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語文教案7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矗凹”等九個生字,理解相關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引導學生理解絲綢之路的偉大意義,激發(fā)民族自豪感,從而產生為祖國騰飛而努力奮斗的信念。
4.鼓勵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搜集有關絲綢之路的資料,培養(yǎng)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5.運用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及思想感情,培養(yǎng)獨立閱讀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絲綢之路的重要意義
教學難點
絲綢之路的價值
教具準備
古絲綢之路的路線圖、表現(xiàn)當年絲綢之路的繁榮景象的圖畫或影像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
2.鼓勵學生搜集有關絲綢之路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導語:有一條路,東起我國的漢唐古都長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羅馬。這條路,承載了無數的駱駝與商旅;這條路,傳播了東方的古老文化;這條路,傳承了東西方的友誼與文明。它是東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讓我們一起隨著一座古樸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時空的阻隔,一起走近──絲綢之路。
2.出示“絲綢之路”路線圖,大致了解“絲綢之路”的地理位置。
二、檢查預習情況
1.同桌檢查生字詞。
2.和同學交流自己最喜歡的部分,讀給他聽一聽,最好能說說理由。
三、閱讀課文,交流體會
師:古代的絲綢貿易,駱駝與商旅的情形,我們沒有機會再看到。而現(xiàn)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門外的巨型石雕,在默默地給我們講述著絲綢之路上那古老而美麗的故事。(出示掛圖)讓我們再來看看這一幕古老的風景,重溫那動人的一幕幕。
(一)體會絲綢之路東西方物質文化交流的價值。
1.出示表現(xiàn)“絲綢之路”繁榮景象的圖畫或影像。
2.重點抓住“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lián)系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這句話,(聯(lián)系2──10自然段,或聯(lián)系生活中的影視作品、課外閱讀中所獲得的信息進一步理解、體會絲綢之路為促進東西方物質文化交流所作出的貢獻)
(二)體會絲綢之路在東西方精神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
1.安息國與中國進行交流的時候,兩國人民都是怎樣的心情呢?
小組內進行分角色朗讀,注意模仿一些動作與表情,體會一下兩國人民的心情。(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如安息國臣民等待時的“浩浩蕩蕩的大軍在邊境迎候”,剛出現(xiàn)駱駝隊時人們的“歡呼”“奏樂”“歡騰”。中國使臣的”大跨步上前”“滿面笑容”;安息國將軍的“翻身下馬”“高興得連連點頭”等,從以上地方可以看出兩國的友好與融洽。)
(三)交流資料,深入理解
1.交流小組內搜集到的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
2.相機介紹:張騫、班超、玄奘與絲綢之路。
3.自由讀13自然段,討論:
(1)為什么稱作絲綢之路?
(2)絲綢之路有什么價值或意義?
(3)再讀全文,談感受。
拓展閱讀:《絲綢之路》原文
一座古樸典雅的“絲綢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門外。那馱著彩綢的一峰峰駱駝,高鼻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飽滿,栩栩如生。商人們在這個東方大都市開了眼界,正滿載貨物返回故鄉(xiāng)。望著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當年絲綢之路上商旅不絕的景象,仿佛聽到了飄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駝鈴聲……
公元前115年,一個天高氣爽的早晨。
在伊朗高原北部,一位身著戎裝的將軍正在安息國邊境守候。將軍騎在高頭大馬上,身后兵馬不計其數。這浩浩蕩蕩的大軍奉安息國國王的命令,正在迎候遠道而來的友好使節(jié)。
東方隱約傳來一陣陣丁零丁零的駝鈴聲,士兵們循著鈴聲望去,遠處出現(xiàn)了一支駱駝隊,駱駝隊前面飄揚著鮮艷的旗幟。
“來了!來了!”安息國士兵歡呼起來。
“列隊歡迎!”將軍發(fā)出了命令。
騎兵迅疾分列兩隊,一左一右,擺成夾道歡迎的陣勢。樂隊奏起了軍樂,人群一片歡騰。
中國使者從騎著的駱駝上下來,右手高擎節(jié)杖,滿面笑容,大步向前走去。將軍翻身下馬,立正高呼:“本將軍奉命率官兵歡迎大漢國使者!”中國使者抱拳,作揖還禮:“有勞將軍遠迎。我是博望侯張騫的副使,謹代表大漢皇帝向安息國國王陛下致敬!”將軍還禮表示感謝。
中國使者指著身后的駱駝隊,說道:“這是大漢皇帝敬贈安息國國王陛下的一點薄禮!敝灰娒糠羼橊劦谋成隙捡W著兩個大包袱。打開包袱,各色綾羅綢緞,五彩繽紛。
安息國將軍高興地連連點頭,說道:“盼望已久的大漢使者終于到了!我謹代表安息國國王陛下,向大漢皇帝的使者贈禮!彼咽忠徽校拿勘蜕蟽蓚大禮盒。打開一看,里面裝著許多特別大的鳥蛋,每個足有斤把重。這是當時中國沒有的鴕鳥蛋。
中國使者正要道謝,將軍又把手一招,走上兩個人來,原來是魔術師。打頭的一個拔出一把匕首,插入自己嘴里,頓時吞了下去。只見他一拍肚子,匕首又從嘴里吐了出來。第二個則張開大口,噴出一團又一團火苗。魔術師的精彩表演,讓在場的人們都看得驚呆了。將軍含笑說道:“今天是個值得慶祝的日子,特地讓他們前來助興!
