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優(yōu)選10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把握文章內容。
學習修辭手法的運用。
過程與方法目標:品味文章的優(yōu)美句子。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感受作者對夏的贊美,引導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把握文章內容。
學習修辭手法的運用。
感受作者對夏的贊美。
教學難點:
品味文章的優(yōu)美句子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入:
一年四季,周而復始。對于季節(jié),我們有著太多各自的感觸,現(xiàn)在大家仿照小黑板的句式進行表述。我們大家一起來看一下句式:仿句:我愛春天,愛她的萬物復蘇,愛她的草長鶯飛。我愛 ,愛她的 ,愛她的 。
。ㄒ螅簭拇合那锒腥芜x一季進行表述。)(生思并且作答同時統(tǒng)計愛這季節(jié)的人數(shù))好,大家對季節(jié)的喜愛各有緣由。然而愛夏的卻寥寥無幾,今天,我們就來欣賞梁衡他愛的夏天,看看他到底愛她的什么,那就讓我們共同走進他的《夏感》,去領略夏天的獨特之美。(板書課題)
2、了解作者:
梁衡,1946年生,山西霍州人. 他是著名的新聞理論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治家。
3、檢查字詞預習:
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并解釋:
貯滿(zhù ):儲存、積存
澹澹(dàn ) :水波蕩漾的樣子
芊芊(qiān qiān ):草木茂盛
磅礴(páng )(bó) :氣勢盛大
黛色(dài ):青黑色
匍匐(pú )(fú):爬行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認真朗讀,注意字詞,句讀,情感。(全班齊讀)
朗讀本文要大聲,要有“磅礴之勢”,傾吐“升騰”之氣,表達出“我卻要大聲贊美這個春與秋之間的黃金的夏季”的情調、語調,讀出梁衡散文語言的剛性氣質、男性風格。
2. 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夏天的感受?
夏天的自然景色 、夏天的色彩、夏天的旋律
三.研讀課文
1、你認為文章哪一段最優(yōu)美?請簡述理由。
從修辭和感觀兩個方面賞析第二自然段
配樂朗讀優(yōu)美段落(樂曲《月光下的鳳尾竹》)
“夏天的旋律是緊張的”配樂朗讀讓學生感受句式的.特點:短小體現(xiàn)節(jié)奏快
2、找出課文中你認為精彩的三至五個比喻句和擬人句[1] ,品味它們的表達效果。
此題意在品味語言,鞏固前面所學的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方法。
先看比喻句:
“好像爐子上的一鍋水在逐漸泛泡、冒氣而終于沸騰一樣”,具有視覺效果,應合開篇第一句話,以突出夏天“緊張、熱烈、急促”的特點。本來這些“特點”是抽象的,這里用比喻,就化抽象為具象了。
“林帶上的淡淡綠煙也凝成了一堵黛色的長墻”,這是以彼物喻此物,用人們習見的“長墻”喻“綠煙”,更加直觀。
“像海浪涌著一艘艘的艦船”,這是比喻“公路上的汽車”,它們在麥浪中行駛,讓人產(chǎn)生幻覺,像是“艦船”,以喻其疾速、氣勢雄壯。
再看擬人句:
“山坡上的芊芊細草長成了一片密密的厚發(fā)”,是作者的想像,生動形象。
“輕飛曼舞的蜂蝶不見了”,“曼舞”是想像,用了擬人寫法,想像其優(yōu)美的舞姿,很生動。
“那朝天舉著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進的瓜秧”,寫兩種作物用了兩個形象的動作,像描寫人一樣,很有趣味。
“這時她們……向秋的終點作著最后的沖刺”,這些農(nóng)作物的“旺盛的活力”本來是比較抽象的,這里用人的跑步?jīng)_刺來形容,化抽象為形象。
3、文章最后寫道:“遺憾的是,歷代文人不知寫了多少‘春花秋月’,卻極少有夏的影子。”思考:那么據(jù)你所知,有關夏天的古詩句有哪些?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宋代楊萬里《小池》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宋代楊萬里《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辛棄疾《西江月》
赤日滿天地,火云成山岳、草木盡焦卷,川澤皆竭涸。輕覺衣重,密樹苦陰薄。
――王維《苦行》
四、品味語言
春之色為冷的綠,如碧波,如嫩竹,貯滿希望之情;
秋之色為熱的赤,如夕陽,如紅葉,標志著事物的終極。
請你發(fā)揮想像,寫幾筆“夏之色”、“冬之色”。
此題意在品味語言,又學以致用,訓練富有詩意的語言表達。對這個學段的學生來說,或許仿句難了點,不必要求太高,只要句式大致相同就可以了。
這兩個描寫春和秋的句子,概括性強,又生動形象。它們句式相同,字數(shù)也差不多,語句錯落有致,瑯瑯上口。
仿句可以豐富多樣,如:
夏之色為火的紅,如太陽,如辣椒,昭示著旺盛的生命。
夏之色為濃的綠,如樹葉,如勁草,展示著美麗的青春。
冬之色為冷的白,如冰雪,如天云,孕育著新的生命力。
冬之色為死的灰,如草木,如泥土,宣告舊生命的終結。
五、課堂小結
本文圍繞三個方面來寫夏天突出熱烈、緊張、急促,收獲已有而希望未盡的特點,描繪夏天金黃色的大地上暑氣蒸騰、麥浪翻滾、萬物蓬勃生長的景象,表達了對夏天的喜愛之情,深情贊美了辛勤勞作的農(nóng)民。
六、作業(yè):
1、收集描寫夏季的詩詞
2、修改你的片斷并書寫好在班級學習園地展示你的才華和書法
七、板書設計:
夏之景:
景美 修辭:比喻、擬人
感觀:由視覺、聽覺到嗅覺。
夏之色: 金黃(收獲已有而希望之未盡)
