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優(yōu)選[7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幼兒園里有許多小朋友,愿意和大家一起做游戲。
2.能關(guān)注到其他的小朋友,有了解同伴的愿望。
3.能比較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說出自己的姓名。
活動準備:
人物貼絨兩個、衛(wèi)生小卡四張、音樂、錄音機
活動重點:
培養(yǎng)幼兒積極觀察表達的能力,有說的愿望。
活動流程:
1、 以介紹新朋友給大家認識引出主題。
2、 認識紅紅
(1) 介紹紅紅
(2) 向紅紅問好,幼兒自我介紹。
(3) 觀察紅紅,說說喜歡紅紅嗎?為什么?
(4) 介紹紅紅自己會做的事。說說紅紅會做的事。
(5) 表達自己愿意與紅紅交朋友的愿望想法。
3、 認識東東
(1) 觀察東東,說說對東東的感受。
(2) 友愛教育 ,勸說東東。
(3) 幫助東東,說說怎樣讓東東變干凈。
(4) 教具操作,語言同步東東的衛(wèi)生行動。
(5) 說說東東自己會做的事。
(6) 說說夸贊的話。
4、 介紹自己
(1) 說說自己會做的事。(告訴老師,小朋友,兩位新朋友)
(2) 聽音樂動一動,演演自己會作的事。
5、 對幼兒今后的日常生活習慣提出適當要求。
活動建議與提示
1.游戲時,可拍攝下幼兒交朋友時的錄像。游戲結(jié)束后,與幼兒一起觀看,講述"我和誰一起玩游戲"。
2.對于膽小的幼兒,要鼓勵他(她)大膽參與活動,如果幼兒不愿意,千萬不要強求。
3.提供閱讀材料2《坐車》,指導幼兒觀察并回答圖書中的問題。
小提示:孩子上幼兒園,或者上幼兒園由于升班或其他原因變換了班級或老師后,就應有意地問問孩子上的是什么班,班上有幾位老師,都姓什么。
對大一點的孩子,還可以問問園主任姓什么,廚房的.師傅們姓什么,每位老師或阿姨每天做些什么工作,給孩子講講老師、阿姨的工作很辛苦,讓孩子知道自己在幼兒園能吃得好、玩得好,能學到許多知識,都是與幼兒園的每一位工作人員的辛勤勞動分不開的,培養(yǎng)孩子愛他們、尊敬他們的感情。
小班教案 篇2
一、情況分析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保護環(huán)境已成為全人類日益關(guān)注的問題。而對幼兒進行環(huán)境啟蒙教育,使幼兒知道環(huán)境污染的危害,了解一些簡單的環(huán)保知識并建立初步的環(huán)保認識,為他們長大以后成為具有牢固的環(huán)保觀念的人創(chuàng)造一個優(yōu)良的開端,奠定一個扎實的基礎(chǔ),是很有必要的。隨著幼兒環(huán)保認識的不斷增強,我們進一步結(jié)合勞動教育,組織幼兒自己動手美化環(huán)境,保護環(huán)境,使他們把初步的環(huán)保認識轉(zhuǎn)化為自己的行動,并在活動中鞏固這種認識。于是我們在植樹節(jié)這天,為美化、凈化環(huán)境,組織幼兒給樹木澆水,宣傳綠色植物的好處,教育小朋友要愛護樹木。
二、活動目標
1、知道“3月12日”是植樹節(jié)。
2、通過活動的開展,讓幼兒懂得保護植物就是保護環(huán)境的認識。
3、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耐心、愛心,體驗同伴間相互勞動的喜悅。
三、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以及霧霾天氣的圖片。
2、大水桶一個(裝滿水),幼兒人手一個水壺。
四、活動過程
1、談話:
(1)你知道三月十二日是什么節(jié)嗎?(植樹節(jié))教師用簡單明了的話語向幼兒介紹植樹節(jié)的由來。
