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6篇(精)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跟隨著小潔的目光,我們欣賞著藍天白云、碧水青山,那跳躍的“青蛙”、展翅的“雄鷹”、賽跑的“龜兔”,栩栩如生,美不勝收。當小潔正想把面包紙扔進湖里的時候,她看見那清澈的湖水像鏡子一樣,映照出蔚藍的天空和如畫的山巒。誰忍心把這“鏡面”打破呢?小潔攥緊了面包紙,一直到船靠岸,才把它放進了應該放的地方。
遺憾的是,那面“鏡子”還是被一個小孩弄了個污點。那塊香蕉皮,嚇跑了小魚,就連湖水也“皺起了眉頭。
清澈的湖水需要我們每個人精心呵護。小潔只是在那面”明鏡“面前,控制了一下自己的正要撤開的手,但對每個人來說,在這一瞬間做出克制,并不是都能做到的。
這點滴小事,反射出的是小潔美好的心靈。
讓我們把這清澈的湖水,作為一面永遠的”明鏡“吧。別忘記小潔那企盼的目光。
二、教學目標
1、認識”側(cè)、卷“12個生字,會寫”失、覺“等8個字。
2、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感受風景的優(yōu)美和小潔心靈的美好。
3、有保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意識和自我控制能力。
三、教學重點
認字12個,會寫8個,能熟讀并背誦課文。
四、教學難點
通過本文的學習,使學生養(yǎng)成環(huán)境保護意識。
五、教學時間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聯(lián)系實際,談話導入
1、談話:小朋友們,你們都看到過湖水嗎?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眼睛里的湖水是什么樣子的?面對湖水你是怎樣想的?(出示課題)
2、出示”清澈“一詞,該怎樣讀?怎樣記?
二、初讀課文,識字認字
1、教師范讀、領讀生字。
2、指名學生讀,教師注意聽,糾正錯誤發(fā)音。
3、出示”幻“和”幼“:請學生觀察這兩個字的區(qū)別,并說說怎樣讀?
4、出示”扔“和”跨“:想一想用我們學過的識記方法,應怎樣識記?
5、教師范讀課文,讓學生標出不認識的或易錯的字。
6、請學生自讀、教師在旁邊巡視指導答疑。
7、指名分段讀課文。
三、分段學習課文
(一)學習課文第一段
1、指名認讀第一段。
2、教師通過課件展示畫面,配置音樂,進行范讀。
3、請學生朗讀思考兩分鐘,說說本段的段落大意。
4、”欣賞“一詞怎樣理解?它的同義詞有哪些?是否可以替換?為什么?
5、兩岸的風景怎樣?請找出描寫風景的句子。
6、你覺得這段中哪些地方寫得很美,為什么會寫得這么美?
7、請大家注意:”小潔坐在船上吃面包“這句話?聪挛,想一想這句話有什么作用。
(二)學習課文第二段
1、多媒體展示畫面,配置音樂,老師有感情范讀。
2、指名朗讀,認真聽其發(fā)音及語氣,并及時糾正其錯誤之處。
3、學生自由朗讀,教師在旁指導。
4、提出問題:
(1)小潔想把面包紙丟進水里的時候,看到了什么?
(2)”小潔回過頭不滿地看了他一眼,又用企盼的目光望著湖水“
”他“指的是誰?你從”看他一眼“和”企盼的目光“中體會到什么?
5、組織學生交流。
6、小潔的面包紙怎樣處理了呢?你想知道嗎?(引入下一段)
(三)學習課文最后一段,反復朗讀,理解課文。
1、指名朗讀。
2、提問:”忽然,她眼睛一亮,飛快地向前跑去。“請大家思考一下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3、出示”攥“字,怎么讀?怎樣識記?說說相應的同義詞。
4、請大家再次齊讀課文:這樣結(jié)尾有什么好處?