夏 感 緊張、熱烈、急促
梁 衡 人美 夏之律:緊張、急促(人勤快)
贊美
教學反思: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材要有開放性和彈性。教材的開放性表現(xiàn)在教材要和生活實踐相結合,要課內外結合,要學用結合。作為教師要突破教材對學生教育的禁錮,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能成為教材的奴隸,應該做教材的主人。
在教學《夏感》這篇文章時我不拘泥于教參的理解,自己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解,深入挖掘教材主旨,引導學生深刻理解課文。因此,在備課上我下了一翻工夫,總算是有了一些個人的思考與創(chuàng)造。這篇文章備課時,我參考了許多資料,但總覺得教材處理起來不能完整、系統(tǒng),體現(xiàn)一個梯度并有一個高潮。于是,自己鉆研教材深入思考,形成了自己的感悟。這篇文章以贊美夏天為主題,贊美夏天的什么?有兩點是明確的,即:夏天的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夏天啟發(fā)人的積極奮進的精神。但夏天的那種“承前啟后、生命交替”的意義不是更有意義嗎?于是,我以“感受、感悟、感情”為線索組織教學,分析感悟時,深入引導學生理解主題。
一堂課不可能盡善盡美,我覺得,要能夠有一得,就值得分析品味,并積累經(jīng)驗。當然,不足之處更應該深刻反思。這堂課的教學,我覺得最失敗的是,課堂預設過多,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太少,以至于有“請君入甕”之嫌,因此導致課堂氣氛不夠活躍,課堂生成自然有限,以后的教學還應該多考慮這個方面。
【1】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為了初步教會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品味語言.所以這種提法顯得太狹隘,應改為“下面老師把2-4段的內容交給大家,每個人選擇幾個你喜歡的句子,從煉字、修辭、句式等角度來品味。先理解,然后依照自己的理解讀出聲來。等下,咱們比一比,賽一賽,看誰的理解和朗讀入味!
【2】在第三個大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還應該設置第4個環(huán)節(jié):感悟本文的主題。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睍J13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材苷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重音、停頓和語調來表達自己讀文所體會到的感情。
、沉私獯髰{谷的形成和風光的奇絕以及野生動物的繁多,心中充滿對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贊嘆。
⒋學習常用的說明事物的方法,體會其作用,并學習使用。
教學重點:
閱讀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由文字所描繪的畫面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體會各種說明事物的方法的好處,并學習在表達中加以運用。
教學準備:
大峽谷的風光片、大峽谷的圖片以及相關的文字資料。
教學時數(shù):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這一板塊的前兩課向我們呈現(xiàn)了不同的異域風情,今天,我們一起走進科羅拉多大峽谷,看看那里是怎樣一道獨特的風景。
二、初讀,感知課文
⒈出示科羅拉多大峽谷的圖片,感受它的獨特風景。
⒉初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不添字,不丟字,不改字。
、吵椴樽x課文,檢查預習情況。
三、再讀,整體把握
、弊x過課文,你覺得哪句話最能體現(xiàn)它的特點?把它用“()”畫出來。
梳理歸納出“風光奇絕”“動植物種類繁多”
、材x全文,找一找從課文的哪些詞語、句子中能夠感受它的風光奇絕、動植物種類繁多呢?分別用“ ”“ ”畫出來。
、匙x讀這些詞語和句子,想一想作者是怎樣運用語言表現(xiàn)科羅拉多大峽谷的呢?
四、作業(yè)
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深入理解課文
、痹賮碜x一讀你畫的句子,回顧課文內容。
、步Y合所畫詞語句子感受科羅拉多大峽谷的奇絕風光,動植物種類的繁多:
如:⑴第二自然段第3、4、5句
這三句話講述了大峽谷的.形成原因。為了說明的更準確,其中運用了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
、频谌匀欢蔚2、3、4、5句
這幾句承接上文,介紹了大峽谷天然的奇特景觀,并被冠以形象的名字,使人們更易展開想象,去感受它們的奇絕,感受它們的栩栩如生。
⑶第四自然段第3句
巖石的顏色會隨著太陽光的強弱和天氣的陰晴產(chǎn)生哪些變化?抓住這個排比句來感受其奇異的景象。
⑷文中的四字詞語用得很多,如“重巒疊嶂”“怪石嶙峋”“孤峰孑立”“變幻莫測”等,結合詞語的意思來體會句子的含義,進一步感受大峽谷的獨特風光。
、蛇\用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來說明這里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
、实诹匀欢
段中運用了排比句表現(xiàn)了人們對大峽谷的向往和探索。
、诚鄼C指導朗讀。
二、再讀課文,整體感受意境
三、拓展
、贝笞匀挥性S多令人驚嘆的奇觀,你還知道哪些奇觀?能不能介紹給大家?