中國使者拱手致謝,高興地說:“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lián)系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呀!”
這僅僅是張騫出使西域后,東西方交流的生動一幕。張騫在此之前,于公元前138年曾歷盡艱險出使過西域。公元前119年他第二次出使西域,加強了漢朝與西域各國的友好往來。從那以后,一隊隊駱駝商隊在這漫長的商貿大道上行進,他們越過崇山峻嶺,將中國的養(yǎng)蠶、繅絲、冶鐵、造紙、鑿井、灌溉等技術帶向中亞、西亞和歐洲,將那里的葡萄、核桃、石榴、蠶豆、黃瓜、芝麻、無花果等食品帶到我國,還有獅子、犀牛、良馬等動物,也傳進了我國。我國的音樂、舞蹈、繪畫、雕刻,由于吸收了外來文化的長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美輪美奐。
兩千多年后的今天,每當人們凝望“絲綢之路”巨型石雕,無不引起對往日商貿、文化繁榮的遐想……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學習辯論的基本知識和技巧,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多角度思考問題的方法,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培養(yǎng)學生運用資料闡述自己觀點的寫作能力。
2、過程與方法: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搜集整理資料,形成觀點,并以辯論形式展示成果。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見解的心理品質,養(yǎng)成耐心傾聽,尊重他人的發(fā)言的良好的交際習慣。
課前準備:
教師:將學生進行分組,注意分組大體均衡;搜集并制作有關課件。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校內外學習資源。
學生:搜集、篩選有關資料,提取依據、形成觀點。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教師通過多媒體演示電視中有關辯論賽的錄像,讓學生從中體驗精彩的辯論,鼓勵他們成為運用語言的能手和能言善辯的人才。
二、選擇活動項目,開展辯論:
1、學習辯論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巧:
(1)先把自己的觀點闡述清楚。
(2)用有力的材料證明觀點。事實要確鑿,資料要來自權威人士或權威機構。
(3)用心聽并分析對方的觀點、論據,找出其薄弱環(huán)節(jié),以便反駁。
(4)答辯時有必要才答復,該避就避,以免言多語失,被對方抓住不放。
(5)變換角度反擊對方。
(6)熟悉歸謬法、反證法、兩難法,靈活運用,使對方陷于被動。
辯論評分表:
辯題:正方:反方:
項目
得分
內容(30)
論辯技巧(50)
儀態(tài)(10)
合作精神(10分)
2、活動步驟:
(1)主持人介紹臺上正反兩方的選手,講述辯論規(guī)則和評判方法,宣布辯論會開臺。
(2)正反兩方分別陳述各自的觀點和理由。
(3)正反兩方代表隊交鋒,互相詰難、反駁。主持人宣布辯論會結束,然后總結正反兩方在辯論中的得與失,最后宣布評判結果。
3、教材設置了三個活動主題。
一是“上網利弊談”,設置這一活動,旨在引導學生對上網有個全面正確的認識。既要學會充分利用網上學習資源,又要分清網上良莠,自覺抵制網上不健康內容的誘惑。二是討論“事物的正確答案只有一個嗎”,設置這一主題,意在引導學生突破思維定勢,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品質。三是“關于克隆的爭議”,這是當前的一個熱門話題?茖W技術的發(fā)展帶來了社會的巨大進步,但同時它也越來越變得讓人類難于控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人類。科學的發(fā)展的`發(fā)展的怎樣才能符合人性的,如何為未來營造既是科學的又是人道的社會,這是人類,包括每一位學生在內都必須面對與思考的大問題。要通過讓學生對這一問題的探究和辯論,為學生科學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的提高打下基礎。