四、小結(jié)
1、老師總結(jié)本課內(nèi)容,鼓勵和表揚課堂上敢于發(fā)言的同學。
2、布置作業(yè):請大家在熟讀課文基礎上獨立完成課后”讀讀說說“一題。
[第2課時]
一、復習引入,通過復習鞏固課文
1、請學生背誦課文。
2、出示多媒體課件,請學生觀察主題圖。用自己的話把課文大意敘述出來。
3、請學生朗讀課文,讓大家指出讀得不準確的地方。
4、請大家?guī)е鴮φn文的理解,齊讀課文。
二、談感想,小結(jié)
1、請學生談談學習了本課有什么感受?
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發(fā)?今后自己該怎樣去做?
2、老師點評。
三、認讀課文生字
1、請學生自己認讀課文生字,同桌互相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2、指名學生認讀課文生字。
3、反復出示生字,讓學生集體認讀,并組詞。
4、板書多音字:得為卷
請學生組詞認讀。
四、指導寫字
1、請學生認讀”我會寫“中的字并組詞。
2、請學生觀察”我會寫“中的字在寫的時候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3、提醒學生注意提手旁和目字旁的寫法。
4、請學生描紅”我會寫“一題。
5、爭做”小醫(yī)生“。
(1)教師把學生寫得好的,或是存在共性問題的字,拿到黑板上,學生做”醫(yī)生“,診斷哪些字寫得好,哪些字寫得不夠好。
(2)同桌互查,比較欣賞。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要點:
聽寫生字,學會感情朗讀課文,總結(jié)課文,對學生進行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的行為教育。
教學過程:
一、練習感情朗讀課文。
采用聽課文錄音、自由讀、指名讀、分角色讀等形式,學習感情的朗讀課文。朗讀指導重點:課文的前面部分重點指導讀好對話。奶奶的話要用愛護小林的語氣讀。小林的話用帶有點神秘的口氣讀,同時要體現(xiàn)出對長輩的.尊敬!斑住?用一種奇怪的語氣讀。“啊”,用高興、驚喜的語氣讀,表示奶奶一切都明白了。
二、總結(jié)全文,行為指導。
1、這篇課文主要寫什么?(課文主要寫午飯后,小林要去洗手帕和襪子,奶奶不讓他洗。后來小林叫奶奶去午睡,自己洗好的手帕和襪子。)
2、小林為什么不讓奶奶洗手帕和襪子,而要自己洗?(小林熱愛勞動,自己會做的事情自己做。同時小林尊敬老人,覺得奶奶年紀大了,應當讓她多休息,所以不讓奶奶洗手帕和襪子。)
3、你們的手帕和襪子是自己洗的嗎?
4、讀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
三、復習生字,聽寫生字。
四、課堂練習。
指導完成課堂作業(yè)第3題、第4題,并口頭練習用“連忙”說一句話。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及句式,并能翻譯淺易的句子。
2、體會作者塑造的周公胸懷博大、深沉果斷、為國家利益辛勞畢生、鞠躬盡瘁的高岸君子形象,司馬遷對周公那種深厚的景仰之情。
3、學習對比手法的運用。
一、導入新課并介紹文題、背景。
1、魯,始建國于公元前十一世紀,其轄地在今山東省西南部,都城在曲阜。公元前256年為楚所滅。