、矊W生暢所欲言,把自己了解到的資料與大家交流分享。
四、作業(yè)
模仿文中你最喜歡的段落的寫法,選擇一處自己熟悉的景觀進行片段仿寫練習。
板書設計
位置
形成 風光奇絕
科羅拉多大峽谷 風景 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
動物
游人
語文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體驗自然美,陶冶美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2.關注自然生態(tài)的現(xiàn)狀,樹立環(huán)保意識,認識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
3.訓練學生閱讀、寫作、采訪及制作課件的能力。
4.學會在合作中提高做事的效率和質量。
二.活動重點
1.欣賞、體驗自然
2.樹立環(huán)保意識。
3.在實踐中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活動地點及主持人
地點:最好是微機室(靈活安排) 主持人:語文課代表
四.課前準備
全班分成三個組 準備時間:兩個星期
第一組:進行主題為“嶗山之美”的采訪
要求:學生到嶗山相應的景點進行拍攝,并就此景點的特點、游客流量,水土植被,開發(fā)保護,發(fā)展前景等問題,對景點管理者及嶗山風景管理處負責人進行采訪,或者咨詢身邊的知情人,以便獲得更詳盡準確的資料;組員合作,制作精美生動的Powerpoint課件,并利用文字資料做簡潔生動的畫面解說。(技術問題可請教學校信息中心的老師)
目標:在活動中增進學生對家鄉(xiāng)自然景觀的了解,熱愛美麗的青島。
第二組:寫題目為《我家住在 》的想象文
要求:教師應做示范指導,如填上草原上、森林里等詞語,引導學生構思自己向往的自然家園,內容要具體,防止寫大寫空。學生自選角度,自選文體,想象合理,字數(shù)500字左右。學生可利用美術特長,繪制相應圖片附以說明。
目標:通過豐富的想象,展現(xiàn)美的世界,美的自然。
第三組:辦《人與自然》的手抄報2份
要求:收看中央臺的《人與自然》節(jié)目,并就感興趣的問題做簡單記錄;閱讀雜志《人與自然》上老師推薦的文章,例如《20xx年生態(tài)事件回顧》、《中國沙漠化對策與反思》、《對人與自然的再認識》等。第一份手抄報的主要內容是對自然生態(tài)的某些現(xiàn)狀進行描繪和記錄,如沙漠化問題;第二份手抄報就人與自然怎樣和諧相處的問題做一些摘抄和整理,并能針對第一份手抄報提出的具體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兩份都可附上相關圖片以及準確的數(shù)據(jù)。
目標:讓學生認識到人應與自然和諧相處,而不是一味的征服和破壞。培養(yǎng)學生關注自然環(huán)境的責任感。
五.活動過程
。ㄒ唬畡(chuàng)設情景導入
主持人:冰心老人曾經(jīng)在《繁星 春水》中這樣來描繪我們人類與自然的關系:我們都是自然的嬰兒,我們臥在宇宙的搖籃里……其實,大自然不僅以它博大的胸懷哺育了我們,還以它澄清、透明、不需要雕琢的美陶冶著我們的情操,凈化著我們的靈魂。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自然,欣賞并感受它帶給我們的種種美的愉悅。下面我們先來欣賞第一組同學帶來的嶗山風光。
。ǘ餍〗M派代表展示活動結果
第一步:風景篇(2名代表)
第一組一名同學操作演示過程,一名同學隨著畫面的解說詞可做適當?shù)慕忉尯脱a充。因為嶗山是大家熟悉的,所以主持人可在此環(huán)節(jié)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大家暢所欲言,談談自己所了解的嶗山,描繪自己喜歡的嶗山風光。
第二步:想象篇(3名代表)
在欣賞嶗山風光之后,我們再來想象和描繪我們心中美麗的家園。第二組的`同學事先組內交流,然后選出代表在課堂上朗誦自己的優(yōu)美文章,描繪美麗的自然圖景。有圖片的可進行簡潔生動的說明。主持人可讓另外兩組同學來評價作品及作者的朗誦。
第三步:關注篇(2名代表)
在感受到現(xiàn)實、想象中的大自然的美麗景色之后,第三組的兩名同學將兩份手抄報分別進行展示和介紹。主持人可讓其他組的同學就手抄報的版面設計、內容、書寫等進行點評,或者結合關注的具體問題談出自己的見解。
。ㄈ處熯M行總結
本次活動的準備工作是關鍵。因為每位同學都是盡己所能,而且各小組發(fā)揮了集體的力量,所以有了今天這節(jié)生動豐富的交流課。主持人的主持也很精彩。大自然的美應該是永恒的,大家在欣賞之余,也應該從我做起,去關注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為維護我們共同的美麗家園,獻出一份力量。
活動案優(yōu)點說明:
1.本活動課在選題上較為豐富,角度多。沒有機械的執(zhí)行教材列出的選題,而是將自然的美和它的現(xiàn)狀結合起來,讓學生有了一些反思和更深刻的關注;同時因地制宜,利用了本地的語文課程資源。
2.本次活動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體現(xiàn),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識。
3.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使信息技術由輔助教師的“教”向輔助學生的“學”轉變,學生收集到了比課外書更多的資料,同時增強了處理信息的能力。
點評:
此綜合性活動案比較好地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彈性與開放性的特點。教師在設計活動方案時,沒有按照教材提供的選題,而是結合地方課程資源并充分利用;總活動下設若干個子活動,讓學生根據(jù)條件和興趣進行自由選擇,又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開放性。另外,通過語文實踐活動獲取寫作與口語交際的素材,使學生的說與寫建立在生活實踐的基礎上,在實踐中提高語文的能力。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明白時間的可貴。
2.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發(fā)奮學習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偷”指的是誰。
2.指導學生明白時間可貴的道理。
教學方法:
誦讀法、感悟法、討論法、自學法
教學準備:
學案、課文錄音磁帶
教學過程:
一、 復習生字詞。
( ) ( ) ( ) ( ) ( ) ( ) 作家 搖動 猜猜 舍不得 浪費 懶覺 ( ) ( ) ( ) ( ) ( ) ( ) 警察 厲害 寶貴 知識 貪玩 成績 ( ) ( ) ( ) 影子 驚奇 睜大眼睛 (課前讓學生給生字注音,組內交換批改。小老師帯讀)
二、 自讀課文,質疑。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了課文后,我會思考提出問題:
三、 引導學生小組內討論學習,解疑。
1、找出小明和爸爸的對話,用“ ”劃出,并選擇其中的一次對話在小組內分角色有感情地讀讀。
2、請小組展示讀,老師適時引導理解感悟句子。
、倌桥聥寢屨f您懶,還是怕爺爺擰耳朵呢?(指導用“是還是”說話)
②在你睡懶覺的時,它偷走你寶貴的時光;在你上課不專心的時候,
它偷走你就要得到的知識;在你貪玩的時候,它偷走你應該取得的'成績(引導學生明白:當我們睡懶覺的時候,時間就白白的浪費了;因為我們上課不專心聽課,時間就又浪費了,知識就沒有學好;因為我們貪玩,學不好知識,成績就跟不上了。)
、劭偸乔那牡貋,悄悄地去,看不見影子,也聽不到腳步聲。
3、小組討論歸納小結。
、龠@厲害的“小偷”偷走了我們什么“東西”呢?(時光、知識、成績)
、谶@厲害的“小偷”是誰?(睡懶覺、不專心、貪玩)
4、明理悟情(教育學生懂得珍惜時間)
四、鞏固練習
1、仿寫句子。您是怕媽媽說您懶,還是怕爺爺擰耳朵呢?
