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綜合性學習《戲曲大舞臺》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綜合性學習《戲曲大舞臺》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綜合性學習《戲曲大舞臺》教學設計1
一、教材分析
“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個單元選的都是文化藝術方面的文章!稇蚯笪枧_》介紹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幾種劇目,如京劇、豫劇、黃梅戲等。讓學生在此次活動中既要掌握一些戲曲知識,又要生發(fā)對人生的思考和認識,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陶冶情操。
二、教學目標
1、通過了解中國戲曲這種傳統(tǒng)藝術,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文化的感情,提高藝術修養(yǎng)。
2、了解中國戲曲的基本知識,鑒賞中國戲曲。
3、引導學生對舞臺藝術產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高雅的藝術情趣。
4、以了解欣賞中國戲曲為中心,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
重點:新課程標準還指出學生要有較豐富的積累,從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出發(fā),我把“搜集并整理資料,了解中國戲曲知識”作為教學重點。
難點:在具體的活動中,既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活動感受,又要充分考慮到學生思維水平的有限,所以我把本課的教學難點設定為“通過活動,感悟人生”。
三、活動方法
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說過,“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教學方法的選擇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生動、有趣,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此,我選擇了小組競賽法、討論法、實踐表演法來組織教學活動,指導學生充分體會中國戲曲的博大內涵、悠長韻味,引導他們感悟人生哲理。
四、活動設想
語文學科本身具有包羅萬象的特點,而七年紀學生由于思想和心理還不成熟,缺少豐富的人生體驗,《戲曲大舞臺》又是一項讓學生體驗和感悟中國戲曲文化的綜合性活動。教師即使使出渾身解數(shù),也難以講清中國這一悠遠文化藝術,而對學生來說,難度也是不小,因為在流行音樂、街舞、勁舞充塞大江南北的當今時代,學生對中國這一古老的藝術形式陌生了,甚至聞所未聞。為了突破這些難點,激發(fā)學生興趣,我就提前布置超級任務,要求每位學生回家聽老人或影音作品,說說戲,唱唱戲,有興趣的還可以學唱兩段,也可鼓勵美術愛好者畫畫花臉譜。這樣的活動會使學生很積極,成為十足的小戲迷,而且讓他們自導自演排練幾個節(jié)目,以便在活動課上大顯身手。但這并沒達到目的,還要求學生掌握一些戲曲知識,于是抓住學生興趣濃厚之機,促其讀課本所給材料并自行擬題,以了解我國源遠流長的戲曲文化。根據(jù)活動設計,我又制作了多媒體課件,再以娛樂的形式安排五個環(huán)節(jié),將枯燥乏味的聽、講,變有聲有色的說、唱、畫、演。
五、活動環(huán)節(jié)
本次活動我設計了四個環(huán)節(jié),即開心辭典、超級模仿、紙上談兵、個性宣言。
。ㄒ唬╅_心辭典——戲曲知識競賽
根據(jù)課本所給內容,讓學生擬題,我再稍加拓展,將這些題目匯集成競賽的題型。學生分六組,以小組競賽的形式進行。這樣既增強競爭意識,又促進小組成員的合作探究,在競賽中更加速了知識的記憶。(這是本次活動的重點環(huán)節(jié),競賽題見課件)
(二)超級模仿——才藝大比拼
學生將課余畫的臉譜,學唱、排練的`戲曲小品,到這次活動中來上演自娛自樂,棄枯燥的學習為愉悅的活動,能激發(fā)起學生對民族藝術的濃厚興趣。
(三)紙上談兵——振興家鄉(xiāng)戲
通過課下的積極準備,學生在活動中會表現(xiàn)的很出色。此時雖然對戲曲知識有了一定的積累,也學會了幾段唱,還應讓學生了解我們的家鄉(xiāng)和家鄉(xiāng)的地方戲曲,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三個問題(見課件)。讓學生分組討論,鼓勵學生主動獻策振興家鄉(xiāng)戲,樹立起愛我家鄉(xiāng),愛我民族藝術的強烈責任感。
(四)個性宣言——記下自己的感受
這一環(huán)節(jié)既是本次活動的主旨又是難點,即寫作訓練和人生觀的引導。首先是讓參加戲曲排練并演出的同學談談感受,此時學生一定會有所感悟:戲可以重演,人生卻不能再來。誠然,戲排錯了不妨再來一次,人生之路走錯了只有悔之晚矣。所以在這里,我會不失時機的喚醒學生的情感:再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決不能隨波逐流,一定要認真思索,自主、獨立的選擇,走穩(wěn)人生每一步,隨即布置寫作(見課件)。
通過這次活動的設計,我也深有感觸:人生是美好的,人生是絢麗多彩的,回首走過的人生之路,總有不盡人意之處,但我努力了!揮揮手告別過去,擦干淚不言放棄。相信只有在人生之路上不斷有體驗的艱辛,才會有收獲的喜悅!
最后祝愿各位評委、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在各自得人生道路上涂抹出像戲曲臉譜一樣斑斕的色彩!謝謝!