2、周公,姬旦,亦稱叔旦。以其曾祖太王所居周地為采邑,故稱周公。周公是我國政治史、文化史上的一個極為重要的人物。他幫助周武王開創(chuàng)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業(yè),從而也把我國的第一個文明社會形式推向了巔峰,為我國民族融合、政治統(tǒng)一作出了巨大貢獻。同時,他所制定的“禮樂行政”,對我國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形式,也具有開山的意義,至今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仍涓涓流淌著西周時代那種重倫理、輕逸樂、好儉樸、樂獻身的君子風度和集體精神。
3、世家,《史記》體例之一,主要記述世襲封國的諸侯的事跡。
4、《魯周公世家》是《史記》三十世家中的第三篇,全文詳細地記述了西周開國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跡,并擇要記載了魯國經(jīng)歷三十四代君主、歷時千余年的歷史發(fā)展過程。課文節(jié)選部分主要記述了周公幼年時代的篤仁純孝和代理國政時的忍辱負重。
二、范讀課文。
1、注意字詞讀音、斷句,掃除字詞障礙。
2、整體感知全文內(nèi)容。
三、給加橫線的詞正音并釋詞。
篤(dǔ)仁 鉞(yuè) 召(shào)公 名奭(shì) 繆(bù)卜 歸(kuì) 開籥(yuè) 金縢(téng)匱(guì) 有瘳(chōu) 箕(jī)子 踐阼(zuò) 弗辟(bì) 蚤(zǎo)終 祉(zhǐ)福 鴟(chī)鸮(xiāo) 倍依(yǐ) 竆竆(qióng) 揃(jiǎn)其蚤(zhǎo) 譖(zèn) 嚴(yǎn) 奸(gān)神命 饗(xiǎng)國 鰥(guān)寡 誕淫厥佚(yì) 昃(zè)不暇食 百姓說(yuè) 將沒(mò) 肸(bì) 傷牯(g)ù 寇攘(rǎng) 歭(zhì)爾芻茭 糗(xiǔ)糧 濞(bì)立
四、對照注釋、譯文,自由朗讀課文。
五、整體感知課文,理清課文主要內(nèi)容。
第一部分(1-12段)詳細記述魯國公的主要事跡。分六層。
第一層(1段)輔助武王,伐紂滅殷。(篤仁純孝)
第二層(2段)犧牲個人,質(zhì)代王死。(義無反顧)
第三層(3段)臨危受命,代理國政。(忍辱負重)
第四層(4-6段)平定叛亂,營建洛邑(堅決果斷)
第五層(7-10段)還政代王,制禮作樂。(胸懷博大)
第六層(11-12段)周公作為,感動成王。
第二部分(13-15段)交代魯國公后世君臣無道,與周公的品德形成強烈對比。
六、研習課文。
。ㄒ唬┭辛暤谝徊糠值谝粚樱1段)。
1、對照注釋、譯文,落實重點文言字詞句。
……者(助詞,表停頓),……也(表判斷) 篤仁(忠厚仁愛) 于(介詞,表比較) 及(等到) 輔翼(佑助,輔弼) 用事主持朝廷政事) 把(手持) 以(連詞,表目的`) 夾((站)在左右) 告周之罪于天下(介賓短語后置) 戚(父母兄弟等直系親屬,現(xiàn)指旁系親屬) 虛(區(qū)域)
2、朗讀并小結(jié)。
(二)研習第一部分第二層(2段)。
1、對照注釋、譯文,落實重點文言字詞句。