(2)你知道樹木有什么作用嗎?(幼兒互相討論)
引導幼兒觀看多媒體課件“風沙的危害”以及霧霾天氣的.圖片,讓幼兒知道我們居住的環(huán)境污染特別嚴重,對我們的生存和發(fā)展帶來了危害。樹木能阻擋風沙,避免或減少風沙造成的災害。
教師小結(jié):樹木可以凈化空氣、美化環(huán)境,調(diào)節(jié)氣溫、防風遮雨;另外,樹木還可以制成各種家具,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所以我們一定要保護樹木,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
2、教師與幼兒一起為小樹澆水
(1)教師提出要求:①按順序給路邊的小樹澆水并注意不碰斷小樹苗不踩壞小花朵。 ②水壺里的水不要裝太多,以免水灑出來弄濕衣服、鞋子。③取水時不要擁擠,要按照順序排好隊。 ④給樹木澆水只要澆滿就行,不能溢出水。
(2)教師示范給小樹澆水。
(3)幼兒動手給小樹澆水,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使用正確的方法。
3、教師對幼兒的勞動給予肯定并進行評價。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復習“1”和“許多”,鞏固認識“許多”可以分成若干個“1”,許多個“1”合起來是“許多”。
發(fā)展觀察、辨別、歸案的能力。
體會數(shù)學的生活化,體驗數(shù)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掛圖一幅:草地上一只母雞帶著一群小雞,其中有一只是小黑雞,其余均為小黃雞。(也可用布偶劇的形式)
2、“電影票”(小卡片,印有1朵或許多朵花)每個幼兒一張,小椅子上貼相應數(shù)量的相同卡片。
3、空白卡片、花兒形狀的印章、水彩筆、小貼紙、印泥、顏料等材料若干,貼絨“小蟲”若干。
4、兩個拱形門,門框上分別貼有1朵紅花和許多朵紅花。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告訴幼兒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去看電影。清點人數(shù),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并說出有一個教師和許多個小朋友去看電影。
二、基本部分
1、發(fā)給每位幼兒一張“電影票”,上面是1朵花或許多朵花。請幼兒說出自己票面上印的是1朵花還是許多朵花。
2、帶領(lǐng)幼兒來到“電影院”門口,引導幼兒觀察:有幾扇門?門上有什么?一樣多嗎?一扇門上有幾朵花?另一扇門上有幾朵花?請幼兒根據(jù)自己票上花的不同分別從對應的門進入“電影院”。
3、來到放映廳。請幼兒對號入座:找與自己票面一樣的椅子。
4、看電影(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今天放的是什么電影?(雞媽媽帶小雞)有幾只雞媽媽?(1只雞媽媽)有幾只雞寶寶?(許多只雞寶寶)這許多的雞寶寶有什么地方不同?(顏色不同)有些什么顏色?(黃色和黑色)有幾只小黑雞?(1只小黑雞)有幾只小黃雞?(有許多只小黃雞)
5、請一個小朋友給小雞喂“蟲子”。問:剛才有幾個小朋友來喂雞?(1個小朋友)喂了幾條蟲?(1條蟲)請許多個小朋友來喂雞。問:現(xiàn)在有多少小朋友來喂雞?(許多個小朋友)喂了多少條蟲?(喂了許多條蟲)師小結(jié):一個小朋友喂1條蟲,許多個小朋友喂許多條蟲。一個一個合起來是許多個。
三、 操作活動:做“電影票”。
1、師:小朋友剛才看電影好玩嗎?想不想請爸爸媽媽也來看電影?請小朋友來做電影票,送給他們請他們也來看電影,好嗎?