2、我會查找有關珍惜時間的格言:
五、整理與評價
1、自我評價:認真,自我獎勵( ) 還行( ) 需加油( )
2、小組內評價:積極參與討論( ) 團結協(xié)作( )大膽表現(xiàn)( )
(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進行自我評價和互評,對促動今后更大的進步)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構想】
神話是人類童年時代的產(chǎn)物,鄂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全集第22課《古代神話三則》。原始人不能解釋并掌握自然規(guī)律,在自然現(xiàn)象面前,感到恐懼和無力,于是他們通過幻想,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隨后又在生產(chǎn)勞動中塑造出英雄人物和神的故事。這就是古代神話產(chǎn)生的原因。中國古代神話作品常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俑桧瀯趧觿(chuàng)造;
、谫澝缊匀滩话、自我犧牲的英雄精神;
、壑幐璺纯箟浩鹊木瘢
、軐ψ非笳鎿醇儩崘矍榈馁澝?傊袊裨捀挥袧庥舻娜饲槲,表達了人民群眾的理想和愿望,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瑰寶。本課的三篇神話就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反映了我國古代神話創(chuàng)作的一般規(guī)律,因此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查閱資料,了解神話的特點。
本課三個故事塑造了三個傳誦千年的動人形象。在他們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中華民族善良、執(zhí)著、勤勞、勇敢的傳統(tǒng)美德。不同的是:夸父和女媧屬于那種神力無比的神,他們的故事顯得非常壯烈;而精衛(wèi)卻非常弱小,她的`故事則顯得哀婉、執(zhí)著和凄美。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比較閱讀的方法,讓學生在比較中加深對課文所描寫的形象的理解。
【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
1.培養(yǎng)閱讀古代神話的興趣,體會作品的思想感情。
2.了解神話的特點,學習比較閱讀的方法。
3.掌握“走”、“堙”、“廢”、“濟”、“溺”等實詞在文中的意思。
4.背誦三篇神話。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體會和理解形象的精神品質,初中二年級語文教案《鄂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全集第22課《古代神話三則》》。
難點:比較閱讀。
[教學安排]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要點:讀準字音,讀通文意。)
一、導人
現(xiàn)在,老師播放一段“夸父追日”的動畫,請大家看后猜一個四字詞語。
今天的課就跟這個詞語有關。請大家翻開課本,我們一起學習《古代神話三則》。這節(jié)課我們采用說讀的形式學習。說讀,就是讀讀說說,說說讀讀。
(設計此環(huán)節(jié)的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生對課文學習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首先,請大家自由、大聲地朗讀三則故事,力爭做到讀得準確、讀得流利。
(多媒體提示:讀準字音有三種方法:
、俳柚恼孪旅娴淖⒁簦
、诓楣ぞ邥;
、叟e手詢問。讀得流利的標準是:不添字,不漏字,不改字,不讀破。)
學生大聲地自由朗讀。
2.指名朗讀三則故事。
3.全班齊讀。
(設計此環(huán)節(jié),目的在于既培養(yǎng)學生讀文言文的語感,也使他們在聽和讀中了解故事的大意,為下面譯文打下基礎。同時,也教給學生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充分利用注釋和工具書。)
三、再讀課文,疏通文意
1.再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力爭做到讀懂詞義,讀懂文意。
2.將全班分成兩隊組織競賽。
、倬臀恼伦衷~方面的問題考考對方,比一比,看哪一隊能考住對方,而不被對方考倒。
、趦申犗确炙娜诵〗M輪流講述三則故事,再各推薦代表在全班交流,評選故事大王。要求:可以適當想象,盡量忠實原文。
(競賽的形式和小組輪流講述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將枯燥的字訶學習和譯文變成生動的舌動,既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同時也減輕學生對文言文譯文的畏難情緒。)
四、作業(yè)
1.熟讀三則故事。
2.積累文言詞語,翻譯全文。
第二課時
(要點:1.體會人物形象。2.比較閱讀。)
一、檢查舊知
1.齊讀課文。
2.檢查個別實詞和句子的翻譯。
二、比較閱讀
1.小組合作,有感情地朗讀這三則故事。體會三則故事不同的情感色彩。
2.三則故事塑造了三個傳誦千年的動人形象。他們身上有哪些共同點,又有哪些不同點?
