達美,再現(xiàn)美。
。ㄋ模┱n外延伸,拓展能力
說說自己課余所從事過的勞動內(nèi)容?梢允菂⒓庸鎰趧拥,也可以是幫助家長做家務的。先想一想準備說哪方面的內(nèi)容,再說說自己勞動的經(jīng)過和感受。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以文中孩子為例,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ㄎ澹┎贾米鳂I(yè)
在勞動中體會快樂。參與一次班級或家庭勞動:做值日、發(fā)作業(yè)本、洗碗、掃地……說說勞動后的體會。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勞動的快樂。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9
【教材簡析】
本課是第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主要講了“我”家門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當蒲公英開放的時候,草地就變成了金色,“我”和“弟弟”總是為了尋開心隨意揪它,但是有一次我發(fā)現(xiàn)了草地顏色的變化,還通過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了變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
【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學生獨立識字13個。
。病W生通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草地顏色的變化及原因,引導學生體驗文中“我”對蒲公英的感情變化。
。场⒂懈星榈睦首x課文,練習復述片斷,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
。、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養(yǎng)成留心觀察事物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本課第四自然段草地顏色的變化及原因是學生學習的重難點。
。、文中“我”的情感變化及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也是本課的重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大家都見過草地吧,都是什么色的?有一位同學看到的卻是一片金色的草地,你們想去看看嗎?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板書)金色的.草地。
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自由讀,檢查生字:
、蓬A習時大家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獨立識字的習慣,現(xiàn)在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茩z查生字。
。病⒅该x,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思考:讀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老師幫助學生梳理問題。
三、理解課文
學習第一自然段:
。、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跟著課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看看這片金色的草地。(出示課件)
。、指名讀,老師請一位同學來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文中的小朋友有什么感受?
3、大家是怎么贊美這片草地的,注意這句話后面的標點符號是(嘆號)。
。、看來文中的小朋友和我們的感受是一樣的,讓我們一起來贊美這片草地,請大家齊讀。
學習第四自然:
1、指名讀:
老師請一位同學來讀讀課文的第四自然段,其他同學認真聽,思考:我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顏色:板書:
綠、金、綠⑴這個發(fā)現(xiàn)你是從哪些語句知道的?你來讀一讀。
、颇阕⒁饬祟伾淖兓裁从嘘P(guān)?
、前磿r間的順序說說草地顏色的變化?
2、我還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形狀:板書(合攏、張開。)
、艔哪男┱Z句知道的?你來讀一讀。
、瓢甑降资窃趺磩拥,你想親眼去看一看嗎?
出示課件,音樂漸起,教師范讀:“原來,傍晚時蒲公英的花瓣都合攏了。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們的手,手掌張開時它是黃顏色的,要是攥成拳頭,黃色就被包住了。第二天,太陽升上來,蒲公英張開了自己的手掌,草地又變成了金色。”
、腔ò晔窃趺磩拥,我們再來默讀這幾句話,把表示花瓣動的詞語畫下來。
、龋ǔ鍪菊n件)指名說一說畫的詞語。
、烧l能看著這幾句話加上動作來讀一讀,請同學們注意他的動作。
⑹我們伸出手來,加上動作再來一起讀讀這幾句話。
一棵小小的蒲公英在草地上有許許多多,不引人注目,可是今天我們卻有了這樣一個奇妙的發(fā)現(xiàn),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怎樣?
。、指導朗讀:同學們請你們就帶著這種感情來練習朗讀,先自己練著讀一讀。
2、指名讀。
學習二、五自然段:
有了這個新發(fā)現(xiàn),“我們”有了什么變化?先在小組里說一說。
。薄⒅该f我們有了什么變化?(板書:尋開心)
2、“尋開心”是什么意思?誰在預習中查過辭典?
3、聯(lián)系課文說一說我們是怎么尋開心的?
。、現(xiàn)在呢?最喜愛(板書)。
5、發(fā)散:你會怎么愛?(會說點什么?會做點什么?)