三、活動寫作:選擇三個活動主題中的一個,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500字左右。要求觀點明確,材料充實,條理清楚。
四、活動小結。
以上就是為大家提供的“初二語文教案:《走上辯論臺》”希望能對考生產生幫助,更多資料請咨詢中考頻道。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15個生字,綠線內的6個只識不寫,初步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 學習按順序仔細觀察圖畫。
3、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感受冰花的美。
重點難點
重點: 認識并會寫本課9個生字,理解詞語
難點:讀好文中的幾個長句子。
教學簡要過程及重、難點的突破
一、揭題激趣
小朋友,你看到過玻璃上開花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新課文(出示課題:冰花)就講了這樣一件趣事。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嗎?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一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二讀課文,要求給自然段標上序號。
2、檢查自學:
。1)檢查讀書,先組內讀,互評、匯報讀,師糾正讀課文、停頓。
。2)出示字詞:
清晨 看見 晶亮 冰花 驚奇 柔嫩 豐滿 牡丹 這時候 送給
指句讀,相機正音,開火車讀,去掉拼音讀
三、精讀訓練:
1、 學習第一自然段。
自由讀,思考:冰花是誰看見的?是在什么時候看見的?它是什么樣子的.?
提問,相機板書:晶亮
冰花多不多?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實施修改意見
說說自己冬天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ㄒ欢涠洌
指導學生 朗讀第一自然段,突出一朵朵和晶亮。
2、學習第二自然段:如果你在清晨發(fā)現(xiàn)了一朵朵晶亮的冰花,你會怎樣?小童又是怎樣的呢?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出示第一句,思考:
。1)小童為什么覺得驚奇?
(2)你能像小童一樣驚奇地喊一喊嗎?
(3)指名讀,評價。
(4)再指名讀。
(5)指導邊說邊帶動作。
。6)齊讀。
四、指導寫字
1、 出示并認讀:見、他、它、豐、這。
2、 記憶字形,注意區(qū)分同音字他和它
3、 范寫見、豐、這,提醒注意。
見:獨體字,第二筆是橫折,不帶鉤,第三筆是撇;末筆是豎彎鉤,底端平展,向上鉤出。
豐:獨體字。第一筆是橫,不是撇,第三筆橫較長。
這:左下包圍結構。文,末筆變?yōu)辄c。辶,三畫,第二筆是橫折折撇,開筆平捺托上。
4、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臨寫
學習用因為-----所以-----把第一節(jié)和第二節(jié)的第一句連起來說說。
精搜彩集創(chuàng)信意息
精彩創(chuàng)意:
學習第二自然段:如果你在清晨發(fā)現(xiàn)了一朵朵晶亮的冰花,你會怎樣?小童又是怎樣的呢?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出示第一句,思考:
。1)小童為什么覺得驚奇?
。2)你能像小童一樣驚奇地喊一喊嗎?
。3)指名讀,評價。
。4)再指名讀。
。5)指導邊說邊帶動作。
。6)齊讀。
實施修改意見
學習用因為---所以---說話。
作實業(yè)踐設活計動
必做:
1、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練習寫好:見、他、它、豐、這
選做:練習背誦課文第一、二小節(jié)。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冰花,冰花第一課時教案教學設計,希望對你有幫助!