(設計此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比較中加深對課文所描寫的形象的理解。)
3.夸父、精衛(wèi)、女媧三個人物中,令你最感動的人物是誰?說說他(她)令你感動的原因。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觀點。
2.通過誦讀,學習作者語言。
3.研究本文中反問句,理解其語氣強烈的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觀點。
2.鍛煉學生思維能力。
教學時數(shù):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鯤(kun1)鵬 斥安鳥(yan4) 蓬蒿(hao1) 咫尺(zhi3)
狼藉(ji2) 相形見絀(chu4) 美味佳肴(yao2。)
2.解釋下列詞語。
蓬蒿:(方)茼蒿。飛蓬和蒿子,借指草野。
咫尺:(書)比喻距離很近。
狼藉:亂七八糟,雜亂不堪。
吶喊:大聲喊叫助威。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對自己估計太高。
相形見絀:互相比較之下,就顯出一方的不足之處。
精巧:精細巧妙。
佳肴:精美的菜肴。
二、導人
當你為宇宙的神秘而驚異,為人類的智慧而自豪時,你是否想到,正是大自然那無與倫比的智慧創(chuàng)造了這一切,你的心靈是否因此而受到深深的震撼呢?
三、閱讀課文。
整體感知
學生反復閱讀課文,找出文中表達作者觀點的關鍵語句。思考一下,作者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為什么說“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
學生交流感受和見解,同學問互相補充。
四、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一、二段。
學生閱讀第一、二段,概括大意。
明確:
第一段段意:提出“征服自然”說法錯誤,認為自然的智慧是大海,人類的智慧就是大海的一滴。
第二段段意:大自然竊笑人。(理由:1.打開的空間只不過咫尺之間。2.今人也會變成古人。3.科學史也是犯錯誤的歷史。)
(二)學習第三至第五段。
1.學生閱讀第三至五段,概括大意。
明確:
第三段:人類發(fā)明的工具可能是人類的陷阱。
第四段:宇宙一定存在比人更高級的生物。
第五段:大自然的智慧也遠勝于人。
2·學生發(fā)表自己看法,對本文作者的觀點進行質疑。
小組合作,共同解決問題。
如:
(1)說說人類變化的歷史。
(舊石器、新石器……)
(2)人類從被動狀態(tài)變?yōu)橹鲃恿藛?…。(.人類先是不能或難以生存,在其他動物的威脅下偷生。后來工具逐漸進步,能夠征服其他動物,是已經(jīng)變?yōu)橹鲃印? 。 一
(3)人類成為大自然的主人了嗎?
(人類不能完全使大自然聽命,所以尚未成為大自然的主人。)
(4)如果說至今人類的作品(一萬年后)還是可笑,那么本文是不是也是可笑的?
(或者本文不可笑,那么人類的作品有的一萬年后不可笑。)
(5)作者有沒有否定現(xiàn)今人類科學的成就?
(對人類的理智有一點否定。)
(6)我們的正確看法應當是怎樣?….(要尊重人類的科學研究,人類的命運變好。例如人的壽命從二三十歲進為七十幾,不管是一萬年后,人類壽命的延長,對人類來說不會是“可笑的”。)
五、小結
學習本文要認識“征服自然”不合理的一面,作者就是以科學理性精神比較人與自然,分析人與自然的關系,得出敬畏自然的結豁,i莉人類長遠發(fā)展。
六、布置作業(yè)
1.研討與練習一。
2.選用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
聽寫詞語。
蓬蒿 咫尺 狼藉 吶喊 自不量力
相形見絀 精巧絕倫 美味佳肴
二、繼續(xù)學習課文
學生閱讀課文第六至十段,概括段意。
質疑,討論問題。(學生交流看法。)
、偃祟愂遣皇亲匀坏闹腔鄣漠a(chǎn)物?
、谧髡哒J為自然創(chuàng)造人類的目的是什么?
、圩匀唤缬心康膯?
④人類也有好有壞,大自然也是一樣?
、荼疚氖欠褚灿泻脡?
⑥人類的科學是人類需要的產(chǎn)物,本文是否也是某種需要的產(chǎn)物。
三、學習文中多次運用反問句,體會其作用
反問是一種用疑問句式來表達確定意思的修辭方法,用否定句來反問,表達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來反問,表達的是否定的意思。反問的作用是加強語氣,加重語言的力量,激發(fā)讀者的感情,給讀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誰說宇宙是沒有生命的?’’這比用一般判斷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語氣更強烈,意思更肯定。試從課文中找出幾個反問句,并把它們變換成一般陳述句,然后比較一下,這兩種句式的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如:①我們有什么理由和資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賣弄小聰明呢?
、谌欢l能斷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礦坑不會是人類自掘的陷阱呢?
、壅l說大自然是沒有生命的?……那永恒的運動,那演化的過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體現(xiàn)嗎?如果宇宙沒有生命,怎么會從中開出燦爛的生命之花?
、茈y道你沒有聽到石頭里也有生命的吶喊嗎?
⑤你難道沒有用心靈聽到從那遙遠的星系里傳來的友好問候嗎?
四、探究活動
長期以來,人類宣稱自己是“萬物之靈”,這篇課文的作者卻提出人類“只是大自然機體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與人類平等的生命。對這個問題,你有什么看法,根據(jù)是什么?