。、指名讀、齊讀第五自然段。
四、總結(jié)全文
1、看副板書,全班交流黑板上
。、發(fā)散:
其實自然界還有許多花草也有這個特點,有沒有發(fā)現(xiàn)的,誰來說說你知道的?
總結(jié):同學們,大自然就是那么神奇美妙,大自然的花花草草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時時處處和我們一起生活,一起成長。課下請觀察你喜歡的花草,下節(jié)課說說你的新發(fā)現(xiàn),好嗎?
【板書設計】
綠金綠
發(fā)現(xiàn)金色的草地合攏張開
尋開心──最喜愛
【點評】
1、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揭示課題,給學生造成懸念,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病⑴囵B(yǎng)學生質(zhì)疑問難的能力,使學生在學習中能夠發(fā)現(xiàn)問題,教師將抓住這些重點問題,以學定教。
。、學習第一自然段時,出示課件,畫面上藍色的天空下,大片金黃色的蒲公英,色彩鮮艷,給學生以美的震撼,激發(fā)起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了解的欲望。
。、第四自然段是本篇的重點段,在學習時制作了精美的課件,伴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聆聽著教師聲情并茂的范讀,觸發(fā)了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入情入境。
。、引導學生通過看課件、動作表演將語言文字化為生動可感的形象,扎扎實實的引導學生實現(xiàn)“語言理解和運用、深處的思維和情感、表層的肢體活動”都得以多元協(xié)調(diào)的發(fā)展。
。、引導學生通過看課件、動作表演將語言文字化為生動可感的形象,扎扎實實的引導學生實現(xiàn)“語言理解和運用、深處的思維和情感、表層的肢體活動”都得以多元協(xié)調(diào)的發(fā)展。
7、通過閱讀,學生對課前所提出的問題已完全掌握,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并非最終目的,語文教材是培養(yǎng)學生實踐精神的范例,因此設計了實踐作業(yè),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或到自然中去留心觀察他們所喜愛的花草,練習說說他們的新發(fā)現(xiàn),享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通過品詞析句,領悟關(guān)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體會父親愛鳥、人與自然和和諧相處的情感。
3.初步感受從概括到具體描寫的表達方式。
教學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一、拓展文本,導入課題
1、出示《鳥》。
2、齊讀課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26課,《父親、樹林和鳥》,請大家?guī)е銈兊母惺,對樹林和小鳥的濃濃愛地讀一讀課題。(把聲音讀輕一點,柔一點,就能讀出對小鳥濃濃的愛,請再來試一試。)
3、詞語也是有溫度的,讀出自己的感受,我們也就能賦予它生命。
二、初讀課文,梳理字詞,整體感知。
1、過渡:讀課文,也要讀出自己的感受。昨天預習課文,讀課文嗎?
(讀正確了嗎,讀流利了嗎?)老師這里有一個自測,你能達到哪一級?
2、出示朗讀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3、老師這里有幾個句子,檢測一下。(誰愿意來讀一讀?)
4、出示、交流以下幾個句子
(1)童年時,一個春天的黎明,父親帶著我從滹沱河岸上的一片樹林邊走過。
a:指名讀。(誰敢來試試?)
b:讀準字音“滹沱河”。(滹沱河你讀準了,說明你的預習很認真)
c:簡介滹沱河。滹沱河發(fā)在河北省,是一條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古老的河流,滹沱河兩岸有著一大片幽深的樹林,環(huán)境十分優(yōu)美。
(2)我茫然的望著凝神靜氣像樹一般兀立的父親。
a、讀準“茫然”、“凝神靜氣”、“兀立”;(這個句子,可不容易讀好,
我們先來讀讀這三個帶點的詞語。)
b、掌握停頓:我茫然的望著/凝神靜氣/像樹一般兀立的父親。(讀會了難讀的詞語,再來讀句子,就容易多了,誰來試試?你讀得真好,我聽出來了,你在這幾個地方做了停頓。)
C 、小結(jié):遇到難讀的長句子,我們可以先把難讀的詞語找出來讀一讀,根據(jù)意思先劃出它的停頓,就能讀好。
(3)父親說:“黎明時的鳥,翅膀潮濕,飛起來沉重!