克(攻克,戰(zhàn)勝) 集(通“輯”,安定) 不豫(天子不舒服,不能處理政務) 乃(副詞,于是,就) 繆(通“穆”,虔誠) 戚(形-使動用法,使……感動) 以為(把……作為,今指認為) 北面(名-狀語,面朝北方) 戴璧秉圭(頭上頂著玉璧,手中秉持玉圭) 阻(遭到困厄) 負子(諸侯病) 以(用)旦代王 乃命于帝庭敷佑(介賓短語后置) 用(因而) 定(使……安定) 無墜(不喪失) 葆(通“寶”,寶貴) 爾之(取獨)許我 歸(同“饋”,奉送) 以(目的連詞,用來)俟爾命 屏(藏而不給) 發(fā)書(翻開占兆書,今指發(fā)放書本) 信(確實,果然) 王其(語氣副詞,表肯定)無害 維長終是圖(賓語前置句) 藏(省略“以”)其策(省略“于”)金縢匱中(省略句) 瘳(病痊愈)
2、朗讀并小結(jié)。
(三)研習第一部分第三層(3段)。
1、對照注釋、譯文,落實重點文言字詞句。
既(已經(jīng))崩(天子之死) 強葆(同“襁褓”) 畔(通“叛”,背叛) 踐阼(登上帝位,臨時代行政) 流言(散布流言,今指沒有根據(jù)的話) 不利于(對)成王(介賓短語后置句) 所以(表結(jié)果,……的原因) 辟(通“避”) 蚤(同“早”) 卒(始終) 沐(洗頭,今指洗澡) 哺(口中所含的食物,今是動詞“哺育”) 子之魯,慎無以(介詞,因,憑借)國驕人
2、朗讀并小結(jié)。
。ㄋ模┭辛暤谝徊糠值谒膶樱4-6段)。
1、對照注釋、譯文,落實重點文言字詞句。
率淮夷而(連詞,表承接)反 誥(一種文體,用于告戒或勉勵) 寧(形-動,平定) 宗(名-意動用法,以……為宗主) 祉福(福瑞) 集(安定) 為(寫作)詩 訓(責備) 國(名-動,建都)(省略“于”)之
2、朗讀并小結(jié)。
。ㄎ澹┭辛暤谝徊糠值谖鍖樱7-10段)。
1、對照注釋、譯文,落實重點文言字詞句。
治(處理政務,管理國家) 倍(背向著)依(同“扆”,戶牖之間的屏風) 竆竆(恭敬謹慎的樣子) 揃(剪斷)其蚤(同“爪”,指甲) 奸(干犯,冒犯) 瘳(痊愈) 用事(當政,臨朝) 譖(說壞話誣陷別人) 反(同“返”,召回,迎回,使……返回) 亡(使……毀敗,使……滅亡) 嚴(同“儼”,莊重的樣子) 自度(以法度自律) 荒寧(荒廢事業(yè),自圖逸樂) 饗國(擁有國家。饗,同“享”,享有) 小人(中性詞,地位低下的勞動者,今為貶義詞) 密靖(使……安定) 鰥寡(孤獨的人) 誕(放蕩)淫(過分,無節(jié)制)厥(其)佚(同“逸”,安樂) 誅(討伐) 昃(太陽偏西) 以(目的連詞,用來)誡成王 官政(官職制度)未次序(還未安排得系統(tǒng)合理) 百姓(西周時對貴族階級的總稱,今指人民)說(通“悅”,歡悅)
2、朗讀并小結(jié)。
。┭辛暤谝徊糠值诹鶎樱11-12段)。
1、對照注釋、譯文,落實重點文言字詞句。
沒(通“歿”,死) 以(用來)明 讓(謙讓) 于(在)畢(邑名) 臣(名-意動用法,以……為臣)周公 大木盡拔(被動句) 朝服(名-動,穿好朝服) 自以為功(即“質(zhì)”,人質(zhì)) 繆(同“穆”,虔誠的)卜(占卜) 勤勞(為……而辛勤勞苦) 彰(使……彰顯) 筑之(培土并夯堅實,課本注釋有誤) 孰(通“熟”,豐收) 褒(嘉獎,褒獎)
2、朗讀并小結(jié)。
。ㄆ撸┭辛暤诙糠郑13-15段)
1、對照注釋、譯文,落實重點文言字詞句。
報政(匯報施政方面情況) 興反(興兵造反) 發(fā)之于肸(古邑名) 陳(準備) 風(走失) 越逐(擅離崗位去追趕) 寇攘(劫掠偷盜) 三郊三隧(魯國西、南、北三方的近郊遠郊之人) 歭(儲備) 擢(人名) 濞(人名)
2、朗讀并小結(jié)。
七、默讀課文,討論問題。
1、周公旦是一個怎樣的形象?他在歷史上建立了怎樣的功績?