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組成小組,搜集資料,并出一期“人與宇宙之謎”的專刊。
五、小結
這是一篇以議論為主的散文。主要談論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作者對觀點的.闡釋是層層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類“征服自然”的口號,認為這實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為與大自然相比,人類的智慧實在算不了什么,人類的許多認識很幼稚,而大自然的智慧卻是無與倫比的。
接下來作者進一步強調人類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賦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類與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實是兄弟關系。因此,我們應該敬畏自然。雖然作者的某些說法不無偏激之處,但對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也許不是一件壞事,至少可以使人們對自然存有幾分小心,不敢妄動胡來?茖W的發(fā)展使得人們解除了對自然的畏俱,也使人類過高估計了自己的力量,解除了對自然的敬畏之心的人類,總是為著自己的私利由著自己的性子胡來,最終損害的還是我們人類自己。
這篇課文教師可以從兩個方面引導學生學習。一是思考作者的觀點,并參照自己對待自然的態(tài)度作一番檢討。作者立意高遠,眼界開闊。能從長遠的眼光和大宇宙的角度來思考問題,但是也有一些說法還可以商榷,可以引導學生思辨、質疑。二是作者的語言。課文中的許多句子有著豐富的哲理性和思辨色彩,應該認真揣摩。另外,作者通過擬人、比喻、反問等修辭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說得通俗易懂,也值得認真學習。,
六、布置作業(yè)
1.研討與練習四。
2.選用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發(fā)現(xiàn)漢字結構特點。
2、發(fā)現(xiàn)多音字、形同音不同的特點。
3、積累詞組。
4、學會填標點。
5、朗讀兒歌。
6、口語交際。
7、才藝展示。
重點、難點
1、引導同學發(fā)現(xiàn)多音字、形同音不同的特點。
2、感受情境,填寫標點。
3、通過口語交際培養(yǎng)同學獻愛心的思想與行動。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愛的奉獻》的歌曲磁帶,畫面。
課時劃分:
四課時
第一課時
一、識別字形
1、出示生字,同學拼讀,朗讀詞語。
2、教師引導:大致理解詞義。
3、同學仿照例子寫一寫。
4、教師擂臺讀
5、同學結合此特點想想還有哪些熟字是這種構字特點。
6、匯報小組討論結果。
7、教師出示生字,同學分一分。
二、俺會填
1、同學讀句子,并拼讀要填寫的`字。
2、同學填寫教師指正。
3、引導同學說說:多音字的特點。
4、說說哪些是多音字?
5、教師小結。
三、課堂回顧:
1、同學朗讀生字詞,說說特點。
2、朗讀句子,舉例。
第二課時
一、讀讀記記。
1、先自讀詞語,找出不認知的字。
2、理解詞語,引導同學多想多說。
3、小組讀,全班讀。
二、俺會填
1、同學試讀句子,體會語氣。
2、請同學讀,大家指正。
3、請同學說還有哪些表達可以用問號。
4、請同學說說還有哪些表達可以用感嘆號。
5、同桌之間試用問的語氣和感嘆的語氣對話。
三、俺會讀
1、結合字音,同學自讀。
2、分組朗讀短文。
3、同學們理解:藤和瓜為什么很好?
4、看圖朗讀。
5、想象情景朗讀。
6、看課文插圖朗讀。邊讀邊扮演。
7、教師與同學一起讀。
8、同學們說一小段話,交流評比。
9、教師引導,學了短文后的想法。
第三課時
一、游戲導入,深入感受
1、讓同學扮演盲人,然后讓他們說說看不見有多么不方便。
2、讓同學扮演殘疾人,讓他們說說生活是多么痛苦。
3、小組討論,俺們和殘疾人相比有哪些優(yōu)勢。
4、匯報結果,教師總結。
二、想想說說
1、談談自身在路上會看見有哪些殘疾人,有哪些行動的不便。
2、出示圖片,想想假如你看見了,會怎么做?
3、教師引導指正,大家評論。
4、殘疾人還會遇到哪些困難,你會怎樣協(xié)助他們?
三、實際演練
讓一位同學扮演盲人過馬路,另一位同學給他協(xié)助,把說的和做的扮演出來。
四、提出建議。
第四課時
一、歌曲跟唱
1、播放歌曲《愛的奉獻》,同學跟唱。
2、同學感受歌曲意境。
二、認讀歌詞
1、教師出示歌詞。
2、同學試著讀一讀,教師指正。
三、展示日記
1、同學朗讀自身的日記。
2、大家評一評日記寫的好不好。
四、意境升華
1、合唱歌曲,談談你的感想。
2、俺們在生活中、學習中該怎樣做,舉例說說。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口語交際能力,增強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2、寫出綜合性實踐活動中的見聞或想象。練習修改習作。
3、能發(fā)現(xiàn)比喻句的特點,體會怎樣才能把句子寫形象。
4、積累意思相反的幾組詞及優(yōu)美的詩句。會認7個生字。
5、積極參加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示。教學重難點: 1、培養(yǎng)口語交際能力,增強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2、寫出綜合性實踐活動中的見聞或想象。練習修改習作。
教學設計思路:
口語交際:圍繞本組的專題,安排了以“我們能做點什么”為話題的口語交際訓練。有關這次訓練,教材在本組的導語、綜合性學習提示中已經(jīng)作了相關的說明。這次口語交際的目的,意在使學生將學習本組課文所獲得的知識和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有效遷移,結合自己在綜合性學習中的收獲、體會,與同學就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保護進行探討和交流。
習作:本次習作,是綜合性學習的一部分。要求學生結合前面的`綜合性學習來寫,范圍比較廣泛,可以寫自己調查了解到的情況,可以寫幾年后家鄉(xiāng)環(huán)境的變化,也可以寫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發(fā)生的有趣的事情。本次習作,可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指導。
1?激發(fā)習作興趣。承接前面的綜合性學習巧妙導入,如,大家圍繞“環(huán)境保護”做了很多調查研究工作,是否愿意結合這次綜合性學習,寫一寫自己了解到的情況、感受或想法;大家在口語交際課上交流了自己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的收獲、體會,是否愿意把交流的內容寫下來。
2?選擇習作內容。引導學生回憶在口語交際中哪些同學(包括自己)的哪些內容表達得具體,給自己留下的印象深,然后幫助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從中選擇習作內容。
3?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引導學生由說到寫,把在口語交際中交流的內容寫下來。學生可以借鑒本組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比如《翠鳥》抓住了所描寫對象的特點、《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語言樸實,敘事生動清晰,揭示的道理深刻。引導學生使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語句。在習作之后,可以引導學生交換習作,互相修改
我的發(fā)現(xiàn):教材中列舉了兩組句子,學生在讀完每一組句子之后,都會有所發(fā)現(xiàn),但是,所發(fā)現(xiàn)的內容會因學生不同存在著差異。最簡單的是每一組的第二句比第一句詞句多;二是每組的第二句是比喻句,這是從修辭的角度來發(fā)現(xiàn);三是每組的第二句比第一句表達得更具體形象。在教學中,逐步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進行發(fā)現(xiàn),使其感受到祖國語言的豐富、表達方式的多樣,不斷鼓勵、啟發(fā)學生運用這些規(guī)律,試著使用有新鮮感的詞句,使自己的語言表達更加豐富多樣。教學中不必給學生講有關修辭知識。