我的心理掠過一陣沉重。
a、出示“沉重”。(你的預習很仔細;預習的時候你漏掉了一個重要的信息。)
b、讀文章時遇到不懂的詞語,可以先查字典,再聯(lián)系上下文想想。
三、創(chuàng)設情境,品讀開頭,進入文本
1、過渡:同學們,把課文讀正確、流利、讀出感情是語文學習的最重要的任務。現(xiàn)在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課文,用心去體會作者的情感。
注意聽清要求:
(1)一邊讀,一邊想,你覺得課文的哪句話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2)課文讀完一遍就坐好。
2、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3、你從這句話讀到了什么?從哪個詞語讀到的這種感受?
4、你最喜歡什么?把這種深厚的感情送進去讀一讀。
5、小結(jié):作者只用了一句話就簡明的寫了父親對鳥深厚的喜愛之情,這就是概括描寫。
四、小組合作,品讀細節(jié),體會情感。
1、過渡:但是,一篇文章里如果只有概括描寫,沒有具體描寫,那就好比大樹只有樹干,沒有枝葉,內(nèi)容不生動,不具體,讓人不愛看!陡赣H、樹林和鳥》這篇文章描寫了一生最愛鳥的父親,下面讓我們走進父親,去看看文章“從哪些地方能看出父親一生最喜歡樹林和唱歌的鳥”。同們學,要讀懂一個人,就要學會察顏觀色,看看他的`動作,聽聽他的語言,看看他的神態(tài)。下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這個問題。
2、出示探究問題
(1)從哪兒能看出父親一生最喜歡樹林和唱歌的鳥?聽了
(2)為什么“我”聽了父親的話,心里掠過一比沉重,也由衷地感到高興?
要求:先自己讀一讀,找一找,在你找到的句子旁邊寫一寫自己的感受,然后在組內(nèi)談談自己想法。
(2)出示“小組合作分工及角色責任”
組長:組織組員每人至少就一句談談自己的感受。
紀檢員:噪音紀律監(jiān)察控制(采用蜂音討論)。
記錄員:清楚地記錄組員討論的有用的信息。
分享員:代表小組向全班匯報討論結(jié)果.
3、小組合作。
4、全班交流
交流要求:認真傾聽,別的組說過的不重復。
第一組:父親的動作(解讀“發(fā)覺鳥”“聞鳥味”)
突然,父親站住了,朝幽深的霧蒙蒙的樹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聞了又聞。
1、找出動詞。
你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了父親對鳥的愛。抓住動詞“上上下下”
“望了又望”“聞了又聞”。
2、品讀句子,體會“仔細”。
從父親的這些動作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看得很仔細)請你把這種感受送進句子里讀一讀;生活中,你會對什么“上上下下看了又看,上上下下聞了又聞呢”。(請兩三個學生說一說,再把這非常喜歡的感情送到句中去讀一讀);父親只看了一次,聞了一次嗎?(體會“又”,看了很多次)父親看得可真仔細,全班讀一讀,讀出父親濃濃的愛。
3、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父親望見了什么?(樹葉在動)看見樹葉在動,父親知道了什么(林子里有鳥,小作者能看到嗎?)父親聞到了什么?(鳥的味道,你聞到過鳥味嗎?你知道鳥味是什么樣的嗎?)看見樹葉動,只有父親知道有鳥,走進樹林,只有父親才能聞到鳥味。這說明父親經(jīng)常來樹林,對鳥非常熟悉。
4、創(chuàng)設情境,體會“深深地愛”
從父親的“仔細”和“熟悉”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父親非常愛鳥)是啊,父親一定是深深地愛著樹林和鳥,才會對它們?nèi)绱耸煜,一定是?jīng)常來到樹林看望小鳥,才會對它們?nèi)绱肆私。在父親眼里,看看幽深的樹林,聽聽鳥兒們的歌唱,那真是一種享受、一種幸福。讓我們把這種幸福和享受送到句子中去讀一讀。師引讀“所以,父親站住了,生接讀:朝幽深地霧蒙蒙的樹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聞了又聞。(讀輕一點,慢一點,讀出父親濃濃的愛)
5、小結(jié):剛才我們父親的動作中感受到了父親的愛鳥。讓我們把掌聲送給()號學習小組,他們引領我們探究了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
第二組:父親的神態(tài)(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說話練習)
我茫然地望著凝神靜氣像樹一般兀立的父親
1、從這句話中,你讀到了什么?(我什么都不知道,父親卻看得如此專注,對鳥們熟悉,喜愛。)
2、“茫然”、“凝神靜氣”是什么意思?