明確:是一個“立德立功立言”的道德楷模,胸懷博大、深沉果斷、為國家利益辛勞畢生、鞠躬盡瘁的偉岸君子形象。主要功績有:⑴輔助武王剪滅殷商;⑵質(zhì)代王死臨危攝政;⑶平定叛亂營建洛邑;⑷還政成王制禮作樂。
2、周公對后世的影響是什么?
明確:⑴胸懷博大、深沉果斷、為國家利益辛勞畢生、鞠躬盡瘁的偉岸君子形象,千百年來感動著后世的有識之士,成為后世為政者的典范。⑵他的所作所為直接影響了數(shù)百年后孔孟儒家學說的形成奠定了我國“文明禮儀”之邦的思想文化基礎。
3、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司馬遷對魯周公的崇敬敬仰之情?
明確:作者正是飽含著激情來塑造周公形象的,詳盡賅贍地敘述了周公的一生:幼年時代的篤仁純孝,平定管蔡分裂叛亂時堅定果斷,犧牲個人時的義無反顧,代理國政時的忍辱負重……作者用與主人公性格相一致的深沉有力的語言,娓娓到來,為我們樹立了一個胸懷博大、深沉果斷、為國家利益辛勞畢生、鞠躬盡瘁的偉岸君子形象,從字里行間透露出司馬遷對周公的崇敬景仰之情。
八、分析本文是如何運用對比手法來揭露那些腐朽沒落的統(tǒng)治者的丑惡本質(zhì)的?
明確:
1、用周公的品德與后世無道君臣進行對比。
2、用魯國的所謂“洙泗禮儀之幫”的高雅招牌與魯國后期統(tǒng)治者兇殘、猥瑣進行對比。通過對比,從而尖銳深刻地揭露了某些統(tǒng)治者斤斤于揖讓之節(jié)的表面形式,而行刺極盡其荒淫之欲誅殺之能的極度虛偽行徑,表現(xiàn)出作者敏銳的觀察判斷能力和高度現(xiàn)實主義精神。
九、布置作業(yè)。
1、按類整理全文的文言現(xiàn)象。
2、思考:曹操在其《短歌行》一詩的結(jié)尾使用了本文記載的周公“一飯三吐哺”的典故:“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闭垎柌懿僖灾芄珵榈浞,表達了怎樣的愿望?
明確:曹操用周公“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的典故,是以周公之比,以周公禮賢下士的精神自勵,表達了曹操急于招納賢才、建功立業(yè)的心情。
語文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在開展主題活動《水果》時,我讓小朋友每人回家制作一樣水果玩具。有一位小朋友用半個空西瓜皮制作了一輛小推車帶來幼兒園,小朋友很喜歡,都圍著它嚷嚷開了,說還可以用西瓜皮做盞燈、做只船……,這使我產(chǎn)生了靈感。幼兒想象如此豐富,這真是一個極好的語言活動素材。于是,我設計了這次大班創(chuàng)造性講述活動,通過讓幼兒看看、想想、畫畫、講講,激發(fā)孩子的想象力,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講述能力。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在西瓜皮上聯(lián)想出多種物體,并通過添畫表現(xiàn)其主要特征,激發(fā)想象力 。
2、 能主動參與創(chuàng)編活動,用連貫的語言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發(fā)展語言,豐富聯(lián)想。
3、 在活動中充分體驗創(chuàng)作的快樂,培養(yǎng)幼兒間的合作精神。
活動準備:
1、 實物:半個西瓜皮;半個西瓜皮的圖片人手一張。
2、 小動物卡片、畫有幾個西瓜皮的背景圖、泡沫板、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 引導幼兒對西瓜皮進行初步想象。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什么?(半個西瓜皮)
這半個西瓜皮看上去像什么?(小船、小床、碗……)
那西瓜皮口朝下看上去又像什么?(小傘、屋頂、臺燈……)
二、 對西瓜皮想象并添畫,嘗試用句子進行描述
師:西瓜皮會變魔術(shù),瞧!它變出了什么?(秋千),誰會在上面玩呀?(小猴子、小松鼠……)
聽,老師把這幅圖編成了兩句話:西瓜皮,變秋千,松鼠蕩來蕩去真有趣!