語文教案 篇4
內容簡析
語文百花園五一共安排了五項內容,即“語海暢游”(引導學生自學漢字;照樣子組詞語)、”積少成多”(通過讀讀背背和我的采集本來練習朗讀,進行語言積累)、“閱讀平臺’(通過閱讀平臺訓練閱讀、理解文章的能力,讓學生知道怎樣匯款)、“能說會道”和“筆下生輝”。
設計理念
語文教學要重視綜合知識的整和與運用,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去探求新知,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構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同時通過各種形式的讀、議、練、說、評等,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樂中學。
教學目標
1 .通過杳字典,自學不認識的字:
2 .通過詞語接龍練習,豐富詞匯。
3 .通過讀讀背背、采集本,積累語言,豐富課外知識。
4 .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觀察思考及書面表達能力。
重點難點
“能說會道”訓練口語交際能力、“筆l ;生輝”訓練觀察思考和一15 而表達能力。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3 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語海暢游”和“積少成多”。
一嘗試“自學漢字”
1. 說說平時你遇到了不認識的字,是用什么方法去認識它的。
2. 自由讀“自學漢字”部分,看看“門票”上的字你有哪些不認識。把它畫出來,然后學會它,看準學會得最快。
3. 你學會了哪些字?同桌互相交流。
4. 自由讀一遍這張門票上的內容,要求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5. 指名讀。其他同學注意聽聽這位同學讀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你能比他讀得更好嗎?
二練習“照樣子組詞語”
1. 先說一說“勸、招、終”這三個字可以組些什么詞。
2. 自己練習詞語接龍,看看你能想出多少組詞語。
如:勸:(勸說)——(說明)——(明白)——(白雪)
(勸解)——(解決)——(決心)——(心中)
(勸阻)一一(限止)——(止痛)——(痛快)
3. 四人小組合作,看看哪一小組想出的詞語最多。
4. 指名說。
5. 自由讀一讀這四組詞語。
三指導“讀讀背背”
1. 自由讀,遇到不會讀的字請同學或字典朋友幫忙,然后再多讀幾次。
2. 同桌合作,認真聽對方讀,互相糾正錯音。
3. 指名讀,檢查、正音。
4. 自由讀,注意把字音讀準,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5. 四人小組合作,每人讀一遍,其他同學做小老師認真聽,然后評一評誰讀得好,還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6. 指名讀。
7. 你知道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自由讀,注意停頓,有感情地讀一讀。
8. 齊讀,然后試著背一背。
四交流“我的采集本”
1. 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
2. 同桌互相聽讀,糾正錯音。
3. 指名讀,想想這段話講了什么內容。
4. 拿出你的采集本,四人小組互相交換,欣賞欣賞別人采集的好詞佳句名段。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閱讀平臺”和“能說會逆”。
一走進“閱讀平臺”
1. 自由讀短文,要求讀準每一個字音。遇到不會讀的字可以,也可以請教同學。
2. 邊讀邊標出自然段。
3. 同桌互相聽讀短文,糾正對方的錯音。
4. 再讀短文,要求讀準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5. 四人小組合作讀短文,要求讀得通順流利。
6. 指名檢查讀,評讀。
7. 聽老師范讀短文,想:短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8. 默讀短文,想想為什么“回家的路上,我心里美滋滋的”。
9. 你喜歡短文的'小作者嗎?為什么?
10. 你也做一回小作者,向失學的同學獻愛心,把你的零用錢匯給他們,你會填寫匯款單嗎?先用鉛筆在書中的匯款單上練習填一填。
11. 同桌互相看看對方填得怎么樣,大家討論討論應該怎樣填。
12. 老師評點。
二學習“能說會道”
1. 自由讀引導語。
2. 默讀。你明白了這道題的要求嗎?
3. 想一想你自己見過、聽過或親身經歷過的與愛心有關的事。對哪一件事你印象最深?