3、父親靜靜地望著樹林,他在想什么呢?
三、第三組:父親的語言(品讀句子,感情父親的愛鳥之情)
(一)解讀“聽鳥歌””
1、出示“這是樹林和鳥最快活的時候!备赣H說。
我知道這也是父親最快活的時刻。
2、從父子的對話中,你讀到了什么?
3、你最快活的時候是什么?
4、體會父親對鳥兒的熱愛之情,讀句子。
5、你快樂,所以我快樂,這就是愛,是真摯的愛。
(二)解讀“為鳥憂”
1、出示:過了一會兒,父親對我說:“鳥最快活的時刻,是飛離樹枝飛向的那一瞬間,但這時也最容易被容易被獵人打中!
2、從父親的語言中你讀出了什么?(對鳥的生活習性非常熟悉,鳥
兒容易受傷,父親對此深深的擔憂。)
3、把你的感受送到文章里去讀一讀。
4、角色體驗,體會父親的愛鳥。
A:鳥兒快樂,父親就快樂,鳥兒有危險,父親就擔憂,同學們,在生活中,誰會因為你的快樂而快樂,誰會為了你的安危而擔憂。(親人、父母)
B:父親的對鳥兒們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感呀(是朋友,是親人)父親是多么的愛鳥呀!讓我們再深情地讀一讀文章的第一自然段。
四、小結(jié):父親對鳥的愛流露在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之中,這就是具體描寫。父親之所以對樹林和鳥如此熟悉,是因為他一生最愛樹林和唱歌的鳥。
五、交流第二個問題:
為什么“我”聽了父親的話,心里掠過一比沉重,也由衷地感到高興?
1、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2、你從這句話中讀到了什么?
3、我為什么“沉重”?如果父親是獵人會怎么樣。
(1)體會我為鳥憂
(2)小結(jié):我受父親的影響,有了愛鳥,護鳥之情。
六、總結(jié)提升
1、讓我們再來讀一讀課題。
2、課題中的頓號可以換成哪個字?(愛)
3、愛的表達方式有很多種?對于樹林和鳥,我們應該怎么去愛呢?
4、我們?nèi)祟惡痛笞匀灰椭C相處。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11
1.我們的民族小學
學習目標
1.認識“壩、傣”等5個生字。會寫“坪、壩”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19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這所民族小學的喜愛之情。
3.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課文,抄寫描寫窗外安靜情景的句子。
課前準備
1.課前發(fā)動學生搜集有關(guān)我國少數(shù)民族服飾和風情的圖片、文字資料。
2.具有云貴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特色的音樂磁帶或CD碟片。
3.詞語卡片。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關(guān)圖片,介紹自己了解的少數(shù)民族的情況。
學生展示介紹,教師提示學生著重介紹少數(shù)民族的服飾特征、生活習俗。
2.教師利用課后資料袋中的圖片,補充介紹課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數(shù)民族的情況。
二.揭示課題,范讀課文。
1.在我國西南邊疆地區(qū),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處。不同民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學校共同學習。就有這樣的一所民族小學,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參觀一下?