綜合性學習《戲曲大舞臺》教學設計2
創(chuàng)設情境:
本單元我們重點接觸了藝術方面的文章,從中看到了作家對藝術的體驗和感悟,由此生發(fā)了對人生的思考和認識,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陶冶了情操。積于此我們今天準備了這節(jié)題為《戲曲大舞臺》的綜合活動課,來進一步了解、觸摸我國的戲曲藝術,培養(yǎng)我們高雅的藝術情趣。
學習目標:
1、初步識記并積累戲曲文化知識,如幾種主要地方戲的名稱、特色和京劇的臉譜知識、行當?shù)取?/p>
2、利用多媒體欣賞戲曲名段,說一說戲曲文化的魅力,引導學生對舞臺藝術產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高雅的藝術情趣。
3、探討青少年對傳統(tǒng)戲曲的態(tài)度,針對問題提出應對措施。
4、通過了解中國戲曲這種傳統(tǒng)藝術,培養(yǎng)學生熱愛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感情,提高藝術修養(yǎng)。
學生課前活動:
1、自主閱讀教材,同學間分組合作查找資料,通過書籍、網絡等渠道了解中國戲曲的一般知識。
2、訪問劇團專業(yè)人士或戲曲愛好者,了解戲曲文化知識和我們家鄉(xiāng)的地方戲。
3、調查青少年對戲曲的態(tài)度,以及應對措施。
課堂教學過程:
一、導語
課堂調查學生對戲曲的了解程度,引入: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包括歷史悠久的戲曲文化。我們可以欣賞河南豫劇的淳樸厚實,此外,在戲曲上,還有京劇的雍容典雅,越劇的輕柔婉轉,梆子戲的高亢悲涼,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民族文化的瑰寶————戲曲天地中,去品味它悠長的韻味吧!
二、在這節(jié)課上,我們要達成的學習目標是(見上述學習目標),學生齊讀。
三、賽一賽,積累戲曲常識
1、賽一賽
。1)課前,你們在前幾天的自主學習活動中,一定搜集到很多有關戲曲的資料,了解了戲曲的.一些常識吧。下面我們就檢測一下,檢測分必答題、搶答題,必答題分組進行,搶答題誰最先舉手作答并回答正確,就可為本組掙分,最后評出評出優(yōu)勝組,給予小小的獎勵;
每題10分,現(xiàn)在大題開始。(大屏幕顯示)
必答題有兩輪,搶答題有兩輪:
必答題(每題10分):第一輪第一組題
1、被稱為“中國戲曲之母”的劇種是哪個劇種?(昆劇)
2、中國戲曲起源于哪些形式?(民間歌舞、說唱、滑稽戲)
3、與希臘的悲劇、印度的梵劇合稱為世界三大古老戲曲的劇種是什么?(中國戲曲)
第二組題
1、全國現(xiàn)有的戲曲劇種大約有多少?(360多種)
2、享有“東方歌劇”盛譽的是哪個劇種?(京。
3、戲曲表演藝術有哪些技術方法?(手、眼、身、法、步)
必答題:第二輪(連線題)
第一組題
昆劇芬芳的泥土氣息
京劇濃濃的河南特色
黃梅戲中國戲曲之母
豫劇東方歌劇
第二組題
梅派A天真、活潑、熱情的少女形象,具柔媚嬌婉的風格
程派B以氣與力取勝,有陽剛之美,具剛健婀娜風格
荀派C善良、溫柔、華貴、典雅而具正義感的古代婦女
尚派D遭遇悲慘,具有外柔內剛性格的中下層女性
搶答題(每題10分)第一輪
一判斷正誤
1、中國戲曲起源于民間歌舞、說唱、滑稽戲。(正確)
2、我國戲曲講究“唱念做打”四種藝術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種技術方法來表現(xiàn)人物。(正確)
3、戲劇表現(xiàn)于生活的基本手法是虛擬——沒有實物的表演。(正確)
4、京劇稱為“中國戲曲之母”。(錯誤)
二看圖片辨劇目(略)
搶答題:第二輪
1、說唱對戲曲發(fā)展的影響主要有哪兩個方面?
。ㄕf唱文學對劇本創(chuàng)作的影響,說唱音樂對戲曲唱腔的影響)
2、“參軍”是曹操創(chuàng)建的一種官職的名稱。魏晉南北朝多設置“參軍”一職,是一種相當縣一級的重要幕僚。著名詩人陶淵明和鮑照都做過“參軍”。參軍戲是唐代一種重要的戲劇形式。它是繼承古代的“優(yōu)”的滑稽戲謔、巧言善辯的傳統(tǒng)發(fā)展而來的。表演發(fā)展到由兩個角色,一個叫“參軍”,一個叫“蒼鶻”,請問:表演中被戲弄的角色是——(參軍)
3、元雜劇是中國戲曲發(fā)展的黃金時代,產生了大量的優(yōu)秀劇目(今存一百多種)和優(yōu)秀劇作家,你能說出作家中最杰出的是誰嗎?
