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優(yōu)秀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禹治水教學反思優(yōu)秀,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優(yōu)秀1
我們知道,朗讀中的感情,要細細體會,才能從語調里自然地露出來。指導朗讀,教師如果只是簡單地求讀得流暢,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學生不深入地了解課文的內容,不切實為課文的內容所感染,那么他根本無法真正做到有感情的朗讀。因而,教師在朗讀前應啟發(fā)學生從各方面把握全文的思想感情,這就需要教師運用一切感覺器官,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本節(jié)課中,我給學生朗讀的時間較少,學生積極性沒有真正調動起來。今后,需要進一步加強朗讀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
在教學大禹治理洪水的過程中,主要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帶領人們開鑿了龍門,挖通了九條河,壘起堤壩,把洪水引到東邊的大海里!闭f明大禹為治水付出了艱苦的勞動,以及治水工程的浩大。這是全文的關鍵句,在教學中我緊緊抓住“開鑿、挖河、引水入!钡汝P鍵詞讓學生反復朗讀體會,從而讓學生感悟到禹治水的不容易。再請孩子們想象大禹帶領人們在挖河引水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由于時間的關系,給學生表達的機會較少。如果能挖掘得更有梯度一點,效果將更明顯。
大禹在治理洪水的過程中,發(fā)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三過家門而不入”是其中最廣為流傳的一個。讓學生朗讀第四自然段,并圈出其中的數字,再結合插圖,讓學生想想從“30歲、四天、十年、三次”這些詞中感受到大禹大公無私,一心為民的形象。
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他們自己首先發(fā)言談思考后感受。通過他們的發(fā)言,鍛煉他們“說”的能力,了解他們對課文的理解水平,從而便于進一步指導。學生發(fā)言后,教師應給予肯定和鼓勵。引導學生繼續(xù)往深層發(fā)掘,啟發(fā)學生圍繞課文的重點難點展開聯(lián)想,激發(fā)他們的朗讀愿望。在朗讀教學中,教師的范讀十分重要,它不僅可以給學生提供模仿的樣板,而且可以給學生啟發(fā),使他們從中領會準確領會文章的語言表達方式。當然,教師匯聚讀并不是讓學生簡單的機械模仿,而是給學生一個對比的對象,使他們更直觀感受課文思想感情。
總之,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課文教完了,反思自己的教學,我深有感觸,發(fā)現自己的教學水平還需要更大地提高,教學設計及思路需要挖掘得更有梯度,才能真正為教學服務。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優(yōu)秀2
《大禹治水》這篇課文中有很多數量詞,透過這些數字,我們從中感受到了大禹制服洪水的頑強意志和獻身精神。所以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關注了這些數量詞。
第二自然段中,大禹在察看水流和地形時,吃盡了“千辛萬苦”,走遍了“千山萬水”。我就讓學生展開想像:夏天,大禹();冬天,北風呼呼地刮著,鵝毛大雪紛紛揚揚,大禹();有時餓了,他就();渴了();累了()。這一自然段中,“九條大河”、“九座大山”我告訴孩子們這兩個“九”也不是實指,而是指“很多”。我再請孩子們想像大禹帶領百姓在開河劈山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通過想像,大禹不怕吃苦,大禹百折不撓的形象也深深地印在了學生的腦海中。
第三自然段寫了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我讓學生圈出其中的數字,再讀讀這段話。這一連串的數字,讓大禹公而忘私、一心為民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現在孩子們的眼前。
我所上的內容是《大禹治水》的第二課時,是在解決了字詞之后,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大致了解的基礎上,帶領學生一起品讀,探究課文內容。
一、治水前
我通過詞語復習導入新課,讓學生通過洪水、泛濫、毒蛇、猛獸等詞語進行畫面聯(lián)想,從而引出第一自然段,同時圖文結合,展示出洪水泛濫的畫面,讓學生體會老百姓生活的痛苦,從而明確治水的迫切。
二、治水
首先是請學生自己默讀課文,并思考文中講了哪兩個人治水用了什么樣的方法,用了多少時間,最后結果怎么樣?接下來又拎出文章中分別講鯀和禹治水的自然段再次講解,同時還設計了練習環(huán)節(jié),這樣雖然把治水過程講得非常清楚詳細,但由于內容上多有重復,顯得拖沓累贅,花去了很多時間。隨后請學生說一說這一連串的問題。之后,通過讓學生找出可以看出,大禹是怎樣一個人的關鍵詞句,并且說一說大禹是怎樣一個人,讓孩子們對大禹的做法進行思考,從而理解他心系百姓,無私奉獻的精神,對大禹產生敬佩之情。
三、治水后
學生說出大禹治水后的變化,并完成下面表格,同時思考洪水被治理好之后,百姓過上了怎樣的生活。讓學生知曉是大禹治好了水,讓百姓們過上了安居樂業(yè),幸福的生活。隨后,我安排了一個復述課文的環(huán)節(jié),這個環(huán)節(jié)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著實高估了孩子們對課文的掌握程度。應該放在下一個課時更為合理。最后進行總結,梳理結構,讓學生對整節(jié)課的內容更加清晰明了。還安排了隨堂練習,讓學生對一些知識點進行鞏固。