2.板書課題:我們的民族小學。
3.教師配樂范讀。
三.自學生字新詞,試讀課文。
1.這所民族小學美不美?大家肯定想親自去走一趟,轉(zhuǎn)一圈。請你自己試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根據(jù)注音拼讀一下,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
2.學生試讀。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
教師相機出示每小節(jié)中帶生字的新詞,正音、鞏固。學生感到陌生的詞語也該提示。
四.分組朗讀,組間比賽
1.分小組朗讀,每組讀一自然段,各組練習。
2.各組練習后進行比賽。
五.鞏固字、詞,指導寫詞。
1、 指名讀生字,新詞。
2、 指導書寫課后田字格中的字。
a.著重分析指導“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圍結(jié)構(gòu),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結(jié)合緊湊。
“蝴”左中右結(jié)構(gòu),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構(gòu)成。
“雀”字“小”字下邊的撇(丿)要長些。
“舞”字中間四豎要寫短小、靠攏些,第三橫要長些,整個字第十三畫是撇折。
b.學生寫字。
3.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導入: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感受到了民族小學的美。這一課我們要急需朗讀感悟,我們會進一步地發(fā)現(xiàn)民族小學的美和課文的.美。
二.分段讀議,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請各自輕聲讀第一段,想一想讀著這部分課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學生讀后交流。
可引導學生從上學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學生的服飾、到校后的活動等方面想象、講述。
c.大家一邊在頭腦中展開想象一邊朗讀就能讀得更入情入境,誰來讀一讀?
教師評點后再指名練習。
d.配樂朗讀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當,當當!當,當當!”大青樹上的鐘聲敲響了,民族學校的學生開始上課了。請各自輕聲朗讀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學的孩子是怎樣上課學習的,說說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學生各自讀課文,然后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結(jié)合自己認真上課的情況想象補充,譬如:大家專心聽講,窗外有猴子蹦來跳去都不去張望;大家積極開動腦筋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小手舉得高高的;讀書時整齊響亮,聲音抑揚頓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樹、一只小鳥、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們學習這么認真,課文朗讀得這么動聽,你會怎么做?
引導學生轉(zhuǎn)換角色,入境體悟窗外的安靜,體會仿佛是周圍的花草鳥蟲猴子都被教室里優(yōu)美的讀書聲吸引,靜靜地欣賞,不忍打攪。
反復朗讀這幾句話。
d.下課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場會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讀有關(guān)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這所民族小學留給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們參觀了這所民族小學,了解了他們上學、上課學習、下課活動的情景,多么美麗的民族小學,多么可愛的學生!參觀結(jié)束了,讓我們說上幾句道別的話。
c.抒情地齊讀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讀,比賽背誦
1.課文寫得很美,你喜歡哪一部分?請你有感情地朗讀一下。
2.把你喜歡的部分背下來,看誰先背出來。
四.抄寫句子,加強積累
把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抄在作業(yè)本上。
五.綜合性學習
你們的課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讓我們把每天的課余生活記錄下來?梢杂萌沼浀姆绞絹碛,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來記,以后我們再來交流。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學會“德、測、慕”等八個生字,求學網(wǎng),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不懂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3、多讀多想,讀懂課文內(nèi)容,體會倫納德老師對學生的愛。
教學重難點:
1、了解“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在耳語測試中“我”是怎樣做的。
2、體會“我”聽到老師說出“我希望你是我女兒”這八個字后的感受。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在我們身邊常有些殘疾人,你了解他們嗎?你理解他們的需要嗎?你知道關(guān)愛、尊敬殘疾人,就是一份美好的情感嗎?現(xiàn)在我們一起去認識一位殘疾的小姑娘,體驗一下她的感情生活。 板書:《難忘的八個字》
2.(哪八個字?誰說的這個八個字?為什么難忘?……) 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認認真真地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1.自由讀文,讀通句子,讀準字音。
2.默讀,大體了解課文內(nèi)容。思考:你讀懂了什么?哪里沒讀懂?