4. 四人小組先練習說一說。要求講述時要把事情說清楚。聽的同學要聽明白講了一件什么事,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詢問,或讓講述人講得再具體一些;也可以對大家都感興趣的事情展開討論;還可以評議一下講述人的普通話發(fā)音是否正確,聲音是否洪亮,說話是否流利等。
5. 指名說。評一評講述得怎么樣,好在哪里,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筆下生輝”。
1. 讀內容,明確寫話要求。
2. 把四幅圖連起來觀察,想一想畫中的爸爸和兒子之間發(fā)生了什么故事。先自己準備一下,再指名說說。
3. 仔細觀察每幅圖,想想這件事發(fā)生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們之間是什么關系,正在干什么。
4. 四人小組討論討論每幅圖的內容。
5. 面向全班交流,互相評議。
6. 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把故事完整地寫下來,注意這四幅圖的內容要銜接。
語文教案 篇5
《北京的春節(jié)》是老舍先生所寫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發(fā)著濃郁鄉(xiāng)土氣息的散文,文章按時間順序介紹了老北京過春節(jié)的一系列習俗,字里行間透出人們歡歡喜喜過新年的心情,文中列舉了大量的習俗,情趣盎然,又使人讀后增加見識,語言簡潔而生動,文質兼美,是學生培養(yǎng)語感,對小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對小學生進行思維的訓練,提升語文學習能力的平臺。怎樣在完成教學任務時,有效地運用課堂上的有效理答,利用文本材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設計多層次、有秩序、階梯式的語言訓練點,激發(fā)學生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扎實地訓練學生的語文能力?這是我在教學設計時充分考慮的一個前提條件和因素,之所以,在教學時,盡量體現(xiàn)和滲透教學設計的意圖,使學生在課堂中快樂地學習、在教師的有效理答中構建更加準確、清晰、完整的語言表達體系,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一、自主讀文、讀中感悟
讀是培養(yǎng)學生語感和語言素養(yǎng)的最佳途徑之一,讀也是學生與文本對話的最有效的途徑之一,文質兼美的文章,能使學生讀來朗朗上口、成為學生積累好詞佳句的范本材料,更是成為學生語言表達借鑒的一個最佳平臺。所以,以讀為主的教學是本課的教學主線。確實是大勢所趨,這節(jié)課中,我抓住作者按時間的順序記敘老北京過春節(jié)的表達順序,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有目的的讀走進北京人過春節(jié)的幾個片段,引導學生讀中感悟。
初讀劃出有關句子,再讀體會交流,在學生與文本充分對話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好課文的重點部分。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適時評價,提升學生的認識,升華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和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在課伊始時,我要求學生初讀課文,自主感悟。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創(chuàng)設了一個力求一石激起千層靈的中心問題:“看來大家課前預習的不錯,下面我們就跟隨老舍爺爺一起去看看北京的春節(jié)。請同學們打開書,注意這一次讀書,要認真地朗讀課文,看一看北京的春節(jié)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學生通過自由讀課文、自由感知文本、自由和文本對話,在交流匯報在交合匯報中進行師生對話和生生對話,最后回歸文本——說說老北京的春節(jié)從哪天開始?到什么時候結束?我此時設計了兩個語言訓練點對學生進行表達能力的訓練:語言訓練點1、這么熱鬧的春節(jié)從哪天開始?到什么時候結束?請說一句完整的話。語言訓練點2、照北京的老規(guī)矩,春節(jié)差不多臘月初幾就已經開始了,首先第一個好日子是——其次是——接著是——最后是——。
同時,對學生的思維和表達,我積極進行了有效的評價理答:
1、兩個問題,能用一句完整的話表達,真不容易。誰再來說說?
2、你的表述真有條理。
3、太神了!這么長的句子你都能說得這么流暢、完整。誰也能向這位同學一樣說說?
4、哇!在表達中,你能加進自己的語句,使句子表達得更加具體,向你學習!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先概括出敘述順序,老師提示質疑,重讀課文,鍛煉縝密思維,然后了解文中詳寫與略寫的日子。既遵循了學習的'規(guī)律,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在滲透本課的表達方法時,針對文本的內容特點,選擇了一個教學內容點設計了語言訓練說話句式,用積極地評價來給予學生積極的回應,激發(fā)學生進行了積極的思考,做出了精彩的回答,也就是對學生回答給予及時的贊揚或者表示接受學生的觀點。使學生更愿意參與問答,并在問答中使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有效的訓練和提高。
二、朗讀展情,創(chuàng)設和諧的對話氛圍