這堂課我旨在把課堂還給學生,由教師引導拋出問題,讓學生自己找答案,說出答案,從而能夠更深刻理解課文內容,鍛煉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但整節(jié)課讓學生讀得太少,導致很多同學無法流利地朗讀課文。在讓學生回答問題環(huán)節(jié),盡管在學生回答問題之后,老師都給予了及時的評價,但評價語單一,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通過這節(jié)公開課,我深刻體會到了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含義,要上一堂好的公開課,首先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基本功,還要關注到每一個學生;既要設計好這堂課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同時還要有應對課堂突發(fā)狀況的教學機智。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工作生活中要多學習,多思考,多鍛煉,在關注學生的同時不斷提升自己,才能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老師,上出高質量的課。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優(yōu)秀3
《大禹治水》是一個流傳千古的傳說。大禹的精神是可貴的,作為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也是極具典型性的,可是,作為二年級的學生,理解課文所要頌揚的大禹精神和文字表達的特點,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由于學生缺乏對洪水感知的實際經驗,因此無法體會到百姓無家可歸的悲慘情景,情境創(chuàng)設從一開始就有障礙。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人們的生活痛苦極了”這一內容,我采用多種方式的讀讓學生在多次的讀中逐漸入境,再讓學生展開想象補充洪水泛濫的場,加深情感體驗。然后,再輔助以視頻加深、鞏固印象,讓學生從視覺上直觀的了解洪水的可怕與危害。最后通過抓住關鍵詞的方法,讓孩子復述第一自然的內容。
這篇文中的另一個教學重點在于理解詞語。本文中“泛濫”“筑壩擋水”“疏導”都是難理解的詞語并且在理解全文特別是理解鯀禹兩種不同治水方法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抓住本課中聯(lián)系下文理解詞語及猜一猜再查字典驗證這兩種方法展開教學。通過一步步的引導,孩子們逐漸掌握了這兩種方法并且學會了運用。
禹在治理洪水中發(fā)生的感人故事,“三過家門而不入”是其中最廣為流傳的一個。因為課時容量的.問題,這個只作為一個簡單的環(huán)節(jié)出現了一下,并沒有深入探討。
反觀自己的教學,我深有感觸,我想在很多方面自己還需要不斷努力和改進:
第一,對教材分析還應更加深入地鉆研,這樣才能使教學設計合理有效,只有對文本反復鉆研,才能體會文本的精華,從而生發(fā)出屬于自己的東西。
第二,應該嚴格遵守“教師主導性和學生主體性”這一要求進行,教師在教學中只扮演一個穿針引線的作用,學生能回答的,教師一定不能代為回答,一定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做教學的主人。教師應該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教師只需在學生確有困難的地方點撥指導,教給學習方法,體現學生的學。這一點是我在以后的教學中必須要改進的。
第三,規(guī)范教師的語言。說話時應該盡量簡練,評價語應該盡量多元化。
第四,要關注課堂的生成。在課堂上,隨時會有學生靈光的閃現,如何抓住學生的這些語言,將它們與理解文本很好地結合,這也是我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仔細研究和學習的。
總之,這堂課帶給我很多的啟示,也為我今后的教學提供了很好的幫助和歷練,希望我能從中得到更多地提高。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優(yōu)秀】相關文章: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08-28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推薦)07-10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15篇10-18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15篇12-17
小學語文《大禹治水》教學反思08-25
部編大禹治水教學反思04-22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精選15篇)08-25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15篇)11-21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精選15篇]07-06
《大禹治水》教學反思精選15篇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