(1)思考后自由發(fā)言,概述課文內(nèi)容。
(作者因為先天缺陷,因此很自卑,為了避免同學們的嘲笑,她撒謊,她弄虛作假。自從老師對著她的耳朵說了“八個字”后,使她改變了對人生的看法。)
(2)請同學們把沒有讀懂的語句,和上下文聯(lián)系起來多讀幾遍,多讀多想。還不懂的,作上記號,有疑問的,把問題寫在旁邊。
三、細讀課文質(zhì)疑交流。
1.把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提出來。
(①小女孩為什么對同學撒謊心里就好受點?②“沒有一個人比我更愛她”,是什么原因?③用做假的辦法對付耳語測試,怎么理解?④為什么倫納德夫人說的八個字會對小女孩產(chǎn)生那么大影響?等等)。
2.你對哪個問題感興趣,你認為哪個問題重要,你就帶著這個問題,讀一讀有關(guān)的課文?梢耘c身邊的同學討論,也可以找要好的伙伴討論。
3.交流。鼓勵學生主動積極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要求發(fā)言者,先交代探討的是什么問題,再說說是怎么讀書思考的,然后闡明自己的見解,在交流中鼓勵學生發(fā)表不同意見,尊重學生獨特的.體驗與感受。
4.探究:說說你心目中的倫納德夫人。
(對這個問題的探究,要依據(jù)學生的實際,不要強求達到某種目標。能對倫納德夫人的愛的教育有所感悟即可。)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談了對倫納德老師的初步印象,我們都被倫納德老師對學生慈母般的愛以及“我”愛倫納德老師的深情所感動著。今天就讓我們帶著這份感動,繼續(xù)欣賞這篇課文。
二、理解、感悟文章內(nèi)容。
1、指名分段讀課文。(配背景音樂)
2、多媒體出示中心問題:“我”為什么對倫納德老師說的八個字難以忘懷?
要求:(1)自讀課文,劃出重點詞句,并說說理由。
(2)在小組內(nèi)交流、歸納大家的看法,組織好語言,最后把本組意見在全班交流。
3、人學習思考的基礎上,在小組中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要點:
a “我越來越敢肯定……甚至沒人喜歡我”
就是這樣一個孩子,老師卻對她說出了那溫暖的八個字,這怎么能不讓人感動呢?她又怎樣會忘記呢?
b “很美、溫柔可愛……笑瞇瞇的眼睛”
倫納德老師不僅有著美麗的外表,更有一顆愛殘疾學生的美好心靈,這樣的老師怎不讓人喜歡呢!
c “這八個字仿佛是……人生的看法”
倫納德老師輕輕的對“我”說:“我希望你是我女兒!边@溫馨的、充滿愛意的話語似一束陽光射進“我”的心田。他改變了“我”對人生的看法,老師不因為“我”長得難看而嫌棄“我”,卻給了“我”比一般孩子更多的關(guān)愛;他的愛讓自卑的“我“恢復了自信心,重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三、擴展:課前同學們搜集了很多有關(guān)的資料和故事,誰愿意把自己搜集到的資料和大家分享。在學生介紹的同時,老師根據(jù)情況適當補充張海迪、海倫·凱勒、桑蘭等故事,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四、總結(jié)并布置延展性作業(yè):
黑夜里的一盞燈火,寒冷時的一件外衣,都會讓我們感到無比溫暖。同學們,伸出你的手,獻出你的愛心,去關(guān)心你的朋友,不幫助那些需要有困難的人,你也會體驗到一種快樂。
2、找出描寫人物相貌的語句,先讀讀,后說說課文是怎樣具體描寫人物相貌特點的。
(先讓學生多讀,然后要說清楚兩個人物相貌描寫部位不同,都是具體的形象的描寫。)
板書:
31 難忘的八個字
溫暖我冰冷的心
老師對我真摯的愛 → 我希望你是我女兒 → 安慰我受傷的心
改變我對生活的看法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13
一、單元教材文本解讀
本組教材以名人故事為專題,將導語、課文、語文園地、課后練習等內(nèi)容系統(tǒng)、完整地組織在一起,安排了《灰雀》、《小攝影師》、《奇怪的大石頭》三篇精讀課文和一篇略讀課文《我不能失信》以及一個語文園地!痘胰浮、《小攝影師》分別講述了列寧、高爾基和孩子之間發(fā)生的故事,《奇怪的大石頭》、《我不能失信》記敘了李四光和宋慶齡小時候的故事。四篇課文所展示的不是他們作為革命家、文學家和地質(zhì)學家的豐功偉績,而是他們?nèi)粘I钪械钠椒残∈,體現(xiàn)出了他們崇高、美好的品質(zhì)。
二、教學建議