2、介紹材料:印章、水彩筆、粘貼紙、印泥、顏料等,提出制票要求:材料、顏色自選,但要能進入電影院,必須是與電影院門上圖案相對應的一個或許多個。
3、幼兒操作,老師指導。
四、延伸活動:
將做好的“電影票”送給別的小朋友或爸爸媽媽,并說出自己做的'票可以從哪扇進入電影院。
小百科: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shù)和幻燈放映術(shù)結(jié)合發(fā)展起來的一種連續(xù)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xiàn)代藝術(shù),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種藝術(shù)的現(xiàn)代科技與藝術(shù)的綜合體。
小班教案 篇4
設(shè)計意圖:
隨著氣候的逐漸轉(zhuǎn)冷,幼兒身上的衣服逐漸增多了。每當幼兒睡覺及戶外活動前,都要脫去外套,衣服是東一件西一件的,有的扔在床頭,有的扔在床尾,有的全堆在一起,甚至扔在地上……為此我根據(jù)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及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shè)計了“疊衣服”這一社會活動,意在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活動目標:
1、知道凌亂的衣服需要整理。
2、大膽嘗試疊衣服。
3、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對整理衣服有一定的'了解。
物質(zhì)準備:課件、音樂、衣服若干件。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手指操,引出小手真能干。
二、觀看凌亂的衣服,導入活動。
1、幼兒討論解決的方法。
2、個別幼兒嘗試用能干的小手幫老師整理凌亂的衣服。
三、借助課件,幼兒大膽嘗試疊衣服。
1、觀看衣服操,進行討論交流。
2、借助兒歌,大膽嘗試給衣服做操。
兒歌:伸伸手,抱一抱,彎彎腰,睡睡好。
3、小結(jié)。
四、隨音樂給衣服做操,鞏固操作。
五、共同評價。
六、結(jié)束活動。
將疊好的衣服帶回教室,整齊的擺放在柜子上。
小班教案 篇5
【設(shè)計意圖】
秋天是各種水果收獲的季節(jié),秋天的水果是多種多樣的。它們不僅有不同的名稱,還有形狀的不同,顏色的不同,味道的不同等。對于小班的幼兒,他們有時不能正確把握各種水果的特點,他們對水果認識是具體形象的,只能根據(jù)外部的特征來區(qū)別事物。一些水果的外形,幼兒已有了一定的經(jīng)驗認識,但水果中除了外部的不同,它的內(nèi)部也藏有許多的教育契機,為此我結(jié)合主題設(shè)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能說出幾種秋天常見水果的名稱,通過各種感官感知其特征。
2.能夠自己剝桔子和香蕉,喜歡吃多種水果。
【活動準備】
1.剝掉皮的橘子一個,用消過毒的手帕包好
2.桔子,蘋果、梨、香蕉等水果
3.籃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樣東西,請小朋友用鼻子聞一聞,看看是什么?(出示用手帕包好的桔子,引導幼兒用鼻子聞出桔子。)
二、引導幼兒觀察幾種常見水果的典型特征。
1.鼓勵幼兒正確說出桔子的名稱和其典型特征。如:這是什么?桔子寶寶長的'什么樣?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味道的?
2.共同觀察其它水果。
出示幾種水果,如:蘋果、梨、香蕉。提問:你認識它們嗎?它們叫什么名字?吃起來是什么味道的?
3.教師小結(jié):蘋果、梨、桔子、香蕉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水果。水果很有營養(yǎng),請小朋友們多吃水果,身體會很健康。
三、游戲《送水果寶寶回家》。
請幼兒將蘋果、桔子、香蕉、梨等按名稱分類,并放在相應的盤子里。
四、鼓勵幼兒練習剝香蕉皮、橘子皮,并品嘗多種美味的水果。
1.說說水果的吃法。
這些水果怎么吃?請幼兒說出蘋果、香蕉、桔子、梨的吃法。(香蕉、桔子要剝皮才能吃,蘋果,梨要洗干凈或洗干凈后削皮吃。)
2.教師和幼兒一起洗手。
3.幼兒自己動手練習剝香蕉,桔子,教師將剝好的桔
子,香蕉等做成水果拼盤讓幼兒品嘗。
。4)鼓勵幼兒說一說自己品嘗了什么水果?是什么味道的?