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也讓西瓜皮變個魔術(shù)?變好魔術(shù)后想一想,哪個小動物會用它來干什么?
幼兒自由想象添畫并講述。(提醒幼兒相互講述)
請個別幼兒講述
幼A:西瓜皮,變帽子,小兔戴在頭頂上遮太陽。
幼B:西瓜皮,變雨傘,下雨小貓用它來撐傘。
幼C:西瓜皮,變木桶,小狗用它來舀水。
幼D:西瓜皮,變籃子,小羊用它裝青草。
請幼兒把作品展示在泡沫板上,大家一起欣賞。
三、 引導幼兒再次對西瓜皮展開想象,小組合作創(chuàng)編《有趣的西瓜皮》的故事
老師出示背景圖,示范編故事:
有一群小動物到草地上玩,發(fā)現(xiàn)地上扔了許多西瓜皮。小動物們想:西瓜皮扔了多可惜呀!小貓撿了個西瓜皮說:“讓我來做個翹翹板吧!”
它到樹林里找來一塊木板,放在西瓜皮上,做成了一個翹翹板。小貓和小狗一起玩,翹呀翹,玩得真開心!
小朋友,西瓜皮有許多,別的小動物會用西瓜皮來做什么呢?他們會怎么說,又會怎么做呢?
請你們也來編個故事吧!一組上的小朋友你先編,再我編,再他編,大家一起接龍編個動聽的《有趣的.西瓜皮》故事吧!
幼兒分組創(chuàng)編故事
每組提供一幅畫有幾個西瓜皮的背景圖、若干小動物(提醒幼兒選好小動物,再 講述)
請個別小組講述
鼓勵小組間相互講述。
活動評價:
整個活動構(gòu)思新穎,趣味性強;顒釉O計由易到難,層層深入。教師為每個幼兒提供了參與的機會,讓幼兒充分想象,大膽講述。因而活動中幼兒反映積極主動、情緒愉快,充分體驗到了創(chuàng)造學習的樂趣!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弄懂人物之間的關(guān)系,明白文章的文字意思,進行簡單的文字訓練。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學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3、領回故事所包含的深刻道理,明白做事要堅持不懈。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復習舊知。
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青蛙看海》,一起完成課題。(教師板書,學生書空)
1、出示詞語:
蒼鷹失望松鼠石階一級一級不知不覺到達
點名讀。
2、你能用上面這些詞語說幾句話嗎?當然,詞語用得越多,解救證明你越愛動腦筋。
點名說,引導簡單說出故事內(nèi)容。
二、學習課文。
1、青蛙生活在哪里?(板書:湖邊)現(xiàn)在青蛙心里有了一個愿望,是什么?(板書:看大海)
設疑:一只小小的青蛙,為什么會想去看看大海呢?誰能走進青蛙的心里,幫青蛙說說心里話?
出示:我很想看看大海,因為。(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表達)
2、蒼鷹告訴它,要想看到大海,必須登上前面那座山。(點名讀蒼鷹的話)指導感受話中表現(xiàn)的容易的感覺,感情朗讀。
這是一座什么樣的山呢?(出示圖片)找出書上的句子讀一讀:天哪,這么高的山!(指導朗讀:山還不夠高。)
3、設疑激趣。
青蛙的身邊,出現(xiàn)了兩個伙伴:蒼鷹和松鼠。如果你是青蛙,你愿意和誰做知心朋友呢?為什么?大聲讀讀書,和同桌交流交流。
學生活動。
全班初步交流,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
引導:
。1)我們先來看看,聽了蒼鷹的話,青蛙是什么表現(xiàn)?