教學本組教材,要注意各部分內(nèi)容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發(fā)揮其整合的優(yōu)勢。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要有意識地突出本組專題。在閱讀教學中,要使閱讀教學和口語交際、習作等訓練結(jié)合起來,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本組的四篇課文,通過具體的事例展示了那些名人在平凡的小事中不平凡的一面。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通過默讀和朗讀理解詞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名人身上的優(yōu)秀品德,并使學生受到熏陶和感染。與此同時,要培養(yǎng)學生學會邊讀書邊思考,積累語言的習慣。
三、單元教學目標
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二學段的識字寫字、閱讀、口語交際、習作提出的明確要求,結(jié)合本單元文本特點,我們應該達到以下目標:
1、會認37個生字,會寫40個生字,掌握詞語表中的46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灰雀》、《小攝影師》、《我不能失信》中人物的對話。
3、在對課文閱讀過程中了解文章主要內(nèi)容,并能通過關(guān)鍵詞句體會人物內(nèi)心活動,體會人物高尚、美好的品質(zhì)。
4、學會引用人物語言的幾種方式。
5、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故事講給同學聽,講故事時要講得清楚,讓別人聽明白;聽故事時要認真。
6、背誦好詞佳句,背誦“讀讀背背”中的名人名言,搜集更多的'名人名言。
7、學會通過事情表現(xiàn)人物性格特點的寫作方法,并養(yǎng)成修改文章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通過默讀和朗讀理解詞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2、體會名人身上的優(yōu)秀品質(zhì),并使學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3、培養(yǎng)學生學會邊讀書邊思考,積累語言的習慣。
【教學難點】
1、通過對話和細節(jié)描寫,體會人物心理。
2、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內(nèi)容寫具體的。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 會認2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盛開、玩耍、一本正經(jīng)、使勁、假裝、引人注目”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nèi)容,進一步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帶來的樂趣。
4初步體會課文中一些句子表情達意的作用。
教學重難:
初步體會課文中一些句子表情達意的作用,感受大自然帶來的樂趣。
教學時數(shù):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齊讀課題:金色的草地
2.課前置疑:讀了課題,你想問什么問題嗎?
整理問題:草地怎么會是金色的呢?我們一起到課文中間去找答案吧!
二、檢查預習
1.開火車讀生字。
2.小老師教讀:多音字:“假”“朝”
字形:“絨” “!
3.交流課前收集的關(guān)于蒲公英的資料、并展示圖片。
4.抽讀課文。
三、初讀課文,感知全文。
課文主要寫了兩件事情,你能找出來嗎?
歸納總結(jié):
1 哥倆在草地上玩耍。
2 草地會變色的原因。
四、理解課文
1、齊讀一自然段:思考:我們窗前有一個什么樣的草地?由“長滿”“盛開后變?yōu)榻鹕斌w會蒲公英的多。
2、朗讀。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齊讀第一自然段
草地這么美,我和弟弟常去玩,他們怎么玩呢?
二、感知第二自然段
1 自讀第二自然段.
2 演一演:根據(jù)第二自然段的內(nèi)容,同桌分角色進行表演.
3.匯報表演.
4.想像自己的腳下就是那片長滿了蒲公英的草地,說一說,在這樣一個地方,你的感覺怎么樣?
5朗讀:讀出歡樂的氣氛.
三、理解第三自然段.
1 自讀第三自然段.思考:忽然有一天,我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對了,]金色的草地在悄悄的變化,說一說,它是怎么變的.?
早上:綠色 白天:金色 晚上:綠色
2 它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小組討論,在書上勾出句子,讀一讀,再說一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3 匯報:
4蒲公英的花瓣可以張開,合上,所以草地也就跟著變色了.
5朗讀:體會草地的變化的原因.