由于本課所寫老北京過春節(jié)的一系列習俗,字里行間透出人們歡歡喜喜過新年的心情,文中列舉了大量的習俗,情趣盎然。其中許多情景如熬臘八粥,泡臘八蒜,孩子從未見過,但老舍先生對此描述的使人如身臨其境,加之課前布置學生從網上搜集的資料,再結合我從網絡資源中找到不少資料圖片,通過多媒體恰當的呈現(xiàn)在課堂之上。這一下子拉近了學生與課文的距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學生理解課文奠定了基礎。在教學的開始,在圖片各異的課件中,我示范讀了課文中描述“臘八”一段文字,通過看和聽,將學生帶入了學習的情境,同時對老北京人怎樣過春節(jié)有了初步的印象、對文本精美的文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借此,我讓學生再次走進文本,自主讀文,感知文本,在再次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感知了文本,感悟作者文字的魅力,觸發(fā)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還對文中的好詞佳句進行了熟讀,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讀出語言的“味道”,并把好的語言進行了積累。
在教學中,我還注意語言的過渡,教師的及時評價,為學生創(chuàng)設和諧的對話氛圍,大膽交流,在這種對話中不斷感悟,提升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和表達能力。
三、突破重難點,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積累
在教學中,我主要引導同學抓住三個重點時段來品讀,從而感受到北京春節(jié)的隆重與熱鬧,喜慶與歡樂,體會本文表達方法的精妙之處。在教學中滲透作者的表達方法。
為此,讓學生在熟讀文本的基礎上,通過說話訓練,進行語言積累的同時,突破教學重難點。
所以,我特意設計兩個語言訓練句式:
1、你們交流的句子那些是寫燈的數量多?那些是寫燈的種類多的?同桌之間互相討論歸納、練習說一說。
2、請試試看,能否用從燈的數量多和燈的種類多,用一句話完整地表達出來。
如和除夕相比,正月初一全城都在休息。人們都干什么去了呢?請讀課文第9自然段。學生通過讀中進行交流。針對學生的交流、表達,我特意有針對性地進行了評價理答;
1、這兩個同學交流的時候,不僅恰當地用上老舍爺爺的話,還巧妙地運用了老師引語進行表達,真令人佩服!
2、各種各樣的花燈,加上五彩斑斕的花炮,加上香甜美味的元宵,令人陶醉,誰能不喜歡呢?這么熱鬧的燈會,你們想不想讀一下呢?
這樣的選點訓練,充分利用理答這一種特殊的教學對話,仔細傾聽學生的問答,通過有層次、有秩序、有針對性的“追問”、“轉問”、“提問”和“反問” 等理答有效方式,把學生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充分調動起來,對學生進行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讓學生在升華情感的同時,必然會激起表達感情、抒發(fā)情感的欲望。此時,此處語言訓練點的設計和教師對學生有個性的評價語言的設計,更好地讓學生敞開心扉去接觸語言,去感受語言,去體味語言,使學生在沉浸于文本語言和情景的基礎上,自由述說、自由運用本課習得的語言,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幾點思考
不足之處:
1、教學的節(jié)奏把握還應該明快一些,在教學時間的把握上還應該確切些。
2、在語言訓練點的選擇上,選擇面較窄,達不到以點帶面的作用。說話句式訓練的設計,只針對多數學生,而對一些表達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講難度較大,甚至難于掌握,應該對這些學生多謝關注,設計合適、樂于讓他們進行語言表達的語言訓練句式。
總而言之,通過本課的教學,我對如何在語文課堂上開展以讀為主的閱讀教學研究有了更深的認識和體會,同時我也認識到在教學中還需要更多細節(jié)的思考,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會認9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燕子、趕集”等22個詞語。
2.過程與方法:學習作者細致地觀察和一些表達方法,積累好詞佳句。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課文內容,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1、體會燕子的可愛
2、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描寫生動的方法
教學時間: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我知道的春天”,導入課題
1.展示自己收集的有關春天的圖片并用優(yōu)美詞句描述給大家聽。
2.師小結導入:從同學們介紹的鳥語花香、潺潺流水中,我們感受到春天已經來臨了,特別是小燕子,更是給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氣,把春光點綴得更加美麗。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一篇課文《燕子》。(出示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了解文章脈絡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小組合作學習生字詞(1)讀準字音:開火車讀,個個過關。(2)討論識記難記的生字、不懂的詞語。(3)出示生字詞集體點撥:“俏”讀“qiào”,要和“悄”區(qū)別讀音和字形!胺鳌钡淖x音是“fú”,不要錯讀成“f?”!奥印笔谴榭谝。
3.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燕子的?