日積月累:這部分包括“讀讀認認”和“讀讀背背”兩部分內容。“讀讀認認”,安排的是一組反義詞語,學生通過這一組內容的學習,既可以復習鞏固已經(jīng)學過的生字,又可以借助反義詞學習新的生字,同時積累反義詞語?梢韵茸寣W生借助拼音,自己認讀,同桌互相檢查,教師指名認讀字音和朗讀短文。注意“濁”讀翹舌音,“罪”讀平舌音、“廉、貪、偏”為前鼻音韻母。引導學生進行拓展,再列舉一些自己在平時的學習中積累的反義詞語!白x讀背背”,安排了古詩佳句,目的是積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五組詩句,只要求讀讀背背,詩句的意思一般可不講解。教學準備:
1、詞語卡片。
2、學生用各種不同方式表現(xiàn)自己綜合性學習的成果。課時安排:
3課時
板書設計:語文園地二讀讀認認: 清對濁 廉對貪 功對罪 正對偏 獎對罰 優(yōu)對劣 善對惡 勤對懶
語文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儆懈星榈乩首x課文,感知內容,了解作者所訪之“友”。
、谧プ≈攸c詞語,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構思。
、壅归_想像,感受作者的心境,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
、軣釔圩匀,熱愛生活。
二、教學重點。
感知內容,理清思路,反復誦讀,體會作者的感情。
三、課前準備。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可以讓學生自主討論學習本文,指導學生反復朗讀,通過朗讀來理解文章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
四、教學內容。
抓重點詞語,感知內容,理清思路,誦讀感悟。
五、教學設計。
1、整體感悟。
①導入新課。
閱讀標題,揣測文章的內容,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
板書課題:山中訪友。
如果你沒讀過課文,請展開想像,猜一猜作者到山中去訪問一位怎樣的朋友訪問的情形會是怎樣的?
學生可以自由發(fā)揮,只要合乎情理,或能自圓其說即可。
學生可能會說:
訪一位多年不見的住在山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藝;訪一位隱居山中的詩人煮茶論詩;訪一位得道的僧人禪悟人生;訪山中的動物要保護動物等……
教師:可作者是怎樣說的呢?
讓我們“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帶著豐富的想像,跟隨作者,走進山林,走到山澗邊,去感受作者的心,去會晤作者“山中的眾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動情的話語描繪的那童話般的世界。
、趯W生速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教師正音。
幽徑、逝川、青翠、唱和、湛藍、贊助、玄奧、清澈、禪心、凝神、犬吠、德高望重、波光明滅、返老還童、津津樂道、梔子花。
、鄹形騼热
點名讓學生朗讀課文,其他同學帶著問題聽讀課文。
a、作者在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
b.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學生討論明確:
讀到第3自然段,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作者要訪的是自然界的朋友,依次是: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懸崖、云雀、石頭落葉、小花、陣雨、老柏樹、螞蟻、歸鳥。
字里行間透露出作者與山中朋友之間的親切,表達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研讀與賞析。
作者與大自然是那樣貼近,關系是那么密切,他在山中拜訪的都是一些什么樣的朋友作者分別從山中的眾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樣的`啟示
①精細地朗讀課文,細細品味,自主探究,討論明確:
古橋,德高望重,古老而堅韌的靈魂,樹林,知己,我變成了樹,山泉姐姐照出我的渾濁,小溪妹妹一唱和小詩。白云大嫂天空的護士,使天空返老還童。
瀑布一大哥一一天生金嗓子,無回報地從古唱到今。
懸崖一爺爺一一給人清凈、無雜念的心境。
云雀弟弟純潔少年,從不說是非。
石頭敲擊時間的回聲,落葉紋理命運的手相。
小花采一朵插頭上悄悄做一會兒女性(尋找一份莢)
陣雨俠客吼叫,醉酒的詩人朗誦感動又嚇人。
老柏樹慈祥恩澤、遮雨,螞蟻小弟弟患難兄弟,
歸鶴伴我披月回家女。
作者從山中的眾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這樣的啟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變的堅韌的靈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眾當中;要愛護大自然,保護人類的朋友鳥類;要淳樸善良用愛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②合作探究:
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進山看了一路的美景,可作者為什么卻說成“山中訪友”
討論明確:
作者訪問的是自然界的朋友,想像豐富、新奇,充滿童心童趣,構思新奇。以這樣的方式敘述,使讀者也走進畫面中,走進作者的心境中,仿佛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們每一位讀者的,于是感到更加親切,似乎我們也隨著作者把自己想像為一棵樹,使樹與我融為一體讀者時時會被作者的童心打動,時時被流淌在字里行間的激情感染,我們與大自然是這樣的貼近,甚至會融為一體,又怎么能不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呢
、蹘е星槔首x課文,去體會那“童話般的世界”。
4、體驗與反思。
、儋|疑交流。
我們隨著作者“帶著一路月色”“帶回了滿懷的好心情”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體驗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珍視我們自然界的朋友
學生討論交流,學生可以向同學質疑,也可以向老師質疑,形成討論交流的過程。
5、教師小結。
①當你帶著好奇和輕松愉快的心情讀完這篇散文之后,在你被那美妙絕倫、如行云流水般的語言帶進山中之后,你除了被童話般的意境陶醉外,你還會從字里行間透出的情愫里感受到作者對大自然、對生活的那種深切的熱愛。并且,你還會感悟到作者對人生那種深邃的思考做人要有持久而不變的的堅韌的靈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眾當中;要愛護大自然,保護人類的朋友鳥類;要淳樸善良;用愛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永遠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谕卣寡由熳鳂I(yè)
假設你是某一景物,實際上景物已經(jīng)成為游人的朋友了,請你以景物為角色,與游人互訴心聲。寫一段文字,字數(shù)不限,下節(jié)課交流。
6、信息反饋。
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1、初步學習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
2、掌握變音記號——升記號,了解滑音記號、重音記號、換氣記號。
3、感受音樂帶來的樂趣。
教學重點: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扮演歌曲。
教學難點:創(chuàng)編歌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 猜謎(出示謎面:人→男人→他很勇敢→新疆是他的家鄉(xiāng)→他很聰明、風趣、幽默→民間流傳許多有關于他和地主老爺?shù)墓适拢?/p>
教師:同學們,你們能夠猜出此人是誰嗎?