出示:“天哪,這么高的山!”青蛙吸了口涼氣,“我沒有一雙像你一樣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怎么上得去呢?”
指導朗讀,配上動作讀。
你讀出了什么?
把問號換成句號,讀讀這句話。
面對這時的青蛙,蒼鷹又說了什么?點名讀。換個說法。
聽完了蒼鷹的話,青蛙只剩下了什么?(失望)出示圖片、文字:青蛙很失望。指導朗讀。
提問:這時候的青蛙,心里會想些什么?
(2)我們再看看小松鼠,它又是怎么對待青蛙的呢?同桌兩個人,一邊讀讀書,一邊表演。
指名表演。男女生分角色演。
理性思考:剛才咱們都在興高采烈地表演,現(xiàn)在大家都來靜下來想一想:為什么青蛙會成功?小松鼠的方法到底好在哪里呢?
。▽W生交流,教師幫助梳理:把登山變成了登臺階,把不能一下完成的很高的要求變成許多可以完成的`一級一級。松鼠幫青蛙找回了自信。陪伴著青蛙一起登山!
設計思路:這一部分其實就是文章的重點,我希望脫離開繁瑣的文字分析,讓學生在表演和游戲中感受青蛙和松鼠行動中成功的實質(zhì),明白信心和方法的重要。所以很直接地運用了表演促進理解的方法。
。3)引讀11自然段。討論:青蛙登上了山頂,到底容易不容易?
4、這個故事是著名的科學家居里夫人常常提起的故事,它到底有什么深刻的道理呢?
5、是啊,讓我們?yōu)榍嗤芎炔拾!出示:啊!大海就展現(xiàn)在它們眼前。指導朗讀。
引導:看到大海的青蛙,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三、寫字。
1、認識登字頭。
2、學寫登。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yǎng)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按照課文所記敘的游覽順序,練習給課文分段
3.學會本課的7個生字。理解詞句,會用“聳立”和“隱隱約約”2個詞語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4自然段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nèi)容,按照游覽順序給課文分段。
2.學難點借助課文,陶冶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導語:在我國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個世界著名的皇家園林。它就是頤和園,(教師板書課題)那里有著名的長廊、佛香閣、昆明湖、十七孔橋等人文景觀。今天就讓我們尋著作者的足跡,一同來飽覽頤和園的美景。
二、了解頤和園
出示幻燈片,認識頤和園的幾個著名景觀,從直觀入手,對頤和園的美景先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有條件的可以給學生播放有關(guān)頤和園的'風景教學錄相片。或出示一組有關(guān)頤和園名勝風光圖片。)
三、自由讀課文
學生輕聲讀課文,用筆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劃出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四、學習生字
1.學習生字:
識字教學的要求是讀準字音、記清字形、了解字義。會給生字組詞。
(1)利用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2)用多種方法記憶字形。
2.解釋下列詞語:
神清氣爽:形容人頭腦清醒,精神爽快。
金碧輝煌:形容建筑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
姿態(tài)不一:樣子各不相同。
琉璃瓦:內(nèi)層有較好的黏土,表面用琉璃燒制成的瓦。形狀像半邊粗竹筒,外部多是綠色或金黃色,鮮艷、發(fā)光,多用來鋪宮殿或廟宇的屋頂。
橫檻:本課指橫嵌的長方形欄板。
宮殿:帝王居住的高大華麗的房屋。
遠眺:往遠處看。
畫舫:裝飾華美、專供游人乘坐的船。
蔥郁:青翠茂密。
五、齊讀課文,講讀第1、6自然段。
1.齊讀課文。
2.提問:
(1)頤和園給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課文開頭就點明了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頤和園景色優(yōu)美;頤和園很大,占地范圍廣。)
(2)作者有什么希望?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作者希望我們有機會去北京能親自到頤和園去細細游賞。因為頤和園到處都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所以作者希望我們有機會去北京能夠到頤和園去游覽那里的美景。)
六、明確作者的游覽順序。
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橋。
七、講讀,學習課文第二段。
1.指名朗讀,思考討論,教師歸納明確:
(1)作者是怎樣來到長廊的?