。P漢卿,被稱為中國的莎士比亞,一生寫有60多個劇本,現(xiàn)存18種,有很高的國際影響。)
4、王國維在《宋元戲曲史》中稱贊“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劇中,亦無愧色也”的中國古代戲曲作品是?
A《西廂記》
B《竇娥怨》
C《漢宮秋》
5、唐玄宗時大力鼓勵戲劇,在宮中設立了“優(yōu)伶”習藝班,自己有時也參與演出,舊時代的戲曲界把他視為戲劇的祖師爺,至今中國和日本都把戲劇界稱為“梨園”。請問:把戲劇界稱為“梨園”是因為——
A習藝班當時設置在梨園殿;
B習藝班周圍種植著許多梨樹;
C唐玄宗給習藝班定的名稱。
6、大文學家歐陽修在編撰《新五代史》時,專為“伶官”立傳,并在《五代史伶官傳序》中寫下這樣一段著名的話:“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請問“伶官”是指——
A聰明伶俐的官員;
B宮中的戲劇演員
7、中國戲曲表演人物的一個突出特點是把角色歸為若干行當。“旦”角是女性角色,請說出“旦”角可分為哪幾類?(三種即可)
正旦、花旦、武旦(刀馬旦)、老旦、閨門旦、彩旦等。
8、“生”和“凈”都是扮演男性角色,請問在包公戲中,包公這個角色屬于“生”角還是“凈”角?(凈角)
9、臉譜是我國戲曲一項富有特色的夸張性的化妝藝術,它設色鮮明,勾繪精巧,富有圖案美,是把繪畫和表演統(tǒng)一在演員一張臉上的獨特藝術。不同顏色的面部化妝,有著不同的象征意義。請問含有貶義,代表兇詐的是——
A黃臉和白臉
B藍臉和綠臉
C金臉和銀臉
10、下列對京劇唱腔的描述正確的是——
A西皮是一種較舒緩、深沉的曲調;
B西皮是一種比較明快、活潑的曲調;
C西皮唱腔適合表現(xiàn)憂郁、哀傷的情緒。
優(yōu)勝組老師給予小小的獎勵。
2、問一問
由大屏幕看圖片猜劇目引入,在所有戲曲中,影響力最大的劇中是什么?(學生答:京。┨岬骄﹦,就不能不提京劇和其他戲曲的最大的區(qū)別,那就是臉譜。下面,讓我們來判斷一下,京劇演員臉上五顏六色的臉譜代表什么。
出示臉譜圖片,學生探討,并總結臉譜特征:
簡單地講,紅臉含有褒義,代表忠勇;
黑臉為中性,代表猛智;
綠臉藍臉和也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
黃臉和白臉含貶義,代表兇詐;
金臉和銀臉是神秘,代表神妖。
3、猜一猜
大屏幕上出示臉譜圖片,學生猜猜他們分別是什么性格,代表人物是誰。
4、聽一聽
熱鬧之后,請大家靜靜地欣賞戲曲。
學生通過多媒體欣賞戲曲名段《蘇三起解》、《誰說女子不如男》。
5、想一想
也可以小組討論,各抒己見:
1、我國的傳統(tǒng)戲劇究竟該去,還是該留?為什么?
2、我們?yōu)槭裁床荒芟駸釔哿餍幸魳纺菢訜釔蹜蚯?我們的傳統(tǒng)戲劇應該怎樣擺脫困境,重獲新生?
。▽W生發(fā)言)同學們都認為戲曲應該存在下去,并為此提出了寶貴的意見,那么,山西電視臺有個欄目做到了讓戲曲發(fā)揚光大的重任(學生答:走進大戲臺)。自從這個欄目開辦以來,全省各地興起了唱戲的熱潮,這些面孔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出示走進大戲臺擂主的照片),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進而喜歡中國戲曲。下面,讓我們共同欣賞《唱臉譜》,看看外國人眼中的戲曲是什么樣子。(播放FLASH《唱臉譜》)
6、寫一些
一節(jié)課馬上結束了,這節(jié)課我們學到了什么呢?請大家書面總結一下,20個字左右即可。(挑一組同學代表發(fā)言)
四、老師總結
由于戲曲藝術博大精深,僅僅靠這次語文課實在無法從語文的角度領略其全部內涵。課堂是有限的,而語文學習的空間卻是廣闊的。希望大家能夠走出課堂,走向生活,去進一步感受戲曲文化的無窮魅力!
最后有兩句話和大家共勉:關注傳統(tǒng)文化,關注中國戲曲!
【綜合性學習《戲曲大舞臺》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戲曲大舞臺》教學反思02-01
《戲曲大舞臺》教學反思4篇02-15
綜合性學習的教學反思05-07
綜合性學習的教學反思12篇05-26
《我的舞臺》教學反思03-21
我的舞臺教學反思02-21
我的舞臺教學反思04-19
《我的舞臺》教學反思04-19
我的舞臺教學反思[精選]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