五、結(jié)束部分:表演《蘋果歌》
小班教案 篇6
小班美術(shù)教案《豐收的果園》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美的術(shù)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了解水果的品種,形狀,色彩變化,發(fā)揮想象,畫出變形的水果,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美術(shù)《豐收的果園》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了解水果的品種,形狀,色彩變化,發(fā)揮想象,畫出變形的水果。
感受作品的美感。
感受色彩對比。
重點難點
讓幼兒知道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水果,有不同的形狀。
活動準備
1.收集各種各樣的水果,開水果聚會。
2.觀察大樹的形狀。
3.繪畫的紙張,水彩筆。
活動過程
1.教師示范畫出這些大樹:
(1)畫出果樹的樹干。
(2)畫出果樹濃密的樹葉。
(3)畫出樹上結(jié)滿了誘人的果子。
(4)讓誘人的果子長得滿樹都是。
2.引導幼兒除了會畫這些水果,還想出變形的水果嗎?
3.繪畫要求:畫一棵神奇的大樹——結(jié)滿了各種水果的大樹。
4.幼兒畫畫,教師指導。
(1)引導畫畫的幼兒觀察水果后再畫出來。
(2)鼓勵幼兒大膽地想象,教師指導。
5.幼兒練習畫水果,教師指導。
6.將幼兒的作品全部展出,教幼兒學習果子畫得圓,畫得多的,顏色鮮艷的`作品。
教學反思
由于是完小里的學前班,年齡段又不同,有些幼兒普通話都還不太會聽,所以設(shè)計這節(jié)課我主要以常見的水果為題。如果本節(jié)課我在設(shè)計當教師畫完結(jié)滿誘人果子的大樹時,讓幼兒討論平時生活中除了吃到這些水果外,你還知道哪些水果,它們都是什么顏色?如果抓好這一環(huán)節(jié),就不會讓幼兒在給葡萄涂顏色時,出現(xiàn)分歧。還有一點就是對能力較差的幼兒,如果我提示他們選擇與玩具水果相近或相似的顏色來畫,就不會讓他們無從下手。今后,我將會在這方面多學習,讓美術(shù)課越來越受到孩子們的喜愛。
小百科:有專業(yè)性果園、果農(nóng)兼作果園和庭院式果園等類型。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區(qū)分白天、黑夜。
2.能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說出自己在白天和黑夜的主要活動。
3.初步理解晝夜交替的規(guī)律。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初步了解白天與黑夜的特征。
材料準備:分別有太陽、月亮的背景圖片各一張,人們在白天、黑夜活動的圖片若干。
材料配套:數(shù)字資源《白天和黑夜》。
活動過程:
一、觀察分別有太陽、月亮的背景圖片,區(qū)分白天和黑夜。
提問:圖上表示的是什么時候?從哪里看出來?
二、感受白天和黑夜的不同活動。
1.提問:白天你在干什么?爸爸在干什么?媽媽在干什么?
2.幼兒操作,進一步理解白天和黑夜。
引導語:這里有許多的圖片,看看圖片中的人們在做什么?是什么時候做的?請你們根據(jù)圖片上的內(nèi)容,分別放在白天或黑夜的'背景圖片中。
3.幼兒操作,教師觀察。
4.小結(jié):人們在白天會做很多不同的事,夜晚月亮星星出來了,人們都要睡覺了,只有一些上夜班的叔叔阿姨還在工作。
三、游戲“翻圖片”,進一步理解白天、黑夜、感受晝夜交替的規(guī)律。
玩法:教師隨意翻圖片,如果是白天,幼兒就做關(guān)于白天的活動,并說“白天××在××”:如果是黑夜,幼兒就做關(guān)于白天的活動,并說“夜晚××在××”。
提問:白天結(jié)束了是什么時候?夜晚結(jié)束了是什么時候?
四、活動延伸:游戲活動:在益智區(qū)投放“白天和黑夜”游戲的材料,引導幼兒玩“白天和黑夜”游戲。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教案07-20
小班教案(精選)09-23
(精選)小班教案08-01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9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9-28
小班教案[精選]09-02
小班教案【精選】08-20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9-06
小班的教案05-16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8-18