(2)長廊的特點是什么?
。3)作者是怎樣把長廊這處景觀寫具體的?
2.按照提示給第二段分層。
從整體上和外部介紹長廊;從內(nèi)部介紹長廊;講長廊兩旁風景宜人。
分層的結(jié)果:
第一層是第1.2句;第二層是第3句;第三層是第4.5句。
3.逐層學習:(重點學習第二層)
(1)學習第一層:從整體和外部介紹長廊。長廊的外部:綠的柱子,紅漆的欄桿。
(2)學習第二層:長廊內(nèi)部: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且內(nèi)容各不相同。讀句子;提問:畫的內(nèi)容包括“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這說明了什么?
。ㄕf明畫的內(nèi)容豐富,題材廣泛。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文化園林藝術(shù)的燦爛和勞動人民能工巧匠的智慧。
(3)學習第三層:長廊兩旁:風景宜人。“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這句說明了什么?(說明長廊兩旁的花木品種多、數(shù)量多;“開”和“謝”是一對反義詞,形象地說明了長廊兩旁鮮花常開的景色特點。)“使人神清氣爽”的:“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這句話間接地說明了長廊是昆明湖邊的一處美景。長廊在昆明湖的右邊。
一進頤和園的大門,長廊就把它那富有特點的美,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了。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怎樣朗讀這段才能把長廊的美讀出來呢?
注意:學生讀的形式要豐富一些;不要讓學生產(chǎn)生枯燥乏味感。俗話說“熟讀成誦”,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此段。
第二課時
一、講讀,學習第三段
指名兩名同學分別朗讀課文第3.4兩個自然段。思考、回答問題。
1.作者游完長廊,站在萬壽山腳下,抬頭一看都看到了哪些景觀?它們各是怎樣的?
佛香閣:八角形寶塔,建在半山腰,三層頂上所鋪的黃色琉璃瓦閃閃發(fā)光。
排云殿:一排排、金碧輝煌。
教師提問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讀書。讓學生從書中去尋找答案,組織好語言,提高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多讀、多說,以便形成能力。
2.作者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不同的三個方向望,分別看到了什么?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試背第4自然段。
二、分組讀課文。
我們領略了頤和園里長廊、萬壽山佛香閣的美景,讓我們再來欣賞一下昆明湖和十七孔橋的美景。
三、學習課文第四段。
1.指名朗讀第四段。思考,回答問題:
(1)作者從萬壽山下來,在昆明湖畔都看到了哪些景物?(長長的堤岸;幾座樣式不同的石橋;倒垂的楊柳;湖心小島,十七孔橋。)
(2)十七孔橋是怎樣的?(十七孔橋有十七個橋洞,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并且這么多獅子姿態(tài)不一,各不相同。)
。3)石柱上雕刻著眾多的獅子且姿態(tài)不一,這說明了什么?(獅子“姿態(tài)不一”的特點,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1)教師范讀。教師在范讀時,要通過表情語氣的變化,感情的處理來加以體現(xiàn)。
。2)學生模仿練習。
。3)指名朗讀、齊讀。
四、默讀課文,體會游記這類文章的寫作方法。
1.按照一定的順序?qū)。(游覽順序、觀察順序、方位變化順序、季節(jié)變化順序。)
2.運用好過渡句,交待清游覽順序。
3.抓住景物特點分層次寫具體。
4.選擇有代表性的景物來寫。
五、朗讀背誦
檢查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4自然段。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教案04-09
語文教案04-11
語文教案04-12
語文教案04-12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8-26
語文教案【精選】10-22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8-02
[精選]語文教案09-23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8-13
語文教案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