4.集體交流。(按由近及遠的觀察順序來描寫)
三、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輕聲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這段話寫什么?(燕子的外形特點)
2.你想怎么讀這段話?為什么?試著讀讀。
“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機靈的小燕子!耙簧碛鹈薄耙粚Τ岚颉薄皽惓尚⊙嘧印笔切⊙嘧油庑蔚墓蠢眨盀鹾诠饬痢薄翱∏屋p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潑機靈的燕子的特點。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小燕子的活潑可愛。
3.詞語訓練:“湊成”換成“組成”好嗎?為什么?(反復讀體會文章表達的活潑的基調)
4.采用指名讀、小組讀等多種方式有感情朗讀第一自然段。
四、鞏固字、詞,指導書寫6個生字
1.出示本課生詞:燕子、趕集、聚攏、增添、掠過、稻田、尾尖、偶爾、一圈、蕩漾、音符、演奏、贊歌、生機勃勃、沾了一下水面、飛倦了
2.出示生字“燕、聚、增、掠、稻、尖、偶”認讀、組詞
3.自己觀察識記,集體點撥:
“燕”的上部分是“廿”,不要錯寫成“艸”;注意“聚”的下面不要寫成“水”;“尖”,上小下大,“稻“右下部第一筆是撇,中間橫沒有連著。
4.師根據需要范寫,學生書寫練習。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在學習中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并體會發(fā)現(xiàn)的快樂,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和愿望。
。病椭鷮W生鞏固所學的生字,通過朗讀詞語、背兒歌,促進學生對語言的積累。
。、練習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我的發(fā)現(xiàn)
。薄W生看拼音讀字、讀詞,在詞語中認讀生字。
。、辯字形,讓學生自己去找出每組中兩個字的`異同。
。场⒔M詞語,區(qū)別每組兩個字的意思。
。础械膶W習小伙伴是用什么方法學會生字的呢?你能幫她告訴大家嗎?
。ㄐ温曌致暸宰R字的方法或熟字減一減的方法。)
二、我會認
。、讀準字音,重點指導:
翹舌音“支”,后鼻音“龍”。
。、學生自己口頭擴詞,同桌擴詞,全班開火車擴詞。
3、改變語境,在不同語境中鞏固生字。
出示下列詞語,學生認讀:
交朋友 交通 支路 九龍坡 龍頭 巨龍 龍舟 要求 請求 凡人 凡是 平凡 利用 利益 有利
三、我會寫
1、認讀其中的字。
。病⒁龑W生發(fā)現(xiàn)每組字的相同點,回憶一下部首木字旁、月字旁、草字頭代表的意思。 3、書中的學習小伙伴還能寫出幾個這樣的字,你也能嗎?
木字旁:樹、林、枝、楓、樣、楊、梅、柳。
月字旁:明、肚、臉、膽、腿、腳、腦。
草字頭:草、花、藍、苗、苦、荷。
寶蓋頭:寶、它、安、完、言、家、定。
四、日積月累
。、學生自由地讀詞語,接力讀,分小組讀,競賽讀。
。病W生自己選詞造句。
五、讀讀背背
1、教師示范讀。
。、學生自己練習讀,啟發(fā)學生讀出豐收時的喜悅。
。、鼓勵學生背誦短詩。
。、朗讀時需注意:
輕聲:莊稼 高粱 葡萄
一聲:黃澄澄 紅彤彤
第二課時
一、口語交際
。薄⒆x要求,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
。病⒆约赫倚』锇榻徽,說說各自想到什么地方秋游,鼓勵意見相同或相近的同學組成小組,小組討論本次秋游計劃。
。、班長主持全班討論,各組陳述本組的想法和理由:
我們組建議到……,因為……。
我們都愿意到……,因為……。
因為……,所以我們建議到那里秋游。
……,……。
。础⑼庖庖姾,具體商量秋游活動的計劃:
到那里去做什么?
。怠⑸塘繙蕚涔ぷ骱颓镉位顒又械姆止ぃ
要做哪些準備?
6、向老師提出建議:
秋游到哪里去?干什么?做哪些準備?
二、展示臺
。、開展“我眼中的秋天”活動:
布置一個展示角,展示孩子們制作的與秋天相關的書簽、賀卡和圖畫。
2、對積極參與活動的孩子予以表揚,評選優(yōu)秀作品。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教案[精選]08-10
語文教案(經典)08-13
語文教案03-26
語文教案03-28
語文教案04-11
語文教案04-11
語文教案04-09
語文教案04-12
語文教案04-12
語文教案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