生:阿凡提。
2、 講故事
教師:阿凡提在民間流傳著許多故事,今天,老師也來講一個給大家聽一下。
從前有一個窮人,他肚子餓了,走到一個飯店的門口……
教師:故事講完了,阿凡提給人的感覺怎么樣?
生:非常的聰明。
教師:提到了阿凡提你們想到了他的親密小伙伴,是誰?
生:小毛驢。
教師:真聰明,一下子就想到了。那我們現(xiàn)在來學習阿凡提騎小毛驢。(師生一起扮演)
二、發(fā)聲聯(lián)系,認識“#”記號。
教師:你們知道“阿凡提”這三個字的意思嗎?老師告訴你們,“阿凡提”在新疆是代
表有知識、有文化的人,是老師的意思,那么你們想要做一個小阿凡提嗎?
生;想。
教師:那我們現(xiàn)在就來學兩種身手,比比誰像一個真正的小阿凡提。
教師:第一個身手是看老師的手勢發(fā)聲,看誰發(fā)的又準確有好聽。
。ǔ鍪景鍒D嗚——————
嘿
哎 嘿 )
教師:老師成了魔術師,用手就能發(fā)出音來。小朋友們第一個身手學得真棒。
教師:第二個身手是要考我們同學的耳朵。老師先來彈兩組旋律,是不是一樣的呢?豎起你們的耳朵來。
2 2 1 2 | 3 —|
2 2 #1 2 | 3 —|
生:有點不一樣。
教師:那到底是哪個音不一樣呢?(教師再彈一遍旋律)
生:第三個音。
教師:那兩個音相比有什么區(qū)別呢?
生:第二組的第三個音高了點。
教師: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其實是這個“#”記號在起作用(出示“#”記號)。知道這個記號的名稱嗎?老師告訴你們,這個是升記號。(出示鍵盤畫圖,了解C、#C的位置)。
教師:同學們真聰明,不愧為小阿凡提,那么快就學會了兩種身手。
三、初聽樂曲
教師:老師獎勵你們聽一段音樂,從音樂中你們能聽出誰來了?他給我們帶來了這樣的情緒?(聽音樂)
生:阿凡提來了,他給我們帶來了快樂、活潑、風趣的情緒。
教師:那你們聽到阿凡提帶樂器來了嗎?我們再來聽一遍,到底他帶了沒,假如帶了,你們知道這是怎么樂器嗎?(復聽歌曲)
生:有,是琵琶、二胡……
教師:老師告訴你們,這是新疆的一種樂器叫做冬不拉。
四、逐句學唱,解決難句
教師:① 6666 6 | 6717 6 | 2222 2·1 | 7 17 6 |
第一句是阿凡提唱的,那么第二句你們知道是誰唱的嗎?
生:小毛驢。
教師:那我們女小朋友來學阿凡提,男小朋友來唱小毛驢的。
教師:② 5·4 32 | 0 1 2 | 3·5 |
。ń處熯叧叞缪荩诳张牡臅r候跺一下腳,嘴巴不發(fā)出聲音。)
五、整首學唱(順帶“滑音記號”、“重音記號”、“換氣記號”)
教師:你們在這首曲子中發(fā)現(xiàn)了哪些不認識的記號了?這些記號在歌曲中起到了什么作
用?(教師對比著唱有記號和把記號去掉的樂句,請學生說出不同之處,并判斷
怎樣更合適)(在伴奏下演戲橫征收歌曲)
六、創(chuàng)編
歌詞創(chuàng)作“誰要……”要充沛發(fā)揮學生的`發(fā)明力,拓展他們的 思路,這是綜合能力的顯示。
教學反思:這是一首比較活潑、風趣的歌曲。因為阿凡提是我們同學所熟識的,所以我一開始設計的謎語,他們很快就揭曉了謎底“阿凡提”,也勝利地導入了樂曲。整首歌曲的節(jié)奏有點快,而且旋律也比較復雜,所以整堂課的學習效果不是很理想,再加上我在中間交叉的知識也比較多,所以大多數(shù)同學都沒有學會唱這首歌曲。錄音帶里中間有一段很長的旋律,我想空著很可惜的,所以我想到了讓學生來念這段歌詞,效果非常好,學生覺得非常有意思,課堂活躍的氣氛也提高了不少。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教案05-20
語文教案04-22
語文教案04-24
語文教案04-24
語文教案04-27
語文教案04-28
語文教案04-28
語文教案04-29
語文教案05-01
語文教案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