6、齊讀4自然段:從這里,你體會到小作者對草地和蒲公英充滿了一種什么樣的感情。
四、完成課后練習二:回顧全文:從課文哪些地方,你感受到草地的有趣和蒲公英的可愛。
五、有感情地朗讀。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學會11個生字及新詞,認讀3個字。
2、能區(qū)別指定的4組形近字并能組成詞語。
3、了解山區(qū)的孩子一年四季上學時的情景,感受他們上學時的歡樂。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山區(qū)的孩子一年四季上學時的情景,感受他們上學時的歡樂。
教學難點:
想像一年四季“我們”在上學路上的歡樂情景。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11個生字及新詞,認讀3個字。
2、能區(qū)別指定的4組形近字并能組成詞語。培養(yǎng)學生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的過程,學會11個生字及新詞,并能正確書寫。
教學難點:
區(qū)別形近字的形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第2課。
二、朗讀課文
朗讀課文,大家評議,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
三、學習生字
1、默讀課文,畫出文中生字連帶的詞語讀一讀。(困)
2、根據(jù)生字構(gòu)字特點兩個人一組識記,然后匯報。
3、對于難寫的字教師指導書寫。(范寫)
四、練習寫字
1、認真觀察整個字,記住每一筆的位置,然后書寫,一氣呵成。
2、寫后對照范字檢查不足,寫每一個字都要有進步。
3、教師行間巡視,重點輔導。
五、完成課后練習題
六、作業(yè)
抄寫本課生字生詞
板書設計:
上學一路歌
溪滑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2、了解山區(qū)的孩子一年四季上學時的情景,感受他們上學時的歡樂。
教學重點:
了解山區(qū)的孩子一年四季上學時的情景,感受他們上學時的歡樂。
教學難點:
想像一年四季“我們”在上學路上的歡樂情景。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就是山區(qū)的孩子,那么誰愿意說一說在你上學的路上都能看到些什么?(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一說)
1、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別的地方的山區(qū)小朋友們一年四季在上學的路上都看到了什么。
2、默讀思考:每個季節(jié)各有什么樂趣?
看提示,口頭填空。
春天上學,走一路,()。
夏天上學,走一路,()。
秋天上學,走一路,()。
冬天上學,走一路,()。
二、精讀課文
1、你對那所山區(qū)的小學生在哪個季節(jié)上學的情景感興趣,介紹給同學聽,并說說你感興趣的理由。(困)
介紹春天
a朗讀描寫春天上學情景的句子,并標畫好詞佳句。
b說說感興趣的理由。
c指導朗讀:邊讀邊想像。
d指名朗讀,把你的感受讀給大家聽。
介紹每個季節(jié)的方法大致相同,僅對重點問題做些提示。
介紹夏天
a邊讀邊想像:溪水、丁冬丁冬的水聲、濕鞋印。
想像我們在上學路上的'歡樂情景。
b把自己的感受通過讀表現(xiàn)出來。
介紹秋天
a邊讀邊想像:砸核桃、摘酸棗。黑手指、紅酸棗。
b把自己的感受通過讀表現(xiàn)出來。
介紹冬天
a指導朗讀:讀“小溪變成了長長的大滑梯”時,突出“變成了”,表現(xiàn)出驚奇;突出“長長的大滑梯”表現(xiàn)出多么神奇、有趣。
b邊讀邊想像,再通過讀把感受到的表達出來。
c思考:同學們到了學校,為什么“又都怪學校太近太近”?說說你的相法。
2、分季節(jié)讀課文,你喜歡哪個季節(jié)上學路上的景色,你就讀那個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
你能用自己的口吻向城市小學生介紹一下你在一年四季上學路上看到的情景
四、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山區(qū)孩子一年四季在上學路上的歡樂情景,并通過邊讀邊想像的方法感受他們上學時的歡樂。
五、作業(yè)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2、上學一路歌
春天 野花
夏天 溪水
秋天 野果
冬天 冰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相關(guān)文章:
三年級語文上冊爬天都峰教學設計03-07
三年級上冊語文《給予樹》教學設計12-20
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1-21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04-18
語文上冊教學總結(jié)04-18
六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設計06-28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鯨》的教學設計07-09
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教學設計01-02
六年級上冊語文草原教學設計08-13
高二上冊語文《蜀道難》教學設計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